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实证分析5000字(论文)】_第1页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实证分析5000字(论文)】_第2页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实证分析5000字(论文)】_第3页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实证分析5000字(论文)】_第4页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实证分析5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目录摘要 4前言 51.研究对象与方法 71.1一般资料 71.2方法 71.3观察指标与效果评定 71.4统计学分析 72.结果 82.12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82.2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83.讨论 8结论 11参考文献 12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对患者的治疗进行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则对患者采取常规服务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并分析药学服务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指导后2组FBG与PBG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进行药学服务干预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而且能很好地改善血糖水平,有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药学服务干预;糖尿病;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

前言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体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年化加剧以及城市化进展加快,糖尿病已成为各个国家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IDF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3亿,估计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达到3.66亿。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完成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总数达9240万,农村约为4310万,而城市约为4930万,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3.7%,我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降糖药物及治疗理念都在不断发展,然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却不理想。根据2006年Diabcare-Asia调查60家大型糖尿病专科中心和城市中心医院结果,T2DM患者的平均HbAlc水平为7.6%,其中有23.0%的患者HbAlc达标(HbAlc<6.5%)。2011年2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HbAlc监测网发布的调研结果,在14.3123万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受访患者中,HbAlc达标率(HbAlc<7.0%)仅为35.28%。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正确、有效、合理的药学服务就非常必要。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最早由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共同提出,他们定义药学服务是围绕提髙患者生活质量这一既定目标,直接为患者提供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服务[1]。目的为通过对患者用药前的教育,用药过程中的引导,保证正确、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应性和治疗效果胡明等对我国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在各级医院展情况有较大改善,但与美国1944年药学服务调查结果相比,我国仅三级甲等医院的药学服务水平与之基本相同。表明我国的药学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与欧美等国的药学服务相比,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旨在通过对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药学服务效果,为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糖尿病是因复杂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尚无彻底治愈良方,患者多采用药物控制,但因糖尿病需终身治疗,用药种类多且应用时间长,患者多存在难以坚持正确服药的情况。因此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恢复进程,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并实现其长期科学服药是治疗关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能够遵医嘱坚持服药者只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67%,提示对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施以规范用药指导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水平,分析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正文1.研究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2014年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岁-65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2岁-68岁。2组患者文化程度:中学25例,中学至高中50例,高中以上15例,其他1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指导,包括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讲解各类药物具体用法(剂量、时间、次数等)。研究组予药学服务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评估其健康需求,收集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接受能力及疾病认知度。②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面对面辅导,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每月组织患者集中授课及电话或上门随访指导等。③具体用药指导,了解降糖药分类、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胰岛素作用原理、注射部位与方法;使患者明确何种药物餐前或餐后用,何种与饮食嚼服。④监督与指导,开始阶段由药师进行监督,之后联合应用电话监督和指导,辅以上门随访以纠正患者错误的服药方式,鼓励积极、规范用药者。1.3观察指标与效果评定在治疗12个月后采用MORISKY-GREEN对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测量,同时记录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MORISKY-GREEN的主要内容包括4方面: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是否有停药的情况;③服药的态度是否认真;④感觉疾病是否加重。根据患者的情况分成好、中、差,好:4个回答均否;中:存在1个是;差:存在2个或以上是。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指导后2组FBG与PBG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O5),见表3.1。表2.12组血糖水平对比(χ±s,mmol/L)组别例数FBGPBG指导前指导后指导前指导后对照组509.49±2.577.20±1.0815.79±2.8012.18±1.93研究组509.49±2.615.75±0.9115.63±2.7210.39±1.86t7.61434.9526P<0.05<0.052.2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指导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优良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表2.22组指导后用药依从性对比(n/%)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对照组5021(42)15(30)14(28)36(72)研究组5033(66)14(28)3(6)47(94)χ27.5000P<0.053.讨论在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我国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少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用药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中的不良反应,对于治疗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药学服务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为核心,提高患者服务的依从性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目的的一种服务措施,主要是通过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的药学讲解,使患者理解用药的目的,药物的治疗机理以及如何正确用药等,从而使患者知道正确用药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很多,例如双胍类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药物等,药师要详细注明患者的用法和用量,并告知患者不能自行更改,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以免患者出现恐慌。相关研究报道表明,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除了予以患者必要的药学服务外,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患者的饮食、运动、防治等方面的教育。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我院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予以其药学服务,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使患者全面了解其病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们常用的降糖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在服用过程中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例如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口服二甲双胍易导致胃部不舒服,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该症状会逐渐缓解,但是对于不能忍受的患者可以服用缓控释剂型,在服用磺酰脲的降糖药物时,容易出现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因此,要指导患者正确的选择降糖药物,对于特殊情况,也可以进行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予以患者药学服务时还要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工作,使糖尿病患者全方面了解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发病机理,严格用药,有效的控制血糖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及药物依从性均优于开展药学服务前,统计学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上述观点,综合性分析认为应用药学服务于糖尿病的治疗中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予以患者药学服务的同时还有向患者宣传预防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为了更好地发挥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很有必要去了解影响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接受、同意并正确地执行治疗方案,其包括:准确的服药时间、剂量和复诊时间,以及遵守个别药物的饮食限制等。医生开出处方后,要求患者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遵从服药时间与饮食的规定,协调好实际情况与处方的要求,尽量遵循医生的规定。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群体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生理因素会严重影响药学指导所发挥的作用,包括智力衰退、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老年患者忘记按时用药,又或者重复服药、漏服,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此外,有些患者会因为自我感觉到病情好转,不按医嘱,私自停止服药;某些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期待过高,若短时间内未见病情好转,便心生疑惑,不想继续服用,或者是停止服药,严重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有些患者求医心切,想要在短期内把病治好,擅自增加药物的剂量,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得不偿失。上述的一系列行为,均会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导致药物副反应发生。药学指导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寻求适合的药物,还可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患者的遵医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饮食习惯和运动、受教育水平等,饮食习惯好、经常进行运动、文化水平高的患者遵医行为比一般的患者好。同时,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理解也会影响到其遵医行为,明确知道不遵循医嘱的后果很严重,就会按时定期进行血糖的测试,服药的依从性就越好。药师利用各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糖尿病知识,这样,能够很好地指导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用药依从性得以提高。进行药学指导的药师需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满足患者的优质药学服务需求,包括药物功效的讲解、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什么时段服药的效果最好、用药的剂量要保持在什么范围、服药后的起效时间和药物的维持时间、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及应对方式等。另外,药师定期拜访患者,可起到一个提醒作用,帮助患者解决用药疑惑,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综上所述,药学人员参与糖尿病的防治教育,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面对面的药学服务,使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本研究由于观察样本较小,时间较短以及未考虑药品费用和医疗保险保政策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和晶,虞雪梅.我院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中国药房,2014,(48):4520-4522.[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21-47.[3]居宇峰,石禹.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药学实践杂志,2014,10(6):460-461,468.[4]申仲凯.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82.[5]李海燕,陈世财.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调查及全程化药学服务对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5,26(2):257-259.[6]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0-788.[7]刘彩华.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0(2):156-157,159.[8]王敏.规范用药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524-1535.[9]关雪梅,李明淑.PDCA在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1):259-260.[10]苏丽芳,李进升,陈恩泰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4:20-21.[11]YangWenying,LuJuming,WengJianping,etal.Prevalenceofdiabetesamongmen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