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_第1页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_第2页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_第3页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_第4页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将从直接合成法、组分交换法、氧化还原反应法、固相反应法、包结化合物合成和大环配体模板配合物合成等六个方面介绍配合物的合成途径和化学。一、直接法通过配体和金属离子直接进行配位反应,从而合成配合物的方法,称为直接法,包括溶液中的直接配位反应、金属蒸气法和基底分离等。11.1.1溶液中的直接配位作用在直接配位合成中,作为中心原子最常用的金属化合物是无机盐(如卤化物、醋酸盐、硫酸盐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等。选择过渡金属化合物时要兼顾易(与配体)发生反应和易与反应产物分离两方面。直接法合成配合物时,溶剂的选择也很重要,一种好的溶剂应该是反应物在其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且不发生分解(水解、醇解等),并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等特点。水是重要的溶剂之一。乙酰丙酮、氨、氰和胺类的许多配合物的合成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例如由硫酸铜和草酸钾直接合成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溶液的酸度对反应产率和产物分离有很大影响,控制溶液的pH是合成某些配合物的关键。例如,由三氯化铬与乙酰丙酮水溶液合成[]时,由于反应物和产物都溶于水,使反应无法进行到底。所以在反应液中加入尿素,由尿素水解生成氨控制溶液的pH,使产物很快地结晶出来。

对于卤素、砷、磷酸酯、膦、胺、β-二酮等配体的配合物可在非水溶液中合成,常用的溶剂有醇、乙醚、苯、甲苯、丙酮、四氯化碳等。例如把二酮直接加到的悬浊液中,加热回流混合物直至无HCl放出,可得到锆的鳌合物:

有些配体(例如乙醛、吡啶、乙二胺等)本身就是良好的溶剂。例如:直接在乙氰溶液中进行。11.1.2组分化合法合成新的配合物把配合物的各组分按适当的分量和次序混和,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直接合成配合物。二水合醋酸锌的吡啶饱和溶液经分子筛脱水,然后与吡咯、吡啶醛、分子筛一起装入高压瓶中,脱气后,用油浴加热到130~150℃,保温48h,冷却,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风干,得到大环合锌紫色晶体。此方法特别用来制备不稳定的配合物,因为在合成的过程中避免了制备、分离配体步骤。11.1.3金属蒸气法和基底分离法金属蒸气法简称MVS法,用于合成某些低价金属的单核配合物、多核配合物、簇状配合物和有机金属配合物。一般装置是由金属蒸发器、反应室和产物沉积壁等组成,整个体系要保持良好的真空度。反应物在蒸发器中经高温蒸发生成活性很高的蒸气。这些活泼的金属原子和配体(分子或原子团)在低温沉积壁上发生反应而得到产物。低温下金属原子和配体的沉积和反应避免了配合物分子的热分解。

基底分离法与MVS法相似。在MVS法中最低共沉积温度是液氮温度(77K),若要合成以克计的含N2,CO,NO和C2H4等配体的配合物是不可能的。因为在77K时,这些配体不凝聚,而且金属原子在这类挥发性配体中的扩散和凝聚过程远超过金属-配体间的配位反应,所以在反应器壁上得到的是胶态金属。当体系温度低于配体熔点的1/3时,基底上金属-配体的配位作用超过金属的凝聚作用。所以要实现配合物的合成必须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要针对反应体系选择适当的温度、沉积速率以及配体和金属原子的浓度。

OzinGA的基底分离法合成装置中包括由电子枪产生金属(V,Cr,Mn,Fe和Ru等)原子蒸气,大容量闭合循环氦制冷器作为反应室和用来沉积配合物的反应屏。例如,用此法合成过渡金属的羰基配合物时,把10~100mg金属蒸气和10~100g一氧化碳,沉积到Pa,30K的铜质反应屏上,反应完成后,将深冷屏加热除去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然后把产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将产物分离出来。二、组分交换法11.2.1金属交换反应金属配合物和某种过渡金属的盐(或某种过渡金属化合物)之间发生金属离子的交换:M可以是过渡金属,也可以是氢,是过渡金属。反应结果,置换了鳌合物中的,生成更稳定的鳌合物。金属的置换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不同的配体有不同的金属置换序,例如:双水杨亚乙二胺配合物的置换序(即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Cu>Ni>Zn>Mg11.2.2配体取代在一定的条件下,新配体可以置换原配合物中一个、几个或全部配体,得到新配合物,反应效应可作为合成新配合物的指导原则。控制反应条件是提高产率的关键。例如:

在气氛中,无水条件下将三氯化磷加到羰基镍中,迅速搅拌,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干燥得取代产物。如果配体被部分取代,就得到混和配体的配合物,例如:

制备方法很简单,将四氯合铂(Ⅱ)酸钾的水溶液和二乙基硫在带玻璃塞的锥形瓶中混和,放置,蒸干,苯萃取,冰浴冷却后得黄色产物。11.2.3配体上的反应与新配合物的生成西佛碱、戊二酮、偶氮化合物配体和其活泼配体,配体上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新配合物的生成。例如在制备三(3-溴代-2,4-戊酮)合铬(Ⅲ)时,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加到丙酮合铬(Ⅲ)的氯仿溶液中,搅拌,加热,除去溶剂,过滤产物在苯-4庚烷中重结晶即可。三、氧化还原反应法11.3.1由金属单质氧化以制备配合物金属溶解在酸中制备某些金属离子的水合物是最常见的水溶液反应的例子。如金属镓和过量的高氯酸(72%)一起加热至沸,待镓全部溶解并冷却到稍低于混合物沸点温度时(200℃),就有晶体析出。

在非水溶液中也常用氧化金属法来制备配合物。铁和H(fod)在乙醚中,氮气保护下回流即可得到配合物。

11.3.2由低氧化态金属氧化制备高氧化态金属配合物过渡金属的高氧化态配合物多可由相应的低氧化态化合物经氧化、配位制得。最常见的例子是由二价钴化合物氧化制备三价钴配合物:制备时,将溶解在浓氨水中,加入,在搅拌下慢慢加入30%的,待溶液中无气泡生成后,加入浓盐酸得到红紫色晶体。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卤素、、和电化学方法等。11.3.3还原高氧化态金属以制备低氧化态金属配合物高氧化态金属化合物经还原、配位过程可得低氧化态配合物。还原剂是、金属钾、钠(或钾、钠汞齐)、锌、肼,以及有机还原剂和电化学方法等。例如将三苯基膦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三水合氯化铑(Ⅲ)的无水乙醇溶液中,用甲醛作还原剂制备一氯一羧基双(三苯基膦)合铑(Ⅰ)。有些配体试剂本身就是还原剂,例如:11.3.4由高氧化态金属氧化低氧化态金属以制备中间氧化态配合物例如,在氮气气氛中把三苯基胂的甲醇溶液、硝酸铜和铜粉混和,然后加热回流,过滤得白色晶体,即一硝酸根三(三苯基胂)合铜(Ⅰ)。11.3.5电化学法电化学法合成配合物时,不必另外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也可以在非水溶剂或混和溶剂中进行,可用惰性电极,也可以用参加反应的金属作为电极。例如用电解法制备九氯合二钨(Ⅲ)酸钾。非水溶液的电化学合成体系应用很广,特别是对一些易水解的配合物更是有效。例如用铂丝作阴极,钴作阳极,电解液是等。

11.3.6高压氧化还原反应制备配合物过渡金属(Co,Ni,Fe,Mo,W等)羰基配合物是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在高压下由过渡金属氧化物直接制备。例如:

四、固相反应法通过固相反应合成新配合物的方法可以由配合物和相应的金属化合物反应来制得;也可以从已知配合物制备新的配合物。11.4.1配体与金属化合物反应通常配体的熔点较低,在反应条件下配体呈熔融状态,因此,配体与金属化合物间的反应成为熔融配体与金属之间的复相反应。例如将三苯基膦与二氯化钯加热,得黄色,过量的配体用萃取法除去。该法适用于制备Co,Cu,Ni,Pd,Pt等过渡金属与膦、胂及其衍生物形成的配合物。11.4.2由已知配合物制备新的配合物由已知配合物通过固相反应制备新的配合物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配合物离解制备新配合物将四(三乙基膦)合铂在减压情况下,加热到50~60℃,得到桔红色粘稠油液为。

2、通过生成金属-金属键制备新配合物将在氦气氛中加热,然后用DMF萃取产物得。

3、通过配体取代制备新配合物将在油浴上加热到50℃脱水2h,然后升温到115~120℃,并保持恒温4~5h得到五、包结化合物的合成11.5.1层状包合物的合成层状包合物(例如石墨层状包合物,硅酸盐层状包合物等)也可通过直接法、组合交换法、固相反应法等方法合成。一些有良好溶剂化性能的主体化合物,可通过层状剥离法,并经客体置换成各种特殊物貌的层状包合物。

当四价金属周围通过的氧原子配位呈八面体构型时,得到的化合物称作-型平面大分子,化学式为(其中S为插入层间的客体)。这类化合物中研究的比较多的是M=Zr,R=OH,X=P,n=1,S=各种金属离子、水和各种溶剂等。

-层状插入型化合物,特别是含水的插入型化合物,例如(简写作ZrP),在水溶液中可以进行有效的离子交换形成新的客体分子的插入化合物。把磷酸盐微晶和浓盐水溶液放在一起后,在ZrP中发生交换。通常情况下在-层状化合物中,由于层间基柱的约束,连接空腔的窗口通道很小,所以较大的客体离子不能进入层间区的腔中;由于体积较小,原贮存在层间的则可扩散出去。随着扩散进行,各层不平衡的固有负电荷产生相界面势,使达到外部溶液中的量极少,交换被限制在ZrP的表面上进行。当加入CsOH时,溶液中的的活度相对减少,而溶液和交换剂之间的电势差变得越来越大。随着层间负电荷的增加,离子进入层间区的趋向越来越强。这种趋势增强到一定程度后,便提供足够大的能量,足以扩大层间距离,使一定量的进入靠近边缘处的层间区,把置换出来,形成新的客体的包合物.11.5.2多核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原子簇为主体的包合物合成某些多核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原子簇嵌入一定的配位环境中,可制备出新型纳米化合物。1、超分子组装通过分子识别把纳米晶粒结合在受体中形成单个粒子包合物,然后利用包合物受体之间的分子识别,通过氢键再组装成有序的纳米材料。例如,四异丙氧基钛经自动水解得到纳米,在十六烷基溴化铵和吡啶生物受体存在下生成包合物,在不同包合物之间,由于弱相互作用形成纳米-纳米超分子组装体,最后得到大小排列完全有序化的纳米体系。2、纳米粒子的包合作用以铁磁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为例。首先制得超细的铁磁性过渡金属微粒如磁铁矿微粒(直径约10nm),然后经油酸钠包合,把包合以后的包合粒子在He中经电弧放电作用,放电过程中He原子被离子化,离子化的He原子把包合物的外壳碳化,最后得到稳定的包合的纳米粒子。六、大环配体模板法在制备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大环、巨环配合物时,需加入适当半径的金属离子,使能与配体发生配位作用达到大环和巨环化合物的合成。这种模板作用在配位化学的合成方面有重要的应用。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