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总则1.1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场址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分析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预测工程建成后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同时论证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做出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结论,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及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实施);(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实施);(9)《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7月1日实施,2010年第二次修正);(10)《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修正本)》(2009年1月1日实施)。1.2.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10.1);(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4)《缫丝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卫生部GB18080-2000);(5)《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7]189号);(6)《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局,2007.8)。1.2.3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4建设项目相关文件(1)《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山东泰安百川水业科技有限公司,2014.3);(2)《关于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东发改字[2013]138号);(3)《关于确认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执行标准的函》(东乡县环境保护局);(4)建设单位委托书;(5)其它有关资料。1.3评价标准根据东乡县环保局关于本项目执行标准的复函,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采用以下评价标准。1.3.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列于表1.3-1。表1.3-1环境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序号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小时平均日平均1总悬浮颗粒物(TSP)—0.30GB3095-1996二级标准2可吸入颗粒物(PM10)—0.153SO20.50.154NO20.240.12(2)根据《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该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为北港河,水质目标为Ⅲ类。因此,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SS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水作类标准,有关污染物及其浓度限值详见表1.3-2。表1.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L,pH值除外)序号污染物名称标准值标准来源1pH6-9GB3838-2002表1中Ⅲ类标准2CODcr203BOD544NH3-N1.05SS80GB5084-2005水作类标准(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标准限值列于表1.3-3。表1.3-3环境噪声标准限值单位:dB(A)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注: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艺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详见表1.3-4和表1.3-5。表1.3-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容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05.9表1.3-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Nm3锅炉类别颗粒物SO2NOx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执行标准生物质燃料锅炉503003000.051级GB13271-2014表1.3-6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单位:无量纲污染物名称单位标准值臭气无量纲20(2)本项目生产废水零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北港河。具体限值详见表1.3-7。表1.3-7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单位:mg/L,pH除外序号污染物名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1pH6~92CODCr1003BOD5204SS705NH3-N15(3)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标准限值详见表1.3-8。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噪声限值见表1.3-9。表1.3-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时段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注: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表1.3-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LAeq[dB(A)]昼间夜间7055(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4.1评价工作等级(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有关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的要求,本次评价针对PM10、SO2、NO2分别计算其各自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的定义为:Pi=eq\f(Ci,Coi)×100%式中:Pi——第i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根据估算模式预测数据,项目Pmax计算结果见表1.4-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4-2。拟建项目各污染因子Pmax均在小于10%,确定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4-1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Pmax(%)判断值计算等级SO20.87三级三级NOx5.52三级PM100.36三级表1.4-2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判定结果三级(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丝绵被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一级标准,尾水排入北港河。本项目工艺废水零排放。因此,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从简。(3)声环境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复摇机、缫丝机、引风机等机械噪声,源强在80dB(A)以下。高噪声设备设置在生产车间区内,厂界噪声增量较小;且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受影响人口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分级原则,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4)地下水本项目不用地下水供水,不建设露天的固废堆场(室内堆场地面采取相应防渗措施),废水收集、输送、储存设施均采用了防腐、防渗措施,水污染影响程度较小,因此,本次评价仅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分析。(5)环境风险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原辅材料中无重大污染源。根据本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4.2评价范围(1)水环境评价范围:从项目废水排污口入北港河处上游0.5km至下游5km,共5.5km范围。(2)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区域地形、主导风向、周边敏感点分布、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和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特征,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定为:以厂区中心为中心,半径为3.0km的圆形区域。(3)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外1m。(4)风险评价范围:环境空气风险评价范围为距源点3km区域。1.5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5.1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厂址位于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渊山岗轻纺工业园区内,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有:评价区下游的北港河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控制。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控制。评价区内的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1.5-1。表1.5-1评价区内主要环境敏感点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点相对方位距厂界直线距离(m)规模(人)环境功能环境空气、风险评价范围河山村北628660(GB3095-1996)二级标准桂家山东北260106桐岗上东北550106科外东150073科里东130050张家东南1000175册源艾家西南74066新居西南1300237饶家源西北1400205里石溪西北1200142礼坊颜家东北1080149罗井东南1650106麻溪村东南21001050上仕源东北1760205夏家北140026里石溪西北1660142金岭陈家西南2100202声环境厂界四周外1m3类区地表水北港河西北2300m小河Ⅲ类1.5.2污染控制目标地表水环境: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使废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确保北港河(评价段)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环境空气:控制废气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各车间废气预处理设施和废气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使各污染源的废气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确保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厂界周围声环境质量保持《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水平。固体废物妥善处理与处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做好厂区的防渗工作,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1.6评价因子根据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因子见表1.6-1。表1.6-1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因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地表水环境pH值、CODcr、NH3-N、BOD5、SS等—CODCr、NH3-N环境空气TSP、PM10、SO2、NO2PM10、SO2、NOxSO2、NOx声环境Leq(A)Leq(A)—1.7评价工作重点1.7.1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分析、环境空气、地表水及声现状调查评价与影响预测、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公众参与、清洁生产、总量控制;此外,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也将在报告书中予以论述。1.7.2评价重点根据本工程拟建厂址所在地的环境状况以及工程的特点,同时结合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本次评价将以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公众参与等为评价重点。1.8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8-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1、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2、给出评价结论3、报告书的编制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信息第一次公示报告书编制完成并送审信息第二次公示公众参与调查图1.8-1评价工作程序

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名称、拟建地点及建设性质①项目名称: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②建设单位: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③拟建地点:项目位于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渊山岗轻纺工业园区内。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6º35′22.88″、北纬28º11′20.91″。详见附图一。④建设性质:本项目已建,部分生产设施已生产运营,属补办环评。项目运营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为:厂区内4t/a锅炉燃料为煤及厂区恶臭措施不够完善。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经与企业沟通确定将锅炉燃料改为生物质燃料(谷壳);针对厂区恶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蚕蛹、汰头和副产品及时烘干处理外运,减少恶臭产生,加强车间通风透气,蚕蛹处理车间安装抽风机,保持茧库空气干燥。表2.1-1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实际情况整改措施锅炉燃料煤,烟囱高度30m谷壳,烟囱高度35m恶臭无治理措施蚕蛹、汰头和副产品及时烘干处理外运,减少恶臭产生,加强车间通风透气,蚕蛹处理车间安装抽风机,保持车间空气干燥2.2建设规模及项目投资2.2.1建设规模新建生产产房等主体工程;仓库、办公楼、食堂、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产各类丝绸1000吨(白厂丝700吨,丝绵被7.5万床(每床4kg计,合300吨))。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详见表2.2-1:表2.2-1工程组成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备注1主体工程选茧车间1栋2层1440副产品车间1栋1层1440已建制丝车间1栋1层2100已建丝绵被车间1栋1层2100未建后缫车间1栋1层2100已建2附属设施设备房(配电室、自来水总控室)170已建锅炉房120已建料场100已建晾晒场200已建3办公生活设施办公楼1296已建食堂560已建宿舍楼13000已建厕所60已建4环保设施污水处理站816已建,须铺设管道将汰头废水排至污水处理站锅炉除尘器(旋风水膜除尘)已建噪声(消声、减震、隔声)已建固废(垃圾)暂存设施10已建屑物间300已建绿化14674清水池675已建2.2.2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2.3产品方案及规模年产白厂丝700吨,丝绵被7.5万床(合300吨)。表2.3-1产品方案与规模一览表规模单位备注主产品白厂丝700吨副产品丝绵被7.5万床丝绵被每床4kg计,合300吨2.4生产设备表2.4-1生产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规格电机功率1剥茧机6ZD101型1.5KW2煮茧机3FY201V型2.65KW3自动缫丝机12FY2008型5.5KW4复摇机12FY118型1.5KW5丝绵机10M21801.5KW6锅炉1WNS1.4-0.7-95/70-Q18KW7双宫自动缫丝机3FY2008型8整理设备29滞头机110脱水机211蚕蛹烘干设备1备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设备无淘汰、落后设备。2.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455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后勤人员15人,生产人员420人。(2)工作制度年工作日250天,计4000小时。连续化生产的车间/岗位,实行2轮班,八小时工作制。2.6原辅材料消耗及资源能源消耗本项目生产原料主要是蚕茧,袋装于仓库内。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及资源能源消耗见表2.6-1。表2.6-1原辅材料消耗及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名称生产内容单位数量单耗全年蚕茧白厂丝、丝绵被吨/吨2.662661水生产生活吨/年/265812.5电生产生活kwh/年/38万谷壳生产生活吨/年/37502.7厂区总平面布置本方案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合理布置,同时符合总图的总体规划要求,又有利于厂内运输及生产管理。厂区西面为办公生活区,北面为生产区。整个厂区除了道路以外均为绿化带。在厂区的北面设有出入口,以便原料、包装物、产品的运输;办公区与生产区的距离有30米,满足设计要求。生活区位于厂区西南角,整个厂区布置生活、生产区分开,使厂区功能分区明确,以满足生产和管理需要。本工程建设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因此竖向设计方案采用平坡式连惯单坡竖向设计,减少土方工程量。厂区地表水由厂区内排水暗沟汇集再排入工业区排水管网。本工程道路为砼路面。本项目厂区总图布置详见附图二。综上所述,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较为合理。2.8公用辅助工程2.8.1供水给水由园区供水管网提供。工业园的水压为0.2Mpa,其水质符合工业用水的要求,从工业园供水管网上引入一根管径DN150的进水管,作为全厂生产及消防用水供水源,厂内另接一路生活用水管线(DN50)作为厂区生活用水,水管也从工业园区生活供水管网中接入。2.8.2排水项目废水排放采取雨污分流制,工艺废水零排放,生活污水、丝绵被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一级标准,尾水排入北港河,雨水随园区雨水管道排放。2.8.3供电所需电源从工业园区10KV架空线梯接引入,配置400KVA变压器2台。本项目利用厂区已建成的变压站,年耗电量约38万kwh/a。2.8.4供汽建设单位拟建1台4t/h的锅炉,年耗谷壳量为3750t,能满足生产需要。2.9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本项目已建,部分生产设施已生产运营,属补办环评。项目运营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为:厂区内4t/a锅炉燃料为煤、锅炉烟囱高度30m及厂区恶臭措施不够完善。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经与企业沟通确定将锅炉燃料改为生物质燃料(谷壳),烟囱高度改为35m;针对厂区恶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蚕蛹、汰头和副产品及时烘干处理外运,减少恶臭产生,加强车间通风透气,蚕蛹处理车间安装抽风机,保持茧库空气干燥。

3工程分析3.1缫丝生产工艺流程简介3.1.1缫丝生产工艺流程缫丝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1。图3.1-1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3.1.2缫丝生产工艺简介①原材料准备每年5-12月是东乡县及周边地区生产和收购鲜蚕茧季节,将收购回来的鲜茧及时烘干入库或外购干茧入库,备足全年生产用量。生丝产品的质量、生产日产量均与蚕茧的质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鲜茧的生产、收购、烘烤到贮藏均需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执行,力争蚕茧原料具备最高的解舒率,最好的清洁、净度等指标,才能达到生产出高品位产品。低缫折的生产成本的目标。②精选本项目收集的蚕茧置于仓库中,取出进行选茧,重点选出双头、成熟性不好的蚕茧,选出的废茧由于形态不规则,不能用于自动缫丝生产,用于生产丝绵被使用,生产丝绵被对蚕茧要求不高。形态完好、生长成熟的蚕茧为最终用茧。选茧过程中选出的双宫茧、次茧以及茧衣占总茧量的13%。由于在收购或外购的蚕茧中存在一些不能用于正常缫丝的双宫茧、下茧和烂茧,因此必需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给予精选。③剥茧剥掉蚕茧外面一层松乱的茧衣。茧衣的丝胶含量达30%以上,茧丝脆弱、纤细,丝缕结构紊乱无规律,不能缫丝,只能做绢纺原料;原料茧如预先不剥去茧衣,还会增加选茧、自动加茧、煮茧、缫丝的困难,因此必需在选茧前剥去茧衣,才能使各工序正常运行,也有利于提高桑蚕丝质量、剥茧时不可剥的太光,以免损伤茧层,增大缫折,但也不宜剥的太毛。④煮茧煮茧工艺是将干燥的蚕茧用水湿润,使茧层中各茧丝间的胶着点的粘合力解舒,同时保证蚕蛹熟透,以便于缫丝,是制丝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序。煮茧主要包括真空渗透、蒸煮、调整等过程。⑴真空渗透:煮茧工艺采用的温差渗透工艺(热汤渗透工艺、蒸汽渗透工艺、干燥渗透工艺)和真空渗透工艺。本项目选用真空渗透工艺。其原理是先将干燥蚕茧置于真空锅内抽真空,将蚕茧内的空气压出,再通入水进行渗透,水温控制在45-60℃,煮茧五分钟后排水,并煮下一锅。排水煮茧液中含有少量蚕体,主要为CODCr、BOD5、动植物油。⑵蒸煮:在蒸汽压力0.8~1.0kg/cm2、温度100℃的条件下,对已渗润的茧进行蒸煮,主要作用是使茧腔吐水和煮熟茧层。即提高茧层中水的温度,使水分子进入丝胶内部,增大丝胶体积,使其膨润软化,同时利用热汤溶解一部分丝胶。丝胶通过机器自动捞出,外售。⑶调整:煮茧后茧层中的丝胶得到膨润软化,茧层煮熟程度达到60%左右,基本符合茧丝离解要求。但由于茧型有大有小,茧层有厚有薄,以及茧笼中茧子位置的不同,煮熟程度也会有差异。经煮茧后茧层表面产生既易溶解也易凝固的过敏性丝胶,如果不及时除去,在缫丝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胶着颣和丝条故障,因此必须在热水中煮茧,溶解一部分过敏性丝胶。调整就是利用大量热水,使茧层丝胶得到进一步膨润和适当的溶解,使煮熟均匀,同时逐步降低温度,使茧腔徐徐吸水,符合缫丝所需要的沉浮程度。⑷保护:经蒸煮的茧在出茧以前,先在60℃的低温水中处理1~2分钟,使外层丝胶稍稍凝固,以保护茧层。出茧后应将茧置于水温约50℃的茧桶中,水量约为茧子体积的1.5倍。⑤缫丝缫丝是根据生丝规格要求,将煮熟茧的茧丝离解后并接起来,制成生丝的生产过程。其生产工艺程序为:索绪-理绪-添绪-集绪-捻鞘-卷绕-干燥。该工艺程序由操作工操作,自动缫丝机执行完成。⑴索绪:将无绪茧放入盛有90℃左右温度水中的索绪锅内,使索绪帚与茧层表面相互摩擦,索的丝绪。柞蚕茧用手索绪,但不能在封口部位索绪。索得绪丝的茧子称为绪茧。⑵理绪:除去有绪茧茧层表面杂乱的绪丝,理出正绪。理的正绪的茧称为正绪茧。⑶集绪:将若干粒正绪茧的绪丝合并,经接绪装置轴孔引出,穿过集绪器,集绪器有减少丝条水分、减少颣节和固定丝鞘位置等作用。⑷拈鞘:丝条通过集绪器、上鼓轮、下鼓轮后,利用本身前后两段相互拈绞成丝鞘。⑸缫丝:把正绪茧放入温度40℃左右的缫丝水中,以减少茧丝间的胶着力,使茧丝顺序离解。如离解中的茧丝强力小于其间的胶着力,就会产生断头,这个现象称为落绪。茧子缫至蛹衬而落绪的称为自然落绪;缫至中途而落绪的称为中途落绪。⑹添绪和接绪:当茧子缫完成或中途落绪时,为保持生丝的纤度规格和连续缫丝,须将备至的正绪茧的绪丝添上,称为添绪。立缫用人工添绪,自动缫由机械添绪,由接绪器完成接绪。由于一粒茧的茧丝纤度粗细不一,为保证生丝质量,立缫添绪时除保证定粒外,还必须进行配茧,即每绪保持一定的厚皮茧和薄皮茧的数量比例。⑺卷绕和干燥:由丝鞘引出的丝,必须有条不紊地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丝条通过络交器卷绕在小上的称为小丝片;卷绕在筒子上的称为筒装生丝。但是无论何种卷绕形式,在卷绕时都要进行干燥。在自动缫丝机上,除了上述各项程序外,新茧的补给、给茧、纤度感知、添绪以及落绪茧的收集、输送和分离等,都由机械来完成。⑥复摇整理从缫丝得到的小或丝片,还须经复摇和整理加工成铰装或筒装,才能成件成批出厂;复摇也称返丝,是将小或丝片返成大或丝片或筒装生丝的生产过程。对缫丝过程抽出的蚕丝进行洗涤并烘干,烘干热源来自锅炉,返丝过程产生废气主要为水汽,有及少量COD、氨氮废水。3.2副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简介3.2.1丝绵被加工生产工艺简介及产污流程①用丝绵机将双宫茧、蛹衬加工,打成海绵状的丝绵,割下,装入网袋中,每个网袋装一张丝绵。②在脱水机边用清水冲洗边脱水。③经脱水后的丝绵,放到水池,用蒸汽煮1小时。④在脱水机边用清水冲洗边脱水。⑤清洗后的丝绵,放水中浸泡30分钟,脱水。⑥从网袋中拿出丝绵,在桌上(长宽:2000×1000)拉伸成2000×1000丝绵,放入蒸汽烘房烘干。得到丝绵成品。⑦将成品丝绵装套,制成丝绵被。丝绵被的规格:分别有1kg、2kg、3kg、4kg、5kg。图3.2-1丝绵被生产工艺流程图3.4物料平衡本项目物料平衡以《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原料消耗比例为依据。本项目的物料平衡见图3.4-1、3.4-2和3.4-3。3.4.1缫丝生产物料平衡缫丝生产物料平衡见图3.4-1。图3.4-1缫丝生产物料平衡图单位(t/a)表3.4-1缫丝生产物料平衡表(单位:t)工序投入产出物料名称数量物料名称数量备注人工选茧原料茧2567上车茧2311双宫茧128中间产品,用于生产双宫丝绵被次茧128外售小计2567小计2567剥茧上车茧2311蒸煮茧2234茧衣77外售小计2311小计2311煮茧蒸煮茧2234软茧2104新水56丝胶130外售回用水194废水245水蒸汽5小计2484小计2484缫丝软茧2104生丝700回用水956长吐126外售蚕蛹938外售蛹衬80与人工选茧产生的128t双宫茧制7.5万床丝绵被汰头260外售缫丝废水940汰头废水10水蒸汽6小计3060小计3060复摇生丝700白厂丝700新水5.5废水5水蒸汽0.5小计705.5小计70丝绵被生产物料平衡丝绵被生产物料平衡见图3.4-2。图3.4-2丝绵被生产物料平衡图单位(t/a)表3.4-2丝绵被生产物料平衡表(单位:t)工序投入产出物料名称数量物料名称数量备注丝绵机双宫茧128粗丝绵300蛹衬80废原料2蚕茧94小计302小计302清洗脱水粗丝绵300粗丝绵305清水50废水45经处理回用后续工序小计350小计350膨化、清洗脱水粗丝绵305粗丝绵310回用水45废水40小计350小计350柔软处理、烘干粗丝绵310干丝绵300水蒸汽10小计310小计310装棉干丝绵300丝绵被3007.5万床小计300小计3003.5水平衡3.5.1生活办公用水该项目职工人数为455人,其中住宿职工人数为100人,用水定额以150L/d·人计,非住宿用水定额以50L/d·人计,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计。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和NH3-N等。生活用水量为32.75m3/d,8187.5m3/a;污水排放量为26.2m3/d,6550m3/a。3.5.2锅炉用水量本项目生产设1台4t/h蒸汽锅炉,所需新鲜水补给量为48m3/d,其中8m3/d消耗或蒸发损失掉,产生的冷凝水40m3/d,全部回用。3.5.3绿地及道路浇洒用水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绿地及道路浇洒的水量约10t/d。3.5.4车间清洗用水量本项目由于车间冲洗会产生冲洗废水,每天约4m3,车间废水主要含有悬浮物和废机油,故要求其先经隔油池处理,再进入预处理池,最后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3.5.5生产车间用水量本项目煮茧用水量250t/d,其中新水56t/d,回用水194t/d,蒸发损耗5t/d;缫丝用水量956t/d,全部为回用水,蒸发损耗2t/d;复摇用水量5.5t/d,全部为新水,蒸发损耗0.5t/d;副产品(丝绵被)用水量0.38t/d,其中新水0.2t/d,回用水0.18t/d。表3.5-1本项目生产给排水情况表编号废水来源废水量(m3/d)回用量(m3/d)损耗(m3/d)回用率新鲜水补给量(m3/d)外排水量(m3/d)1缫丝生产120011505096%5002丝绵被289%0.20.183锅炉40408100%804办公生活26.206.55032.7526.25地面冲洗400.504.546绿地浇洒1010小计1270.381190.1675.0793.7%105.4530.38

图3.5-1项目水平衡图(t/d)

3.6锅炉蒸汽平衡图3.6-1锅炉蒸汽平衡图(t/h)3.7污染物排放统计分析3.7.1废气锅炉废气由于煮茧等工序需要供热,本工程须配备一台4t/a锅炉。经现场调查,厂区内锅炉燃料为煤,烟囱高度30m,内径0.4m,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为旋风水膜除尘。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经与企业沟通确定本工程锅炉燃料改为生物质燃料(谷壳),烟囱高度变为35m。本次的锅炉废气产排情况依据整改后的燃料(谷壳)计算。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产生的废气。本项目配备1台4t/h锅炉,锅炉采用谷壳作燃料(谷壳为成型颗粒),锅炉每天运行8小时,锅炉年用生物质燃料3750吨,因生物质燃料中硫含量极少,因此,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NOx。废气产生量按有末端治理排放,排放系数6552.9标立方米/吨原料计,烟气排放量2457万标立方米。

NOx

根据《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下册,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NOx为1.02kg/吨原料。由此计算得出,本项目锅炉NOx产生量为3.83t/a。烟气中NOx的产生浓度约为158mg/m3。

SO2

根据《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下册,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SO2量为17Skg/吨原料(S为含硫量,生物质燃料含硫量为0.02%),故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SO2量为1.28t/a,烟气中SO2的产生浓度约为52.1mg/m3。

③烟尘

根据《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下册,谷壳压块燃烧,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量为0.5kg/吨原料,故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量为1.88t/a,烟气中烟尘的产生浓度约为76.51mg/m3。

项目拟通过风机将锅炉烟气收集后经旋风水膜除尘装置处理。除尘效率大于75%。锅炉烟气经处理后最终排放浓度烟尘为19.12mg/Nm3、SO2为52.1mg/Nm3、NOX为158mg/Nm3。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初始浓度及年产生量见表3.7-1。表3.7-1锅炉烟气及污染物产生情况项目烟气量烟尘SO2NOx产生浓度76.5152.1158平均产生速率61430.470.320.97产生量2.46×1071.881.283.83排放浓度19.1252.1158平均排放速率61430.120.290.97排放量2.46×1070.471.283.83处理效率75%//排放标准50300300排气筒内径0.4m,高度30m食堂油烟废气该项目设置食堂,最大就餐员工数为190人,基准灶头数为2,规模属于小型食堂。食堂以液化气为燃料,产生的烟尘较少,厨房作业时产生的污染主要是油烟,每个灶头排风量以2000m3/h计,年工作日250天,日工作时间约4h,则年油烟排放量为400万m3,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该项目厨房油烟的浓度值在10~13mg/m3之间,按12mg/m3计,则年油烟产生量为0.048t。建议安装使用油烟去除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器,经净化后的食堂烟气从专用烟道于15m高度达标排放,排放浓度低于1.8mg/m3。食堂油烟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7-2。表3.7-2食堂油烟产生及排放情况灶头排风量油烟产生浓度油烟产生量净化器效率油烟排放浓度油烟排放量24000m3/h12mg/m30.048t/a85%1.8mg/m30.0072t/a含尘废气白厂丝、丝绵被车间会产生短纤绵尘,根据同类型企业调查,绵尘产生量约占产品总量(0.1%-0.5%之间),本环评取0.3%。根据物料平衡可知,本项目年产白厂丝700吨,丝绵被7.5万床(约合300吨),则绵尘产生量3t/a。为防治绵尘对大气环境及车间工人的影响,环评建议企业在白厂丝和丝绵被设备顶部安装集尘罩和吸尘管道,通过风机将产生的绵尘收集至车间除尘器。车间内95%绵尘可被集气罩捕集,除尘器内设置三道过滤装置,除尘效率一般大于99%(按99%计)。除尘后的废气经车间一侧排放。根据以上分析,经过处理后绵尘排放量为0.03t/a,烟囱高度15m。煮茧及丝绵被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废气缫丝过程中,煮茧车间、缫丝车间、蚕蛹及汰头处理、茧库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恶臭。蚕茧的茧体,特别是蛹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低分子有机物,若处理不及时,易引起蛋白质腐烂,生成吲哚类和脂及酸类恶臭物质。这两种物质是含氮有机物,具有沸点低、挥发性强的特点。茧库恶臭:干茧堆放于茧库,茧库潮湿,会引起蚕茧蛋白质腐烂,产生恶臭。茧库恶臭强度较小。煮茧、缫丝车间恶臭:煮茧过程中,水温较高,蛋白质和低分子有机物易溶解,恶臭物质易挥发。但煮茧车间、缫丝车间蚕茧的流动性大,加工车间较大,产生的汰头和蚕蛹及时运往副产品车间,因此恶臭强度相对较小。汰头及蚕蛹处理产生的恶臭:蚕蛹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堆沤时间较长,易引起蛋白质腐烂,散发出恶臭,因而蚕蛹及汰头处理是产生恶臭最严重的。3.7.2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丝绵被废水、生活污水和车间冲洗废水。⑴生活污水和丝绵被废水该项目职工人数为455人,其中住宿职工人数为100人,用水定额以150L/d·人计,非住宿用水定额以50L/d·人计,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计。丝绵被废水0.18t/d,45t/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和NH3-N等。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尾水达标后排入北港河。本生活污水产排放情况见表3.7-3。表3.7-3生活污水、丝绵被废水污染物产排放情况一览表废水量(m3/a)水质CODcrBOD5SSNH3-N6595产生浓度(mg/L)25015018025产生量(t/a)1.640.981.180.16处理后排放浓度(mg/L)100207015排放量(t/a)0.660.130.460.099削减量(t/a)0.980.850.720.061⑵生产废水缫丝厂生产废水主要由煮茧、缫丝、复摇、汰头4部分废水组成,其中煮茧、缫丝、复摇废水为连续性排放,由于汰头操作的间断性,其废水间断排放。缫丝废水水量最大,主要含有丝胶、丝素等高分子蛋白有机物;煮茧废水水量比缫丝废水量小,有机物浓度比较高;复摇废水量小,浓度也很低;汰头废水水量不大,但有机物浓度最高,是污染影响最为严重的废水。根据物料平衡,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主要为煮茧、缫丝、复摇等工序产生的废水)。类比同类生产企业,全厂生产废水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7-4。表3.7-4生产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废水名称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煮茧废水245t/d(61250t/a)COD100061.25BOD35021.44NH3-N503.06SS1509.19缫丝废水940t/d(235000t/a)COD40095BOD10023.75NH3-N255.94SS6014.25复摇废水5t/d(1250t/a)COD1050.13BOD150.019NH3-N0.50.00063SS450.056汰头废水10t/d(2500t/a)COD1000025BOD450011.25NH3-N500.13SS30007.5⑶车间冲洗废水本项目由于车间冲洗会产生冲洗废水,每天约4m3,车间废水主要含有悬浮物和废机油,故要求其先经隔油池处理,最后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3.7.3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中产生的汰头、茧衣、蚕蛹、长吐、丝胶、次茧、锅炉炉渣、丝绵被生产产生的废原料、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⑴茧衣、汰头、蚕蛹、长吐和丝胶本项目茧衣主要是缫丝生产剥茧工序产生的,年产生量77t/a(0.31t/d),茧衣是蚕初作茧时在茧外所吐的散丝;汰头、蚕蛹和长吐是缫丝工序产生的,汰头年产生量260t/a(1.04t/d),长吐年产生量126t/a(0.504t/d),汰头、茧衣和长吐送往绢纺厂纺纱;蚕蛹年产生量938t/a(3.75t/d),蚕蛹作为饲料原料送往饲料厂;丝胶为煮茧工序产生,年产生量130t/a(0.52t/d),丝胶作为原料外售;丝绵被生产产生的废原料2t/a(0.008t/d)。⑵锅炉炉渣锅炉产生的炉渣按燃料量的25%计算,则项目产生的炉渣量为937.5t/a,对其进行收集后外售给建材公司综合利用。⑶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455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8kg/d•人计,则产生量为364kg/d(91t/a),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置,日产日清。⑷污泥本项目污泥为生产废水经过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产生的污泥,年产生量0.4t/d,100t/a,污泥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其作卫生填埋处理。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见表3.7-5。表3.7-5固体废物产排放情况及处理措施一览表序号产生源种类产生量(t/a)排放量(t/a)处理措施1茧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770汰头、茧衣和长吐送往绢纺厂纺纱2汰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6003长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2604蚕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9380作为饲料原料送往饲料厂5丝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300外售6废原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回用7生活垃圾生活垃圾910统一收集,环卫部门集中处理8锅炉炉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937.50外售给建材公司综合利用9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000卫生填埋9合计2661.503.7.4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风机、缫丝机、煮茧机、复摇机等,其声级为70~80dB(A)之间,项目高噪声设备多集中在厂内。设计时考虑对噪声源进行综合治理,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吸声、隔声、减振等控制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见表3.7-6。表3.7-6项目主要噪声源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声级dB(A)1风机275-802缫丝机12753煮茧机3754剥茧机6755复摇机12756丝绵机10753.7.5污染物排放统计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7-7。表3.7-7污染物产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类型排放源污染物产生情况治理措施排放情况排放标准备注产生浓度产生量排放浓度排放量锅炉烟气烟尘76.51mg/m31.88t/a旋风水膜除尘(除尘效率75%),35m高烟囱排放19.12mg/m30.47t/aGB13271-2014SO2:300mg/m3NO2:300mg/m3烟尘:50mg/m3废气总量:2.46×107Nm3/a废气SO252.1mg/m31.28t/a52.1mg/m31.28t/aNOX158mg/m33.83t/a158mg/m33.83t/a食堂油烟油烟12mg/m30.048t/a油烟净化器1.8mg/m30.0072t/a含尘废气绵尘3t/a0.003t/a废水生活污水、丝绵废水COD250mg/L1.64t/a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mg/L0.66t/a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废水总量:6595m3/aBOD150mg/L0.98t/a20mg/L0.13t/aSS180mg/L1.18t/a70mg/L0.46t/aNH3-N25mg/L0.16t/a15mg/L0.099t/a地面冲洗废水SS500mg/L0.5t/a200mg/L0.2t/a废水总量:1000m3/a煮茧废水COD1000mg/L61.25t/a生化处理+加压生化塔+砂滤塔+生物活性塔+回用生产车间/0/废水产生量:61250m3/a。BOD350mg/L21.44t/a/0SS150mg/L9.19t/a/0NH3-N50mg/L3.06t/a/0缫丝废水COD400mg/L95t/a/0/废水总量:235000m3/aBOD100mg/L23.75t/a/0SS60mg/L14.25t/a/0NH3-N25mg/L5.94t/a/0复摇废水COD105mg/L0.13t/a/0/废水总量:1250m3/aBOD15mg/L0.019t/a/0SS45mg/L0.056t/a/0NH3-N0.5mg/L0.00063t/a/0汰头废水COD10000mg/L25t/a/0/废水总量:2500m3/aBOD4500mg/L11.25t/a/0SS3000mg/L7.5t/a/0NH3-N50mg/L0.13t/a/0固体废物茧衣77t/a汰头、茧衣和长吐送往绢纺厂纺纱0t/a固体废物总量2661.5t/a汰头260t/a0t/a长吐126t/a0t/a蚕蛹938t/a作为饲料原料送往饲料厂0t/a丝胶130t/a外售0t/a废原料2t/a回用0t/a生活垃圾91t/a统一收集,环卫部门集中处理0t/a污泥100t/a卫生填埋0t/a锅炉炉渣937.5t/a外售0t/a噪声各类机型噪声源强约75-80dB(A),通过建筑隔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等一系列措施后,确保达到《工艺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理位置东乡县地处江西省东部浙赣铁路沿线,东邻余江县,南靠金溪县,北连余干县,西南与临川市接壤,西北与进贤县毗邻,在东经116°20′~116°51′,北纬28°2′~28°30′之间,全县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0公里;县城距省会南昌市100公里,距抚州市区42公里,并且处在南昌、抚州、鹰潭、景德镇几大中心城市交通连线之要冲地带。浙赣铁路、梨温高速公路、320国道横贯东西;东张公路、东临公路、东金公路四通八达,区位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本项目位于东乡县城西南5km处的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渊山岗轻纺工业区内。地理位置见附图一。4.1.2地形地貌东乡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属信江东西间凹陷带的中部。东西间构造、华厦系(式)构造、新华夏式构造均有发育。地层上白垩系层分布于境内中部、西部和南部丘陵地低山地区,山露地面的主要有紫色区岩、页岩。间杂有震旦系火山活动喷泉发的云武岩。侏罗系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山露地主要岩石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砾岩和花岗岩。4.1.3气候和水文状况东乡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和农、林、牧、渔各业的全面发展。年平均气温17.6℃,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温度5.1℃,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9.3℃;极端最低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9.8℃。年平均降雨量1710.4mm,最多年降水2502.6mm,最少年降水1052.3mm。夏季东乡常处在冷暖空气交织带,阴雨连绵,时有大暴雨,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8.7%,月最大降水量653.6mm,日最大降水量493mm。全年无霜期260~280天,年平均结冰21天。冬季由于经常受干冷气团控制,以北风(频率为35)、东北风(频率为21)、北东风(频率为18)、南风(频率为16)四个风向为主,多北风和东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偏南风和偏东风,风向在西南至东南之间。东乡雨量丰沛。地表水径流总量10亿余立方米。境内无大河,主要河流有源出县境的北港、小璜港和擦边而过的南港、瑶圩河等,分别注入抚河、信江和润溪,水质为Ⅲ~V类水体。境内河、溪一般仅下游能通行小船和木排,水体补给形式以水库为主。全县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257座,山塘626余口,总蓄水量为2.16亿立方米,水库有效库容为1.54亿立方米,其余水流出境外或渗入地下,水质为Ⅱ~Ⅲ类水体。北港:小河,属抚河水系,位于县域中部,主河道全长31公里,流域面积549.3平方公里,河宽30~40米,最大洪峰流量110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0.5立方米/秒(枯水期平均流量0.38m3/s),下游河段比较弯曲,纵坡平缓,泥砂淤积,长受洪涝之灾。自发源地向南流入幸福水库,至县城北郊汇合。折向西南,与十多条溪流汇合,在新溪庵与南港、铁山水汇合成东乡水,经临川县境流入抚河。北港支流有12条。4.2社会环境概况4.2.1东乡县概况东乡县位于江西省东部,面积1270平方公里,人口41.6万人。东乡毗邻鹰潭铁路枢纽、昌北机场、南昌港、九江港,地处南昌、抚州、鹰潭、上饶、景德镇五市中心,距省会南昌仅96公里。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及东临一级公路构成了交通大动脉,东通江浙、上海,南达广东、福建,西进内地各省,北连昌九走廊,素有“赣东门户”之美誉。城市性质:建置沿革东乡县建县,始于三国。现属江西省抚州市。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老区“模范县”。城市规模2006、2010、2020年东乡县城市人口规模分别为13万人、16万人和24万人,2030年30万人。东乡县规划期末人均用地指标为106m2/人。农村经济已形成基地化生产,支柱产业是:生猪产业、绿壳蛋鸡产业、蚕桑产业、葛产业及商品蔬菜基地。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以医药、食品工业为龙头,以饲料、建材、化工、机电、纺织、矿冶为骨干的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药品、饲料、乳制品、水泥、砖瓦、石碴等。东乡县现有18个乡、镇、垦殖场,教育体系完备,在乡、镇、场建有完备的小学和初级中学体系,可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完成义务教育,县城建有完全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可满足学生继续深造需求,全县在校学生达7万人。4.2.2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根据园区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依据《东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结合扩区调园规划,规划以东临公路为纽带,以东山、渊山岗、浅水湾、金桥、南山和珀玕为核心,形成“一带六园”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工业园区总规模为25平方公里。1、东山工业园位于中心城区,规划以医药、轻纺产业为主导,规划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重点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打造技术密集型工业园区。2、渊山岗工业园位于中心城区南部,规划以陶瓷、轻纺、机电产业为主导,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重点引导化工、陶瓷等龙头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打造陶瓷、轻纺产业基地,发展节水工业技术,推广循环用水,加速技术升级改造。3、金桥工业园位于虎圩乡,距渊山岗工业园约2公里,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以高新技术、医药产业为主导,规划面积约4.5平方平里。规划结合交通和环境优势,重点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工业园区。4、浅水湾工业园位于中心城区东部,规划以汽配产业为主导,规划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重点引进汽配科技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汽配科技产业园区。5、珀玕工业园位于珀玕乡,紧邻沪昆高速出入口,规划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依托交通优势,配套商贸物流园区,规划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昌抚物流通道,打造赣东商贸物流园。6、南山工业园位于中心城区西部,紧邻红星集团,规划以化工、机电产业为主导,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规划依托红星化工产业发展优势,打造精细化工园区,将南山打造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渊山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为以轻纺、机电、陶瓷等为主的二类工业用地及化工为主的三类工业用地,本项目位于园区轻纺板块(附件七)。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园区规划要求。4.3污水处理厂概况东乡县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孝岗镇河山村饶家源,已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根据抚州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公布的《2014年1-9月全国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信息公开表》,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吨/日,实际处理量为2.98万吨/日。4.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抚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8日~12月14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进行了现场监测。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两个监测点,布点位置分别为桂家山A1、册源艾家A2。表4.4-1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监测点名称布点目的距厂区方位A1桂家山上风向对照点厂址东北面A2册源艾家主导风向下风向关心点厂址西南(2)监测项目与频率监测项目:根据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状况,确定监测项目为TSP、PM10、SO2、NO2。监测周期与频率:连续监测7d。其中SO2、NO2等监测小时均值采样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日均值采样每日至少有18小时时间,TSP、PM10监测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要求执行。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表达式为:式中:——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功能规划的要求。(2)执行标准TSP、PM10、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详见表1.3-1。(3)评价结果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4.4-2。表4.4-2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m3)点位及监测时间PM10TSPSO2NO2日均值日均值日均值日均值评价标准值50.12A112月8日0.0640.0920.0210.02612月9日0.0670.0870.0200.02512月10日0.0620.0900.0210.02712月11日0.0690.0850.0210.02912月12日0.0720.0840.0230.03012月13日0.0750.0910.0240.03112月14日0.0680.0820.0220.026平均值0.0680.0870.0220.027单因子指数0.450.290.140.23超标率(%)0000A212月8日0.0830.0880.0240.03312月9日0.0810.0970.0260.03412月10日0.0790.0950.0270.03312月11日0.0740.1010.0260.03112月12日0.0730.1080.0250.03212月13日0.0750.0960.0210.03212月14日0.0740.0940.0240.030平均值0.0770.0790.0250.032单因子指数0.510.320.160.27超标率(%)0000江西三悦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各类丝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4.4-2可知,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监测因子TSP、PM10、SO2、NO2、日均值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表明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所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4.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抚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12日~12月14日对项目污水受纳水体北港河进行了现场监测。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设置共设4个监测断面,各断面具体位置见表4.4-3。表4.4-3地面水现状监测断面位置断面编号断面位置及距离布设目的SW1园区污水入北港河处上游500m对照断面SW2园区污水入北港河处下游1000m消减断面SW3园区污水入北港河处下游3000m消减断面SW4园区污水入北港河处下游5000m控制断面(2)监测项目:pH、CODCr、NH3-N、BOD5、SS、总磷、总氮、石油类,同时测水温、流速、流量、河宽、水深。(3)监测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执行。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式中:——i类污染物标准指数;——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平均值,mg/L;——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其中pH的标准指数为:或或式中: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2)评价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3)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4.4-4。表4.4-4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项目地点2014年12月12日2014年12月13日2014年12月14日监测数据单因子指数监测数据单因子指数监测数据单因子指数pHSW17.050.0257.080.047.060.03SW26.920.086.900.16.940.06SW36.850.156.880.126.860.14SW46.910.096.870.136.900.1SSSW1110.14140.18130.16SW280.170.088120.15SW390.11130.16140.18SW4130.1690.11110.14CODSW111.60.5812.60.6312.20.61SW212.60.6312.40.6212.40.62SW312.20.6112.10.60512.30.615SW412.00.6011.80.5911.60.58BOD5SW12.0752.20.55SW22.60.652.70.6752.50.625SW0.6252.30.575SW0.552.10.525NH3-NSW10.4140.4140.4250.4250.4330.433SW20.4360.4360.4330.4330.3920.392SW30.3700.3700.4300.4300.3920.392SW40.4000.4000.3980.3980.3980.398总磷SW10.0780.390.0880.440.1220.61SW20.1260.630.1220.610.0950.48SW30.0980.490.0920.460.0880.44SW40.0920.460.0950.480.1020.51总氮SW10.4470.4470.4370.4370.5260.526SW20.5360.5360.5550.5550.5750.575SW30.5460.5460.5550.5550.5460.546SW40.5360.5360.4370.4370.4370.437石油类SW10.04L-0.04L-0.04L-SW20.04L-0.04L-0.04L-SW30.04L-0.04L-0.04L-SW40.04L-0.04L-0.04L-由表4.4-4可见,地表水环境各监测断面中pH、SS、CODCr、BOD5、NH3-N、总磷、总氮、石油类等八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无超标现象,表明监测断面地表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4.4.3声环境现状及评价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现状,本次评价在项目厂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布设了一个噪声监测点,监测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分昼、夜两个时段监测,各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附图二。厂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评价方法采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相比较,评价厂区周围声环境质量。抚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12日进行了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4-5。表4.4-5厂址厂界噪声监测统计结果(单位:dB(A))监测时段监测点位12月12日执行标准值是否超标昼间厂界东54.265否厂界南55.7否厂界西54.6否厂界北56.0否夜间厂界东48.955否厂界南47.7否厂界西47.5否厂界北48.6否由表4.4-5可见,厂界环境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值昼间为54.2~56.0dB(A),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65dB(A),夜间在47.5~48.9dB(A)之间也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55dB(A),表明该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状况较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4.4.4地下水环境现状及评价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数据引用《江西华地铜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铜材加工生产线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目位于东乡县经济开发区渊山岗工业园(地理位置:东经116°36'3.75",北纬28°11'2.80"),位于本项目的东面,直线距离约800m。监测时间为2014年3月6日至12日。(1)监测点位置共设3个监测点,即分别选择在桐岗上、科里和张家为监测点。详见附图一。(2)监测项目及频率监测项目:pH值、高锰酸盐指数、NH3-N、Cu、Zn、Ni、Cr6+、Pb、Cd、As、氟化物,同时记录地下水埋深。监测频率:监测一天,监测一次。分析方法: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3)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的限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的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4)监测及评价结果监测及评价结果详见表4.4-6。表4.4-6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单位:mg/L,pH值无量纲项目pHCODMn氨氮氟化物砷铜桐岗上GW16.580.330.0410.008L科里GW26.670.350.0360.008L张家GW36.710.360.0550.008L标准值6.5~8.53.00.21.00.051.0是否超标否否否否否否项目铅镉锌镍六价铬桐岗上GW10.00002L0.05L0.002L0.004L科里GW20.00002L0.05L0.002L0.004L张家GW30.00002L0.05L0.002L0.004L标准值0.050.010.050.05是否超标否否否否否否由表4.4-6监测统计数据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标准值进行对比可知,项目所在地周边地下水监测点各监测值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水质指标的限值。

5.0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扬尘污染和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扬尘主要是由施工建材、渣土等堆放、装卸及土石方施工引起的,其起尘量与风力、物料堆放方式和表面含水率有关。为有效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对施工队伍应提出具体的环保要求,包括粉质物料不应堆放太高、尽量减少物料的迎风面积、表面适时洒水或加防护围栏;汽车运输砂石、渣土或其它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必要时采取密闭专用车辆等。5.1.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建筑工地排水、设备清洗排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对于建筑工地的排水做到澄清后排放;设备和车辆冲洗应固定地点,不允许将冲洗水随时随地排放,应注意节水;对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少量含油污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通过简易两级串联废水沉淀池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5.1.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主要设备有打桩机、推土机、挖土机、搅拌机等,它们的声源水平见表5.1-1。表5.1-1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水平和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序号施工机械噪声水平dB(A)噪声限值昼间夜间1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95~10075552打桩机10585禁止3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90~10070554吊车、升降机9065555汽车85--单个声源噪声影响预测计算公式如下:Lp=Lpo-20lg(r/ro)式中:Lp——距声源r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A);Lpo——距声源ro米处的参考声级,dB(A);ro——Lpo噪声的测点距离,m。两个声源在同一点的影响量的叠加按下式计算:由查表的方法可以迅速地给出两个声源影响叠加时分贝和的增加量,具体见表5.1-2,即有L1+2=max{L1,L2}+ΔL。由表可知,当两个设备影响声级相差较大时(大于10分贝),则叠加后声级与高声级设备的影响量相近。表5.1-2两个声源影响叠加分贝和的增值表单位:dB(A)|L1-L2|012345678910增值ΔL3.00.4为了分析施工设备的噪声影响,现将不同等级声源在不同距离的影响量分析计算出来,列于表5.1-3。由于本期工程厂址施工场地距离居民敏感点最小距离大于300m,同时考虑几台高声级设备叠加。昼间105dB(A)以下施工设备对居民点的影响值在标准之内,夜间95dB(A)以下的施工设备对居民点影响值在标准许可之内。表5.1-3不同声源等级dB(A)在不同距离(m)的噪声影响水平声源距离8590951001051065.070.075.080.085.02059.064.069.074.079.03055.560.565.570.575.55051.056.061.066.071.010045.050.055.060.065.015041.546.551.556.561.520039.044.049.054.059.030035.540.545.550.555.5施工场界噪声中,吊车、升降机的噪声为65dB(A),由表5.1-3可知,吊车、升降机设备离厂界的防护距离应大于20m,若夜间要施工,防护距离应大于100m;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昼间离厂界的防护距离应大于50m,夜间应停止施工;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昼间离厂界的防护距离应大于20m,夜间应停止施工;打桩机离厂界的防护距离应大于20m,夜间均停止施工。上述防护距离均考虑多台设备噪声叠加的影响。5.1.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产生的渣土和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规定的地点进行堆放或填埋,对其中具有利用价值的加以回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统一清运。只要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2营运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及评价5.2.1项目所在地气象特征分析环境空气影响预测采用东乡气象站201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当地的温度、风速、风向风频进行了统计。⑴温度表5.2-1和图5.2-1给出了东乡2013年各月及年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2013年东乡年平均温度为19.3℃。表5.2-1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年温度6.09.114.817.824.326.930.931.725.920.615.07.919.3月份月份图5.2-1东乡气象站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曲线图⑵地面风特征分析①风速根据东乡气象站2013年地面风资料,统计出该地各月及年平均风速和全年及四季与年的小时平均风速变化情况,见表5.2-2、3,并绘制成月平均风速变化曲线图(图5.2-2)、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图5.2-3)以及风玫瑰图(图5.2-4)。表5.2-2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单位:m/s月份123456789101112年风速2.1月份月份图5.2-2东乡气象站平均风速月变化曲线图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风速为2.1m/s。从年各月平均风速变化曲线图5.2-2来看,各月平均风速在1.7~2.5m/s之间,7月平均风速最大,为2.5m/s;1月平均风速最小,为1.7m/s。表5.2-3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单位:m/s小时风速123456789101112春季1.81.922.4夏季1.92.8秋季21.922冬季年1.92.4小时风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春季夏季秋季2.31.9冬季1.6年②风向、风频各月各风向出现频率见表5.2-4,各季及年各风向出现频率见表5.2-4和图5.2-3、4。由表5.2-4及风玫瑰图5.2-4可见,2013年东乡出现频率最大的风向为NNW风,频率为20.8%,主导风向为N-NNW,出现频率之和为32.6%,静风出现频率为4.3%。图5.2-3四季及年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图5.2-3四季及年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表5.2-4东乡气象站风向频率的月、季及年均变化风向风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1月1.63.628.16.72月0.7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