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是光的()A.反射B.直线传播C.散射D.色散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1.5m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40cm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3.下列关于人发出的声音和人的听声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巧的人体器官,可以发出世上所有的声音B.次声和超声不为人耳所感知C.人的听声范围要比动物的听声范围大许多D.次声一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4.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火车车厢 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 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5.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则A.β′<βγ′<γ B.β′=βγ′=γC.β′<βγ′>γ D.β′>βγ′>γ6.夏季多雷雨天,当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是定值电阻。将一个“6V3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若换一个“6V4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则这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假设灯丝电阻不变)()A.大于4W B.等于4W C.小于4W D.无法确定8.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海波B.松香C.玻璃D.沥青9.如图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沿平直路面上前行,他们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直走在乙同学的前面B.乙同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5s时乙同学恰好追上甲同学D.5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10.如图所示的是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该飞机装有打印钛合金舱门零件。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舱门零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11.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天空下落的雨滴 B.足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某同学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12.如图所示,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二、填空题13.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而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传到人耳的.14.寒冷的冬天,我们向手背“哈气”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出的热被手吸收;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早晨会看到玻璃窗______(选填“外表面”、“内表面”)出现“冰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一次性打火机里的丁烷,常态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15.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不能沸腾,理由是______。16.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cm;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g。三、实验题17.(8分)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电源电压为6V,电路如图所示。(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2)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W;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P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明又把灯泡两端电压调到额定电压的一半,发现测得的功率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这是由于______。18.(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_。如果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它们的中间位置,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像。(3)在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____________。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适当扭转凸透镜D.左右适当移动光屏(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像变_______(大/小/不变),该眼镜是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镜。19.(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小明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需要将光屏适当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蜡烛火焰清晰的像。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重10N的小球在空中飞行,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的重力。21.(8分)如图所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深的井底,平面镜应怎样放置?作图说明。(____)五、计算题22.(10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1)汽车30分钟内驶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若甲乙两地相距90km,则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多少分钟?23.(12分)小南家有一辆货车,最大运载量是33t,载重货物的最大体积是。现小南的爸爸需要用这辆货车运送一批密度为的金属和密度为的木材,求:(1)若货车在30分钟内行驶了36km,求货车这段时间行驶的平均速度;(2)若该车只装满木材,每次将浪费多少吨的载重量?(3)金属和木材的质量应该怎样搭配,才能使车厢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白光经过三棱镜呈现多种颜色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2、A【详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符合题意;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0.8m,不符合题意;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18cm,不符合题意;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m/s,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A.人能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在64~1300Hz,有很大的局限性,故A错误;B.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Hz,频率小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所以次声和超声人耳都不能听到,故B正确;C.很多动物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例如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15~50000Hz,比人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大许多,故C错误;D.次声不一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蝴蝶翅膀振动多发出的次声,能量较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错误。故选B。4、A【详解】机械运动是指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如果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了改变,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若以火车车厢为参照物,则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故本题选A.5、B【分析】本题考查光反射和光折射的光路,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定律。【详解】由图可知,把左边水槽垫高,当水面重新平静时,法线的方向不改变,而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那么入射角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得,反射角也不变,即β=β′;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不变,那么折射角也不变,即γ=γ′。故ACD都不正确,B正确。6、A【详解】雷电发生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选A。7、C【详解】由题可知,将一个“6V3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说明其两端电压为6V,由灯泡的铭牌可求得灯丝的电阻R=。因为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6V3W”灯泡的电阻大于额定功率为“6V4W”灯泡的电阻,因为灯泡和电阻R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6V3W”灯泡接在a、b两点间,灯泡恰能正常发光。所以,改接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小于6V,则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小于4W。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A.海波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A符合题意;BCD.松香、玻璃、沥青无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因此都属于非晶体,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详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做加速直线运动。刚开始甲在乙前面过段时间乙超过甲。故A项错误;B.由图知乙的速度逐渐增大,乙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项错误;C.由图知时甲运动距离是乙的2倍,则乙在甲后面,故C项错误;D.有图知5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故D项正确。10、A【详解】钛合金粉末在激光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舱门零件形状重新定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故选A。11、C【解析】A.天空下落的雨滴,其速度不断增大,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足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其速度不断减小,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速度不变,但是路线不是直线,因此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A【详解】根据图示可知,该凸透镜的应用是放大镜,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点睛】凸透镜成像时,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二、填空题13、振动空气【详解】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是由于音叉发声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14、液化内表面凝华压缩体积【详解】[1]寒冷的冬天,我们向手背“哈气”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手液化为小水滴,液化时放热。[2][3]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即“冰花”。[4]一次性打火机里的丁烷,常态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15、不能B杯中的水面上方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详解】[1]容器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A杯中的水和容器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从容器中的水里吸收热量,所以A杯中的水不会沸腾。[2]B杯中的水不能沸腾,是因为B杯中的水面上方空气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使得B杯中的水沸点升高了,而B杯中水的温度却和外面相同,所以B杯中的水不能沸腾。16、5.85;47.4。【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在10.8cm与10.9cm之间,估读为10.85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10.85cm﹣5.00cm=5.85cm;[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4g,石块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0g+20g+5g+2.4g=47.4g。三、实验题17、断开左0.6右见解析【详解】(1)[1][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动到最大阻值处,即最左端。(2)[3]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2V时,图甲可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0~0.6A,电流表示数图乙所示为0.3A,则灯泡的电功率为[4]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为使灯泡正常发光,需要将电压表调节到2.5V,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右移动。(3)[5]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明又把灯泡两端电压调到额定电压的一半,发现测得的功率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这是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或灯丝电阻变小;或灯丝电阻是变化的)。18、10.0同一高度倒立、放大投影仪缩小C小远视【详解】(1)[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cm-5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开始前,应将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3][4]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5]如果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它们的中间位置,此时物距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3)[6]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较模糊,说明中间部分的物距此时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两侧部分的物距大于或小于中间部分的物距,故适当扭转凸透镜,使凸透镜与光屏平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选C;

(4)[7][8]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像变小了,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19、10cm左【详解】[1]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分析左图可知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等于20cm,所以二倍焦距等于20cm,则焦距为10cm;[2]如右图所示,同学们在光屏上得到了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