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大气压(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大气压(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大气压(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大气压(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大气压(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大气压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人表演的空手“吸”易拉罐魔术。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挤出易拉罐和手之间的空气B.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手对易拉罐的摩擦力要大于易拉罐重力C.易拉罐保持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大气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易拉罐保持静止时,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对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护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低于100℃,制糖时应采用措施为A.增大装置内的气压 B.加热的火不要太猛C.减小装置内的气压 D.一定要把整个装置搬到高山上去4.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5.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B.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压强D.起风时,屋内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6.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科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杯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科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A.如甲图,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A.火山爆发 B.雷电交加 C.流星划破夜空 D.狂风暴雨8.小明同学按图中所示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Ⅱ装置中右边液面上升,Ⅲ装置中液面不变B.Ⅰ装置中液面不变,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Ⅲ装置中右边液面下降C.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Ⅱ装置中液面不变,Ⅲ装置中右边液面下降D.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Ⅲ装置中液面不变9.小科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后,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相对湿度,若干球温度计读数一定,干湿差越大,相对湿度越小C.冬季,我国大陆温度低,形成高压区,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季风D.去西藏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是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10.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饮料瓶塞上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壁与瓶塞之间密封,如果想喝到瓶内大部分的饮料,则A.用力吸饮料 B.将玻璃瓶倒过来 C.用力往玻璃瓶内吹气

D.无法喝到11.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B.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12.如图,在水平支持面上竖立一根弹簧,弹簧上端顶着一个活塞,活塞和汽缸之间封闭了一定量的气体。已知汽缸和活塞的密封性及导热性都很好并且汽缸和活塞之间没有摩擦。现假设外界大气压强增大而温度不变,则当系统再次达到稳定后,以下正确的是()A.弹簧长度有所减小B.汽缸离支持面的距离有所减小C.缸内气体压强有所增加D.在“再次达到稳定”的过程中,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内能的变化二、填空题13.如图甲,在薄铁皮桶内放少量的水,将其加热,使水沸腾,然后盖紧桶盖,浇上冷水,在________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两张纸,如图乙,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14.小明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起固定作用。(2)小明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哪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小明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筷子露出液面__________(填“多”或“少”)的密度大。15.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知道了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他想亲自证实一下:(1)小明买来一个带塑料挂钩的吸盘(吸盘的质量忽略不计)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所示,测出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塑料桶,在桶中装适量水,称得水和桶的总质量为8kg;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______;(2)当小明把水桶小心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吸盘被拉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点即可)。16.小敏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其原理: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________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三、探究题17.如图,是李亮同学用硬度适当的塑料瓶、橡皮塞、有刻度的细玻璃管、滴入红墨水的溶液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用它来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1)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内的气压________瓶外的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李亮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四、简答题18.读如下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所示的气候图,回答问题:(1)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城市是______(填“甲”或“乙”,下同);(2)降水量较丰富的城市是_____,_____季最丰富。(3)若上图是冬季乌鲁木齐某地的“天气图”,据图可知:甲地正受_____(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为_____;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大致如图中箭头_____(填“A”、“B”、“C”或“D”)所示,为____(填风向)风。19.据报道,某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地点在煤矿的-420m掘进工作面上,井下有多名工人被困,煤矿某处有一个如图所示的圆柱形的竖直井里存有一定量的水,井的侧面和底面是密闭的,有人想在井中固定地插着一根两端开口的薄壁圆管,管和井共轴,管下端未触及井底。在圆管内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它可沿圆管上下滑动,开始时,管内外水面相齐,且活塞恰好接触水面。如图,现用卷扬机通过绳子对活塞施加一个向上的力F,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已知管筒半径r=0.10m,井的半径R=2r,(考虑管内水面上升,井液面下降),水的密度ρ=1.00×103kg/m3,大气压p0=1.00×105Pa,求活塞上升H=9.00m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井和管在水面以上及以下部分都足够长,不计活塞质量,不计摩擦,π=3.14,g=10N/kg)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详解】AB.当易拉罐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处于静止状态,即竖直向下的重力、手向下的压力和大气向上的压力是平衡力,即G+F手=F大气;罐内外的压强差越大,大气对它的压力越大,它就越稳定,故A正确,B错误;C.易拉罐保持静止时,大气的压力大于它的重力,那么它们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易拉罐保持静止时,它的重力作用在自己身上,而对手的压力作用在手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2.D【分析】剩有半瓶热水,说明瓶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从温度对空气压强的影响角度分析,再与外界大气压比较,就可找出其中的原因.【详解】在冬天,装有半瓶热水的热水瓶的上方空间内大部分气体是水蒸气,经过一个夜晚后,由于水蒸气液化,即瓶内的空气变少,造成了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即瓶塞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紧的压在瓶口。故选D。3.C【详解】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降低,低于100℃,这样能使糖汁的温度低于100℃,糖不会变质,因此要降低水的沸点,可以降低水上方气体的压强,压强减小,沸点就会降低,故B符合题意;增大装置内的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加热的火不要太猛和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都不能降低水的沸点,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将玻璃管稍为倾斜一点,这三个方法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即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只有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故选D。5.B【详解】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吸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让拦河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B错误,符合题意;C.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6.D【详解】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故A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7.A【分析】根据地球大气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

火山爆发属于地质运动,地球上没有大气,该现象仍然存在;雷电交加,流星划破夜,狂风暴雨都离不开大气。故选A。8.D【详解】Ⅰ中铁丝在水和氧气的条件下生锈,使得铁丝一侧(左侧)的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右侧液面下降;Ⅱ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可以和铁钉反应生成氢气,铁钉一侧(左侧)的压强变大,液面会下降,右侧液面上升;Ⅲ中浓硫酸能吸收水做干燥剂,所以铁钉不会生锈,压强不变,液面也没有变化;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9.C【详解】A.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故A正确。B.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吸热,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空气的湿度越大(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越多),湿棉纱布中水的蒸发越慢,该温度计降低的温度越小,所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别越大,相对湿度越小,故B正确。C.冬季我国大陆温度低,形成高压区,盛行从内陆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和东北风,故C错误。D.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所以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故D正确。故选C。10.C【详解】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先把吸管内的部分空气吸走,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管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上升到嘴里,所以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大气的压力;如果把饮料瓶密封起来,瓶内液面上方与大气隔离,不会产生管内外的压强差,用力吸和将玻璃瓶倒过来,则不会不断地吸到饮料;故AB错误;要想吸到饮料,采取的正确的方法是用力往玻璃瓶内吹气,使瓶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饮料会在瓶内气体压强作用下压到嘴里,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B【分析】伽利略温度计使用空气制成的,因此它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迫使液柱向下降,并且外界温度越高,液柱越向下。【详解】AB.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并且外界温度越高,液柱越向下,因此温度的最大值应该显示在管的下端,故A错误、B正确;CD.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反之,液柱下降,表明液体膨胀,此时气温上升,故CD错误。故选B。12.BC【详解】AB.对活塞和气缸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弹簧弹力等于活塞和气缸整体的重力,由于整体的重力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弹簧长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强增大而温度不变时,气缸内气体体积变小,气缸下移,汽缸离支持面的距离有所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对气缸受力分析得:p内S=m缸g+p外S,已知:p外增大,所以缸内气体压强有所增加,故C符合题意;D.汽缸和活塞的密封性及“导热性好”、没有摩擦,说明平衡前后温度没变,所以内能没变(内能取决于温度);虽然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但缸内气体又向外放热,两者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13.

大气压

小【详解】[1]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2]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14.

大气压

多【详解】(1)[1]当把豆浆机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时,把橡皮碗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将皮碗紧紧的压在桌面上,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所以“吸盘”是利用大气压起固定作用的;(2)[2]用同一只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因为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ρ液V排g,露出的体积越少,V排越大,密度越小。所以筷子露出液面多的密度大。15.

不会被拉掉

吸盘内的空气未被排尽(或“吸盘与玻璃之间漏气”)【详解】解:(1)[1]大气压在吸盘上产生的压力F=pS=1.01×105Pa×1×10-3m2=101N水和桶的总重力G=mg=8kg×10N/kg=80NF>G故不会被拉掉。(2)[2]当小明把水桶小心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吸盘被拉掉的原因可能是:吸盘内的空气未被排尽(或“吸盘与玻璃之间漏气”)。16.

大气压

小于

减小

等于【详解】[1][2]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瓶内气压加上瓶内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3][4]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等于外界大气压。17.

大于

升高

减小【分析】(1)根据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气压,使管内的水面高与瓶内水面;(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李亮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加;【详解】(1)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如果此处的气压等于瓶外的大气压,管内和瓶内的水面应该相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