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全国一等奖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全国一等奖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全国一等奖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全国一等奖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对比这两幅作品,它们在表现题材内容上有何不同?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第一课时生活之路向着现代形态转换

中国画在20世纪初期受到批评指责,认为传统绘画技巧落后于现实,不能很好地表现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因之,如何解决好继承与借鉴外来绘画因素的问题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制,未足者增之,西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主张。值得研究体会。生活之路20世纪30年代的开创者赵望云生活之路徐悲鸿蒋兆和源

流在传统人物画基础,借鉴西方绘画经验,对人物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黄胄刘文西周思聪与接受过现代造型训练,也吸收、借鉴了油画、连环画的经验,丰富了表现生活的技巧。20世纪晚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源流流流流生活之路赵望云的艺术之路向着现代形态转换●在传统人物画基础,借鉴西方绘画经验,对人物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生活之路《愚公移山》中国人物画424*143向着现代形态转换这幅画取材于《列子·汤问篇》,故事是人所熟知的。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画愚公移山,其用意是要以愚公精神鼓励全国军民不畏艰苦、坚持抗日,夺取最后胜利。画家构图有意采用横卷,人物顶天立地,左右展现出壮阔的场景。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并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可以说,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生活之路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生活之路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沪州市人,16岁赴上海以画像和从事设计为生,业余自修素描、油画和雕塑。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辗转上海、南京、北京、重庆之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曾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上海美专、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36-1948年为其创作盛期,代表作有《流民图》、《卖小吃的老人》、《一篮春色卖遍人间》等,晚年多作历史人物肖像。蒋兆和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代中国画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流民图》2700厘米*200厘米蒋兆和《流民图》作于1943年,时值抗日战争期间。作品表现流离失所的民众饥寒交迫的境况,是一幅有分量的历史画卷。《流民图》的构架是建筑在素描稿本的基础上的。蒋兆和年轻时画过擦笔肖像,其对人物的结构造型有着相当准确的把握。在表现技法上,画家结合西洋水彩的表现方法,以中国画的骨法用笔、随类赋彩,深入准确地刻画了流民众生相。《流民图》把握时代脉搏,构图宏伟,作者又年富力强,创作力旺盛,基本功、休养恰到火候,肯下功夫,由此这幅为时代写照的宏篇巨制,在人物画史上成为了里程碑式的作品。蒋兆和在水墨人物画领域中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行列。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生活之路生活之路打开教材p51页认真观察这幅作品,小组讨论,《一篮春色卖遍人间》这幅画表现了当时什么样背景?画家在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刻画?画上的款题,点明了作品的创作年代和作者赋予作品主题的深刻内涵。卖花少女.眼望前方,目光神情中隐含着一丝肃穆,一丝期盼。她盼望黎明的曙光能快些降临人间。到那时,春满大地,她将把“一篮春色卖遍人间”,让中华大地上的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活之路乌黑的头发贝!以干笔率意写出,再以淡墨、干墨略微擦染出结构、明暗,留出高光。衣衫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简略地勾画出衣纹,极好地体现了隐在其中的人体结构。你看那背部的处理,表现得多么真实传神,显出掩在其中瘦弱的腰身。笔直的腰板说明还没有被生活的艰辛压弯。手中花篮中盛满鲜花,姹紫嫣红,娇艳动人。作品中没有任何背景,凸显了主体人物。面部的精微刻画与衣纹的率意表现,人物、花篮与篮中鲜花的色墨处理、安排,都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画家对眼、鼻、嘴等部位的刻画十分精细到位。女孩目光明澈,充满期盼的望向远方,长长的眼睫毛,仿佛随着眼睑在眨动,充分体现出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讲的“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的精义要旨。赵望云生活之路蒋兆和黄胄刘文西周思聪●接受过现代造型训练,也吸收、借鉴了油画、连环画的的经验,丰富了表现生活的技巧。20世纪晚期流祖孙四代庆丰收人民和总理中国画发展之路隋、唐时期五代、两宋1、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科出现展子虔《游春图》2、人物画代表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顾恺之《洛神赋图》人物画

《人物龙凤图》

山水画元四家:黄公望、吴缜、倪瓒、王蒙1、默画典范顾闳中《韩熙夜宴图》2、黄荃:《写生珍禽图》3、山水画发展成熟:荆浩、范宽、马远等代表画家4、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花鸟画1、徐渭《墨葡萄图》2、郑燮《墨竹图》明清时期战国汉晋时期元代向着现代形态转换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