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海洋选文》(有答案)_第1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海洋选文》(有答案)_第2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海洋选文》(有答案)_第3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海洋选文》(有答案)_第4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海洋选文》(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中考语文阅读训练一一海洋选文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

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

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

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

1000万一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

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

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

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

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

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

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它们在运

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

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

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

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

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这会

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

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

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

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

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

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

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

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

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

藻和水产致病茵,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

垃圾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

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

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

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

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

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

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一一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

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

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

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

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

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19.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20.概括选文第③段的说明内容。(3分)

21.海洋微塑料会产生哪些危害?(4分)

22.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

特点的?(2分)

23.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第①段加点词“这”指代的内容是“白金汉宫等王

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B.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误食的原因是它与

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尺寸范围。

C.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管理是问题的

关键。推广上更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D.面对微塑料问题,我们要改变一些消费习惯,例如

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外出带水杯等。

答案:

19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全球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

之多及存在时间之长,进而说明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

重。

20介绍了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的分布;微塑料的分类。

21.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在食物网的流

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能造成入侵物

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2“可能”一词表推测,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微塑料自

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会对摄食的生

物产生直接伤害是一种推测,并不肯定。

23,C【解析】A.“这"指代的是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新

闻;B依据第④段内容,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

误食,除了选项说明的原因外,还有微塑料表面可以附着微

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这个原因;D.“不使用”表述过于绝

对,依据第⑦段内容,应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7分)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

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

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

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

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

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

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

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生的粮

食一一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一其他的能

够满足认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

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

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

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

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

带莱、羊栖莱、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莱、鹦鹃菜、石花莱;

绿藻类的石藤、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

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

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

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

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

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

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

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

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

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咙,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

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

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

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选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

科学》,有删改)

7.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2分)()

A.海洋中人们较为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

具有非常巨大的增产潜力。

B.深海和远洋中的海洋生物为我们人类提供食物的巨大潜

力是毋庸置疑的。

C.海洋中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如果在不破坏生态平

衡的前提下被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后可满足300亿人的需

求。

D.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生死存亡

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8.阅读全文,说说“大海完全有可能

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依据有哪些?(2分)

9.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眼下却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

国,以及全球第二大大米和小麦进口国。偌大的中国,粮荒

问题不容忽视。解决中国粮食危机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

实际和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7.(2分)D

8.(2分)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海洋中有丰富的肉眼看不

见的浮游生物;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在深海和远洋中有许

多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每个要点0.5分)

9.(3分)一、国家对农业补贴过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改变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变单

个农户种植模式为集团种植模式;三、加大科研力度,促进

粮食产量提高;四、加大海洋开发力度,尽快让海洋变成粮

仓。(措施可行,结合本文要有让海洋变粮仓给满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4分)

海洋一一21世纪的希望

①蓝色的海洋,波海汹涌,无边无降。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

来,人与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

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

盐,但是,海洋发起牌气来,也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②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

利用海洋的时代。

③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

然气、煤、铁、钢、镒、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

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

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

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

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

底探测器也己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④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

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

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⑤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

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

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⑥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

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

幻想变成现实。

⑦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

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