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一中2022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2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2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2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2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L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小型轿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某紧凑型轿车实测的结果为

11.3s,则它在测试时的加速度约为()

A.2.5m/s2B.4.5m/s2

C.5.0m/s2D.8.8m/s2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甲做加速运动,经过1s速度由4m/s增加到12m/s;乙做减速运

动,经过8s速度由2()m/s减小到(),则

A.甲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

B.甲的速度变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

C.乙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

D.乙的速度变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理想斜面实验探究直接得出

B.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可以用实验得到验证

C.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其成立不需要条件

D.在实验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

4、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N/kg=9.8m/s2

B."m”“kg”“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D.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速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5、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

能是()

6、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甲在冰上

滑行的距离比乙远。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

C.在分开时,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

D.在分开后,甲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7、《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

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

持竖直,则()

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若铁夹水平向右加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8、某同学用水平力推教室的讲台,但没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小于讲台所受合力

C.讲台所受合外力为零

D推力小于或等于讲台最大静摩擦力

9、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

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地的压力等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

10、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回到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

反,该过程的片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5:1

B.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指:3

C.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6m/s

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失重状态

11、如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0、b0.co,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而上端则搁在仓

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30。、45。、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a、入c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

A.a处小孩最后到。点

Bb处小孩最先到O点

C.c处小孩最先到。点

D.a、c处小孩同时到。点

12、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如所示悬吊重物的细绳。点被一水平绳

3。牵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和45。角。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绳AO上承受的拉力最大

B.三根绳子上的拉力一样大

C.因为4、8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所以A、8两绳拉力均小于重力G

D.B绳上的拉力等于重力G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窕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

祛码的质量用M表示,沙桶和沙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

算得到

(1)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控制变量法

C.假设法D.极限法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m远大于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

B.用天平测出团以及小车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整求出

M

C.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现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3).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示意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

频率为5()”z.则大“2”点时对应的速度大小是m/s,纸带在()〜6计数点间的加速大小是mis1.(答

案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107.109.1011.1013.1015.10—

L山山山4山一|单位:加

・•・•・♦••••

01234567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尸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a.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b.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力、F2的大小,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

力的方向

c.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FN

x/cm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中利用图中标记的O点和b点确定分力方向时,图甲中的b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3)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选填"F”或“F,”)是Fi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

(4)该小组利上述实验中的弹簧测力计测其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

簧仲长量x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15、(12分)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O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i的

多少?BO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

16、(12分)如图甲所示,一根轻质且伸长量不计的细长绳两端系在竖直墙上A、O两点,绳上8点下端挂两个各为

G=10N的重物,AB.30绳和墙的夹角a=30。,p=60°,

⑴求图甲中48、8。两段绳中的拉力不各是多大;

⑵如把图甲改成图乙,B、C两点处各悬挂G=10N的重物,AB.CD绳和墙的夹角仍是a=30。,p=60°,求BC绳中

的拉力八多大;8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提多大。

17、(12分)如图所示,竖直悬挂的细杆AB长为4.2m,杆的正下方有一深井,杆的B端离井口0.8m.若剪断悬绳让

杆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

dL

41i-一

Z=4,2m

〃=0.8m

(1)杆的B端到达井口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杆通过井口的过程所用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卜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A

【解析】100比9=27.78侬根据“三有

Av27.78.2cui2

-----m/s«2.5m/s-

Af11.3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2、C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甲做加速运动,经过1s速度由4m/s增加到12m/s,甲的速度变化量为:

△肉=12-4=8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12]4=8mzs2

乙做减速运动,经过8s速度由20m/s减小到0,乙速度变化量为:

Av乙=0-20=—20m/s

负号表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所以乙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AB、错误、

B项正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法用实验验证,

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加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科学推理出来的,故D正确;故选D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名师点睛】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它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力

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4、B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可知,lN/kg=lm/s2;A错误

m

B、“m”“kg”“s”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B正确

C、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单位,所以牛顿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C错误

D、在力学中,国际单位制规定质量、长度、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作为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B

考点:力学单位制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

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5、B

【解析】由U-f图知:过程①为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F<mg);

过程②为向下匀速直线(平衡,F=mg);

过程③为向下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F>mg);

过程④为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F>mg);

过程⑤为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平衡,F=mg);

过程⑥为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F<mg);综合各个过程,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6、C

【解析】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在推的过程中,甲的推力等于乙

的推力,故A错误;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甲推的乙的时间等于乙推甲的时间,故B错误;

D.由于两板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

fimg=ma9

所以

a=〃g,

即他们的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D错误;

C.由于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根据

0—环=-2cix

可知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故C正确。

故选C。

7、AB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将力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可得小球在各情境下所受的摩擦力

【详解】AB: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重力和摩擦力,其余力在水平方向,则摩擦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即小球受到的摩擦

力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大小相等.故AB两项正确

C: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水平方向的力变化了,竖直方向上摩擦力仍与重力等值反向,摩擦力不变.故C项错误

D:铁夹水平向右加速移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仍为零,摩擦力仍与重力等值反向,摩擦力不变.故D项错误

8、CD

【解析】对于平衡状态以及平衡条件的掌握程度,首先要判断讲台处于什么状态,然后再判断在这种状态下力的关系.

【详解】C、讲台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讲台所受合外力为零,选项C正确.

A、B、讲台没有被推动,则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即推力大小等于静摩擦力,选项A,B错误

D、静摩擦力由外力产生的趋势决定,大小在零到最大之间变化,。4筛,4<曲,推力等于静摩擦力,故推力小于或

等于讲台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选项D正确.

故选C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在分析时,要注意明确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的判断,然后根据

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箱子没动就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9、AC

【解析】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先加速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然后减速向上,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

B.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关系,选项B错误;

C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的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所以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高跷对地的压

力大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0、ABD

【解析】A.由图可知小球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6.2,2

at=—m/s=12m/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解得阻力

f=mg-may=2N

则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5:1,A正确;

B.小球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

―—―=—~-m/s2=8m/s2

m1

根据

x=—at2

2

所以上升的时间和下落的时间之比

B正确;

C.小球匀减速上升的位移

1,12

x=—a,t.=—x12x3"m=54m

212

下降过程根据

2

v—2a2x

v=J2a2%=V2x8x54m/s=12\/6m/s

C错误;

D.小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D正确。

故选ABD

【解析】小孩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

mgsin。„

a=----------=gsin6,

m

斜面的长度为:

R

s=------

co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12

s=]g厂,

把加速度和斜面的长度代入可得:

_R=LgsinOr,

cos。2

2R

化简可得:

gsin0cos6

所以“、从c处的三个小孩的下滑时间为分别为:

2R86R

1V3

—x—xP

22

口2R4R

b

一匹x也xg一工,

22

2R8栏R

1733g,

一X---X0

22

分析可得:tb<ta=tc,故BD正确,AC错误

12、AD

【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设细绳4。中拉力为F,\,细绳80中拉力为尸B,吊重物的绳索的拉力为心

由于该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可得出:

£=FB、Fy=G

有几何关系得:

cos。cos45°y]2

T

"=K=gtan6=Gtan45°=G

Fc=G

故选ADo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①.B②.C③.0.81④.2.0⑤.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⑥.不满足加《加

【解析】(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关系的实验中,应该使用控制变量法;

⑵根据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3)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点2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

量求出加速度;

(4)当FWO时,a=O.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引起的.当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祛码盘和祛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硅码盘和祛码的总重力大小,

否则图象将会发生弯曲

【详解】(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拉力大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控制拉力

不变而改变小车质量;

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

⑵A项:当m远小于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故A错误;

B项:小车的加速度通过纸带进行求解,不能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故B错误;

C项: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验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

D项: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D错误

故选C

(3)点2的瞬时速度为=第="10+工、102%=°用1%

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

(11.10+13.10+15.10-5.10-7.10-9.10)xl0"2

a=-----------------------------%=2

9x0.01。%

(4)图线不过原点表明当FW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

摩擦力不足引起的;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F较大时,钩码重力与绳的拉力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产生很大的误差.即不满足mVVM

【点睛】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其中平衡摩擦力的原

因以及做法在实验中应当清楚.对于实验我们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先

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等

14、①.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②.ob两点的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③.F④.25

【解析】(1)两次拉到同一位置可以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

(2)由图可知,0、b两点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应使b离。远一些;

(3)实际测量值一定与AO在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