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

10分。

1.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B.洛阳剪纸C.开封汴绣D.汝州瓷器

2.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

B.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

C.磁铁矿、二氧化镭、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3.下列各项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5.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

A.减少0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C02生成量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6.“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肿大是由缺铁引起的

B.人体内血浆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

C.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D.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7.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202137

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

A.物质丫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变化比为9:4

D.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B.t3°C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

一定大于乙

D.ti℃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

9.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找到了接近常温的

超导材料“超氢化镯”。下列有关锢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镯是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La

C.中子数是57D.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

10.营养素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钙、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可食用

C.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会使人肥胖

D.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多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

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

ACO2HC1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CaOCaCOs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CO2CO通入氧气,点燃

DMnO2KC1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3.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

物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0V1加入试剂总体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的总体积为Vi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钠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i?+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2co3、HCkH2so4B.KC1,NaCl、Na2sC>4

C.FeC13、NaOH、KNO3D.HCKNaOH,Ca(OH)2

15.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0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

测得两者产生的C0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HVtnL

反应I(CaC03+HCl)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s内,反应I、II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H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6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三个氮分子0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o

(3)两个硫酸根离子。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o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o

(6)俗名叫纯碱的是。

17.(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检验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2)实验室里选择装置A和E通过加热高镒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在A装置的试管口

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当观察到E装置中导管口有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F装置的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由此

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是。

18.(4分)金属铜与稀硝酸(HN03)能否反应呢?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后,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i、K2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

态),B中的注射器中含有一定量空气。

【查阅资料】

I.铜能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t+4H2O»

H.N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2。

III.NO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

(2)打开Ki,通入干燥、纯净的CO2,其目的是。

(3)当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为时,关闭K1,此时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o

(4)将A装置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微热,使其反应段时间后,将铜丝从稀硝酸中取出。

(5)检验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其相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D

19.(7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

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短线“-”

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一”表示能生成)

(1)A的化学式为;F-D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反

应属于(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D转化为E:,该反应在实验室中可用来(填一

种用途)。

(3)写出F的一种用途:。

【查阅资料】

I.20C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Na2c03NaHCO3Ca(OH)2Ba(OH)2

溶解度/g21.59.60.1653.89

II.本实验条件下,Na2c03溶液和NaHC0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个充满C0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

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个相同的充满C0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

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

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o

(2)实验二:为检验C0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

向其中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

将BaC12溶液换成CaC12溶液的原因是。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振荡,静

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献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

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献试液,理由是。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0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

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图1图2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

是。再举一例,其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也符合DE段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0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转化等视

角多维度探究C0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

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21.(8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

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CO2+X,其中X的化学式

A

为,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有o

(6)以CO2和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0),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2co2+6H?二2H6O+3H2O。若将含12g碳的煤为原料合成乙醇,试计算可

生成多少乙醇?(请写出计算过程)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

10分。

I.(1分)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B.洛阳剪纸C.开封汴绣D.汝州瓷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

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南阳玉雕、洛阳剪纸、开封汴绣均为物理变化,瓷器的烧制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解:A、南阳玉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洛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开封汴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瓷器的烧制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

B.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

C.磁铁矿、二氧化锦、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分析】A、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铁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纯碱是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锦、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故选

项说法错误。

D、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盐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常量元素和

微量元素的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分)下列各项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甲醛有毒,属于有毒品,故正确;

B.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故正确;

C.烧碱没有易燃、易爆的性质,故错误;

D.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通过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说明是否一致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题目难

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物质基础知识的积累。

4.(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三破璃片的

粗糙面向下

A.B.

C.匕」D.

【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与集气瓶配套的玻璃片的结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

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集气瓶收集满气体后,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玻璃片一面光滑,一面粗糙,为了防

止气体泄漏,也防止玻璃片从集气瓶滑落,集气瓶口上方和配套的玻璃片都要磨砂面(即

粗糙的一面)接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

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

A.减少0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C02生成量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分析】根据已有的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积促进燃烧。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1分)“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肿大是由缺铁引起的

B.人体内血浆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

C.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D.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人体体液的正常pH来分析;

C.根据吸烟有害健康来分析;

D.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解答】解:A.甲状腺肿大是由缺碘引起的,缺铁会引起贫血,选项说法错误;

B.人体内血浆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选项说法错误;

C.烟气中含有多中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青少年一定不要吸

烟,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

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7.(1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

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202137

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

A.物质丫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变化比为9:4

D.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分析】本题可分析X、Y、Z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

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Q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75g=5g,为反应物;

Y的质量增加了32g-2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丫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

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

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30g-5g=25g,故未测的数值为37g-25g=12g。

A、该反应为:X+QfY,故物质丫一定是化合物,错误;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正确;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5:25=1:5,错误;

D、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

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8.(1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t3"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

一定大于乙

D.ti℃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

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

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蒸发

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A错误;

B、t3℃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的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故B错误;

C、t3"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

于乙,故C正确;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i七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

剂、降温结晶、蒸发溶剂的方法转变成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

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1分)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找到了接近

常温的超导材料''超氢化锢二下列有关镯的说法错误的是()

C.中子数是57D.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

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镯的名称中带有“车”字旁,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锢元素符号为:La,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7,表示原子序数为57,质子数是

57,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138.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1分)营养素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钙、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可食用

C.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会使人肥胖

D.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多

【分析】A、根据人体内微量元素考虑;

B、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考虑;

C、根据摄入大量脂肪能使人发胖考虑;

D、根据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正在长身体,需要蛋白质要多考虑。

【解答】解:A、钙是人体内常量元素,故A错;

B、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有致癌物,不能再食用,故B错;

C、摄入大量脂肪能使人发胖,故C错;

D、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正在长身体,需要蛋白质要多,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生命健康的关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因而六大营养素和化学元素与人体

健康相关的知识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考热点,特别是其生理作用、缺乏症、食物来源、

代谢过程等内容,更是重要的热门考点。

第U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

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

ACO2HC1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CaOCaCOs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CO2CO通入氧气,点燃

DMnO2KC1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

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

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2和HC1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

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和CaC0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

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

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1易溶于水,Mn0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

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

键。

12.(2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分析】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

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解答】解: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

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氧化

铁等金属氧化物,故选正确。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

选项推理正确。

D、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

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

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化合物与有机物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向一定质量的CuS0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

得沉淀物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oV1加入试剂总体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的总体积为Vi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钠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M+

【分析】根据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改为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铜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沉淀的质量逐渐减少,

则b点时所加试剂为稀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i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没有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氯化铜,滴加的盐酸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i时,硫酸铜可能有剩余,则a点时溶液中可能含有C/+,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

氧化铜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2co3、HCkH2SO4B.KC1、NaCl、Na2sO4

C.FeC13、NaOH、KNO3D.HCKNaOH、Ca(OH)2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

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

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均产

生二氧化碳气体,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硫酸、盐酸,故选项错误。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

错误。

C、FeC1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1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

变化的是KNO3,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但均

无明显变化,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

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5.(2分)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

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0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o〜IOOS内,反应I、n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n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分析】A、根据0〜300s内,两个容器内发生的是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碳酸钙粉末反

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0〜100s内,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进行分析

判断。

C、根据0~100s内产生的C02体积为2.8amL,0〜200s内产生气体的总体积为7.8amL,

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示可知,稀硫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最终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相差不多,进行分析

判断。

【解答】解:A、0〜300s内,两个容器内发生的是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碳酸钙粉末反

应,酸性逐渐减弱,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0〜100s内,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0〜100s内,

反应I、n生成cc)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C、。〜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0〜200s内产生气体的总体积为7.8amL,则

100〜200s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7.8amL-2.8amL=5amL,则反应H中,0〜100s内产

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2.8amL=2.2amL,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稀硫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最终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相差不多,实验室可以

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的

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6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三个氮分子3N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3)两个硫酸根离子根04?一。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陵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6)俗名叫纯碱的是Na2c03。

【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

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解答。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5)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俗名叫纯碱的是碳酸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

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N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O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

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O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

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可表示

为:尸:2。3。

(5)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

(6)俗名叫纯碱的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03。

故答案为:

(1)3N2;

(2)CH4:

(3)2SO42';

+3

⑷Fe203;

(5)Ca(OH)2;

(6)Na2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

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检验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2)实验室里选择装置A和E通过加热高钵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在A装置的试管口

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镒酸钾进入导管,当观察到E装置中导管口有

均匀连续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12+H2O+CO2t。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F装置的烧杯中,观察到蜡

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镒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锌酸钾、二氧化钵和氧气;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

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故填:水槽。

(2)在A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镒酸钾进入导管,当观察到E

装置中导管口有均匀连续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故填:防止加热时高锦酸钾进入导管;均匀连续气泡冒出。

(3)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12+H2O+CO2t;

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F装置的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由

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CaCO3+2HCl=CaC12+H2O+CO2t;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4分)金属铜与稀硝酸(HN03)能否反应呢?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后,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i、K2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

态),B中的注射器中含有一定量空气。

【查阅资料」

I.铜能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t+4H20o

H.N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2。

III.N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

(2)打开K],通入干燥、纯净的CO2,其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当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关闭Ki,此时C装置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3+H2O。

(4)将A装置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微热,使其反应段时间后,将铜丝从稀硝酸中取出。

(5)检验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其相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打开K2,把适

量空气注入B中,B中气体变成红棕色。

【分析】(2)打开K1,通入干燥、纯净的CO2,其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气

干扰实验。

(3)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5)检验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其相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打开K2,把适量

空气注入B中,B中气体变成红棕色,是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

【解答】解:(2)打开Ki,通入干燥、纯净的C02,其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氧气干扰实验。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当观察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关闭Ki,此时C装置中,氢氧化钙和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I+H2O0

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I+H2O。

(5)检验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其相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打开K2,把适量

空气注入B中,B中气体变成红棕色,是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

故填:打开K2,把适量空气注入B中,B中气体变成红棕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7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

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短线“-”

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一”表示能生成)

(1)A的化学式为Fe;F-D的反应属于化合(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反

应属于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Fe2O3+6HCl=2FeC1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D转化为E:Ca(OH)2+CO2=CaCO3I+H2O(或Ca(OH)2+Na2cO3=CaCO3I

+2NaOH),该反应在实验室中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或制备氢氧化钠)(填一种

用途)。

(3)写出F的一种用途:食品干燥剂。

【分析】根据A、B、C、D、F、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是一种单质,B为红

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氧化铁,D是氢氧化钙,氧化铁和一氧化

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铁,铁与酸能反应,氧化铁与酸也能反应,所

以C是盐酸或硫酸,F与B属于同类物质,F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F是氧化钙,氧

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碳酸

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F、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是一种单质,B

为红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氧化铁,D是氢氧化钙,氧化铁和一

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铁,铁与酸能反应,氧化铁与酸也能反应,

所以C是盐酸或硫酸,F与B属于同类物质,F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F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碳

酸钙高温燃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的化学式为Fe,F-D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

属于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2)B与C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13+3H2O;(或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4=Fe2(S04)

3+3H2O);D转化为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

程式为:Ca(OH)2+CO2=CaCO3I+H2O;该反应在实验室中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或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I+2NaOH,用途为

制备氢氧化钠)。

(3)F的一种用途是:食品干燥剂。

故答案为:(1)Fe;化合;放热;

(2)Fe2O3+6HCl=2FeC1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Ca(OH)

2+CO2=CaCO3I+H2O(或Ca(OH)2+Na2cO3=CaCO3I+2NaOH);检验二氧化碳(或

制备氢氧化钠);

(3)食品干燥剂。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

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10分)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实验。

【查阅资料】

1.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Na2c03NaHC03Ca(OH)2Ba(OH)2

溶解度/g21.59.60.1653.89

II.本实验条件下,Na2c03溶液和NaHC0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个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

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个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

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变瘪,并

且比加水更明显,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二氧化

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2)实验二:为检验C0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

向其中滴加BaC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12+Na2c03—

BaC03I+2NaCl,实验中不宜将BaC12溶液换成CaC12溶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溶解

度较小,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氢氧化钙沉淀。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振荡,静

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醐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

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酿试液,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也能使酚酰试液变红色。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0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

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