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世华研·2008-2010年钢行业调研报告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AGE2服务热线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数据权威·全面·系统·深度+可落地执行实战解决方案2030年私募股权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前景趋势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目录TOC\o"1-3"\u第一章2023年私募股权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8第一节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一、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二、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分析 8三、2024年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0第二节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16一、2023年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6二、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动态 18三、2023年私募股权行业经营业绩分析 19四、2023年我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热点 20五、政府引导基金在私募股权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21六、私募股权基金争投科技行业 24七、多条政策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及其他中长期资金参与北交所投资 27第二章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情况综述 40第一节宏观回顾及政策分析 40一、宏观环境 40(1)需求端 41(2)供给端 47二、监管政策 49第二节基金募集 57第三节基金投资 59一、当月投资概况 59二、投资领域分布 60三、投资轮次分布 61四、投资区域分布 63第四节基金退出 64一、退出渠道 64二、退出收益率 65第五节明星项目聚焦 66第六节风险分析 69第三章2023-2030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71第一节影响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71一、影响私募股权行业运行的几种有利因素 71二、影响私募股权行业运行的几种不利因素 72第二节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的趋势与特点展望 74一、募资 74二、投资 76三、管理 78四、退出 79五、股权市场2024发展趋势预判 80第三节2023-2030年私募股权市场发展前景 82一、2023-2030年私募股权市场发展前景 82二、2023-2030年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83三、未来5年私募股权收购类投资有望“逆袭” 84第四节2023-2030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87一、私募股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87二、私募股权行业发展面临的制约 88三、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9四、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存在的风险 91第五章2023-2030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92第一节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发展趋势 92一、行业发展趋势 92二、四大投资趋势 93三、企业发展趋势 95四、产品发展趋势 98五、技术发展趋势 99六、数字化转型所趋 101第二节2023-2030年私募股权行业市场趋势 106一、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或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106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发展与创新 110第三节2023-2030年私募股权市场竞争趋势预测 119一、私募股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19二、私募股权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121三、当前私募股权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122四、私募股权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五、市场竞争与集中度趋势 125(一)行业寒冬,监管趋严,私募股权管理人新增及存量数量直线下降 125(二)经济衰退,估值倒挂,行业存量规模停滞增长,社会资本出资意愿将至冰点 128(三)行业集中不可避免,从单家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数量来看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132(四)行业集中不可避免,从单家管理人管理的基金规模来看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133(五)行业募资困难,私募股权行业资金来源匮乏,政府引导基金快要唱独角戏了 134(六)未来几年行业众多机构将面临严重生存危机,行业生存逻辑将出现深刻变化 135第五章2023-2030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企业发展战略建议 138第一节私募股权企业发展战略建议 138一、战略综合规划 138二、发展战略建议 139三、业务发展建议 140四、创新驱动战略 142五、竞争战略规划 143六、业务组合战略 146八、技术开发战略 147九、低成本战略 149十、国际化战略 151第二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策略 153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154二、优化风险控制体系 155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56第三节拓展资金来源与渠道合作 156一、资金来源拓展 157二、渠道合作拓展 157第四节提升私募股权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158一、优化投资策略与组合管理 159二、强化研究与尽职调查 159三、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159四、构建强大的团队与网络 160五、创新服务与产品 160六、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意识 160七、拓展资金来源与渠道合作 161第五节产品开发与创新策略 161第六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策略 164一、不同阶段的风险分析 164二、不同阶段的风险控制 167第七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财务管理运营探析 172一、基金募集阶段的财务管理 173二、基金投资阶段的财务管理 173三、基金投资估值的财务管理 173四、基金投后阶段的财务管理 176五、基金退出阶段的财务管理 177六、基金财务管理的数字化 179第八节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分析 180一、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势 180二、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措施 182第九节国有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营与管理探索 189一、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营与管理的意义分析 190二、我国国有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营与管理问题分析 192三、加强国有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营与管理采取的措施 194第一章2023年私募股权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第一节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阔,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西方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其GDP份额已达到4%~5%。迄今为止,全球已有数千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KKR、凯雷、贝恩、阿波罗、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机构是其中的佼佼者。二、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分析据贝恩公司披露,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在踏入2023年有所变动,但医疗保健行业的私募股权交易依然炽手可热。2022全年交易总金额高达近600亿美元。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医药板块表现抢眼,其交易额占全球交易总量的近48%。近期数据揭示,尽管全球面临各种挑战,包括利率上涨、通胀不稳及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但私募股权在医疗健康业中的热度依然持续高涨。根据贝恩研究的数据,2023年全球私募股权在医疗保健业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约6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医药这一备受瞩目的领域,吸引了全球交易市场高达近一半(48%)的关注度。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仅在今年,我们便见证了6起交易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从覆盖地区来看,据公布数据显示,亚太区贡献了超过140亿美元交易额;而北美洲此项数据则更为突出,达到290亿美元上下。在北美方面,生物医药专业领域获得了高达25%至54%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区交易额在经历2022年降至250亿美元之后,今年再度回落至仅有140亿美元的水平,较去年减少了约44个百分点。根据业界巨头贝恩公司的最新预测,私募股权市场在预计到来的2024年将会有许多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他们发现,在未来的一年里,投资者们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发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惊人潜力,并加大对诸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这类新型治疗方法和创新药物的投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支撑印度成为医疗健康投资新宠的因素正在明显显现,这无疑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该国。近期有报道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大型科技企业积极探索各种可能性,愿意和医院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这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此外,投资界的投资者们因看到该领域新崛起的创新力量而备受鼓舞。除此以外,值得留意的是,虽然医疗健康IT(HCIT)市场的交易规模出现轻微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吸引力依然引人注目。它在推动创新之余,还为应对通胀压力、人力资源紧张和医疗保险政策等外部挑战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最新的分析预测,展望至2023年,医疗健康IT市场将占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交易份额的10%,其中也将涵盖各类重大交易计划。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投资回报、延长盈利周期、提升诊疗效率和优化患者体验等重点工作,就成为了未来医疗服务提供者需要着重关注的方向。值得关注的是,生命科学领域正日益引起广大瞩目。根据分析预测,GLP-1类药物在2023年前后销售额会呈现出可观增长。这为我们这些具备丰富私募股权投资经验的朋友带来启示:希望加大对GLP-1类药物生产的资金投入,同时满足患者辨识需求,如提供患者身份确认、鉴定与登记等人性化服务。此外,构建全面且开放的生态系统,包含实体或数字健康平台,服务于各类慢性病患者,也是非常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那些针对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所推出的创新商业模式投资机会。三、2024年全球私募股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3年对于全球PE/VC们而言,可能忙碌多而收获少;2024年伊始,这些创投机构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一面寻找融资,一面寻找退出渠道。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项目退出难正影响着全球VC/PE机构们寻求新的募资渠道。咨询公司Bain&Co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受IPO市场尚未回暖等因素影响,2023年第四季度私募股权退出交易数量接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VC/PE机构的未退出投资金额达到创纪录的2.8万亿美元;而在国内,新鲜出炉的数据也印证着同样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2023年A股市场总计313家公司IPO募集资金3565.39亿元,同比减少115家与2023.47亿元。“项目退出难已影响到新的PE基金募资。通常情况下,客户在投资新一期PE基金前,都会收到此前投资基金所返还的部分本金利润。但由于2023年以来IPO市场不景气令他们受到的本金利润大幅缩水,很大程度影响他们2024年的追加投资意愿。由于2023年他们所投项目IPO退出的数量较少,2024年部分高净值投资者不打算继续投资新一期PE基金产品。”1月5日,长三角地区一家知名VC机构负责人夏斌(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海内外市场同“冷暖”在多位受访的业内资深人士看来,2023年的全球创投市场,可谓是海内外“同冷暖”。前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5日,海外PE可用于收购和投资的现金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59万亿美元,其中约25%现金由行业头部25家PE集团持有,包括ApolloGlobal、Blackstone、KKR、CVCCapital和AdventInternational等,而2023年未退出的资金则高达2.8万亿美元。同样,国内的PE/VC机构们也不容乐观。1月5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资本市场信心不足,中企境内外上市数量及首发融资额均同比下降,年内中企境内外上市399家,同比下降21.5%,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3958.07亿元,同比下降40.0%,下半年降幅尤为明显。分市场来看,2023年A股共有313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26.2%,自2018年试点注册制以来首次下滑;境外市场方面,港股有66家中企IPO,同比下降10.8%;美股上市中企共20家,是2022年的两倍,显示中企赴美上市已破冰回暖。“整个2023年,受IPO市场不景气、美联储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原先热衷开展股权投资的海外投资者纷纷压缩股权投资金额,通过将资金存入美国银行业或投资货币基金,就能获得逾5%的无风险年化收益,没必要冒着美股IPO不景气等挑战开展高风险的股权投资。”1月4日,海外知名创投机构KPCB合伙人约翰·多尔(JohnDoerr)受访时称。而美国另外一家风投机构NEA(恩颐投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导致海外创投市场募资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美股IPO市场持续不景气。以往美国VC机构在发起新基建募资前,需向LP返还大部分投资本金利润,才能吸引他们继续追加投资。但2023年以来美股IPO市场不景气令众多美国创投机构遭遇项目退出难,无法向LP返还可观的本金利润,很难吸引后者追加投资。“面对美国本土募资难,不少美国创投机构纷纷将募资目光瞄准海外——纷纷前往新加坡、中国香港、迪拜等城市,寻求亚洲富豪与高净值投资者的募资。”该负责人称。海外市场如此,国内市场也不例外。尽管在注册制下A股IPO作为风投资金退出的主渠道,但是随着IPO速度减缓这些投资基金也在排队等待退出。“若基金的IPO退出项目数量持续走低,未来他们面向高净值投资者的募资难度将成倍增加。目前,他们注意到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在做出PE基金投资决策前,都会重点考察这家PE机构过去两年的项目IPO退出数量与退出回报率,若这两项数据无法令他们满意,他们就会迅速婉拒投资邀请。”夏斌表示。记者了解到,面对项目退出难,越来越多创投机构正尝试采取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投资企业管理层回购、行业并购退出与出售给S基金,但在宏观经济波动加大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的情况下,这些资本运作要成功落地同样绝非易事。看好2024年形势“我经常在早班或者最晚班的飞机上,碰到PE/VC,咱们这行业就像一个战士。”对于这两年创投圈的生态,清科投资倪正东如是描述。联想投资贺志强在第25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表示,大家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在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非常挑战的时候希望的曙光已经在升起,2023年我非常期待企业家的信心恢复。“我们已经成立17年了,一贯的风格是沉着应战、顺势而为,特别红火的时期不会很亢奋;有风浪的时候也不会特别焦虑,踏踏实实地干机会还有很多。”启明投资邝子平同样表示。而在君联资本李家庆看来,做这个行业大家还是要用长期的心态做事情,我们要把时间拉得长一点,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孕育期,未来三到五年会有一波爆发的浪潮。“目前仍能吸引到国内高净值投资者青睐的,主要是行业头部VC机构,不少高净值投资者愿意为创投机构的行业地位买单,这次参会的一些头部机构负责人的观点传达出来的对2024年的行情属于谨慎乐观。投资的前期是募资,国内高净值投资者在做出PE基金投资决策前,都会重点考察这家PE机构过去两年的项目IPO退出数量与退出回报率。若这两项数据不佳,多数高净值投资者都会选择避而远之。在我看来,2024年的A股市场退出渠道还会缩窄,普华永道预计IPO数量为200—240家,全年融资额将达到1600亿—1900亿元人民币,比2023年规模小。”1月5日,一位参加上述投资论坛的上海PE机构负责人梁文杰告诉本报记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即将来临,越来越多创投机构预计2024年海外IPO市场有望明显回暖。也有市场人士预计,目前不少创投机构都在摩拳擦掌,推动投资企业做好美股IPO准备,只要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令美股IPO窗口期再度打开,就会迅速运作投资企业争相IPO,力争创造更多项目退出案例,向高净值投资者返还更多本金利润以吸引他们追加投资新一期PE基金。“不少国内创投机构将港股市场视为投资企业上市的首选,港交所为吸引高科技公司上市所增设的上市规则《第18C章》,将会吸引不少高科技公司前往香港IPO融资。”梁文杰称。而普华永道也预计,2024年约有80家企业将在香港上市,全年融资总额将超过1000亿港元,香港IPO市场有望在2024年重新跻身全球前三大融资市场之列。第二节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基本情况私募股权实际上与公募相对,是投资在非上市股权、或者是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投资方式。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主要是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在投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未来的退出机制,以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进行持股获利。私募股权实际上与公募相对,是投资在非上市股权、或者是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投资方式。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主要是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在投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未来的退出机制,以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进行持股获利。一、2023年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总量达到59.30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新动能成长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7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填补了行业监管立法空白,有利于加强私募基金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量、投资金额、退出总案例数同比均有所下滑。募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各市场募资规模普遍下降。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新募基金数量2,308只,同比下降3.9%,新募资总额5,683.39亿,同比下降24.1%;单支基金平均规模2.46亿,同比下降21.1%。从新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人国资属性来看,以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国企/央企、政府引导基金等为代表的国资背景出资人依旧是我国募资市场的重要支撑,2023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出资人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71.2%;另外,出资人的出资标准逐步迭代,产业赋能与落地成为新的考量要素。投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延续放缓趋势,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有所降低。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金额2,224.90亿元,同比下降38.9%;投资案例数1,767起,同比下降34.5%。从投资行业来看,科技创新仍为投资主题,新能源、新材料获市场关注。从投资阶段来看,扩张期企业延续市场高关注度。退出方面,2023年上半年,退出交易总量下降,被投企业IPO仍是主要渠道。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总量同比下降28.7%,其中IPO退出案例625家,同比下降4.9%,占比70%;并购、股权转让退出案例位列第二、第三。就退出行业来看,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保持高活跃度。二、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动态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金额较大的案例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汽车出行、金融等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出行、节能环保领域投资频次较高。图表: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融资金额TOP20项目情况速览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三、2023年私募股权行业经营业绩分析根据融中研究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合计有264家企业IPO在A股IPO,合计首发募集金额为3,236.4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合计有42家企业在港股IPO,合计首发募集金额为246.23亿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合计有26家中概股IPO,合计首发募集金额为7.62亿美元。图表:2017-202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亿元)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在A股方面,根据融中研究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上证主板IPO数量占比10.23%、首发募集金额占比12.23%;深证主板IPO数量占比6.44%、首发募集金额占比6.60%;科创板IPO数量占比23.48%、金额占比43.13%;创业板IPO数量占比37.12%、首发募集金额占比34.60%;北交所IPO数量占比3.43%、首发募集金额占比3.43%。四、2023年我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热点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颁布的法规条例较多,从行政法规、协会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2023年2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主要内容包括:适度完善登记规范标准,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管人员等关键主体作出规范要求;明确基金业务规范,把握募、投、管、退等关键环节,强化行业合规运作;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穿透式核查,加强信息披露和报送等事中事后自律管理;实施差异化自律管理,落实扶优限劣理念,增加行业获得感;完善自律手段,加强对“伪、劣、乱”私募的有效治理,遏制行业乱象,净化行业生态。202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于2023年7月9日公布,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是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首部行政法规,解决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上位法缺失的问题,进一步夯实行业法治基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条例》确认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作用;明确了登记备案制度;规范了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设定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解决了一批阻碍行业发展的桎梏和顽疾,营造有利的发展经营环境;健全了市场化约束机制;对创业投资基金实行了差异化监管,对创业投资基金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投资成长性、创新性创业企业;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2023年9月2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及配套材料清单,其中包括《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2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对于在股权投资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实务痛点及法规模糊地带进行了优化。《指引》中新增纳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这也意味着,《条例》将同此前相关法规共同开启股权投资监管的2.0时代。五、政府引导基金在私募股权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政府引导基金在私募股权领域正发挥日渐重要的引领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在私募股权领域,2023年以来政府类资金的出资规模在各类出资机构中占比最大,国资背景管理人所管私募股权基金的总规模占市场整体比例超过五成。此外,企业投资者的出资行为也十分活跃,在出资次数上排名第一。从投资方向来看,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生物医疗三大领域吸引了较多资金。上海中移数字转型产业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近日成立,并以私募基金形式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据天眼查,该合伙企业由中国移动旗下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引领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浦和创(上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出资额为43.74亿元。其中,浦和创(上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这标志着中国移动联手国调基金和上海国资共同成立的大型私募基金正式落地。2023年以来,在各类活跃LP(有限合伙人)出资机构中,政府类资金日渐增多。执中ZERONE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有444只,共计521家机构LP出资参与备案的基金,认缴资本为792.5亿元。从出资规模来看,政府类资金LP是主流,认缴总额为438.13亿元,占当月总出资额的55%。“2023年千亿级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为标配,各地的政府资金已成为VC/PE机构的主力。”上海某创投机构投资总监表示。除了政府类资金,企业投资者的出资热情也较高。从中基协10月备案基金的机构LP出资结构来看,企业投资者出资活跃度最高,在总计535次出资中,企业投资者共出资205次,占比38%。这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有的上市公司更是做起了跨界投资。比如,11月30日恒基达鑫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恒投创投拟参与投资赣江新区博启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并认缴4000万元出资份额,占出资总额的8%。恒基达鑫是一家第三方石化物流服务提供商,公司的主业为装卸业务和仓储业务。对于该只基金的投资范围,恒基达鑫表示,将重点投资中医药、体外诊断、类器官、创新药等细分领域的优质项目,以及结合赋能大健康产业的数字经济、5G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项目。专业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目前关注哪些领域及细分赛道?谢诺辰途投资表示,公司近年来在新能源、半导体和新材料、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四大赛道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重点布局。新能源板块中,更关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以及智能化和网联化板块。半导体和新材料领域则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大产业链环节为主。此外,随着全球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医疗行业正加速进入数智化时代,医学是人工智能应用中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领域,AI+医疗有望助力生物医学开启全新时代。专注于消费赛道的栈道资本创始人吴志伟表示,看好未来的消费行业。吴志伟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相关养老政策的持续落地,养老服务、养老用品、养老保健及部分养老医疗与消费结合的领域会迎来投资机遇。与此同时,作为能够对抗经济周期的消费品类,大健康、户外运动及宠物经济等也值得重点关注。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达6510起,投资金额达5070.94亿元。从投资端来看,资金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聚集,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生物医疗三大领域的投资案例数与总金额分别占比63%和52.3%。六、私募股权基金争投科技行业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IPO发行速度明显放缓,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PE/VC)支持的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同比均出现下降。相比之下,北交所的IPO数量同比大幅增加。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方向高度契合。展望未来投资方向,科技行业成为多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选择。IPO发行速度放缓2023年以来,IPO市场整体步伐放缓。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在全球市场范围内,PE/VC支持的中企IPO数量达216家,同比下降13.3%,融资总额约为2502.34亿元,同比下降27.6%。IPO数量与融资规模的减少与政策基调有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27日表示,将通过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某提供IPO与并购再融资咨询服务的机构人士表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所属行业、板块定位、合规性等都是影响IPO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PE/VC支持的中企IPO达187家虽然2023年PE/VC支持的中企IPO总量出现下降,但在北交所上市的IPO数量及规模均大幅提升。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PE/VC支持的中企IPO数量共计187家。其中,北交所仅上半年已有30家PE/VC支持的企业成功IPO,数量同比增长57.9%,融资规模为51.51亿元,同比增长52.5%。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表示,北交所的服务对象以“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主要面向早期的中小企业,这与北交所的定位高度契合。贵阳创投总经理朱科表示,目前北交所小市值企业居多,不过从纳斯达克等海外市场来看,其早期小公司的占比同样很高。随着苹果、微软等企业的发展壮大,纳斯达克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北交所同样承担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使命,现阶段就PE/VC而言,北交所已成为一条重要的退出通道。加大科技投资成机构共识2023年PE/VC的布局更加集中,加大科技投资成为多家投资机构的共识。朱科表示,公司当前主要围绕“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布局。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公司最关注的板块。据测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未来拥有数万亿元规模的行业增长空间,会涌现一批很有竞争力的优秀公司。此外,硬科技赛道中的国产替代领域,也将显现不错的投资机会。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此前在全球资管论坛上表示,较为看好通用性服务机器人领域。“装载大模型的服务机器人,未来将在家庭和工厂中普遍使用,市场空间广阔,成为很多初创公司的创业方向。同时,我们也比较关注数据模型计算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王啸说。贝恩资本则透露,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美元基金,未来最关注新能源和新基建、先进制造、新消费以及医疗四大主题。从2023年前三季度PE/VC支持的中企IPO的回报数据来看,科技行业的平均回报处于领先水平。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的平均回报均超过4倍。其中,有4家IPO企业贡献了超50倍回报,分别为第四范式、裕太微、南芯科技和量子之歌,它们均属于科技创新领域。七、多条政策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及其他中长期资金参与北交所投资在提升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层面,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及其他中长期资金参与北交所投资同样有助于增量投资者和流动性入市。从结构上看,目前参与北交所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为公募基金,如前所述,其他中长线资金参与较少的原因包括股票价格波动风险高、自由流通值较小及缺乏充足的流动性等;同时北交所设立后,私募股权基金不能继续买入上市公司股票,只能单边卖出。但“深改19条”的推出明确开始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持股公司的股票,并强调要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一方面,私募股权基金增持股票带动一级市场增量资金入市;另一方面,中长期资金投资风格较为稳健,有助于为北交所增加更稳定的资金供应。表:多条政策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及其他中长期资金参与北交所投资资料来源:证监会,浙商证券研究所2600亿市场大利好,私募积极布局!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出台指引,其中提到,允许私募股权基金增持已持有的北交所股票,引发市场关注。多家私募认为,此举解决了原来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难题,畅通其通过二级市场投资北交所的路径,将为北交所市场引入更多源头活水。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逐步落地,未来北交所市场有望迎来行情。据记者了解,一些私募股权基金对新三板、北交所的中小企业非常熟悉,未来有望加码投资。最新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为223家,总市值为2607亿元。新规解决投资难题畅通股权基金投北交所路径最近,协会出台《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2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称,与近期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做好衔接,允许私募股权基金增持已持有的北交所股票,引发市场关注。新鼎资本总经理张驰告诉记者,之前私募股权基金只能投新三板的基础层和创新层,但企业一旦到了北交所,股权基金只能卖、不能买,因为北交所是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只能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这其中存在一个矛盾,私募股权基金是新三板投资主力,而等被投企业到北交所以后,股权基金不能继续买、只能卖,同时目前投北交所的证券类基金比较少,使得整个北交所市场交易量下降,流动性低迷。“这次新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股权基金投资的难题,但是要求我们只能买自己投过的北交所企业,其他的不能买。由此可以增加北交所的交易量,提升流动性。新规打开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北交所企业的窗口。我们对投资的新三板项目比较熟悉,在北交所上市后觉得估值比较低,我们就可以再买,也能增加北交所的资金供给。”张驰说。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坦言,私募股权基金一直是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是最熟悉企业情况和市场规则的专业投资者;同时,其投资主要面向早期中小企业,而北交所的定位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双方高度契合。但原来股权基金不能买入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只能单边卖出。“本次规则的出台,充分考虑了北交所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的实际,提出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北交所股票,有利于更好促进其投早投小投科技。本次改革前,不少北交所上市公司的PE股东只能减持,不能增持,影响了北交所的流动性,现在引入其投资,可以很好地改善流动性,也有利于相关公司估值稳定。”指南基金合伙人文皓表示,私募股权基金一直是新三板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熟悉,但之前新三板企业一旦登陆北交所,股权基金持有的股票只能单边卖出,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次政策改革给予那些长期致力于新三板投资的私募机构一个更加连贯的投资通道,符合各方利益,也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改善。鑫疆投资董事长高金杰也称,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只能投资一级市场,当前大多数股权基金是以投资标的完成上市为目标的,这意味着上市后他们缺乏增持的机会和动机。“但现在北交所股票价格极低,有部分股权基金有增持的想法,毕竟他们对一些北交所公司的发展状态更了解,新规打开了股权基金增持的通道。”带来更多源头活水私募看好北交所市场起来多家私募表示,此次新规允许私募股权基金增持已持有的北交所股票,将为北交所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相关细则逐步落地,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波行情,私募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投资标的,准备加大投资力度。“该政策利好北交所和私募股权基金,新增成熟投资者资金,有利于中长线布局。”一位长期从事新三板和北交所投资的私募说。洪泰基金表示,协会为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北交所二级市场打开了“增持”窗口,实现了基金对所投标在北交所二级市场的自主交易。作为投资机构来说,政策的发布对于基金的投资和退出均有积极指引作用,一是提升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的粘性,长期关注被投企业的发展,从财务投资转为战略投资,实现私募股权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二是修复部分投资标的在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造成退出收益亏损的情况,可以通过更为灵活的投资交易,进而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小科技企业多下注、多交易;三是活跃北交所二级市场流动性,为北交所带来活水源泉。文皓称,新规带来一定积极影响。原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新三板股票一旦登陆北交所,基金即使持续看好也不能增持,无法动态调整仓位,只能单边卖出。新规则出台后,有助于基金原投资策略的延续性。张驰则表示,此次协会配合“北交所深改19条”的相关规定,推出了《备案指引2号》的相关规定。主要就是规范了私募股权基金可以追加投资。“目前我们的投资难点是,大部分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就破发、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整个市场缺乏赚钱效应,导致投资者没有动力投资北交所。所以北交所流动性和估值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据了解年底首批北交所直通公司有望出现,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一波拉涨,市场表现会好一些。我们对北交所未来充满信心,未来会加码投资。”各项改革措施逐步落地北交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中国基金报记者任子青自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运行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市场功能稳步发挥。为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证监会此前制定并发布北交所“深改19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深改19条”出台后,积极信号逐渐显现,市场活力明显提升,券商、私募机构等积极把握相关布局机会。未来,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北交所和新三板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各项改革措施逐步落地北交所活跃度明显提升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意见》共有19条内容,被市场称之为北交所“深改19条”。《意见》从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全面优化市场发展基础和环境、强化组织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工作措施。回顾过去的一个多月,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深改19条”出台后,积极信号逐渐显现,市场活力明显提升。指南基金合伙人文皓称,“深改19条”出台以来,市场出现了一些向好的信号,比如开户数量显著增加、多家券商积极申请做市资格等。目前市场仍受制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投资者的过度悲观情绪,整体比较低迷,但指南基金作为长期专注于新三板和北交所市场的私募投资机构,看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目前在持续加大基金的布局力度。从市场表现来看,鑫疆投资董事长高金杰表示,《意见》出台后,北交所的公司股价有了一个明显的小反弹,然后有个小回落,体现了当前北交所市场内增量资金缺乏,但是存量资金不愿意离场的特点。作为私募机构,我们依然在按部就班地发行产品,当前发行产品虽然比较难,但是历史规律来看这个时候投资的胜率更高。“在A股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的大环境下,北交所表现依旧亮眼。”洪泰基金表示,自北交所“深改19条”出台以后,北交所的IPO活跃度和市场交易活跃度都出现了明显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IPO同比分别下降15.5%和34.7%,北交所同比上升71.4%。有的企业在申请科创板撤回后,改报北交所,也有企业在辅导阶段直接变更申报北交所。作为投资机构来说,北交所也将成为所投企业退出的主阵地,适时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北交所。据新鼎资本总经理张驰观察,“深改19条”出台以后,北交所的交易量有所扩大。券商在参与北交所方面的布局更具积极性,因为A股IPO节奏整体放缓,但仍有不少优质企业申请登录北交所。另外私募机构对北交所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有些机构在考虑参与北交所的战略配售,但大多以观望为主,没有太多投资动作。“可能还是需要有一批直通北交所的核心项目,未来在北交所实现直接挂牌,整个市场才会起来。”他说道。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看来,“深改19条”对保荐机构、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了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要求保荐机构勤勉尽责,充分了解公司情况,在此基础上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后及时报备,帮助企业扎实做好转板各项准备工作,实现转板稳启动、稳推进。北交所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意见》中提到,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契合市场特色定位的差异化制度安排更加完善,市场活力和韧性增强,形成北交所品牌、特色和比较优势,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显现;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格局初步构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在曹吉看来,北交所和新三板是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可以更大胆地去探索,孕育发展新机遇。持续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体系,探索形成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国模式。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通过综合改革强化北交所市场功能,对于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具有重要意义。曹吉进一步表示,北交所“深改19条”以综合施策促进“两平衡”,夯实市场可持续发展基础。一方面,促进投融两端平衡。投资端重点在于着力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更好发挥混合做市和融资融券制度功能,提升交易效率、促进交易形成。融资端着眼于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投资标的,优化上市路径,推进高质量扩容。另一方面,促进一二级市场平衡,统筹优化发行定价和配售机制,构建良性新股发行生态。洪泰基金认为,目前A股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近2600家,占比超过51%。北交所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上市条件更为包容,但未能达到业绩水平、不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的企业登陆北交所也存在一定难度,未来高质量扩容仍是北交所发展的主要目标。谈及北交所和新三板的近期市场表现及未来发展前景,文皓认为,在地缘政治、美联储加息、全球通胀的背景下,国内及全球经济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北交所目前虽政策利好接连发布,但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近期整体表现一般,难以独善其身。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对新三板和北交所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未来新三板、北交所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独立市场定位会更加强化,并吸引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和长期资金入场,未来的市场生态环境会出现明显改善。“未来新三板和北交所将担负起核心交易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在沪深市场IPO节奏放缓,门槛提高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登录北交所,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我们对这个市场充满信心,甚至认为,北交所机会是系统级的机会,北交所股票未来的成长空间大于沪深。”高金杰说道。在他看来,股价随着公司成长而上涨是注定的,无非是时间问题。张驰直言,目前北交所市场的表现在预期中,整体没有出现大的上涨,由于“深改19条”目前还有很多细则没有落地,所以市场反应不强烈。虽然日成交额有所提升,但并不算太高,当前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较差。一方面需要更多头部企业挂牌北交所,拉动交易量提升,更多资金才愿意关注北交所;另一方面,随着配套细则落地,会带来北交所的崛起,北交所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转板有助提升吸引力北交所价值越来越受关注中国基金报记者江右近日,北交所发布修订后的转板指引,北交所的转板再度受到关注,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多位私募投资人士表示,指引体现很强的注册制特征,理顺了转板程序,避免实控人等套利减持,有助于提升北交所企业的吸引力和估值,并且随着改革的推进,北交所的投资价值也越来越受关注。转板制度更为完善和健全对于北交所近期发布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新鼎资本总经理张驰表示,转板指引是配合“深改19条”出台,相比之前,内容更加细化。有几个关键信息,一是要上市公司稳妥启动,转板是为了能更好发展;二是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三是理顺转板程序,对转板过程进行规范;四是对关键少数的监管,这点很重要,避免和防止实控人、高管通过转板套现和大量减持。张驰认为,转板只是转换交易所,不涉及融资,所以不会对市场形成冲击,对目前正常的IPO影响也不大。鑫疆投资董事长高金杰则说,通读指引第7号,可以发现更多是强调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的权利和责任,体现出了很强的注册制的特征,这个信号其实很重要,可能意味着只要企业符合条件,转板即不再受到限制。具体转板的条件标准方面,应该是沪深交易所的接收标准,可以关注后续沪深交易所的相关指引。指南基金合伙人文皓认为,转板指引的核心是进一步理顺了转板程序,过去的转板路径不清晰,很多暂时达不到创业板、科创板标准的中小企业基于长期发展考虑不愿意登陆北交所。转板的常态化推进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本市场发展路径,也有助于北交所增加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吸引力。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表示,主要关注到强化要求了“关键少数”的监管。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承诺公司推进转板期间“不减持”,防范相关主体利用“忽悠式”转板牟利、损害投资者权益。同时,加强异常交易监管,从严打击利用转板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北交所会同沪深交易所完善了转板监管协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转板过程中市场各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协作安排聚焦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顺畅转板机制,实现服务前移,推动提升转板工作质量。一位长期从事新三板和北交所投资的私募机构则表示,转板政策整体是非常好的,关键是看和偶徐落实情况,转板常态化开展的话,有利于中长线预期和增加北交所的流动性,更利于最终北交所上市和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估值水平不断接近。北交所的吸引力越来越受关注北交所不断深化改革,私募近期在北交所和新三板的投资态度和布局情况如何,在改革新政之下又将如何参与市场。张驰表示,2019年就发行了精选层基金,后来北交所出来又发行了相关产品,对这次改革预期比较看好,希望能带动北交所活跃起来,能够使得基金产品表现更好。张驰说,目前的投资主要是调整仓位和持仓标的,现在北交所是值得投资的阶段,但市场信心不足,也没有发新基金,打算先把原来的基金做起来。公司不断挖掘一些新三板准备去北交所的好的项目,未来也可能参与北交所IPO阶段的战略配售,或者通过大宗交易的形式买进。同时也在调研相关的公司,希望抓住一些好的投资机会。高金杰则说,公司依然在按部就班的发行产品,当前发行产品虽然比较难,但是历史规律说明这个时候的投资人大概率会赚不少钱。北交所股票的上涨只是时间问题,而且随着19条的发布,这个时间点可能越来越近了。曹吉也表示,会更好地推进适合的所投企业去登陆北交所和新三板,也对被投企业的合规性进行前置化要求,更好地促进其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下进行转板。文皓表示,指南基金长期专注于新三板和北交所的投资,持续布局新三板和北交所中的优质企业,目前为多家新三板、北交所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和战略投资人。在注册制的背景下,未来市场的供给会比较充分,同时市场中两极分化的特征会越来越明显。文皓说,未来会优中选优,持续发掘那些具备良好基本面和持续成长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市场中不乏一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虽然现阶段规模有限,但通过融资后具备良好的成长潜力。而其中部分公司由于现阶段的经营规模与传统主板上市公司差距较大,市场并不相信他们成长的可能性,因此目前受市场关注度不高,存在明显的预期差。第二章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发展情况综述第一节宏观回顾及政策分析一、宏观环境2023年三季度,我国不变价GDP同比+4.9%,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定态势。结构方面,2023年三季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1%、38.4%和5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35.6%和56.7%,协同发力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增速方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同比+4.2%、+4.6%和+5.2%。图表:我国不变价GDP单季度增速情况(%)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图表:我国三大产业不变价GDP单季度增速情况(%)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1)需求端11月份,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加之出行相关需求回升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带动,市场销售加快增长,线上消费占比稳步提高,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服务消费市场持续向好。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1%,增速比10月增长2.5pct。分消费类型来看,在品质类商品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汽车促销补贴活动等因素带动下,部分升级类商品和出行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良好。11月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分别同比+25.8%、+8.0%,增速较10月分别+8.7pct、+1.5pct。商品零售中,必选品类中粮油食品类和中西药品类零售额11月分别同比+4.4%、+7.1%,增速较10月分别+0.0pct、-0.9pct;可选品类消费中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金银珠宝类和汽车类增速均较上月有所回升,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零售额11月分别同比+22.0%/-3.5%/+10.7%/+14.7%,增速较10月分别+14.5pct/-4.6pct/+0.3pct/+3.3pct;地产相关消费中,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1月分别同比+2.2%、-10.4%,增速较10月分别+0.5pct、-5.6pct。图表:我国社零单月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图表:必选消费单月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图表:可选消费单月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图表:地产相关消费单月增速仍处低位(%)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基建、制造业投资稳健增长,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延续。1-11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2.9%,增速较1-10月持平。制造业方面,1-11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6.3%,增速较1-10月+0.1pct,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10.5%,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4.2pct,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同比+14.8%,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13.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11.5%,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延续。地产方面,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9.4%,增速较1-10月-0.1pct,相关数据表现有所分化,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增速回暖,销售面积和竣工面积增速回落,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分别同比-17.1%/-21.3%/-7.3%/+17.1%,增速较1-10月分别-0.4pct/+2.0pct/+0.1pct/-1.3pct。基建方面,1-11月基建投资同比+5.8%,增速较1-10月-0.1pct。11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收缩幅度收窄。11月份PMI中,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4%、47.2%,较10月分别-0.1pct、+0.5pct。非制造业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6%,较10月-0.6pct;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6.9%,较10月+0.7pct。图表: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图表:土地购置、房屋建设及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2)供给端11月份,随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工业生产加快回升。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6%,增速较10月+2.0pct。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月分别同比+6.7%、+3.9%、+9.9%,增速较10月分别+1.6pct、+1.0pct、+8.4pct。其中,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增强,汽车和电气行业高位加快。11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9.8%,增速较上月大幅加快3.6pct,连续4个月回升,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2pct;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7%,较上月提高5.6pct。8个装备大类行业中,7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高位加快,增加值分别同比+20.7%、+10.2%,较上月加快9.9、0.4pct;铁路船舶、电子行业两位数增长,当月分别同比+12.7%、+10.6%;通用设备行业由降转增,当月同比+0.8%,上月为-0.1%。非制造业总体仍保持扩张。1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10月-0.4pct。非制造业中,11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较10月+1.5pct,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较10月-0.8pct。从行业看,水上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图表:我国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变化情况(%)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图表:我国三大门类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情况(%)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二、监管政策11月20日中央金融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会议强调,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的基础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抓紧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和工作举措,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扎实推动金融业开放行稳致远,促进金融业更好发展壮大。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压紧压实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在持续加大存量风险化解力度的同时,强化源头管控,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共同把防范化解风险任务抓实抓好。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分工方案要求严格履职尽责,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总体来看,此次中央金融委员会会议,突出一个“实”字,强调具体措施,注重实际效果。可以期待接下来,将有一系列务实举措陆续出台,推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切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重大意义,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要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金融强国的重要部署,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抓紧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施措施,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两个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配套支撑,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金融支持和风险防范。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产品服务、风险管理和组织机构体系,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增强金融支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2023年11月22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条例草案严格落实上位法规定,在国民待遇、平等适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同时高度关注市场主体诉求,围绕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关注的政策稳定、参加政府采购、参与标准化制定、再投资便利以及方便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多个问题逐一作出回应,并突出北京特色,固化了近年来本市在外资工作中探索形成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服务包”“服务管家”等举措,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再“加码”。近年来,外资已经成为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是草案中的“高频词”。根据草案,涉外政务服务事项将实施“一窗”综合受理,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有关部门依法确定涉外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流程和材料等,并向社会公布。政企沟通方面,市政府定期召开与外商投资企业高层对话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关部门、区政府定期组织与外商投资企业交流沟通会,当面听取意见建议。为了强化对重点项目的保驾护航,草案特别提出,建立健全重点外商投资项目服务机制,为重点项目洽谈、签约、注册和运营等提供全流程服务;采取“服务包”“管家服务”等方式,统筹推进、协调落实服务事项,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日常化服务。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把握重点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限定于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等交通项目,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项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城市更新、综合交通枢纽改造等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指导意见明确,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项目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不得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承诺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费等任何方式,使用财政资金弥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等具体实施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建设和运营期间的资产权属,清晰界定各方权责利关系。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建(含改扩建)项目,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清单(2023年版)》并动态调整。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项目,应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属性较强的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从稳投资角度看,PPP新机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民间资本信心,从而扩大有效投资;从防风险角度看,PPP新机制能显著降低PPP项目对地方财力的依赖,既有利于PPP项目形成稳定回报机制,又能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增效益角度看,PPP新机制回归特许经营“初心”,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通过引入民营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创新优势,能显著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出台《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安排》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再融资节奏、融资规模,重点突出扶优限劣,引导资源向优质上市公司集聚,更好地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的融资秩序。同时,符合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的再融资不适用本次再融资监管安排,目的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安排》重新强调了二级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性,如何在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实现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成为监管安排的主要思路。1)沪深交易所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再次提出了严格监管要求,譬如频繁过度融资、“蹭热点跨界扩张”、大额前次募集资金闲置等领域。同时,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融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的20%可以适用简易程序。2)董事会要求方面,确定全部发行对象的再融资不适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相关监管要求。而且再融资预案董事会召开时,前次募集资金应当基本使用完毕,并需充分披露前募项目存在延期、变更、取消的原因及合理性。地方政策方面,各地继续出台政策引导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2023年11月,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改造;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引育产业链重点企业、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对集群促进机构、产业链重点企业、供应链重大平台等各类对象奖补标准和条件进行了明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整合资源优势,推动本市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效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提升本市特色产业园区创新突破、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功能载体,构筑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优势。图表:2023年11月地方私募股权投资政策梳理资料来源:广东省政府官网、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网、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中信建投第二节基金募集根据投中网已披露金额的基金统计,11月开始募集资金的基金共有114只,募集目标规模合计为15361亿元,同比-73.76%,环比-43.85%。分币种来看,11月人民币、美元募资规模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回落。分币种来看,11月当月开始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募资目标规模分别同比-72.12%、-97.20%至1525亿元、1.5亿美元。11月募资目标规模排名前3的人民币基金为抚州现代产业引导基金、中移数字转型产业基金和广东省县域经济基金,募资目标均为100亿元。11月募资目标规模最大的美元基金为杉盛QFLP基金,金额为1.5亿美元。图表:11月募资金额同比对比情况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图表:11月募资金额按币种同比对比情况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第三节基金投资一、当月投资概况根据投中网已披露投资金额的项目统计,11月私募股权投资金额同比、环比均有所回落。据投中数据,2023年1-11月,中国非上市企业共发生融资事件7151起,同比-22.88%,涉及交易金额5226.88亿元,同比+23.49%。11月当月,中国非上市企业共发生融资事件386起,同比-48.26%,环比-62.71%,涉及交易金额202.87亿元,同比-27.68%,环比-62.71%。图表:中国非上市企业融资事件数量和交易金额变化情况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二、投资领域分布按融资金额来看,根据投中网已披露金额的项目统计,2023年11月最热门的五大投资赛道是电子信息、能源及矿业、医疗健康、通信通讯以及消费行业,合计融资规模达146.59亿元,占全部融资额的72.26%。其中,能源及矿业行业的融资金额在11月同比上升45.15%至30.70亿元,主因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C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20亿元,出资人为鲁能集团、中邮保险和中银金融;通信通讯行业的融资金额在11月同比增加20亿元,主因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月完成20亿元的A轮融资;医疗健康行业的融资金额在11月同比-24.88%至25.89亿元,其中邦尔骨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Pre-IPO轮融资8亿元,由建发新兴投资、清池资本、太保资本等机构出资。图表:2023年11月融资事件交易金额按行业拆分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按融资事件数量看,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消费和能源及矿业行业的排名靠前,合计达314笔融资,占总事件数量的81.35%。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传统制造和消费行业的融资事件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分别同比下降了103起、57起、45起和20起。图表:2023年11月融资事件数量按行业拆分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三、投资轮次分布从交易轮次来看,11月A轮、B轮、C轮、种子轮和Pre-IPO轮的融资规模较大,合计规模146.14亿元,占总融资金额的72.03%。其中A轮规模为58.62亿元,同比-46.19%,融资规模较大的公司包括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通信通讯-通信设备)、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能源及矿业-电池与储能技术)和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分别融资20亿元、10亿元、6亿元。B轮融资规模同比-9.48%至31.11亿元,其中云南东方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消费-消费其他),融资规模为10亿元。C轮融资同比+8.15%至29.80亿元,其中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源及矿业-电池与储能技术)融资2亿元。按融资事件数量看,A轮、天使轮、Pre-A轮、B轮和战略融资轮的排名靠前,合计达292笔融资,占总案例数量的75.65%。A轮、天使轮、Pre-A轮、和B轮的融资事件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分别同比减少了168起、61起、69起和10起。图表:2023年11月融资事件交易金额按交易轮次拆分资料来源:投中, 中信建投图表:2023年11月融资事件数量按投资轮次拆分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四、投资区域分布从融资企业所在地区来看,11月融资企业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的融资事件数量排名靠前,对应的融资事件数量分别是62个、60个、55个、47个和39个,合计占比为68.31%,被投企业数量与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图表:2023年11月融资事件数量按地区拆分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整体上,投资金额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从融资企业所在地区来看,11月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广东、江苏、安徽、上海和湖北的融资规模排名靠前,合计占比67.26%。与上年相比,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安徽11月当月融资规模同比增加20.25亿元,主因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源及矿业-电池与储能技术)C轮融资20亿元。广东11月当月融资规模同比+109.28%至33.40亿元,其中融资规模较大的公司包括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实现15亿元的种子轮融资;江苏、上海两个地区分别同比+74.36%、-54.08%至31.65、23.80亿元。图表:2023年11月融资事件交易金额按地区拆分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第四节基金退出一、退出渠道11月共有256个投资退出事件,同比-52.33%,环比+118.80%。分退出方式来看,51.95%是通过IPO,47.66%通过并购,0.39%通过同行转售。环比来看,IPO+280.00%,并购+52.50%,同行转售-50.00%。图表:11月退出事件数量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二、退出收益率按照IRR口径计算,从现有披露的数据来看,IPO方式的平均回报率有所下滑,11月份平均达到7.84%,,相比上月减少-19.75pct。分不同项目来看,联域股份(传统制造-传统制造其他)退出回报率最高,达到44.71%,其次为锅圈食品(消费-餐饮)34.72%、上海汽配(汽车交通-汽车零部件)27.94%。图表:11月退出项目收益率排名资料来源:投中,中信建投第五节明星项目聚焦11月前五大投资项目涉及通信通讯、能源及矿业、电子信息以及消费行业。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是位于湖北的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位于安徽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明星项目公司简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旗下的手机分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26日。星纪魅族集团是跨界融合的全栈智能终端平台。集团积极投入前沿科技领域的开发,范围涵盖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手机、XR技术、自研操作系统、可穿戴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潮流生活等领域,围绕“手机+XR+智能汽车”展开消费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超级协同,为用户提供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融合体验,构建全球智能出行科技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