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安全导论课件_第1页
信息技术安全导论课件_第2页
信息技术安全导论课件_第3页
信息技术安全导论课件_第4页
信息技术安全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標準無線局域網安全問題無線局域網的安全策略WAPI標準無線局域網安全1無線局域網示意圖

點對點型拓撲結構

Hub型拓撲結構

完全分佈型拓撲結構

網路協議IEEE802系列標準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避免(CSMA/CA)協議IEEE802.11時分雙工(TDD)複用技術網關方式網路設計問題

吞吐量保密性“動中通”OTM

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標準無線局域網安全問題無線局域網的安全策略WAPI標準第八章無線局域網安全23個標準的比較

IEEE802.11協議

802.11a802.11b802.11g802.11i家庭射頻技術

家庭射頻(HomeRF)技術是數字式增強型無繩電話DECT(DigitalEnhancedCordlessTelephone)技術和WLAN技術相互融合的產物。無線局域網標準IEEE802.11採用CSMA/CA(載波監聽多點接入/衝突避免)方式,特別適合於數據業務。而DECT使用TDMA(時分多路複用)方式,特別適合於話音通信,將兩者融合便構成了家庭射頻使用的共用無線應用協議SWAP(SharedWirelessAccessProtocol)。SWAP使用TDMA+CSMA/CA方式,適合話音和數據業務,並且針對家庭小型網路進行了優化。家庭射頻系統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家用電器設備之間傳送話音和數據,並且能夠與公眾交換電話網(PSTN)和互聯網進行互動式操作。

藍牙技術

藍牙(Bluetooth)技術是實現語音和數據無線傳輸的開放性規範,是一種低成本、短距離的無線連接技術,其無線收發器是一塊很小的晶片,大約只有9mm×9mm,可方便地嵌入到可攜式設備中,從而增加設備的通信選擇性。藍牙技術實現了設備的無連接工作(無線鏈路替代電纜連接),提供了接入數據網功能,並且具有週邊設備介面,可以組成一個特定的小網。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標準無線局域網安全問題無線局域網的安全策略WAPI標準第八章無線局域網安全3WLAN的安全

移動用戶或無線上網用戶,通過無線設備的網卡發信息給AP,資訊在傳輸時可能遭受3種攻擊。①資訊洩露。最典型的情形是資訊在空中傳輸時被監聽。②資訊被篡改。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內容被篡改。③資訊阻斷。例如,用戶發送資訊給AP,雖然用戶確認資訊已經發送出去,但是由於駭客可以在AP端“做手腳”,所以資訊有可能傳輸到AP就被非法中斷了。WLAN的安全

一般地,WLAN的安全性有下麵4級定義。①擴頻、跳頻無線傳輸技術本身使盜聽者難以捕捉到有用的數據。②設置嚴密的用戶口令及認證措施,防止非法用戶入侵。③設置附加的第三方數據加密方案,即使信號被盜聽也難以理解其中的內容。④採取網路隔離及網路認證措施。IEEE802.11b的安全

共用密鑰認證過程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標準無線局域網安全問題無線局域網的安全策略WAPI標準第八章無線局域網安全4強化無線局域網常用的6種技術方案

(1)WEP。即有線等價協議(WiredEquivalencyProtocol),它與現有的無線網路的相容性非常好,設置方法簡單。(2)IEEE802.1x。它為用戶提供認證。IEEE802.1x可用於有線或無線環境,並包含每次WEP會話(session)的密鑰。IEEE802.1x的優點是可以在接入網絡之前的鏈路層對用戶進行認證。(3)IEEE802.11i技術。這是IEEE的無線網路安全標準。(4)網站認證技術。它易於安裝和使用。不過也容易被竊取和破解。(5)IPSec。它是一種安全性最高的模式,其結構與互聯網的遠程接入一樣。然而,該技術需要安裝客戶端軟體,因而不利於該技術的應用和升級。(6)IPSecPassthrough。它的優勢是易於同現在的VPNs技術整合。WEP的運作方式

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標準無線局域網安全問題無線局域網的安全策略WAPI標準第八章無線局域網安全5WAPI基本術語

(1)接入點(AccessPoint,AP)。(2)站點(STAtion,STA)。(3)基本服務組(BasicServiceSet,BSS)。(4)系統和端口。(5)鑒別服務單元ASU(AuthenticationServiceUnit)。(6)公鑰證書。WAPI的工作原理

WAPI的工作原理(1)認證啟動。(2)接入認證請求。(3)證書認證請求。(4)證書認證回應。(5)接入認證回應。

WAPI評述中國無線局域網標準,是在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有效、統一的安全措施的基礎上推出的。因為中國的無線局域網技術正處在發展初期,如果這時能夠解決無線局域網的安全問題,就能促進其在中國的長久發展。GB15629.11的制定,正是順應了這個需要。而其中關於無線局域網安全部分的規定,可以解決現有的無線局域網的安全問題,為無線局域網的發展保駕護航。和中國的數字家庭閃聯標準的推出一樣,WAPI對於我國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具有積極的意義。密碼學的歷史密碼學從形成到發展經歷了5個重要階段手工階段機械階段電氣階段電腦階段網路化階段。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2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保密系統模型

熵的概念

聯合熵

條件熵

理論保密性

“一次一密”的密碼系統就是這樣的無條件安全的密碼系統。

實際保密性

一個密碼系統是計算上安全的是指,利用最好的演算法(已知或者是未知的)來破解這個密碼系統需要的計算量是O(N)的,N是一個很大的數。的計算量超過了攻擊者所能控制的所有計算資源在合理的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計算量。所以計算上安全也稱為實際的保密性。

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3什麼是分組密碼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4分組加密的評價標準評價分組加密演算法及其工作模式的一般標準是:

預估的安全水準(如破譯需要的密文數量等)

密鑰的有效位長

分組大小

加密映射的複雜性

數據的擴張(DataExpansion)

錯誤的擴散(Diffusion)/傳播(Propagation)分組加密的一般結構Feistel網路結構SP網路結構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5DES概述分組加密演算法:明文和密文為64位分組長度;對稱演算法:加密和解密除密鑰編排不同外,使用同一演算法;密鑰長度:56位,但每個第8位為奇偶校驗位,可忽略;密鑰可為任意的56位數,但存在弱密鑰,容易避開;採用混亂和擴散的組合,每個組合先替代後置換,共16輪;只使用了標準的算術和邏輯運算,易於實現;DES加密演算法描述DES加密演算法的一般描述初始置換IP和初始逆置換IP—1DES的一輪疊代Li-1(32比特)Ri-1(32比特)Li(32比特)48比特寄存器選擇擴展運算E48比特寄存器子密鑰Ki(48比特)32比特寄存器選擇壓縮運算S置換運算PRi(32比特)Li=Ri-1Li=Ri-1;Ri=Li-1

F(Ri-1,Ki)擴展置換E-盒-32位擴展到48位擴展壓縮替代S-盒-48位壓縮到32位壓縮替代S-盒S-盒1S-盒4S-盒3S-盒2S-盒5S-盒6S-盒7S-盒8S-盒的構造S-盒的構造要求S-盒是許多密碼演算法的唯一非線性部件,因此,它的密碼強度決定了整個演算法的安全強度;提供了密碼演算法所必須的混亂作用;如何全面準確地度量S-盒的密碼強度和設計有效的S-盒是分組密碼設計和分析中的難題;非線性度、差分均勻性、嚴格雪崩準則、可逆性、沒有陷門;S-盒的構造準則S盒的每一行應該包括所有16種比特組合;沒有一個S盒是它輸入變數的線性函數;改變S盒的一個輸入位至少要引起兩位的輸出改變;S盒的兩個輸入剛好在兩個中間比特不同,則輸出必須至少兩個比特不同;S盒的兩個輸入在前兩位不同,最後兩位相同,兩個輸出必須不同;P-盒的構造準則每個S盒輸出的四個比特被分佈開,一邊其中的兩個影響下次迴圈的中間比特,另外兩個影響兩端比特;每個S盒輸出的四個比特影響下個迴圈6個不同的S盒;P置換的目的是增強演算法的擴散特性,提供雪崩效應(明文或密鑰的一個比特的變動都引起密文許多比特的變化)DES中的子密鑰的生成DES的強度分析迴圈次數:迴圈次數越多,密碼分析難度越大,迴圈次數的選擇準則是密碼分析工作量大於簡單的窮舉式密鑰搜索工作量;函數F:依賴於S盒的使用,非線性程度越大,密碼分析難度越大,還應具有良好雪崩性質;密鑰調度演算法:選擇子密鑰時要使得推測各個子密鑰和由此推出主密鑰的難度盡可能大;IDEA(InternationalDataEncryptionAlgorithm)瑞士聯邦理工學院XuejiaLai和JamesMassey提出;IDEA是對稱、分組密碼演算法,輸入明文為64位,密鑰為128位,生成的密文為64位,它的設計目標: (1)密碼強度:擾亂通過三種操作實現(逐位異或,整數模相加或乘積); (2)使用方便性:設計考慮到硬體和軟體的實現;IDEA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演算法,雖有堅實理論基礎,但仍應謹慎使用(儘管該演算法已被證明可對抗差分分析和線性分析);IDEA是一種專利演算法(在歐洲和美國),專利由Ascom-TechAG擁有,PGP中已實現了IDEA;IDEA框圖IDEA輪函數AESAES是DES的替代品,希望能有20-30年的使用壽命。在評選過程中,最後的5個候選演算法:Mars,RC6,Rijndael,Serpent,和Twofish。2000年10月,Rijndael演算法被選中;Rijndael演算法的原型是Square演算法,其設計策略是寬軌跡策略(WideTrailStrategy),以針對差分分析和線性分析;Rijndael是迭代分組密碼,其分組長度和密鑰長度都是可變的,為了滿足AES的要求,分組長度為128bit,密碼長度為128/192/256bit,相應的輪數r為10/12/14;2001年11月,美國NIST發佈標準FIPSPUB197;AES框圖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6對分組密碼的攻擊窮舉分析差分分析線性分析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7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電子密碼本ECB(ElectronicCodebookMode)

明文每次處理64bit,每個明文分組用同一密鑰加密;密碼分組鏈接CBC(CipherBlockChaining)

輸入是當前明文和前邊明文的異或,每個分組使用相同密碼;密碼回饋CFB(CipherFeedbackMode)

分組密碼流密碼;輸出回饋OFB(OutputFeedbackMode)

分組密碼流密碼;電子密碼本ECBECB的特點簡單有效,可以並行實現;不能隱藏明文的模式資訊,相同明文生成相同密文,同樣資訊多次出現造成洩漏;對明文的主動攻擊是可能的資訊塊可被替換、重排、刪除、重放;誤差傳遞:密文塊損壞僅對應明文塊損壞;適合於傳輸短資訊;密碼分組鏈接CBCCBC的特點沒有已知的並行實現演算法;能隱藏明文的模式資訊,相同明文生成不同密文,初始化向量IV可以用來改變第一塊;對明文的主動攻擊是不容易的,資訊塊不容易被替換、重排、刪除、重放;誤差傳遞:密文塊損壞兩明文塊損壞;安全性好於ECB,適合於傳輸長度大於64位的報文,還可以進行用戶鑒別,是大多系統的標準如SSL、IPSec;密碼回饋CFB加密Ci=Pi(EK(Si)的高j位);Si+1=(Si<<j)|Ci

密碼回饋CFB解密Pi=Ci(EK(Si)的高j位);Si+1=(Si<<j)|Ci

CFB的特點分組密碼

流密碼;沒有已知的並行實現演算法;隱藏了明文模式;需要共同的移位寄存器初始值IV;對於不同的消息,IV必須唯一;誤差傳遞:一個單元損壞影響多個單元;輸出回饋OFB加密Ci=Pi(EK(Si)的高j位);Si+1=(Si<<j)|(EK(Si)的高j位)輸出回饋OFB解密Pi=Ci(EK(Si)的高j位);Si+1=(Si<<j)|(EK(Si)的高j位)OFB的特點分組密碼

流密碼;沒有已知的並行實現演算法;隱藏了明文模式;需要共同的移位寄存器初始值IV,對於不同的消息,IV必須唯一;誤差傳遞:一個單元損壞只影響對應單元;對明文的主動攻擊可能,資訊塊可被替換、重排、刪除、重放;安全性較CFB差;密碼學的歷史香農安全理論分組密碼的基本概念分組密碼設計原理典型的分組密碼演算法對分組密碼的攻擊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多重加密第二章分組密碼技術

8DES的密鑰長度分析關於DES演算法的另一個最有爭議的問題就是擔心實際56比特的密鑰長度不足以抵禦窮舉式攻擊,因為密鑰量只有個強力攻擊:平均255次嘗試差分密碼分析法:平均247次嘗試線性密碼分析法:平均243次嘗試早在1977年,Diffie和Hellman已建議製造一個每秒能測試100萬個密鑰的VLSI晶片。每秒測試100萬個密鑰的機器大約需要一天就可以搜索整個密鑰空間。他們估計製造這樣的機器大約需要2000萬美元;DES的密鑰長度分析1990年,以色列密碼學家EliBiham和AdiShamir提出了差分密碼分析法,可對DES進行選擇明文攻擊;在CRYPTO’93上,Session和Wiener給出了基於並行運算的密鑰搜索晶片,所以16次加密能同時完成。花費10萬美元,平均用1.5天左右就可找到DES密鑰;美國克羅拉多洲的程式員Verser從1997年2月18日起,用了96天時間,在Internet上數萬名志願者的協同工作下,成功地找到了DES的密鑰,贏得了懸賞的1萬美元;DES的密鑰長度分析1998年7月電子前沿基金會(EFF)使用一臺25萬美元的電腦在56小時內破譯了56比特密鑰的DES;1999年1月RSA數據安全會議期間,電子前沿基金會用22小時15分鐘就宣告破解了一個DES的密鑰;兩重DESEK2[EK1[P]]=EK3[P]??中途攻擊C=EK2[EK1[P]]X=EK1[P]=DK2[C]第一代移動通信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1G)是以美國AMPS(IS—54)、英國TACS和北歐NMT450/900為代表的模擬移動通信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展起來並大量投入商用,其特點是以模擬電話為主,採用FDMA制式,主要基於頻率複用技術和多通道共用技術。在第一代模擬蜂窩移動通信中,沒有考慮安全問題,也沒使用安全技術,用戶資訊以明文傳輸,對資訊的竊聽非常容易。移動用戶的身份鑒別非常簡單,移動用戶把移動終端電子序列號ESN和網路分配的移動識別號MIN一起以明文方式傳送給網路,只要兩者相符,就可以建立呼叫,所以只要截斷MIN和ESN就可以方便地克隆蜂窩模擬電話第二代移動通信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2G)屬於數字通信系統,主要採用時分多址技術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或碼分多址技術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目前採用TDMA體制的系統主要有3種,即歐洲的GSM、美國的D-AMPS和日本的PDC。採用CDMA技術體制的系統主要為美國的CDMA(IS95)。第三代移動通信

第三代移動通信,即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的IMT—2000(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2000),簡稱3G。由於3G支持的數據傳輸速率更高,採取了更加靈活的提供業務的技術,使其可以提供比現有2G/2.5G品質和性能更高、內容更加豐富的業務。目前雖然處在商用的初期,但是除了能更好地支持2G/2.5G所有的業務外,還可支持移動可視電話、攝像等2G/2.5G無法支持的業務。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GSM的安全問題3G系統的安全問題WAP的安全問題第九章移動通信安全2GSM系統結構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主要是由網路交換子系統(NSS)、無線基站子系統(BSS)和移動臺(MS)3大部分組成。GSM系統框圖

GSM系統的安全體系結構

GSM系統的安全措施

用戶識別用戶認證和用戶密鑰保護用戶資訊和信令資訊的保密設備標識寄存器(EIR)跳頻擴頻技術PIN碼和PUK碼其他網路單元附加的安全功能用戶認證和用戶密鑰保護GSM系統的用戶身份認證是一種密鑰認證系統,採用“挑戰—回應”機制實現用戶身份的認證。GSM系統的安全缺陷

GSM系統中的用戶資訊和信令資訊的加密方式不是端到端加密,而只是在無線通道部分,即MS和BTS之間進行加密。用戶和網路之間的認證是單向的,只有網路對用戶的認證,而沒有用戶對網路的認證。這種認證方式對於中間人攻擊和假基站攻擊是很難預防的。在移動臺第一次註冊和漫遊時,IMSI可能以明文方式發送到MSC/VLR。如果攻擊者竊聽到IMSI,便會出現手機“克隆”。GSM系統中,所有的密碼演算法都是不公開的,這些密碼演算法的安全性如何並不能得到客觀的評價。。。。。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GSM的安全問題3G系統的安全問題WAP的安全問題第九章移動通信安全33G系統安全特徵的一般目標

(1)確保用戶生成的資訊或與之相關的資訊不被濫用或盜用。(2)確保服務網(ServingNetworks,SN)和歸屬環境(HomeEnvironments,HE)提供的資源和業務不被濫用或盜用。(3)確保標準化的安全特徵適用於全球(至少存在一個加密演算法可以出口到各國)。(4)確保安全特徵充分標準化,以保證在世界範圍內的協同運行和在不同服務網之間漫遊。(5)確保用戶和業務提供者的保護等級高於當前固定網和移動網中的保護等級。(6)確保3G系統安全特徵的實現機制能隨著新的威脅和業務要求可擴展和增強。3G系統面臨的安全威脅和攻擊

(1)與無線介面攻擊相關的威脅(2)與攻擊系統其他部分相關的威脅(3)與攻擊終端和UICC/USIM有關的威脅3G系統的安全結構

3G系統的密碼演算法

f0亂數生成函數f1網路認證函數f1*重新同步消息認證函數f2用戶認證函數f3加密密鑰生成函數f4完整性密鑰生成函數f5正常情況下使用的匿名密鑰生成函數f5*重新同步情況下使用的匿名密鑰生成函數f8數據加密演算法f9數據完整性演算法3G系統的安全技術

(1)用戶身份保密(2)認證(3)數據保密性(4)數據完整性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GSM的安全問題3G系統的安全問題WAP的安全問題第九章移動通信安全4WAP協議

無線應用協議(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WAP)是一種利用移動通信終端連接互聯網的標準協議,目前已成為全球移動設備上網的事實上的技術標準。它的發展最初源自幾個主要的移動設備製造商Motorola,Nokia,Ericssion和美國的一家軟體公司創立的WAP論壇(WAPForum),隨後有200多家公司加入論壇,從而極大地推動了WAP的應用。2001年6月,WAP論壇推出了WAP2.0標準。WAP的通信模型

WAP定義了3類實體:WAP用戶終端、WAP代理、WAP資源伺服器。WAP網關的安全問題(1)WTLS安全會話建立在手機與WAP網關之間,而與終端伺服器無關。這意味著數據只在WAP手機與網關之間加密,網關將數據解密後,利用其他方法將數據再次加密,然後經過TLS連接發送給終端伺服器。(2)WAP網關可以看見所有的數據明文,而該WAP網關可能被非伺服器所有者擁有,這樣,潛在的第三方可能獲得所有的傳輸數據,而該數據卻被認為是安全傳輸的。TLS協議TLS的前身是SSL,它是Internet上最重要的安全標準。SSL是由Netscape公司的工程師於1993年發佈的,意在不改變現存的應用和協議的前提下,提供一種安全機制。SSL的有效性使得它在Internet上十分流行,已經成為Internet標準,並由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繼續管理和發展。如今SSL更名為TLS,WAP論壇就是在TLS的基礎上實現了WAP的安全。WTLS的安全

(1)加密(2)密鑰交換(3)身份認證(4)完整性(5)安全狀態更新入侵檢測的必要性防火牆的訪問控制粒度較粗,只是檢查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對於很多入侵無法阻止。

漏洞掃描軟體也無法提供完全的安全保障,大多數漏洞掃描軟體的掃描能力有限,不能掃描到所有的安全漏洞。

不過,入侵檢測技術也是有缺陷的,這種技術在檢測到入侵事件時,只是通過記錄日誌、通知管理員等被動方式進行處理,如果入侵成功,就會造成危害。為了解決入侵檢測技術的這個問題,人們開始考慮將防火牆的訪問控制和入侵檢測結合起來,這種技術稱為入侵防護(IntrusionPrevention)技術。網路動態安全模型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2Denning模型

入侵檢測模型最早由DorothyDenning提出

CIDF模型

DARPA於1997年3月組織發起了入侵檢測系統標準化工作,建立了公用入侵檢測框架CIDF(CommonIntrusionDetectionFramework)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3按檢測方法分類

異常檢測(AnomalyDetection)也稱為基於行為的入侵檢測。它首先為用戶、進程或網路流量建立正常狀態下的特徵參考模型(Profile),然後將其當前行為特徵同已建立的正常行為特徵模型比較,若存在較大偏差,則認為發生異常。濫用檢測(MisuseDetection)也稱為基於知識的入侵檢測,或基於簽名的入侵檢測。它首先建立各種已知攻擊的簽名(也稱攻擊特徵)庫,然後將用戶的當前行為依次同庫中的各種攻擊簽名(AttackSignature)進行比較,如果匹配,則可以確定發生了入侵行為。按數據源分類

基於主機的入侵檢測(Host-basedIntrusionDetection)通過監測和分析主機的審計數據、系統日誌、主機進程的行為,如CPU利用率、I/O操作等資訊來檢測入侵行為。基於網路的入侵檢測(Network-basedIntrusionDetection)通過偵聽網路中的所有報文,分析報文的內容、統計報文的流量特徵來檢測各種攻擊行為。針對特定的服務程式進行入侵檢測,稱為基於應用的入侵檢測(Application-basedIntrusionDetection),如對WebServer進行檢測,對數據庫伺服器進行檢測等。按體系結構分類-集中式入侵檢測系統

按體系結構分類-層次式入侵檢測系統

按體系結構分類-對等式入侵檢測系統

對等式入侵檢測系統採用對等式的體系結構,這種體系結構最適合沒有隸屬關係的、不同組織或公司或部門間的合作。例如,如果A公司的入侵檢測系統發現入侵來自B公司,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發送資訊給B公司的入侵檢測系統,這樣可實現不同組織間的入侵事件和資訊的共用和協作。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4基於統計的檢測方法

統計方法是異常檢測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基於主機和基於網路的入侵檢測系統中都有應用。統計方法的本質是利用統計模型,為系統的正常活動建立活動輪廓(ActivityProfile),通過比較系統的當前活動與活動輪廓的差異來判斷當前活動是否正常或異常。基於貝葉斯推理的檢測方法

基於機器學習的檢測方法

基於機器學習的異常檢測方法主要有監督學習、歸納學習和類比學習等。Terran和CarlaE.Brodley將異常檢測歸結為通過離散數據臨時序列學習獲得個體、系統和網路的行為特徵的問題,並提出一個基於相似度的實例學習方法IBL(InstanceBasedLearning)。它通過新的序列相似度計算將原始數據轉化成可度量的空間,然後應用IBL技術和一種新的序列分類方法,發現異常事件和入侵行為,其中閾值的選取由成員分類的概率決定。

基於規則的檢測方法

基於規則的入侵檢測方法是實現基於簽名入侵檢測系統的一種最直接、最實用的方法,大多數的入侵檢測安全產品都基於這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使用一條規則來表示一種安全漏洞或攻擊。基於協議驗證的檢測方法

基於協議驗證的入侵檢測系統的思想是驗證網路流量是否遵循相應的協議規範。例如,客戶端發出的HTTP請求,是否遵循HTTP協議規範。

基於狀態遷移分析的檢測方法

狀態轉換分析法由KoralIlgun,RucgardA.Kemmerer提出。他們認為,入侵行為必將導致系統狀態的變化。基於人工免疫系統的異常檢測方法

免疫系統是生物資訊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許多資訊處理機制和功能特點,如自我非自我的抗原識別機制、學習和記憶能力、自適應能力及能與體內其他系統和組織進行協調共處等,在許多工程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學習生命免疫系統的電腦制,建立人工免疫模型是目前人工生命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5掃描技術分類

端口掃描。主要用於探測目標主機或網路提供的網路服務,如Telnet,WWW等。系統特徵掃描。主要用於獲取目標主機使用的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的類型和版本等資訊。漏洞掃描。探測目標系統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基於貝葉斯網路的系統掃描檢測

異常報文相關性分析

PSD相關性分析分為過濾和合併兩個過程。1.過濾在將異常檢測模組輸出的七元組資訊保存到資料庫之前,首先進行過濾。如果資料庫中已存在相同的資訊(dip,dport,sip,flag的值完全相同),則用新的報警資訊替代已有報警資訊。2.合併相關性分析模組對過去一段時間Tc內異常檢測模組輸出的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對攻擊者掃描的端口範圍、掃描的方式給出綜合說明,以減少報警的數量。在相關性分析時需要在檢測的即時性和報警資訊的壓縮之間取得平衡。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6報警資訊融合

對多個網路監測器產生的報警資訊進行資訊融合處理,有如下優點:(1)提高檢測的準確性(2)報警資訊彙聚(3)提供更高層次的安全資訊網路流量異常檢測設計流量異常檢測演算法時應滿足如下要求:(1)準確性。它是入侵檢測演算法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流量異常檢測演算法應該有高檢測率和低誤報警率。(2)魯棒性。它要求檢測演算法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夠適應網路流量強度多變和業務類型多變的運行環境。(3)即時性。檢測演算法應能即時地檢測各種攻擊,從而為儘早採取措施阻止攻擊、減少其造成的危害創造條件。(4)低開銷。檢測演算法應滿足高效原則,不應對入侵檢測系統的性能造成很大影響。高速網路環境下的入侵檢測

對於網路入侵檢測系統,需要考慮如何部署在高於1Gbps的高速網路環境下和如何在高速網路環境下抓包和檢測。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因為現在的主骨幹網絡都是高於1Gbps的高速網路。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7防火牆的功能

一般來說,防火牆的設計要包括以下4種功能:(1)允許系統管理員將防火牆設置在網路的一個關鍵點上,並定義統一的安全策略,用於防止非法用戶進入內部網路。(2)監視網路的安全性,對於符合報警條件的事件產生報警資訊。(3)部署網路地址變換(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功能,利用NAT技術,將有限的IP地址動態或靜態地與內部的IP地址對應起來,從而緩解地址空間短缺的問題。(4)審計和記錄網路使用情況。系統管理員可以由此收集數據,向管理部門提供網路連接的計費情況。防火牆在網路中的位置

防火牆的分類

1從軟、硬體形式上可以把防火牆分為如下3類:(1)軟體防火牆。防火牆軟體運行於一般的電腦上,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運行防火牆軟體的這臺電腦承擔整個網路的網關和防火牆功能。(2)硬體防火牆。它是由防火牆軟體和運行該軟體的特定電腦構成的防火牆。這裏的硬體是指這類防火牆包括一個硬體設備,它通常是PC架構的電腦。(3)晶片級防火牆。它基於專門的硬體平臺,使用專用的嵌入式即時操作系統。專用的ASIC晶片使它們比其他種類的防火牆速度更快,處理能力更強,性能更高。防火牆的分類

2按照防火牆在網路協議棧進行過濾的層次不同,也可以把防火牆分為如下3類:(1)包過濾防火牆。它工作在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網路參考模型的網路層和傳輸層,可以獲取IP層和TCP層資訊,當然也可以獲取應用層資訊。求。(2)電路級網關防火牆。它用來監控內部網路伺服器與不受信任的外部主機間的TCP握手資訊,以此來決定該會話(Session)是否合法。(3)應用層網關防火牆。它工作在OSI的最高層,即應用層。它通過對每一種應用服務編制專門的代理程式,實現監視和控制應用層通信流的功能。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的安全模型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入侵檢測方法入侵檢測系統實例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防火牆概述防火牆技術原理第六章入侵檢測與防火牆技術8靜態包過濾防火牆

靜態包過濾防火牆通常可以直接在路由器上實現,用於對用戶指定的內容(如特定的IP地址)進行過濾。它工作在網路層,只檢查和分析網路層的分組,而對用戶應用是透明的,這樣可以獲得很高的性能和適應性(Scalability)。它按照特定的規則對每個IP分組的傳輸方向(內網→外網或外網→內網)、源和目的主機地址、傳輸層的協議分組到達的物理網路端口等資訊進行分析,並根據用戶指定的規則做出相應處理,而且所有的處理都是在TCP/IP核心部分實現的。電路級網關防火牆

電路級網關防火牆接收到建立連接的請求分組後,首先檢查規則庫以決定是否接受該連接,若接受則跟蹤其傳輸層協議的握手交互過程,在連接建立之後才開始轉發數據。該防火牆維護一個有效的連接表(包括完整的連接狀態、序列資訊、源和目的主機地址和物理網路介面等資訊),並對該表中的連接數據進行轉發(不再進行安全檢查)。當連接終止時,刪除對應的表項。電路級網關防火牆所有的處理均在TCP/IP核內實現,且只進行有限的安全檢查,因此處理速度較快。

應用層網關防火牆

應用層網關防火牆在接受網路連接之前,先在應用層檢查網路分組中包含的有效數據,並在連接建立的整個期間檢查應用層分組內容,維護詳細的連接狀態和序列資訊。應用層網關防火牆可以驗證用戶口令和服務請求等只在應用層才出現的資訊。這種機制可以提供增強的訪問控制,以實現對有效數據的檢查和對傳輸資訊的審計功能,並可以實現一些增值服務(如服務調用審計和用戶認證等)。

應用層網關防火牆

動態包過濾防火牆

動態包過濾防火牆能夠識別出一個新建連接與一個已建連接之間的差別。一旦建立起一個連接,它就被寫入位於操作系統核心進程中的一個表中。後續的數據包便與此表進行比較,這一比較過程是在操作系統內核進程中進行的。當發現數據包是已有的連接時,防火牆會允許直接通過而不做任何檢查。這避免了對進入防火牆的每個數據包都進行規則庫檢查,又由於比較過程是在內核進程中進行的,因此動態包過濾防火牆的性能比靜態包過濾防火牆的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動態包過濾防火牆

自治代理防火牆

自治代理(AdaptiveProxy)防火牆繼承了低層防火牆技術快速的特點和高層防火牆的安全性,採用了新的結構,可以提供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用性及高吞吐性能。因為其系統較複雜,因此採用了基於自治代理(AutonomousAgent)的結構,代理之間通過標準介面進行交互。這種結構提供較高的可擴展性和各代理之間的相對獨立性,也使整個產品更加可靠,更容易擴展。它可以結合代理型防火牆的安全性和包過濾防火牆的高速度等優點,在毫不損失安全性的基礎上將代理型防火牆的性能提高10倍以上IP協議族

常用網路安全協議–應用層S-HTTP:SecureHTTP,保證Web的安全,由EIT開發的協議。該協議利用MIME,基於文本進行加密、報文認證和密鑰分發等SSH:SecureSHell,是對BSD系列的UNIX的r系列命令加密所採用的安全技術PGP: PrettyGoodPrivacy,具有加密及簽名功能的電子郵件常用網路安全協議–傳輸層SSL:SecureSocketLayer,是基於Web伺服器和流覽器之間的具有加密、報文認證、簽名驗證和密鑰分配功能的加密協議TLS:TransportLayerSecurity(IEEE標準),是將SSL通用化的協議SOCKS5是基於防火牆和虛擬專用網(VPN)的數據加密和認證協議常用網路安全協議–網路層IPSec:InternetProtocolSecurity(IEEE標準),為通信提供機密性、完整性等常用網路安全協議–鏈路層PPTP:PointtoPointTunnelingProtocol,點對點隧道協議L2F:Layer2Forwarding,二層轉發/隧道協議L2TP:Layer2TunnelingProtocol,二層隧道協議,綜合了PPTP和L2F的協議Ethernet,WAN鏈路加密設備網路安全協議概述IPSec協議SSL和TLS協議第七章互聯網安全協議

2IPSec協議IPSec的優點主要有:(1)IPSec比其他同類協議具有更好的相容性。(2)比高層安全協議(如SOCKS5)性能更好,實現更方便;比低層安全協議更能適應通信介質的多樣性。(3)系統開銷小。(4)透明性好。(5)管理方便。(6)開放性好。IPSec安全體系結構

IPSec的工作模式-傳輸模式

IPSec傳輸模式只對IP包的數據部分進行加密,在數據字段前插入IPSec認證頭,而對IP包頭不進行任何修改,這樣源地址和目標地址就會暴露在公網中,容易遭到攻擊。傳輸模式通常用於兩個終端節點之間的連接,如“客戶-伺服器”。當採用AH傳輸模式時,主要為IP數據包(IP包頭中的可變資訊除外)提供認證保護;當採用ESP傳輸模式時,主要對IP數據包的上層資訊提供加密和認證雙重保護。IPSec的工作模式-隧道模式

對整個IP包進行加密,這樣IP包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被有效地隱藏起來,之後引入IPSec認證頭和新的IP頭標,使IP包能夠安全地在公用網路上傳輸。隧道模式通常用於兩個非終端節點之間的連接,如“防火牆/路由器—防火牆/路由器”。當採用AH隧道模式時,主要為IP數據包(IP頭中的可變資訊除外)提供認證保護;當採用ESP隧道模式時,主要對IP數據包提供加密和認證雙重保護。

IPSec的工作模式-隧道模式封裝格式認證頭

認證頭是為IP數據包提供強認證的一種安全機制,它為IP數據包提供數據完整性、數據源認證和抗重傳攻擊功能。ESPESP主要支持IP數據包的機密性,它將需要保護的用戶數據進行加密後再封裝到新的IP數據包中。IKE用IPSec傳輸一個IP包之前,必須建立一個安全關聯,它可以手工創建或動態建立。互聯網密鑰交換協議(IKE)用於動態建立安全關聯,它以UDP方式通信,其端口號為500。安全關聯

為了使通信雙方的認證演算法或加密演算法保持一致,通信雙方相互之間建立的聯繫稱為安全關聯,即SA。SA是IPSec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與給定的一個網路連接或一組網絡連接相關的安全資訊參數的集合。它包含了通信系統執行安全協議AH或ESP所需要的相關資訊,是安全協議AH和ESP執行的基礎,是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一個簡單的單向邏輯連接。網路安全協議概述IPSec協議SSL和TLS協議第七章互聯網安全協議

3SSL協議

SSL(SecureSocketLayer)是由Netscape公司設計的一種開放協議,它指定了一種在應用程式協議(如HTTP,Telnet,FTP)和TCP/IP之間提供數據安全性分層的機制。提出公鑰密碼的動因密鑰分配問題。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的通信雙方要進行加密通信時,需要通過秘密的安全通道協商加密密鑰,而這種安全通道如何實現呢?機械階段數字簽名問題。資訊的電子化對密碼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電子報文和電子檔需要一種與書面材料中使用的簽名等效的認證手段。

公鑰密碼的初始化階段加密通信階段公鑰密碼的概念公鑰密碼學的理論基礎公鑰密碼演算法密鑰交換公鑰密碼演算法的應用第三章公鑰密碼技術

2計算複雜度與公鑰密碼計算複雜度P問題和NP完全問題密碼與計算複雜度的關係單向陷門函數單向陷門函數的數學問題分解整數問題。離散對數問題。RSA問題。公鑰密碼的概念公鑰密碼學的理論基礎公鑰密碼演算法密鑰交換公鑰密碼演算法的應用第三章公鑰密碼技術

3公開密鑰演算法公鑰演算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三種密碼:基於離散對數難題(DLP)的演算法體制,例如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演算法;基於整數分解難題(IFP)的演算法體制,例如RSA演算法;基於橢圓曲線離散對數難題(ECDLP)的演算法體制;RSA演算法麻省理工學院的RonRivest,AdiShamir和LenAdleman於1977年研製,並於1978年首次發表;RSA是一種分組密碼,其理論基礎是一種特殊的可逆模冪運算,其安全性基於分解大整數的困難性;既可用於加密,又可用於數字簽名,已得到廣泛採用;RSA已被許多標準化組織(如ISO、ITU、IETF和SWIFT等)接納;RSA-155(512bit),RSA-140於1999年分別被分解;Euler函數歐拉函數(Euler’stotientfunction),記為φ(n),表示小於n而且與n互素的正整數個數;對於任一素數p,φ(p)=p-1;對於兩個不同的素數p和q,若n=p×q,

則φ(n)=φ(p×q)=φ(p)×φ(q)=(p-1)×(q-1);Euler函數舉例設p=3,q=5,那麼n=p×q=15;

1)小於15而且與15互素的正整數是:{1,2,4,7,8,11,13,14}

因此,φ(15)=8; 2)φ(15)=(3-1)*(5-1)=8歐拉定理對於任何互素的整數a和n,(modn),

或者寫作a(modn)給定兩個素數p和q,以及整數n=p×q,和m,其中0<m<n,則modn modnRSA演算法的描述對於明文分組M和密文分組C,加密解密形式分別為:

C=Memodn M=Cdmodn=(Me)dmodn=Medmodn因此,公鑰KU={e,n},私鑰KR={d,n},公鑰演算法必須滿足: 1)有可能找到e、d、n的值,使得對所有M<n有Med=Mmodn; 2)對於所有M<n,要計算Me和Cd相對簡單; 3)給定e和n時,判斷出d是不可行的;RSA演算法的描述如何找到: ?

參考歐拉定理 可以得到:ed=k×φ(n)+1

也就是說:

RSA演算法的實現實現的步驟如下:Bob為實現者(1)Bob尋找出兩個大素數p和q(2)Bob計算出n=p×q和φ(n)=(p-1)(q-1)(3)Bob選擇一個亂數e(0<e<φ(n)),滿足(e,φ(n))=1(4)Bob使用輾轉相除法計算d=e-1modφ(n)(5)Bob在目錄中公開n和e作為公鑰密碼分析者攻擊RSA體制的關鍵點在於如何分解n。若分解成功使n=p×q,則可以算出φ(n)=(p-1)(q-1),然後由公開的e,解出秘密的dRSA演算法舉例設p=7,q=17,n=7*17=119;參數T={n=119};φ(n)=(7-1)(17-1)=96;選擇e=5,gcd(5,96)=1;計算d,d*e=1mod96;d=77;因為77×5=385=4×96+1設:明文m=19

加密:(19)5

mod119=66

解密:(66)77

mod119=19RSA演算法的安全性分析密碼分析者攻擊RSA體制的關鍵在於分解n,若分解成功使n=p×q,則可以算出φ(n)=(p-1)×(q-1),然後由公開的e,解出秘密的d;若使RSA安全,p與q必為足夠大的素數,使分析者沒有辦法在多項式時間內將n分解出來,建議選擇p和q大約是100位的十進位素數,模n的長度要求至少是512比特;RSA演算法的安全性分析EDI攻擊標準使用的RSA演算法中規定n的長度為512至1024比特位之間,但必須是128的倍數;國際數字簽名標準ISO/IEC9796中規定n的長度位512比特位;為了提高加密速度,通常取e為特定的小整數,如EDI國際標準中規定e=216+1;ISO/IEC9796中甚至允許取e=3;這時加密速度一般比解密速度快10倍以上;RSA演算法的安全性分析為了抵抗現有的整數分解演算法,對RSA模n的素因數p和q還有如下要求:(1)|p-q|很大,通常p和q的長度相同;(2)p-1和q-1分別含有大素因數p1和q1;(3)P1-1和q1-1分別含有大素因數p2和q2;(4)p+1和q+1分別含有大素因數p3和q3;橢圓曲線密碼編碼學ECC1985年Miller,Koblitz獨立提出

y2+axy+by=x3+cx2+dx+e 表示曲線上的點連同無窮遠點O的集合加法:若曲線三點在一條直線上,則其和為O;倍數:一個點的兩倍是它的切線與曲線的另一個交點;橢圓曲線上的加法規則加法公式:O作為加法的單元,O=-O,P+O=P如果P=(x,y),則P+(x,-y)=O,(x,-y)點是P的負點,記為-P,而且(x,-y)也在EP(a,b)中如果P=(x1,y1),Q=(x2,y2),則P+Q=(x3,y3)為

x3=

2-x1-x2(modp)

y3=

(x1-x3)-y1(modp)

其中,如果PQ,則=(y2-y1)/(x2-x1)

如果P=Q,則=(3x12+a)/(2y1)橢圓曲線示例橢圓曲線上的加法:P+Q=-R橢圓曲線上一點的2倍:Q+Q=-S有限域上的橢圓曲線有限域上的橢圓曲線定義如下:

y2

x3+ax+b(modp)p是素數,a,b為非負整數,且滿足4a3+27b2(modp)

0

針對所有的0<=x<p,可以求出有效的y,得到曲線上的點(x,y),其中x,y<p。曲線記為EP(a,b),EP(a,b)中也包括O點例如,令P=23,a=b=1,橢圓曲線為y2=x3+x+1, 4×13+27×12(mod23)=8

0 滿足模23橢圓群的條件橢圓曲線上的密鑰交換1)雙方選擇EP(a,b)以及EP(a,b)的一個元素G,使得nG=0的最小n值是一個非常大的素數;2)A選擇私鑰X<n,計算公鑰PA=XG;3)B選擇私鑰Y<n,計算公鑰PB=YG;

4)A計算秘密密鑰:K=X

(PB)=XYG5)B計算秘密密鑰:K=Y

(PA)=YXG=XYG因此,雙方獲得了一個共用會話密鑰(XYG)橢圓曲線上的密鑰交換攻擊

雙方選擇EP(a,b)以及EP(a,b)的一個元素G,使得G的階n是一個大素數

A選擇私鑰X<n,計算公鑰PA=XG,AB:PA

E截獲PA,選私鑰Z,計算PE=ZG,冒充AB:PE

B選擇私鑰Y<n,計算公鑰PB=YG,BA:PB

E截獲PB,冒充BA:PEA計算:X

PE

=

XZGB計算:Y

PE=YZGE計算:ZPA=ZXG,ZPB=ZYGE無法計算出XYGE永遠必須即時截獲並冒充轉發,否則會被發現.橢圓曲線加密/解密1)雙方選擇橢圓群EP(a,b)以及EP(a,b)的一個元素G,使得nG=0的最小n值是一個非常大的素數;2)A選擇私鑰X<n,計算公鑰PA=XG;3)B選擇私鑰Y<n,計算公鑰PB=YG;

4)A若想加密和發送報文Pm給B,選擇亂數k,並產生一對點組成的密文Cm={kG,Pm+kPB};5)B解密密文,Pm+kPB-Y×kG=Pm+k×YG-Y×k×G=Pm除了A,無人知道k,因此無法破譯兩類加密演算法比較公鑰密碼的概念公鑰密碼學的理論基礎公鑰密碼演算法密鑰交換公鑰密碼演算法的應用第三章公鑰密碼技術

4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演算法若用戶A和用戶B希望交換一個密鑰,如何進行? 1)全局公開參數:一個素數q和其一個原根a; 2)用戶A選擇一個亂數XA<q,計算YA=aXAmodq,YA公開; 3)用戶B選擇一個亂數XB<q,計算YB=aXBmodq,YB公開; 4)用戶A計算密鑰K=(YB)XA×modq; 5)用戶B計算密鑰K=(YA)XB×modq;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演算法證明:K=(YB)XAmodq=(aXBmodq)XAmodq=(aXB)XAmodq =aXBXAmodq=(aXA)XBmodq=(aXAmodq)XBmodq =(YA)XBmodq攻擊分析:公開數據q,a,YA和YB,若想攻擊用戶B的秘密密鑰,攻擊者必須計算XB=inda,q(YB);安全性分析:計算模一個素數的指數相對容易,計算離散對數卻很難;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演算法舉例1)密鑰交換基於素數q=97和q的一個原根a=5;2)A和B分別選擇密鑰XA=36和XB=58,並分別計算其公開密鑰

YA=536=50mod97 YB=558=44mod973)交換了公開密鑰後,每人計算共用的秘密密鑰如下

K=(YB)XAmod97=4436=75mod97 K=(YA)XBmod97=5058=75mod97ECC密鑰交換演算法

類似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思考如何用ECC來實現密鑰交換。公鑰密碼的概念公鑰密碼學的理論基礎公鑰密碼演算法密鑰交換公鑰密碼演算法的應用第三章公鑰密碼技術

5概念安全工程學是關於建立安全系統的學科,安全系統在面對人為攻擊、出錯和突發災難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其可靠性。作為一門學科,安全工程關注的是設計、實現、測試整個系統和使之適應環境發展的流程和方法。有觀點認為,軟體工程學是保證一定事件的發生(比如“某人可以讀取這個檔”),而安全工程學不僅要保證一定事件要發生,還要保證一定事件的不發生(比如“某人不能讀取這個檔”)。(1)銀行業務的核心通常是一個有分支的簿記系統。(2)銀行對外的窗口是它的自動取款機。(3)後臺有一些很高價值的消息系統。(4)大部分銀行分支機構還有一個安全的保險庫。(5)銀行建立了自己的互聯網站點和設施,並為客戶管理帳戶提供了線上服務。安全工程需要的保護類型銀行的例子保密是一個技術辭彙,用來指代一種機制的效果,這種機制用來限制可以訪問資訊的主體的數量,實現方法可以是密碼技術或電腦訪問控制。隱私是一種能力或者權利,用於保護個人的秘密。隱私的定義可以擴展到面向家庭,但是不能面向法人,如公司。正確性和完整性的含義也有細微的不同。在有關安全協議的理論文獻中,正確性表示為完整性加上時效性,即確定是在和一個真實的主體對話而不是對以前過期消息的回復。常用術語

基本概念生命週期模型風險分析安全策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安全管理第十二章資訊安全工程學2資訊安全工程的生命週期模型

生命週期

(1)風險分析。對企業網路中需保護的資產、需達到的安全目標、面臨的威脅、存在的漏洞等進行評估,獲取安全風險的客觀數據。(2)安全策略。指導企業實施安全系統的行為規範,明確地表達出想要達到的安全保護目的,確定保護內容和保護機制。(3)方案設計與實施。參照風險評估結果,依據安全策略,進行安全方案設計,然後按照設計實施安全方案。(4)安全管理。按照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進行日常的安全管理與維護,保持系統的正常、安全運作。(5)稽核檢查。定期對企業網路的安全記錄、安全策略復審,必要時開始新的風險分析,進入新一輪的生命週期。基本概念生命週期模型風險分析安全策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安全管理第十二章資訊安全工程學3

風險分析基本概念生命週期模型風險分析安全策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安全管理第十二章資訊安全工程學4規範概要

規範概要是若干規則的集合,制定規範概要就是羅列出實施一個資訊安全工程時的安全規則。有人認為,這些羅列的規則看起來像一堆廢話,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些規則看起來可能很簡單,但卻相當於實施一個資訊安全工程的法律規範。有了它,安全工程的實施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ell-LaPadula安全策略模型

1.數據安全等級與用戶許可權2.強制安全機制NRU安全屬性。沒有一個進程可以讀安全等級比它高的數據,也稱不向上讀(NRU)。NWD安全屬性。沒有一個進程可以把數據寫到比它安全等級低的文檔中,也稱不向下寫(NWD)。3.對Bell-LaPadula模型的批評基本概念生命週期模型風險分析安全策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安全管理第十二章資訊安全工程學5一些失敗的安全協議

偷聽風險:密碼被偷聽會產生很大的風險。例如,有一種可以記錄汽車鎖車門密碼並在以後重放的設備,在1995年左右出現在市場中。這種設備使埋伏在停車場的竊賊能夠記錄鎖車門用的密碼,然後當車主離開後,竊賊回放密碼並打開車門。中間人攻擊

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一向是電腦安全的重點,也是安全工程師最初研究電腦科學的原因之一。訪問控制需要解決管理哪些主體(人,處理器,機器,……),可以訪問哪些系統內的資源,包括他們可以閱讀哪些檔,可以執行哪些程式,以及如何與別的用戶共用數據,等等。訪問控制矩陣

覆蓋記憶體攻擊

訪問控制小結

訪問控制在一個系統的幾個層次上工作,從應用軟體到通過操作系統的硬體。操作系統中訪問控制的功能是限制特定的組、用戶或程式偶然或惡意地破壞系統。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例子是UNIX和WindowsNT,在很多方面這兩個操作系統很相似。訪問控制對於設計SmartCard或其他加密硬體同樣很重要。有關讀、寫和執行許可權等訪問控制最基本的概念會在訪問控制的實踐中反復出現。分佈式系統

1.併發2.死鎖3.安全時間基本概念生命週期模型風險分析安全策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安全管理第十二章資訊安全工程學6資訊安全管理的作用

(1)使系統管理者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人為的、技術的、制度的、操作規範的,等等,並且將這些因素綜合考慮,全面識別各種影響資訊安全工程運行連續性的風險,執行資訊安全工程所制定的安全策略,從而達到資訊安全工程希望達到的目標。

(2)通過總結資訊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新的威脅,使資訊安全工程生命週期中進一步的風險分析成為可能。

資訊安全管理的範圍

(1)安全策略的管理。(2)安全審計管理。(3)安全恢復管理。(4)密鑰管理。(5)加密管理和數字簽名管理。(6)訪問控制管理。(7)安全管理本身涉及的資訊安全管理。資訊安全管理的標準

(1)國際標準

ISO/IEC17799:2000——資訊安全管理體系國際標準

ISO15408:1999(GB/T18336:2001)——資訊技術安全性評估準則

ISO13335:1996——IT安全管理指南

ISO7498—2——安全體系結構

(2)我國涉及資訊安全的相關標準

國家標準《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GB9361—88)

智能卡

智能卡是將具有存儲、加密及數據處理能力的積體電路晶片鑲嵌於塑膠基片中,它涉及微電子技術、電腦技術和資訊安全技術等領域。作為一種成熟的高技術產品,智能卡提高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現代化程度,已成為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準的標誌之一。智能卡的特點

(1)存儲容量大。智能卡內部有RAM,ROM,EEPROM等記憶體,存儲容量可以從幾位元組到幾兆位元組。卡上可以存儲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各種資訊。(2)安全性高。智能卡從硬體和軟體等幾個方面實施其安全策略,可以控制卡內不同區域的存取特性。記憶體卡本身具有安全密碼,如果試圖非法對它進行數據存取則卡片自毀,即不可進行讀/寫。(3)對網路要求不高。智能卡的安全性使其在應用中對電腦網絡的即時性和敏感性要求不高,有利於在網路品質不好的環境中應用。(4)使用方便。智能卡體積小,重量輕,抗干擾能力強,便於攜帶,易於使用。智能卡技術概述智能卡相關技術智能卡與資訊安全金卡工程與智能卡應用第十一章智能卡技術2智能卡的晶片類型

通用晶片,就是普通的積體電路晶片,如ATMEL公司的AT24C01兩線串行連接協議存儲晶片,出廠時就有兩種供貨形式:一是封裝成積體電路直接提供給最終用戶使用;二是以裸晶片的形式提供給智能卡生產廠商封裝成智能卡。專用晶片,就是專為智能卡而設計、製造的晶片,如Philips公司的PCB2032/2042晶片。這種晶片符合目前智能卡的ISO國際標準,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安全邏輯的記憶體晶片

帶有加密運算的智能卡用微處理器晶片結構

智能卡的卡型分類

1.按組成結構分類2.按讀寫方式分類3.按數據交換格式分類4.其他類型智能卡技術概述智能卡相關技術智能卡與資訊安全金卡工程與智能卡應用第十一章智能卡技術3智能卡的安全問題

(1)智能卡和介面設備之間的資訊流。這些流通的資訊可以被截取分析,從而可被複製或插入假信號。(2)模擬智能卡(或偽造智能卡)。模擬智能卡與介面設備之間的資訊,使介面設備無法判斷出是合法的還是模擬的智能卡。(3)在交易中更換智能卡。在授權過程中使用的是合法的智能卡,而在交易數據寫入之前更換成另一張卡,因此可將交易數據寫入替代卡中。(4)修改信用卡中控制餘額更新的日期。(5)商店雇員的作弊行為。介面設備寫入卡中的數據不正確,或雇員私下將一筆交易寫成兩筆交易,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介面設備不允許被借用、私自拆卸或改裝。智能卡的保密性能的3種加密認證方式

(1)資訊驗證。防止資訊被篡改,保護資訊的完整性,要求在接收時能發現被篡改的數據。如通過附加的校驗碼在接收點進行檢驗。(2)數字簽名。要求接收方能確認發送方的簽名;發送方簽名後,不能否認自己的簽名;發生矛盾時,公證人(第三方)能仲裁收發雙方的問題。為實現數字簽名,一般要使用公鑰密碼。(3)身份認證。用口令或個人身份號PIN進行認證。智能卡的安全控制管理功能

安全控制就是對智能卡中的靜態、動態數據進行安全控制和管理,可具體分為:

安全傳輸控制。即對傳輸數據的安全保護。

內部安全控制管理。即對內部靜態安全數據管理。如加密密鑰,以及各種認證授權操作等的控制管理。智能卡驗證讀寫器的過程

智能卡的安全技術

1.智能卡晶片的安全技術2.智能卡卡基的安全製造技術3.智能卡軟體的安全技術4.智能卡認證技術智能卡操作系統的典型模組結構

智能卡技術概述智能卡相關技術智能卡與資訊安全金卡工程與智能卡應用第十一章智能卡技術4資訊隱藏資訊隱藏技術起源於古代的隱寫術(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