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一、教材分析:

《养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本第六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朴实流畅,语言简明扼要,通过叙述作者养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表达他对美好生活及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明了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近四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并能在阅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比较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没有……也能”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作者养花中体会养花的乐趣。

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作者老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养花的目的和意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及句子通顺情况。

4、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大体内容。

(1)作者为什么要养花?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养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作者为什么要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用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3)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5、再读课文,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看法。

(1)抓住重点句理解“这多么有意思呀!”并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养花的乐趣。

(2)抓住重点句体会“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理解重点词语:“喜、忧、笑、泪、花、果、香、色”是什么?为什么说“养花既需劳动,又长见识”?你是怎样理解的?与同桌交流看法。并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养花的乐趣。

(3)抓住重点句体会“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是怎样的一种香?为什么全家都感到骄傲?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养花的乐趣。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推理,理解“多、少、同样多”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和表达能力,以及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多、少、同样多”的概念。

2、难点:能正确地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三、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教具:跷跷板、小动物卡片(小猫、小狗、小兔子等)。

2、多媒体资源:PPT展示。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

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数数知识,引出“多、少”的概念。

2、教学策略:通过游戏、观察、比较、推理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多、少、同样多”的概念。

3、学生活动: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量,如一只手代表5,另一只手代表3,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4、教学步骤:

a.通过PPT展示跷跷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跷跷板上动物的数量。

b.让学生比较不同动物的数量,理解“多、少”的概念。例如,小猫比小狗多几只,小狗比小兔子少几只等。

c.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如两只小猫和两只小狗的数量是同样多的。

d.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多、少、同样多”的理解。

e.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与课外延伸

1、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做“多、少、同样多”的练习,例如比较家中物品的数量等。

2、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数量有关的事物,并与家长或同学进行交流。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

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多、少、同样多”概念的理解情况。

2、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和作业中的表现,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DNA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功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增强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明显遗传特征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遗传物质是什么。

2、主体:通过讲解和展示DNA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DNA是细胞中最基本的遗传物质。然后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理解DNA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功能。

3、结尾:通过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DNA在生物世界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DNA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功能。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2、教学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

1、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等。

2、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2、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乘方运算。

3、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4、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

2、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4、重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和乘方运算。

5、难点:乘方运算和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学习数学。

3、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4、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新课: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方运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3、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

5、布置作业:布置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质量。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学习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与交流。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是本课的重点。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摆可以一眼就看出是几只;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数位名称和顺序表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计数器,谁来给大家说说计数器上的数位顺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

2、复习十位和个位

师:我们在计数器上用算珠来表示一个数,例如:35(课件演示),表示在十位上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一,一共是多少?那么35这个数是怎么读的呢?读作:三十五。个位的5表示5个一,十位的3表示3个十。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

3、复习数的组成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目(教师出示卡片)

1)3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4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7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数的知识。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来搭积木好吗?(出示课题:搭积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用小棒摆出指定的数)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桌子上的小棒来搭一搭你们喜欢的小房子。听清楚要求:先搭好一个房子,再拿5根小棒搭第二个房子……直到搭出指定的数为止。比比看谁搭得又快又好。(学生动手操作)

师:(出示主题图)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个小房子,看!这个房子需要用多少根小棒呢?我们来摆一摆。(教师演示)这是几个十?几个一?一共是多少?这个房子又需要用多少根小棒呢?又是几个十?几个一?一共是多少?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试着摆一摆呢?(小组合作摆一摆)要求第一组的同学用50根小棒搭房子,第二组的同学用43根小棒搭房子……比比看哪一组同学搭得又快又好。(学生动手操作)

反馈:第一组用了50根小棒,怎么摆呢?(学生动手操作)5个十是一捆,一共是五捆,还多出5根小棒,可以这样表示(教师演示)。第二组用了43根小棒,怎么摆呢?(学生动手操作)4个十是四捆,还多出3根小棒,可以这样表示(教师演示)。第三组同学也用了43根小棒,他们是这样摆的:(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摆可以吗?为什么?这样不容易一眼看出是几捆。(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刚才小朋友们说了4捆是4个十,还多出3根小棒,合起来是四十三根小棒。这个数怎么读呢?读作:四十三。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数是怎么组成的?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我们一起说一说。这个数还可以这样表示:(教师演示)这是多少?是多少个十?是多少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这个数怎么读呢?读作:四十三。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数是怎么组成的?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我们一起说一说。《鸿门宴》公开课教案设计精华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贫贱,心志高远;他骁勇善战,义气疏财;他骁勇善战,却又自负猜忌;他性格暴躁,却又懂得知人善任;他贪恋钱财,却又可以抵挡诱惑;他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他曾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他,就是项羽。然而,鸿门宴上他的优柔寡断却导致刘邦逃走,有人说,这是他性格中的一大败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去感受这个历史故事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二、介绍背景及文体知识

1、介绍背景:鸿门宴故事发生在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末年。当时,刘邦和项羽各自统领一军,为争夺关中王的宝座而展开了一场激战。由于刘邦统领的军队先进入关中,按照秦朝的规矩,他应该成为关中王。但是,项羽却凭借自己的勇猛善战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准备在鸿门举行盛大的宴会,借机除去刘邦,独霸天下。

2、介绍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史传文,全称《史记项羽本纪》。它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主体。

三、分析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