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_第1页
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_第2页
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_第3页
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_第4页
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本文件给出了城市滨水景观技术规程的基本规定、规划与方案、景观设计、滨水文化展示、水利设计、生态环境、专项设计、智慧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管理、评价体系及条文说明。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江、河、湖、塘、湿地等滨水景观及相关工程建设与运维,包括新建、扩建或提升改造。乡镇、农村等其他区域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103-2010总图制图标准GB/T50298-2018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513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1192-2016公园设计规范GB/T51345-2018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CJ/T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3-2016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287-2018园林绿化养护标准JGJ/T16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RISN-TG030-2017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SL/T800-202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T/CSPSTC××××20213术语和定义城市滨水景观urbanwaterfrontlandscape在城市江、河、湖、塘、湿地等与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内,营造的人与自然亲密和谐,具备城市格局优化、生态环境调节等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景观。公园城市理念parkCityconcept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互融合、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理念。韧性城市理念resilientCityconcept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合理调配资源、快速恢复运转、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理念。3.4生态驳岸ecoogyrevetment恢复水体岸线自然属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减少对水体自然环境破坏的驳岸。3.5生态岸线ecologywaterfront同时具备防护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滨水带状护岸形式,能实现水体与土壤的相互渗透,加强水系的横向连通,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平衡。3.6滨水生态系统waterfrontecosystem水陆过渡带内具备物种演替、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流动等基本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由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ioogicaldiversity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3.8夜景照明nightscapelighting除功能性照明外用于美化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照明。消落带hydro-fluctuationbelt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引起水体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之间交替地被淹没或露出的沿岸带状区域。3.10生态需水量ecologicalwaterdemand为维护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体内外水资源总量。3.11生境ecosystem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3.122T/CSPSTC××××2021治导线guidelinesofriverregulation经过稳定河势整治后,在设计流量下的河道平面轮廓线。3.13河道整治线riverregulationline河道整治工程中设计的河床边线。3.14外缘边界线。utedgeboundary在河流沿岸陆域一侧划定的符合河流岸线保护、河流功能维护等管控要求的岸线带区外边界线。4基本规定4.1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应结合地域特征,并与水利、市政、生态、环境等相关专业的要求相协调。4.2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应丰富城市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3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应调研水域现状和历史演变状况,满足水资源利用和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要求。4.4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应减缓水体水位变化对滨水景观、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保障人员安全。4.5城市滨水景观区域内宜优先保留或利用原有植被。根据不同设计水位高程,合理配置陆生、湿生、水生等不同植物品种。4.6城市滨水景观的施工应科学管理,合理组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4.7城市滨水景观的运维应及时开展植物养护、绿地管理、设施维护、设备检修工作,保障正常运转。4.8植物养护应及时开展整形修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改植、补植和绿地防护等工作。4.9城市滨水景观工程建设,应执行"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工程目标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维护管理、项目评价"的工作技术路线,见图1。图1城市滨水景观工程建设技术路线3T/CSPSTC××××20215规划与方案-般规定5.1.1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注重滨水空间与周边城市风貌的协调,加强空间布局定位和建设标准、滨水空间与周边环境发展的统筹,提升滨水空间环境品质;b)应以完善城市服务职能为导向,融合亲水、休闲、运动、交流等多重功能,加强水陆交通联动的统筹,提供开放多元的滨水活动场所,提升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C)应保护并优化滨水空间生境,加强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构建城水相依、蓝绿交织的生态基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d)应梳理挖掘区域特有的历史沿袭和文化特质,在滨水空间打造特色文化节点,成为承载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的重要载体,塑造城市形象名片。5.1.2在保证滨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科学合理地对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和修复提升,构建区域公共空间开放体系,体现滨水景观价值。5.1.3规划布局应严格遵循各项生态保护红线,符合城市绿线、蓝线、黄线、紫线等各项控制线的相关要求。5.2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5.2.1应对滨水场地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河道性质、用地性质、交通关系、周边环境等特质进行调查分析,明确滨水景观的服务对象、功能需求。5.2.2应在勘察测量的基础上,充分调查场地范围内的水体、土壤、植被、地形地貌和建(构)筑物、水利设施、文物古迹、地上或地下管线等工程设施,并做出分析与评价。调研可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访谈等形式。5.2.3应调查、挖掘和评估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所在地的历史沿革、风俗民情、诗词文章、传说典故等文化资源,明确滨水景观的文化展示主题。5.2.4应开展滨水空间及毗邻区域主要生物生存及分布、外来物种、生境等生态现状调查,调查表格参照SL/T800-2020附录A。5.2.5根据实际情况,场地前期分析应开展场地的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水资源、水环境等基础情况分析。5.3总体方案5.3.1滨水空间的功能布局应与周边用地功能、空间风貌相衔接,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并融入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等因素。5.3.2方案设计应根据项目功能定位和不同区段特性,针对性规划滨水景观空间布局,并分段引导。5.3.3滨水景观方案的设计应采用景观设计为主、多专业融合的设计策略,统筹生态、环境、水利等工程设施布置,整体环境风貌协调统一。5.3.4公共空间布置应结合功能定位及空间范围,确定活动场地的尺度,合理布置相应设施。宽敞空间可设置大型或重要节点,狭长空间可多处布置小规模节点。5.3.5应在滨水空间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主次入口及停车设施,并有效衔接城市交通系统。5.3.6应注重临水空间的设计,呈现良好的对景、景观视野或视觉廊道。滨水栈道及平台应在使用安全和管理便利的前提下,满足亲水和安全的要求。5.3.7滨水建、构筑物及市政设施的布置应符合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用地规划、航运要求、地方规定及其他要求。4T/CSPSTC××××20215.3.8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可结合城市应急避难场地统筹规划设计,其位置选择应避开洪灾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5.3.9方案设计应根据河道性质及区域特性,需要结合上位规划针对性的统筹考虑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对人群活动习惯、铺装材质、植物品种等造成的影响:a)山区河道需要考虑洪水时期对场地设施和游人的安全影响,采取相应措施;b)山区河道需要考虑陡坡、水位涨落等因素在洪水期对场地设施和游人的安全影响,采取相应措施;C)北方道路铺装应减少使用透水材质,防止冬季结冰对路人造成的安全隐患;d)根据不同区域光照强度和时长、年平均降雨量等差异,结合植被的生长习性,选用适宜的植物品种。5.3.10滨水景观设计宜对当地的特色历史人文资源进行挖掘提炼,在对历史遗迹、文物场所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与合理利用,进行文化展示设计。5.3.1方案设计可通过夜景照明塑造夜间形象,提升景观品质。夜景照明的方式应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5.3.12滨水景观方案设计宜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绿地、道路、广场、水体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落实生态优先、径流控制的海绵城市理念,并促进与其他城市子系统间相互协作,提升城市系统韧性。5.3.13宜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6景观设计6.硬质设计6.1.1硬质场地设计应现状地形、周边环境相融合,形成良好的视线、景观层次效果。临水硬质场地还应与水体形态相契合。6.12滨水硬质景观节点的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选择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宜拥有开阔的水面视野或多变的临水环境;b)节点面积大小应结合游人容量进行计算,不应因过量人群对滨水生态环境造成扰动与破坏;C)游憩场地宜有遮阴措施,夏季庇荫面积宜为游憩活动范围的30%~50%。6.13滨水硬质景观的铺装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a)亲水节点的铺装应采用防滑、耐冲刷、易清洗的材料;b)儿童活动场地应选择柔性、耐磨的地面材料;C)铺装场地上的树木树池的覆盖物,应采用透水、透气性材料。6.14临水开放空间近岸2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7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防护措施。6.1.5临水空间护栏可采用安全防护性栏杆和装饰示意性栏杆。其中,安全防护性栏杆应满足以下要求:a)从踩踏面起计,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05m;b)设置在临空高度24m及以上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10m;6.16景观构筑及小品设计遵守下列规定:a)亭、台、轩、榭、廊架、驿站等景观构筑的选址应符合总体布局与景观要求,并与场地、水位、道路相协调;b)游人较多的景观建筑室外台阶和场地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5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CⅢ,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cm且不宜小于10CⅢ,台阶踏步不应少于2级;C)滨水硬质景观中的假山、叠石、景石等的位置、形态、大小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且应明确其5T/CSPSTC××××2021具体的尺寸、色彩、纹理、质地;对大型的堆叠结构应进行结构计算;d)儿童戏水池最大水深不应超过35cm,池壁装饰材料应平滑不宜脱落,池底应有防滑措施。6.2绿化设计6.2.1应结合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的要求和陆域、水域的不同生境条件,按照适地适树适生、乡土植物优先、近期远期兼顾、四季景观分明的原则选择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满足生态、观赏等要求,并便于养护管理。6.2.2依据场地调研与分析结论,适当保留与利用现有植被,重点保护古树名木。6.2.3应优先选择环境友好的植物品种,不应选择入侵物种,不应在人流密集区域或有儿童玩耍的场地边缘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合理选用具有空气净化,污染物削减功能的品种。6.2.4滨水区域的植物品种应结合水位高程合理配置:a)在常水位线以下且水流平缓的区域,宜根据生态习性科学配置生态美观的沉水、浮水、挺水、漂浮型水生植物。b)常水位至洪水位之间的区域,应选用具有固堤、保土和美化水岸等功能的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品种,驳岸部分应以湿生植物为主,滩地部分应种植耐水淹的植物;C)洪水位以上区域,植物配置应符合总体设计要求。水质要求较高的临水区域,不宜种植落叶植物。6.3竖向设计6.3.1在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宜合理进行土方平衡设计,避免过度的挖掘、堆土等。6.3.2应结合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和景观安全等要求,合理确定景观控制高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满足与相邻道路、桥梁的衔接要求;b)满足景观塑造和空间布局的要求;C)与场地内保留的现状建、构筑物相适应;d)便于场地内雨水的入渗、滞留、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e)便于安全管理。6.3.3绿化用地宜做微地形起伏,各类地表排水坡度见表1。表1各类地表排水坡度地表类型最小坡度(%)草地运动草地0.5栽植地表0.5铺装场地6.3.4主要活动场地、主路及重要建筑物等应布置在洪水位以上;二级滨水步道可设置于常水位及洪水位之间,按可淹没式设计。6.3.5亲水平台、栈道、亲水步道的高程应高出水体常水位或景观控制水位30CⅢ以上,并设置隔离设施或安全警示标识。其他临水景观工程应布置在河道洪水水位以上。6.3.6滨水人行步道从市政桥梁下方穿越时,桥底与地面之间的净高应不小于2.5m。6.3.7场地高程、植物与景观构筑物高度与穿越场地内的架空电力线路之间的净空距离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T/CSPSTC××××20216.4交通设计6.4.1应根据滨水场地的规模、管理需要及滨水场地周围的市政道路条件,确定交通路线。滨水区交通路线可利用堤顶路或巡堤路。6.4.2场地内应设置串联主要功能区、引导游览和集散的交通道路,并保持连续性。6.4.3应合理设计步行道路系统,满足行人游赏、减少干扰的要求。步行道路主要有步道、栈道、汀步等类型。6.4.4滨水景观道路铺装应满足荷载、美观、防滑等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优先采用可再生材料并符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6.4.5滨水空间出入口位置和数量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要求,并结合主要出入口设置集散广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滨水空间应设2个或2个以上出入口,主出入口应与外部道路相衔接。主出入口宜便于通过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其宽度及坡度的设计应遵守GB50763-2012的规定。滨水空间主要出入口间距不宜大于500m,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大于200m。位于人流密集区域,如大型居住区、大型公共建筑周边的滨水空间,宜适当减小出入口间距。6.4.6停车场规模应根据人流量及用地规模确定,每公顷宜不少于2个机动车停车位和5个非机动车停车位。6.4.7停车场出入口位置距离城市主干路交叉口不应小于80m,距离次干路交叉口不应小于50m,距桥隧坡道起止线的距离,不宜小于30Ⅲ。(条文说明中增加示意图)6.4.8水上码头的设计宜设置在水面较宽阔、水流较平缓处,与陆上接驳车站的距离宜小于500m,并满足水上交通和陆上交通的换乘需求。有通航功能时,水上交通设计应满足通航要求。6.5桥梁设计6.5.1桥梁设计应满足桥体本身造景、驻足观景、交通、空间布局、视线引导、人流集散等要求。6.5.2桥梁的结构形态、色彩、风格、栏杆样式及周边交通的衔接均应满足总体设计需求。6.5.3桥梁可采用梁式桥、拱桥和索桥等结构形态,可选用石材、木材、混凝土、钢材等材质,并满足耐久性要求。6.5.4有通航、行洪需求的水体设置桥梁时,桥下净空应满足通航和行洪要求。6.5.5应保护有历史意义或文物价值的桥梁,需要时按文物保护部门要求修缮。6.5.6人行桥梁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Ⅲ,有非机动车通行需求时的桥梁,栏杆高度不低于1.4m。竖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人行栏杆竖向荷载应为1.2KN/Ⅲ,水平荷载应为2.5KN/m,两者应分别计算且不应与其他可变作用叠加。6.6公共服务设施设计6.61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宜优先利用现状保留建筑设置游客服务中心、驿站、公厕、户外体育健身、休闲设施等:a)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宜设置应急医疗救助点,应能提供满足应急救援服务所需的医疗救助设备器材;b)根据实际情况,驿站宜每2000m~3000m左右设置一座,驿站内宜设有售卖、休憩、公厕等设施;C)公厕宜布置在交通便利、游客密集的场所,外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城区段滨水景观区域的公厕服务半径不应超过250m;d)公共服务设施宜结合水榭、景亭、楼阁、观景塔等形式设置;e)空间开阔的滨水场地宜设置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活动需求的户外体育健身、休闲设施。6.62标识、标牌的设计符合下列要求:7T/CSPSTC××××2021a)临水硬质节点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b)设计简明易懂,兼顾趣味性和本土特色元素,位置醒目且无视觉遮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影响游客交通及景观环境;C)登载信息位置应在视觉范围内,垂直高度宜为1~4Ⅲ。运动标志、岸线里程等标识可采用不同颜色、材质地面引导线的方式;d)应选择节能环保、经久耐用、经济适用的材料。7滨水文化展示7.1滨水文化展示设计应结合区域特质,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展示城市形象。7.2滨水文化展示可利用当地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a)对历史遗迹、文物场所等物质文化资源适度开发并加以利用;b)对传统礼仪、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传承展示;C)对自然属性的文化资源,挖掘自然特质、形成文化符号,展示文化底蕴。7.3宜进行形象标志设计,反映滨水空间的鲜明特色和当地的文化内涵。7.4滨水文化展示宜设计多层级陆上与水上、全时段、多感官的游览体验。7.5滨水文化展示设计宜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民俗特色,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与项目,将城市文化活动、节日庆典等丰富的活动类型植入滨水场地。7.6滨水文化展示宜结合滨水空间的交通系统,设计文化主题游线,植入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样化游览体验,构建文化展示体系。7.7应提取文化特色元素,并将其融入特色建(构)筑物、城市家具、地面铺装、艺术小品、夜景照明、文创产品等具体设计中,丰富滨水空间效果,展示城市特色。7.8滨水文化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滨水文化设施造型、色彩、外观应与城市文化氛围相协调;b)滨水文化设施设计应结合滨水空间的地形、地貌特点;C)滨水文化设施文化创意改造宜利用滨水空间中特色建、构筑物等遗存。7.9各类游览交通工具及车站码头设计应与滨水文化展示的主题及风格一致,并与景观环境相协调。7.10宜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丰富文化表达形式:a)在滨水空间或沿线置入艺术文化小品、趣味互动装置等,利用先进的声光电、多媒体互动技术;b)滨水文化展示可结合VR、AR、3D、4D、仿真技术、5G等技术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8水利设计8.1平面和岸线布置8.1.1江、河、湖等水体的岸线布置应符合蓝线规划要求。8.1.2水体岸线应与洪(涝)水的主流线平行,宜沿主河槽布置,利用现有的护岸和高地,避免大填大挖。需调整时,上、下游岸线应平顺连接,不应采用折线或急弯。平面布置应避让山坡、铁路交通等设施。8.1.3水体临水边界线与外缘边界线划定应根据《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确定。8.1.4水体宽度应根据过流能力要求、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泥沙特性、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等,经综合分析后确定。8.1.5同一段水体宽度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和缩小。对束水严重、泄流能力明显小于上、下游的较窄断面,宜清除阻水障碍、合理拓宽岸线,并与上、下游平缓衔接。8T/CSPSTC××××20218.1.6滨水护岸宜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宜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8.1.7景观建构筑物宜设在水面开阔、水流平顺、岸坡稳定的地段,不宜设在桥梁等构筑物附近,对影响行洪的桥梁等构筑物应进行防洪影响评价。8.2断面设计8.2.1有防洪(排涝)要求的水体应进行水文水力计算,确定洪(涝)水流量和洪(涝)水位,水体纵横断面应按照安全泄洪(排涝)流量设计。8.2.2应根据水位、流速、景观需求等因素确定护岸的高程和形式等,护岸的地基应满足安全要求。护岸结构纵向应与跨河桥梁等构筑物合理衔接,确保构筑物的安全。8.2.3有防洪(排涝)要求的水体布置滨水景观时,不应影响防洪安全,不宜侵占行洪断面、抬高洪(涝)水位。8.2.4需在水体行洪断面内布置景观工程时,应对相应位置水体行洪断面进行复核,必要时应采用水体断面补偿措施,并做防洪影响评价。8.3堤防护岸设计8.3.1行洪河道应根据防洪规划等设置堤防,堤防的设计应遵守GB50286-2013的规定。8.3.2非防洪功能的内河不宜设置堤防,减少人为设置障碍,宜保持现有岸线的地形和亲水性,确保滨水岸线水面连通、生物通道畅通。河岸压顶标高距水体最高水位标高不宜小于30CⅢ。8.3.3堤防的设置符合以下原则:a)堤顶宽度应根据防汛、管理、施工、构造及其他要求确定。1级堤防宽度不宜小于8m;2级堤防宽度不宜小于6m;3级及以下堤防宽度不宜小于3Ⅲ;b)河道堤防不宜采用单独的防洪墙挡水;C)堤防的建设阻断了原有区域的自然排水通道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避免积淹水。排水措施宜采用排水管渠等自排方式接入附近排水系统;d)堤坡及防护应与护岸工程相协调。8.3.4水体滩岸受水流、波浪影响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位置,应采取防护工程措施。防护工程设计应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宜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方法。8.3.5防护工程可根据水流、波浪的特性,以及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和管理运行要求等,选用坡式、墙式或其他防护形式。9生态环境9.1生态系统设计9.1.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宜结合水体生态保护及修复需求,在生态本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生物资源、地形地貌等区域特征,因地制宜采取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段。9.1.2应结合江、河、湖、塘、湿地等水体水文特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水体自净要求等,合理确定城市滨水景观生态需水量需求。9.1.3应扩大生态岸线比例,有条件时,生态岸线"陆地-驳岸-消落带-浅滩-水域"的断面延展形式设计宜参考以下标准:a)陆地区域地形宜设置小于1:4缓坡;b)驳岸区域地形坡度宜为1:4~1:3;C)消落带区域宜种植耐水淹,根系发达,固土层能力强、恢复力强的特征植物;9T/CSPSTC××××2021d)浅滩区域宜在原河床上改造,利用卵石、砾石或素土等构造坡度为1:4.5~1:3.5的滩地,可营造生态砾石床,浅水区域水深宜为0.3~1.0m;e)水域区域宜设计水深小于2.5m的沉水植物种植区,保留水深大于2.5m的鱼类等生物栖息地环境,可结合生态景观需求建设生态岛屿。9.1.4宜选用块石、生态混凝土、植草砌块、石笼、土工合成材料等生态型材料建设岸坡,避免大范围使用钢筋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需采用直立式挡墙结构形式时,宜采用高透空率的新型砌块结构。9.1.5对孔隙率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较低的护坡土壤,可对其进行适当疏松并添加处理后的底泥、粘土、生物质炭等环境友好型材料进行改良。9.1.6宜合理搭配滨水空间水生植物和动物(鱼、虾、螺和贝等)的投放种类和数量,科学设计滤食性鱼类、刮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等生物的投放比例和投放量;严禁引入破外当地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宜采取捕捞、挖除等环境友好的控制措施清退原有入侵物种。9.1.7对处于静止或缓流状态的城市景观水体,应采取物理、生物等措施增强水动力、控制富营养化水平、改良水质。9.1.8滨水生态破坏严重时,宜根据场地生态现状条件,利用污染治理、地形重塑、生态补水、生境重建、栖息地重建、动植物群落构建等措施,重建健康生态系统。9.1.9应采取避让或保护措施,确保重点保护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等重要生物栖息地不受破坏。9.2水质保障系统9.2.1应结合滨水区域水功能区划、国家及地方水质控制要求,制定水质保护目标,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滨水景观建设不应降低水体的现状水质。9.2.2应控制人流活动区域污染和采取控源截污、地表径流拦截及水面保洁等措施保护景观水体水质。禁止污染物以任何形式进入水体,影响水体水质。9.2.3水质保障系统应从水体流域层面统筹规划设计,陆域水污染防治与水域水质保护相结合,重点突出滨水区域水质保障。9.2.4应调查分析底泥污染情况,可资源化利用的底泥宜结合景观微地形改造、生态岛建设、种植土利用等措施就地消纳;不可资源化利用的底泥应按相关要求处理处置。9.2.5采用污水厂再生水作为水体补水水源时,水质应符合GB/T18921-2019的规定。9.2.6水质保障设施设计应遵守滨水景观功能布局要求,外观形态应满足景观要求,与周边环境协调。9.2.7宜建立水体水质监测体系,制定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应有景观水体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0专项设计10.1结构设计10..滨水景观建(构)筑物、景观桥梁、市政配套构筑物等结构设计应遵守国家规定的安全要求。10.1.2滨水景观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GB50153-2008的规定。结构安全等级一般按二级,对所在边坡、堤防结构安全构成影响的情况,应根据堤防防洪标准确定建筑物等级。10.1.3滨水景观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GB50223-2008的规定。在抗震设防区一般按不低于标准设防类进行抗震设计,对兼有其他功能的应按最高抗震要求确定抗震设防类别。10..4永久性的滨水景观建(构)筑物需要建设在洪水位以下时除应符合GB50007-201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如下要求:T/CSPSTC××××2021a)位于边坡上的建(构)筑物应满足边坡稳定要求;b)基础设计应满足受到冲刷、淤积等影响后的安全要求;C)结构设计应满足建(构)筑物在承受冲刷、碰撞、水位骤变等工况时的安全要求;d)对于淹没后重新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应评估受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修复或加固措施。10.1.5对于长期受干湿交替、感潮河段、水位频繁变动环境、冻融环境影响的结构构件,宜采用防腐性能好的结构材料,并采取必要的防水、防腐、防冻措施,满足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要求。10..6钢结构和木结构等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10.1.7临时性的、试验性的滨水景观建(构)筑物工程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滨水景观工程应安全论证。10.2照明设计10.2.1城市滨水夜景照明宜采用点、线、面进行整体设计,突出视觉效果。10.2.2滨水景观照明宜根据沿岸进行多层次夜景照明设计,创造夜晚沿江、沿河(湖)的天际线效果。10.2.3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区域的滨水景观照明用电负荷宜为一级负荷;经常举办大型夜间游园、娱乐、集会等活动的大量人员密集场所的景观照明用电宜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余宜按三级负荷供电。10.2.4滨水景观场地、广场绿地、人行道、公共活动区和主要出入口的照度要求应符合JGJ/T163-2008的规定,合理控制平均亮度水平。10.2.5应根据植物不同品种及生长形态选择适宜的亮化方式,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10.2.6应合理选择照明光源、灯具和照明方式;需要合理确定灯具安装位置、照射角度和遮光措施以避免光污染。10.2.7灯具的外观造型、颜色宜与景观环境协调。选用节能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及电器附件。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等新能源灯具。10.2.8安装在室外的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埋地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水下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8。10.2.9有可能被水淹没时,临近水体的照明设备应符合防护等级要求,灯具电压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10.2.10滨水景观室外照明配电箱应选用防雨型并加锁,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户外景观配电箱应设置在常水位以上且不应设在低洼易积水处,箱底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Ⅲ,宜设在隐蔽处。10.2.1滨水景观照明应根据使用性质,设置不同的开灯模式,应具备平日、一般节假日和重大节假日的控制模式;同一照明系统内的照明装置应能分路、分组或分区集中控制。宜采用智能控制方式,并具备手动控制功能。10.3给排水设计10.3.1应结合滨水景观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建构筑物的生活给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景观水池供水循环系统、绿化浇灌系统等。10.3.2根据用水设施的不同水质要求,可采用分质供水模式,生活给水系统应有不被其他非饮用水系统污染的措施。10.3.3供水设备及管网应安全可靠,满足水量及水压的需求。水压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10.3.4景观水池供水宜采用循环供水系统,补水水质应满足相关水质标准。水质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必要的水质处理及消毒设施。10.3.5绿化浇灌水源应优先采用河道清洁水、雨水回用水、城市中水等水源,水质应达到绿化浇灌水质标准。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处理。T/CSPSTC××××202110.3.6绿化用水量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植物类型、场地面积等综合因素确定。浇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喷头选型、管道布置、管材选取、灌溉时间、轮灌方式等确定。10.3.7绿化浇灌管道的布置及轮灌区域的划分应结合绿化布局、地形、维护管理等因素确定。10.3.8排水工程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并符合以下要求:a)场地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应有序收集、处理和排放,当附近没有市政污水收集系统时,应就地采用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利用;b)场地内雨水排放结合地形地貌,采取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削减雨水径流总量,控制面源污染。10.4人防及应急设计10.4.室外场地较为开阔且有应急避难要求时,可将其设计为城市应急避难场地。10.4.2应急避难场地应设置于交通便利、便于物资运送、人员进入与疏散的地段。10.4.3应急避难场地应避开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等危险地段,应避开行洪区、指定的分洪口、洪水期间进洪或退洪主流区及山洪威胁区,应避开高压走廊区域。10.4.4周边或内部林木分布较多的应急避难场所,宜通过防火树林带等防火隔离措施,防止次生火灾的蔓延。10.4.5在水质允许时,滨水景观水体可作为应急取水水源;专用停车位应有不小于9M×4M的空间停靠净水专用车辆,并满足车辆通行要求。10.4.6滨水景观工程毗邻地下人防工程时,应优先满足人防工程的设置要求,可结合滨水景观小品、建(构)筑物设置为掩蔽、安全的战时人防出入口。10.4.7人员集聚区域应设置应急广播、人员疏散流线标识系统,便于在地震、台风、洪水等非常态下人员的紧急疏散。10.5环卫设施设计10.5.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功能和分类收集的要求。10.52应根据滨水景观区域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组分,合理选择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10.5.3应根据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确定点位布置和用地面积。10.5.4公共厕所布置应以附属式为主,独立式为辅,移动式为补充;附属式公共厕所宜与驿站、游客中心或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合建。10.5.5附属和独立式厕所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男女厕所间应至少各设一个无障碍厕位。10.5.6垃圾箱的设置应与游人密度相适应,并应设计在人流集中场地的边缘、主要滨河步道两侧等处。设置间距应根据人流密集程度、服务设施位置等因素确定,垃圾箱间距可在100m~200m之间。10.5.7垃圾箱应采用有明确标识的分类垃圾箱,且垃圾箱周围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污水渗漏对环境造成污染。11.1滨水智慧照明由智能集中控制系统、夜景照明、功能照明等系统组成,应与所在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及城市照明管理的要求等因素相匹配,应符合当地智慧城市的要求,实现相关信息系统的集成、融合互联。11.2滨水智慧景观应设置物联感知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环境感知、设备感知、人员身份感知、水质监测等设备,感知系统的建设应符合GB/T34678-2017等相关标准的规定。11.3应实现滨水景观内的网络基础设施设计,搭建滨水景区内部的视频监控局域网,同时实现游客聚12T/CSPSTC××××2021集区域有通畅的通信信号和无线网络覆盖。11.4滨水景区官方门户网站、手机APP、公众号等宜具有门票预订、在线咨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导游咨询服务、投诉建议等功能。11.5滨水景观场地内宜合理布置电子信息栏、信息显示大屏、自助导游终端或多媒体服务终端机等设施。11.6滨水景观场地内应采用高清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景区,重点监控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等地段。11.7客流监控应实现入口、出口人流计算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功能。12施工及验收12.1-般规定1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合同约定,对城市滨水景观工程进行施工和管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建立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b)应根据工程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满足施工需要的设备和工具。12.1.2施工单位应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参加设计交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计交底应行成书面会议纪要,若要进行设计变更,应经相关单位签证后实施;b)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与开工申请报告一起报予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12.1.3进场后,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工程项目,了解现场的地上地下障碍物、管网、地形地貌、土质、控制桩点设置、红线范围、周边情况及现场水源、水质、电源、交通情况。12.2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按照工程总平面和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高程控制点及坐标控制点,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b)各个单位工程应根据建立的工程测量控制网进行测量放线;C)施工测量时,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互检双复核,监理单位应进行复测;d)对高程控制点及控制坐标应设保护措施。12.3土方工程12.3.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遵守以下规定:a)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等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b)可采取人工开槽与机械开槽相结合的方式;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桩点的保护,开槽过程中如有地下水渗出,应及时排除;C)边坡应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开挖。12.3.2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应遵守以下要求:a)回填土的范围、厚度、标高及坡度均应遵守设计要求;b)应根据竖向设计计算挖、填方量和土方体积折算系数,并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与调配;13T/CSPSTC××××2021C)应根据设计定位图计算水域、陆域土方内部调运的范围及数量,并确定操作流程及交通线路;d)回填土应均匀回填和分层夯实,边坡应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回填。12.3.3地形营造地形营造应符合以下要求:a)造型胎土、栽植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检测报告;b)地形造型应自然顺畅,尺寸和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地形造型尺寸和高程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尺寸要求允许偏差(cm)检验方法边界线位置设计要求±50经纬仪、钢尺测量2地形相对标高(cm)回填土方自然沉降以后±5水准仪、钢尺测量每1000m2测定一次101200±10201300±15301500±20栽植基础遵守以下要求:a)园林植物栽植土应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栽植土PH值应符合本地区栽植土标准或按PH值5·68.0进行选择,土壤全盐含量应为0.1%0.3%,容重应为1.0g/cm31.35g/CⅢ3,有机质含量不应小于1.5%,土壤块径不应大于5CⅢ;b)客土每500m3或2000m2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50CⅢ处,随机取样5处,每处100g经混合组成一组试样;客土500m3或2000m2以下,随机取样不应少于3处;C)原状土在同一区域每2000mm2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Ⅲ及50cm处,随机取样5处,每处取样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原状土2000m2以下,随机取样不应少于3处;d)栽植基质每200m3为一检验批,应随机取5袋,每袋取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栽植基质200m3以下,随机取样不应少于3袋;e)滨水景观水生植物的种植土宜采用淤泥。12.4道路工程12.4.景观主路工程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材料,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卫生环境的主要原材料还应有进场复验报告。12.4.2施工中应及时将地表水排走,各施工作业面层上不应有积水,路基处于地下水位较高与湿软地区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12.4.3施工中基层、面层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各结构层纵横向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应牢固,不应空鼓、松动,面层不应积水;基底承载力、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12.5铺装工程12.5.路面衔接缝两侧需要避免出现三角形碎砖,无法实现处要求两侧碎料对称。14T/CSPSTC××××202112.5.2应选择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材料,石材规格应严格控制误差。12.5.3应注意铺装面材的宽度与道路或广场的模数关系。12.5.4排版时需要充分考虑铺装面坡度造成的投影误差。12.5.5与建构筑物(点)交接时,应确保建构筑物点位严格居中或对中、对缝。12.5.6不同饰面铺贴时,交接处对缝,阳角和阴角交接处要求对缝,缝隙大小应均匀一致。12.5.7乱拼和碎拼要求手工切割五边形以上大小均匀铺贴,并要求磨圆角。12.5.8井盖和篦子位置应放置于同一铺装饰面内,宜放置于铺装边线处,铺装井盖大小宜调整到整石尺寸,对缝铺贴。12.5.9踏步铺设要求底部塞实、稳固、周边平直,棱角完整,接缝在5Ⅲm以下,缝隙用石屑填实。12.6桥梁工程12.6.桥梁工程结构形式、结构布置和构件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涉及的混凝土、钢材、石材、木材等材料应有性能检测报告。12.6.2桥梁工程应满足结构坚固、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线条直顺、轮廓清晰等要求。12.6.3石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耐风化、无裂纹;b)石料抗压强度的测定应符合JTGE41-2005的规定;C)在潮湿和浸水地区,主体工程的石料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8。对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除干旱地区的不受冰冻部位外,石料的抗冻性能指标应符合冻融循环25次的要求。12.6.4木结构桥梁各构件应采取防腐处理,并对经防腐处理后的构件进行透入度抽样检验。12.6.5对结构形式特殊或者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建造的景观桥梁,应做桥梁动、静载检测。12.6.6钢结构、混凝土和木结构桥梁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12.7堤岸护岸工程12.7.1施工期的导流、度汛,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编制方案,并报有关单位批准。挡水围堰拆除前,应对围堰保护区进行清理,并对挡水位以下的堤防护岸工程进行验收。12.7.2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对堤料的土质、天然含水量等要求,并结合运距、储量、开采条件等因素选定料区。12.7.3杂填土、冻土块不应用于堤身填筑;淤泥土、膨胀土、分散性黏土等特殊涂料不宜用于堤身填筑,若需要采用时,应有技术论证,并应制定专门的施工工艺。12.7.4堤基开挖和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应及时详细如实记录。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堤身填筑。12.7.5对老堤进行加高培厚处理时,应清除结合部位的各种杂物,将老堤坡铲成台阶状,再分层填筑、碾压。12.7.6填筑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宜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照表3的规定取值。表3填筑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尺寸表压实功能类型压实机具种类铺料厚度(cm)土块限制直径(cm)轻型人工夯、机械夯15~20≤55~10t平碾20~25≤815T/CSPSTC××××2021履带式推土机25~30中型12~15t平碾斗容2.5m3铲运机5~8t振动碾、加载汽胎碾25~30重型斗容大于7m3铲运机10~16t振动碾30~50≤15注:履带式推土机作为压实机具,仅适合砂砾(卵)料、少黏性土或黏性土低密度堤防填筑使用。12.7.7混凝土墙(堤)身、变形缝和防渗止水结构的施工,应按SL27的相关规定执行。12.7.8防护工程施工宜按先护脚、后护坡,再封顶的顺序施工。12.7.9沉降、位移观测标点、基点和水准点的埋设及水尺、测压管、测压计等仪器的安装,均应按设计要求并与堤防施工密切配合实施。12.7.10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评定项目划分应按SL176的规定执行。12.8照明工程12.8.1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12.8.2在安装电线、电缆前,先对导管进行打磨处理,防止安装过程中导管对导线绝缘层损伤。12.8.3线管内不准有接头,也不准穿入绝缘层损伤后经包裹恢复的导线。12.8.4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12.8.5景观照明灯具构架应固定可靠,地脚螺栓拧紧,备帽齐全;灯具的螺栓紧固、无遗漏。灯具外露的电线或电缆应有柔性金属导管保护。12.8.6在人行道等人员来往密集场所安装的落地式灯具,无围栏防护,安装高度应距地面2.5m以上。12.8.7裸露基础的灯座顶面应高于草皮面3cm,隐蔽基础的灯座应低于绿化面15~20CⅢ,便于回填种植土并铺设草皮。12.9给排水工程12.9.管道交叉碰撞时,应根据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的原则进行调整。12.9.2管道试压完毕,在使用前应封严,防止异物等进入。12.9.3对塑料管管侧和管顶覆土应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分层均匀夯实。12.10绿化工程12.10.1生态设施生态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a)容器栽植应事先配置好相应的种植土,不应采用轻质土或栽培基质;b)生态浮床和浮叶植物的围栏,应按设计裁定形式,固着点不应影响水上运行;C)种植槽、栅栏、支架应有防止水流冲蚀的加固措施。12.10.2苗木处理苗木处理符合以下要求:a)苗木挖掘时应带有基部蘖芽及茎节间须根,不应损伤生长点,根部应沾浆保湿;b)在生长季栽植,挺水植物应剪除上部杆、叶的1/2~2/3,沉水植物、浮叶、漂浮植物可适当修剪枝叶。T/CSPSTC××××202112.10.3栽植宜于植物越冬前或植物萌动初期,生长季栽植应采取修剪、保湿或容器苗栽植等措施。栽植。栽于底土的植物苗株根茎入穴深度应为8~10CⅢ,捣紧时不应损伤基芽,覆土厚度应为5~8cm,栽植后应作场地平整。12.10.4底土栽植的品种栽后应及时润水。在萌芽和幼苗期润水应浅,使幼嫩芽叶露出水面,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步增加水量,按种植梯度达到各类品种需要的水位深度。12.10.5滨水景观水体中,生长盛期的主要水生湿生植物适宜栽培水深参见表4。表4主要水生湿生植物适宜栽培水深序号名称类别栽培水深(cm)千屈菜水湿生植物5~102鸢尾水湿生植物5~103荷花挺水植物60~804菖蒲挺水植物5~105水葱挺水植物5~10慈姑挺水植物10~207香蒲挺水植物20~308芦苇挺水植物20~809睡莲浮水植物茨实浮水植物<100菱角浮水植物12菜漂浮植物100~20012.11.1滨水景观工程应按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12.11.2应对分项分部和隐蔽工程分别验收,苗木植被的成活率应达到设计要求。12.11.3涉及植物成活的水、土、基质,混凝土和砂浆试块、结构试件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13维护管理13.1水域维护管理13.1.1应遵循因地制宜的生态管理方式,切实针对滨水景观的特性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滨水景观的营造符合区域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13.1.2提高滨水景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应加强自动化监测与机械的应用。13.1.3在水体周边设立警示、温馨提示等宣传导语,杜绝人为破坏,污染水质。禁止向水体中投掷杂物、垃圾,投撒饲料,以防造成人为的水质恶化。13.1.4对水体中垃圾、漂浮物、污染物等及时全面清理。13.2绿化养护13.2.1滨水景观绿化养护应遵守国家及当地现行的养护规范执行。城市滨江景观养护应按一级管养规范执行。13.2.2滨水景观绿化区域内应无非法占用绿地、损坏绿地的现象;草坪、乔木、灌木等植物应无霉污、病枝、虫害、树干倾斜、叶面破损等现象。13.2.3对滨水景观绿化中新引入的水生植物种类或品种,应监测其习性。17T/CSPSTC××××202113.2.4滨水景观绿化确需使用药物防治的,应选用环保型药物,不应使用有毒有害农药,防止对人、畜的伤害和水体污染。13.2.5应定期检查种植床、生态浮岛的完整性,发现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13.2.6秋冬季节应及时清理枯死、倒伏的水生植物,保护根系安全过冬。13.3硬质景观维护13.3.1景观雕塑、建筑小品、公厕、廊架、亭阁、水榭、花架、假山、景观灯、健身器材、座椅及亲水平台等,应定期检查和清洁,保证安全、完整、清洁和美观。13.3.2主路养护除应遵守国家现行法规和标准外,尚需包括以下内容:应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和清扫对易滑、松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应增加检查和清扫的频次。发现井盖、井座、井等断裂、丢失应立即修复。13.3.3文物古迹养护除应遵守国家现行法规和标准外,尚应遵守以下要求:a)列入文物保护及国家、省、市等保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植物、桥等养护应按有关规定执行;b)其养护技术方案应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13.3.4对夜景照明应设专人管理,保持夜景照明设施的完好,定期检修、维护和更新,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修复。13.4安全设施维护13.4.滨水景观场地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护栏、杆线或建(构)筑物上悬挂、晾晒有碍景观的物品。13.4.2滨水景观河道护栏应牢固可靠,处于完好状态。护栏和栏杆发生变形、损坏、风化,应及时维修,立柱及水平构件松脱,应及时紧固或更换。护栏、栏杆修复后应与原结构、材质、色调一致。13.4.3护栏表面应保持洁净,金属护栏、木栏杆表面应定期油漆,宜一年一次。木栏杆应定期用木蜡油对表面进行保养,以提高其防腐防污性能。13.4.4采用绿篱带作为安全隔离的,应定期对绿篱带进行检查,出现缺损情况,应及时更换植株,进行补种。13.4.5标志牌、警示牌应齐全、完好,表面应洁净,标牌字体和符号应完整、清晰,镶嵌牢固,字体和符号缺损变形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标志牌、警示牌不应安设在无障碍道上,不应妨碍行人通行。13.4.6当游人数量超过场地空间承载力,需要控制游人进入场地,避免对游人和场地造成危害。13.5智能化管理与维护13.5.宜建立智能化的维护和管理平台,降低日常的维护管理费用,实施动态化、精准化的维护和管理。13.5.2可建立城市滨水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滨水景观的智能检测和监测,为当地主管部门的日常维护提供科学的监管依据和技术手段。13.5.3通过对景区的防火、治安等定时、定路线、定点位的巡查工作,实现景区防火、治安等巡视的智能化管理。13.5.4管理平台应具有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的可视化和智能化预警功能。13.5.5游客车辆到达停车场后,停车场系统通过摄像机记录车辆号牌,提供车位指引,游客车辆出场可实现无感支付。14评价体系18T/CSPSTC××××202114.1-般规定14.1.1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后宜进行实施效果评价,评价体系应从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全流程角度反映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实施质量。14.1.2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效果评价应将现场现场评估、指标与考核相结合。14.2评价体系针对河道滨水景观空间评估的研究进程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关注于河道本身自然属性和自身健康,另一条是关注于河道为人类需求所改变的约束指标。表5大类中类具体指标/分值是否强条备注说明(60)(60)景观效果视知觉感受/20岸线处理/5在满足防洪排涝标准基础上,能采用生态岸线手法的,宜尽量采用生态岸线动静对比/3视域宽广度/2空间领域性/4临近用地干扰性/3设计应结合周边用地性质,与周边环境保持和谐滨水城市肌理/3环境设施/20公共艺术/4应符合公众审美夜景照明设施/6设计以满足周边市民夜间的功能为主,营造适合公众活动安全的灯光环境亲水设施/5休息设施/5设计应满足国际和行业相应的规划标准与规范道路交通/10可达性/4结合场地周边道路环境,应满足车辆与人群的可达性安全性/3宜尽可能满足人车分流便捷性/3设计创新/10设计理念创新/6结合区域上位规划、场地特质等进行创新设计表现形式创新/419T/CSPSTC××××2021生态效果(20)区域环境改善/7滨水植被/4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种植具有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植被微气候/3水质保障/6水质保障/6水质达到区域标准要求生态构建/7生态廊道/3应满足物种的扩散、迁移和交换;发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生境体系/4营造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打造生物生活的生态地理环境设计效果(20)文化性/4文脉再现/2准确、清晰的提炼与展现场地文化文化特色/2展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主流文化游憩功能/4活动内容丰富性/2宜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对场地的活动需求可参与性/2公共服务/5管理力度/1配套便利设施/2应满足国家和行业响应的规划标准与规范信息标识/2表达内容清晰、摆放位置明显、标识牌整体风格与场地相符滨水景观安全性/7亲水平台/3根据水深设置亲水平台防护设施防洪设施/4应满足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涵盖九大方面的治理体系,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大类-中类-具体指标,两大类型:强条与非强条。不满足强条的治理应不予竣工验收,非强条作为加分项,分数越高则对应治理成效越好。20T/CSPSTC××××2021附录A(资料性)城市滨水景观适用典型植被名录城市滨水植物的选择以植物的习性特征为前提,要保障河岸植物的健康生长,应建立稳定的适应滨水环境的植物群落。针对滨水项目所在不同区域和驳岸的不同位置,从坡脚至坡顶依次可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乔、灌、草),一般情况下的植物选择宜参照表A.1。表A.1护坡植物选择参照表类型区域坡脚至常水位常水位附近常水位以上岸坡坡顶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耐水湿植物(灌草)耐水湿植物(乔)三北区(黑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苦草、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范草、篦齿眼子菜、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耐寒睡莲、萍蓬草、芡实、菜、菜、水鳖、菱、粉绿狐尾藻荷花、西伯利亚鸢尾、菖蒲、花叶菖蒲、香蒲、小香蒲、花叶香蒲、千屈菜、水葱、花叶水葱、荸荠、草、水毛花、野生、茭白、慈姑、皇冠泽苔草、泽泻、水芹、芦苇、花叶芦苇、芦荻、芦竹、花叶芦竹、冰草、苔草、红豆草、沙打旺羊茅、早熟禾、针茅、小糠草、黑麦草、白三叶、山荞麦、马兰花、小冠花、黄花鸢尾、路易斯安那鸢高杆灯心草、紫芋、水芋、野芋、刺玫、扬柴、怪沙棘、柠条锦鸡儿、紫穗槐、胡枝子、枸杞子、霸王、白刺、四翅滨藜、沙地柏(河南、湖北、湖南)伊乐藻、水罂粟、苦草、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范草、篦齿眼子菜、黑藻、金鱼藻、水盾草、狐尾藻、耐寒睡莲、萍蓬草、芡实、菜、菜、水鳖、香菇草、菱、粉绿狐尾藻、菜梭鱼草、美人蕉、荷花、西伯利亚鸢尾、菖蒲、花叶菖蒲、香蒲、小香蒲、花叶香蒲、花菖蒲、再力花、千屈菜、风车草、水葱、花叶水葱、荸荠、草、水毛花、野生、茭白、慈姑、水蓼、皇冠泽苔草、泽泻、水芹、、芦苇、花叶芦苇、芦荻、芦竹、花叶芦竹、紫花苜蓿、弯叶画眉、知风草羊茅、早熟禾、剪股颖、小冠花、狗牙根、香根草、双穗雀稗、假俭草、百脉根、黑麦草、马兰花、白三叶、黄花鸢尾、路易斯安那鸢尾、狼尾草、溪荪、石金鸡菊绣线菊、酸枣、蔷薇、报春、小蘖、杜鹃、紫穗槐、锦鸡儿、杞柳、柠条、多花木兰、夹竹桃、迎春花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上海)山苍子、马桑、乌药、小蘖、蔷薇、报春、爬柳、杜鹃、山胡椒、紫穗槐、胡枝子、杞柳、夹竹桃、迎春花、木21T/CSPSTC××××2021西南地区南、贵州、西藏、重庆)毛花雀稗、假俭草、扁穗牛羊茅、百喜草、剪股颖、黑麦草、狗牙根、早熟禾、双穗雀稗、狼尾草、小冠花、路易斯安那鸢尾、溪荪、石水芋、野芋、波斯菊、金鸡菊蔷薇、海棠、夹竹桃、紫穗槐、杜鹃、多花木兰、紫穗槐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水粟苦草、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范草、篦齿眼子菜、黑藻、金鱼藻、水盾草、狐尾藻、耐寒睡莲、萍蓬草、芡实、菜、菜、水鳖、香菇草、菱、粉绿狐尾藻、蕹菜纸莎草、埃及莎草、梭鱼菖蒲、花叶菖蒲、花菖蒲、香蒲、小香蒲、花叶香蒲、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水葱、花叶水葱、荸荠、草、水毛花、野生、茭白、慈姑、皇冠泽苔草、泽泻、水芹、芦苇、花叶芦苇、芦荻、芦竹、花叶芦竹菊、知风草、草决明、爬墙虎、匍茎翦股颖、地瓜榕、蛇藤、小果南竹、迎春花、金樱子、山毛豆、胡枝子、紫穗槐、木、杜鹃青藏高原地区穿叶眼子菜、丝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狐尾藻、水毛莨、角果藻、川蔓藻、水马齿、有尾水筛、线叶眼子菜、浮叶眼子菜、浮毛莨、碱毛莨、两栖蓼、睡莲、异叶眼子菜、小节眼子菜齿眼子菜、菜杉叶藻、短序黑三棱、黑三棱、睡菜、水麦冬、水葱、水蓼、香蒲、菖蒲、星星草、赖草、羊茅、紫花针茅、无芒雀麦、西伯利亚冰草、高山嵩草、藏嵩草、驼绒冷地早熟禾鬼箭锦鸡儿、霸柠条、枸杞子、杞柳、沙地柏、金露梅、四翅滨藜注:加粗字体为其地区特有常用的植物。22T/CSPSTC××××2021附录B(资料性)城市滨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B.1城市滨水景观评价图B1为城市滨水景观评价。图B.1城市滨水景观评价B.2城市河道各项评估指标说明23T/CSPSTC××××2021B.2.1城市河道水安全评估水安全指相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的与水有关的危害问题,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的水安全则属于狭义的水安全,特指河道的防洪与排涝安全。现行的防洪排涝标准主要是GB50201-2014、GB/T50805-2012和SL723-2016,三者均根据城市规模对标准做出了分类分级,但两份标准仅做了等级划分和原则性约束,涉及城市河道工程防洪的方面住建部颁布的GB/T50805-2012对指标明确的更加详尽,针对设计洪涝水、潮水位进行了规范,并对江河堤防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的水安全以满足防洪、排涝的上位等级要求,以及相关设计规范中对建构筑物的设计规范为主,评估过程中属于一票否决的强制性规范条件。B.2.2城市河道水资源评估水资源指可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堤防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是河流水文的重点研究对象,是水生态体系的基本条件。截止目前的所有规范条文和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以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等均有所提及。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水资源相关的主要涉及水源地保护、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景观需水量和节水工程。城市河道工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应对城市饮用水源地进行划区保护,按城市自身保护区域限制开发建设,违背保护区条例属于评估中一票否决的强条。河流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水生态环境平衡所需用的水,对河道系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应属于一票否决的强条。而在自然环境下,秋冬旱季水位下降,露出过多的河道堤防不仅影响美观,同时破坏了亲水关系,尤其是河流比降较大的季节性河流,会出现断流的情况,拉低整体景观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水陆协调及观赏价值,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需要考虑控制设计常水位,并适当采用生态堰坝等工程措施对重点观赏水位进行调蓄。B.2.3城市河道水环境评估水环境分为两类,一是水力环境,即水动力条件;二是水质环境,即综合治理工程中常说的水环境。2011年3月环保部尝试颁布《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从而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进行可行并可比的水环境质量评价。表B.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Ⅲg/L序号项目分类I类ⅢⅢ类Ⅳ类V类标准值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降温≤2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53224T/CSPSTC××××20214高锰酸盐指数≤24155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7氨氮(NH3-N)0.151.52.08总磷(以P计)≤0.02(湖、库0.01)(湖、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