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图文探究知能演练第1步

课前预习——激发兴趣明确目标梳理教材情景诱思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2014年1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至此,国家级新区增至8个,前6个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尝试探究:什么是区域?我国成立国家级新区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国家成立国家级新区的目的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各个新区的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及其实践意义。见附表目标导读第2步课堂探究——突破重点剖析难点提升能力一、区域内涵剖析内涵阐释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其划分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客观性指其划分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差异基础上的;主观性指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人为划分的具有一定的范围或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指标体系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有些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另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特别提示】

分析区域时,可运用数字“一二三”帮助记忆有关区域的知识。“一”是指区域含义中的“一定的指标”。“二”是指区域划分的两类指标: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自然要素特征和人文要素特征。“三”是指区域特点的三个方面: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典例剖析】

读图,回答问题:(1)甘肃省的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位置(2)甘肃省四个干湿区的划分指标是

;该干湿区的划分是依据

(填“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的。

解题思路:

甘肃地处内陆,自东向西与太平洋的距离逐渐变远,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该地区水分的收入量(降水量)与水分的支出量(蒸发量)的对比。这种区域划分以水分为依据,所以属于单一指标。答案:

(1)D(2)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单一【解题技巧】地理分布示意图“区域的划分”判读技巧判读指导:(1)图中有A、B、C、D四个区域。(2)A与B、C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界线;D与B、C区域之间具有过渡性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二、区域的类型区域类型概念划分举例均质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以一组一致性或相似性的自然、经济、社会指标划分出各种不同特征的均质区域山区与平原区、干旱区与湿润区、农田区与牧区、发达区与贫困区功能区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城市经济区【特别提示】

突破该难点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分类的标准。凡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均质区范畴,凡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典例剖析】

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③京津唐工业基地④东北平原区⑤浦东新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解题思路:①②④区域内部的各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属均质区,而③和⑤分别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属功能区。答案:B三、区域的特征及其实践意义不同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不同,使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了解区域的特征,对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等,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具体分析如下:见附表【拓展延伸】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之间的关系(1)整体性是区域的基本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2)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也是开放性形成的基础。【典例剖析】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回答(1)~(3)题:(1)黄河三角洲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以气候、地形为指标(2)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开发的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可以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这体现了(

)A.区域内部具有一致性 B.区域内部具有差异性C.区际之间具有开放性 D.区际之间具有差异性(3)黄河三角洲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关于东营和滨州两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们在自然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B.两地级市内没有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各自地级市的特点C.两地级市间没有明显的界线D.两地级市间要加强联系,取长补短解题思路:

第(1)题,黄河三角洲作为均质区,是以黄河入海口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地形为依据划分的。第(2)题,黄河三角洲的最大亮点是没有走高耗能的发展模式,首次提出“生态高效”的增长模式,体现了区际之间的差异性。第(3)题,东营和滨州是行政区划,界线明显;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因此要加强联系,取长补短。答案:

(1)A

(2)D

(3)D第3步图文探究——捕获信息培养技巧启发思维图表解读答案:

(1)甘肃省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充沛;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隔,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3)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即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读图技巧】

注意将两幅图结合起来对比分析,观察降水量的分布与干湿区域的分布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2.读教材图1-1-4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据图回答:(1)图中展示了哪几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2)区域的空间尺度与区域特点的描述有何关系?(3)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区(写简称)?(4)由图可知,我们在分析某个区域的区域特征及发展方向时,除区域本身外,还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

(1)图中展示了三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三大经济地带和工业中心图是一幅大尺度的区域图,京津唐工业基地图是一幅跨省市的中尺度区域图,浦东新区图是一幅小尺度的区域图。(2)一般情况,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3)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西部经济地带:川、渝、贵、云、藏、陕、甘、宁、青、新。(4)还要把这个区域放到一个更大尺度的区域中去分析其区域特征及发展方向。如分析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原因,我们就要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图中读出上海具有经济发达的腹地,便利的交通,利于和其他区域相联系等发展条件。【读图技巧】

阅读本图应明确两点:一是按照空间尺度大小,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区域,按从属关系形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例如,由东部经济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浦东新区,空间尺度由大到小依次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二是在这个由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组成的等级系统中,明确尺度大小与所描述的区域特点的关系。3.读教材图1-1-6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据图回答:(1)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特征的成因是什么?(2)举例说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3)自然环境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有何影响?(4)人类活动对本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什么特点?答案:

(1)地势高,气温低,因高生寒。(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植被稀少且以耐寒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寒且种类少。(3)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该区以高寒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河谷地带等。(4)由于本区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许多地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读图技巧】

阅读该图首先要明确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和“寒”两大显著特征,进而影响着青藏高原整体的区域环境。其次要明确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4.读教材图1-1-7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据图回答:区域类型城市特征优势关系发达区域数目

且规模

、产品、

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区域间的

,促进

落后区域数目

且规模

答案:区域类型城市特征优势关系发达区域数目多且规模大资金、产品、信息等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发展落后区域数目少且规模小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活动点拨一、教材第5页活动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各个方言区的空间大小不一,各方言区都有特定的分布地区。(1)方言区的分布:①北方方言(普通话)区:集中于长江以北地区和云贵等地。②吴方言区:吴方言分布区包括长江三角洲及浙江的大部分。③湘方言区:湘方言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的东北部。④④粤方言区: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海南岛中部、港澳地区等。广东省东部、北部地区则不属于粤方言区。⑤闽方言区:闽方言的分布范围除福建本省以外,还分布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和台湾的绝大部分地区。⑥赣方言区: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的北部与中部。⑦客家方言区:集中分布区位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2)汉语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北方方言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往来方便,为人员往来、语言交流提供了条件,结果出现了华北地区的共同语言。同时,由于华北大平原联系东北、西北,优越的交通位置为北方方言的形成及其内部在不同地区的一致性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与我国北方比较来看,南方在地形上为丘陵,其崎岖的地形为方言发展提供了条件,彼此的内部差异远大于北方。二、教材第7~8页活动答案:1.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位于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的结合部位,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位置重要。2.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交往;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窄;植被茂密,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限制。矿产种类丰富,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这都是海南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第4步知能演练——实战演练培养技巧锻炼技能随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B.区域是人们根据区域间联系开放性进行划分的C.区域是由人进行划分的,主观性很强,无论按什么指标划分,其结果都大致相同D.人们划分区域是为了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解析:D区域划分是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指标划分出不同的结果。依据区域差异,可因地制宜地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花落贵州,贵安新区的成立是国家区域发展平衡的需要,是国家探索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据此回答2~

3题:2.《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由国务院批复,在借鉴其他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探索山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发展理念。这体现了(

)A.区域内部具有一致性 B.区域内部具有差异性C.区际之间具有开放性 D.区际之间具有差异性3.下列描述符合贵安新区所在地区区域特征的是(

)A.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解析:2.D

3.A第2题,贵安新区的发展定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而定的,与其他新区各有千秋,这体现了区际之间具有差异性。第3题,A描述的是我国贵州省的地形与气候特征;B描述的是我国南方水稻产区的自然景观;C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D描述的是江淮地区的自然景观。4.关于均质区与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