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外科面部除皱美容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美容外科面部除皱美容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美容外科面部除皱美容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美容外科面部除皱美容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美容外科面部除皱美容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容外科面部除皱美容外科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面部动力性皱纹明显或虽不明显而要求手术矫治者,如额横纹、眉间纵纹、鼻根横纹、鱼尾纹等。2.面颈部老化松垂明显或虽不明显却要求矫治者,如额、眉、上睑松垂,颊、颌部松垂,颌下、颈部松垂,等等。3.除皱手术的适宜年龄为35—65岁。如美容就医者强烈要求,而且存在面颈部老化征象,上述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禁忌证】全身主要脏器或血液系统病变,经内科医生会诊不能承受除皱术者。面颈部皮肤有感染性病灶者。3.心、理状态或求医动机明显异常者。【操作方法及程序】根据面部老化的表现不同分为额部除皱手术,颠部除皱手术及面颈部除皱手术基本术式。在此基本术式基础上根据老化的具体表现还可以组合,如额题部除皱手术,藏面部除皱手术,面颈部除皱手术,颠面颈部手术及全面颈部除皱手术等术式。1.领部除皱术(1)局麻或全麻(2)安全线的确定:眉梢上1.5-2.Ocm点定①.外毗点与耳轮前脚点连线中点定②.耳屏前2.5.10cm定点③.①②③点连线为安全线。(3)切口选择:发际切口适于前额高(6cm以上)者,发际后切口适于前额低(6cm以下)者。(4〉平行于毛根毛囊斜行切开头皮。尽量减少毛根的损伤和切口愈合后的瘢痕宽度(即脱毛宽度)。(5)额区在帽状腱膜下分离,颍区在藏深筋膜浅面分离。至眶上缘上1.5—2.0cm时,可进人骨膜下分离,直至鼻根部、眶上缘、颧弓上缘。(6)切除或切断眉间降肌、皱眉肌,以及眉上1.5.2.0cm的额肌。(7)拉紧头皮瓣,切除多余头皮,缝合切口。2.题部除皱术(1)局麻。(2)按上述定点确定颗区安全线。(3)切口选择:颗发际内切口适于各种患者,但有鬓角变窄、上提或消失的可能,题发际切口只适于眉梢与鬓角距离较大者,切口瘢痕略显明显。(4)平行于毛根毛囊切开头皮。(5)分离平面选择:颗浅筋膜浅面与题深筋膜浅面均分离。分离的前界到眼轮匝肌外缘。(6)在眼轮匝肌外缘做3—5针放射状向外牵拉与颗浅筋膜重叠缝合,使松弛眼轮匝肌拉紧,除去额部皱纹。(7)如做两个平面的分离,将形成的题筋膜瓣向后上提紧固定在藏深筋膜上。(8)拉髯头皮瓣,切除多余皮肤后缝合切口.注意两侧外毗高度一致。3.面颈部SMAS悬吊徐验术(1)局麻或全麻。(2)确定安全线。耳屏前2.5.3.Ocm定点①,耳垂沟前4.5〜5.0cm定点②;耳垂沟下o~4.5cm定点③,三点连线为颤、颊、颈区安全线,该线与额题区安全线相连为整个额、题、面、颈部的安全线。(3)切口选择。鬓角后、耳屏前.耳后切口可位于颅耳沟的下2/3,或颅耳沟稍上方的耳郭侧手由耳后切口转沿枕发际斜向下4一6cm,也可进入枕发际约4cm。(4)沿切口设计线切开.皮下分离先颠下部,然后面颊部,最后耳后颈部0分离颊部时在耳屏前3.5-4.0cm处注意紧贴皮肤剪断颜弓韧带及其伴行血管和皮神经,同时注意止血。(5)额、颊和颈区分离SMAS-颈阔肌瓣.沿耳屏切口前1.0cm垂直下4一5cm及沿颤弓横行向前分别切开SMAS。在腮腺区锐性分离成形SMAS瓣前缘直达腮腺前缘。如必须分离超过腮腺前缘时应以钝性分离为主,防止损伤面神经颠、颊及下领缘支。(6)于耳垂点向下前方将SMAS-颈阔肌瓣剪成前后两叶。前叶向耳前上方提紧,固定于颗浅筋膜上.后叶向耳后上方提紧,固定于乳突区筋膜骨膜上。其分叉点注意深层组织,固定成形耳垂沟。颈区的SMAS瓣重叠缝合,同时加强腮腺前蜜,可防止腮腺膨出。(7)皮肤瓣展平,提紫、固定,切除多余皮肤,切口细致缝合。先缝合固定外毗点、耳垂沟点及耳后点,再切除多余皮肤,缝合真皮层,结打在深层,间断缝合皮肤。(8)检查两侧无出血,压迫包扎48-72h。4.中面部除皱术此种术式主要矫治鼻唇沟上段及拉紧松垂的眼轮匝肌下脂肪垫。(1)局部浸润麻醉。(2)下睑睫毛下1一2mm横行切口,即睑袋切口。(3)切开至眼轮匝肌下缘,暴露眶下缘。(4)切开眶缘骨膜,在上颌骨与部分颤骨体的骨膜下分离。(5)分离后的骨膜及软组织向上提紧重叠,缝合骨膜及软组织。(6〉眼轮匝肌向外上方提紧缝合在外毗韧带上。(7)切除多余皮肤和眼轮匝肌,分层细致缝合切口。5.额题部除皱术(1)切口选择同“额部除皱术”。(2)局麻或全麻,标记安全线同“额部除皱术”。(3)先于颞部切开,行题浅筋膜浅面(皮下)分离至眼轮匝肌外缘。(4)再于额部切开,行帽状腱膜下和题深筋膜浅面分离。(5)上述分离完成后形成位于颍区的题浅、颈中筋膜瓣,即含有面神经颜支的筋膜瓣。(6)降眉肌、皱眉肌、额肌处理同“额部除皱术”。(7)头皮瓣复位,向后上方提紧双侧颗支蒂瓣(含有面神经颗支的筋膜瓣),每侧固定3或4针。(8)提紧头皮瓣,于前额正中、两侧额角及耳轮前角分别缝合固定5针。注意双眉高度、张力及两侧外毗角对称,然后切除多余皮肤。(9)检查分离区无出血,加压包扎48—72h。6.领颗面部除皱术(1)确定安全线同"额部除皱术”。(2)切口选择:将“额颍部除皱术”的切口下延至耳垂下沟水平。因无耳后切口,尤适合于男性短发者。(3)局麻或全麻。(4)先行颗面除皱手术,再行前额除皱手术。(5)分离、提紧、固定SMAS瓣同〃面颈部除皱术”。不同处在于SMAS瓣是较小的前叶,而无耳下、颈部形成的后叶。(6)皮肤瓣展平、提紧、固定,切除多余皮肤,切口细致缝合。(7)后行额融部除皱术,其操作方法及程序同“额题部除皱术。7.颜面颈部除皴术(1)确定颗、面、颈的安全线同“额部除皱术”。(2)局麻或全麻。(3)切口选择:同“题部除皱术“和"面颈部除皱术"中的切口选择。(4)先行颞部手术,其操作方法及程序同“颞面部除皱术”。(5)后行面颈部手术,其操作方法及程序同“面颈部除皱术”。8.全面颈部除鞋术即额、颞、面、颈部除皱技术。(1)全麻加局麻。(2)切口选择:同“额部除皱术”和“颞面颈部除皱术”中的切口选择。(3)操作方法已于本节各部位除皱术中述及。操作程序:先始于颞部,然后下延到面颈部,再转至额部,从而完成额、颞,面、颈全面颈部除皱术。 9.内镜除皱术(1)麻醉:局麻或全麻。(2)切口选择:单纯额部除皱术时选择4个小切口,即①额发际内1.0-2.0cm,对着眉头外侧0.5cm的垂线上,纵切长1.0—1.5cm;②额发际内1.0-2.0cm,对着眉梢偏内(女)或偏外(男)的垂线上,纵切长1.0-1.5cm;额部、面部除皱术时选择颍发际内耳上弧形切口,长约4.0cm。(3)额部内镜除皱术①以眉外侧1/3点为界将前额分成两个小的外侧部和一个大的中间部。②分离外侧部:从颞缝处向下延伸至眶韧带部位(约为颞窝前界)行骨膜下剥离,然后在其外侧的颞深筋膜浅面分离.③分离中间部:最好是在帽状腱膜下平面,向下至眶上缘、鼻根部。④暴露皱眉肌、降眉肌后,从骨表面钝性离断皱眉肌剪断或剪除降眉肌,最后剪断或剪除额肌。⑤切口缘挂线,以专用固定钉固定在颅骨外板上。缝合切口。(4)题部内镜除皱术① 做题发际内耳轮脚上弧形切口。②颞浅筋膜浅面分离,前界达外毗上下的眼轮匝肌表面(此平面分离不需内镜)。③颞深筋膜浅面分离,向前达固定带和眶韧带时改为骨膜下剥离;向下在颧弓浅面由后向前行颏中筋膜下剥离。④分离后,形成由题浅筋膜、题中筋膜组成的含有面神经颗支的瓢支蒂瓣,将此瓣强力向后方提紧,缝合固定在题深筋膜上。⑤ 切除多余头皮,缝合切口。(5)颞部部内镜除皱术① 切口与颞部的浅深面分离同“颞部内镜除皱术”。②经截弓骨膜表面向下到达颊部,在腮腺-咬肌筋膜表面小心钝性分离。腮腺区以纵向分离为主,咬肌区以横向分离为主。③ 在避开面神经额支的情况下钝性离断颤弓韧带。④悬吊提紧固定:鬓角下约0.6cm和鬓角内各做一纵行切口,长约0.6cm,只切至真皮浅层。两切口距离约1.0cm。通过两个小切口,用真皮埋入法缝合SMAS层,用力向后向上提紧固定在题深筋膜上。⑤ 提紧固定颞支蒂瓣。切除多余头皮,缝合切口。10. 面部悬吊除皱术此种术式操作简单、损伤轻、疗效持续时间短。适于上面部皱纹及面颊部皮肤松弛的年轻就医者。①切口设计:双侧散区安全线外发际内,及前额正中鬓角内定点设计切口。②局麻:按肿胀麻醉配液。③分离:在两侧颞区和前额正中区设计切口处切开头皮2.0-3.0cm至骨膜浅层,在骨膜与帽状腱膜间钝性分离.前面剥离范围至眶上缘,两侧紧靠颏深筋膜浅面钝性分离至颧弓上缘。切口向上后分离至顶枕部上。④悬吊固定:将分离的复合皮肤组织瓣向上后移位,拉紧松垂皮肤并舒平皱纹。可用螺钉或缝合、包扎等方法固定。【术后处理】1.包扎固定5—7d或更长,保证分离的复合组织瓣错位愈合。2.按麻醉后常规护理。3.适量应用抗生素。【并发症的预防】1.血肿注意术中彻底止血,术后适度加压包扎及应用止血药物。2.神经损伤严格在安全分离平面进行分离,尤其是危险区。3.皮肤环死浅层分离要防止损伤真皮下血管网和皮肤的主干血管。4.秃发斜行切口,减少损伤毛囊毛根,缝合要无张力;边距不超过2个毛根,间距要适当,防止过宽;对合严密,过窄易引起皮缘缺血,瘢痕增宽。5.色素沉着术中彻底止血,术后适度加压包扎可预防血肿、瘀斑吸收后引起的色素沉着。一旦发生,3--6个月多数可消失。【注意事项】1.额部除皱术切除额肌时,注意勿损伤紧邻额肌的脂肪层。2.面颈部分离时易出血的部位有:颗弓韧带处,眼轮匝肌外毗附近:鼻唇沟附近,颈部的颈浅静脉走行部位。,这些部位如有出血须确切止血,以防并发血肿。3.分离形成SMAS-颈阔肌瓣应注意如下问题:①尽量不损伤腮腺筋膜;②绝不能进入咬肌筋膜下,以防止损伤面神经分支;③于咬肌前缘离断SMAS颧颊部韧带时,尽量靠SMAS侧;④颈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