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备复备 -PAGE2- 课题:21《创造宣言》一、学习目标1.注意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2.分析文章内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4.联系实际,进行质疑研究,养成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明确观点与材料的联系,掌握论证方法。2.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理清论证资料,学习论证方法。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明确材料与观点的联系。四、预习单1.学生默读课文2.将课文每个段落标记出来3.小组交流,理清作者思路,讨论课文写作层次五、教学过程1.导入(1)每个人都有创造力,请大家谈谈对创造的理解,并讨论能够获得创造力的途径;再回顾历史,了解前人眼里的创造力是什么样子的。(2)了解作者对创造的理解。2.新授(1)本文批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2)边听边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一部分(1-3段):由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三部分(11-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第四部分(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3)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三个排比,非常有气势地论证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能创造的观点。②运用短句,急促有力,具有鼓动性、号召力。比如: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③运用比喻,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比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④富有激情地反问、呼告。比如: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4)文章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5)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请指出这五种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进行反驳。①环境太平凡:八大山人白纸上的挥毫,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②生活太单调:文天祥狱中书写《正气歌》,雷塞布在沙漠中开凿运河;③年纪太小: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④太无能:不识字的慧能是禅宗南宗创始人,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6)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7)作者在驳斥了五个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驳论文章有破有立,这是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8)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3.课堂检测本文批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4.小结(1)文章主旨: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运用大量典型的事例与文质兼备的名言警句,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并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2)写作特色:①举例论证,说服力强;②破立结合,论证有力③叙议结合,观点鲜明。5.作业设计(详见附件5:《河北省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基础性作业(全体学生,必做)要求学生学习课后读读写写部分,要求熟练掌握每个词语的发音及释义,并要求能够正确默写下来。拓展性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根据读读写写部分的词,老师归纳了一段话,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括号中,使其表达完整。繁殖 灌溉 中伤 豢养 遁词 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 自暴自弃 在创造的路上,我们不能()自己的懒惰,而应该积极()希望的田园;我们即使在创造中受到别人的(),也不能以此作为我们变成懦夫的();我们在创造中哪怕走到了()()的境地,也不能(),而是要越挫越勇,积极()创造之林。(以上为第1课时作业,总时长20分钟)综合性作业((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整体感知文章结构与内容,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思考如果自己要写一篇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