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者生态意识研究_第1页
海南旅游者生态意识研究_第2页
海南旅游者生态意识研究_第3页
海南旅游者生态意识研究_第4页
海南旅游者生态意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9184摘要 前言生态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属于新生的社会性旅游活动形式,由于其的特殊性,近几十年来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深受国内生态旅游领域专业人士的广泛喜爱。生态旅游于1983年由当时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成员首次在会议上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具有充分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维护当地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双重社会责任的一种旅游形式和活动。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特别是近几年的对生态旅游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已经取得重大的技术进步。但实际上我国的很多生态旅游者的对生态观念和意识都普遍不够深,从目前的生态旅游社会现状和实践来看,人们更主要的问题是去关心自己或者关心家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真正在其旅游活动过程中将对生态观念和意识的应用融入到生态旅游实际行动过程中的生态旅游人还是相对较少的。如今,想要真正构成一种生态的旅行形式和活动,那么对生态旅游者本身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如何提高生态旅游者的对生态旅游观念和意识对于加快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又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大型生态旅游景区,如何正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出行游玩的景区旅游景区又显得较为困难。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压力、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严重提升,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开始喜爱在天然的热带雨林环境中尽情地去享受放松自我。而热带雨林海南呀诺达景区以原生态的海南热带雨林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为主要的依附,以"雨林"统领,以"生态"布局,以"环境"为战略谋篇,将海南原生态旅游与热带雨林的神秘、景观的神奇、文化和其内涵的神圣融为一体。类原生态的海南呀诺达旅游景区项目建设以来就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各地游客的前往,由于原生态旅游所直接带动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效应也不断被充分表现了出来。因此,要更好地实现热带雨林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在旅游景区设施、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还应该加大对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对生态旅游者生态意识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将两者区分为游客中表面具有生态意识的旅游者和深层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者,从而有效和科学的进行生态游客的管理以及对游客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文化建设、景区的自然生态建设。1相关概念澳大利亚有关对旅游者生态基本意识研究,其国内外的专家和研究小组人员分别运用不一样的概念和办法对对澳大利亚旅游者的概念和生态基本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分类和对实地考察进行了研究。weaver研究小组调查了那些居住在澳大利亚国家公园内白天过夜的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者,初步地证实了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者基本符合严格的以及普通的中国生态旅游者的概念和生态意识系统。前苏联的哲学家基鲁索夫在《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中明确提到,旅游者的概念和对生态基本意识的概念和定义都是根据于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存在的可能性,其最优的具体解决问题方案和定义是适用于社会和人与自然最优相互关系的意义和可能性是对问题所涉及需要反映的各种生态保护观念、理论以及其主观情感的综合分析总和。王建芹(2016)对于中国云南洱海流域国内和境外生态游客的自然生态意识分析得出中国云南洱海流域国内和境外生态旅游者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水平较高,他们的自然生态概念和意识与自身生态旅游的理念和行为吻合度的水平较高,但是洱海流域生态旅游者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的普遍水平高低主要受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冉杰、王成璋、范瑞(2008)以黔东南的舞阳河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为实际的案例对黔东南的生态旅游者的概念和其生态保护意识的高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来,国内外的生态保护研究主要重点集中在如何对生态旅游者观念进行环保的教育和意识的引导以及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1.1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者作为参与生态旅游景区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他们在参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影响生态旅游景区的整个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将自身完全地融于整个大自然的环境和生态当中,去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一种生存发展形式。1.2生态意识生态意识的概念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地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对生态的意识直接地决定着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的行为。对生态的意识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比较表层的生态观和环境意识,另一类则是深层次的生态意识。表层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最基本的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即人们都知道垃圾不应该乱丢,垃圾应该丢在垃圾桶,去旅游景区不应该乱写乱画,等等诸如此类的意识就为表层生态意识。深层生态意识是指旅游者是否会通过约束自身行为来降低因旅游造成的景区环境影响,即生态景区旅行过程中为了节能减排选择徒步,而不选择较为舒适的乘车。所以深层生态意识更能反馈一个旅游者是不是真正具有生态理念和生态品德。2呀诺达生态旅游者生态意识调查2.1调查景区概况海南呀诺达景区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景区总规划45平方公里,它的周边是123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保护区,景区以天然的热带雨林为主体基础,融汇“热带雨林文化、生肖文化、南药文化”等其他的优异的文化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原始绿色生态”景区。是我国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档次的景区。因此,选择海南呀诺达景区为例对海南省生态旅游者生态意识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海南呀诺达景区规划开发的总体理念就包含“大生态”这一点。景区的“大生态”主要体现在园内景观上,呀诺达景区内的生态维护区以及生态观光游览区内原来所有的植被、山体、河流等等,它们的原生态自然景观特点都基本保持了不变,只是对于为了展示海南原生态热带雨林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而必须要有的一些相关旅游设施、服务以及设备等进行了开发和建设。呀诺达观光区除了提供海南综合旅游服务区少量的设施和道路外,海南呀诺达景区内基本以自然生态的恢复和生态的保护工作为主。在自然生态考察呀诺达景区,只有极其简单的一条登山道(架空栈道)和很少的休息亭,注重保护景区内的自然生态保护及展示海南原有高山峡谷的特殊自然景观风貌。2.2调查地点和内容本次的调查活动主要是在海南呀诺达景区门口以及哇爱鲁蜜月度假山庄等地进行。消费者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包括当地旅游者关于海南生态旅游的期待态度、行为的主观倾向、环境的责任感、对海南岛和呀诺达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和生态建设的认识、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持续发展期待态度、对呀诺达景区关于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教育功能的期待态度。2.3调查方法本次考察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办法。在游客集中度较高的地方,采取随机抽样式调查,被调查者通过扫二维码并线上完成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的问卷一共由20个问题陈述句组成,一共可以分为两个主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者的基本社会和文化属性,由旅游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接受程度、收入,第二主大部分从各个旅游者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旅游者的对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态度以及旅游者倾向的情况确定旅游目的地。本次问卷的考察按照调查者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也不支持的反对、反对、强烈反对5个等级,被调查者在问卷调查时,可以从问卷中选取5个调查者等级其中的一个等级来表明其对于问卷调查题目的同意和支持程度。2.4调查过程于2019年12月30日-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海南呀诺达景区进行了调研,期间共随机进行抽样问卷找寻520人,问卷累计完成512份,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97.66%。在随机抽样样本的构成中,性别:其中男性的占被调查游客总人数的42.34%、女性的占被调查游客总人数的57.66%。年龄:18岁以下的占被调查游客总人数的10.81%、18-30岁以下的占被调查游客人数的52.25%、31-60岁以下的占被调查游客人数的19.82%、60岁以上的儿童占被调查游客人数的17.17%。文化教育接受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游客人数的3.6%、高中及以上的学生占被调查游客人数的16.22%、大专以上职业院校或本科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4.77%、研究生及以上的学生占被调查游客人数的5.41%。客源地:省内游客的总人数占被调查游客总人数的11.71%、省外的游客人数占被调查游客总人数的88.29%。3调查结果分析3.1呀诺达景区游客生态意识分析3.1.1游客生态意识与性别的关系(图1:男女对生态旅游了解程度图)如图1所示,海南呀诺达景区女性游客多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引起的生态意识差异,可能是由男女游客有关性别是由心理和生活特征的差异引起的。在心理上,女人比男人更温柔,更体贴,更加喜欢静谧的生活、更加向往生处于大自然的生活,因此更加喜欢生态旅游,所以生态意识就相对较高。而男性富有理性思维,更喜欢冒险,和相对较为热闹的地方,更容易放纵自己。在生活中,由于女性则承担较多的家务活动,她们更为关注环境卫生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便形成相对于男性更强的生态意识。男性虽然能够感受到生态的重要性,但也仅仅只是意识到,因此生态觉悟并没有没有女性高。所以形成了景区女性人数远远高于男性的状况。3.1.2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了解程度与年龄的关系(图2:不同年龄对生态旅游了解程度统计图)如图2所示,海南呀诺达景区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因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也反映了生态意识上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受生态教育的程度逐渐增加,人们对生态意识的理解程度也就发生变化。18岁以下来往生态景区的游客较少、且不了解生态旅游的人数在18以下总人数占比比较高,这就说明,青少年对于环保方面的宣传相对较少,对生态旅游接受度不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冒险或者实际体验的旅游目的地,更多的青少年接受不了生态旅游的枯燥,也就反映了青少年的生态意识较为薄弱。18-60岁的了解程度人占比较高是因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愈来愈多的人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意识。而随着他们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加,迫使人们更想去接近大自然放空自我。而生态旅游则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接了解、触到生态旅游。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因为早年的生活的原因,导致他们对于如今环境的改变较为敏感,所以他们希望能在旅游中找回记忆中生态环境的样子。3.1.3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了解与收入的关系(图3:收入对生态旅游了解程度图)统计结果表明(图3),高收入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略高于低收入的旅游者,这可能是因为收入较高的旅游者,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有关生态保护的东西,同时高收入人群,他们的工作压力也相对较高,所以在假期旅游类型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生态旅游,因此对于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也相对较高。但整体上来看,旅游者的收入高低与对他们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的关联又并不太大,各收入阶段的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比较接近。这可能由于生态旅游的获取与学习渠道受收入影响不大。3.1.4旅游者生态意识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图4:不同受教育程度对旅游会是否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看法统计图)从环境角度来看,对于环境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去开发景区,因此旅游的开发必定会引起环境的改变。如图4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对景区开始是否会影响环境的看法,这也反应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变化,并且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者的生态意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增加,即旅游者接受生态教育程度越高,生态意识就越强,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教育程度的旅游者在对生态的了解和认可程度较高,他们在生活中对生态环保执行度也相对较高。3.1.5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了解渠道分析(图5:生态旅游了解渠道统计图)如图5所示,景点的宣传和电视及各种电子媒介的占比相对较高,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报纸已成为当前的电视和各种电子媒体。互联网的发展也为景区的推广和宣传提供了便利,景区通过加大对各种电子媒介进行合作,从而加大对于生态旅游的宣传,使得用户在不经意间了解到生态旅游景区。而学校教育占比相对较低,是因为目前除开旅游专业的学生,学校并没有对其他各专业学生开展相对较专业的生态旅游介绍。游客的口口相相传比较低,则说明景区给部分游客带来的旅游体验不是很高,以致于这部分游客对于景区印象并不深刻,对于这部分游客来说,并没有可以给朋友推荐的必要。3.1.6旅游者选择生态旅游的动机分析(图6:旅游者选择生态旅游的动机分析图)如图6所示,接受生态旅游调查问卷的是旅游者,他们认为选择和进行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在了欣赏大自然的山水风光、呼吸清新的空气、度假、休闲、娱乐、游玩、了解当地的乡土人情这几项里面,由此可见,人们在经受了城市的喧嚣和生活压力之后,更加的喜欢去欣赏大自然秀丽的风光和山水,大自然山水带给他们的宁静与舒适、以及优秀的自然生态环境所给他们带来的清新空气。3.2生态旅游者表层生态意识调查结果(图7:游客对垃圾处理方式统计图)如图7所示,被调查的旅游者里有39.64%的人选择自身携带,说明这部分的旅游者生态意识比较好,不愿意将垃圾丢在景区的垃圾桶里,是想避免部分的湿垃圾对景区造成环境污染。被调查的旅游者里有60.36%的人们选择丢进垃圾桶,说明这部分的旅游者维持在最基本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是可以进行自我约束的。3.3生态旅游者深层生态意识调查结果(图8:游客在景区内希望采用的交通方式统计图)据调查得知,海南呀诺达景区属于生态旅游景区,因此景区的各景点之间交通可达性较低,游客在景区的主要交通方式为步行或乘车。希望选择步行的游客占54.05%,说明这部分生态旅游者的深层生态意识较好,据调查发现,这部分旅游者觉得即使景区已经具备这些设备,但在用这些设备的时候会对环境造成相应的污染,于是不选择更为舒适的乘车或者缆车,而希望选择耗时耗力的步行。希望选择乘车或者索道的游客占29.73%,说明这部分旅游者较缺少潜在生态意识,在前提许可下,他们宁愿搭车或者缆车而非徒步旅游。调查发现,这部分旅游者认为,景区在建设相关设施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污染问题,交通工具引起的污染问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更希望选择乘车或者缆车,同时他们还希望在游客旺季增加相应设施的数量。因此这部分的生态旅游者很大程度上重视自身的舒适程度,所以才会选择乘坐交通工具游玩,并且希望增设相关设施,省时省力,但事实上这部分生态旅游者却忽视了设施增加对植被的破坏以及一次设备的使用引起的污染虽然相对较低,但设备使用次数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也会增加。3.4生态旅游者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图9:游客对于乱丢垃圾行为所采取的的措施统计)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海南呀诺达景区的生态旅游者在行程中发现有人破坏呀诺达旅游景区环境时,选择“立刻制止”的生态旅游者所占的比例大约是26.13%,这个是比例相对较低的,说明在行程中海南呀诺达景区的旅游者相关环境引导与管理的监督机制较为落后,景区环保意识教育落后。而行程中选择“帮助扔回垃圾桶”的生态旅游者占了52.25%,这个比例相对较高,说明这部分生态旅游者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高,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较强。而“视而不见”部分占了10.81%,这类行为不但表现出了这一部分的生态旅行者缺少环境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这部分生态旅游者缺乏群体意识。4海南旅游者生态意识建设发展建议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的污染和毁坏已经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有效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及利用资源就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培养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就是向旅游者开展环保教育,引导旅游者在旅游中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理念,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4.1提升旅游者生态教育水平,加强旅游者生态观念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人们的心理和道德上形成一种约束力,从而约束人的行为,达到稳定的生态意识。随着国家生态教育的慢慢普及,人们逐渐形成了基础的生态环保认识,但实际大部分的旅游者生态意识并没有对其行为形成影响。更因为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马克思认为人的意识是人脑特定的机能,是针对客观事物所发生的主观反应。同时人的意识还具有能动性,就好比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日益恶化,所以驱使其保护环境,所以反过来,当我们建立起系统的生态教育,提升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就也可以保护环境。而对于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建设应该具有针对性。如在实际中,男性的生态意识相对于女性较低,那么在生态文明宣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男性的宣传。而对于男性的宣传应该针对其特点,比如男性更加喜欢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以及科技设备,所以景区在宣传的时候可以选择互联网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生态意识。针对生态意识较为薄弱的中年旅游者,这部分旅游者大多数都处于事业发展中、高峰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公司中,所以建议环保部门联合公司进行定期宣传。4.2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意识在旅行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者的接触最多,所以他们是最有机会向旅游者传输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他们也是最方便对旅游者进行引导和监督。旅游从业人员良好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方式对旅游者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比如,旅游崇业人员在旅游中不仅仅要完成旅游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对景点的解说等传统职能,还要完成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监督,以身作则的对不文明行为做出纠正。而景区在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要增设有关景区环境特性和景观保护知识等内容,以便从业人员向旅游者解说。旅游车、船从业者、客栈经营者以及酒店服务员等和旅游者的接触也比较多。随着人们假期时间增加,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来临,自由旅游者的数量日益扩大,客栈、酒店、车船等部门日益重要。加强对这些部门从业人员的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这会直接影响景区的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比如景区生产污水的排放、景区设备运行环保材料的选用等,而且还有利于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配合政府环保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影响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并对旅游者在旅行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4.3建议景区管理部门完善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旅游经营者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生态旅游建设理念,逐步形成一套景区特有的生态管理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呀诺达景区关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行为约束与提醒机制并不完善,这也就客观上造成了这一部分游客由于缺少监督发生了在生态意识与行为上的行为。所以建议景区完善警示标牌,配置较为亲和力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和提示文字。这次被调查游客大部分表示愿意接受开展生态旅游,所以针对旅游文明行为的引导,大家也都是接受。同时,景区应当制定一套针对不文明行为的规章制度,使这种行为受到一定惩罚,比如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增收生态环境维护费用。开展生态旅游的景区也还应该注意流量控制。要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的盈利不是重中之重,爱惜环境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都知道景区有最大承载量,当来访游客超过景区承载量时候,不仅仅是造成管理上的不方便,还会造成环境的不可挽回的破幻,所以管理部门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完善景区针对游客来访量的管理条例,并认真执行,这样才能开展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同时还应注意交通工具对于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频率。对于景区未来规划的相关建筑设施,应该严格注意其规模、数量、用料,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4.4建议海南政府拓展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渠道。前往海南旅游的游客获取生态旅游的渠道主要集中在电视及各种电子媒介或宣传册上。而学校或者社会教育机构所占比例较低,建议相关部门能够真正利用这些渠道,拓宽旅游者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被调查生态旅游者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存在高度一致,大多数都认为可以自觉保护环境。政府部门可以借助游客力量提出一些有利于生态旅游景点生态保护的措施,提高游客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参与度。例如举办一些游客可以参加的生态保护活动,这样不仅是一种生态意识教育方法,也是为了添加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丰富性。被调查的游客大部分都愿意为保护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在调查过程中,游客普遍减低自己的舒适度,从而保护环境。这说明景区在酒店的建设可以以绿色酒店为主,提倡更为原生态的体验,并以此加强宣传。5结论和不足5.1结论本次问卷调查以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海南呀诺达景区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深浅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海南呀诺达景区的游客可以区分为生态旅游者以及类似大众旅游者。生态旅游者和类似大众旅游者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者更热衷于去热爱环境,更享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并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而类似大众旅游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态意思,但他们去生态旅游景区则跟偏向于休闲观光,度假。同时他们对于景区的关注在于这里交通的通达程度、旅行的舒适程度、以及餐饮的档次、景区娱乐设施的建设情况。相反,生态旅游者在旅行中,则关注在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大自然带给他们的舒适。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笔者认为旅游者具有生态行为,但不一定具备完善的生态意识,反过来,具备完整的生态意识并不一定会具备完善的生态行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纵使我们的景区管理多么严格,我们在已经知道乱丢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景区有存在于垃圾桶之外的垃圾。反而小朋友却将景区丢进垃圾桶。可以说小朋友并不具备完善的生态意识,但却有一定的生态行为。笔者认为除了教育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知道,他的这种行为能够被家里人认可。所以只有生态行为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的时候,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才会一致。造成这种生态旅游者之间对生态的意识以及他们在生态意识和行为上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很多种,笔者个人认为他们的年龄、受生态教育的程度,不是主要的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因素。我们可发现高生态意识主要是高文化、高收入人群,他们更加了解、更加接受、认可生态这一词,从而生态行为比其他生态旅行者更加“绿色”。在实际的旅游过程中,他们更加亲近大自然,他们的生态意识也就比一般的旅行者要高一些。当然也可能因为某些社会因素,造成其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不相符的情况。5.2不足本次研究将旅游者生态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社会属性和旅游者自身情况对其生态意识的影响。但本次未多次收集海南呀诺达景区游客数据以及未收集到境外游客的数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深度和广度。在今后的研究中,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应该着重在于中外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对比。参考文献:[1]吕沛,陈雪阳.区域生态旅游市场调研——以重庆武陵山地区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30(03):59-67.[2]王建芹.云南省洱海流域国内游客生态意识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66-170+185.[3]吕君,陈田,刘丽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