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苯芳香化合物_第1页
非苯芳香化合物_第2页
非苯芳香化合物_第3页
非苯芳香化合物_第4页
非苯芳香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1/18120.1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AromaticityandHückel’sRule2024/1/182芳香化合物具有如下共同性质:①芳香化合物是环状化合物,比相应的开链化合物稳定,环不易破坏。一、芳香性2024/1/183②芳香化合物虽是高度不饱和的,但它们易与亲电试剂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易发生加成。③芳香化合物是环状的平面的(或近似平面)分子,为一闭合的共轭体系。2024/1/184二、休克尔规则苯、萘、蒽和菲等结构的共同特点是π电子离域。根据这一设想,化学家们试图合成一些新的类型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2024/1/1851912年合成的环辛四烯,形式上是一个共轭体系,实际性质上与苯截然不同,具有烯的性质。不具有芳香性。尤其是合成的环丁二烯极不稳定,只有在5K的超低温下,才能分离出来,温度升高立即聚合。它们都不具有芳香性。2024/1/186对于芳香族化合物来说,仅有π电子的离域作用还是不够的。1931年休克尔用分子轨道法计算环的稳定性,得出休克尔规律:2024/1/187一个具有同平面的、环状闭合共轭体系的单环烯,只有当它的π电子数为4m+2时,才具有芳香性。4m+2m=0,1,2,3‥‥‥当4m+2=2,6,10,14‥‥‥有芳香性注意:m不能趋于无穷大!2024/1/188结构特点:环中所有碳原子都是以sp2杂化形成环状化合物;成环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形成闭合环状共轭大π键;环中π电子数符和4m+2规则,此化合物具有芳香性。2024/1/189101414π电子数满足4m+2,且环中所有碳原子在一个平面,形成环状共轭体系,所以,它们都具有芳香性。2024/1/181020.2常见的非苯芳烃

定义:不含苯环的,共轭电子数符合4m+2的环多烯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这类化合物为非苯芳香化合物。2024/1/1811π电子数为2,符合4m+2,是最简单的非苯芳香化合物。一、环丙烯正离子(CyclopropenylCation)2024/1/18121957年后合成2024/1/18132024/1/1814二、环丁二烯双正离子π电子数为2,符合4m+2,具有芳香性!2024/1/1815三、环戊二烯负离子π电子数为6,符合4m+2,具有芳香性!2024/1/1816+二茂铁具有芳香性2024/1/1817四、环庚三烯正离子π电子数为6,符合4m+2,具有芳香性!环庚三烯2024/1/1818环庚三烯酚酮具有芳香性2024/1/1819五、环辛四烯负离子+π电子数为10,符合4m+2,具有芳香性!2024/1/1820六、轮烯(Annulenes)

定义:具有交替的单双键单环多烯烃,称为轮烯。分子式符合(CH)x

其中x≥102024/1/1821π电子数为10,符合4m+2。有芳香性吗?1.[10]轮烯2024/1/1822分子中环内空间太小,由于氢原子的阻碍,分子中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所以无芳香性。π电子数为10,符合4m+2。有芳香性吗?2024/1/1823π电子数为14,符合4m+2。有芳香性吗?具有芳香性!2.[14]轮烯2024/1/1824无芳香性有芳香性[16]-轮烯3.[16]轮烯2024/1/1825π电子数为18,符合4m+2,具有芳香性[18]-轮烯4.[18]轮烯2024/1/182620.3薁(Azulene)与萘是同分异构体π电子数为10有芳香性2024/1/1827练习:下列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三者均有芳香性2024/1/1828二者均有芳香性二者均无芳香性二者均无芳香性2024/1/182920.3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compounds2024/1/1830CyclicOrganicCompoundsCarbocyclesHeterocyclesCarbocyclicringscontainonlycarbonatomsHeterocyclicringscontainoneormoredifferentatomsinadditiontocarbonN,O,Sarethemostcommonheterroatoms2024/1/1831Antibiotic:Penicilin2024/1/1832Antiulceragent:Cimetidine2024/1/1833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Sedative:2024/1/1834Saccharin(糖精)Nonnutritivesweetener:2024/1/1835Heme(血红素)NaturalProducts:2024/1/1836NaturalProducts:Chlorophylla2024/1/18372024/1/183820.3.1分类和命名ClassificationandNomenclature2024/1/1839一、分类2024/1/18402024/1/18412024/1/18422024/1/18432024/1/1844丁公藤碱河豚毒素2024/1/1845二、命名1.单杂环的命名

常见的单杂环为五元、六元环。

根据每个杂环化合物的英文名称音译,加上“口”字旁。

编号——使杂原子的位号尽可能小,如不止一个杂原子,按O,S,N的顺序编号。2024/1/1846例如:呋喃FuranThiophene噻吩Pyrrole吡咯Pyridine吡啶2024/1/1847PyrimidinePyridazinePyrazine嘧啶哒嗪吡嗪2024/1/18482,5-二甲基呋喃1-甲基吡咯5-甲基咪唑4-甲基-5-(2

-羟乙基)噻唑2024/1/1849

对不同程度饱和的杂环化合物,不但要标明氢化(饱和)的程度,而且要标出氢化的位置。Tetrahydrofuran四氢呋喃四氢吡咯六氢吡啶哌啶2024/1/18502,3-二氢吡咯-吡喃-Pyran2024/1/1851QuinolineIsoquinolineIndole喹啉异喹啉吲哚2.稠杂环的命名

简单稠杂环,采用与单杂环相同的方法。

复杂稠杂环,采用确定主体环的方法。2024/1/1852Purine嘌呤8-羟基喹啉咔唑苯并噻唑2024/1/1853

在杂环化合物中,由于成环原子的排列组合方式和键合类型的多样性,杂环化合物的数量非常庞大,据统计,占已知有机化合物总数的65%以上。

饱和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相应的开链化合物相近,一般不列入杂化化合物讨论。2024/1/185420.3.2五元杂环化合物Five-MemberedUnsaturatedHeterocycles2024/1/1855一、吡咯、呋喃和噻吩的结构、芳香性和反应活性呋喃噻吩吡咯2024/1/18561.结构LonePairinpOrbitalsp2Hybridized2024/1/1857呋喃噻吩

平面结构

环上的原子均为sp2杂化

闭环共轭体系π电子数符合4m+22024/1/1858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均符合休克尔规则,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芳香性。

但由于环上存在电负性较大的杂原子,所以与苯不同,共轭体系中各原子电子密度不是平均分布,键长也不是完全相等,只是趋向于平均化,芳香性比苯小。2.芳香性2024/1/1859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小于苯,其共轭能(kJ/mol)数据如下:

苯噻吩吡咯呋喃150.6117.590.466.9

三种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苯>噻吩>吡咯>呋喃2024/1/18603.反应活性

五元和六元杂环化合物偶极矩方向及数值(

10-30C·m)如下:2.331.706.035.766.335.252024/1/1861

在五元杂环化合物中,电子离域的结果使环上碳原子周围

电子密度增加,大大超过苯环。其中呋喃和噻吩杂原子的+C效应部分抵消了-I效应,从而使偶极矩数值明显下降。而吡咯杂原子的+C效应大于-I效应,使偶极矩的方向也发生改变。2024/1/1862

杂原子的+C效应又使共轭体系内部两个位(杂原子的邻位)的电子密度高于两个位(杂原子的间位),因而亲电取代反应优先发生在位。2024/1/1863

五元杂环化合物一般发生在

-位。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次序:2024/1/1864二、吡咯、呋喃和噻吩的反应1.吡咯的性质和反应(1)吡咯的弱酸性

它的pKa=16.5,比酚弱,可与强碱(NaNH2,KNH2、RMgX)或金属反应。2024/1/1865吡咯钾2024/1/1866α-吡咯甲酸△△2024/1/18672024/1/1868

主要产物为α-取代产物。

吡咯环的稳定性较差,遇酸容易聚合,因此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要用较温和的试剂。(2)亲电取代反应

磺化试剂:

硝化试剂:2024/1/1869

吡咯环遇酸容易聚合。2024/1/1870(3)卤代反应

吡咯与卤素直接反应得到多卤代产物。℃2024/1/1871

吡咯一卤代产物,只能采取特殊的方法。℃2024/1/18722-吡咯磺酸(4)磺化反应

吡咯不能直接与浓硫酸反应进行磺化。100℃2024/1/1873(5)硝化反应2-硝基吡咯2024/1/18742–乙酰基吡咯~60%(6)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2024/1/1875+(7)加成反应2024/1/1876四氢吡咯吡咯催化加氢生成四氢吡咯2024/1/1877

呋喃的稳定性较吡咯小,卤代反应在低温或非极性稀溶液中进行。2.呋喃的反应①卤代反应(1)亲电取代反应2024/1/18782024/1/1879②磺化反应

呋喃不能直接与浓硫酸进行磺化。2024/1/1880③硝化反应

呋喃必须用温和的硝化试剂在低温下进行。2024/1/1881④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2024/1/1882(2)加成反应①催化加氢2024/1/18832024/1/1884

呋喃表现出明显的共轭二烯烃性质。在低温下能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D-A反应。②D—A环加成反应+25℃外型内型2024/1/1885③呋喃遇稀酸能水解为二醛丁二醛2024/1/18862,5–己二酮反应机理是?2024/1/1887(1)亲电取代反应3.噻吩的反应①卤代反应2024/1/1888②硝化反应2024/1/1889③磺化反应25℃应用:除去苯中的噻吩!2024/1/1890④付—克反应2024/1/1891(2)加成反应+

噻吩中的硫对钯有毒化作用,使用RaneyNi

脱硫;二硫化钼催化氢化得四氢噻吩。2024/1/1892聚戊糖戊糖三、吡咯、呋喃和噻吩工业制备糠醛2024/1/1893400℃2024/1/1894四、吡咯和呋喃的重要衍生物2024/1/18951.糠醛

是一种无色液体,沸点162℃,在空气中易变黑。

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不含α-H,有许多类似于苯甲醛的化学性质。2024/1/1896+2024/1/1897醇溶液2024/1/1898+2024/1/18992.吲哚

吲哚为白色结晶,熔点52.5℃。具有极臭的气味,但纯粹的吲哚在极稀时有香味,可作香料。

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反应活性高于苯低于吡咯,主要发生在杂环上第3位。2024/1/181003-溴吲哚(1)卤代反应2024/1/181013-硝基吲哚(2)硝化反应2024/1/181023-吲哚甲醛(3)付-克反应2024/1/181033-吲哚磺酸(4)磺化反应2024/1/18104

含吲哚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β-吲哚乙酸植物生长调节剂色氨酸蛋白质组分2024/1/181055-羟基色胺哺乳动物及人脑中思维活动的重要物质2024/1/18106五、含两个以上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咪唑噻唑吡唑噁唑2024/1/181071.结构和性质

新增加的一个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在环平面上,与环内的π电子不共轭,提供了接受质子的位置,因此吡咯系杂环的碱性都比吡咯强。2024/1/18108的酸性大于为什么?思考:2024/1/18109

咪唑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吡唑通过氢键可缔合成二聚体2024/1/181102.亲电取代反应

吡咯系列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于吡咯、呋喃和噻吩。吡唑异噻唑异噁唑2024/1/18111咪唑噻唑噁唑2024/1/1811220.5六元杂环化合物Six-MemberedUnsaturatedHeterocycles2024/1/1811320.5.1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环化合物2024/1/18114主要有下面几个重要的化合物2024/1/18115一、结构和物理性质2024/1/18116碱性:

吡啶是一个无色有恶臭的液体,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混溶,是良好的溶剂。

脂肪胺>吡啶>芳香胺2024/1/18117二、化学性质芳环亲电取代亲核取代氮上未成键电子对碱性亲核性2024/1/181181.吡啶环上氮的碱性及亲核性2024/1/18119++2024/1/181202.吡啶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与苯环比较吡啶环是缺电子的芳香杂环,性质类似于硝基苯,它不能进行傅氏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亲电取代位置在β位进行,为什么?2024/1/181213-硝基吡啶2024/1/181223-吡啶磺酸2024/1/181233-溴吡啶2024/1/18124

亲电取代反应可以进行,但是比较困难。

所有共振式均不如苯取代所生成的中间体稳定。2024/1/181253.吡啶环上亲核取代反应

吡啶环2,4,6位上的卤素容易被亲核试剂取代。2024/1/181262024/1/18127

除吡啶环2,4,6位上的卤素容易被亲核试剂取代外,吡啶2位上的负氢离子也能被取代。+2024/1/18128++

吡啶环上2位的负氢离子被亲核性极强的氨基负离子取代,同时有氢气放出,称齐齐巴宾(Chichibabin)反应。2024/1/181294.侧链α-H的反应

吡啶环2,4,6位上烷基的α-H具有一定的酸性,其酸性与甲基酮的α-H相当。2024/1/181302024/1/18131+ZnCl2的作用:2024/1/18132

吡啶成盐后,使吡啶环2,4,6位上烷基的α-H酸性进一步增强,更易发生羟醛缩合和迈克尔反应。+2024/1/18133+2024/1/181346.吡啶的氧化反应2024/1/18135尼古丁(烟碱)尼古丁酸(烟酸)烟酰胺2024/1/181362024/1/181377.吡啶的N-氧化物生成与反应(1)吡啶N-氧化物制备2024/1/181382024/1/18139(2)应用2024/1/18140练习:2024/1/18141六氢吡啶(哌啶)8.吡啶的还原反应思考:六氢吡啶和吡啶哪一个碱性强?2024/1/18142三、吡啶环合成

主要采用Hantzsch合成法——以β-酮酸酯、醛和氨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包括四步反应。2024/1/18143

第一步:β-酮酸酯和醛发生羟醛缩合+2024/1/18144

第二步:发生迈克加成反应+2024/1/18145

第三步:关环,生成二氢吡啶环2024/1/18146

第四步:二氢吡啶环脱氢,生成吡啶衍生物2024/1/1814720.5.2含二个杂原子的六元环化合物2024/1/1814820.6苯并杂环化合物2024/1/18149202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