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测量与评估考点及答案_第1页
自考心理测量与评估考点及答案_第2页
自考心理测量与评估考点及答案_第3页
自考心理测量与评估考点及答案_第4页
自考心理测量与评估考点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代表四种量化水平的量表有哪些?

测量就是使对象特点予以量化的活动

测量的要素有二:一是测量参照点(即零点/起点)

二是测量单位

1)名义量表

其上的值量化水平最低,只有类别标志的含义,不能施行任何运算,比如:车牌号码。

2)顺序量表

其上的值量化水平略高,只有顺序的含义,不等距,既无可加性,更无可除性,只可施行顺序递推的逻辑运

算,比如:品德评定。

3)等距量表

其上的值量化水平更高,不但有顺序含义,还是等距的,即单位相等,因为没有绝对零点,只有可加性而无

可除性,故只可施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作乘除运算,比如:温度。

4)比例量表

其上的值量化水平最高,不但有顺序性,还等距,等单位,有绝对零点,既有可加性又有可除性,比如:身

高、体重。

2]心理测量的含义及特点:

一、心理测量的含义

心理测量就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与物理测

量相比,心理测量所测对象已不再是物质实体及其特征,而是人的心理特性,即精神性的、非实体的存在,对人的

心理特性的测量,大体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来进行:

1)测量者对被测量者的观察

2)由被测者自陈报告

3)借助被测者周围人的观察

二、心理测量具有以下特点:

对人的心理特性的认识与测量,跟物理测量比,有其显著有同的突出特点:

1)间接性

人的心理特性是潜在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内部,它具有内隐性、稳定性和对外部行为的支配决定性。对心

理特性、结构或者说“构念”的测量,主测者所直接接触到的只是其外部表现。

2)相对性

测量结果不能绝对化,要相对地来对待。这是有两层意义:一是内部心理特性与外显行为间不存在确定性函

数关系,所以测量结果只有相对意义。二是按心理测量对象本身的特性,测量结果大都只能在顺序量表上取值,所

以具有相对性;即便放宽某些要求,最多也只能在等距量表上取值。

3)主体间交往性

心理测量的“施-受”双方是“人-人”的关系,双方都是能动的社会主体,测量活动是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活

动与作用。

首先,作为心理测量活动对象的受测者并非静止消极的,只单纯接受施测;相反,他要积极作用于测量活动本

身。

其次,测量活动所测的对象,是受测主体的心理特性,而主体具有能动性,所以一定要重视受测者在测量过程

中的学习和迁移能力。

第三,由于施受双方都是能动主体,处在同一发展层级上,因而,有时其施、受地位也可以互换,并非绝对固

定。

3】简述心理测验的定义、心理测量标准化的内容及测验的客观性表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心理测验:是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

二、心理测量标准化内容包括:

1)要求测验编制,即测量工具的标准化。是否经过项目分析和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是标准化测验区别于

非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标志。

2)要求测验实施与评分的标准化。排除一切外部因素的干扰,使最后的量化结果取值的高低,唯一地能归因

于被试个体内部心理特性水平的高低,也是标准化测验区别于非标准化心理测量的重要标志。

3)要求分数解释的标准化。分数的解释涉及到测验结果的应用,也是标准化测验区别于非标准化心理测量的

重要标志。

三、测验的客观性表现

1)测验的实施、评分与测验结果的解释应用,都要严格按测验指导书的统一规定办,不能由施测者、评分员、

结果使用者任意来确定。

2)测验开发编制过程中,测验项目难度及其测试性能,应该依据客观事实得出;同时,筛选哪些项目来编组

成测验,应通过调查研究根据事实资料来确定,不能凭编制开发者的意愿与好恶来随意确定。

3)标准化测验的实际质量如何,要通过实证检验来确定。一个测验的质量主要应考察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心理测验定义所说的“行为样本”有哪三层意思?

意思有三:1)测验所直接测察的是个体的外部行为。

2)这些外部行为应是所要测察的内部心理结构的代表性“行为样本”。

3)所测行为是否能构成代表性“行为样本”,要经实际检验由客观事实资料来确证。

5]简述心理评估的概念及其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是通过测验、行为观察、晤谈、个案资料研究和其他测评程序,为达到对个

体或少数人作出深入的心理评价,从而来进行收集和整合资料的活动。

二、进行心理评估收集资料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4:

1)行为观察:包括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特设情境下的观察两种

2)晤谈:“言为心声”,通过言语交谈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状态。

3)个案资料研究:包括相当正规地形成的、或较为正式地形成的个人资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资

料。

4)评定量表:借助评定量表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被评估对象某方面的心理状况。评定量表有自评量表和他评

量表两类。

6]简述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探索?

一、在测量的思想理论基础方面

1)孔子一性相近,习相远

早在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因此,当代著名心理测验学家艾森

克就把心理的“差异和分类”思想直接溯源于孔子。

2)孟子一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战国时期的孟子,更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的诊断,明确承认心理

特性和物理属性一样,是可以度量、可以测量的。

二、在测量实践和技术方面

1、选士制度

我国古代有选士制度,首先是选武士,后来则着重选文士。

1>《礼记*射义》记载,周王对诸候所贡士人要亲自考核,不但要选拔出合格的士,还要对诸侯献士的好坏

予以奖罚。

2>汉代推行察举制,对荐举或征召来的贤良、文学之士,皇帝常亲自“策问”,让他们“奉召试文”。

3>隋炀帝大业二年,初置进士科,策试诸士。这是我国科举考试的正式起点.科举考试是典型的文字测验。

2、智力和人格测试

我国古代不但在军事技能和文化知识的测量上作了多方探讨,而且对一般智力和人格特点的测量也有探索和

贡献。三国时期魏人刘劭著有《人物志》一书,他奉行“中庸至德”的儒家教义,对于人的形质、人性、才具以及

志业的“考课核实”作了深入探究.

3、民间实用心理测量方法

另外,我国民间还有不少实用的心理测量活动与方法。早在南北朝时代,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

就广为流行“周岁试儿”的活动,以及七巧板益智图、九连环游戏等。

7]分析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的不同点有哪些?(4点不同)

一、概念不同

1、心理测量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性,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

2、心理评估是使用测验、行为观察、晤谈、个案资料研究和其他测评程序,为达到对个体或少数人作出深入

的心理评价,从而进行收集和整合资料的活动。

二、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不同

1、心理测量通过量化的方法,常在严格控制条件F使用标准化工具来收集资料。

2、心理评估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使用多种工具来收集和整合资料。

3、从收集资料方法的角度看,心理评估包括了测量与测验在内,但不限于测量和测验。

三、根本任务不同

1、心理测量只要求对人的心理现象得出量化的认识。

2、心理评估要“作出深入的心理评价”,是个专业判断的过程。

要不要进一步提示价值意义、作出价值判断,也是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区别之一。

四、结果不同

1、心理测量结果是简单的数字表述。

2、心理评估结果是一个评价结论,是一个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报告。

8]为什么说比纳-西蒙量表的编制发行标志着科学心理测验的诞生?

比纳-西蒙量表的编制发行,标志了人类历史上科学的标准化心理测验的诞生。因为:

1、它采用试验性测试方法,得到了项目(以及测验)的经实证检验的难度.

2、它在代表性被试样组基础上,求取了常模(这里是年龄常模),这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过的崭新科学概念。

3、在智力水平的测察上,它不再局限于只测感觉、知觉等低级心理过程,而是强调突出了对判断、推理和理

解能力、以及语文能力的测察,突出抓住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所以,比纳-西蒙量表使科学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得以确立,科学的测验开发编制过程有了范例。

9)心理测验有哪几个主要类别的发展?(4个)

1、智力和能力测验的发展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及其同事,修订了比纳-西蒙量表,推出了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作为标准化

测量工具。该量表首次采用了“智力商数(IQ)”,即智力年龄对实足年龄的比,来描述个体的智力水平。从此,智

商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概念。

2、学业成就测验的发展

当心理学家热衷于编制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时,传统的学校考试方法也在进行技术改进。20世纪初,第一批

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开始出现。1908年桑代克发表了书法量表,他的学生斯通编制了算术测验,1923年斯坦福成

绩测验发表,这就产生了第一个学业成就成套测验。

3、人格测验的发展

早期的人格测量起源于对精神病人的关爱。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他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自由联想测验。

另一位学者萨默也认为可以使用自由联想测验来区别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另外,高尔顿、皮尔、卡特尔在发展标

准化问卷和评定量表技术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也对人格测验发展有积极影响。然而,人格问卷的原型即自陈问

卷,却是伍德沃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编制的“个人资料调查表”。

4、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等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有了很大的发展。评定量表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

具。它以自然观察为基础,但不是现场观察的直接记录,而是较长时间的纵向观察印象的综合,因而包含了观察者

的解释与评价过程在内。

10】简述心理测验的分类?(8种分法)

一、按测验所测心理特性分类(5种)

1,能力测验:测量的心理特性是能力,这又包括普通能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两类。

2、学业成就测试:测量的心理特性主要是人们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

3、人格测验:测量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态度等;一般不把智力包括在内。

4、神经心理测验:测察大脑皮层机能和个体行为的关系,特别是评估脑损伤的行为后果。

5、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主要是对个体与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定;这不但要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作出评

定,而且要联系身体、环境与社会因素作出评定。

二、按接受测验对象规模(2种)

1、个别测验:每次只对一名被试施测。

2、团体测验:同时向多数人施测。

三、按测验施测方式(4种)

1、文字测验(或称纸笔测验、言语测验):所用测验材料为文字,作答也用文字,易受背景文化影响。

2、非文字测验(或称操作测验、非言语测验):多要求对图形、实物、工具、模型进行辨识和操作,无需使用

文字作答,故不易受文化因素影响。

3、情境测验(有时称表现型测验):要模拟设置特定情境,被试要用实际作为作答,常需多人评分。

4、计算机化测验:最简单的一种是把文字测验录入计算机,在屏幕上提问,被试按键作答。还有采用多媒体

技术设置情境的。

四、按测验对作答行为要求(2种)

1、最高成就测验:要求被试的作答行为尽可能地做得好,其内容与认知过程有关,有正确答案。

2、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被试按通常习惯方式作答,内容无正确答案。

五、按测验分数解释参照体系(2种)

1、常模参照测验:参照体系是常模,即所测被试团体在所测特性上实有水平的分布状态。

2、标准参照测验:参照体系是社会的应有要求,即所设置的标准。

六、按测验刺激性质(2种)

1、结构化测验:呈现的测验刺激的意义明确,应完成的任务要求清楚。

2、投射测验:测验刺激无组织、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作答内容要求并无明确规定。

七、按测验目的(3种)

1、描述性测验:目的在对个体的能力、性格、兴趣、知识水平进行描述。

2、诊断性测验:目的在对个体某方面的问题进行诊断。

3、预测性测验:目的在从测验成绩推断被试未来表现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八、按测验应用领域(3种)

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11]心理测验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一、功能有二:

1、基本功能:认识和鉴定个别差异、描述、诊断、预测以及评价的功能。

2、派生功能:甄选、安置、分类、收集资料、作出评估与诊断、协助决策、实验分组、提出与检验假设等。

心理测验一定还有评价的功能,这种评价功能当然是更为进一步的派生功能,但决非意义更小的功能。

二、作用有三:

1、就职业和人事管理领域说,就会发挥出甄选、安置和分类的功能作用。

2、就心理咨询辅导领域说,就会发挥出收集资料、作出评估与诊断、协助决策、对干预措施或指导建议作评

价等功能与作用。

3、在科研领域中,测验可以发挥收集资料、实验分组、提出与检验假设等作用。

12]简述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1、20世纪初,科学心理测验即已传入我国。

2、“五四”运动前后到1928年,兴起一次测验编制的热潮。

3、1929年开始,心理测验运动一蹶不振。

4、1932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次年出版会刊《测验》杂志,呈现又一次的兴盛。

5、抗日战争爆发后,心理测验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6、1949年到1978年,心理测验在我国内地长期被视为禁区。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心理测验工作在我国内地逐步恢复并进入良好发展的新时期。

8、现在,心理测验在我国己进入许多应用领域,我国心理测验朝国际先进水平前进。

13]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一、对心理测验应有的正确看法

1、要认识到测验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要认识到测验作为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二、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防止心理测验的误用与滥用,使其能正常地发挥出应有功能,要做好:

1、主试是否合格是做好测验工作的关键所在,有了合格的主试,才有可能正确地选择测验,合要求地实施与

评分,科学地解释测验分数。

2、合格主试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能以专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来使用心理测验,避免滥用和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2>在介绍测验效能与测验结果时,能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信息,避免感情用事、虚假的断言和曲解。

3>尊重被试的人格和合法权益,对测量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加以保密,只有在对个人或社会有可能造成危害时,

才将其中某些东西告知有关方面。

4>以正确方式将测验结果向被试或有关人员报告,并提供有益的帮助与建议。

3、切实对测试内容保密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熟记了色盲测验的正确答案,即使他是全色盲也无法甄别出来。测验内容泄露在社会公

众之中,测验效度就失去了保障。中国心理学会规定,心理测验一定要控制使用并妥善保管。

11统计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元素和含义分别是什么?

1、总体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2、总体中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总体中所含个体的多少称为总体的规模,用N表示。

3、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所含个体的多少称为样本容量,用n表示。在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中,常将个体数目超过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等于或小于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样本所含每一个体,被称为元素或“样品”。

分析统计中总体、个体、样本、样品

研究某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7岁儿童的反应时间

类型

(状况无法量化,所以以学生为单位)(反应时间可量化,所以以反应时间为单位)

总体该校全部大学新生所有7岁儿童的反应时间

个体该校某个新生某个7岁儿童的反应时间

样本该校心理专业新生中国7岁儿童的反应时间

样品(元素)该校心理专业某个新生中国某个7岁儿童的反应时间

2]简述次数分布的含义及次数分布表的分类?

一、次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所

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

二、次数分布表可分为(3种)

1、简单次数分布表

把总体或样本中所含的全部数据按大小顺序和一定的组距进行分组统计后,各组所含数据的个数,称为简单次

数。简单次数分布的表列形式称为简单次数分布表,简称次数分布表。简单次数分布的缺点是,从它只能看到各分

组区间及各组的次数,看不到原始数据。这样,若要根据这张表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就会有一定误差。

2、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简单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除以总次数(f/N),即得到各组简单次数的频率或百分比。用频率或百分

比来表示次数,所编制成的次数分布表叫相对次数分布表。

3、累积次数分布表

用累计次数所编制的次数分布表叫累计次数分布表。

3]次数分布图有哪几类?

根据次数分布表绘制的统计图称为次数分布图。(有2类)

一、次数直方图

次数直方图是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

次数直方图的编制步骤:

1,绘出直角坐标系,次数分布图的直角坐标系中,纵轴是代表次数的量尺,横轴是代表测验分数的量尺。

2、在纵轴匕从零点开始等间隔地标出不同次数。

3、在横轴上等间隔地标出次数分布中各等距区组。

4、据各组简单次数绘制紧密直立排列的直方条。

5、在直方图下方标上图的编号和图的题目。

二、次数多边图

次数多边图是利用闭合的折线构成多边形反映次数变化情况的一种图示方法。次数多边图的编制步骤:

1、绘出直角坐标系。

2、在纵轴上从零点开始等间隔地标出不同次数。

3、在横轴匕等间隔地标出次数分布中各等距区组,并且在最低组和最高组外各增加一个相邻的组,这两个组

的次数均为0.

4、以点的位置来代表不同区组的位置及次数,即以各区组的中点值(又叫“组中值”)为横坐标、以该组的次

数为纵坐标描点。

5、用线段把相邻的点(包括落在横轴上的两个点)依次连接起来。

6、在多边图下方标上图的编号和图的题目。

4】次数分布曲线有哪几种形态?(3种)

1,正太分布曲线:符合统计数学某些要求的单峰对称的曲线,就可称为正态分布曲线。

2、正偏态分布曲线:统计学把高峰偏向数量小方向(即曲线“尾巴”指向正无穷大)的曲线称为正偏态分布

曲线。正偏态分布表明一批数据中数值小的数据居多。

3、负偏态分布曲线:统计学把高峰偏向数量大方向(即曲线“尾巴”指向负无穷大)的曲线称为负偏态分布

曲线。负偏态分布表明一批数据中数值大的数据居多。

5]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

61简述算术平均数的性质及优缺点?

一、性质(4点):

1、数据组全部观测值的和等于观测值的个数乘以观测值的平均数。

2、对于一组数据来说,各数据的离差(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又称离均离)之和等于0。

3、对于一组数据来说,各数据对平均数的离差(因为一组数据的集中量数还可以有中数和众数等,所以数据

还有对其他集中量数的差),其平方和为最小。

4、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一个常数C,所得平均数等于原来的平均数加上或减

去、乘以或除以这个常数C。

二、算术平均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优点(4点):

1、能很灵敏地反应数据的变化。在一批数据中,只要有一个数据取值的大小发生变化,算术平均数也会相应

发生变化。

2、同一批数据的平均数可以唯一地严密确定下来。

3、计算简单,意义清晰明了。

4、适合作进一步的代数运算。

三、缺点(2点):

1、易受极端数据值的影响

极端数据是一批数据中比绝大数数据大很多或小很多的数据。数据中如果有极端数据,那么计算出来的算术平

均数就会偏离数据的典型水平,不足以代表这批数据的集中趋势。

2、要求数据完整而确切

计算算术平均数时,每个数据都参与运算,所以出现了大小模糊不清或不够确切的数据时,就无法计算算术平

均数。

7)计算中数(Mdn)和众数(Mo)

中数:在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居中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简称中数。对于一组按大

小顺序排列的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居于中间位置上的那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数;如果数据的个

数为偶数,那么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数。

众数:众数有粗略众数和理论众数两类。粗略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频数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可以通过观察法直

接求得。理论众数是指与频数分布曲线最高点相对应的横坐标上的那一点,在实际工作中较少作用。

8)常见的差异量数有哪些(3种)?

1、平均差:平均差即全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用符号AD表示。

2,方差:一组数据的方差,指的是这组数据的离均差平方数的算术平均数,用符号S2表示。

3、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标准差,用符号S表示。

9】计算平均差AD

10]计算方差S2

11]计算标准差S

12]简述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对数据分布形态有什么影响(2点)?

1、集中量数影响数据分布的位置:集中量数越小,则数据在数轴上的分布越靠左;集中量数越大,则数据在

数轴上的分布越靠右。

2、差异量数影响数据分布曲线的“展形”或者说“胖瘦”:差异量数越小,则数据分布曲线越高瘦,分布的覆

盖范围越窄;差异量数越大,则数据分布越矮胖,覆盖范围越宽。

13]正态分布具有哪些性质(5点):

1、正态分布曲线是单峰对称的,以过平均数点的垂线为对称轴。

2、正态分布曲线上平均数对应点最高,然后向两侧逐渐下降,不断靠近基线而无限延伸,但始终不与基线相

交。

3、正态曲线下的总面积为1,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划分为各是0.5的相等的两部分。服从正

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在两个取值点之间变化的概率,就是过这两个取值点的垂线之间曲线下的面积.

4、正态分布曲线,根据其平均数、标准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平均数决定曲线的位置,标准差决定

曲线的展形。标准差越小,曲线下部的分布越向平均数靠近,曲线形态看起来就越高瘦。标准差越大,曲线下部越

宽广,看起来曲线形态就越矮胖;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5、正态分布曲线下,随机变量在离开平均数多少标差距离内取值的概率,有一定的规律。

14]简述地位量数、标准分数的概念及标准分数的性质:

一、地位量数: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就叫地位量数。

二、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是原始分数以本组标准差为单位时对本组平均数的距离,其值就是该分数与平均

数之差除以标准差后所得之商。

三、标准分数有如下性质(4点):

1、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2、标准分数是原始分数的线性转换结果。其分布形态和原始分数分布形态完全相似。

3、标准分数有正、负号与绝对值;正、负号表示原始分数大于还是小于平均数,绝对值表示原始分数对平均

数的距离。

4、如果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或近似呈正态分布,查正态分布表可知,在正负3个标准差之间取值的概率即可

能性为99.73:这就意味着原始分数的绝大多数取值都在正负3个标准差之间。

15]如何将数据组中指定分数转换成Z分数?

16]如何计算被试接受不同测验后的总分和平均分?

17】相关关系分为哪几类?(按3种情况分类)

变量间相关程序的统计特征量数即相关系数。

一、按变量关系的表现形态,相关关系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两类。

1、直线相关:是指两变量之间关系呈线性趋势。

2、曲线相关:是指两变量之间关系呈某种曲线趋势,也称非线性相关。

二、按数值变化的总趋势,相关关系又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1、正相关表现为当一个变量增大或减小时,另一个变量在总趋势上也增大或减小,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的趋势

相同。

2、负相关则表现为当一个变量增大(或减小)时,另一个变量在总趋势上则减小(或增大),两个变量变化方

向的趋势相反。

三、按两个变量联系的紧密程度,相关关系可分为完全相关、高度相关、低度相关和零相关

1、完全相关:指两个变量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完全确定的相关关系。这实际上就是函数关系。

2,高度相关:又称强相关,指两变量X、Y中,当X值变化时,与之对应的Y值增大(或减小)的可能性非常

大。

3、低度相关:又称弱相关,指两变量X、Y中,当X值变化时,与之对应的Y值增大(或减小)的可能性较小。

4、零相关:指两变量X、Y中,当X值变动时,与之对应的Y值可能有变动,也可能无变动,而且毫无规律,

也就是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

18】简述计算相关系数的条件?(3点)

当两列变量符合以下条件时,可以计算变量间的积差相关系数:

1、两列变量均为连续变量;

2、两列变量的数据一一对应;

3、两列变量所来自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19]如何计算积差相关系数?

20]简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通式和预测?

1、通式:y=a+bx,式中a是回归线在Y轴上的截距,b是回归线的斜率,称回归系数。

2、预测:比如:若所建立的方程为y=3+0.5x,则当x=5时,y的预测值=3+0.5*5=5.5

21)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回归直线是平面上用来描述变量X、Y关系的直线中最接近所有观测点的直线,是一条在散点图中,通过一系

列散点的最优拟合直线。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观测值进行统计处理和计算,确定变量间的回归方程。这一回归方程是变量间

在一定意义下最优的定量关系式。

2、对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以判定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的有效性。

3、根据所建立的有效的回归方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并指出这种预测的可靠性程度。

22]简述决定性系数的含义及其功能?

含义:决定性系数就是相关系数的平方R

功能:功能实际上,就是因变量Y的变异中,由自变量X变异所决定的比例。显然,两变量间的相关越高,

其相关系数的平方即决定性系数就越大,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就越有效,根据回归方程作预测的误差就越小:两变量

间的相关越低,其相关系数的平方即决定性系数就越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就越无效,根据回归方程作预测的误差

就越大。因此,在我们用瑞文成绩去预测数学成绩时,应该注意预测值是有误差的,而且误差大小和决定系数有关,

即和相关系数有关。在做预测时,必须结合决定性系数来报告预测的误差大小。

1]简述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8点)?

一、确定测验目的

测验目的是指测验所欲测量的是什么人,以及是这种人的什么心理特质。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含义:

1、测量对象:即测验所要测的人,或者说测验编成后要施用于何种群体。

2、测验目标:所编测验用来测量的是人们的什么心理特质。

3、测量用途:测验在社会生活、教育过程、心理咨询辅导与科研工作中的具体功用。

二、拟定测验编制计划

测验编制计划就是对测验构建活动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测验设计蓝图。测验编制计划要根据测验目的的要求,

具体指出测验的内容结构和项目形式、难度或速度要求、长度与时限等,以及对每一个内容目标的相刻侧重程度。

三、开发测验项目

1、收集测验编制资料。收集测验资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资料要丰富并具有普遍性。

2、选择项目形式。在选择项目形式时,至少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要考虑编制测验的目的和测验材料的性

质。二是要考虑被试的特点和人数的多少。

3、编写测验项目。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预测时要注意:被试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要测查的群体。样本应有充分代表性。预测实施的情境与过

程,应力求跟正式测验相同,以便较好地控制无关变量对测验结果的影响。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让每一被试

都能将题目做完,从而能获得较充分的反应资料。在预测过程中,要随时记录被试的反应状况。

五、合成测验

合成测验就是把经过预测以后,证明有使用价值的项目有序地组织起来,编制成测验。它包括三部分内容:测

验项目的选择/测验项目的编排/测验复本的编制

六、测验的标准化

选择测验项目标准有三:能否符合测验目的与性质,项目难度要恰当,项目区分度要高

七、测验质量的检验

八、编写测验手册

2]简述合成测验包含的内容?

合成测验:就是把经过预测以后,证明有使用价值的项目有序地组织起来,编制成测验。它包括三部分:

一、测验项目的选择,标准有三

1、能否符合测验目的与性质,即要选择那些确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项目。

2、项目难度要恰当。

3、项目区分度要高。

此外,还应考虑测验的长度问题。

二、测验项目的编排

题目编排总的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熟悉到不很熟悉。题目编排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逐类直进式:如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2、混合螺旋式:如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三、编制复本

为保证某些实用需要,有的测验要有等值的两份或多份不同形式的测验,被称为测验复本。

编制复本的关键是等值,所谓等值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复本和原本所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2、复本和原本必须具有相同的内容和项目类型。

3、复本和原本不应有重复的项目。

4、复本和原本的项目数量必须等同,并且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和区分度。

5、在测量同一团体时,复本和原本的分数分布大致相同。

3】简述测验的标准化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所谓标准化:指测验的内容、施测、评分以及解释分数的规范化、一致性与科学性。

内容:测验标准化包括下列内容:

1、测验内容标准化: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所有被试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

2、施测过程标准化:施测过程标准化是指所有被试在相同的情境条件下接受测验,产生真实的行为反应。这

就要求施测时必须采用相同的施测方法与步骤,有相同的指导语和时间限制等。

3、测验评分标准化:测验评分的标准化是指要客观而准确地评分。

4、分数解释的标准化:某一测验分数只有与一定的参照标准相对照,才能显现出它所代表的意义。

4]怎样鉴定测验的质量?

对测验质量的鉴定,主要通过一系列工作,用事实资料确定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测验信度差就意味着测量误差大,测得不准确,因而所编测验就不能实际使用。

2、效度:批测验的有效性,测验效度不好就意味着测验没有测到它原本打算应该测量的东西。

51编写测验手册应包括哪些内容(6点)?

测验手册是测验编制者提供给测验使用者如何使用该测验的说明书,也是使用者评价和选择测验的依据。测验

手册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验的目的和功用。

2、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开发测验项目的依据。

3、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

4、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

5、常模资料,包括常模表、常模适用的团体及对分数如何作解释。

6、测验的信度与效度资料,包括信度、效度数据是在什么情境下得到的。

6)简述命题的一般原则(10点)?

一般来说,根据应答方式的不同,测验项目可分为自由应答型和选择作答型。各种类型的项目虽然性质不同,

功能各异,但在编制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项目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各个项目必须彼此独立,不可互相牵连,不要使一个项目的回答提示着另一个项目的回答。

4、字句要简明扼要,既排除与解题无关的因素,又不可遗漏解题所依据的必要条件。

5、项目应有不致引起争论的确定答案。

6、项目格式不要使被试发生误解。

7、项目中不可含有暗示本项目或其他项目正确答案的线索。

8、项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9、问题应回避社会禁忌与个人隐私。

10、施测与评分省时。

7]主要的测验项目形式有哪些(8种)?

1、论文题:论文题又称论述题。优点是最适宜测量被试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材料组织和文字表达

能力,有时还能测量到被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缺点是题量少、覆盖面窄,在学科测验中容易产生内容取样上的偏

差,也容易产生评分误差。

2、选择型项目(选择题):选择型项目在结构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题干,以直接问句或不完全陈述句的形式

出现;另一为选项,包括一或多个应选项,以及若干起干扰作用的选项。优点是考察范围广,能测量多种心理特质

和教育目标。适应能力强,多种性质的材料,都可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命题。测量功效高,因其作答方式简便,

单位时间内就可以施测较多项目,可以做到覆盖面大,有利于广泛取样。评分客观,阅卷方便,大规模测验可以用

机器评分,节省人力和财力。缺点是答案固定,很难测出被试的组织材料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命题有难度。

3、判断型项目(判断题):判断型项目中最常见的形式为是非法,或称正误法,它是提供许多陈述句或疑问名,

要求被试在两种可能的回答中选择一个。优点是编题容易,能比较广泛地取样。被试回答方便,评分简单省时。适

合于考察被试对一些简单观念或知识的了解,特别适合于考察被试的态度、情绪体验、观察对象后的评价印象等,

因而在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缺点是不能测量到分析、综合、推理、评价等高级的认识目标,因

而在教育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判断型项目容易受被试的反应定势和猜测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

被试感到犹豫不决时,更易受反应定势影响,因而会降低测验分数的可靠性。

4、匹配型项目(匹配题):匹配型项目实际上是几个选择型项目的组合,是选择型项目的一种变式。匹配型项

目的主要优点是容易编写,并可在短时间内测量大量的相关事实,因而覆盖面较广。但是它只能测量到简单记忆的

事实材料,而无法测量到被试对复杂事实或理论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5、填空型项目(填空题):在一个句子中缺少几个关键的词或字,需要被试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填写上,称为填

空型项目。

6、简答题:简答题是提出简单的问题让被试回答。

7、操作题:操作测验是在模拟情景下或有控制的条件下从事的实践活动。

8、联想题和投射题:联想题在创造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中经常使用。

8]简述合格的主试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如何进行测验的选择?

一、基本条件:一般说,主试需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较好地从事心理测验工作

1、心理测验的理论知识:心理测量学的理论知识是指导测验正确进行的保证,也是主试资格考核最基本条件。

2、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

3、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名合格的心理测验专业工作者不仅要身体力行地遵守保密原则,还应坚决阻止

不合格的人员从事心理测验,扩散测验的具体内容,滥用和误用测验。

二、测验的选择:心理测量中可供选择的测验有很多,选择何种或几种心理测验进行施测,是主试首选要考虑

的问题,审慎选择测验是避免测验误用的首要环节,这需依测量目的、被试特点等因素而定。

1、根据测验目的来选择测验:测验的目的是什么,是进行筛选还是诊断?是想了解其智力水平还是人格特征?

这是我们在选择测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每个测验有其不同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所以研究者在实施测验之前,

应当对各种测验的功用、特长及其优缺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可通过测验手册来获得必要的信息。测验目的来自

工作和生活实际的需要。

2、根据被试的情况来选择测验:被试的特点和所具备的条件也是选择测验的重要依据。通常被试的年龄或年

级是选择测验的一个重要参考。因为每一个测验都有一个使用的年龄或年级范围,不在此范围之内的被试是不能使

用这一测验的。因为测验内容对他可能不合适,而且也没有合适常模以供参照。另外,年龄也可能影响测验应该采

用怎样的形式。

3、根据测验的质量来选择测验:除了根据测量目的和被测量对象的特点来选择测验之外,还要通过考察测验

本身的质量来挑选测验。测验的技术参数是一个测验编制好坏的重要指标,测验的信度、效度和常模的优劣常被用

来作为选择的依据。一个好的测验当然应该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还要有编制优良的合用常模。常模是否优

良:

1>首先是看其标准化样组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是否真能代表(即样本足够大)相应的被测试人员全体。

2>常模能否合用还要考察其地域适用范围和时效性。

3>另外,还要考察测验的时效性,这包括项目内容时效(如“一斤有几两”,许多儿童不知道''两”这个概念)

和常模资料时效(过去常模在一二十年后的解释不准确,所以常模要不断修订)两个方面。

9]简述主试测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测验过程中的职责?

一、主试在测验前应认真做好以下儿项准备工作:

1、预告测验

2、准备好测验材料

3、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4、确保满意合适的测验情境

5、协助被试做好准备

二、在心理测验实施过程中,主试应明了自己的职责:

1、遵从指导语

2、测验前不要讲无关的话。

3、主试在测验时应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被试的所有反应行为

4、在任何情况下,主试都不能对被试的回答有所暗示。

5、在测验中也可适当强化被试的行为,以此鼓励被试继续集中注意力在测验上。

6、鼓励被试回答。

7、对特殊问题有所准备。

8、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

10]简述测验的实施过程(4点)?

标准化测验的手册都对实施测验有明确的说明,必须遵照执行。

一、指导语和时限:指导语一般包括针对主试的和针对被试的两部分。

1、主试:对测试细节的进一步说明及其他注意事项。如测验房间的安排、测验材料的分发、计时计分方法、

对被试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方法,以及在测验中途发生意外情况(如停电、迟到、生病、作弊等)时的处理方法等。

2、被试:对被试的指导语一般印在测验的开头部分,由被试自己阅读或主试统一宣读。指导语大都写得清晰、

简明而有礼貌,常由以下内容组成;

1>如何选择反应形式(画钩、口答、书写等)。

2>如何记录这些反应(答卷纸、录音、录像等)。

3>时间限制

4>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去做(是否允许猜测等),以及记分方法。

5>当项目比较生疏时,则给出附有正确答案的例题。

6>有时,还告知被试测验目的,等等。

时间限制也是测验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试应事先告知被试测验所允许的时限。

二、作记录

现在大多数测验都编制得很人性化,尽量减轻主试的负担,不需要主试现场作记录。但当需要作记录时,有

两点要特别注意:1、记录要隐蔽(避免影响),2、记录要忠实(避免主观)

三、如何对待被试的要求

1、如被试没有听清或听懂项目而要求重复时,一般都应予以同意;但对测记忆力的项目则不允许有重复,这

一点在测验前就应向被试交代清楚。

2、有时被试说出答案后感到不对,要求更正,一般也允许;但最好不要把第一次回答划掉,而是在旁边记下

第二次的回答;因为第一次回答也可能成为有用的分析信息。如果手册中规定只记第一时间的反应,就不应允许更

正了。

四、主试的职责

1、遵从指导语

2、测验前不要讲无关的话。

3、主试在测验时应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被试的所有反应行为

4、在任何情况下,主试都不能对被试的回答有所暗示。

5、在测验中也可适当强化被试的行为,以此鼓励被试继续集中注意力在测验上。

6、鼓励被试回答。

7、对特殊问题有所准备。

8、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

无论是在个别或团体测验中,主试都应该热情、友好而且客观,这是建立协调合作关系的基本条件。

11】影响被试作答反应的因素有哪些?(6点)

一、测验技巧:被试的测验经验和测验技巧会影响测验分数。被试对测验的程序和技能熟悉的程度不同,所得

分数就可能不同

二、练习效应:任何一个测验在第二次应用时,都会有练习效应而使得成绩有所提高。

三、教练测验:指针对着测验内容与形式进行专门的教学和辅导。通过教学和辅导,测验分数会有一定改变。

四、应试动机:被试参加测验的动机不同,会影响到他回答问题的态度、注意力、持久性以及反应速度等。在

测量成就、智力和能力倾向时,如果被试动机不强烈,就不会尽力回答;在测量态度、兴趣和人格等行为表现时,

被试为了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就会去考虑主试的期望或力图做出社会所赞许的反应,而不按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五、测验焦虑:是指被试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紧张情绪,它会影响测验结果和真实性。适度的测验

焦虑会增进测验效果,而焦虑太高或毫无测验焦虑,则会降低测验效果。主试的以下4种态度容易使被试产生过度

的焦虑,故应尽可能避免:

1、用测验来威胁被试,以使被试循规蹈矩。

2、警告被试一定要尽力,因为“这项检测很重要”

3、告诉被试答题要快,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

4、恐吓被试说:“如果测验失败,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

六、反应定势:反应定势也称反应的方式或反应风格,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

习惯的不同,而使有相同能力的被试获得不同的分数。各种不同的反应定势对测验的影响如下:

1、“速度-准确”反应定势。即追求速度或追求准确的反应定势。

2、肯定(否定)定势:即偏好正面(或反面)叙述的反应定势,如被试在无法确定“是非题”的正确答案时,

选“是”(或“非”)的可能性大大多于选“非”(或“是”)的可能性。测验编制者在编制是非题时,也可能有这种

“是”多于“非”的倾向。

3、偏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被试在完全不知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时,有偏好某-一个位置选项的倾向。

4、偏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某些被试在无法确定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时,有偏好选择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5、猜测的反应定势。有些被试不愿猜测,有些被试无法阻止他的猜测行为。

12]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应遵循什么原则?(6点)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考察测验的效度和局限。不同的常模团体和不同的施测条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解释分

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匹配的团体和最相近的情境中获得的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它相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个区间分数”来对待,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比较。

13]简述原始分数的概念及报告测验分数应遵从的原则?

一、原始分数概念:所谓原始分数就是根据被试的实际作答,按测验的评分程序与标准,对每个测验项目及整

个测验上所作反应评出的分数;在学业成绩测验中常称为“卷面分”,在心理测验中常称为“粗分”。

二、报告分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9点)

1,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2、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了什么。

3、如果分数是以常模为参照的,就要使被试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进行比较。

4、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估计。

5、要使被试知道分数将被如何运用。

6、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被试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7、测验结果应向无关人员保密.

8、对低分者的解释应谨慎小心。

9、报告测验分数时应设法了解被试的心理感受,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引导。

1]简述项目分析、项目难度的含义?

项目分析:就是要对测验中每个项目的质量,都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分析评价,从而为筛选修改项目提供依据,

为确保和改进整个测验质量服务。

项目难度:难度,是用来表示测验项目难易程度的指标。一般用被试通过率P来表示。一个项目,大部分都能

答对,为难度小;大部分都不能答对,为难度大。

2】项目分析有什么作用?(3点)

1、项目分析对测验中每个项目的质量,都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分析评价,从而为筛选修改项目提供依据,为

确保和改进整个测验质量服务。

2、对项目作质的分析,就是要分析项目的内容与形式,以便为项目筛选、修改提供逻辑依据。

3、对项目作量的分析,就是要收集实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试题的性能,以此为筛选、修改项目提供

实证依据。

31如何利用实测数据计算项目难度值?P=R/N=通过人数/总人数:P=(PH+PL)/2;非二值记分P=某一项目平均分/该

项目满分值

4】项目难度对测验有哪些影响?(3方面)

一、项目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

1、如果大多数项目都很难,难度值都接近0.00,能正确答对的人数就很少,测验分数会集中在曲线左侧的低

分段,分数分布呈现正偏态。

2、如果大多数项目都很容易,难度值都接近1.00,能正确答对的人数就很多,测验分数会集中在曲线右侧高

分段,分数分布就会呈现负偏态。

3、如果大多数试题难度适中,难度值都接近0.5,分数分布会趋近单峰对称的正态分布。

二、测验难度影响测验的信度:过难或过易的测验,会使测验分数相对地集中在低分数端或高分数端,从而使

分数分布的全距缩小。由于信度系数受到分数分布范围的影响,全距缩小后,信度会偏低。

三、测验难度影响测验的鉴别能力

51如何利用实测数据计算项目难度的等距量表值(绝对难度值)?

例:有三个项目A、B、C,通过率分别是0.5\0.6\0.7,求它们的绝对难度值。

答:当按照项目难度的本来含义把它表达在被试能力水平量表上,即直接在正态分布图的横轴上来指定为Z值

时,这样的难度就会有相等单位了;也就是说,这样的项目难度就表达在等距量表上了。表达在等距量表上的项目

难度,就被称为绝对难度。

将P值转换成绝对难度的具体办法,就是借助正态分布表,把在正态曲线下能划分出等于通过率面积的横轴上

的界限点的值即Z值找出来。在实际考试中,一般会把正态分布上表中P值对应的Z值参数给出。

查正态分布表:A、B、C三个项目的P值对应的Z值依次是不是0.00\-0.25\-0.52,所以,A的绝对难度值是

0.00,B的绝对难度值是-0.25,C的绝对难度值是-0.52。

61简述项目区分度的含义及其意义?

区分度:又称项目鉴别力指数,一般用D表示。它是指项目得分对被试心理特质水平高低的区分鉴别性能,也

即项目得分的高低与被试实际能力或特质水平高低的一致性程度。

意义: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亦即在该项目所测特质上,水平高的被试能得高分,

水平低的被试就只能得低分。

区分度低的项目则对不同水平被试不能很好地予以鉴别,水平高与水平低的被试,所得分数差不多,甚至还可

能正相反。

所以,测量学又把项目的区分度称为项目效度,把它看成项目测量性能优劣的“指示器”,作为测验编制过程中

筛选项目的重要指标与依据。

7]如何利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实测数据项目区分度值?二值D=PH-PL;多值D=(XH-XL)/W(高分组平均分-低分

组平均分)硕目满分值

8)简述项目区分度和难度的关系?

项目难度会影响项目区分度:

1、如果项目上被试全能答对(P=1.00)或全部答错(P=0),人人得分相同,没有得分不同的被试,那么,项

目就无法区别任何被试。

2、如果有100人接受了难度为0.50项目的测验,就会有50人答对,50人答错。这样,便有50*50=2500次不

同得分者配对比较机会,从而使被试间彼此区别开来。

3、若某题的P值为0.90,则意味着有90人答对,10人答错,仅有90*10=900次的配对比较机会,被试间彼此

区别开来的可能就小了。

4、对于一份测验来讲,题目的平均难度越接近0.50,测验的区分鉴别力就越高。

91测验项目常见的筛选评价方法有哪些?

一、根据难度筛选项目:项目难度为0.50左右时,测验的信度和区分能力都有可能达到高的水平。

1、一般要求测验项目的难度值可位于0.20~0.80或0.30~0.70之间:同时,所有项目的平均难度则要求在0.50

2、选择项目时还要考虑测验目的

1>当测验是为了选拔少数能力高的被试时,测验项目难度应该大一些,使测验分数呈现正偏态分布。

2>如果是为了淘汰少数不合格被试时,测验项目难度应该小一些,使测验分数呈现负偏态分布。

二、根据区分度筛选项目:项目区分度的提高会显著地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应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

项目。区分度在0.3以上比较理想。

区分度指数优劣评价

0.40以上非常优良

0.30〜0.39良好,如能修改更好

0.20〜0.29尚可,但仍须修改

0.19以下劣,必须淘汰

10]简述常模的概念及建立步骤?

概念:测验常模,简称常模,理论上是指所有应测被试在测验所测特质上的实有水平的分布状况或分布形态;

但实际操作中则是指代表性被试样组在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或分布形态。

建立常模的一般步骤:

1、确定有关的测试团体,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被试样组。

2、对代表性被试样组进行合于标准化要求的测试,获得该被试团体成员在所测特质上足够而真实可靠的数据与

测验分数。

3、把原始分数转化为某种形式的导出分数,制作常模表,并给出使用说明。

11】发展常模的种类有哪些?(3种)

一、年龄常模:比纳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个设想:测量儿童心理成长,可以通过将一个儿童的行为与各年龄阶

段水平的一般儿童比较的方式,来获得该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认识。在此设想的基础上,他首先寻找和设计出可区

分各年龄儿童智力的项目。然后将每个项目都放到合适的年龄水平中去。当每个年龄水平都有了适量的恰当项目后,

就可以得到一个可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常模量表。一个儿童在年龄常模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

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智力年龄(或称心理年龄),简称智龄。年龄常模一般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

一套能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项目。2、一个由各个年龄的被试所组成的代表性常模样组。3、一个表明答对哪些项目或

能得多少分,就该归入哪个年龄的常模表。

二、年级常模:年级常模是用某年级学生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和相应的年级当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进行描

述的测验常模。使用年级常模应注意:1、年级常模仅仅适用于各个年级都开设的共同科目。2、年级当量的解释比

较困难。3、年级常模不能被误认为是成绩标准。

三、顺序常模:顺序常模比较复杂,源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婴幼儿的行为发展的经验观察,人们描述

诸如运动、感觉辨别力、语言交流、概念形成等机能,随年龄发展所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的先后次序。

12]发展常模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

1、发展常模用来表示个体在正常发展途径上处于怎样的水平。

2、以年龄或年级当量作为单位,容易为人所接受理解。

3、它可以与同等团体做直接比较。

4、为个人内比较与纵向比较提供了基础。

缺点:

1、只适用于所测特质随年龄或年级而发生系统变化的状况。

2、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3、只适用于典型环境下的儿童。

4、量表的单位不相等。

13]简述团体内常模的含义及种类?常模有发展常模和团体内常模之分

团体内常模:也称作组内常模,通常是根据标准化被试样组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

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

团体内常模的种类:(3种)

1、百分等级常模:它从应测试的被试团体中,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被试样组,并把这个被试样组中所有个体在

某一心理测验上的原始分数,按大小顺序划分为100个等级,并建立起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标准分数常模:标准分数常模就是用被试所得测验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来揭示其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

组内常模。

3、其他导出分数常模:包括标准九分数和标准十分数

(1)若原始分数服从正态分布,标准九分数是以0.5个标准差为单位,将正态曲线下的横轴分为九段,最高-

段为9分,最低一段为1分,最中间一段为5分,除分布的两端(1分、9分)外,每段均有0.5个标准差宽。

(2)若原始分数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十分数是大体以0.5个标准差为单位,将正态曲线下的横轴分为十段的标

准分数系统;但分布的两端(1分、10分)除外。(1~10的每个分数,其所包含面积的百分比,依次是2、5、9、

15、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