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_第1页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_第2页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_第3页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殊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需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掌握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纳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爱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我国20世纪90年月开头在一些电气规范中对接地故障火灾作出防范规定。例如《剩余电流爱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乐观呼吁尽快实行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淌作爱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淌作爱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淌作火灾监控系统。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将越来越多。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新型报警设备,依据2005年11月发布的“高规”修订条文要求,并结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关产品标准和安装使用标准的升级,针对目前,工程中设计、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尚无统一规定,这一新型电气防火装置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统一规范。一、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定义(一)应具有检测过电流、漏电电流、过电压、欠电压等信号,发出声光报警,精确     显示其故障状态,并动作切断电源。(二)可监视各故障点的变化,各故障点应能自动记录当前状态。(三)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四)显示系统电源状态。(五)应采纳总线制方式,实现“遥调、遥测、遥控、遥讯”,通信距离1.2Km以上、总线可采纳1平方毫米铜芯导线。(六)各故障点应具有可现场地址编码功能(七)监控主机应采纳工业掌握机或与火灾报警系统共用一台监控主机二、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一)规范中有关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相关条文目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主要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局部修订条文:9.5.1高层建筑内火灾危急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此外,报批中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2.7条:商店、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新制定并已在报批中的《建筑电气火灾预防要求和检测方法》有关条文也明确要求“应在电源进线端设置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剩余电流淌作爱护器”。规范条文用词为“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表明应当是一个联网的整体装置,是一个完整系统,而不是以往分散设置的单个漏电报警器或传统漏电开关可以胜任的。《高规》条文说明中,也特殊强调“这些设备要采纳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以确保质量平安”,可见并非是使用一般漏电开关就可以的,很多电气设计人员往往有此错误倾向。关于“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