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2016-202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实验题-2016-202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实验题-2016-202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实验题-2016-202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实验题-2016-202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选考生物2016-2022实验题汇编1.(2016年4月)为研究某生物制剂(W)具有促进细菌B增殖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变化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W、细菌B、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因素;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培养液成分变化不利于细菌B生长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①...(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3)分析与讨论:①培养过程中,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_________形增长。②为提取细菌B内的酶,对该菌进行破碎时,应将其_______________。A.置于蒸馏水中B.用纤维素酶水解C.置于稀盐酸中D.冷冻研磨解析:(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物制剂W对细菌B分裂具有促进作用,根据题干所给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原则,因此该实验应该设置两组,变量为是否加入生物制剂W,具体如下:①取细菌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②取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下两组培养瓶中,每组若干瓶;甲组:液体培液基乙组:液体培养基+W③将上述两组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述两组中的培养瓶内的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④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③⑤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生物制剂W对细菌B增殖的影响作图如下:(3)分析与讨论:①根据记录的不同时间细菌B数量,绘制时间与细菌B数量变化曲线可知,培养过程中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②A、置于蒸馏水中,无法破坏细菌细胞壁,提取不到细胞内的酶,A错误;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用纤维素酶不能把细胞壁分解,B错误。C、不能用稀盐酸,因为酶与酸会变性失活,C错误;D、研磨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而冷冻又可以保持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D故答案:(1)①取细菌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1分)②取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下两组培养瓶中,每组若干瓶。甲组:液体培液基(0.5分)乙组:液体培养基+W(0.5分)③将上述两组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述两组中的培养瓶内的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1分)④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③。(1分)⑤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1分)(2)生物制剂W对细菌B增殖的影响评分细则:本小题共3分,其中坐标系与轴名称各0.5分,图例0.5分,3组柱各0.5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①S(1分) ②D(1分)2.(2016年10月)设水稻细胞与染色剂甲反应呈红色,小麦细胞与染色剂乙反应呈黄色,大麦细胞与染色剂丙反应呈绿色。现有A、B、C三瓶不同的细胞悬液,每瓶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细胞。欲用染色剂甲、乙、丙鉴别这三瓶细胞悬液中有几种细胞。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材料与用具:染色剂甲、乙、丙溶液各1瓶,A、B、C细胞悬液各1瓶,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要求与说明:一种染色剂只与一种细胞产生反应;每支试管中只能加一种染色剂;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有表格表示)①…(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A、B、C三瓶不同的细胞悬液,每瓶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细胞,因此每瓶中均需要分成三支试管,分别用三种染色剂进行鉴定,因此需要取试管9只,进行编号。②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染色剂甲染色剂乙染色剂丙细胞悬液A细胞悬液B细胞悬液C1.A+甲4.B+甲7.C+甲2.A+乙5.B+乙8.C+乙3.A+丙6.B+丙9.C+丙③按上述分组,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细胞悬液和染色剂溶液,摇匀。④一段时间后,制作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各试管中细胞的颜色,并记录。(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①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一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一种细胞。②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两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两种细胞。③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三支均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三种细胞。答案:(1)实验思路①取9只试管进行编号②表不同染色剂鉴别不同细胞悬液的实验分组染色剂甲染色剂乙染色剂丙细胞悬液A细胞悬液B细胞悬液C1.A+甲4.B+甲7.C+甲2.A+乙5.B+乙8.C+乙3.A+丙6.B+丙9.C+丙③按上述分组,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细胞悬液和染色剂溶液,摇匀④一段时间后,制作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各试管中细胞的颜色,并记录。(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①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一支显色,则说明该瓶中有一种细胞。②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二支显色,则说明该瓶中有二种细胞。③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三支显色,则说明该瓶中有三种细胞。3.(2017年4月)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分组设计:A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________。(2)完善实验思路:①(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4)分析与讨论:药物甲的作用是________。解析:(1)①分析实验分组可知,A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为空白组;B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观察药物甲对海拉细胞的影响;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乙溶液,探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①实验的因变量为海拉细胞的数量,因此实验开始时需要取细胞悬液加入到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②在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需要将细胞悬液分别加入到A、B、C三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③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培养瓶中的细胞数并记录④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时,向C组加入药物乙溶液⑤重复③,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3)题干中提出,药物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可以预测具有促进作用,否则放在这里没有意义.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为空白对照组.因此A组和B组相比,可能B组细胞数量较多,但是C组是B组培养到一定时间后加入药物乙,所以C组细胞刚开始数量增加,并多于A组,加入药物乙后,由于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因此数量少B组.答案如图(4)药物甲的作用是促进海拉细胞的增殖故答案:(1)适宜浓度的药物乙溶液(2)①将培养瓶平均分为3组,编号A、B、C。分别向三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海拉细胞悬浮液和等量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各组的海拉细胞数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向B组和C组加入药物甲,A组不做处理,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组细胞数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C组加入药物乙,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组细胞数④统计并分析数据(3)(4)促进细胞分裂4.(2017年10月)为了研究海拉细胞的细胞增殖,以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须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①将己知细胞密度的海拉细胞悬液,用移液管加入到各个含细胞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②

③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3)分析与讨论①细胞计数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数?

②若要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

,

原因是

。③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是

,原因是

。解析:(1)根据第三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可知,需要在第二步中,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同时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分裂相细胞并记录。(2)题干中提出,“要求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营养物质不足时会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总细胞数呈上升后达到平衡趋势,而细胞分裂指数会先上升后下降。(3)①细胞计数时,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②若要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可以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成分,由于原料减少使细胞合成有关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受阻,而停滞于G1期。③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合成的原料,其进入细胞的量可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故答案:(1)②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同时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分裂相细胞并记录(2)(3)①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

②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成分

由于原料缺少使细胞合成有关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受阻,而停滞于G1期

③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合成的原料,其进入细胞的量可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5.(2018年4月)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顶测或分析与讨论。(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以避免_______,减少误差。(2)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_。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______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____(答出2点即可)。(3)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验,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是_______。(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_______。为什么?_______。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解析: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以避免重复计数,减少误差。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降低血糖浓度,小鼠休克,后注射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恢复,小鼠苏醒。②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况时,胰高血糖素分明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由于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导致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①由于首次注射某种抗原时,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再次注射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②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机体产生抗体速度更快,数量更多。曲线图:答案:(1)重复计数(2)①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⑦低血糖肝糖元(糖原)分解加强、脂肪分解加速(3)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4)①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因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②6.(2018年10月)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0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若用5%H2S0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0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______。(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______。(3)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解析:(1)通过分析题干部分实验步骤,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若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感受器受损。(2)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神经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存在电位差。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无法产生。故答案为:(1)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感受器受损(2)神经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存在电位差无法产生(3)7.(2019年4月).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①_______(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_______:(3)分析与讨论①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______。②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是______。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______。解析:(1)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为降低血糖浓度。实验前需要测定各处理组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作为实验前后的对照数据。实验分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分为两组,一组注射胰岛素,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固定时间检测小鼠的血糖浓度。待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给低血糖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空白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固定时间检测小鼠的血糖浓度,即①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②将小鼠分为A、B两组,A组注射胰岛素,B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③当岀现低血糖症状后,A组注射葡萄糖溶液,B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④对每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AB两组小鼠的初始血糖浓度差别不大;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A组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有一定程度下降,B组小鼠血糖浓度应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平衡;A组小鼠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上升,但与B组小鼠相比可能还会偏低,故预测的实验结果如下(3)①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是人体正常分泌胰岛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②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答案:(1).①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②将小鼠分为A、B两组,A组注射胰岛素,B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③当岀现低血糖症状后,A组注射葡萄糖溶液,B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④对每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4).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5).抑制氨基酸等物质转化为葡萄糖8.(2020年1月)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实验思路(1)实验分组与处理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2)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回答下列问题:(1)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2)分析与讨论: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理由是。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理由是。③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组1移植后皮肤存活率100%,组2移植后皮肤存活率降低,组3移植后皮肤存活率明显降低。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纵坐标表示皮肤存活率,具体曲线图见答案。(2)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A、B系大鼠。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和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理由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因此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可以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因此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肤。③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故答案:(1)(2)①A、B系大鼠②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肤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③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9.(2020年7月).欲研究生理溶液中K+浓度升高对蛙坐骨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影响和Na+浓度升高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与说明:已知蛙坐骨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70mV,兴奋时动作电位从去极化到反极化达+30mV。测量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变化。K+、N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组1:将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溶液a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和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组2:__________。组3: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Na+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d、e中,测定其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对上述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____(设计一个坐标,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3)分析与讨论①简要解释组3的实验结果:____。②用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静息的神经细胞内,不久在生理溶液中测量到放射性,24Na+的这种转运方式属于__________。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会使24Na+外流量__________。③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除了在反射中枢测量到动作电位外,还观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中含有__________神经。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因变量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影响,因此,本实验需要有前测(如组1),组2: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钾离子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b、c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并记录。组3:将神经纤维置于钠离子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d、e中,测动作电位,并记录。(2)实验结果要求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画图要求:注意横纵坐标的标识,横坐标为离子浓度,纵坐标为膜电位(mV),柱状图应该有图的名称和图例,另外注意标注组别(a、b、c、d、e)。结果分析:溶液中钾离子浓度提高,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下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提高,动作电位的峰值上升,结果如图所示。(3)①组3的结果分析:细胞外钠离子浓度提高,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兴奋时,钠离子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加快,导致动作电位增大。②神经细胞在兴奋时钠离子内流(易化扩散),能够产生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细胞始终要维持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钠离子浓度低的状态,现将放射性24Na+注入静息的神经细胞内,在生理溶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因此,这种转运方式属于主动转运。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会抑制细胞中载体蛋白的合成和能量的释放,因此会使24Na+外流量减少。③刺激蛙的坐骨神经,在反射中枢检测到动作电位,观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中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至腓肠肌引起肌肉收缩。故答案:(1).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K+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b、c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并记录(2).溶液K*、Na*浓度升高对膜电位影响示意图(3).细胞外Na+浓度提高,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兴奋时,Na+通过Na+通道内流加快,导致动作电位增大(4).主动转运(5).减少(6).传入和传出10.(2021年1月).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实验共分6组,其中4组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①葡萄糖溶液+无菌水-②葡萄糖溶液+酵母菌+③葡萄糖溶液+A溶液-④葡萄糖溶液+B溶液-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除表中4组外,其它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存在于酵母菌、___________。(2)若为了确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多肽,可用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若为了研究B溶液中离子M对乙醇发酵是否是必需,可增加一组实验,该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3)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确保酶的活性。(4)如何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写出2项原理不同的方法及相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故答案:(1).葡萄糖溶液+酵母汁(2).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3).酵母汁和B溶液(4).双缩脲(5).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离子M的B溶液(6).保护酶分子空间结构和提供酶促反应的适宜pH(7).染色后镜检,原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酵母汁接种培养观察,原理是酵母菌可以繁殖。【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为验证上述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及“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的结论,还需要加设两组实验,一组为葡萄糖溶液+酵母汁(预期实验结果为有乙醇生成),另外一组为葡萄糖溶液+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包括相关酶)+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此组预期结果为有乙醇生成;本实验中,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可在酵母菌(细胞中含有各类物质)、酵母汁和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中存在。(2)多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据题干信息可知,M离子存在于B溶液中,故为验证M对乙醇发酵的是否为必需的,则应加设一组实验,即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离子M的B溶液:若有乙醇生成,则证明B不是必须的,若无乙醇生成,则证明B是必须的。(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实验中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护酶分子空间结构和提供酶促反应的适宜pH。(4)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的方法有:染色后镜检,原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若为死细胞,则能被染色;酵母汁接种培养观察,原理是酵母菌可以繁殖:一段时间后若酵母菌数量增加,则为活细胞。11.(2021年6月)为探究酒精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实验材料: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间脑蟾蜍,小滤纸片,任氏液,0.1%、0.2%和1%酒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T),1%硫酸溶液等。(要求与说明:间脑蟾蜍是指切除了大脑和部分间脑、相关机能正常的蟾蜍;任氏液为两栖类的生理盐水;3种酒精浓度分别对应人血液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浓度;酒精、NA和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种神经递质;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过程结果或结论实验1取蟾蜍坐骨神经-胖肠肌标本,分别检测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②以1%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后,再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①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间脑断面;②分别用含有50μL的任氏液、不同浓度酒精的小滤纸片处理间脑断面,每次处理后重复①。结果的记录表格:________________。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延长屈反射时长的机理,选取实验2中某一浓度的酒精用于实验3。实验3①取5组间脑蟾蜍,用任氏液、NA、PT和酒精等处理;②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结论:NA与其受体结合,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途径,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2结果的表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实验2、3的结论,实验3的分组应为;A组:任氏液;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酒后驾车属于危险的驾驶行为,由本实验结果推测其可能的生物学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柱形图看出,离体条件下,施加1%酒精后,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没有变化,说明施加1%酒精对神经肌肉接点、肌肉收缩功能没有显著影响。(2)根据实验2的处理和实验检测结果,设计记录表格如下:不同浓度酒精对间脑蟾蜍屈反射时长的影响处理因素空白对照任氏液0.1%酒精0.2%酒精1%酒精屈反射时长(3)根据实验3步骤和实验材料,5个组的处理分别是:A组:任氏液;B组:NA;C组:PT;D组:NA+PT;E组:酒精。+PT。(4)由于酒精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酒后驾车导致司机反应迟钝,因此酒后驾车属于危险的驾驶行为。故答案.(1)离体条件下,施加1%酒精,对神经肌肉接点、肌肉收缩功能没有显著影响(2)表不同浓度酒精对间脑蟾蜍屈反射时长的影响处理因素空白对照任氏液0.1%酒精0.2%酒精1%酒精屈反射时长(3)NAPTNA+PT酒精+PT(4)酒精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酒后驾车导致司机反应迟钝12.(2022年1月)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欲研究神经的电生理特性,请完善实验思路,分析和预测结果(说明:生物信号采集仪能显示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仪器使用方法不要求;实验中标本需用任氏液浸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