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_第1页
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_第2页
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_第3页
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_第4页
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

01发掘领队:王仁湘一、墓葬概述三、祭祀坑概述发掘时间:X年月日-X年月日二、车马坑概述参考内容目录0305020406发掘领队:王仁湘发掘时间:X年月日-X年月日发掘时间:X年月日-X年月日九连墩M2发掘工作是在2005年3月15日开始的,历时3个月,至6月14日田野工作结束,共清理墓葬1座、车马坑1座、祭祀坑1座,并钻探和发掘了M1墓葬的车马坑。一、墓葬概述一、墓葬概述M2平面为“凸”字形,坐西朝东,方向北偏东5度。斜坡墓道,位于墓室东侧,长21、宽1至1.2米。墓室呈长方形,上小下大,四壁陡直,长方形壁龛在墓室南侧二层台下。椁盖板和东西壁板为薄木板木椁板厚0.2米;骨架埋入墓底尚有0.6米。骨架保存完好,人架仰身直肢,双手交于腹部,头向东。一、墓葬概述随葬器物主要放置于骨架的北侧和南侧,南侧从西向东依次为鼎、敦、壶、盘、豆等青铜器;北侧自西向东依次为青铜车马器、玉器、漆器等。青铜器表面均呈青绿色,无锈蚀现象。青铜器物计有鼎7件、敦7件、壶6件、盘1件、豆6件、车马器3件(包括马饰件)、玉器5件(包括玉璧、玉圭)、漆器5件(包括漆盾)等。鼎有方鼎、扁腹鼎等。敦有盖敦、带盖敦等。壶有方壶、扁壶等。盘有圆盘。豆有方豆、扁豆等。漆器均为漆盒。玉器中有玉璧和玉圭各一件。车马器中有青铜车和马饰件。青铜器物制作精细,工艺精湛。二、车马坑概述二、车马坑概述坑位于M2的西侧偏南,平面呈长方形,坑的北部和东部边缘均为斜坡状边缘,西部和南部边缘为直边。坑口东西长14.8米,南北宽7米;坑深0.3至0.5米;坑内埋葬车一辆和马四匹,马蹄印清晰可辨;马蹄下铺有一层碎的炭灰渣。从马的骨骼放置的位置来看,马四肢呈跪状;车置于坑西部的一条直槽内槽宽0.55米,深0.4米。二、车马坑概述车的形制较大,车舆呈长方形,舆宽0.7米;车轮直径0.4米;车辕长2.3米;车衡宽0.38米;车轭宽0.25米;车舆前部放置有一件铜方壶和一件铜敦;车舆后部放置有两件戈、两件戟和一件盾等兵器;车辕上放置有一件漆盾。马头均放置于车辕两侧的车轮之前头骨呈粉碎性骨折,据此推测马车应是翻毁的;另外,每匹马的四蹄都套有一个铜马掌,马掌上均有铜钉。坑内未见人骨架。三、祭祀坑概述三、祭祀坑概述坑位于M2的西侧偏北,平面呈圆形,直径1.8米,坑深0.3至0.4米;坑内埋葬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骨架保存完好骨架的头部放置有一件玉璧和一件玉圭;骨架的脚部放置有一件青铜敦和一件青铜盘;骨架的两侧放置有两件青铜敦和一件青铜盘;骨架的两侧放置有两件青铜敦和一件青铜壶;骨架的腹部放置有一件青铜敦;此外骨架的身上还撒有一些朱砂。三、祭祀坑概述此坑应为祭祀死者而设,而非为祭祀死者而设的坑应称殉葬坑。此坑所出人骨架应为墓主骨架的下葬时的骨架;骨架应为男性青壮年骨架。此坑所出玉璧应为死者生前佩带之物;玉圭应是死者生前佩带之物;青铜敦和青铜盘应是死者生前所用之物;青铜壶应是死者生前的酒器。此坑所出人骨架应为男性青壮年骨架。此坑所出人骨架应为男性青壮年骨架。此坑所出人骨架应为男性青壮年骨架。此坑所出人骨架应为男性青壮年骨架。参考内容一、引言一、引言湖北京山苏家垄墓地是一处重要的古代墓葬群,位于湖北省京山市。近年来,对该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M2墓葬的发掘尤为引人注目。本次演示将简要介绍M2墓葬的发掘过程、主要发现以及初步分析。二、发掘过程二、发掘过程在对苏家垄墓地的考古发掘中,M2墓葬的发掘工作于X年月启动。经过几个月的细致发掘,考古队员们成功揭露了这座古代墓葬的详细结构。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采用了多种科技手段,如3D扫描、碳-14测年等,以确保发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主要发现三、主要发现M2墓葬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首先,墓葬内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水平和工艺水平。其次,墓葬内还出土了部分甲骨文和竹简等文献资料,为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通过对墓葬结构的分析,考古队员们推测出M2墓葬的主人是当时的一位高级官员或贵族。四、初步分析四、初步分析通过对M2墓葬的发掘成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时代背景:根据出土文物的碳-14测年结果,M2墓葬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四、初步分析2、文化特征:M2墓葬出土的文物和文献资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陶器、青铜器等文物的造型和纹饰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甲骨文和竹简等文献资料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四、初步分析3、墓主人身份:通过对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M2墓葬的主人是当时的一位高级官员或贵族。这不仅从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数量上得到证实,也从文献资料中得到了印证。五、结论五、结论湖北京山苏家垄墓地M2的发掘工作为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对该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特征和人民生活状况。这一发现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考内容二一、引言一、引言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是湖北省内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该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1°56′10″,东经112°47′58″,海拔高程为47米。这一地区属于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为古代人类的生活和埋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引言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对郭家庙墓地的曹门湾墓区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多座战国至汉代的墓葬。这些墓葬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本次演示将简要介绍曹门湾墓区M10、M13、M22三座墓葬的发掘过程和主要发现。二、曹门湾墓区M10二、曹门湾墓区M10M10是一座长方形土坑墓,长4.3米,宽2.6米,深2.2米。该墓葬保存较好,部分棺木尚存。根据随葬品和棺木的形制,推断该墓葬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墓葬。二、曹门湾墓区M10随葬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和漆器等。陶器有罐、壶、盆等;青铜器有剑、戈、镞等;玉器有璧、璜等;漆器有盘、耳杯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丝织品和竹简。三、曹门湾墓区M13三、曹门湾墓区M13M13是一座土坑墓,长3.5米,宽2.1米,深1.8米。该墓葬也保存较好,但棺木已朽。根据随葬品和土坑的形制,推断该墓葬为东汉中期的墓葬。三、曹门湾墓区M13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和玉器等。陶器有壶、罐、碗等;瓷器有盘、碗等;铜器有镜、钱币等;玉器有佩、璜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丝织品和木简。四、曹门湾墓区M22四、曹门湾墓区M22M22是一座砖室墓,长5.2米,宽3.1米,深2.3米。该墓葬保存较差,但墓砖尚存。根据随葬品和墓砖的形制,推断该墓葬为明朝中期的墓葬。四、曹门湾墓区M22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和铜器等。陶器有罐、碗等;瓷器有盘、碗等;铜器有镜、钱币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丝织品和木牌。五、结论五、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