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解析)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

一、选择类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传,指儒家经典和史书中的传记,与韩愈《师说》中“经传”意思相同。

B.登进士第,指考中进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的称谓。

C.翰林学士,是官职名,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文书,侍奉皇帝出巡,充任顾问。

D.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所着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右衽。

2.下列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B.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鸿门宴》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纪”记述的是历代帝王的言行政绩。

D.根据我国古代室内宴席的座次礼仪,《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反映人物地位由尊到卑的顺序是: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也指国家的代称。

C.执事,指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呼对方,以表示尊敬对方,在文中可译为“您”。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时少年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从年龄上看,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借指少年时代。

B.卜和筮都是古代占卜的术语,卜是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筮是用蓍草的茎占卦。后来指称扩大了,广义的筮即起卦手段,也包括非草木类型的起卦手段。

C.《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D.古代对普通百姓的称谓有很多,常见的有氓、布衣、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庶、黎元等。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一首自叙性抒情长诗,成功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B.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入乐的歌诗,也包括后世文人的创作。《孔雀东南飞》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成为“乐府双璧”。

C.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是唐朝形成的一种诗歌体裁。杜甫的《蜀相》、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商隐的《锦瑟》都是近体诗的优秀作品。

D.词是诗歌的一种,本是为配乐歌唱而写成的歌词。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根据创作风格的不同,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

6.下列文言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B.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墨子认为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C.“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D.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部经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汉代四百多年的历史。班固,是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B.柳永,字子卿,北宋词人。他通晓音律,作品雅俗共赏,善于抒写羁旅之思与儿女情长,为宋词婉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望海潮》《雨霖铃》等。

C.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每一首词都要有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而不是内容。词虽然全盛于宋,但早在唐代已有作品传世,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D.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著名悲剧以及《威尼斯商人》等喜剧。他不仅是剧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字聃,“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由父亲或尊长取定的,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对自己称字,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某种志趣或情感。

B.“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来。

D.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家”;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先王:一般特指尧舜禹汤文武几位有名的帝王,亦指已逝的前代君主。“先王有不忍人之心”中指的是前者。

B.《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与《老子》《孟子》合称“三玄”。

C.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具体所指不一,一说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后多借指全国、天下。

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及国郊,称为国人。其中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

10.下列各句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往往用“牺牲”,其中,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苏武传》中苏武的弟弟跟随皇帝去祭祀河东后土,这里的“后土”指的是地神;《过秦论》中“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七庙”指古代诸侯的宗庙。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西汉的司马迁。《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东汉的班固。《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北宋的欧阳修。

D.兵符,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称“合符”,是古代派遣官员去地方任职的一种凭证。

11.下列成语使用或文化常识表述不当的一项()

A.当英国的新闻媒体正充斥着利物浦将在一月份把他带到安菲尔德球场的报道时,意大利人正准暗度陈仓。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的作品。

C.我国古代,在筵席上,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最卑的是坐东朝西。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中,南向为尊,北向为最次。在车座位上,以右为尊,以左为次。

D.《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两者合成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D.《诗经》又简称《诗》,《尚书》又简称《书》,“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13.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置的专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后来就把这一机构所收集、编制的配乐诗歌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李白所写的《蜀道难》也是一首乐府诗歌。

B.总角,指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两个发髻,代指少年时代,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的“束发”表示的性别和年龄皆有所不同。此外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豆蔻”“垂髫”等。

C.“永和”,是东晋穆帝的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般新皇即位要更改年号。后来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汉武帝。

D.期功,在《陈情表》中指关系比较亲近的亲属。功指的是穿大功服和小功服的亲族,大功和小功都是丧服名称。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服中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斩衰、齐衰、缌麻三种。

14.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论语》六种经书,此外,它还可以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中的“锱”“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C.“故不积跬步”中的“跬”相当于现在的一步,即跨出一脚,“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即跨出两脚。

D.“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孝悌”是我国古代的孝道文化,我国古代称善事父母者为“孝”,敬爱兄长者为“悌”。

15.下列课内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

B.六艺,文中指《诗》《礼》《书》《易》《乐》《春秋》六部经书,后《易》失传,剩余五部称为“五经”。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韩愈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代表作为《马说》《师说》等。

D.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

1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字聃,“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由自己取定的,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对自己称字,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某种志趣或情感。

B.“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来。

D.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家”;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1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与战国时期孟子、庄子合称“孔孟”“老庄”。儒家讲究积极入世,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B.《大学》与《论语》《孟子》《荀子》并称“四书”,它以“修身”为核心,阐释修己治人之道,明确提出了儒家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八目”说。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首创的编史方法为后代“正史”所传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断代史是相对于“通史”而言、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的史书,始创于我国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

18.下列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三径就荒”中“三径”指西汉末,衮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的代称。

B.“帝乡不可期”中“帝乡”指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谓仙境。

C.《滕王阁序》选自《王勃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和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并称“初唐四杰”。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期”指一周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期年之后”,“功”指孝服,古代以亲属的远近制定孝服的轻重,所以“期功强近之亲”指近亲。

19.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B.王勃,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C.杜牧是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锦瑟》等。

D.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扬州慢》等。

2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和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

B.元杂剧剧本由三个部分构成:宾白、唱词、科介。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D.《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21.下面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吏,官员的通称。汉代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B.古时候诸侯四方会齐,共聚一堂,规模宏大,是为“会同之礼”。

C.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以通婚联姻的方式表示友好联合。成语“秦晋之好”指的就是这种带有政治结盟性质的婚姻关系。

D.编年体史书是按照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春秋》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解说解释《春秋》的书有《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2.《左传》为__________史书;《史记》为__________史书;《战国策》为___________史书()

A.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B.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C.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D.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

23.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烛之武退秦师》“是寡人之国也”中的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另有称“不谷”和“孤”的。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中“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词兴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称“诗余”、“长短句”等。

2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银汉迢迢暗度”,传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夜,织女、牛郎借鹊桥越过天河相会。

B.农历每月初一称朔,农历每月三十称晦,如《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

C.《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简称《诗》,或“诗三百”。

D.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昌黎先生”。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士君子处世,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其所养可知也。所养既厚则所言者必劲正清峭而无轻懦衰惫之气前哲之士以文词鸣者此也。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之知言,自其所养之充也。韩子曰:“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子所学,一独以孟子之传得其宗者,盖谓是也。

(节选自曾噩《序》)

26.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7.《孟子)与《》《》《》合称为“四书”。

28.在看来,“所养”深厚有什么作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普性深沉,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29.第一则材料体现了怎样的交往原则?所依据的儒家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交往原则:哲学思想:

30.子游和赵普的“事君数”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鸿门宴》

3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不同寻常

B.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C.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

32.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故遣将守关者

B.不如因善遇之素善留侯张良

C.范增数目项王士皆瞠目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33.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指崤山以东。战国时期,秦国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

C.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高祖等。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参考解析:

1.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传指……史书中的传记”错误,“传”指解释儒家经典的传文,如《春秋左氏传》。

故选A。

2.D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由尊到卑的顺序是: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错误。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故《鸿门宴》中座次由尊到卑的顺序为: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

故选D。

3.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社,谷神;稷,土神”错误。“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故选B。

4.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错误,《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故选C。

5.C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C.“杜甫的《蜀相》、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商隐的《锦瑟》都是近体诗的优秀作品”说法错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古体诗,不是近体诗。

故选C。

6.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错误。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

故选A。

7.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A.“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汉代四百多年的历史。班固”错,《汉书》记载了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四年,共229年历史。

B.“字子卿”错,柳永,字耆卿。

D.“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了”错,应将“哈姆雷特”改为“莎士比亚”。

故选C。

8.D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叫作‘家’”错误,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国”,诸侯分给卿大夫的地方,叫“家”。

故选D。

9.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与《老子》《孟子》合称‘三玄’”错误,《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学生应根据“玄”字推断《孟子》与之不符。

故选B。

10.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理解错误。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B.“‘七庙’指古代诸侯的宗庙”理解错误。“七庙”指古代天子的宗庙。

D.“是古代派遣官员去地方任职的一种凭证”理解错误。兵符,是古代派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故选C。

11.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成语的能力。

C.“在车座位上,以右为尊,以左为次。”错,在车座位上,以左为尊。

故选C。

12.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诗经》……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误,“六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一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书。

故选A。

13.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C.“后来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汉武帝”错误,“汉武帝”不是年号,是谥号。

故选C。

14.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论语》”错误,应为《春秋》。

故选A。

15.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错误。古时文章以行气核心,文中一口气行完,并表述出一个意思称为一句,在行完一口气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自然小停顿、间隔称之为“读”。“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的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一段。文章中语意已尽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后《易》失传”错误。应该是《乐》已失传,剩余五部即《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D.“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错误。杜甫被誉为“诗圣”,杜甫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故选C。

16.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A.“由自己取定的……对自己称字,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某种志趣或情感”错误。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才用于自称,来显示自己的某种志趣或情感。

故选A。

17.B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荀子》不属于“四书”,应是《中庸》。

故选B。

18.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A.“‘三径’便成了隐士的代称”错误。“三径”指退隐家园。

故选A。

19.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说法错误,初唐四杰没有陈子昂,应为卢照邻。

C.“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锦瑟》等”说法错误,《锦瑟》不是杜牧作品,而是李商隐的作品。

D.“代表作有《扬州慢》等”说法错误,《扬州慢》不是辛弃疾作品,而是姜夔的作品。

故选A。

20.B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说法错误,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故选B。

21.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秦晋之好’指的就是这种带有政治结盟性质的婚姻关系”错误,应泛指两家联姻。

故选C。

22.B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左传》,春秋时期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故选B。

23.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说法错误,应该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A。

24.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沁园春长沙》是中调”错误。《沁园春·长沙》上阕有56个字,下阕有58个字,一共有114个字。根据词的字数分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

故选C。

25.B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农历每月三十称晦”错误,“晦”为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

故选B。

26.所养既厚/则所言者必劲正清峭/而无轻懦衰惫之气/前哲之士以文词鸣者/此也27.论语大学中庸28.①使自己的言辞刚正清越;②让自己拥有浩然之气;③能懂得别人的言语。

26.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这句翻译“他们修养深厚,那么他们所说的一定刚正清越,没有轻狂衰弱疲惫之气,前代的贤人用文词表述,就是这样的。”

“则所言者必劲正清峭”“则”,那么,句首词,之前断开;

“而无轻懦衰惫之气”“而”句首虚词,之前断开;

“前哲之士以文词鸣者”“前哲之士”,名词,做主语,之前断开;

“此也”,总结,之前断开。

27.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作为儒家学派经书的《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华

2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则所言者必劲正清峭”,即使自己的言辞刚正清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即让自己拥有浩然之气;“孟子之知言,自其所养之充也”,即能懂得别人的言语。

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和整理归纳。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所处的朝代,可按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排列识记。另外应特别注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参考译文:

士君子与世人相处交往,不把对方的富裕尊贵贫穷地位卑贱放在心上,他们的修养可见一斑。他们修养深厚,那么他们所说的一定刚正清越,没有轻狂衰弱疲惫之气,前代的贤人用文词表述,就是这样的。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孟子能理解别人言辞,来自他拥有的浩然之气。韩非子说:“道德,就像水;语言,就像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东西大小都能浮起来。”韩非子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孟子的传授的正宗,大概就是这样。

29.适度中庸之道30.子游是从为人处事的角度着眼。认为服事君主不能繁琐无度,需掌握好分寸,维系个体独立和人格尊严,符合中庸的思想。赵普从为臣尽忠的角度着眼。认为臣子有责任劝谏君主,实行君臣之义,即使面临君主的责难也不退缩。符合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忍精神。

29.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整体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结合关键句子理解观点态度。“数”,读音为shuò是“屡次”的意思。句意为“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所以体现交往原则为适度,符合儒家中庸的哲学思想。

30.本题考查浅易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分析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再将二者进行对比。人际关系适度原则是为人自尊;屡斥屡谏是坚韧不拔,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二者都符合儒家的精神,一为中庸,二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此类题其实考查的是学生对传统及文化的掌握程度。作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其仁爱精神、中庸思想、入世情怀都应是高中学生熟知并理解的。在此基础上答此题就很简单了。

31.A32.D33.B

3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A项,句意为: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故选A。

3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两个或多个意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一般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初的叫本义,常用的叫基本义,从本义或基本义推演引申来的叫引申义,通过用本义或引申义比喻另一事物而固定下来的叫比喻义。可以根据一个句子中词语意思带入另一个句子,判断意思是否一样。

A项,故:旧交情/所以

B项,善:好好地,友善地/交好

C项,目:使眼色/眼睛

D项,谢:道歉。

故选D。

33.此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