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12.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12.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12.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12.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12.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3汽化和液化【知识梳理】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沸腾(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3)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2.蒸发(1)定义: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区别:①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②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③沸腾比蒸发剧烈。二、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3.液化过程要放热。4.雾和露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即形成“白气”,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水滴。夜间气温下降,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凝结在空中的尘埃上形成“雾”,凝结在地面物体上则形成“露”。三、沸腾实验实验指导(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烧杯中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会过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用热水加热以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或在烧杯上加盖,以减少热量的损失。(4)实验时可能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没有校准;测量时的大气压强不是标准大气压。(5)水沸腾时,在烧杯底水汽化形成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力逐渐减小,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而在沸腾前,在烧杯底形成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遇到冷水,,水蒸气又液化成了水,因此,在沸腾前,气泡逐渐变小。【易错点】“白气”与“白雾”是水蒸气吗?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气”、“白雾”都不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规律总结】沸腾图象解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先一直上升,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不再升高,故其曲线先为一斜线,后为水平线,水平线对应的温度即为沸点。【典例分析】(2021四川攀枝花)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012345678910水的温度T/℃8284868890929496989898(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______;(3)实验计时的第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______所示。

【思路小结】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融合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考查,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现象的观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图象的分析处理都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真题操练】1.(2021西宁市)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2.(2020湖南八年级期末)炎炎夏日,江南第一古村—高椅古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感受质朴民风的绝佳地方。村民纳凉时感觉凉快,是因为有风吹来,加快了汗液的蒸发。其实蒸发是()A.液化放热 B.液化吸热 C.汽化放热 D.汽化吸热3.(2020黑龙江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B.冬天,窗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C.清晨,路边草叶上结有露珠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4.(2020辽宁八年级期中)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B.使用过的医用酒精要及时拧紧瓶盖C.吐鲁番地区用坎儿井输水灌溉 D.弄湿的本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5.(2021辽宁鞍山)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6.(2021内蒙古兴安盟)关于电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7.(2020湖南张家界)鸳鸯火锅是特色饮食,煮火锅时观察到红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沸点低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减少了热量散失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8.(2020广东广州)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9.(2020湖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停止加热,则水将不会继续沸腾10.(2020武汉八年级月考)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升华吸热 B.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液化吸热C.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D.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11.(2021辽宁鞍山)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12.(2020·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八年级月考)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_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_____热过程。13.(2021·安徽合肥38中九年级月考)如图所示,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造成的,模糊不清的“雾气”在护目镜的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产生。14.(2021山东烟台)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洗完手以后身边没有纸巾、毛巾或其它可以擦手的东西,此时为了让手快点干,你通常会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你的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做法及对应的物理知识)15.(2021福建三明九年级开学考试)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再倒回去,使得水温暂时低于水的_______而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使得水无法_______而停止沸腾。16.(2018厦门市九年级期中)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人们可以对不同食物在烹饪时选择不同的方法,主要是为了给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加工_______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选填“比热容”“密度”或“沸点”)。17.(2021高州市八年级开学考试)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液态氮的沸点是,液态氦的沸点是,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使空气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该物态变化叫______,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18.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阒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______。19.(2020黑龙江鸡西)小华漫步兴凯湖边见景生情写到:“青山云雾绕山尖,水面如镜树影现,晶莹露珠酒碧盘,太阳升起都不见。”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雾和露珠的形成原因。(2)说明太阳升起后雾和露珠都消失的原因。20.(2019云南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冻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观察蒸发愔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的,原因是: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21.(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液体酒精水银凝固点-117°C-39°C沸点78°C357°C(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______°C。(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佛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______。(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A.a图线B.b图线C.c图线D.d图线(4)结合图表丁,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_液体温度计。22.(2021辽宁)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为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甲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3)改正错误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C;(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8°C,此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3汽化和液化【知识梳理】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沸腾(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3)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2.蒸发(1)定义: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区别:①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②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③沸腾比蒸发剧烈。二、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3.液化过程要放热。4.雾和露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即形成“白气”,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水滴。夜间气温下降,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凝结在空中的尘埃上形成“雾”,凝结在地面物体上则形成“露”。三、沸腾实验实验指导(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烧杯中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会过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用热水加热以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或在烧杯上加盖,以减少热量的损失。(4)实验时可能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没有校准;测量时的大气压强不是标准大气压。(5)水沸腾时,在烧杯底水汽化形成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力逐渐减小,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而在沸腾前,在烧杯底形成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遇到冷水,,水蒸气又液化成了水,因此,在沸腾前,气泡逐渐变小。【易错点】“白气”与“白雾”是水蒸气吗?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气”、“白雾”都不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规律总结】沸腾图象解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先一直上升,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不再升高,故其曲线先为一斜线,后为水平线,水平线对应的温度即为沸点。【典例分析】(2021四川攀枝花)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012345678910水的温度T/℃8284868890929496989898(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______;(3)实验计时的第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______所示。

【答案】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错误a【解析】(1)图甲中的错误: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错误;读数时应让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这样才不会使读数偏大或偏小。(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描出水的温度T、时间t对应的各个点,连成平滑的线即可,如图(3)实验计时的第9min时,水已沸腾,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在受温度影响,只受压强影响,上升过程水压减小,故气泡越来越大,情景应为图中的a。【思路小结】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融合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考查,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现象的观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图象的分析处理都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真题操练】1.(2021西宁市)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C.霜是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0湖南八年级期末)炎炎夏日,江南第一古村—高椅古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感受质朴民风的绝佳地方。村民纳凉时感觉凉快,是因为有风吹来,加快了汗液的蒸发。其实蒸发是()A.液化放热 B.液化吸热 C.汽化放热 D.汽化吸热【答案】D【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是吸热过程有致冷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2020黑龙江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B.冬天,窗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C.清晨,路边草叶上结有露珠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答案】C【解析】A.夏天,湿的衣服被晾干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C.路边草叶上出现露珠,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0辽宁八年级期中)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B.使用过的医用酒精要及时拧紧瓶盖C.吐鲁番地区用坎儿井输水灌溉 D.弄湿的本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答案】D【解析】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过的医用酒精要及时拧紧瓶盖,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减慢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吐鲁番地区用坎儿井输水灌溉,控制了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可以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弄湿的本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提高了温度和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1辽宁鞍山)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答案】C【解析】A.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是液态乙醚变成气态乙醚的汽化现象。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1内蒙古兴安盟)关于电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答案】D【解析】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凝固,故A错误;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使冷藏室里温度降低,故D正确。故选D。7.(2020湖南张家界)鸳鸯火锅是特色饮食,煮火锅时观察到红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沸点低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减少了热量散失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答案】B【解析】A.红汤下面是水、上面是油,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A错误;B.油脂覆盖在水面上,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故B正确;C.火锅汤主要是水,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D.火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B。8.(2020广东广州)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答案】C【解析】AD.由于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故AD不符合题意;B.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于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由于气态和液态的物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可以判断这种物态变化为液化,故C符合题意。故选C。9.(2020湖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停止加热,则水将不会继续沸腾【答案】C【解析】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且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蒸发发生任何温度下,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会发生蒸发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停止沸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20武汉八年级月考)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升华吸热 B.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液化吸热C.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D.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答案】C【解析】如图,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带走;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把冰箱内热散失掉。故选C。11.(2021辽宁鞍山)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保持不变放热【解析】[1]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打开锅盖取粽子时,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为小水滴,液化放热,故要注意防烫伤。12.(2020·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八年级月考)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_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_____热过程。【答案】加速了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液化放【解析】对着开水杯“吹气”加速了空气的流动,使水的蒸发加速,蒸发吸热,使水温下降。对眼镜“哈气”时,水蒸气液化成水小珠,附着在镜片上,在这一过程中是放热的。13.(2021·安徽合肥38中九年级月考)如图所示,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造成的,模糊不清的“雾气”在护目镜的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产生。【答案】内【解析】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模糊不清,上面有一层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护目镜镜片,小水珠出现在护目镜的内侧。14.(2021山东烟台)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洗完手以后身边没有纸巾、毛巾或其它可以擦手的东西,此时为了让手快点干,你通常会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你的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做法及对应的物理知识)【答案】将手置于风中利用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解析】将手置于风中,利用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15.(2021福建三明九年级开学考试)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再倒回去,使得水温暂时低于水的_______而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使得水无法_______而停止沸腾。【答案】沸点吸热【解析】[1]“扬汤止沸”的意思: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道理是: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且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相对应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加快了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液体温度降低,低于沸点,液体不能沸腾,起到止沸的效果。但是一旦液体重新回到锅里,由于仍然可以继续从燃料中吸热,所以一会儿达到沸点之后又会沸腾。[2]“釜底抽薪”:釜是指古代的一种锅,薪是指柴。所以该成语的原意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道理是: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水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16.(2018厦门市九年级期中)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人们可以对不同食物在烹饪时选择不同的方法,主要是为了给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加工_______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选填“比热容”“密度”或“沸点”)。【答案】温度沸点【解析】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用于炸油条和鸡翅膀;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玉米、煮地瓜。人们可以对不同食物在烹饪时选择不同的方法,主要是为了给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加工温度,是因为油和水的沸点不同。17.(2021高州市八年级开学考试)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液态氮的沸点是,液态氦的沸点是,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使空气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该物态变化叫______,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答案】降低温度汽化氦气【解析】[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2]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3]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氦气的沸点低,先汽化。18.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阒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______。【答案】液化加热容器A中的海水,提高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速度【解析】[1]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罩B,在B的内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2]加热容器A中的海水,提高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速度。19.(2020黑龙江鸡西)小华漫步兴凯湖边见景生情写到:“青山云雾绕山尖,水面如镜树影现,晶莹露珠酒碧盘,太阳升起都不见。”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雾和露珠的形成原因。(2)说明太阳升起后雾和露珠都消失的原因。【答案】(1)夜晚或凌晨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漂浮在空中或附着在树叶上形成雾和露。(2)太阳升起后温度升高,小水滴蒸发(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消失。见解析【解析】(1)夜晚或凌晨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漂浮在空中或附着在树叶上形成雾和露。(2)太阳升起后温度升高,小水滴蒸发(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消失。20.(2019云南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冻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观察蒸发愔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的,原因是: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答案】液体表面积大小控制两滴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改变水温度的同时,改变了水表面空气流速大小避免木板吸水对本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液体的蒸发速度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左手干燥,吹热风时蒸发较缓慢感觉到的是热风;右手潮湿,吹热风时加快了皮肤表面液体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因此感觉是凉风【解析】(1)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保持了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有液体表面积不同,因此,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2)根据控制变量法,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对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