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中的爱情_第1页
论宋词中的爱情_第2页
论宋词中的爱情_第3页
论宋词中的爱情_第4页
论宋词中的爱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苦为美——宋代爱情词的一个特点引言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爱情一直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爱情为表现主题的亦不在少数,这一点在宋词中有着尤为突出的表现。所谓“诗言志”,“词缘情”,又所谓的“词为艳科”——此处所谓的“情”,多指男女之情;而所谓的“艳”,也多指男女艳情。可以说,宋词中所抒之情多为男女恋情,从这些爱情词可以看出,宋代的男女爱情意识空前活跃,表现出的对爱情的向往也十分热切,大有值得考察之处。但大体而言,宋代的爱情词中,丹青论文代写网联系7九88三0二6,dqwh点Net.欢愉之辞少,而愁苦之辞多,绝大部分以诉说悲情为主。这种“以悲为美”的表现形态可以具体细分分为离别之苦、怨情之苦、丧偶之苦、相思之苦等几个方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离别之苦所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最理想的爱情莫过于“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但事实上,爱情故事中最让人动情、最能够生发出诗意的恰恰是离别。而在这方面,柳永一首《雨霖铃》唤起了多少痴男怨女们的离别悲苦之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以“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杨柳”等为意象,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了浓重的离情别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女子没有嚎啕大哭,仅仅是泪眼相望,把离别时的不舍与女子的隐忍写的细致入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描写出秋后傍晚时分,长亭外情人之间离别的凄凉与急促,上阕着重描绘了离别后相思的凄婉悲楚的情状。下片中悲惋的吟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情人相聚之日,每逢两成好景,倍感欢愉。“此去”二字与上阕中“念去去”遥相呼应,“今年”与“今宵”对应,在时间和思绪上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体现了词中严密的结构之美。“自古”二字从个别特殊事实现象着手,将其上升为普遍的现象,既丰富了词的含义,有扩大了人们对这首词中的感情的领悟,让读词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可见情人间忠贞纯洁的爱情观,并将离别相思之苦抒发到极致。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丹以爱情为主题的代表作。词中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首以写闺怨为主,上片写深闺少妇孤独寂寞,阻隔重重,相见伊人而不得的凄苦心情。下阙写美人迟暮,盼望伊人回归而不得的幽怨愤恨之苦。首句中“深深深”三字可见深闺中少妇的处境,也表明当时主人公正处于一个封闭的家庭坏境中,没有与意中人相见的机会,也交代了整首词的环境背景。“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如电影镜头由远及近、步步推移的感觉,交代了这座庭院的无比幽深。“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日“无重数”。“无重数”,即无数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暗指女子独占高楼,目光远眺,盼望意中人出现在视野中。“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下片写道狂风骤雨的傍晚,借助“骤雨、狂风、黄昏”等意象,既表达了主人公思念意中人的愁苦和盼望意中人回来的急切心情,“门掩”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关心之情。三、丧偶之苦夫妻间的爱情词,大多是回顾往日之恩爱,感叹今时之悲苦,这样的词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宋词中诉说丧偶之苦的爱情词以苏轼的《江城子》最具有代表性,词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样的词句成为千古名篇,无疑是情真意切,令千百年后的我们读起来都会万分感动,十年对一个人来说是漫长的,人们总说“人生有几个十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丝毫让词人忘记他的妻子,可见其一片深情,他的思念不会随时间减少,不会随着死亡而消亡。“十年生死两茫茫”一个“两”字说出了妻子生前与自己的鹣鲽情深,她可能也在另一个世界思念着他。当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离开时,会想念会心痛,但是不容易梦见,十年后他梦到了自己的爱妻“小轩窗,正梳妆”如此安静美妙的场景也许是记忆的浮现,也许只是美好的梦境。豪放的大词人,看似“不拘小节,把酒临风”看似不把儿女情长放在心中。但是却把妻子王弗看成心中至宝,如此专一而又深沉的爱,只是可惜天妒红颜婚后十一年王弗病逝,实在是好梦易醒“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让苏轼的爱情之花在心底荒芜了。即使随后又娶但是那份思念却在心中深埋,以至于深夜两人魂梦相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贺铸《半死桐》是一首典型的悼亡词佳作,词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词中通过描写旧地重游抒发自己对亡妻赵氏的深切诚挚的追怀之感,同时表达了作者与王琦长期同甘共苦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感情。上片采用赋比兴手法直接抒发怀妻的伤感之情,将“重过阊门万事非”的物是人非之感描写的淋漓尽致,然后又以“同来何事不同归”发问,问得“无理”胜似“有理有情”。然后用“梧桐、清霜、白头鸳鸯”为意象,暗示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拟自己的丧偶。“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头白”二字一语双关。因诗词吟诵而呈现其“韵律的美”因文人墨客的的炒作而凸显其“情感的美”什么叫悲剧?什么是最凄美的悲剧?恐怕就是爱情悲剧了。而贺铸夫妇的爱情悲剧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显其独特的美学意蕴,所以人们千古传诵!相思之苦心灵的孤寂最苦的并不是相思之苦,反而是明知道相思会让自己更加寂寞却甘之如饴。宋词的中的相思之苦多为男女之间互相思念的苦楚,既可以是男性表达相思意,也可以是女性抒发相思意。所谓“向来痴,同心织成回文诗。千千结,伊人不见苦自知。春梦迟,无语天公双泪湿。情难已,辗转反侧叹相思。”诗经中早就对相思有着鲜明的解读,比如《采桑子·相思》:“思君总愿君知晓。欲诉相思,难诉相思。最是相思无字时。思君不期君知晓。诉与谁知,诉又谁知。只有霁月笑我痴。”中,将爱情中男女相互思念对方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国宋词中的爱情是重要的诗歌体裁,而在弘扬爱情主题的辞赋中表达相思之苦的词作不在少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写出了良人不归,伊人独守空闺的伤感尤其是那句“半夜凉初透”道出了作者的那份孤单,在半夜时分夜深人静连灵魂都变得冰冷,一句“莫道不销魂”更是让人感到悲凉凄苦。李清照在这首词中不是像一般的妇女,发出“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怨言,而是想念自己的丈夫的同时,丈夫也在思念自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话鲜明的表达了自己与夫君之间是非常恩爱的。我想词最后的那句闲愁也并非是真正的愁也许正如李煜所说:“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触景生情的思念吧。宋词中爱情与西方爱情诗歌中那种热情澎湃、豪迈奔放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词人们在表达爱情时习惯采用委婉含蓄、间接暗示的方式,通常在词中描写一些象征爱情的意象,比如“鸳鸯”、“蝴蝶”、“双燕”等,暗示主人公心中的相思愁苦之情或孤独寂寞之感。晏殊在《踏莎行》中写道:“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来表示主人公独立庭院看到海燕双飞去,与自己形单影只的情状相对比,表达出深切的孤独愁苦之感。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宋词中的爱情表达的另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借景抒情,通过周边环境描写,以环境衬托心情,寥寥几语便将爱情的诸多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词人在爱情词写作时,全部是抒情语句并不能很好地表达相思离别等愁苦之情,相反利用环境描写,将“人、景、情”有机融合,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爱情图画,这种将看似与爱情无关的环境与主人公的心情编织在一起,让爱情在环境中得到了传递和升华。比如晏几道的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雁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词中“楼台”、“落花”、“微雨”、“飞燕”等景物描写,通篇采用形象抒情,以景写意,将主人公对小苹难言的相思之情寄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蕴藉汉语,轻柔自然。柳永的另一篇名词《凤栖梧》同样是一篇著名的相思怀人词:“云唤阴来鸠唤雨。谢了江梅,可踏江头路。拚却一番花信阻。不成日日春寒去。见说东风桃叶渡。岸隔青山,依旧修眉妩。归雁不如筝上柱。一行常见相思苦。”上片中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描绘了一幅情人登高望远、遥望恋人的情状,离愁相思之感油然而生。“危楼”、“天际”等意象暗示主人公游目眺望时的穷尽之态,表现出主人公凭栏之久、怀想之深。“草色烟波”展示了主人公眺望的眼界景象,“无言谁会凭阑意”将不见相思知人的内心苦楚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下阙中“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中主人公等不到伊人,决意对酒当歌,强颜欢笑,以解相思之苦。下阙中的千古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相思而日渐消瘦却终不悔的决绝之情,既体现了主人公忠贞执着、刚强坚毅的性格,表达了情人之间深沉浓厚的相思之苦,将整首词带入一个更高远的境界。其实爱情中相思的伟大作用就在于跨越了地理上的距离,正如那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全诗以江水为爱情线索,把单方面的相思化为双方的将别恨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些作品都是描写情人间离别相思之苦的诗词,让我们看到爱情并不是纯粹的风花雪月的故事,而是既有情状百态、缠绵悱恻的一面,又有嫣然一笑、岁月静好的魅力。结语“诗言志,词传情”,宋词中蕴含丰富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名词佳作,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赋比兴等写作手法,创设各种意境和意象,词人们心中压抑的情感通过写词的方式发泄出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创作出耐人寻味、流芳百世的爱情佳作。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从哪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