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2024届统编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解析)_第1页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2024届统编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解析)_第2页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2024届统编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解析)_第3页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2024届统编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解析)_第4页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2024届统编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2024届统编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解析)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原卷版)

评卷人得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象”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中国人独有的。黄宾虹所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便是“象”的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注脚。因为太极图昭示了一种关系,即世界是阴阳二元辩证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元判断。太极图展示了黑白的辩证,而且那个线是曲线,就意味着太极图是运动的。这样一来,我们对形而下的绘画技法理解起来就轻松得多,为什么有浓就得有淡,为什么有虚就得有实,有直线就得有曲线,有干笔就得有湿笔。因为只有如此,才符合太极的规律。如果说“象思维”是对中国画形而上的一种认识,那么黄宾虹说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就是对绘画的形而下的技法总结。“象思维”不完全属于艺术学的范畴。西方美学的核心在于寻求美的本质,诸如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总无法证实这个“客观存在”的美究竟是什么。而中国古典哲学没有用美学这个词,用西方美学的框架来衡量中国古典美学总感到有些困难,这是两个系统。《周易》中谈到的“象”“易”等,既具哲学范畴的美学意义,又有艺术层面的意义。它要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通过具备理想人格的人,或者说有人格追求的人,或者说人格化以后在笔下显现出来的气象。这确实是中国人很独特的一种思维观和认识观。对此文微明说得很绝对——“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中国画特别强调人格,这大约是笔墨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柏拉图把艺术家放在第六等级,他不以艺术为意是因为他认为在哲学面前艺术算不了什么。但是在中国,“士”介入了美术的活动,在西汉时期就有知识分子参与绘画活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画跟文字有关,象形字本身就有绘画的意味,所以以书入画肯定是文人活动而不是工匠所为。以书入画,毕竟有文字做基础,得有文人的思考。梁元帝萧绎撰《山水松石格》,皇帝不但画画还写画论。皇帝兼书画家,这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现象。国外国王雇一个画家来为自己画像、服务,而宋徽宗自己就直接进行书画创作。从汉代开始,两千年来民间画家、宫廷画家、文人画家各行其道。蔡邕是一个典型,他是“士”,又是史学家、音乐家、书画家。他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这句话,就是放下。画又何不是“歌”呢?不能端着,要“放下”才能画好。中国传统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参与了绘画,使这个“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民间绘画、宫廷绘画也都有象思维,象思维大约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因文人的参与,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文人画是象思维这个文脉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程大利《从“象”到中国画的笔墨形态》)

材料二:

人们惯用造型来表述物体形象。从广义上来讲,一切人和物体在绘画中的形象都可以称为造型。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西方古典绘画讲究画出人或物的体积、光感等。这与中国绘画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中国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就需要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下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

潘天寿先生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哲学思想渗入中国绘画极深。中国哲学思想中对绘画影响最深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其中,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天、地、人息息相通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西方绘画追求的是现实的真实,而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心理上的“真实”。中国绘画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是要加入创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表述心中所想。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绘画需要追求的是意象造型。

“意”指主体的所想、所思、所欲,如画之立意。也可以指主体的情感、情绪、兴味;“象”的基本的意思是形象,细分来说,“象”有着许许多多的含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把“象”归结为四个理论层次: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这四者跨越了构思、表述、鉴赏三个阶段。其中。象外之象是鉴赏者的意中之象。中国画所追求的意象造型即艺术家通过观察自然之象,体会出意中之象。提炼出艺术之象,观赏者通过欣赏艺术家所创作的画作。感悟出象外之象。象外之象在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境界,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意”和“象”,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组合起来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即要求画者不仅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述出画家想要表述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而这正是中国绘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东西。

(摘编自林乐帆《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极图昭示了世界是一种阴阳二元辩证的关系,黄宾虹所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就很好地解释了“象”思维。

B.其实,形而下的绘画技法中的浓淡搭配、虚实结合以及直线曲线、干笔湿笔的运用,都是符合太极规律的,我们应该坦然看待。

C.《周易》中的“象”“易”等有着哲学范畴的美学意义和艺术层面的意义,但它离不开人,要通过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D.柏拉图认为,艺术在哲学面前不算什么,就把艺术家放在了第六等级,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参与了绘画使自身的地位显著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但二者追求的境界并不相同

B.中国所有的哲学思想对绘画的深远影响导致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出现了本质区别。

C.中国绘画追求意象造型是因为中国绘画加入了创的情感体验,要表述心中所想。

D.象外之象是鉴赏者的意中之象,在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境界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用泼墨画法画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用细笔勾画出五官,其他并未做出过多的描绘,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虢国夫人游春图》不着一景,通过人物衣着的颜色、马儿轻盈的步伐来表现初春的感觉,用轻盈流畅的线条表现出郊游人的愉悦心情。

C.倪瓒《疏竹图》中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

D.《李白行吟图》中头部刻画得比较精细,肩部往下用潇洒的线条,寥寥几笔勾勒出李白飘飘欲仙的形象,给人随意又不失稳重的感觉。

4.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才能顺利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评卷人得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船越走越慢

徐则臣

跟老鳖约好了,晚上出工,划船进小鬼汊。

小鬼汊这名字什么时候叫出来的,我没深究过,真他娘形象,芦苇荡里的死鬼如麻,比芦苇少不了多少。更可怕的是,一到阴暗湿冷的时候,小鬼汊里就摇晃不止,无风也起三尺浪,如有伏兵百万。本地人也绕着走。据说小鬼汊地形极复杂,芦苇生长循着我们看不懂的规矩,敢进去的人不多,能出来的更少,绕晕了正常,绕死了也不意外。平常捞鱼摸虾打猎捡鸟蛋的,也只敢在边缘处活动,怕深了命丢到里面。这次专请了老鳖来帮忙。老鳖是外号,其实姓别。常年吃水饭,往哪儿一杵又不爱吭声,老别就被叫成了老鳖。

傍晚时分下起雨,看架势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行动组最后商定,手摇船和机动船同时上,能用哪个用哪个。三条船,其中一条主要放三艘摩托艇。我们停在可以用望远镜看清小鬼汊入口的隐蔽处,等时间慢慢往黑夜走。雨还在下,天地间都是水声。雨落在运河里,雨打在芦苇上,雨击打船舱。我们把船上的灯都灭掉,我看见老鳖在黑暗中掏出一只酒壶,拧开盖喝了一口。铁质的酒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光,温和地闪了一下。

半小时后,我们摸黑往小鬼汊靠近。雨下得更大了,小鬼汊里风动芦荡,雨打苇叶,如同千万人在齐声低吼,每个人声音都不嘹亮,但和声却极为高亢,几声响雷滚进小鬼汊里,也会被风雨声淹没。雨夜的小鬼汊的确比迷宫还凶险。我终于意识到老鳖这样的老把式的价值,他们能在迷宫里顺利穿行,真不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芦苇荡大规模地摇动,整个小鬼汊似乎都在倾斜翻滚,没有任何一条路还是同一条路,他们辨别方向靠的是经验直觉和本能。老鳖操纵着他的机动船,我们在往想象中的战场逼近。

有一阵子绕了很多弯,速度也慢下来。我凑到老鳖耳边喊:

“遇到麻烦了吗?我们得快点了。”

进来了就得争分夺秒。一旦他们发现了,钻到哪里躲起来,忙活一夜我们也找不到。“跑不动,”老鳖也喊,“大伟他妈拽着船。”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探照灯的光柱里大雨密集地连成了线,芦苇丛后头黑洞洞的。实话,那种环境下,你跟我说芦苇荡里藏着十万头妖怪我也信。可知的世界只有光柱这锥形的一片,我们仿佛被屏蔽在光柱和风雨声里。外面的世界消失了,一个更广大的也抛弃了我们。我们正追随着跳动的光柱在沉重的黑暗里钻探。老鳖左拐、左拐、左拐。他在画图。

“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鳖对我喊,“你得让大伟说上媳妇,咱儿子是个瘸子啊。”

我对老鳖说:“老哥,我们不会扔下别子不管的。”

老鳖开始右拐。偶尔还是会绕圈。柴油机动力像个资深的哮喘病人,突然咳嗽几声就慢下来。我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越快越好。我坐到老鳖旁边,雨水顺着雨帽和袖口的边缘流到身上,风大雨急,我感觉不到冷。快一点,再快一点,着急得我冒火。在我的办案史上,从来没有哪次时间过得比这一次慢。我在风雨落到芦苇荡的巨大喧嚣声中,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

听见摩托艇的声音之前,先看见一道狂舞的光柱,接着一辆摩托艇从黑暗里冲出米。骑摩托艇的人扭头看了一下我们,弯下腰加了油门冲进黑暗里。因为雨衣的帽子遮住了那人的大半个脸,我们都没看清他的长相。老鳖突然叫起来:

“大伟!大伟!”

按照事先的安排,出现突发状况,三辆摩托艇里的两辆先出击。两个兄弟从船两侧冲向前去。在他们摩托艇的灯光下,我看见了那人摩托艇屁股上的商标。看不清脸,我也知道那人不是别子。副所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一把抓住老鳖的胳膊,大声对他喊:“老哥,别子是个好兄弟!别子好样的!”

这个晚上老鳖头一次扭头看我的脸,看了得有三秒钟。然后转向前方,从怀里摸出铁皮酒壶,一手攥着,只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拧开壶盖,咕咚灌了两口少陵醉。酒壶塞回兜里,船速猛地加快了。

现场不必描述了,乒乒乓乓的事。我说的不是枪声阵阵、枪来枪往,没那么多枪。我们的枪管得严,我的原则也是能不用就不用。他们竟然有两支改装的猎枪,好在我们预料到了。单非法持枪这一条,就够那赌船老板蹲几年的了。老板姓邓,住飞马湖对岸,被摁倒在船头还嘴犟,大喊大叫他不是鹤顶人,不归我管。我跟他说,船没进小鬼汊,不归我管,进来了就是我的菜。总得有一番打斗,打斗都差不多。真要好好感谢我这帮弟兄,平常训练时的血汗没白流。上了船三下五除二就把姓邓的招募的三个打手给放倒了。

跑得最远的就是骑别子摩托艇的那个。那人绕着赌船转了两个大圈,一直喊,见船上没反应,干脆一个人先溜了,一个骑摩托艇的兄弟跟在后头就追。这一带地形那小子挺熟悉,但他真是慌了,天又黑,还有兜头的大雨,在芦苇荡里绕来绕去就把自己绕晕了,眼看着眼前有条宽阔的水道,再加速,一头撞到老鳖的船上。老鳖把他的船横在路头。那小子斜着飞上了夜空,然后像颗炮弹一样栽进了水里。等他从水里钻出来,老鳖的手电灯光罩住了他,老鳖大喊:

“我儿子呢?”

“你儿子?”那小手把一头一脸的淤泥往下抹,“你儿子是谁?”

“我儿子别大伟!”

“别大伟是谁?”

老鳖把船靠近摩托艇,给它熄了火,从水里拖到了船上。他拍着摩托艇的车座厉声说:“他!”

“你说的是他啊,”那小子从水里站起来,露出脖子以上部分,“一个多月前,有天晚上他跟踪我到了这里,被哥几个给放倒了。一棍。”他站在黑暗的雨夜里对着自己的后脑勺比画了一下。

手电筒的灯光在老鳖手里抖起来,某一个瞬间照亮了他的脸。

“你不是那个,老鳖么?”那小子激动地叫起来,“你不是给我们邓老板送客人的吗?你怎么当了叛徒?你收了钱还吃里爬外!”他喘口气,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你儿子竟然是个警察!要知道那狗日的是你儿子那也不行,不解决他我们都得进去。”

在小鬼汊里地毯式搜索了两天,终于找到别子。他已经给鱼和鸟和细菌吃得不成样子。下葬时,经老鳖同意,我们把别子那辆摩托艇也埋进了土里。

(原载《收获》2021年第3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鬼汊”是一片芦苇荡,地形复杂,这一名字正与其环境的阴森恐怖相应和,营造出了神秘诡异、鬼魅丛生的氛围。

B.“摩托艇”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尤为重要,既是辨认别大伟的依据,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也成为大家哀思的寄托。

C.“船越走越慢”标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既是抓捕过程中实际情况的体现,也寄寓了大伟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祝愿。

D.老鳖先中年丧妻,后老年丧子,人生坎坷,最让老鳖悲痛的是别大伟的死与自己有关,这为小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插入对小鬼汊复杂环境的叙写,与老鳖出现在此处的原因的介绍,有助于后文情节的进一步展开。

B.小说多次详细描绘雨,借助视觉、听觉展现,有声有形,描绘详细且生动形象,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C.小说“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的描绘,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以展现“我”此时内心的紧张焦虑。

D.小说中的“我”在整个情节发展全过程中不可或缺,是旁观者,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整体情节的推动者。

8.小说两次描写老鳖拧开酒壶盖喝酒,请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

9.有人曾评价:“在70后作家里,徐则臣对小说故事性的注重,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即便冠之以鹤顶侦探,他也不会更不想把小说写成侦探类的类型小说。那只是一个壳,他始终掌握着纯文学的‘度’,关注着的是故事里的温暖人性、世道人心。”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备宗室遗老,不得自同于众。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曰:“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

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三府并辟,皆不就。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

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

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畴自以始为居难,率众遁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意也,固让。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

从征荆州还,太祖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于是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

畴素与夏侯惇善,太祖语惇曰:“且往以情喻之,自从君所言,无告吾意也。”

惇就畴宿如太祖所戒畴揣知其指不复发言。惇临去,乃拊畴背曰:“田君,主意殷勤,曾不能顾乎!”畴答曰:“是何言之过也!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纵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言未卒,涕泣横流。惇具答太祖。

太祖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年四十六卒。

故主刘虞被人杀害之仇。

《三国志·魏志十一·田畴传》(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解析相对应的字母。

惇A就B畴C宿D如E太F祖G所H戒I畴J揣K知L其M指N不O复P发Q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阿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备”指作为、身为,与《劝学》中“圣心备焉”的“备”意思不同。

B.“冠盖”指使者,与《魏公子列传》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的“冠盖”意思相同。

C.“趣”指赶快,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趣”意思不同。

D.“恨”指后悔,与《孔雀东南飞》,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恨”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虞感叹天下大乱,无人有坚定的信心,他要派使者前往朝廷表述自己忠心。

B.田畴虽然认为自己不辱使命,但因天子逃难在外,他一再坚决拒绝朝廷封赏。

C.袁绍多次征召、由畴拒绝,曹操刚派人征召,他就应允,其门人不理解原因。

D.太祖不忘田畴的功劳,派夏侯惇前往劝说,夏侯惇遵照他的指示劝说但未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2)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

14.太祖多次重赏田畴,田畴为何一再拒绝?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

(唐)李商隐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二句写出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表述了的欣然愉悦之情。

B.诗人才华卓越,但一生经历曲折,本诗三四句以一假设,抒写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C.这首诗构思独特,情感凄凉,短小精悍之中抒写了诗人心中的种种愁情。

D.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和《锦瑟》一样,都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解读。

16.赏析诗歌最后两句,并结合诗句谈谈本诗中蕴含的理趣。

评卷人得分

五、情景默写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应念岭海经年,,”来抒写自己在坎坷困顿中的孤高品质、磊落襟怀。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把处境悲凉的琵琶女,与仕途失意的文人相提而论,发出了千古咏叹:“,。”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表述对《离骚》言辞浅近、立意深远的赞赏。

(4)当同学因懊悔过往而沮丧时,你可以用《归去来兮辞》中的“,”,鼓励他向前看。

评卷人得分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从这几个实例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感经验不一定就是移情作用,但移情作用却含有美感经验。

B.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但美感经验却含有移情作用。

C.美感经验不一定就是移情作用,但美感经验含有移情作用。

D.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但移情作用含有美感经验。

评卷人得分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无处不在,它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地表,也构成了人体约60%的体重。_____①_____,人类会在几天之内就失去生命。水分子具有非常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溶解化合物,并在我们的体内运送这些化合物,为我们的细胞提供结构,调节体温。

事实上,一切已知的维持着生命的基本化学反应,都离不开水的参与。然而,在早期地球上,当蛋白质、DNA等生物分子开始聚集在一起时,_____②_____,其原因非常简单:水的存在阻碍了这些分子在形成时所需经历的“失水”过程。

按照现在对早期地球的推测,在生命出现之前,地球很可能是一个被水覆盖的水世界,那么这对制造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来说,就成了大问题。这就好比是想要风干全身,却无奈深处泳池里一样,两种早期地球的原始汤中的氨基酸,必须艰难地丢失一个水分子后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不仅仅是蛋白质在形成时会面临的问题,其他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分子,如DNA、复合糖,也都依赖于缩合反应和失水来形成。

20.请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加以改正。

(2)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这就好比是想要风干全身,却无奈深处泳池里一样”,另写一句话,能够对蛋白质“失水”的困境进行形象说明。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评卷人得分

八、语言表述

22.“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是一次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的精彩融合,是一次现代设计理念的传承与突破。同时,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假如你要向外国友人介绍其中一个吉祥物,你该如何介绍设计元素与名称寓意呢?

评卷人得分

九、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2022年奥斯卡颁奖礼现场,节目主持人克里斯·洛克调侃了威尔·史密斯的妻子的光头造型,随后,史密斯怒气冲冲地走向洛克,一拳重重地打在了洛克的脸上。

就这件事,有位老师做了这样的实验:先陈述事件本身,请全体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史密斯的举动;再告诉学生,史密斯的妻子是因病掉发,却被克里斯·洛克嘲讽,并说,史密斯小时候常看到母亲被父亲打得浑身是血,从此他发誓要守护自己的家人,而这次他入围奥斯卡的角色,恰好是捍卫家人的勇者,再请学生们表态;然后,老师说,这是奥斯卡94届以来第一次发生暴力事件,有上亿人目睹,主持人洛克若开告,史密斯将面临6个月的牢狱之灾及至少10万美金的赔偿……再请全体学生表态。

实验过程中,全体学生的表态前后形成巨大反转:三次表态,史密斯的支持率分别占四成、九成与五成。最后老师统计了一直没有改变过立场的人,结果只占四成都不到。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解答版)

评卷人得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象”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中国人独有的。黄宾虹所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便是“象”的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注脚。因为太极图昭示了一种关系,即世界是阴阳二元辩证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元判断。太极图展示了黑白的辩证,而且那个线是曲线,就意味着太极图是运动的。这样一来,我们对形而下的绘画技法理解起来就轻松得多,为什么有浓就得有淡,为什么有虚就得有实,有直线就得有曲线,有干笔就得有湿笔。因为只有如此,才符合太极的规律。如果说“象思维”是对中国画形而上的一种认识,那么黄宾虹说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就是对绘画的形而下的技法总结。“象思维”不完全属于艺术学的范畴。西方美学的核心在于寻求美的本质,诸如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总无法证实这个“客观存在”的美究竟是什么。而中国古典哲学没有用美学这个词,用西方美学的框架来衡量中国古典美学总感到有些困难,这是两个系统。《周易》中谈到的“象”“易”等,既具哲学范畴的美学意义,又有艺术层面的意义。它要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通过具备理想人格的人,或者说有人格追求的人,或者说人格化以后在笔下显现出来的气象。这确实是中国人很独特的一种思维观和认识观。对此文微明说得很绝对——“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中国画特别强调人格,这大约是笔墨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柏拉图把艺术家放在第六等级,他不以艺术为意是因为他认为在哲学面前艺术算不了什么。但是在中国,“士”介入了美术的活动,在西汉时期就有知识分子参与绘画活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画跟文字有关,象形字本身就有绘画的意味,所以以书入画肯定是文人活动而不是工匠所为。以书入画,毕竟有文字做基础,得有文人的思考。梁元帝萧绎撰《山水松石格》,皇帝不但画画还写画论。皇帝兼书画家,这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现象。国外国王雇一个画家来为自己画像、服务,而宋徽宗自己就直接进行书画创作。从汉代开始,两千年来民间画家、宫廷画家、文人画家各行其道。蔡邕是一个典型,他是“士”,又是史学家、音乐家、书画家。他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这句话,就是放下。画又何不是“歌”呢?不能端着,要“放下”才能画好。中国传统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参与了绘画,使这个“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民间绘画、宫廷绘画也都有象思维,象思维大约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因文人的参与,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文人画是象思维这个文脉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程大利《从“象”到中国画的笔墨形态》)

材料二:

人们惯用造型来表述物体形象。从广义上来讲,一切人和物体在绘画中的形象都可以称为造型。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西方古典绘画讲究画出人或物的体积、光感等。这与中国绘画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中国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就需要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下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

潘天寿先生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哲学思想渗入中国绘画极深。中国哲学思想中对绘画影响最深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其中,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天、地、人息息相通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西方绘画追求的是现实的真实,而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心理上的“真实”。中国绘画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是要加入创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表述心中所想。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绘画需要追求的是意象造型。

“意”指主体的所想、所思、所欲,如画之立意。也可以指主体的情感、情绪、兴味;“象”的基本的意思是形象,细分来说,“象”有着许许多多的含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把“象”归结为四个理论层次: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这四者跨越了构思、表述、鉴赏三个阶段。其中。象外之象是鉴赏者的意中之象。中国画所追求的意象造型即艺术家通过观察自然之象,体会出意中之象。提炼出艺术之象,观赏者通过欣赏艺术家所创作的画作。感悟出象外之象。象外之象在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境界,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意”和“象”,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组合起来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即要求画者不仅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述出画家想要表述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而这正是中国绘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东西。

(摘编自林乐帆《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极图昭示了世界是一种阴阳二元辩证的关系,黄宾虹所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就很好地解释了“象”思维。

B.其实,形而下的绘画技法中的浓淡搭配、虚实结合以及直线曲线、干笔湿笔的运用,都是符合太极规律的,我们应该坦然看待。

C.《周易》中的“象”“易”等有着哲学范畴的美学意义和艺术层面的意义,但它离不开人,要通过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D.柏拉图认为,艺术在哲学面前不算什么,就把艺术家放在了第六等级,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参与了绘画使自身的地位显著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但二者追求的境界并不相同

B.中国所有的哲学思想对绘画的深远影响导致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出现了本质区别。

C.中国绘画追求意象造型是因为中国绘画加入了创的情感体验,要表述心中所想。

D.象外之象是鉴赏者的意中之象,在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境界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用泼墨画法画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用细笔勾画出五官,其他并未做出过多的描绘,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虢国夫人游春图》不着一景,通过人物衣着的颜色、马儿轻盈的步伐来表现初春的感觉,用轻盈流畅的线条表现出郊游人的愉悦心情。

C.倪瓒《疏竹图》中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

D.《李白行吟图》中头部刻画得比较精细,肩部往下用潇洒的线条,寥寥几笔勾勒出李白飘飘欲仙的形象,给人随意又不失稳重的感觉。

4.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才能顺利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D2.B3.C4.①以书入画,有文字做基础,使绘画含有文人的思考在里面。②绘画中的线条与书法中的线条都是艺术的支柱和形式,有助于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③使“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④使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5.①理论上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②绘画时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要加入创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要表述出心中所想。③绘画者要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述出自己想要表述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参与了绘画使自身的地位显著提高”错误,文中只说“中国传统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参与了绘画,使这个‘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民间绘画、宫廷绘画也都有象思维,象思维大约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因文人的参与,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文人画是象思维这个文脉发展的结果”,原文中没有信息表明知识分子因之地位提高,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中国所有的哲学思想对绘画的深远影响”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中国哲学思想中对绘画影响最深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其中,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天、地、人息息相通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观点为中国画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C.倪瓒认为自己的《疏竹图》之竹能“聊以写胸中逸气”,但他人“视以为麻为芦”,像这样的“绝不似”不符合材料二表现的中国画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以书入画,毕竟有文字做基础,得有文人的思考。”可知,以书入画,有文字做基础,使绘画含有文人的思考在里面。

结合“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可知,绘画中的线条与书法中的线条都是艺术的支柱和形式,有助于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

结合“蔡邕是一个典型……他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这句话,就是放下……中国传统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参与了绘画,使这个‘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可知,使“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

结合“因文人的参与,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文人画是象思维这个文脉发展的结果”可知,使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结合“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中国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就需要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下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可分析出,理论上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

结合“中国绘画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是要加入创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表述心中所想”可分析出,绘画时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要加入创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要表述出心中所想。

结合“‘意’和‘象’,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组合起来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即要求画者不仅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述出画家想要表述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可分析出,绘画者要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述出自己想要表述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

评卷人得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船越走越慢

徐则臣

跟老鳖约好了,晚上出工,划船进小鬼汊。

小鬼汊这名字什么时候叫出来的,我没深究过,真他娘形象,芦苇荡里的死鬼如麻,比芦苇少不了多少。更可怕的是,一到阴暗湿冷的时候,小鬼汊里就摇晃不止,无风也起三尺浪,如有伏兵百万。本地人也绕着走。据说小鬼汊地形极复杂,芦苇生长循着我们看不懂的规矩,敢进去的人不多,能出来的更少,绕晕了正常,绕死了也不意外。平常捞鱼摸虾打猎捡鸟蛋的,也只敢在边缘处活动,怕深了命丢到里面。这次专请了老鳖来帮忙。老鳖是外号,其实姓别。常年吃水饭,往哪儿一杵又不爱吭声,老别就被叫成了老鳖。

傍晚时分下起雨,看架势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行动组最后商定,手摇船和机动船同时上,能用哪个用哪个。三条船,其中一条主要放三艘摩托艇。我们停在可以用望远镜看清小鬼汊入口的隐蔽处,等时间慢慢往黑夜走。雨还在下,天地间都是水声。雨落在运河里,雨打在芦苇上,雨击打船舱。我们把船上的灯都灭掉,我看见老鳖在黑暗中掏出一只酒壶,拧开盖喝了一口。铁质的酒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光,温和地闪了一下。

半小时后,我们摸黑往小鬼汊靠近。雨下得更大了,小鬼汊里风动芦荡,雨打苇叶,如同千万人在齐声低吼,每个人声音都不嘹亮,但和声却极为高亢,几声响雷滚进小鬼汊里,也会被风雨声淹没。雨夜的小鬼汊的确比迷宫还凶险。我终于意识到老鳖这样的老把式的价值,他们能在迷宫里顺利穿行,真不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芦苇荡大规模地摇动,整个小鬼汊似乎都在倾斜翻滚,没有任何一条路还是同一条路,他们辨别方向靠的是经验直觉和本能。老鳖操纵着他的机动船,我们在往想象中的战场逼近。

有一阵子绕了很多弯,速度也慢下来。我凑到老鳖耳边喊:

“遇到麻烦了吗?我们得快点了。”

进来了就得争分夺秒。一旦他们发现了,钻到哪里躲起来,忙活一夜我们也找不到。“跑不动,”老鳖也喊,“大伟他妈拽着船。”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探照灯的光柱里大雨密集地连成了线,芦苇丛后头黑洞洞的。实话,那种环境下,你跟我说芦苇荡里藏着十万头妖怪我也信。可知的世界只有光柱这锥形的一片,我们仿佛被屏蔽在光柱和风雨声里。外面的世界消失了,一个更广大的也抛弃了我们。我们正追随着跳动的光柱在沉重的黑暗里钻探。老鳖左拐、左拐、左拐。他在画图。

“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鳖对我喊,“你得让大伟说上媳妇,咱儿子是个瘸子啊。”

我对老鳖说:“老哥,我们不会扔下别子不管的。”

老鳖开始右拐。偶尔还是会绕圈。柴油机动力像个资深的哮喘病人,突然咳嗽几声就慢下来。我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越快越好。我坐到老鳖旁边,雨水顺着雨帽和袖口的边缘流到身上,风大雨急,我感觉不到冷。快一点,再快一点,着急得我冒火。在我的办案史上,从来没有哪次时间过得比这一次慢。我在风雨落到芦苇荡的巨大喧嚣声中,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

听见摩托艇的声音之前,先看见一道狂舞的光柱,接着一辆摩托艇从黑暗里冲出米。骑摩托艇的人扭头看了一下我们,弯下腰加了油门冲进黑暗里。因为雨衣的帽子遮住了那人的大半个脸,我们都没看清他的长相。老鳖突然叫起来:

“大伟!大伟!”

按照事先的安排,出现突发状况,三辆摩托艇里的两辆先出击。两个兄弟从船两侧冲向前去。在他们摩托艇的灯光下,我看见了那人摩托艇屁股上的商标。看不清脸,我也知道那人不是别子。副所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一把抓住老鳖的胳膊,大声对他喊:“老哥,别子是个好兄弟!别子好样的!”

这个晚上老鳖头一次扭头看我的脸,看了得有三秒钟。然后转向前方,从怀里摸出铁皮酒壶,一手攥着,只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拧开壶盖,咕咚灌了两口少陵醉。酒壶塞回兜里,船速猛地加快了。

现场不必描述了,乒乒乓乓的事。我说的不是枪声阵阵、枪来枪往,没那么多枪。我们的枪管得严,我的原则也是能不用就不用。他们竟然有两支改装的猎枪,好在我们预料到了。单非法持枪这一条,就够那赌船老板蹲几年的了。老板姓邓,住飞马湖对岸,被摁倒在船头还嘴犟,大喊大叫他不是鹤顶人,不归我管。我跟他说,船没进小鬼汊,不归我管,进来了就是我的菜。总得有一番打斗,打斗都差不多。真要好好感谢我这帮弟兄,平常训练时的血汗没白流。上了船三下五除二就把姓邓的招募的三个打手给放倒了。

跑得最远的就是骑别子摩托艇的那个。那人绕着赌船转了两个大圈,一直喊,见船上没反应,干脆一个人先溜了,一个骑摩托艇的兄弟跟在后头就追。这一带地形那小子挺熟悉,但他真是慌了,天又黑,还有兜头的大雨,在芦苇荡里绕来绕去就把自己绕晕了,眼看着眼前有条宽阔的水道,再加速,一头撞到老鳖的船上。老鳖把他的船横在路头。那小子斜着飞上了夜空,然后像颗炮弹一样栽进了水里。等他从水里钻出来,老鳖的手电灯光罩住了他,老鳖大喊:

“我儿子呢?”

“你儿子?”那小手把一头一脸的淤泥往下抹,“你儿子是谁?”

“我儿子别大伟!”

“别大伟是谁?”

老鳖把船靠近摩托艇,给它熄了火,从水里拖到了船上。他拍着摩托艇的车座厉声说:“他!”

“你说的是他啊,”那小子从水里站起来,露出脖子以上部分,“一个多月前,有天晚上他跟踪我到了这里,被哥几个给放倒了。一棍。”他站在黑暗的雨夜里对着自己的后脑勺比画了一下。

手电筒的灯光在老鳖手里抖起来,某一个瞬间照亮了他的脸。

“你不是那个,老鳖么?”那小子激动地叫起来,“你不是给我们邓老板送客人的吗?你怎么当了叛徒?你收了钱还吃里爬外!”他喘口气,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你儿子竟然是个警察!要知道那狗日的是你儿子那也不行,不解决他我们都得进去。”

在小鬼汊里地毯式搜索了两天,终于找到别子。他已经给鱼和鸟和细菌吃得不成样子。下葬时,经老鳖同意,我们把别子那辆摩托艇也埋进了土里。

(原载《收获》2021年第3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鬼汊”是一片芦苇荡,地形复杂,这一名字正与其环境的阴森恐怖相应和,营造出了神秘诡异、鬼魅丛生的氛围。

B.“摩托艇”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尤为重要,既是辨认别大伟的依据,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也成为大家哀思的寄托。

C.“船越走越慢”标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既是抓捕过程中实际情况的体现,也寄寓了大伟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祝愿。

D.老鳖先中年丧妻,后老年丧子,人生坎坷,最让老鳖悲痛的是别大伟的死与自己有关,这为小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插入对小鬼汊复杂环境的叙写,与老鳖出现在此处的原因的介绍,有助于后文情节的进一步展开。

B.小说多次详细描绘雨,借助视觉、听觉展现,有声有形,描绘详细且生动形象,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C.小说“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的描绘,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以展现“我”此时内心的紧张焦虑。

D.小说中的“我”在整个情节发展全过程中不可或缺,是旁观者,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整体情节的推动者。

8.小说两次描写老鳖拧开酒壶盖喝酒,请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

9.有人曾评价:“在70后作家里,徐则臣对小说故事性的注重,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即便冠之以鹤顶侦探,他也不会更不想把小说写成侦探类的类型小说。那只是一个壳,他始终掌握着纯文学的‘度’,关注着的是故事里的温暖人性、世道人心。”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6.A7.D8.第一次展现即将出发时,老鳖对找到儿子抱有希望,愿此次抓捕一举功成,喝酒以助兴壮威;第二次展现在“我”提醒之下心知儿子可能已经牺牲,但又不愿相信希望渺茫,喝酒以自我麻痹的矛盾心理。

两次动作描写同中有异,“喝了一口”“咕咚灌了两口少陵醉”展现由镇定坚定到痛苦矛盾的心理变化,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前后呼应,结构谨严。9.小说故事性很强,展现一次惊心动魄的抓捕过程,大家在小鬼汊中几近迷路,老鳖看到儿子结果早已牺牲的情节波澜,放哨人几乎逃脱又撞上老鳖,说老鳖曾为邓老板送客人的情节翻转等,都展现出对小说情节强大的操控力。(肯定故事性,举例)

但关注的依然是温暖人性、世道人心,小说并未将重点放在侦查发现和抓捕枪战上,而花了大量的笔墨展现小鬼汊环境恶劣,用以衬托老鳖帮助警察抓捕的大义凛然、不惧险阻,也衬托出警察们为守护一方净土的英勇无畏;而老鳖错认、放哨人撞上和放哨人揭秘的情节巧合中体现老鳖对儿子的关心与愧疚:老鳖反复提到大伟母亲的情节,展现父子、母子、夫妻情深。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摩托艇贯穿全文”错。小说开头介绍小鬼汊的特点,文中后半部分写找到别子的摩托艇,最后写把别子的摩托艇同他一块掩埋,据此看出摩托艇并未贯穿全文。

C.在抓过程的后半段“船越走越慢”并非实际情况的体现,“祝愿”也不对。如“我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越快越好。……快一点,再快一点,着急得我冒火。在我的办案史上,从来没有哪次时间过得比这一次慢。我在风雨落到芦苇荡的巨大喧嚣声中,听见了秒针嘀嗒嘀嗒迟缓的脚步声”,可看出是“我”焦虑着急,才觉得“船越走越慢”;“‘跑不动,’老鳖也喊,‘大伟他妈拽着船。’”可看出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并没有“祝愿”的意思。

D.“别大伟的死与自己有关”错,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你儿子竟然是个警察!要知道那狗日的是你儿子那也不行,不解决他我们都得进去”,可看出儿子的死与老鳖无关。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小说中的‘我’……,是旁观者”错。原文“半小时后,我们摸黑往小鬼汊靠近”“我”“我坐到老鳖旁边,雨水顺着雨帽和袖口的边缘流到身上,风大雨急,我感觉不到冷”,可看出“我”与老鳖一同参与了抓捕行动,并不是旁观者。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老鳖拧开酒壶盖喝酒的情节:

第一次,原文“我看见老鳖在黑暗中掏出一只酒壶,拧开盖喝了一口。铁质的酒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光,温和地闪了一下”,据此看出,即将出发时,老鳖对找到儿子抱有希望,愿此次抓捕一举功成,喝酒以助兴壮威;

第二次,原文“这个晚上老鳖头一次扭头看我的脸,看了得有三秒钟。然后转向前方,从怀里摸出铁皮酒壶,一手攥着,只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拧开壶盖,咕咚灌了两口少陵醉。酒壶塞回兜里,船速猛地加快了”,据此看出,在“我”提醒之下心知儿子可能已经牺牲,但又不愿相信希望渺茫,喝酒以自我麻痹的矛盾心理。

据以上分析出,两次动作描写同中有异,都是写喝酒,程度不同,“喝了一口”“咕咚灌了两口少陵醉”可看出喝酒由少到多,也体现出老鳖由镇定坚强到痛苦矛盾的心理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真实,内容上前后呼应,结构谨严。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第一,小说故事性很强,记叙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抓捕过程,展现出对小说情节强大的操控力:先写大家在小鬼汉中几近迷路的情节,“雨下得更大了,小鬼汊里风动芦荡,雨打苇叶,如同千万人在齐声低吼,每个人声音都不嘹亮,但和声却极为高亢,几声响雷滚进小鬼汊里,也会被风雨声淹没。雨夜的小鬼汊的确比迷宫还凶险。我终于意识到老鳖这样的老把式的价值,他们能在迷宫里顺利穿行,真不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芦苇荡大规模地摇动,整个小鬼汊似乎都在倾斜翻滚”;然后情节又起波澜,老鳖看到儿子结果早已牺牲,“在他们摩托艇的灯光下,我看见了那人摩托艇屁股上的商标。看不清脸,我也知道那人不是别子。副所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后面情节又出现翻转,放哨人几乎逃脱又撞上老鳖,说老鳖曾为邓老板送客人,“‘你不是那个,老鳖么?’那小子激动地叫起来,‘你不是给我们邓老板送客人的吗?你怎么当了叛徒?你收了钱还吃里爬外!’他喘口气,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你儿子竟然是个警察!要知道那狗日的是你儿子那也不行,不解决他我们都得进去。’”

第二,关注的是温暖人性、世道人心。

原文“一到阴暗湿冷的时候,小鬼汊里就摇晃不止,无风也起三尺浪,如有伏兵百万。本地人也绕着走。据说小鬼汊地形极复杂,芦苇生长循着我们看不懂的规矩,敢进去的人不多,能出来的更少,绕晕了正常,绕死了也不意外。平常捞鱼摸虾打猎捡鸟蛋的,也只敢在边缘处活动,怕深了命丢到里面”,据此看出,小说并未将重点放在侦查发现和抓捕枪战上,而花了大量的笔墨展现小鬼汊环境恶劣,用以衬托老鳖帮助警察抓捕的大义凛然、不惧险阻,也衬托出警察们为守护一方净土的英勇无畏;

原文“骑摩托艇的人扭头看了一下我们,弯下腰加了油门冲进黑暗里。因为雨衣的帽子遮住了那人的大半个脸,我们都没看清他的长相。老鳖突然叫起来:‘大伟!大伟!’”“那人绕着赌船转了两个大圈,一直喊,见船上没反应,干脆一个人先溜了,一个骑摩托艇的兄弟跟在后头就追。这一带地形那小子挺熟悉,但他真是慌了,天又黑,还有兜头的大雨,在芦苇荡里绕来绕去就把自己绕晕了,眼看着眼前有条宽阔的水道,再加速,一头撞到老鳖的船上。老鳖把他的船横在路头。那小子斜着飞上了夜空,然后像颗炮弹一样栽进了水里”“‘一个多月前,有天晚上他跟踪我到了这里,被哥几个给放倒了。一棍。’他站在黑暗的雨夜里对着自己的后脑勺比画了一下”“‘你不是那个,老鳖么?’那小子激动地叫起来,‘你不是给我们邓老板送客人的吗?你怎么当了叛徒?你收了钱还吃里爬外!’他喘口气,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你儿子竟然是个警察!要知道那狗日的是你儿子那也不行,不解决他我们都得进去。’”据此看出,老鳖错认、放哨人撞上和放哨人揭秘的情节巧合中体现老鳖对儿子的关心与愧疚;

原文“‘跑不动,”老鳖也喊,‘大伟他妈拽着船。’”“‘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鳖对我喊,‘你得让大伟说上媳妇,咱儿子是个瘸子啊。’据此看出,老鳖反复提到大伟母亲的情节,展现父子、母子、夫妻情深。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备宗室遗老,不得自同于众。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曰:“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

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三府并辟,皆不就。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

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

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畴自以始为居难,率众遁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意也,固让。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

从征荆州还,太祖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于是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

畴素与夏侯惇善,太祖语惇曰:“且往以情喻之,自从君所言,无告吾意也。”

惇就畴宿如太祖所戒畴揣知其指不复发言。惇临去,乃拊畴背曰:“田君,主意殷勤,曾不能顾乎!”畴答曰:“是何言之过也!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纵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言未卒,涕泣横流。惇具答太祖。

太祖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年四十六卒。

故主刘虞被人杀害之仇。

《三国志·魏志十一·田畴传》(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解析相对应的字母。

惇A就B畴C宿D如E太F祖G所H戒I畴J揣K知L其M指N不O复P发Q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阿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备”指作为、身为,与《劝学》中“圣心备焉”的“备”意思不同。

B.“冠盖”指使者,与《魏公子列传》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的“冠盖”意思相同。

C.“趣”指赶快,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趣”意思不同。

D.“恨”指后悔,与《孔雀东南飞》,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恨”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虞感叹天下大乱,无人有坚定的信心,他要派使者前往朝廷表述自己忠心。

B.田畴虽然认为自己不辱使命,但因天子逃难在外,他一再坚决拒绝朝廷封赏。

C.袁绍多次征召、由畴拒绝,曹操刚派人征召,他就应允,其门人不理解原因。

D.太祖不忘田畴的功劳,派夏侯惇前往劝说,夏侯惇遵照他的指示劝说但未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2)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

14.太祖多次重赏田畴,田畴为何一再拒绝?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10.DIN11.B12.B13.(1)这是成全一个人的志向,却损害了朝廷的法令制度啊。

(2)将军您是素来了解田畴的,还要这样说,如果一定不能不如此,我希望当您的面自杀,来报效主上的恩德(表明我的心意)。14.①认为自己逃跑避难未能为故主刘虞报仇,背负信义;

②不慕名利,不愿靠出卖卢龙要塞之功来换取封赏。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夏侯惇到田畴那里住宿,就像太祖所指示的那样去做。田畴揣测到了他的意图,不肯再说话。

“惇就畴宿”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宿”后应断开,因此选D;

“如太祖所戒”主语省略“惇”,后面“畴”作下句主语,应在“戒”后断开,故选I;

“畴揣知其指”是主谓宾结构,应在“其指”后断开,故选N。

故选DIN。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备,作为、身为/具备。句意:我身为皇族的遗老/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B.错误。意思不同。冠盖,借指有关官员/本指车子,此处代指使者。句意:田畴时常为乌丸族过去杀害了很多本郡的官员而愤恨/平原君派出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到魏国来。

C.正确。趣,赶快/取。句意:田畴指示手下人,赶快整理行装/虽然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

D.正确。恨,后悔/抱恨。句意:太祖后悔上次听从了田畴的辞让/活着的人却要做死的离别,心中抱恨哪里能够说得完。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田畴虽然认为自己不辱使命”错。原文“诏拜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意思是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觉得天子流亡在外尚未安定,自己不可以承受这样的尊荣宠幸,坚持辞让不受,可看出并没有认为自己不辱使命。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是”,这;“亏”,损害;“王法大制”,朝廷的法令制度。

(2)“雅”,素来;“必”,一定;“效”,报效恩德;“于前”,状语后置。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原文“畴自以始为居难,率众遁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意也,固让”,意思是田畴认为自己当初是想为死难的上司复仇,才率领众人逃入深山,报仇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反而靠它获取利禄,这不是自己本条的意思,坚决推辞不受。

据此看出,认为自己逃跑避难未能为故主刘虞报仇,背负信义;

②原文“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意思是说自己是个背负信义逃跑避难的人,蒙受恩惠得以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不能用出卖卢龙要塞来换取赏赐利禄。

据此看出,不慕名利,不愿靠出卖卢龙要塞之功来换取封赏。

参考译文:

初平元年,关东兴起义兵讨伐董卓,董卓把汉献帝迁到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息说:“贼臣制造祸乱,皇帝流亡失所!四海混乱,谁也没有坚定的信心。我身为皇族的遗老,自然不能与众人相同。现在我想要派使者前往朝廷,表述我的忠诚,怎样才能得到不辜负使命的人士呢?”众人议论之后都说:“田畴虽然年轻,但很多人称赞他是个奇才。”

刘虞随即备办礼物,请来田畴相见,对他十分满意,立即任命为从事史。为他备办好车马。上路以后,田畴就西上居庸关,越过边塞;靠近阴山,直去朔方郡;顺着小路走去,终于到达长安完成了使命。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觉得天子流亡在外尚未安定,自己不可以承受这样的尊荣宠幸,坚持辞让不受。三公府同时聘任田畴,田畴都没有接受。

田畴得以北归故乡,率领所有宗族成员,和其他前来依附的共几百人,清扫地面后订立盟誓说:“刘公的仇不报,我就不可以立于人世间!”

袁绍多次派遣使者前来招请,又送来将军印章,以便田安抚部下;田畴都拒绝不予承受。

田畴时常为乌丸族过去杀害了很多本郡的官员而愤恨,有讨伐他们的心思而实力不够。建安十二年,太祖曹操北上征讨乌丸,还没到达,先派遣使者任命田畴为下属,又命田豫前去传达自己的心意。田畴指示手下人,赶快整理行装。手下人对他说:“过去袁公倾慕您,礼物和任命书送来了五次,您一直不顺从;现在曹公使者第一次来,您就好像生怕来不及一样,这是为什么”田畴笑着回答说:“这就不是您所能明白的了!”

大军返回,进入塞内,论功行赏。田畴为亭候,邑五百户。田畴认为自己当初是想为死难的上司复仇,才率领众人逃入深山,报仇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反而靠它获取利禄,这不是自己本条的意思,坚决推辞不受。太祖知道他心态至诚,允许而没有勉强他。

田畴随从太祖征讨荆州回来。太祖后悔上次听从了田畴的辞让,说:“这是成全了一个人的志向,而损害了朝廷的法令制度啊。”于是就又以上次的爵位封给田畴。田畴上奏陈述自己内心的想法,以死来发誓不愿接受。

因为田畴平素与夏侯惇友善,太祖对夏侯惇说:“您到他那里去,试着用你们的情谊劝说他。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是不要告诉他是我的意思啊!”

夏侯惇到田畴那里住宿,就像太祖所指示的那样去做。田畴揣测到了他的意图,不肯再说话。夏侯惇临离去时,拊着田畴的后背说:“田君!主上的情意这么诚恳周到,您就不能考虑一下吗!”田畴回答说:“这话说得太过分了!田畴,不过是个背负信义逃跑避难的人,蒙受恩惠得以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怎么可以用出卖卢龙要塞,来换取赏赐利禄呢!就算是国家特别优待我田畴,田畴难道就不问心有愧吗?将军您素来是了解田畴的,还要这样说,必不得已的话,我希望当您的面自刎,以死表白我的心意!”话没说完,就痛哭流涕。夏侯惇把情形详细报告了太祖。

太祖喟然感叹,知道不可以勉强了,这才给田畴一个荣誉性的议郎官街。田畴在四十六岁的时候死去。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

(唐)李商隐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二句写出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表述了的欣然愉悦之情。

B.诗人才华卓越,但一生经历曲折,本诗三四句以一假设,抒写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C.这首诗构思独特,情感凄凉,短小精悍之中抒写了诗人心中的种种愁情。

D.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和《锦瑟》一样,都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解读。

16.赏析诗歌最后两句,并结合诗句谈谈本诗中蕴含的理趣。

15.A16.①诗人直抒胸臆,说“我意”不与“春意”同,以上天总是事与愿违,表述出内心的无奈与感伤,悲叹春天流逝,更觉寸断肝肠。②理趣:花朵不会逐个开放,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个人主观情感随意调解变化。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表述了的欣然愉悦之情”说法有误。一二句中虽然写出春风吹拂,万物复出,但一个“太”字则表露出诗人的担忧。担忧太过“昌昌”,也会快速凋谢,不免乐极生悲。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唉,我的心意和春风的心意大有不同啊,其实在春未到的时候我就已经感到哀伤了。从“我意殊春意”“断肠”可看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说“我意”不与“春意”同,以上天总是事与愿违,表述出内心的无奈与感伤,悲叹春天流逝,更觉寸断肝肠。

诗句中,借“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一句,说明自己认为春风固然美好,但是被春风催发的春天景物过于繁盛了。人皆喜爱一元伊始、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光,却担心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因此,他说“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希望花朵逐个开放。然而,最终结果是“我意殊春意”。由此可见,花朵不会逐个开放,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个人主观情感随意调解变化。

评卷人得分

五、情景默写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应念岭海经年,,”来抒写自己在坎坷困顿中的孤高品质、磊落襟怀。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把处境悲凉的琵琶女,与仕途失意的文人相提而论,发出了千古咏叹:“,。”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表述对《离骚》言辞浅近、立意深远的赞赏。

(4)当同学因懊悔过往而沮丧时,你可以用《归去来兮辞》中的“,”,鼓励他向前看。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照、皆、涯、逢、称、迩、谏、追。

评卷人得分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从这几个实例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感经验不一定就是移情作用,但移情作用却含有美感经验。

B.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但美感经验却含有移情作用。

C.美感经验不一定就是移情作用,但美感经验含有移情作用。

D.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但移情作用含有美感经验。

18.C19.B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赋予大地山河、风云花鸟以人的神态动作等。

A.对偶。“野径”对“江船”,“云俱黑”对“火独明”。

B.借代。“绿”借代绿叶;“红”借代花朵。

C.拟人。“霜禽”“偷眼”,“粉蝶”“断魂”,赋予霜禽与粉蝶以人的动作、情感。

D.比喻。把倒映在湖中的青山倒影比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的能力。

由原文可知,材料的中心话题是“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应放在括号内句子的开头,据此可排除A、C两项。

由上文“‘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以及该空后“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可知,应是美感经验含有移情作用,排除D项。

故选B。

评卷人得分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无处不在,它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地表,也构成了人体约60%的体重。_____①_____,人类会在几天之内就失去生命。水分子具有非常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溶解化合物,并在我们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