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锦瑟》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锦瑟》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锦瑟》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锦瑟》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锦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瑟

李商隐

.

素养目标

1、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2、掌握朗诵技巧,获得朗诵体验。3、结合这首诗的多向旨意,学习开放性诗歌鉴赏的方法。

录初读感知品读探究题目解说倾情诵读品读诗意知人解诗夹缝生存伉俪情深深情难忘良玉生烟沧海珠泪望帝啼鹃庄周晓梦

初读感知

.

倾情诵读【任务导引】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梁启超

初读感知

.

【任务设计】1、了解“锦瑟”。

锦瑟:有花纹的瑟。

《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李商隐弹奏是那个让泰帝悲禁不止的五十弦的瑟,因此,锦瑟虽美,但琴声悲戚。

小结:诗题似乎可以为诗歌的解读指引个方向。

初读感知

.

任务设计2、把这首诗压缩成七绝,五绝,三言,会是什么样?(1)七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3)三言:五十弦,思华年。成追忆,已惘然。

小结:青春年华流逝后,对自己青春年华的追忆。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今朝追忆时才有,就在它发生的当时已经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了。唉,追忆逝水年华,一切都已恍如隔世了!

初读感知

.

任务设计3、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

本诗“锦瑟”并非唯一的描写对象,而是个引子,或睹物思人,或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是“思华年”,“思华年”是诗眼。这也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托物起兴

初读感知

.

任务设计

诵读

配上伤感的音乐。请学生朗读,把握诵读舒缓、缓慢的节奏,读出回忆带着伤感的感觉。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

【任务导引】

王蒙先生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1、谈谈你理解的李商隐(知人论世)。

夹缝生存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晚唐诗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便去世。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1、谈谈你理解的李商隐(知人论世)。

深情难忘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1、谈谈你理解的李商隐(知人论世)。

伉俪情深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可是李妻在他38岁又去逝。

小结: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乡闲居,写下《锦瑟》一诗,不久病故。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2、你认为本诗的旨意是什么?思路点拨:找诗中的典故,分析作者情感。学生讨论归纳:

庄周梦蝶

《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为庄周?

提示: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可望不可即。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2、你认为本诗的旨意是什么?思路点拨:找诗中的典故,分析作者情感。学生讨论归纳:

望帝啼鹃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提示: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是对国家将要灭亡的担忧;对美好往事逝去的伤感;对亡妻的怀念,抑或是理想不得实现的感慨,不得而知,只是内心如闻杜鹃之凄音般悲戚。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2、你认为本诗的旨意是什么?思路点拨:找诗中的典故,分析作者情感。学生讨论归纳:

沧海珠泪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同泪珠般。

提示: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品读诗意

.

品读诗意【任务设计】2、你认为本诗的旨意是什么?思路点拨:找诗中的典故,分析作者情感。学生讨论归纳:

良玉生烟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

提示: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品读诗意

品读总结

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短暂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和悲哀;“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朦胧而飘渺而不可及的欢乐。如作者的际遇遭逢,有才志而卷入朋党之争,仕途失意,为谋生东奔西走;中年丧妻,十四年婚姻聚少离多。美好总是乍现即逝,诗人难免不发出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感叹。

归纳总结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诗人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C.颈联“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明珠美玉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分析。课内阅读

1.选B【解析】用“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