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

一、理解背默题

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

2、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

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___。

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___。

5、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___;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___;

7、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___。

8、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9、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___。

10、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___",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1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

12、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___。

13、《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和“___"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二、词语解释题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

3、越明年()

4、属予作文()

5、去国怀乡()

6、进亦忧,退亦忧()

7、沙鸥翔集()

8、微斯人()

9、气象万千()

10、南极潇湘()

11、浊浪排空()

12宠辱偕忘()

三、翻译句子题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之远则忧其君。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8、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属予作文以记之。

四、内容理解题

1.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

2.“衔”和“吞"这两个词用得好在何处?

3.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4.“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5.“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范仲淹借此文来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7、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8、选出对文中对比手法运用有误的一项()

A“迁客骚人”情怀与“古仁人之心"的对比。

B“春和景明”的美景与“霪雨霏霏"的悲凉景色的对比。

C“感极而悲”与“其喜洋洋"两种心情的对比。

D“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

五、比较阅读题

1、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2、范仲淹面对贬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面对贬谪,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链接材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3、岳阳楼已经成为著名的景观,假如你是一名导游,面对到此观览的初中生,结合文章内容,你会重点为他们介绍有关岳阳楼文化的哪些内容呢?

4、“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6、《岳阳楼记》《水经注》比较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②,则觞③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湘水又北迳④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芙蓉峰最为竦杰⑤,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①罗君章:晋耒(lěi)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著有《湘中记》。②阳朔:地名,在广西,以风景秀丽驰名中外。③觞(shānɡ):酒杯。④迳:同“径",引申为“取道,经过”。⑤竦杰:高耸。竦,同“耸"。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晖夕阴_晖: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3)南极潇湘极:

(4)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若: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如【甲】文中的“_”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乙】文中的“_____"极言湘水起始处的狭窄。(用原文句子填空)

4.【甲】【乙】两文都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美景,但写作目的却略有差异。请简要分析。

7、《岳阳楼记》《菜根谭评议》比较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选自《菜根谭·评议》)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2)微斯人微:

(3)达人当自辨之辨:

(4)众人以拂意为忧拂: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3.【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忧乐观",请结合两文具体分析范仲淹和君子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岳阳楼记》知识点检测题

一、理解背默题

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7、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9、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1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3、《岳阳楼记》中,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二、词语解释题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属"通“嘱”,嘱咐)

3、越明年(第二年。)

4、属予作文(写一篇文章。)

5、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6、进亦忧,退亦忧(入朝为官隐居乡野)

7、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

8、微斯人(没有)

9、气象万千(景象)

10、南极潇湘(向南到达)

11、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12宠辱偕忘(荣耀)

三、翻译句子题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退居江湖不做官时,就为君主担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4、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7、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波动的月光闪烁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8、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9、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四、内容理解题

1.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

①交代本文写作起因。

②“谪守”暗含作者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奠下本文写作基调——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谪这一点展开的。

③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奋发,而不能消沉下去。

2.“衔"和“吞”这两个词用得好在何处?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极力渲染洞庭湖的阔大气势,生动别致,绘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

3.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②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③段写洞庭风雨,第④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④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4.“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5.“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阔达胸怀和崇高情怀的肯定和赞美;

②具有自勉之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③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勉励之情;

④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情操的人太少了。

6、范仲淹借此文来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在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7、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选出对文中对比手法运用有误的一项(D)

A“迁客骚人”情怀与“古仁人之心"的对比。

B“春和景明”的美景与“霪雨霏霏"的悲凉景色的对比。

C“感极而悲”与“其喜洋洋"两种心情的对比。

D“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

五、比较阅读题

1、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结合实际,理由充分,言之有理即可。)

2、范仲淹面对贬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面对贬谪,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链接材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态度。

苏轼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吃酒糟、喝淡酒能使人醉,水果蔬菜也可以充饥。

所以面对贬谪,他依然能找到其中的快乐,有着无往不乐、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旷达胸襟。

3、岳阳楼已经成为著名的景观,假如你是一名导游,面对到此观览的初中生,结合文章内容,你会重点为他们介绍有关岳阳楼文化的哪些内容呢?

(1)介绍滕子京虽遭贬谪却依然励精图治,后重修岳阳楼,并邀请好友范仲淹写记的故事;

(2)讲解岳阳楼的盛大景观和洞庭湖的奇伟景象;

(3)介绍刻在岳阳楼上的贤人名士的诗文;

(4)介绍范仲淹为此作的《岳阳楼记》,其在文中表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4、“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可围绕政治理想或旷达胸襟或远大抱负或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范仲淹先忧后乐明抱负;欧阳修与民同乐写情怀。

6、《岳阳楼记》《水经注》比较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②,则觞③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湘水又北迳④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芙蓉峰最为竦杰⑤,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①罗君章:晋耒(lěi)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著有《湘中记》。②阳朔:地名,在广西,以风景秀丽驰名中外。③觞(shānɡ):酒杯。④迳:同“径”,引申为“取道,经过"。⑤竦杰:高耸。竦,同“耸”。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晖夕阴_晖: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3)南极潇湘极:

(4)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若: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如【甲】文中的“_"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乙】文中的“_____”极言湘水起始处的狭窄。(用原文句子填空)

4.【甲】【乙】两文都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美景,但写作目的却略有差异。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日光(2)壮丽景象(3)至、到达(4)如同,好像

2.(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芙蓉峰最高耸,从远处望去,苍茫的山影隐没于天际。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

4.【甲】文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胜景,“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转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写“览物之情”。【乙】文直观生动地描绘了湘水的发源地和特点,主要体现了洞庭湖山水的独特地貌。(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湘水、漓水一同发源,(却)分流成为二水。南边的一支是漓水,北边的一支是湘水,向东北流去。罗君章《湘中记》说:湘水发源于阳朔时,(小的)酒杯就可以当船;但(流到)洞庭时,(却一片汪洋,)连太阳、月亮都好像出入于水中似的。湘水又向北流,经过衡山县东。山在西南,共有三座高峰。芙蓉峰最高耸,从远处望去,苍茫的山影隐没于天际。

7、《岳阳楼记》《菜根谭评议》比较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