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育种课件_第1页
果树育种课件_第2页
果树育种课件_第3页
果树育种课件_第4页
果树育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桃栽培技術

成熟果實一、經濟意義二、栽培歷史三、栽培概況四、主要種類和優良品種五、生物學特性六、栽培技術要點七、主要病蟲害防治一、經濟意義1.營養豐富

在我國古代人們常把核桃稱謂“萬歲子”“長壽果”,國外人們稱核桃為“大力士食品”,其營養豐富。是我國的主要木本糧油樹種之一。

據分析:每100g核桃仁含有,水6g、脂肪63g、蛋白質15.4g、碳水化合物10g、粗纖維5.8g、灰分1.5g、鈣362㎎、鐵3.5㎎、胡蘿蔔素0.17㎎、硫胺素0.32㎎、核黃素0.11㎎、尼克酸10㎎。這些成分都是人類生命活動所必須的。核桃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是重要的中藥材。2.重要的出口產品國際市場上的貿易量已由50年代的2.5萬t、猛增到現在的12萬t以上,其中核桃仁和帶殼核桃各占一半。我國年出口核桃1萬t以上、核桃仁5500餘t,遠不能滿足國際市場之需。從長遠看,發展核桃前景看好。3、生態效益:綠化環境,保持水土。4、經濟效益:畝產300--1000斤,畝效4500--15000元。5、適應性強,山地、丘陵、平原、沙壤、粘壤、庭院、四旁等。6、社會效益:壽命長、效益高。造福當代,惠及子孫。據史書《博物志》記載(西元三世紀),核桃是在漢代由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距今有2000多年(西域就是現在的新疆和甘肅一帶)。

由此證明,史書記載要比實際栽植晚幾千年。也就是說,新疆核桃在7000多年前就有栽培。

二、栽培歷史

據河北武安縣磁山村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有炭化核桃,這個時期距今有7335年,並經鑒定就是現在的普通核桃。

三、栽培現狀與存在問題我國目前核桃栽培面積約100萬公頃(1500萬畝)、2億株左右(穩居世界之首),其中結果樹6000萬株。1986-1990年全國核桃平均年產量為15.41萬t,現25萬噸。但是我國結果樹平均株產低(不足2㎏),而美國高達30㎏。我國核桃品質優的20多元一斤,畝效益超萬元。差的不到10元,畝效益千元。差距很大。導致有量無價,有產無益。1、面積大、株數多、單產低、效益差2、實生繁殖、品種類型混雜、結果晚、結果少、品質良莠不齊、商品性差栽植上,沿用傳統的實生繁殖,品種雜、品種亂。結果晚的10年不掛果,果子小的近100個果一斤,大樹株產幾十個果,出仁率不足40%。而嫁接苗,結果早的2-3年就結果,大型果18個一斤,豐產單株可達121公斤,含油80%以上,出仁率84%以上。3、管理粗、投入少、間距小、透光差、樹體結構不良、修剪不到位、無間作4、量少、質差、供不應求全國總產25萬噸,除少量外銷,人均年消費不到2兩,僅為美國年人均消費量的1%左右(美人均年消費10公斤)。核桃油更缺。改進措施: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早。原則:更新觀念、科技先行前景目前,全世界消費核桃量140萬噸,而年產只有85萬噸,缺近三分之一。預測近10年以10%的速度遞增。發展前景是廣闊的要做到:

品種優良化(名特優稀)、種植區域化(適地適樹)

樹種多樣化、技術體系化、

生產安全化、品質標準化、

果品名牌化、資訊快速化、經營規模化、銷售有序化。

四、主要種類和優良品種1、主要種類核桃:核桃科,共7屬、44種,其中、用做果樹栽培的有2個屬,即核桃屬和山核桃屬

品種類型劃分:我國各地有記載的品種和類型約有500餘個,按其來源、結實早晚、核殼厚薄和出仁率高低等,將其劃分為2個種群、2大類型和4個品種群。按來源分:核桃和鐵核桃(漾濞核桃)兩大種群;按開始結果早晚分:早實類型、晚實類型兩大類群;按核殼厚薄分:紙皮核桃、薄殼核桃、中殼核桃、厚殼核桃、4個品種群。2、優良品種香玲:山東果樹所選育,堅果卵圓形,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0.6g,大果重13.2g,殼厚0.99mm。可取整仁,出仁率57.6%,仁色淺,風味香,適應性一般,特豐產,品質優良。薄殼香:北京林果所選育。堅果長圓形,較大,均單果重13.02g,大果重15.5g,殼厚1.19mm。可取整仁,出仁率51%,仁色淺,風味香,品質上等。該品種適應性強,較豐產穩產。適宜華北地區栽培。京861:北京林果所選育。堅果長圓形,均單果重11.24g,大果重13.0g,殼厚0.99mm。可取整仁,出仁率59.39%,仁色淺,風味香,品質上等。適應性較強,豐產。宜華北山區栽培。

中林一號西林一號觀賞核桃五、生物學特性(一)生長結果習性(二)對環境條件要求(一)生長結果習性

1、根系

核桃根系發達、為深根性樹種。在黃土臺地上,成年樹主根可深達6m,但主要根群集中分佈在20-60㎝的土層中,約占根系總量的80%以上;側根水準伸展超過14m,但集中分佈在以樹幹為中心、半徑4m的範圍內;根冠比通常為2左右。核桃根系開始活動期與芽萌動期相同,3月31日出現新根,6月中旬至7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現兩次生長高峰,11月下旬停止生長。(一)生長結果習性

2、芽的特性混合芽(雌花芽):圓形、肥大而飽滿,覆有5-7個鱗片。雄花芽:裸芽、圓錐狀,柔夷花序、開花後脫落。葉芽:著生於營養枝條頂端或結果枝的混合芽下部,雄花芽以上或與雄花芽上下迭生。而營養枝或徒長枝多為葉芽。葉芽呈圓錐形,具棱。葉芽多發育成營養枝。潛伏芽:是葉芽,多著生在枝條基部或近基部,一般不萌發,壽命長達數十年至上百年,隨枝幹加粗被埋於樹皮中。當樹幹受到刺激時,可萌發成枝。芽分4種類型:混合芽(雌花芽):圓形、肥大而飽滿,覆有5-7個鱗片雄花芽:裸芽、圓錐狀,柔夷花序、開花後脫落

(一)生長結果習性

芽雌花芽雄花芽核桃花芽分化雄花芽分化始於開花前後(4月下~5月上),至翌年開花前才完成,歷時一年多;

混合芽分化始於果實硬核期(6月下~7月上),12月上旬基本停止;早實核桃的二次花於4月中旬始分化、5月下旬完成。(一)生長結果習性

3、枝干特性

核桃的當年生枝有四種類型。結果枝:由混合芽形成,花序(雌)頂生,營養條件好、頂部仍能形成混合芽、連續結果;早實核桃當年形成的混合芽還可以二次開花結果。雄花枝:指頂芽是葉芽、側芽為雄花芽的枝條,生長細弱,內膛或衰弱樹上較多,開花後變成光禿枝。營養枝(發育枝):來源於葉芽或潛伏芽,生長中庸健壯(50cm以下)者當年可形成花芽、來年結果;內膛由潛伏芽萌發形成的多為徒長枝,應夏剪控制利用。結果母枝(冬態):指著生有混合芽的一年生枝。主要由當年生長健壯的營養枝和結果枝轉化形成。頂端及其下2~3芽為混合芽(早實核桃混合芽數量多),一般長20~25cm,而以直徑1cm、長15cm左右的抽生結果枝最好。1)結果枝:由混合芽形成,花序(雌)頂生,營養條件好、頂部仍能形成混合芽、連續結果;早實核桃當年形成的混合芽還可以二次開花結果。

2)雄花枝:指頂芽是葉芽、側芽為雄花芽的枝條,生長細弱,內膛或衰弱樹上較多,開花後變成光禿枝。(一)生長結果習性

3、枝

(一)生長結果習性

4、花的特性核桃多數為同株異花。雄花序為柔夷花序。雌花頂生,單生或2~3朵簇生、稀有4~6朵簇生的,雌花無花被、僅總苞合圍於子房外,當子房長達5~8mm時、柱頭反曲、其表面呈明顯羽狀突起、分泌物增多、光澤明顯時為盛開期,是最佳授粉期、持續時間大約5天左右。核桃花存在雌雄異熟現象,因此栽培品種也區分為雌先型品種和雄先型品種兩大類,建園時要合理搭配品種,保證雌雄成熟期一致。核桃為風媒花,授粉距離與地勢、風向有關,最大臨界距離500m、但300m以外授粉效果差,最佳授粉距離在100m以內。(一)生長結果習性—雄花序

(一)生長結果習性

5、果實發育發育過程可分四個階段:果實速生期:坐果~硬核前,持續35天左右。硬核期:果實停止增大,核殼硬化,核仁由半透明糊狀變成乳白的核仁。約35天。油化期:果實又有緩慢增長,持續55天左右。成熟期:果實變黃。自然情況下,核桃生理落果約30~50%,集中在柱頭枯萎後20天以內,六月下旬後基本停止。(一)生長結果習性—果實成熟果實(一)生長結果習性—果實幼果(二)對環境條件要求

溫度:核桃屬喜溫果樹,年均溫9~16℃,日平均溫度9℃時芽開始萌動,14-15℃以上時進入花期,秋溫下降到11℃時進入休眠。低於-20℃幼樹即有凍害,-29℃時枝條產生凍害。

水分:核桃對空氣濕度適應性強,但對土壤水分較敏感,過幹、過濕均不利其生長發育。(怕寒怕旱怕澇)光照:核桃喜光,結果期的核桃樹要求全年日照在2000小時以上。土壤:要求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而在含鈣的微鹼性土壤上生長最佳。適宜PH值6.5~7.5。六、核桃育苗1、適宜砧木普通核桃,親和力好,適應性較強。野核桃,適應性強。耐瘠薄乾旱,有“小腳”現象。核桃楸,抗寒、耐瘠薄,有“小腳”現象。鐵核桃,生長快,南方用的多。2、砧木培育層積:採集優種——低溫層積(7度以下)或風乾儲藏(休眠期極短的品種)。播種:播前冷水浸種5-7天(每天換水一次)——撈出暴曬幾小時或催芽——殼皮裂口或伸出胚根——播種。播種時間:分秋播(封凍前)和春播(解凍後)播種方法:(1)深耕淺埋——施肥——耕地——整地——開溝(深5-7CM)——澆水(溝澆)——播種(25-30CM)——覆土(6-7CM)。(2)苗期管理追肥:苗出齊後每畝追10-15KG尿素夏季每畝追15-20KG磷酸二銨澆水:兩次追肥後澆水,其他時間依乾旱情況適時澆水。防病:6月後每15-20天噴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防黑斑與炭疽病。中耕除草:3)嫁接嫁接時期:芽接在6-8月新梢加粗生長盛期進行;枝接在萌芽後到展葉期進行。嫁接方法:芽接可用丁字形或方塊形芽接枝接可用劈接或雙舌接加強管理:七、建園1、園地選擇:選透氣性好的壤土或輕壤土,沙地或粘土要改良。2、施足底肥:每畝10方有機肥,撒施或穴施。3、栽植:平原穴深80*80cm,株行距4*5m;山地丘陵1*1m,株行距3*4m低窪地開溝、起壟以防澇害。4、授粉樹配置:核桃雌雄同株、異花,但大部分品種雌雄異熟,栽植時要2-3個品種混栽,以相互授粉。八、肥水管理

施肥:1、基肥的施肥時期:

以秋季使用為好,幼樹有機肥每株25-50㎏,初果期樹50-100㎏,盛果期樹200-300㎏。2、追肥3次:發芽前、果實膨大期、種仁發育期,大樹全年追施4-5kg尿素、1.5-2.5kg過磷酸鈣、10-15kg草木灰。3、灌水:

灌水與施肥結合。越冬前應灌水,雨季還應注意排水防澇。九、整形修剪1、整形修剪時期:

萌芽後或採收後至落葉前。2、適宜的樹形

常見的樹形主要是主幹疏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類型,也有小冠疏層形。3、樹體結構

一是高幹、矮冠。二是骨幹枝、枝組多,枝的級次少。三是主枝角度大,主枝上枝組小型。四是主枝、枝組排列均勻,樹冠透光。(高、矮,多、少,大、小,勻、透。)九、整形修剪(1)幼苗定植後的前1-2年可不修剪,追肥促樹多配枝,儘快進入結果期。(2)定幹:當苗高長到1-1.5米時及時定幹,幹高1-1.2米。(3)培養主枝:在中心幹上培養2-3層主枝;第一層在主幹1-1.5米之間留3-4個主枝;第二層在離第一層最後一個主枝上再留3個主枝;第三層在離第二層最後一個主枝上再留3個主枝。層內主枝要均勻分佈。(4)培養側枝:當主枝長到40-50CM時,生長季摘心、秋季短截促發側枝。每個主枝上配3-4個側枝。(5)培養枝組:培養枝組的辦法是在側枝上抽出20-30CM枝條時,是夏摘心秋短截。在側枝上每40CM培養一個枝組,左右交叉排列,前後均勻分佈。(6)及時疏除病蟲枝、並生枝、密集枝。

1、幼年、初果整形修剪2、盛果樹修剪此時,骨架已打好,樹冠已停止擴大,產量達到高峰,修剪上:(1)調整生長與結果的關係,營養枝占5-10%,結果枝占90-95%.

(2)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疏除密擠、並生、病蟲枝,回縮高的枝組,去弱留壯、短截老枝留新枝,使透光率達到25%-35%。(3)充分利用徒長枝,密集的疏除,有空間的適當短截,培養成結果枝組。(4)對延長枝、側枝適當回縮復壯。注意事項1、核桃頂芽或頂芽下1-3芽結果,不宜短截,早實核桃大部分側芽結果比例高,可適當短截。2、核桃枝條軟韌,背後枝易旺長容易抑制延長枝伸展,定幹不宜太低。3、核桃落葉後發芽前修剪有傷流,傷口不易癒合,修剪多在採收後至落葉前。十、花果管理1.人工輔助授粉

雌雄異熟現象,授粉的最佳時期是雌花柱頭開裂並呈倒八字形。2.疏雄花序

雄花序萌動前完成為好。

3.採收和加工

果皮由綠變黃、部分頂部出現裂紋;採收後,要及時進行脫青皮、漂白處理

脫皮:(1)選高地,將青皮核桃堆積30-50cm,覆蓋草或席3-10天,青皮離核。(2)將青皮核桃浸蘸在300-500ppm的乙烯利半分鐘撈出,堆放在室內3-5天即可脫殼。漂洗:(1)將漂白粉1kg放入6-8kg的溫水中化開,再加入60-80kg的水中製成漂白液,將核桃倒入漂白液中攪動8-10分鐘,當核桃由清紅色變成黃白色時即可撈出,及時用清水反復沖洗乾淨,晾曬。(2)含40%的次氯酸鈉1kg,加水15kg,可漂洗3批50kg。十一、大樹高接換優1.砧、穗選擇與處理2.嫁接時期和方法:

嫁接時期以砧木萌芽期至末花期(我國北方約為4月上中旬至5月初)為宜。嫁接方法以插皮舌接法最好。接後管理:

接後20-25天,嫁接枝長到20-30cm時,綁支棍固定新梢,萌蘖;接後兩個月,解綁。十二、

主要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蟲:

危害果實:核桃舉肢蛾(核桃黑、種仁變質)、核桃果象甲、

危害枝幹:雲斑天牛、小吉丁蟲、黃須球小蠹(du)

危害葉片:草履蚧、核桃紅蜘蛛、刺蛾、木橑尺蠖(步曲、棍蟲)、。主要病害:核桃炭疽病、核桃褐斑病、核桃黑斑病、核桃腐爛病防治方法:

施肥壯樹;改良土壤,增加通透性;修剪時剪去病蟲枝;打好萌芽前的封閉藥(3-5度石硫合劑);生長期打藥防治。

藍莓實用栽培技術一、園地選擇及土壤改良二、土肥水管理三、整形修剪技術四、花果管理五、鼠害和鳥害六、病蟲害防治七、採收和貯藏加工技術一、園地選擇及土壤改良

園地選擇與準備土壤改良

定植

園址坡度不宜超過10°,土壤PH值4.0-5.5,最適土壤pH值為4.0-4.8。土壤有機質含量8%-12%,至少不低於5%,土壤疏鬆,通氣良好,濕潤但不積水。如果當地降雨量不足時,需要有充足水源。沼澤地栽培時,為解決夏季積水問題,可採用條式臺田方法栽培1、園地選擇與準備

園地選好後,在栽植前一年結合壓綠肥深翻,深度以20-25釐米為宜。深翻熟化。如果雜草較多,可提前一年噴施除草劑,殺死雜草。同時提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規格為50*50*50cm3,施入腐熟農家肥10-15kg,餅肥1-2kg,草炭2kg。

1、園地選擇與準備

對於不符合藍莓要求的土壤類型在定植前應進行土壤改良,以利於藍莓生長。

2、土壤改良

(1)土壤PH值過高的調節土壤PH值過高是限制藍莓栽培的一個重要因素,PH值過高常造成缺鐵失綠,生長不良,產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當PH值大於5.5時就需要採取措施降低PH值。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硫粉或硫酸鋁。2、土壤改良

(1)土壤PH值過高的調節

施硫粉要在定植前一年或至少定植當年進行,但施硫粉後當年一般不起作用。將硫粉按計算施用量均勻撒入全園土壤,深翻15釐米混勻。2、土壤改良

(1)土壤PH值過高的調節

根據吉林農業大學研究。在暗棕色森林土土壤PH值由5.9降至5.0以下,需施硫粉每公頃1300千克,其效果可以維持3年以上。

按此計算,在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每平方米15釐米厚土層降低1個PH,需施硫粉130克。其他類型土壤可參考此用量。如果施用硫酸鋁,用量則為硫粉的6倍。土壤摻入酸性草炭;施用酸性肥料,覆蓋鋸末和爛樹皮等都有降低PH值的作用。如果硫粉和草炭配合使用,效果更佳。2、土壤改良

(2)土壤PH值過低的調節

當土壤PH值低於4.0時,由於重金屬元素過量而造成中毒,使藍莓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此時需要增加PH值。常用石灰進行調節。

當土壤PH值為3.3時,每公頃施用石灰8噸可使PH值增至4.0以上,產量提高20%。2、土壤改良

(3)改善土壤結構及增加有機質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於5%時,由於土壤板結粘重,而藍莓又為鬚根系,不利於根系發育,需增施有機質或河沙改善結構。常用鋸末、草炭、爛樹皮或腐苔蘚,定植時摻入土壤。2、土壤改良

①定植時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則宜早。具體時間為11月上旬至翌年2月,即落葉後至發芽前為好。②株行距藍莓常採用1.5-2米x2.5-3米,畝栽120-150株。山地採用等高線栽培,平原採用長方形栽培。3、定植③授粉樹配置兔眼藍莓自花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可選用高叢藍莓品種。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自花結實率較高,但配置授粉樹也可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配置方式採用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4-5:1栽植。④定植後管理定植後用木條或竹條立柱固定,防風,及時澆水。3、定植二、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管理(二)施肥(三)灌水

(一)土壤管理

藍莓根系分佈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因此要求疏鬆、通氣良好的土壤條件。1、深翻擴穴,熟化土壤2、仿野生態栽培3、土壤覆蓋4、中耕與培土5、除草(一)土壤管理1、深翻擴穴,熟化土壤:秋梢停止生長後進行。2、仿野生態栽培實行行間生草栽培或間作,行內用除草劑。草種採用苜蓿、三葉草、箭舌豌豆、印尼綠豆、黑麥草、狗牙根等豆科;生草有利於產量的提高,並且具有明顯保持土壤濕度,便於機械作業的優點。缺點是不利於控制藍莓僵果病。(一)土壤管理

3、土壤覆蓋

土壤覆蓋被廣泛應用於藍莓生產。土壤覆蓋有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和保持土壤濕度,降低PH,控制雜草等多種作用。矮叢藍莓土壤覆蓋5-10釐米鋸末,在3年內產量可提高30%,單果重增加50%,效果顯著。(一)土壤管理3、土壤覆蓋

鋸末是最常用的土壤覆蓋物。在苗木定植後即可進行,將鋸末均勻覆蓋在定植帶,寬1米,厚10-15釐米,以後每年再覆蓋2.5釐米厚以保持原有厚度。最好是腐解好的鋸末,可以迅速發揮作用,如果是新鋸末需增施50%氮肥。樹皮或碎木屑作土壤覆蓋物可獲得與鋸末一樣的效果。樹葉、稻草也可應用,但效果不如鋸末。黑塑膠膜與鋸末結合使用比單純用鋸末效果好,但缺點是施肥不便。要求在夏季高溫乾旱來臨前進行。(一)土壤管理4、中耕與培土每年中耕2次,夏季、春季各1次,深8-15釐米;培土在冬季中耕松土後,厚度8-10釐米。(二)施肥藍莓屬於典型的嫌鈣植物,當在鈣質土壤上栽培時往往導致鈣過多誘發的缺鐵失綠。藍莓屬於寡營養植物,與其他果樹相比,樹體內氮、磷、鉀、鈣、鎂含量很低。由於這一特點,藍莓施肥中要特別防止過量,避免肥料傷害。藍莓的另一特點是屬於喜銨態氮果樹,對土壤中的銨態氮比硝態氮有較強的吸收能力。藍莓在定植時,土壤已摻入有機物或覆蓋有機物,所以藍莓施肥主要指追肥而言。在藍莓栽培中很少施用農家肥。藍莓生產果園中主要以氮、磷、鉀肥為主。(二)施肥1、施肥的種類施用完全肥料比單一肥料可提高產量40%。因此,藍莓施肥中提倡氮磷鉀配比使用。肥料比例大多趨向於1;1:1。在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上,氮肥用量減少,氮磷鉀比例以1:2:3為宜;而在礦質土壤上;磷鉀含量高,氮磷鉀比例以1:1:1或2:1:1為宜。(二)施肥1、施肥的種類藍莓不僅不易吸收硝態氮,而且硝態氮還造成藍莓生長不良等傷害。因此,藍莓以施硫酸銨等銨態氮肥為佳。硫酸銨還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較高的砂質和鈣質土壤上尤其適用。藍莓對氯很敏感,極易引起過量中毒,因此,肥料種類選擇時不要選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銨、氯化鉀等。(二)施肥

2、方法和時期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可採用溝施,深度以10-15釐米為宜。土壤施肥時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可分兩次施入,在漿果轉熟期再施1次(二)施肥

3、施肥量藍莓過量施肥極易造成樹體傷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確定要慎重,要視土壤肥力及樹體營養狀況而定。在美國藍莓產區,葉分析技術和土壤分析技術廣泛應用於生產。根據生產試驗及多年研究結果,制定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的葉分析標準值,從而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二)施肥3、施肥量第1年只在秋冬季施1次有機肥5kg;第2年,在3、5、8月份分3次施入速效肥,總量為50g,N:P2O5:K2O為1:1:1或3:1:2;秋冬季施入有機肥10kg;第3年,次數及時間同第2年,化肥用量100g,有機肥15kg;第4年。看樹勢、結果量,注重草炭肥、餅肥、微肥、葉面肥搭配。(三)灌水

在東南沿海地區,年降雨量大、分佈均勻,自然降雨基本上能滿足藍莓生長需要。但在乾旱少雨地區栽培一定要有灌水設施。最理想的灌水方式是滴灌。藍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質。深井水往往PH值偏高,且鈉和鈣含量高,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生長和產量。可在灌水時用硫酸PH值調至4.5左右再灌。但應約間隔3次灌水灌1次酸水。(三)灌水

丘陵、半山區可施保水劑,選用3-5mm粒徑的聚丙烯醯胺型保水劑。具體方法:在定植穴(40*30*30)的底部和周邊的有效根層土壤施入保水劑凝膠後,再定植苗木,有效期可長達2-3年。三、整形修剪技術藍莓樹形為叢狀形。修剪可以調節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矛盾,解決冠內通風透光問題;增加單果重,提早成熟和商品價值。藍莓新生枝緩放後,萌芽多。生長弱,極易衰老。因此在藍莓修剪時,對衰老樹和衰老枝宜重剪,以舊換新,及早恢復樹勢;對生長旺盛的樹和壯枝,宜輕剪,以迅速擴大樹冠和早結果。三、整形修剪技術修剪時間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修剪方法主要有疏剪、短截、疏花、疏果等。①幼年樹整形與修剪

藍莓的整形在定植後2年內進行,採用多主幹自然形或叢生灌木型,培養5-8個主幹,分枝離地面30釐米以上。幼樹期的修剪主要目的是擴大樹冠,增加枝量,促進根系發育。因此,幼樹期修剪以去花芽為主。定植後第二、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條,第三四年仍以擴大樹冠為主,但可適量結果。一般第三年株產應控制在1千克以下,結果枝條以壯枝結果為主。②成年樹修剪此時修剪主要是控制樹高,改善光照條件。以疏枝為主,疏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以及根蘖。樹勢較開張品種疏枝時去弱留強,直立品種去中心幹,開天窗,留中庸枝。大枝結果最佳結果年齡為2-3年生,超過時要及時回縮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轉壯,成年樹花芽量大,常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個壯枝剪留下3個花芽。③老樹更新

定植約25年以後,樹體地上部衰老。此時需要全樹更新。即緊貼地面用圓盤踞將地上部全部鋸掉。一般不留樁,若留樁時最高不超過2.5釐米。由基部重新萌發新枝。全樹更新後當年沒有產量,但第三年產量可比未更新樹提高5倍。兔眼藍莓的修剪與高叢藍莓基本相同,但應注意控制樹高,避免樹冠過高不便於管理和果實採收。平茬修剪四、花果管理1、果園放蜂藍莓花為壇狀,花冠聯合,雄蕊低於花冠而柱頭突出花冠。這一結構特點使其主要靠昆蟲授粉。為藍莓授粉的昆蟲主要有蜜蜂和大黃蜂。在開花授粉期,應盡可能避免使用殺蟲劑,以確保昆蟲授粉。有條件時可以果園人工放蜂,以提高坐果率,每公頃放4-5桶。四、花果管理2、花期噴施硼肥在初花期、幼果期葉面噴施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0.2%硼酸,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四、花果管理3、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開花期應用赤黴素和生長素都有促進坐果的作用,應用比較成功的是赤黴素。在盛花期噴20毫克/升的赤黴素(GA3或CA4),不僅坐果率提高,還產生無籽果實,果實成熟期提前。四、花果管理4、疏花疏果葉果比:4-5:15、防裂果適時採收6、配置授粉品種兔眼藍莓自花不實,需配置授粉品種。五、鼠害和鳥害藍莓越冬時,尤其是土壤覆蓋秸稈、稻草等時易遭鼠害。田鼠冬季啃樹皮傷害樹體甚至造成全株死亡。因此,入冬前,應根據鼠害發生的程度與頻率撒施足量的鼠藥。藍莓成熟時,藍色的漿果常招鳥食果,造成鳥害。比較簡易的防治方法是在田間立稻草人。如果栽培面積小或庭園栽培,可以將整個園用尼龍罩起來。六、病蟲害防治在藍莓產區,由於各地氣候條件及病原菌種類的不同,危害的病蟲種類也有差異。引起藍莓病害的有真菌性病害、病毒、細菌性病害和線蟲病害。蟲害有果蛆蟲、藍莓蛆蟲等。我國為藍莓新引種栽培區,在引種過程中要嚴格把好檢疫關。我國引種方式基本上是引入試管苗,所以,引種栽培以來尚未發現嚴重病蟲害發生。這裏只介紹幾種國外藍莓常發生的病蟲害,以供生產參考。

六、病蟲害防治①僵果病主要發生在北方藍莓產區。真菌病害。早春新枝和花序由於真菌侵染枯萎,當果實接近成熟時,成為僵果並且脫落。防治方法為清理果園並集中燒毀枯枝落葉和病果;福美鐵(又名福美特)0.6千克溶於378升水中噴施。每公頃用量1.2-1.5千克。在芽開綻期使用2次,間隔為2-4周。②白粉病在所有藍莓產區都有發生。真菌病害。被侵染的葉片變白粉狀,並引起早期落葉。防治方法為在花後使用7.7%福美鐵,10-14天後再噴1次,每公頃用量6-10千克可有效控制白粉病。③紅葉病主要發生在北方藍莓產區。真菌病害。受害葉片變紅,於夏季脫落,產量大幅度降低。2,4-D最為有效,應用濃度依據產品說明。六、病蟲害防治④花葉病主要發生於北方高叢藍莓,病毒病害。被侵染葉片呈黃綠相間斑點狀花葉。有病植株沒有產量。防治方法為清除受害植株或定植無病毒苗木。⑤根癌腫病發生在北方藍莓產區及苗圃。細菌病害。在小枝、大枝和貼近地面的枝條部位出現腫瘤狀突起。腫瘤黑色,粗糙且硬。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從健康樹上取條育苗。修剪時注意工具消毒。

六、病蟲害防治⑥藍莓蛆蟲主要發生在北方藍莓產區。為一主要害蟲。發生於漿果成熟期。幼蟲危害漿果,一般每漿果寄生1個幼蟲。受害果實早期脫落造成減產。蛆蟲食果肉,引起漿果破裂。防治方法為在6月末漿果近成熟期,每公頃噴施0.5%、0.45千克用量的馬拉硫磷,10天後再噴1次。注意果實採收前1天不能使用。⑦藍莓蚜蟲藍莓蚜蟲只有1/325釐米長,8足,軟體。藍莓蚜蟲從芽中吸吮汁液。花畸形不能坐果。受害漿果只部分發育並且果皮變粗。果實變紅,水泡狀並停止發育。防治方法為每公頃噴施0.62千克硫丹溶於1200升水的容液。在果實採收後作用,6-8周後再噴1次七、採收、貯藏及加工技術1、採收由於果實成熟期不一致,一般採收需要持續3-4周,通常每隔1周采1次。果實鮮銷時,採用人工採摘。採收後放入塑膠食品盒中,再放入淺盤中運輸到市場。儘量避免擠壓、曝曬。作加工用果實等果實全部成熟時採收,採用機械採收。七、採收和貯藏加工技術2、貯藏過分成熟的果實易腐爛。因此,一定要掌握適時採收,以延長保存期。果實採收後,及時清除雜質、青果等。①低溫貯藏要求溫度低於10℃。降溫時要慢、要有預冷過程。過快降溫,容易導致爛。②速凍貯藏速凍貯藏是美國藍莓最常用的方法。果實採收後,經分級、清選,在-18℃以下低溫速凍。速凍後的果實生食風味略偏酸,但仍較好,可以供應市場。缺點是冷凍果費用較高。內容提要一、概述二、主要種類和品種三、生物學特性四、栽培技術一、概述(一)經濟意義石榴果實色澤豔麗,外形美觀,籽粒晶瑩,味美多汁,富含營養。古人把它比作“霧殼作房珠作骨,水晶為粒玉為漿”,稱之為“水晶珠玉”,列為果中珍品。由於石榴成熟適逢中秋佳節,常作為應節的果品,象徵團圓和吉祥。石榴果實中,含水分79%、碳水化合物17%、粗纖維2.5%;維生素C含量較高,每百克果肉中約含11毫克,是蘋果、梨的1-2倍,在常見水果中僅次於中華獼猴桃、紅棗;還富含鈣、磷、鉀、鐵等多種礦物質。石榴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果酒,果汁可製成高級清涼飲料。

石榴中含有延緩衰老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減緩癌變進程的高水準抗氧化劑,石榴酒、石榴汁對人體均大有裨益。石榴果皮、根皮中含20%以上的鞣質,既是制革、棉毛印染工業的原料,又是天然染料。石榴全身可入藥。其果實性味甘酸,溫澀無毒,潤燥兼收斂,主治咽喉燥渴。根可驅除蛔蟲,果皮可止痢、止瀉,花瓣可止血,葉可解毒治眼疾,還可加工製成榴葉香茶。石榴樹冠矮小,枝幹扭曲多姿,花色豔麗,花期特長,花、果、葉均有很好的觀賞價值,為園林綠化優良樹種。

石榴樹適應性強,栽培管理容易,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栽植。瘠薄的山荒、坡地、庭院前後均可栽種。(二)栽培歷史

石榴原產於伊朗及阿富漢等中亞地帶。西元前,先後向西傳至地中海沿岸各國,向東傳至印度、中國、朝鮮、日本等國。目前,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石榴栽培。石榴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西元前的西漢中期,即由西域引入栽植。在《博物志》及《廣群芳譜》中均有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榴種以歸,名為安石榴”。在古書中還有若榴、丹榴等名稱,在《齊民要術》中有石榴繁殖和栽培方法的記載。由於武則天的極力推崇,唐代石榴栽培達到全盛時期,當時長安城出現“榴花遍近郊,城郊栽石榴”的盛況。以後又經東都洛陽傳佈到河南、山東、安徽一帶,遍及國內各地。春花落盡石榴開,階前欄外遍植栽。紅豔滿枝染月夜,晚風輕送暗香來。這是古人對懷遠石榴讚譽的詩句。

“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也”這是晉人潘嶽對石榴的稱讚。“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的詩情畫意。“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白居易的《山石榴》一詩,別其巧思,把石榴寫活了。

(三)栽培現狀

石榴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及溫帶地區,印度,海灣國家及歐、亞、非三洲相連接的地中海沿岸均有栽植,而以非洲栽培最多。

南北各地均有石榴栽培,但全國著名的產地有:陝西的臨潼、新疆的葉城、安徽的懷遠和濉溪、山東的棗莊、雲南的巧家、四川的會理、河南的商丘和開封等地。

近年來,水果市場石榴暢銷,價格上漲,栽培石榴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石榴面積正在逐步擴大,目前全國石榴總面積已達8萬公頃。棗莊嶧城出產的石榴,以果大、皮薄、肉肥、汁多,鮮甜可口著稱。

但在各地石榴產區中當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即石榴品種混亂、盲目引種、管理粗放、凍害發生嚴重,技術落後、病蟲害嚴重、產量低而不穩、品質較差等,市場上果大、味甜、色豔、皮薄、軟子等優質果卻很少。必須從改良品種和重視栽培技術入手,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二、主要種類和品種(一)主要種類石榴為石榴科(Punzcaceae)石榴屬(PunicaL.)植物,作為生產栽培的只有石榴(PunicagranatunL.)一種。我國南北各地現有品種資源在150個以上,其中結實品種140多個,觀賞品種及其變種10個以上。千百年來,野生石榴在人們栽培馴化下,形成兩大類:一類為供觀賞的花卉石榴,另一類為供食用的果石榴。供觀賞的花卉石榴又分觀花和觀果兩種,但主要以它絢麗多彩的花朵而聞名。

(二)優良食用品種

石榴品種主要根據果皮顏色、果實甜酸、花瓣顏色和籽粒軟硬進行分類。從果皮顏色,一般可分為白石榴(果皮白黃色)、銅皮石榴(果皮黃白色)和紅石榴(果皮紫紅、紅色),栽培石榴以紅石榴栽培面積較大,且受市場歡迎。從果實籽粒風味,可分甜石榴和酸石榴,甜石榴是目前推廣類型,酸石榴的經濟價值遠不如甜石榴。

從花瓣顏色,果石榴可分為紅花和白花品種,一般紅花品種生長勢強,果形大,品質優於白花種,故栽培種中極大多數為紅花種。從籽粒核軟硬,可分為硬籽和軟籽種,一般都是硬籽石榴,軟籽石榴少,且是石榴品種的珍貴品種。目前國內外石榴市場以果實大、皮紅豔、味甜、籽粒大、核較軟、耐貯運的品種最受歡迎。現將我國主要優良品種介紹如下:1、玉石籽為安徽懷遠名貴品種。樹勢中等。果實圓球形,中等大,平均果重228克。果皮薄,底色黃綠,陽面稍帶紅暈。心室6~7個,籽粒大,青白微紅色,汁液多,味甜並略具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4%,種子軟,品質上等。當地9月上中旬成熟,但易裂果不耐貯藏。2、瑪瑙籽為安徽懷遠名貴品種。樹勢強健。果實圓球形,中等大,平均單果重260克。果皮薄,底色黃,上有部分紅暈。籽粒大,玉白色,內有淡紅色瑪瑙光澤。汁液多,味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16%,核軟可食,品質上等。當地9月下旬成熟,較豐產,耐貯運。

3、青皮石榴為安徽淮遠、濉溪縣栽培良種。樹勢較旺,樹姿直立,枝條粗壯,莖刺多。果實圓球形,底部多有4條棱,大型果,平均單果重320克,果皮底色黃綠,向陽面紅色,表皮光滑,有少量褐色鏽斑,籽粒大,鮮紅色,且從裏向外有放射狀紅線,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4%,品質優。果實9月底成熟,其耐貯性強,豐產性好。4、天紅蛋石榴為陝西臨潼最優良的品種,栽培較多。樹勢強健,耐寒,豐產穩產。果實圓而略扁,果很大,平均單果重430克。果皮較厚,深紅色,外觀美麗,籽粒大,淡紅色,汁多味甜,品質上等。果實9月下旬成熟,耐貯運,採收後可貯藏到12月。5.淨皮甜又名粉皮甜,是陝西臨潼栽培最多的一種。樹勢強健,樹冠直立,耐瘠薄,抗寒耐旱。果實圓形,果大,平均重280克,產量中等。果皮粉紅色,光亮清潔,外表美觀。籽粒大而種子小,漿多味甜,品質佳。果實9月上旬成熟。采前及採收期遇連陰雨易裂果。6.大青皮甜又名鐵皮石榴。山東棗莊市嶧城產區主栽品種。樹勢較強,樹冠直立。果實扁球形,果實大,平均單果重300克。果面青綠色,成熟後黃綠色,陽面紫紅色,常有褐斑,果皮較厚。籽粒較大,鮮紅色,味甜,品質優,耐貯藏。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7、白石榴為山東棗莊嶧縣品種,其他石榴主產區也有栽培。樹勢中等,樹冠較小,果實圓球形,多中小型果,平均單果重185克。果皮較薄,果面光潔,充分成熟時黃白色。籽粒中等大,淡白色,味甜酸,品質優。果實8月下旬成熟,不耐貯運。因本品種花白、皮白、籽粒白,故又名“三白石榴”。

8.青皮石榴為四川會理地區的優良品種。樹冠半開張,刺少,萌薜少。果皮青黃色。紅色或鮮黃色帶紅霞。籽粒大,水紅色,似馬齒狀,細嫩,味甜。果實8月上旬成熟,裂果較少,很耐貯藏,可貯至翌年8月。由於果基部及萼片形狀不同,又可分為平底,尖底和撮嘴三個類型。

9、紅殼石榴為雲南巧家地區的優良品種。果圓球形,有七條棱,平均果重310克。果皮朱紅色,籽粒大,略為圓形,暗紅色。汁多味甜,品質良好,果實8月中下旬成熟。本品種皮色美觀,頗受歡迎,但籽粒稍硬,易裂果,不耐貯藏。若採收稍晚,則萼筒幹縮,是其缺點。

10、軟籽石榴河南鄭州、山東棗莊,陝西臨潼和安徽濉溪等產區均有栽培。果實種子有退化變軟現象,其形成原因目前各地說法有異,可能由原品種芽變變異或實生後代分離形成。軟籽石榴的共同特點是,樹勢較弱,莖刺少,葉片大,果皮薄,籽粒大,汁多味甜,種核小而軟或較軟,食用時渣少,較為爽口。11、突尼斯軟渣石榴

突尼斯軟渣石榴為突尼斯引進的石榴品種而故名。主產區是滎陽市北邙鄉河陰石榴繁育基地。樹體長勢中庸,枝條開張;小枝柔軟,易彎曲,形成披頭散髮狀。對營養較為敏感,營養差時葉片明顯變小;早果性強,第二年可見果,第三年有少量產量,第四年進入豐產期。豐產園可畝產500-1000公斤;大樹高接第二年可畝產300-500公斤。果實近圓球形,果個大,平均單果重400-450克,最大700克;果實8月上旬開始著色,9月上旬果實完全成熟,比其他品種早成熟15-20天。果面為青黃色,陽面著鮮豔紅色。果皮薄,籽粒紫紅色,粒大,百粒重56.2克,出汁率為90-91%,固形物含量14-16%。風味甜,籽粒特軟,是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12、大果黑籽甜石榴大果黑籽甜石榴從國外引進,樹勢強健,耐寒抗旱,抗病,樹冠大,半圓形,枝條粗壯,多年生枝灰褐色,子房11—12室,枝條開張性強,葉大,寬披針形,葉柄短,基部紅色,葉濃黑綠帶紅色,樹冠緊湊。果實近圓球形,果皮鮮紅,果面光潔而有光澤,外觀極美觀,平均單果重550--700克,最大單果重1200克,籽粒特大,百粒重68克,仁中軟,不墊牙,可嚼碎咽下,籽粒黑瑪瑙色,呈寶石狀,顏色極其漂亮吸引人,汁液多,味濃甜。皮薄,可用手掰開,出籽率85%,出汁率89%,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2%,一般含糖量16--20%,在種植條件較好的地區,光照好溫差大的地方,含糖量可高達22%。含酸量0.7%,品質特優。河南內鄉9月中下旬成熟,耐儲藏,在常溫下可放到來年三四月,是極有發展潛力的石榴品種之一。大果黑籽甜石榴目前種植較少,售價很高。2006年中秋節前將結果的600多個精品優質果給西安超市以每個8元供應,西安超市價格達到每個12元,在上海每個賣到25元。

大果黑籽甜石榴較其他石榴品種適應性更強,適宜溫暖氣候,喜光照,抗旱耐脊薄,抗寒性更強,在不超過零下19度低溫下可正常生長,(低於—19度低溫有凍害,冬季需埋土越冬),全年≥10度的年積溫超過3000度的地區均可種植。建園時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宜,PH值在4.5-8.2之間均可。耐澇力一般。在陝西、四川、山西、河北、北京以南、山東、江蘇、安徽、雲南、浙江、廣東等地區均可以正常生長。13、超大籽石榴河南9月下旬成熟,樹勢較強健,樹姿開張。嫩梢紅色,針刺枝中等多。花鮮紅色,花冠單輪著生。平均果重480克,最大果重達650克。果實近球形。果皮底色綠黃,幾乎全面著色,外觀美麗。果皮厚3.5毫米,較堅韌。籽粒水紅至鮮紅色,顆粒特大,平均百粒重65克,大者可達9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13.5%~16%,風味甜,無酸味,品質上等。核硬。成熟時不落果,不裂果。極耐貯藏,常溫塑膠薄膜小包裝果實可貯至次年4月份。栽後2~3年結果,4~5年豐產,自花結實,早果豐產性好,抗病性強,適應性廣,較抗寒。14、王中王:河南9月上旬成熟;果形端正,富有光澤,全紅亮麗,極為誘人;果個特大,平均850克,最大1363克,3年生樹單株結果5千克,極豐產;含糖量17%,酸甜適度,風味悠長,口感極佳;抗病、抗旱,適合旱地發展。綜合品質遠超泰山紅、江石榴、巨蜜等,雄居同期同類之冠。被農科院專家譽為“石榴王”。15.冰糖籽石榴中型果,果實近似球形,果肩平,果面較光潔,黃紅色,有紅色條紋,向陽面紅色較濃。呈紅綠相間,並有褐紅鏽斑分佈,梗窪凸,萼窪平,呈青綠色,果型指數約0.93,一般單果重290g左右,最大者可達410g,每果中有籽420~630粒,最多達720粒,白粒籽重約42g,籽粒白色,汁甜爽口似冰糖味。可溶性固形物重為13%~16%,果皮重約為40%。冰糖籽石榴屬中熟品種,樹體較小,幹性強,幹呈嚴重扭曲,老皮淺灰色,呈鱗片龜裂,小片狀脫離,脫皮後呈灰白色,小片痕明顯,脫皮較一致,瘤。狀凸起個大。多年生枝灰色,一年生枝灰綠色,較直立,芽子多而大,大量結果後樹冠極易開張,枝條連續結果能力強。葉片較大,披針形,色淡。萼筒極短或無。萼片6枚,極小又薄,開裂至果面,花瓣6片,紅色。其特點是: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中生長旺盛,果實碩大,品質極高,風味甚佳,易豐產。但抗病能力強,可大量發展。

泰山紅

三、生物學特性(一)形態特點石榴為落葉性的灌木或小喬木,但在熱帶地方則變為常綠植物。石榴根系發達,鬚根也多。根皮為黃褐色,近地表的根際最易發生根蘗。栽培管理中多將根蘗剪除,留單幹或多主幹生長。石榴根系分佈較淺,在土壤中20~50釐米深的土層中根量最多,水準分佈範圍的約是樹冠直徑的1.5倍。石榴芽的顏色隨季節而變化,有紫、綠、橙三色。芽可分為葉芽、花芽、潛伏芽等類型。葉為對生或叢生,質厚、全緣、呈長披針形或倒卵形,葉脈紅色。花為兩性花,分為正常花,退化花和中間型花。正常花與退化花的區別在於子房和花柱發育的程度。退化花由於營養不良,子房和花柱發育瘦小。正常花的花冠較大,子房肥大,這種花又稱之為果花。中間型的花介於正常花和退化花之間,部分可座果。正常花只占5~10%左右,退化花和中間型花占90%。主要是由於花在分化過程中營養不足,導致雌蕊發育不全,從而不能受精結實。5月上旬開花。由於花芽分化的品質不同,結果枝抽生的時期不一致,所開的花集中期有三次,農民俗稱“三茬”,頭茬花果實品質好,果個大;二茬花果實品質稍次,皮滑個大,是石榴產量的主要部分;三茬花果實小,無食用價值。石榴的子房分5~7室。子房成熟後,變為大而多室多籽的果實。每室內有很多籽粒,即種子。種子由外種皮、內種皮和胚組成。食用部分即外種皮,內種皮呈角質,也有退化變軟的,即稱為軟籽石榴。(二)生長結果習性石榴的枝條一般比較纖細,腋芽明顯,枝條先端成針刺,並皆對生。石榴的一年生枝先端多自枯或成針狀,沒有頂芽,一般長枝每年繼續生長擴大樹冠。生長較弱,基部簇生數葉的短枝,先端有一個頂芽,如當年營養適度,頂芽即成混合芽,成為結果母枝,次年即抽生果枝。反之,營養不良則成為葉芽,次年生長很弱,仍為短枝,但如遇刺激也可成為徒長枝。徒長枝往往一年可達1米以上,且隨著生長,在徒長枝中上部各節發生二次枝,二次枝生長旺盛時,又發生三次枝。石榴的結果習性是在結果母枝上抽生結果枝而結果。這些枝條於次年在頂芽(最短結果母枝)或腑芽(春結果母枝)發生短小新梢(1~10釐米)。在這些新梢上一般著生1~5朵花,這些著花新梢稱為結果枝。其中一個花頂生,其餘的則為腋生,一般頂生花最易座。(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石榴是原產於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果樹,性喜溫暖,在生長期內的有效積溫需要3000℃以上。在冬季休眠期,則能耐低溫,但冬季氣溫過低,枝梢將受凍害或凍死。根據陝西臨潼和安徽懷遠等地的調查報告,氣溫在-20℃時平地大部分枝凍死,在-17℃時已出現凍害,因此,在建立石榴園的時候,應選擇冬季低溫在-17℃以上地區,且以建在背風向陽山坡中上部位的山凹中為好。石榴是喜光果樹。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生長則健壯,結果好,正常花形成多,果實色澤豔麗,籽粒品質佳。石榴較耐乾旱,但在生長季節需要有充足的水分,開花期間,乾旱會引起嚴重落花落蕾。盛花期陰雨低溫,對授粉不利,並易造成枝葉徒長,也會導致落花落果。果實膨大期乾旱會抑制果實發育和引起落果。果實成熟以前,以天氣乾燥為宜,如遇雨則易引起裂果,並影響果實品質。石榴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各種土壤中一般均可生長,且耐瘠薄,耐鹽鹼,在pH值4.5~8.2之間均可生長。但一般以沙壤或壤土栽培為好,過於粘重的土壤則影響生長和果實品質。據調查,陝西臨潼的石榴,以紅嶁土和油砂土上的生長好,果皮薄,色鮮豔、汁多、味美;安徽懷遠的石榴,以栽培在麻石棕壤土和棕礫土上的生長健壯,豐產優質。

四、栽培技術(一)育苗技術石榴的育苗方法較多,實生、分株、壓條和扡插均可,但以扡插應用為主。1、扡插繁殖2、實生繁殖3、壓條繁殖4、分株繁殖根據石榴性喜溫暖的特點,多數石榴園都是建在低山丘陵、緩坡地上,因光照充足,空氣流通,有利於生長和結果。石榴自花不實或結實率不高,因此,建園時最少選用2個以上品種按一定比例配置,優質豐產的品種比例要大些。品種成熟期也應考慮按市場需求配置,如近郊區多栽植中秋季和國慶日以前成熟的品種,遠離城市的產區應多配植耐貯藏運輸的晚熟品種,以供應春節及元旦市場所需。由於石榴植株較矮,冠幅不大,可合理密植。一般豐產園以2~2.5米×3.5~4米的株行距離,畝栽83~95株較為合適。

(二)建園

(三)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多數石榴園土壤的活土層淺或砂、石較多,但石榴根系多分佈在40~50釐米深的土層中,因此,在秋季或春季要進行土壤深翻熟化,給根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山地石榴園可用挖等高溝的方法來保持水土,株間大時可間作草莓、豆類、瓜類或綠肥等作物。

2、石榴灌水一般每年三次。在初冬土壤將結凍時灌封冷水,可減少根部凍害,保證春季土壤水分充足。花前灌水,有利於開花和提高座果率;在幼果期灌水,能促進果實生長,提高產量;夏季高溫乾旱時要灌水。

3、施肥

充分施肥,對石榴增產具有顯著效果。

(1)基肥

適宜的施用季節是秋季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而以秋季效果最好。結合秋季掏砂去石,客土改良土壤並施入禽肥、人糞幹、餅肥等大量有機質肥料,可明顯增強樹勢,提高產量。

(2)追肥常有以下三個時期:

一是開花前追肥,是在萌芽到開花的顯蕾初期。以速效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肥,促使萌芽整齊,增加正常花數量,減少落花落果,提高頭花座果率。二是幼果膨大期追肥,在絕大多數花凋謝脫落後,幼果開始膨大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追施氮、磷速效肥和適當配合鉀肥,可以明顯減少幼果脫落,促進果實膨大,提高當年產量。三是果實轉色期追肥,在果皮開始著色(轉色),果實迅速膨大期,一般在採收前半月至1月,追施以速效磷、鉀肥,可促使果實繼續膨大,色澤豔麗,提高籽粒品質。(四)整形修剪1、整形石榴的樹形可分為有幹式和無干式兩類。有幹式的樹形是多主枝自然開心形,該樹形主幹高40~60釐米,主枝3~4個,每主枝上配置2~3個側枝,主、側枝上安排結果枝組。一般栽後留60~80釐米定幹,萌芽後選留方位適當的新梢3~4個作為主枝培養,其餘的均疏去,並隨時清除根蘗。無干式的樹形是多主枝叢狀形。該樹形無主幹,從近地面斜生於3~5個主枝向四周展開,每個主枝上分別配備2~3個側枝。一般在栽後第二年從基部萌蘗中選留3~5個角度適合的作為主枝培養,其餘枝疏去。2、修剪由於石榴的花芽一般著生健壯的短枝頂部或近頂端,為混合芽,石榴的修剪,主要是疏剪。因此,從幼果期到盛果期修剪,除樹冠週邊延長枝適當短截外,以緩放為主。對一些健壯短枝,禁止短截修剪,但要注意開張各骨幹枝角度,疏除根蘗枝、徒長枝、內膛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枯死枝,及時回縮衰老枝組,以便更新復壯。經過大量結果以後的石榴樹,會逐漸進入衰老期。針對衰老生長期樹體的況,除了增施肥料,還要加強更新修剪。

主要方法有重回縮主、側枝和結果枝組,刺激萌發生長健壯的營養枝,及時培養新主枝。也可選留根際的健壯萌薜2~3枝,使之更新代替老枝,以保證營養生長,促進樹體養分積累,形成新的結果枝組,開花結果,延長結果年限。對幼樹、旺樹進行夏季修剪,也是一項輔助調節措施。

如常用抹芽和摘心方法。抹芽即抹去初萌動的瘦弱的嫩芽以及抹除根部萌生的距地面30釐米以下的根蘗,可減少樹體養分浪費,摘心即對幼樹的主、側枝的延長枝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擴大樹冠。若對想要培養的結果枝組新梢摘心,則可促使分枝,早一步形成果枝組。摘心時期以5~6月為好。(五)保花保果與果實優質1、保花保果由於石榴新梢生長和現蕾、開花、結果同期進行,因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對養分的需要存在著更為尖銳的矛盾,這也是落花落果嚴重的原因之一。除積極加強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改善營養條件外,還可應用一些輔助措施,提高正常花的比例,達到提高座果率的目的。

(1)疏蕾、疏花石榴樹上的大量退化花,消耗了樹體很多有機質營養,及時疏蕾疏花,摘除70%的敗育花蕾,可提高座果率10~20%。疏蕾疏花愈早愈徹底,增產效果愈顯著。時間以4月下旬花蕾膨大期能用肉眼分辨正常蕾與退化蕾或正常花與退化花時起,直到盛花期結束的6月上旬均可進行。(2)果園放蜂石榴屬於蟲媒花,依靠蜜蜂等昆蟲傳粉完成授粉受精過程。盛花期間,在石榴園放蜂能夠增產。(3)人工輔助授粉石榴屬於異花結實植物,自花結實率很低。在氣候條件惡劣,花期陰雨低溫,傳粉昆蟲數量少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能提高座果率。(4)應用生長調節劑用手持噴霧器向開放完全花的花托部位噴灑5~10毫升/升的赤黴素,花期共噴1~2次。

2、提高果實品質

通過疏果定果嚴格控制結果數量和果實套袋,可顯著提高單果重量和果實品質(色澤、籽粒品質等),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1)疏果定果

疏果定果工作從萼簡變綠開始膨大時即可進行,首先疏除病蟲果、畸型果,重點保留頭花、二花果,疏除三花果。結果多時,叢生果只選留一個發育好的幼果,結果少時適當多留果。

(2)果實套袋石榴套袋果不僅蟲害少裂果輕,而且果面鮮嫩光潔,污染少。套袋多於6月中旬幼果如核桃大小時進行,套袋前要發噴殺菌劑和殺蟲劑。套果袋選用長寬分別為18釐米和16釐米,機縫紮邊的單(雙)層紙袋或微膜塑袋。為使果實充分著色,采前15~20天天趁陰天或傍晚除袋。

1.栽培歷史:五千餘年,古代五果之一.

2.作用和用途

(1)棗糧間作:

保護農田和改善小氣候,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2)棗果甘甜味美、營養豐富:鮮棗含糖量25—35%,幹棗含糖量60—70%.棗果肉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6種、氨基酸19種,還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黃酮、煙酸、維生素B1、B2等,特別是其富含VC,其VC含量比號稱“維C之王”的獼猴桃還要高8倍.

概述(3)棗果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全身皆可用藥。其獨有的環磷酸腺苷(CAMP)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等醫療保健作用。酸棗仁益肝血而寧心安神,為有效的滋養性安神藥,主要用於心肝血虛引起的心煩失眠等症.(4)棗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5)其他用途:棗花蜜、棗樹皮可加工成木炭等。棗作為我國獨有的優良果樹資源,不但適應性強,而且也是易豐產的樹種。管理得當,高產區畝產可達1250—1350Kg,樂陵園藝場的豐產園畝產1500Kg以上。再加上其甘甜味美、營養豐富、較高的藥用價值和廣泛的加工性能,並且其農殘低、採收用工多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決定棗是我國最適進入國際市場的果樹產品.

3.發展前景一.分類:1、據果實用途:

2、據果形和大小:第一節棗優良品種

棗為鼠李科棗屬(zizyphussp)鮮食制幹兼用加工觀賞長形大棗類圓棗類小棗類畸形棗類

山東果樹研究所1980年從山東省寧陽縣選出的優良早熟品種。果實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3g左右;果實形狀不一,有長橢圓形、卵圓形、倒卵形;在山東泰安4月中旬發芽,5月中旬始花,9月上中旬完全著色,果實發育期100天左右

栽培特點:樹體較小,樹勢偏弱。二、優良品種鮮食品種六月鮮山東省果樹研究所1983年從山東省東阿縣選出的優良品種。果實大,平均單果重25.7g,最大50g;果實形狀橢圓形或近球形;甜味濃,微具酸味,可食率95%,可溶性固型物含量30~32%,

鮮食品質上。在山東泰安4月中旬發芽,5月下旬始花,9月中旬成熟採收,果實發育期100天左右。大瓜棗山東省薛城區1990年選出的晚熟優良品種。果實中大,平均單果重20~23g,最大40g;果實近圓形略扁;有核外核現象,味甜微酸,鮮食品質中。在產地4月中旬發芽,6月上旬盛花,10月下旬成熟採收,果實發育期125~135天左右。冬棗圓鈴棗二、優良品種果實大,平均單果重16~18g左右;果實形狀為短柱形;甜味濃,可溶性固型物含量33%,可食率97.2%,制幹率60%。製成的紅棗個頭大、均勻,肉厚,飽滿,富彈性,品質上等。在山東泰安4月中旬發芽,5月下旬盛花,9月中旬成熟。制幹品種果實小,平均單果重5g左右;果肉乳白色,質地緻密細脆,汁液中多,甜味濃,微具酸味,可食率96.2%,可溶性固型物含量34~38%。制幹率57%。在山東產地4月中旬發芽,5月底盛花,9月下旬成熟二、優良品種兼用品種

觀賞棗:龍爪棗二.優良品種觀賞棗二.優良品種

近幾年來各地普遍開展了棗的選育工作,例如河北選出了贊皇大棗三倍體共12個類型,現已推廣贊3-1、贊3-2、贊3-3三個類型河北昌黎果樹所選出了金絲小棗薑皇莊1號及大果無核棗、山東果樹所在金絲小棗中選出了金新1號、金新2號、金新4號等河北滄州林業局在金絲小棗中選出了金絲豐並選出了鮮食早熟品種早脆王山東德州林業局、樂陵林業局、河北泊頭林業局等選出了金絲小棗和無核小棗新類型北京林業大學對51個金絲小棗優良單系進行對比試驗,陝西、山西、湖南、甘肅、新疆等均選出了優質、豐產、抗逆、耐儲的優良類型。各地均引進了優良品種和類型。鮮食棗品種市場前景較好,各地對鮮食棗品種的開發都作了大量工作,現已開發出的鮮食棗品種有冬棗、臨猗梨棗、打瓜棗、大白棗、大白鈴等。但仍需做大量的品種選優工作。冬棗辣椒棗辣椒棗大樹結果狀梨棗大白鈴贊皇大棗金絲小棗

板棗晉棗壺瓶棗駿棗油荷棗灰棗雞心棗靈寶大棗相棗湖南雞蛋棗孔府酥脆棗媽媽棗圓鈴棗

一、根系特點1.棗根系特點:

根系淺、呼吸旺、需O2強、喜砂土、喜K肥、活動晚、耐瘠薄2.根系的分佈棗水準根發達,是樹冠的3~6倍。對棗起重要作用的吸收根分佈在地面下5~25cm。第二節生物學特性二、枝條和芽的類型及特性

1.枝的類型及特性

(1)棗頭

(2)結果基枝(3)棗股(4)棗吊主芽副芽2.芽的類型及特性三、結果習性1、座果特點座果率低,金絲小棗的自然座果率為0.4—1.6%,而生理落果為座果數的70—90%以上。圓鈴棗座果率不到0.4%。2、落果高峰第一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落果率占總量的70—90%;第二次在7月下旬。3、開花座果的適宜氣候條件花粉發芽最適宜的溫度為24—26℃,最適空氣相對濕度70—80%。4、開花授粉特點棗股上的棗吊開花期平均10天,棗頭上的棗吊開花遲。全樹開花期可長達2—3個月。多數品種能自花授粉,

5、果實發育:三個階段Ⅰ.迅速生長期,歷時7至8周,果實迅速增大Ⅱ.緩慢增長期,歷時4至7周階段核開始硬化。Ⅲ.熟前膨大期,歷時3周左右,主要進行營養物質的積累與轉化。四、花芽分化

當年分化,多次分化,分化速度快,單花分化期短,持續時間長。單花分化期8天左右,一個花序8—20天,一個棗吊分化持續時間可達一個月左右。五、物候期4月中旬萌芽→4月下旬展葉→5月初出現花蕾→5月下旬始花期→6月上旬盛花期→8月下旬果實著色→9月中下旬成熟→10月中下旬落葉第三節栽培管理技術一、苗木培育二、栽植三、早果豐產技術一、苗木培育

1.整地規格及技術要求

苗圃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日照好的地方,地下水位應在1米以下,排水容易。地下水位高或排水困難的低窪地不宜作苗圃地。以砂質壤土、壤土或輕粘壤土為宜,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灌溉、排水均方便。整地育苗地每畝施入3000-5000kg圈肥,20kg尿素,100kg過磷酸鈣作基肥,深翻25-30釐米,作成畦面。2.播種砧木種子準備

將酸棗種仁在播種前用50-60℃的溫水浸泡4-5小時,待自然冷卻後即可播種。播種

為嫁接方便,一般設計成寬窄行條播。寬行間距45釐米,窄行間距30釐米呈兩密一稀形式。播種深度1-2釐米,播後覆土。覆土後在畦面覆蓋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壓嚴,防止透風。在覆蓋地膜之前,可在畦面噴樸草淨以控制雜草。幼苗出土時,及時將出苗處的地膜割開,放出幼苗,也可在幼苗出土時,完全揭掉地膜。3.幼苗管理間苗和補苗當苗高4-5釐米時每10釐米左右選留2-3株壯苗,並用鏟從幼苗一側以30度的角在距苗頸5釐米處斜向下插,切斷地面下10釐米處的直根根尖部分,以促進側根發育。苗高10釐米時進行定苗,每點保留1株壯苗,間除其餘幼苗。間苗期間如發現缺苗,可移苗補植,補苗後要及時澆水,一周後再點澆一次。灌水與施肥實生酸棗苗幼苗期間生長十分緩慢,應及時施肥澆水。苗高15釐米時,第一次施肥;苗高30釐米時,第二次施肥,每次每畝追施磷酸二銨或尿素20kg,追肥後灌水。除草

出苗後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苗圃,可用24%蓋草能乳油,畝用量30-45毫升,兌水30升,可基本控制雜草危害,少量闊葉草可結合人工除草防治。清幹與摘心

當苗高長到40釐米時,清除砧苗主莖基部10釐米內的分枝,清幹時要仔細剪平,不留殘茬,以長成平滑的莖幹,利於嫁接。苗高50釐米時,對主莖進行摘心,促進加粗生長。病蟲防治

酸棗苗圃易受棗銹病、棗步曲、紅蜘蛛等病蟲危害,應及時防治。4.嫁接接穗的準備

接穗以當年生棗頭最佳,剪成單芽段後要蠟封;蠟封時,先把石蠟用容器熔化,蠟溫升至90-95℃時進行速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