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总论

第一节绪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酸、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

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一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酸: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酸:沸

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醒、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

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

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

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0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0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的官能团有关:含0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

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

液质的成分提取。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

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

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02萃取。

特点:

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第1页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⑤可加入夹带剂,改变萃取介质的极性来提取极性物质。

⑥适于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

⑦萃取介质可以循环利用,成木低。

⑧可与其他色谱技术连用及IR、MS联用,高效快速的分析中药及其制剂中的有效成

分。

2.非溶剂提取法

(1)水蒸气提取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播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

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升华法:具有升华性质的成分提取。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结晶及重结晶法

利用不同温度可引起物质溶解度改变的性质来分离物质。选择结晶溶剂的原则是:对要

结晶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不溶或冷热都易溶。另外要求结

晶溶剂不与待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沸点较低、易挥发;无毒或毒性很小。

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

(1)晶型均一,色泽均匀。

(2)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熔距应在2度以内。

(3)TLC或PC分别用三种以上溶剂系统检识,同单一圆整斑点。

(4)HPLC或GC检查呈现单峰。

2.沉淀法

(1)在溶液中回入另一种溶剂以改变混合的极性,使一部分物质沉淀析出。如:水提

醇沉法(除去多糖或蛋白质);醇提水沉法(除去树脂或叶绿素);醇提乙醛沉淀或丙酮

沉淀法(使皂甘沉淀析出)

(2)pH法: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

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

酸提碱沉法(使生物碱类成分沉淀)。碱提酸沉法(使黄酮、意酸等沉淀);等电点法

(使蛋白质沉淀)

(3)盐类沉淀法:通过加入某种沉淀试剂,使生成水不溶性的类沉淀。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分配系数K

K=Cu/CL

K:表示分配系数;Cu:表示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CL:表示溶质在下相溶剂中的

浓度。K越大越容易分离。

2.分离因子3

分离因子B可定义为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

6=KA/KB

0越大越容易分离。

BM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若100>6>10,则须萃取10〜12

次;BM2时,要想实现分离,须做100次以上萃取才能完成;时,则KA-KB,意

味着两者极其相近,即使作任意次分配也无法实现分离。

3.分配比与pH第2页

对酸性、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都具有游离型和解离型,二者可互相转化,故在

两相中的分配比不同。

一般而言,pH<3时,酸性物质多呈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呈解离状态(BH)存

在,PH>12时,则酸性物质呈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呈非解离状态(B)存在。

4.纸色谱

纸色谱属于分配色谱,原理与液-液萃取法基本相同。

5.分配柱色谱

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等,流动

相一般选择极性相对较小的有机溶剂,称为正相分配色谱;反相分配色谱。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物理吸附基木规律一相似者易于及附

硅胶、氧化铝是极性吸附剂,遵循“相似者易于吸附”的经验规律。活性炭为是非极性

吸附剂,与硅胶、氧化铝相反。

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酸性物质宜用硅胶,碱性物质则宜用氧化铝进行分离。

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

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官能团决定

3.吸附色谱法应用

4.聚酰胺

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酰胺城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

离氨基与酸类、脂肪竣酸上的皴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

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聚酰胺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酿类、黄酮类化合物。

(1)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能力越强。

(2)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易形成分于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相对减

弱。

(3)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一般情况下,各种溶剂在聚酸胺术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可大致排列成下列顺序:

水一甲醇一氢氧化钠水溶液f甲酰胺f二甲基甲酰胺f尿素水溶液

5.大孔吸附树脂

(1)吸附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子材料。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

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

(2)影响吸附的因素

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是影响吸附的3个重要因素。

(3)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

(4)洗脱液的选择

洗脱液可使用甲醇、乙醇、丙醇、乙酸乙酯等。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

物质分子大小不同的化合物可用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等分离。

1.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也叫凝胶渗透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系利用分子筛分离物质的一种

方法。

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Sepadex-G)以及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

SephadexG只适于在水中应用。SephadexLH-20既可在水中应用,又可在由极性与非极

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应用。

2.膜过滤法-+第3页

膜过滤法主要包括渗透、反渗透、超滤、电渗析、透析、液膜技术等。透析法多用于水

溶性的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如蛋白质、醐、多糖分离过程中的脱盐。按照孔径大

小,可将透析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米膜。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1.离子交换法分离物质的原理

离子交换法系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以水或含水溶剂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的一种

方法,其原理是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包括阳离子(强酸型和弱酸型)交换树脂

和阴离子(强碱型和弱碱型)交换树脂。

2.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

阳离子(强酸型和弱酸型)交换树脂和阴离子(强碱型和弱碱型)交换树脂。

3.离子交换法应用:

(1)用于不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如中药水提物中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的分离。

(2)用于相同电荷离子的分离。

(六)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

分储法是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判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液体混合物的

分离,如挥发油和一些液体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六)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

练习题

A型题: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乙醛

B.乙酸乙脂

C.氯仿

D.正丁醇

E.甲醇

[答疑编号111010301]

「正确答案」E

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EtOH

B.Et20

C.Me2C0

D.CHCL3

E.H20

[答疑编号111010302]

「正确答案」E第4页

B型题:

A.浸渍法

B.渗漉法

C.煎煮法

D.回流提取法

E.连续回流提取法

1.不加热而浸出效率较高的方法是

[答疑编号111010303]

f正确答案」B

2.以水为溶剂加热提取的方法是

[答疑编号111010304]

『正确答案』C

3.有机溶剂用量少而提取效率高的是

[答疑编号111010305]

f正确答案」E

4.自中药中提取含挥发性成分时不宜采用方法是

[答疑编号111010306]

『正确答案』C

5.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单的方法是

[答疑编号111010307]

『正确答案」A

X型题:

结晶法精制固体成分时,要求

A.溶剂对欲纯化的成分应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

B.溶剂对欲纯化的成分应热时溶解度小,冷时溶解度大

C.溶剂对杂质应冷热都不溶

D.溶剂对杂质应冷热都易溶

E.固体成分加溶剂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后的母液要迅速降温

[答疑编号111010308]

「正确答案」ACD

第二节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如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敏锐的熔点。如在TLC或PC上选择适当的展

开剂。一般,只有当样品在三种展开系统中呈现单一斑点时方可确认其为单一化合物。GC

和HPL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或

结构第5页

片断,或基本骨架——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推断并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构

型、构象)。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一)确定分子式并计算不饱和度

分子式的测定可用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同位素峰度比法和高分辩质谱(H1一

MS)法。

(二)质谱(MS)

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

(三)红外光谱(IR)

特征官能团。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共舸体系。

(五)核磁共振谱(NMR)

1.氢核磁共振(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信号的裂分及偶合常数(J)。

2.碳核磁共振(CNMR)131

第二章生物碱

第一节基本内容

一、生物碱的定义

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

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般具有生物活性。

二、生物碱在动、植物界的分布和存在情况

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植物界,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①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中,如毛葭科、罂粟科、防已科、茄科、夹竹桃科、

芸香科、豆科、小莱科等。

②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

③科属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常含有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④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多数集中分布在某一部分或某些器官。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生物碱的分类方法主要有3种,按植物来源、生源途径和基本母核的结构类型分类。

(一)毗咤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代表物有:槟榔碱、槟榔次

碱,烟碱、苦参碱等。

(二)葭若烷类生物碱

(三)异喳琳类生物碱

1.简单异喳琳类

2.革基喳琳类第6页

(1)「革基异噬麻类:代表物有罂粟碱、厚朴碱等。

(2)双苇基异喳咻类:代表物有汉防已碱等。

(3)原小聚碱类:代表物有小笑碱、延胡索乙素等。

(4)吗啡烷类:代表物有吗啡、可待因等。

(四)叫噪类生物碱

代表物有吴茱萸碱、马钱子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利血平等。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

代表物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等。

第二节理化性质

一、性状

形态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有些为晶形粉末状;少数生物碱为液体状态,这类生

物碱分子中多无氧原子,或氧原子结合为酯键,如烟碱、槟榔碱等;个别具有挥发性(麻

黄碱)、具有升华性(咖啡因、川号嗪)。

味道大多数生物碱具苦味,少数生物碱具有其他味道,如甜菜碱具有甜味。

颜色绝大多数生物碱无色或白色,仅少数具有较长共辄体系结构的生物碱呈不同颜

色。如小粱碱为黄色,药根碱为红色。

二、旋光性

生物碱的旋光性受溶剂、pH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碱的生理活性与其旋光性有关。

三、溶解性

(一)游离生物碱

1.亲脂性生物碱

绝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属于亲脂性生物碱。

2.亲水性生物碱

(1)季筱型生物碱

(2)小分子生物碱

(3)生物碱N-氧化物

(4)酰胺类生物碱

3.具有特殊官能团生物碱

(1)具酚羟基或竣基的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称为两性生物碱,可溶于酸水和碱水。如吗啡、青藤碱等。具酚羟基者可溶

于氢氧化钠等强碱性溶液,如吗啡;具痰基者可溶于碳酸氢钠溶液,如槟榔次碱。

(2)具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在正常情况下,其溶解性类似一般叔胺碱,但在强碱溶液中加热,可开环形

成盐而溶于水。如喜树碱、苦参碱等。

(二)生物碱盐

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类,难溶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生物碱盐溶解性因成盐的

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个别生物碱盐的溶解性不符合一般规律。

第7页

四、碱性

生物碱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通常显碱性,能与酸结合成盐。碱性是生物碱的重要性

质。

1.生物碱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生物碱的碱性用其共辄酸的酸式离解指数pKa值表示。pKa值大,碱性强;pKa值小,

碱性弱。

一般认为,生物碱pKa<2为极弱碱性,pKa2〜7为弱碱性,pKa7〜11为中强碱性,pKa

>11为强碱性。

2.生物碱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氮原了的杂化方式与碱性强弱的关系表现为SP氮〉SP氮)SP氮

(2)电效应

增大氮原子未共用电子云密度,则碱性增强,反之则碱性减弱。

诱导效应:能使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强,则碱性增强。常见的供电子基团为烷基。如果

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吸电子基团或原子,其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

减弱。

共枷效应:

苯胺型:碱性降低,如毒扁豆碱。

烯胺型:可使碱性减弱或增强,如蛇根碱,小聚碱具有强碱性。

酰胺型:碱性极弱,强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碱等。

(3)空间效应

若生物碱的空间环境不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其碱性减弱。如甲基麻黄碱碱性麻黄碱,

东蓑若碱碱性1若碱。

(4)氢键效应

基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羟基、镣基等取代基团,并且处在有利于同生物碱

共钝酸分子的缶并子形成分子内氢键缔合,此时,该生物碱的共烧酸较稳定,碱性增强。如

伪麻黄碱的碱性强于麻黄碱。A型题:

1.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性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A.SP>SP>SP

B.SP>SP>SP

C.SP>SP>SP

D.SP>SP>SP

E.SP>SP>Sp

[答疑编号111020201]

「正确答案」C

2.东葭若碱的碱性较葭若碱弱的主要原因是

A.p-n共匏

B.Jt-jt共规

C.空间效应

D.氢原子的杂化程度

E.分子内氢键

[答疑编号111020202]

「正确答案」C233232322332第8页

3.下组生物碱中碱性最弱者是

A.苦参碱(叔胺碱)

B.麻黄碱(仲胺碱)

C.伪麻黄碱(仲胺碱)

D.葭若碱(叔胺碱)

E.东葭若碱(有立体障碍的叔胺碱)

[答疑编号111020203]

『正确答案」E

4.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者是

A.氯化黄连碱

B.小桀碱

C.苦参碱

D.氧化苦参碱

E.麻黄碱

[答疑编号111020204]

『正确答案」B

5.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者是

A.小粟碱

B.麻黄碱

C,番木鳖碱

D.新番木碱

E.秋水仙碱

[答疑编号111020205]

「正确答案」A

X型题:

1.使生物碱碱性减小的及电子基团是

A.烷基

B.震基

C.醛基

D.酯基

E.苯基

[答疑编号111020206]

(正确答案」BCDE

五、沉淀反应

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水或稀醇中能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这

些试剂称为生物碱沉淀试剂。

1.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

生物碱沉淀的反应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X型题:

1.不能进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

A.稀碱水溶液第9页

B.稀酸水溶液

C.稀酸丙酮溶液

D.醋酸水溶液

E.稀酸乙醇溶液

[答疑编号111020207]

「正确答案」AC

2.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

A.浓强酸水溶液

B.碱性有机溶剂

C.称酸水溶液

D.酸性称醇溶液

E.强碱性水溶液

[答疑编号111020208]

「正确答案」CD

2.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

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类等。常见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

化钿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等。

3.生物碱沉淀反应阳性结果的判断

(1)假阴性:少数生物碱不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如麻黄碱、咖啡

碱与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不能发生沉淀反应。

(2)假阳性:中药中有些非生物碱类物质也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如蛋

白质、多肽、氨基酸、糅质等。

4.生物碱沉淀反应的应用

六、显色反应

某些生物碱能与一些特定试剂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称为生物碱的显色反应,所用

试剂称为生物碱显色试剂。

第三节提取与分离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

(-)脂溶性生物碱的提取

1.水或酸水提取法

常用0.1%〜1%的盐酸或硫酸,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提取。

①阳离子树脂交换法

②萃取法

2.醇类溶剂提取法

提取方法可采用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

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之前,必须将中药用碱水(石灰乳、碳酸钠溶液或稀氨水)湿

润,使生物碱游离,再用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提取方法多采用浸渍法、回流提取法或连

续回流提取法。

二、生物碱的分离第10页

(一)初步分离

将总生物碱按碱性强弱、酚性有无及是否水溶性,初步分离为5个部分。

A型题:

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

A.苦参碱

B.氧化苦参碱

C.秋水仙碱

D.麻黄碱

E.山葭若碱

[答疑编号111020209]

「正确答案」C

(二)生物碱单体的分离

1.利用生物碱碱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

一种方法是将总碱溶于稀酸水中,逐步加碱液调节pll,使川由低到高,每调节一次

pH,用氯仿萃取数次,从而将碱性由弱到强的生物碱依次转溶于氯仿而得以分离。

另一种方法是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中,用pH由高到低的酸性缓冲液依次萃取,使生物

碱按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自总碱中逐•转溶至酸性缓冲液中;然后分别将各部分酸性缓冲

液碱化,用氯伤萃取得到不同碱性的生物碱。

2.利用生物碱及其盐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第11页

①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的极性小于氧化苦参碱,前后能溶于乙酸,而后者难溶于乙醛

②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

两者的基本结构相似,仅个取代基团的差异,后者为酚羟基,前者为甲氧基,故后者

的极性大于前者。汉防己乙素难溶于苯,而汉防己甲素可溶于冷苯。

③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两者为一对光学异构体,前者的草酸盐较后者的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将麻黄碱和

伪麻黄碱溶于适量水中,加入一定量草酸,麻黄碱生成草酸盐即先从水溶液中析出。

B型题:

A.麻黄碱

B.番林鳖碱

C.奎宁

D.奎尼丁

E.金鸡尼丁

1.可利用其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答疑编号111020301]

r正确答案」c

2.可利用其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答疑编号111020302]

[正确答案』B

3.可利用其酒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答疑编号111020303]

[正确答案JE

4.可利用其氢碘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答疑编号111020304]

「正确答案』D

5.可利用其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答疑编号111020305]

「正确答案」A

3.利用生物碱特殊官能团进行分离

常见的有酚羟基、竣基、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等官能团。可利用这些官能团进行分离。

4.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

(1)吸附柱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吸附剂,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洗脱剂。

(2)分配柱色谱:以硅胶为支持剂,酸性缓冲液为固定相。

三、生物碱的色谱鉴别

(一)薄层色谱

1.吸附薄层色谱法

(1)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2)展开剂

(3)显色观察

多数生物碱的簿层色谱需用政良碘化铀钾试剂喷洒,显示桔红色斑点。

第12页

(4)应用范围

硅胶和氧化铝薄层色谱适用于分离和检识脂性生物碱。

2.分配薄层色谱法

(1)支持剂:硅胶、纤维素。

(2)固定相

对于脂溶生物碱的分离,多以甲酰胺为固定相;水溶性生物碱或生物碱盐则以水作固定

相。

(3)展开剂

分离脂溶性生物碱,应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作展开剂。分离水溶性生物碱,则应以亲水性

的溶剂作展开剂,如BAW系统[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

(4)应用范围

以甲酰胺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适于分离弱极性或中等极性的生物碱,以水为固定相的

薄层色谱,适于分离水溶性的生物碱。

(二)纸色谱

1.固定相:①水;②甲酰胺;③酸性缓冲液。

2.展开剂:以水作固定相的纸色谱,宜用亲水性溶剂系统作展开剂,如BAW[正丁醇-乙

酸-水(4:1:5),上层];以甲酰胺和酸性缓冲液作固定相的纸色谱,多以亲脂性有机溶

剂系统作展开剂。

3.显色剂

4.应用范围:纸色谱法多用于水溶性生物碱、生物碱盐和弱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检识。

(三)高效液相色谱

(四)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如麻黄生物碱、烟碱等。

第四节含生物碱的中药实例

一、苦参

(一)化学结构

苦参所含生物碱主要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属于喳喏里西咤类衍生物。分子中均有2

个氮原子,一个是叔胺氮,个是酰胺氮。

(二)理化性质

1.碱性

苦参碱中所含生物均有两个氮原子。叔胺氮(N-1),呈碱性;酰胺氮(N-16),几乎

不显碱性,只相当于一元碱。

2.溶解性

苦参碱的溶解性能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叔胺碱,它既可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

酸、苯、二硫化碳亲脂性溶剂。氧化苦参是苦参碱的氮-氧化物,具半极性配位键,其亲

水性比苦参碱更强,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醛。

(三)生物活性

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抗缺氧、扩张血管、降血脂、

抗柯萨奇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

二、麻黄

(-)麻黄生物大及其化学结构第13页

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

麻黄生物碱分于中的氮原于均在侧链上。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属仲胺衍生物,且互为立体

异构体,它们的结构区别在于C-1的构型不同。

(二)麻黄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为无色结晶。两者皆具有挥发性。

2.碱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仲胺生物碱,碱性较强。伪麻黄碱的碱性稍强于麻黄碱。

3.溶解性

游离的麻黄碱可溶于水,但伪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麻黄碱小。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形

成盐以后的溶解性能不完全相同,如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盐

酸麻黄碱不溶于氯仿,而盐酸伪麻黄碱可溶于氯仿。

(三)麻黄生物碱的鉴别反应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

1.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属于仲胺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产生棕色沉淀。

2.铜络盐反应麻黄碱和伪麻黄的水溶液加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呈蓝紫色。

(四)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提取分离

1.溶剂法

2.水蒸气蒸储法

3.离子交换树脂法

利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麻黄碱的碱性较伪麻黄碱弱,先从树脂柱上洗脱。

(五)生物活性

麻黄碱有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能兴奋大脑、中脑、延脑和呼吸循环中枢,

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能增加汗腺及唾液腺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伪麻黄碱有升压、

利尿作用。

三、黄连

(一)黄国家中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

芳基异喳琳衍生物,属于原小聚碱型,主要有小嚷碱(黄连素)、巴马丁、黄连碱、甲

基黄连碱、药根碱等,均为季镂型生物碱。

(-)小聚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

自水或稀乙醇中析出的小集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2.溶解性

游离小槃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难溶于

苯、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小粟碱的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较易溶于沸水,难溶

于乙醇。小粱碱与大分子有机酸结合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小聚碱一般以季钱型生物碱的状态存在,可以离子化呈强碱性,能溶于水,溶液为红

色。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碱,抑制了季钱离子的解离,季镂型小聚碱则部分转变为醛

式或醇式,其溶液也转变成棕色和黄色。醇式和醛式小奖碱为亲脂性成分,可溶于乙醛等

亲脂性有机溶剂。

(三)小集碱的鉴别反应

小聚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还具有两个特征性检识反应。

1.丙酮加成反应第14页

在盐酸小聚碱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呈强碱性,然后滴加丙酮,生成黄色结品性小

粱碱丙酮加成物。

2.漂白粉显色反应

在小暴碱的酸性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漂白粉(或通入氯气),小察碱水溶液由黄色转变为

樱红色。

(四)生物活性

小槃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

四、川乌

(一)化学结构

乌头和附子主要含二菇生物碱,属于四环或五环二花类衍生物。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

次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在C-14和C-8位有两个酯键。

(-)川乌主要毒性生物碱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

乌头碱、次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毒性极强,是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

若将双酯型碱经水解除去酯基,生成单酯型生物碱(乌头次碱)或醇胺型生物碱(乌头原

碱),则毒性降低。

五、洋金花

(一)化学结构

蔗若烷衍生物,主要包括蔗若碱(阿托品)、东苴若碱、山葭若碱、樟柳碱和N-去甲葭

若碱。其中阿托品是葭若碱的外消旋体。

(二)理化性质

1.旋光性

2.碱性

东葭若碱和樟柳碱碱性较弱;葭若碱碱性较强;山蔑管碱碱性介于葭若碱和东蔗若碱之

间。

3.溶解性

(三)鉴别反应

1.氯化汞沉淀反应

甚若碱(或阿托品)加热后沉淀变为红色。东蔗若碱则与氯化汞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Vitali反应

葭若碱(或阿托品)、东蔗若碱等葭若烷类生物碱可发生Vitali反应,用发烟硝酸处

理后,再与苛性碱醇溶液反应,显深紫色。樟柳碱为负反应。

3.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缩合反应

樟柳碱可发生该反应显黄色,其余不反应。

(四)生物活性

东葭若碱除具有真若碱的生理活性(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外,还有镇

静、麻醉的作用。

六、马钱子

(-)化学结构

主要生物碱是土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有强毒性,属于叫噪类衍生物。

(二)鉴别方法

硝酸反应:士的宁与硝酸作用呈淡黄色,蒸干后的残渣遇氨气即变为紫红色;马钱子碱

与浓硝酸接触呈深红色,继加氯化亚锡,由红色转为紫色。

第15页

浓硫酸-重倍酸钾反应

A型题:

1.vitali反应不能用于检识的是

A.樟柳碱

B.蔗若碱

C.阿托品

D.东葭若碱

E.山葭若

[答疑编号111020401]

『正确答案』A

2.具有配位键结构的生物碱是

A.苦参碱

B.羟基苦参碱

C.氧化苦参碱

D,去氢苦参碱

E.安那吉碱

[答疑编号111020402]

[正确答案」C

3.麻黄碱不具备的性质是

A.与大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能产生沉淀反应

B.可溶于水

C.可溶于氯仿

D.具有挥发性

E.拟肾上腺素作用

[答疑编号111020403]

f正确答案」A

4.以溶剂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是根据

A.两者的碱性不同

B.两者侧链的绝对构型不同

C.两者的盐酸盐的水溶性不同

D.两者的草酸盐的水深性不同

E.两者的脂溶性不同

[答疑编号111020404]

「正确答案」D

B型题:

A.小累碱

B.麻黄碱

C.伪麻黄碱

D.东葭若碱

E.山葭若碱

L其共粗酸的分子内氢键稳定的是

[答疑编号111020405]第16页

f正确答案』C

2.其草酸盐不溶于水的是

[答疑编号111020406]

『正确答案』B

3.其分子结构中具有氧环的是

[答疑编号111020407]

『正确答案』D

4.其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的是

[答疑编号111020408]

「正确答案」A

5.其盐酸盐加入氢氧化钠后,滴加丙酮,生成黄色结晶的是

[答疑编号111020409]

「正确答案」A

X型题:

L小度碱的特征性检识反应是

A.与碘化钿钾的反应

B.与雷氏佞盐的反应

C.与丙酮的反应

D.与苦味酸的反应

E.与漂白粉的反应

[答疑编号111020410]

[正确答案」CE

2.有关苦参碱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具有酯键结构

B.为水溶性生物碱,难溶于氯仿、乙醛中

C.存在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苦参中

D.属于喳喏里西咤的衍生物

E.具有肌肉松弛作用

[答疑编号111020411]

「正确答案」CD

第三章糖和普

第一节糖的分类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是组成糖类及其衍生物的基本多元。习惯上将单糖Fischer投影

式中距镀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定为整个糖分子的绝对构型,其羟基向右的为D-

型,向左的为L-型。

根据成环的C原子多少,可分为五碳糖(吠喃糖)、六碳糖(毗喃糖)。单糖成环后新

形成的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成为端基碳,生成的一对差向异构体有a|3两种构型。

常见的单糖有:五碳醛糖(如D-核糖、D-木糖、L-阿拉伯糖)、六碳醛糖(如D-葡萄

糖、D-甘露糖、第17页

D-半乳糖)、甲基五碳醛糖(如D-鸡纳糖、L-鼠李糖、D-夫糖)、六碳酮糖(如D-果

糖)、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等。

由2〜9分子个单糖通过背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称为低聚糖,或寡糖。常见的

二糖有:龙胆二糖、麦芽糖、冬绿糖、蚕豆糖、昆布二糖、槐糖、芸香糖、新橙皮糖等。

龙胆二糖、麦芽糖、芸香糖和新橙皮糖需要了解其结构。

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首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或多糖。分两类:一类是动植物

的支持组织,该类成分不溶于水,分子呈直链型,如纤维素;一类是动植物的贮存养料,

可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多数分子呈支链型,如淀粉。其中,淀粉由直链的糖淀粉和支链

的胶淀粉组成。糖淀粉遇碘显蓝色,胶淀粉遇碘显紫红色。

第二节昔的分类

甘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去氧糖等与另一非汤武之通过

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中糖部分称为首元或配基,其连接的键叫昔键

一、按昔元的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鼠甘、香豆素甘、木脂素昔、黄酮昔、愚:醍昔、口卯朵普等。

二、按音类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

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昔称为原生甘,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称为次生甘。苦杏仁甘是原生

昔,水解后失去一分子葡萄糖而成的野樱昔就是次生昔。

三、按背键原子分类

1.0-甘(最常见的一类背)

(1)醇甘: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的甘,如具有致适应原作用的红景天

甘,杀虫抗菌作用的毛葭背,解痉止痛作用的獐芽菜苦甘等都属于醇普。

(2)酚甘:通过酚羟基而成的甘,如苯酚甘、蔡酚昔、慈酸甘、香豆素甘、黄酮甘、

木脂素甘等。如天麻背。

(3)鼠背:主要是指a-羟月青的甘。此类昔多数为水溶性,易水解,生成的昔元a-羟

牌很不稳定,立即分解为醛(酮)和氢鼠酸。在碱性条件下昔元容易发生异构化。如苦杏

仁甘。

(4)酯甘:以其昔元的竣基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而成,酯昔的背键既有缩醛性质又有

脂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所水解。如山慈菇甘A。

(5)口引噪昔

2.S-甘萝卜昔和芥子昔。芥子昔经芥子酶水解,生成的芥子油含有异硫氟酸酯类、葡

萄糖和硫酸盐,具有止痛和消炎作用。

3.2甘巴豆昔。

4.C-昔是一类不通过0原子,而直接以C原子与昔元的C原子相连的昔类。牡荆素、

芦荟甘。

四、其他分类方法

1.按昔的特殊性质分类,如皂昔;

2.按生理作用分类,如强心普;

3.按糖的名称分类,如木糖甘、葡萄糖首;

第18页

4.按连接单糖基的数目分类,如单糖背、双糖甘、叁糖昔;

5.按连接的糖链数目分类,如单糖链背、双糖链昔等。

第三节化学性质

-、糖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单糖分子中有醛(酮)基、伯醇基、仲醇基和邻二醇基结构单元。

(1)Fehling反应:在碱性试剂下,Ag及Cu可符醛基氧化成竣基,分别生成金属银及

砖红色的氧化亚铜。。

(2)滨水:氧化糖的醛基生成糖酸。澳水只氧化醛糖不氧化酮糖。

(3)过碘酸氧化反应

在糖甘类和多元醇的结构研究中,过碘酸氧化反应是一个常用的反应。该反应的特点

是:①不仅能氧化邻二醇,而且对于a-氨基醇、a-羟基醛(酮)、a-羟基酸、邻二

酮、酮酸和某些活性次甲基也也可氧化,只是对于a-羟基醛(酮)反应慢,对酮酸反应

非常慢。②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对顺式邻二醇羟基的氧化速度比反式快得多,,如对

于a-D-甘露醇毗喃糖甲甘的反应速度大大快于B-D-葡萄毗喃糖甲甘;但在弱碱性条件

下顺式和反式邻二醇羟基的反应速度相差不大。。③对固定在环的异边并无扭曲余地的邻

二醇羟基不反应,如过碘酸不与1,6-B-D-葡萄吠喃糖酎反应。④对开裂邻二醇羟基的反

应几乎是定量进行的,生成的HI0>3可以滴定,最终的降解产物(如甲醛、甲酸等)也比

较稳定。⑤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通过测定HI03的消耗量以及最终的降解产物,可以推

测出糖的种类、糖的氧环大小(毗喃糖或吠喃糖)、糖与糖的连接位置、分子中邻二醇羟

基的数目以及碳的构型等。

2.羟基反应

(1)酸化反应:酸化最常用的糖及昔的酸化反应有甲醛化、三甲基硅酸化和三苯甲触

化等。。常用的甲醛化方法有Haworth法、Purdie法、Kuhn法>、、Hakomorii法(箱守

法)等等。

(2)酰化反应:酰化反应最常用的糖及苗的酰化反应是乙酰化和甲苯磺酰化。如对甲

苯磺酰化反应,乙酰化反应所用试剂多为醋醉。。

(3)缩醛和缩酮化反应:酮或醛在脱水剂作用下易与具有适当空间的1,3-二醇羟基或

邻二醇羟基生成环状的缩醛或缩酮。

(4)硼酸络合反应:许多具有邻二羟基的化合物可与硼酸、铝酸、铜氨、碱金属等试

剂反应生成络合物,使它们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改变,据此可用于糖、甘等化合物的分

离、鉴定以及构型的确定。

与硼酸的络合反应对羟基位置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处在同一平面上的羟基才能形成稳

定的络合物。

3.锻基反应

除了发生上述氧化反应外,糖的谈基还可被催化氢化或金属氢化物还原,其产物叫糖

醇。此外,具有醛或酮拨基的单糖可与苯朗反应,首先生成腺,表现出非常好的晶形和溶

点点。

4.昔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甘类化合物和苜原是一对母子关系,一般来讲,甘元是一个亲脂性成分,当首元和糖连

接形成昔以后,会变成一个亲水性的成分。因此,在一般意义上,首元具有亲脂性,有非

常好的结晶状态,而甘类化合物具有亲水性,一般来讲,是一个无定形的粉末。但是昔的

亲水性的大小,实际上变化是很大的,因为甘类化合物是由普元和糖两部分连接起来的,

假如在一个化合物的结构当中,昔元部分的极性很小,上面连的糖也很少,此时的昔所表

现出来的极性,也不会很大;假如昔元本身极性就比较大,上面又连了很多的糖,最终所

形成的昔的极性肯定也会非常大。因此,昔的极性的大小,是由昔元的极性和普中糖的极

性两部分+2+第19页

综合作用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分析昔的极性的大小的时候,一定要分

析组成这个昔的昔元的极性如何,糖的极性如何。

C-甘,在亲脂性或亲水性的溶剂当中,它的极性都不是特别的理想,这是它与其它昔类

化合物一个显著的区别。首类化合物因为在分子结构中都有糖,昔类化合物都会表现很强

的旋光性,而背元可能会表现旋光性,也可能没有旋光性,有没有旋光取决于分子结构当

中,是不是存在手性碳原子,是不是存在对称的因素,因此需要具体的结构作具体的分

析。

二、背键的裂解

1.酸催化水解

背键具有缩醛结构,易为稀酸催化水解。反应一般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进行。常用的酸有

盐酸、硫酸、乙酸、甲酸等等。其机制是昔原子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阳碳离子或半椅

型中间体,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

(1)按背键原子不同,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昔>0一昔〉S一昔〉C一背。。

(2)毗喃糖甘中毗喃环的C-5上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因此五碳糖最易水解,其顺序

为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如果接有-C00H,则最难水解。

(3)氨基糖较羟基糖难水解,羟基糖又较去氧粮难水解。

(4)吹喃糖甘较毗喃糖甘易于水解,酮糖较醛糖易水解。。

2.碱催化水解

仅酯甘、酚甘、烯醇甘和B-吸电子基取代的背等才能被水解。

3.酶催化水解

酶催化反应具有专属性高,条件温和的特点。常用的酶有转化糖酶、麦芽糖酶、杏仁甘

酷和纤维素能等。

①转化糖酶:B-果糖甘水解;

②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水解;

③杏仁甘的:•种B-葡萄糖甘水解醮,专属性较低,水解一般B-葡萄糖昔和有关六

碳醛糖昔;④纤维素的:B-葡萄糖甘水解的。

pH条件对酶水解反应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芥子甘酶水解芥子背,在pH7时酶解生成

异硫氟酸酯,在pH3-4时酶解则生成睛和硫黄。

三、昔类的显色反应

糖的显色反应中最重要的是Molish反应。

背元的结构多种多样,,Molishh试剂由浓硫酸和和a一祭酚组成。。可检识糖和甘的

存在。音类化合物由首元和糖两部分组成,故昔类化合物能发生相应的首元和糖的各种显

色反应。硫酸兼有水解音键的作用,生成的单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失去3分子水,生成

具有吠喃环结构的醛类化合物。由五碳糖生成的是糠醛,甲基五碳糖生成的是5-甲糠醛,

六碳糖生成的是5-羟甲糠醛。这些糠醛衍生物和许多芳胺、酚类可缩合成有色物质,借此

来检识糖和苜类化合物的存在。

A型题:

用于检识化合物中是否含糖的结构单元的显色反应是()

A.Keddie反应

B.Legal反应

C.Molish反应第20页

D.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E.Raymond反应

[答疑编号111030101]

「正确答案」C

X型题:

能与Molish试剂成阳性反应的化合物有()

A.山蔡酚

B.芦丁

C.芹菜素-7-0-葡萄糖

D.木犀草素-7-0-葡萄糖

E.橙皮背

[答疑编号111030102]

[正确答案」BCDE

B型题:

A.三氯乙酸反应

B.Molish反应

C.中性醋酸铅试剂

D.红外光谱

E.Girard试剂

区别三拓皂甘元和三砧皂苜()

[答疑编号111030103]

r正确答案」B

A.蛋白质

B.多糖

C.氨基酸

D.昆虫变态激素

E.留醇

具有Molish反应的是()

[答疑编号111030104]

r正确答案」B

第四节提取分离方法

在提取分离方法里昔类化合物是有昔和昔元的区分,昔类化合物和甘元它们是一对母子

关系,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转变为甘元。甘是一个亲水性的成分,首元是一个亲脂性的成

分昔的亲水性的大小取决于首元部分,以及在形成昔的时候所连的糖这样两个部分。

昔在植物体里边的存在状况有原生昔和次生昔的区分,在提取分离甘类化合物时,有时

候需要提取的是原生背,有时候需要提取的是次生昔,有的时候又需要提取的是甘元。

在提取原生昔的时,首先要尽量设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避免原生被酶解,常用的

方法是采用甲第21页

醇、乙醇或沸水提取,或者在药材原料中拌入•定量的无机盐(如碳酸钙)。其次是在

提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酸或碱接触,以防酸或碱破坏欲提取成分的结构。

提取次生昔时要利用酶的活性。

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一般可用乙醛或氯仿萃取得到昔元,用醋酸乙酯萃取得到单糖

背,用正丁醇萃取得到多糖普。

练习题

X型题

从中药里提取原生营可采用的方法有()

A.水浸泡法

B.沸水煮沸法

C.乙醇提取法

D.乙醛提取法

E.酸水提取法

[答疑编号111030301]

「正确答案」BC

A型题

要从含甘类中药中得到较多的有生物活性的游离的昔原,最好的方法是()

A.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酸水解以后用乙醛来萃取

B.用乙酸直接来萃取

C.用水提取,提取液加酸水解以后萃取

D.用水提取,提取液直接用乙醛来萃取

E.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以后,用乙醛来萃取

[答疑编号111030302]

r正确答案」A

第五节结构测定

昔是由糖和昔元两部分组成的。

昔的分解,首先了解基本的分子量的大小,就把普通过水解的办法变成两部分,变成昔

元部分、糖部分,然后分别对昔元部分、糖部分分别来进行结构研究,最后将两部分结

构,拼揍在一起,还原成一个音的完整的结构。

•、糖的鉴定

(-)纸色谱

展开剂以正丁醇-乙醇-水和水饱和的苯酚两种系统应用最为普遍。正丁醇醋酸水简称

BAW系统,B代表正丁醇,A代表醋酸,W代表水。比例为4:1:5的上层溶液。糖类的纸色

谱常用显色剂有:硝酸银试剂;三苯四氮嘎盐试剂;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3,5-二羟

基甲苯-盐酸试剂;过碘酸加联苯胺试剂等。

在用纸层吸来进行分离,最常见的糖是葡萄糖和鼠李糖,这两个糖Rf值的大小一般的

规律是,鼠李糖因为极性,小于葡萄糖,在用纸色谱检识时,鼠李糖的Rf值一般大于葡

萄糖。不同的糖Rf值的大小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常用显色剂有:硝酸银试剂,使还原糖显棕黑色;三苯四氮嚏盐试剂,使单糖和还原性

低聚糖呈红色;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使单糖中的五碳糖和六碳糖所呈颜色略有区

别;3,5-二羟基甲苯-盐酸试剂,使第22页

酮糖和含酮糖的低聚糖呈红色;过碘酸加联苯胺,使糖、甘和多元醇中有邻羟基结构者

呈蓝底白边。

(-)薄层色谱

糖的极性大,在硅胶薄层上进行层析时,点样量不宜过多。若点样太多,斑点就会明显

拖尾,Rf值也下降,使一些Rf值相近的糖难以获得满意的分离。若硅胶用0.03mol/L硼

酸溶液或一些无机盐的水溶液代替水调制吸附剂涂铺薄层,则样品承载量可明显增加,分

离效果也有改善。

(三)气相色谱

(四)离子交换色谱

(五)液相色谱

二、糖链的结构测定

测定糖链的结构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单糖的组成;糖与糖的连接位置和顺序;昔键的构

型。

(-)分子量的测定背的分子量测定目前大多采用质谱法。但由于其极性大导致热挥

发性差,电子轰击法(EI)和化学电离(CI)常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般采用场解吸

(FD)、快原子轰击(FAB)、电喷雾(ESI)等方法获得[M+H]、[M+Na]等准分子离子

峰。

(-)单糖的鉴定营中糖链的研究首先要了解由哪些单糖所组成,各种单糖之间的比

例如何。一般是将背键全部酸水解,然后用纸色谱检出单糖的种类。经显色后用薄层扫描

仪求得各种糖的分子比。单糖的定性定量也可以通过普全甲基化并水解后得到的甲基化单

糖的气相色谱决定,但需要各种各样的甲基化单糖作标准品。

(三)单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

单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的两种方法是:背全甲基化甲醇解,CNMR普化位移。

将甘全甲基化,然后水解昔键,鉴定所有获得的甲基化单糖,其中游离的-0H的部位

就是连接位置。水解要尽可能温和,否则会发生去甲基化反应和降解反应。

(四)糖链连接顺序的确定

早期决定糖连接顺序的方法主要是缓和水解法,即用稀酸(包括有机酸)水解、酶解、

乙酰解、碱水解等方法,将昔的穗链水解成较小的片段(各种低聚糖),然后分析这些低

聚糖的连接顺序,从低聚糖的结构推测整个糖链的结构。Smith裂解法也广泛用于糖连接

顺序的决定,只是分析碎片的工作比较繁琐。近年质谱分析也已用于糖链连接顺序的研

究。在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中有时会出现首分子中依次脱去末端糖的碎片离子峰。

如果单糖的质量不同,可由此确定糖的连接顺序。

目前,2D-NMR和NOE差谱技术在确定糖链连接位置和顺序的研究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如

在以下化合物IIMBC谱中可以观察到1"-H和7-C,1'"-H和3"-C以及1""-H和

6"'-C的远程相关,由此可判断糖与背元及单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五)昔健构型的确定

糖与糖之间的背键和糖与非糖部分的昔键,本质上都是缩醛键,也都存在端基碳原子的

构型问题。测定昔键构型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方法,即酶催化水解方法、分子旋光差法

(Klyne法)和NMR法。

1.利用酶水解进行测定如麦芽糖酶能水解的为a一音键,而杏仁甘酶能水解的为3

一背键。但必须注意并非所有的B-背键都能为杏仁甘酶所水解。

2.利用Klyne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Klyne根据前人的经验,得出一个计算公式,即先测定未知昔键构型的普及其水解所得

昔元的旋光度,再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子比旋[M]D,然后用音的分子比旋[M]D减去音元的分

子比旋[M]D

△[M]D»公式如下:

△D-MD昔昔元昔昔元13++,求得其差值为

3.利用NMR进行测定HNMR:葡萄糖,B-普键JH1-H2=6〜8Hz,a-昔键JH1-H2=3~

4Hz。注意鼠李糖、甘1第23页

露糖不能用上法鉴别。

13CNMR:1JC1-H1=170HZ(a-甘键),1JC『H1=160HZ(B-昔键)。练习题

X型题

甘类化合物确定糖链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

A.糖链中糖的元素比

B.糖链中糖的种类和比例

C.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D.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E.糖之间背键的构型

[答疑编号111030303]

「正确答案」BCDE

确定苦杏仁背苜键的构型,可选用的方法有

A.苦杏仁酷能解法

B.1H—NMR谱端基H的J值

C.13C—NMR谱端基C的IJch值

D.13C—NMR谱端基C的6值

E.1H—NMR谱端基H的8值

[答疑编号111030304]

「正确答案」ABCD

确定背键构型的方法有

A.酸水解法

B.碱水解法

C.酶催化水解法

D.克分子比旋光差(Klyne)法

E.NMR法

[答疑编号111030305]

[正确答案」CDE

B型题

(1〜5)

A.糖的种类

B.首元的种类

C.昔的分子量

D.单糖间连接位置

E.许键的构型

1.苜经酸水解后有机溶剂层的薄层色谱可检识

[答疑编号111030306]

r正确答案」B

2.甘经酸水解后水层的纸色谱可检识

[答疑编号111030307]

「正确答案」A

3.昔的1HNMR谱中的JH1—H2可确定第24页

[答疑编号111030308]

r正确答案」E

4.昔的CNMR谱的首化位移可确定

[答疑编号111030309]

「正确答案」D

5.昔的FAB-MS可确定

[答疑编号111030310]

「正确答案」C

第六节苦杏仁中所含甘类化合物

苦杏仁甘是一种鼠背,易被酸和酶所催化水解。水解所得到的昔元a-羟基苯乙睛很不

稳定,易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氟酸。其中苯甲醛具有特殊的香味,通常将此作为鉴别苦杏

仁昔的方法。其具体操作为: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发出苯甲醛的特殊香气。此外,苯

甲醛可使三硝基苯酚试纸显砖红色的反应也可用来鉴定苦杏仁昔的存在。具体操作为:取

苦杏仁数粒,捣碎,称取约0.1g,置试管中,加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三硝基苯

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温水浴中,10分钟后,试纸显砖红色。反应式见前。13

第四章醍类

醍类化合物包括酿类或容易转化为具有酿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面与醍类

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能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主要有苯醍、蔡醍、菲醍、慈醍等四类。

一、苯醛类

可分为邻苯酣和对苯醍两大类。

二、蔡醒类

许多秦醍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的一系列紫草素

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药性相

符,可认为这些亲醍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分。

三、菲醒类

天然菲配类衍生物包括邻醒及对醍两种类型。

四、葱醍类

懑:酿类成分包括慈酮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按母核可分为单懑:核及双慈核,按氧化

程度又可分为氧化恿;酚、葱酚、意酮、意酚及慈酮的二聚物。

按是否含糖和是否形成昔来分类,分为游离慈醒和结合慈醍。

(一)单慈核类

1.恿:龌及其首类第25页

天然慈醒以9,10-慈醍最为常见,其C-9、CT0为最高氧化状态,较为稳定。

(1)大黄素型这类懑:醍其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许多中药如

大黄、虎杖等有致泻作用的活性成分就属于此类化合物。羟基慈醒类衍生物多与葡萄糖、

鼠李糖结合成昔存在。

(2)茜草素型这类葱醒其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颜色为橙黄至橙红色,种类较少,

如中药茜草中的茜草素及其昔、羟基茜草素、伪羟基茜草素。

2.氧化懑:酚类

懑:醵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化葱酚及其互变异构体恿:二酚,氧化慈酚及慈二

酚均不稳定,氧化葱酚易氧化成葱酮或葱酚,恿:二酚易氧化成慈醍,故两者较少存在于植

物中。

3.葱酚或慈酮类

意配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慈酚及其互变异构体慈酮。在新鲜大黄中含有懑:酚类

成分,贮存2年以上则检测不到慈酚。如果慈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糖缩合成昔,则

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去糖后,才容易被氧化转变成葱酿类化合物。

4.C-糖基慈类

这类意衍生物是以糖作为侧链通过碳-碳键直接与背元相连。

(二)双慈核类

1.二慈酮类衍生物二慈酮类是二分子慈酮脱去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

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又可分为中位连接和a位连接等形式。二恿:酮多以背的形

式存在,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二分子慈酮,用FeC13氧化则生成二分子慈酣。如中药大

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昔A、B、C、D等皆为二慈酮类衍生物。

大黄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甘A,就是因其在肠内转变为大黄酸慈酮而发挥作用。

2.二懑:配类懑:配类脱氢缩合或二慈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懑:醛类。天然二慈酣类中两个

葱醍环都是相同且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的相互排斥,使两个慈醍环呈反向排列,如山扁

豆双醒。

3.去氢二慈酮类中位二意酮脱去一分子氢被进一步氧化,两环之间以双键相连的称为

去氢二懑:酮。颜色呈紫红色。

4.日照懑:酮类去氢二懑:酮进一步氧化,a与a'位相连组成一六元环,形成日照懑:酮

类化合物。

5.中位苯骈二意酮类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在天然,藏衍生物中具有最高氧化程度,也是天

然产物中高度稠合的多元环系统之一。

第二节理化性质

一、性状

醍类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