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联结诗文意 诵出家国情-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联结诗文意 诵出家国情-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联结诗文意 诵出家国情-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联结诗文意 诵出家国情-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联结诗文意 诵出家国情-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结诗文意诵出家国情——七下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七下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学习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学习精读,把握抒情方式,学习做批注。其中,“把握抒情方式”是精读的关注对象和训练点,“做批注”是精读的方法和外显形式。同样训练“精读”,不同于第一单元侧重关键语段的斟酌品味,第二单元应侧重反复朗读、涵咏品味抒情性句段。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体裁不同,有歌词(现代诗歌)、通讯、散文、乐府民歌,但都是抒情性很强的作品,抒情方式丰富多样,适合通过声音入心入情地朗读感悟。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感,只有通过声音来传达才能与心灵更为切近。春节热播电影《满江红》感动了无数国人,故事情节的悬疑跌宕虽扣人心弦,但最打动人心的是几个“慢节奏”,如瑶琴与张大回顾往昔,张大以往事说服孙均,以及结尾处的全军诵读。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相通的,以情动人是文学作品也是电影的重要手段。如果说全军诵读的场景是电影直接抒情的手法,那么,瑶琴回忆与张大相知过程、张大说服孙均倒戈两个环节则算是叙事抒情的范畴。不同的抒情手法,同样戳人泪点、感人至深。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单元学习要素,从聚焦共性、比较迁移、读写结合的原则出发,本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拟定为:诵古今诗文,咏家国情怀。以电影《满江红》的抒情为预热环节,设定学习情境和任务:壮美河山,温暖家园。看我悠悠华夏,凝结出无数宏伟诗篇。班级拟开展“爱我中华”朗诵比赛,请结合第二单元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诵脚本。单元整体教学共分三个课段:第一个课段,品意象,咏叹山河故土;第二个课段,读故事,歌颂民族之花;第三个课段,整合诗文,吟诵可爱家园。前两个课段的教学设计见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第三课段是在单元整体教学规划下的整合教学,是建立在单篇阅读教学基础上的群文阅读教学。基于学情,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侧重教师引领、指导,第二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朗诵脚本、分配角色,集体展示诵读。下面呈现的是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比读分类,把握不同文体的抒情特点及作用。2.统整迁移,学习用意象抒发感情和在叙述、议论中渗透情感。3.结合所学,设计朗诵脚本,排演朗诵节目。课型特点诵读型整合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五篇课文,感受到不同的的语言形式中一样的家国情怀。战争年代里,仁人志士情依依,望壮美河山;意切切,卫家国平安。文学长河中,爱国精神汇成宏大绵延的乐章,超越时空,震撼着也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心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忆往昔,看今朝,我们用诵读来传承生生不息的家国情。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诵脚本,筹备朗诵会。二、分类建群,构思乐章1.根据各篇文章的特点,给五篇文章分类,一类设计成一个乐章(板块)并拟写小标题。2-3个乐章构成一个完整的朗诵脚本。朗诵素材:《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木兰诗》参考分类标准:①创作时间②文章体裁③抒情方式④表达方式……示例:可以把意象抒情为主的《黄河颂》《土地的誓言》分为一类,组成“咏叹壮美河山”乐章;侧重记叙的《老山界》《木兰诗》《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一类,组成“赞颂家国英雄”乐章。(或者《老山界》为一类,构成“讲述红色故事”乐章;写人为主的《木兰诗》《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一类,组成“赞颂可爱英雄”乐章。)示例:可以按时间顺序设计板块,《木兰诗》为一个章节“回首历史”,《老山界》《土地的誓言》《黄河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一个章节“走进近代”,然后添加现代社会爱国人物事迹,构成“还看今朝”章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及写作背景,根据前面课时单篇阅读经验给文章大致分类,分类标准可以多样化,分类可以有交叉,为整合语段、设计朗诵脚本奠定基础。】三、整合文段,丰富乐章各小组可以自定分类标准,分类可以有交叉,一篇文章的段落可以放在不同的朗诵章节(板块)中。下面我们以表达方式为分类标准示例,大家一起来参与设计脚本,熟悉流程后,各小组可以创新设计自己的脚本。1.以“咏叹壮美河山”为板块,你觉得可以把哪些课文段落作为朗诵内容?浏览本单元课文,勾画相关段落并朗读。学生勾画,交流。指导学生朗诵,体味情感,学习朗诵的语调、语速、重音、停连等,设计朗诵脚本提示语。2.每个板块或者文段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衔接。请仿照《黄河颂》的“朗诵词”,给“咏叹壮美河山”这一乐章和《土地的誓言》两个语段设计“领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讨论,明确领诵词的主要内容:意象特点+抒发情感示例:巍巍华夏,山河壮美;温暖乡土,灵魂家园。我们歌咏山川故土,我们歌颂美丽家国。示例:啊,故乡!美丽丰饶的地方;那里有多少难忘的故事,那里有多少美好的记忆。这里,我们向着故乡,唱一曲故土恋歌。3.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家园故土,这是中华民族朴素的情感,即使我们现在没有经历战争和分离,赞美和怀恋之情依然在我们胸中涌动。如果,我们在“咏叹壮美河山”板块中加入祖国或家乡现在面貌,诵读脚本的时间线会更明晰。请仿照《土地的誓言》,运用意象抒情法,写一段家乡风貌备用。方法一: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方法二: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秋天,银线似的蛛丝……(指导学生运用铺陈手法,选取意象,抒写家乡(祖国)风貌,融抒情于描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整合法统整文段,学习用课文做朗诵素材。运用朗读技巧,初步体验朗诵的魅力;读写结合,仿写领诵词,完善诵读脚本,训练写作技能。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方法,比教会方法更重要的是经历过程、获得体验。】四、设计朗诵,完善乐章抒发心中的家国情,可以直抒胸臆,可以描绘山川故土景象,还可以赞颂人物事迹。播放两个视频小片段:电影《满江红》中张大说服孙均、全军诵读《满江红》,引导学生回顾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的特点,接着完成诵读脚本。1.选取《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相关内容,设计“赞颂家国英雄”乐章。设计步骤:①勾选合适段落,按一定顺序排列,如从古到今,从群体到个体,从男性到女性等;②选择合适的人称,统一改写。如改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③给每个段落撰写几句“领诵词”或“串词”。示例:领诵词——壮美山河故土,孕育英雄气概;古今文章盛世,传承爱国精神。英雄故事,在历史中,在诗文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中。这里,我们忆往昔看今朝,歌颂伟岸的家国英雄。串词——历史的尘烟,挡不住你英姿飒爽的光芒,你是家庭的好女儿,也是国家的女英雄,听,你的故事代代传扬……为了国家和平安宁,为了人民幸福生活,你们历尽千难万险,跨越二万五千里长征,看,你们的英勇点亮黑暗夜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你们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浴血奋战,换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引导学生勾画语段,用第二人称讲述英雄故事;或教师用第二人称示例后,让学生用第三人称写串词、讲故事,迁移运用。还可以添加现代英雄人物事迹,充实朗诵脚本,形成从古至今的脉络。2.电影《满江红》中最震撼、最高潮的是片末的集体诵读。从抒情方式的角度来看,可以算作直接抒情。我们设计诵读脚本,可以把直接抒情穿插到板块之间,形成一条抒情线索;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制造一些小高潮,触动听众,唤起共鸣。统整本单元课文主题,哪些课文哪些段落可以作为线索反复诵读呢?方法提示:①找出本单元课文直接抒情的句段;②统整本单元课文的共性特点,适当改写直接抒情句段,穿插到诵读脚本各个板块之间。③设计集体诵读方式,可以共读,可以反复读、轮流读、交错复读。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引导学生仿照直接抒情语段,根据诵读脚本主题,适当整合改写,设计诵读方式以更充分地抒发感情,完成诵读脚本。五、总结所学,开启小组活动同学们,这节课我带着大家经历了一个诵读脚本产生的过程,总结一下,需要大家做以下准备:首先,我们要规划诵读脚本的板块,尽量让脚本丰富充实,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