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_第1页
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_第2页
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_第3页
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_第4页
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一、本文概述《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在生命冲突和紧急避险情境下,个体行为的道德、法律和社会责任问题。生命冲突指的是在面对多个生命体或个体权益的冲突时,如何做出决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或损失。紧急避险则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为了保护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而采取的行动。这些情境往往涉及复杂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需要我们在行动之前进行深思熟虑。本文将从生命冲突和紧急避险的定义出发,分析不同情境下个体行为的合理性和责任边界。我们将探讨在面临生命冲突时,如何平衡不同权益之间的冲突,以及在紧急避险过程中如何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还将讨论责任阻却的概念,即在特定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应被视为合法或道德上可接受的行为,从而免除或减轻其责任。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为人们在面对生命冲突和紧急避险情境时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个体在行动中的道德自觉和法律责任意识。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讨论,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对生命伦理、道德责任和法律规范的深入思考和探讨。二、生命冲突及其法律处理生命冲突是指在一个特定情境下,为了拯救一个生命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另一个生命的丧失或伤害。这种冲突通常发生在紧急避险的情境中,即在面临无法预见的危险时,为了保护一个生命而不得不损害另一个生命。生命冲突在法律上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衡量和取舍。在法律处理上,生命冲突往往涉及到法律原则、道德观念和司法实践之间的平衡。一方面,法律通常强调保护人类生命的重要性,任何对生命的侵害都可能构成犯罪。另一方面,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为了拯救一个生命而损害另一个生命可能被视为合理的行为。因此,法律在处理生命冲突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危险的性质、避险行为的合理性、行为人的主观意图等。在处理生命冲突时,法律通常会采取一种“最小损害原则”,即尽可能地减少对无辜生命的损害。这意味着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应该选择对生命损害最小的方式来应对危险。法律还可能要求行为人在避险前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比如寻找其他可能的避险方式、评估避险行为的风险等。然而,生命冲突的处理并非一成不变,它可能因国家、地区以及具体案件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一些国家,法律可能对紧急避险行为持更加宽容的态度,认为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拯救一个生命而损害另一个生命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其他国家,法律可能更加严格地限制紧急避险行为,要求行为人在避险时必须尽到更高的注意义务。生命冲突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法律问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法律需要平衡各种因素,包括保护人类生命的价值、尊重个人自由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等。法律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更好地应对生命冲突带来的挑战。三、紧急避险及其法律效果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面临一种特殊的情境,即为了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可能不得不采取损害另一种合法权益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紧急避险”。紧急避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抗辩事由,其存在旨在平衡各种利益冲突,并在必要时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合法脱身的途径。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包括:必须存在正在发生的危险,这种危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避免这种危险而采取的唯一合理选择,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其他更为合理或损害更小的手段可供选择;再次,避险行为所损害的必须是另一种合法权益,而不能是非法利益;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即所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避免的利益。紧急避险的法律效果在于,如果避险行为符合上述构成要件,那么行为人在法律上将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尽管避险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某种损害,但考虑到当时所面临的紧急情况和行为人的合理选择,法律对其进行了豁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避险行为人可以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比如对受损利益的赔偿。这是因为,尽管法律豁免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作为一种补偿机制,仍然需要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后果负责。紧急避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抗辩事由,体现了法律在保护各种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它允许人们在面临无法预料的紧急情况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它也对避险行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这种行为不会损害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对于紧急避险的理解和适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更好地平衡各种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四、责任阻却及其与紧急避险的关系在法律领域,责任阻却是指因某种原因,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虽然行为本身可能构成犯罪,但由于特定情况的存在,使得行为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责任阻却通常涉及的因素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错乱、正当防卫等。紧急避险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现象,与责任阻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无法采取其他合理手段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可能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可能构成犯罪,但由于其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因此可以阻却刑事责任的承担。具体而言,紧急避险作为一种法定的免责事由,使得行为人在面临紧急危险时,为了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损害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这种免责事由的存在,既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体现了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维护。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紧急避险并不是一种无条件的免责事由。在判断是否构成紧急避险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是否面临真实、紧迫的危险,是否采取了合理的避险手段,以及是否损害了较小的合法权益等因素。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紧急避险才能成为阻却刑事责任的有效事由。责任阻却与紧急避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紧急避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免责事由,使得行为人在面临紧急危险时可以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从而阻却刑事责任的承担。然而,这种免责事由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五、案例分析在某医院,一名孕妇因难产生命垂危,同时胎儿也面临生命危险。医生在权衡两者生命权益的情况下,选择了紧急剖腹产手术以保全孕妇的生命。但这一决定导致胎儿因缺氧而遭受一定程度的脑损伤。这一案例中,医生的行为是否构成紧急避险?其避险行为是否应承担责任?分析:在此案例中,医生面临的是一个典型的生命冲突问题。根据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当面对两个以上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为保护其中一个权益而损害另一个权益的行为,若损害行为是出于无奈且必要的,则不构成犯罪。医生在此情况下选择保全孕妇生命,符合紧急避险的要件。然而,由于紧急避险行为导致的损害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医生可能需要为胎儿的脑损伤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在某次地震中,一居民楼发生坍塌,多名居民被困。救援队在赶赴现场后发现,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整栋楼有进一步坍塌的危险,将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此情况下,救援队决定使用重型机械破拆楼体,以救出被困人员。但这一行为导致楼体进一步坍塌,造成部分被困人员死亡。分析:在自然灾害中,救援人员的生命同样属于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救援队在此情况下选择使用重型机械破拆楼体,是为了保护更多被困人员的生命权益,符合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然而,由于避险行为导致的损害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救援队可能需要为部分被困人员的死亡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行人闯红灯。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决策:是紧急刹车可能导致车内乘客受伤,还是转向避让可能导致行人受伤。最终,自动驾驶系统选择了转向避让,导致行人受轻伤。分析:自动驾驶汽车的紧急避险决策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在此案例中,自动驾驶系统选择转向避让行人,符合保护行人人身安全的法律要求。然而,由于避险行为导致的损害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为行人的受伤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自动驾驶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标准及其法律责任边界等问题。六、结论本文探讨了生命冲突、紧急避险与责任阻却的复杂关系,深入分析了在这些情况下个体行为的心理、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影响。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我们发现,在面对生命冲突和紧急避险时,个体的决策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道德观念、文化背景、法律环境等。紧急避险作为一种合法抗辩事由,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其适用条件应当严格限定,以免滥用导致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在判定紧急避险行为时,应充分考虑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是否造成过当损害等因素。责任阻却作为法律对特定行为的一种宽容态度,体现了法律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然而,责任阻却的适用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面对生命冲突和紧急避险的情况,我们应当从心理、伦理和法律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在保障个体权利的也要维护社会的整体秩序和公共利益。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期待在这些领域能够形成更加完善、合理的法律体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参考资料:紧急避险是法律上的一种免责行为,即为了避免即将发生的危险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损害,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紧急措施。这种行为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视为合法,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被视为违法。本文将从比较的角度探讨紧急避险的各个方面。紧急避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采取一些紧急措施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损害,但只要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就可以被视为合法。各国对于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一些国家,紧急避险是被视为合法行为的,只要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就可以采取一些紧急措施。而在另一些国家,紧急避险则被视为违法行为,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被允许。法律规定的比较:各国对于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上述几个方面的适用条件。在具体的规定上,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一些国家,紧急避险只适用于个人行为,而在另一些国家则适用于组织行为。不同国家对于“更大的利益”的定义也可能不同。实践应用的比较:在实践中,各国对于紧急避险的应用也存在着差异。在一些国家,紧急避险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情况,而在另一些国家则相对较少应用。这可能与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案例分析的比较: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紧急避险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对于紧急避险的认定和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在一些国家,紧急避险可能会被视为合法行为并得到支持,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并受到惩罚。通过对紧急避险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对于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应用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处理紧急避险案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参考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紧急避险的研究和探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应用,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受虐妇女杀夫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和讨论。在对待此类案件时,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以受虐妇女杀夫案为视角,探讨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的厘清与适用。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防止自身或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正在发生的危险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行为。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妻子为了保护自己或孩子的生命安全,采取了防御性行为,可以视为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妻子长期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生命和孩子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时,妻子采取了防御性行为,导致丈夫死亡。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妻子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行为。因此,可以适用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行为,具有紧急性、必要性、合理性三个特点。在适用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4)必须符合比例原则,即行为造成的损害应与危险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妻子采取的防御性行为符合上述条件,可以适用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然而,在实践中,对于该行为的定罪量刑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紧急避险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行为。而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则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行为。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与相关法律问题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妻子采取的防御性行为可能导致丈夫死亡,此时容易与故意杀人罪产生混淆。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强调的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必要、合理行为,而故意杀人罪则要求有故意杀人行为的存在。因此,在评估妻子的行为时,应重点考虑其行为是否符合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的条件和限制,而非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2)与虐待罪的区别:虐待罪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且具有经常性、持续性、反复性的特点。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虽然丈夫对妻子实施了家庭暴力,但妻子的防御性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而非为了追求精神或肉体上的报复。因此,妻子的行为与虐待罪的构成要件不相符。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刑法第二十一条对紧急避险作了明文规定。只有符合刑法规定的特定条件的行为才是避险行为。由于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利益,与正当防卫这种损害不法侵害者本人利益的情形有明显区别,法律对其成立要件的要求远较正当防卫严格。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刑法第二十一条对紧急避险作了明文规定。只有符合刑法规定的特定条件的行为才是避险行为。由于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利益,与正当防卫这种损害不法侵害者本人利益的情形有明显区别,法律对其成立要件的要求远较正当防卫严格。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五)正在驾驶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遭到妨害安全驾驶行为侵害时,为避免公共交通工具倾覆或者人员伤亡等危害后果发生,采取紧急制动或者躲避措施,造成公共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损坏或者人身损害,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认定为紧急避险。1.必须有现实危险的存在。有现实危险的存在,是紧急避险得以实施的前提。危险,是指国家、公共利益、个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利面临某种威胁,即将给合法权利造成损害的事实状态。危险包括来自大自然自发力量的危险、动物的袭击、人的生理、病理原因所引起的危险、人的不法侵害所引起的危险等。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能否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侵害实施紧急避险?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即使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伤害畜类、咬坏庄稼,也不允许以格杀的方式实行紧急避险,而只能以其他方式来避免损害。特殊情况下确需杀死野生动物的,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对于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伤人的,虽然可以对动物反施紧急避险,但必须将损害限制在最小程度,除非威胁到人的生命,否则不允许以杀死动物的方法实行避险。第二,被迫行为如何定性?被迫行为是在他人胁迫下实施的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形式上该当于特定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英美法系刑法中被迫行为与紧急避险并列为合法辩护事由。大陆法系有的国家将其规定为阻却责任的紧急避险。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这种行为多以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对待。但是,如果结合刑法对紧急避险制度的规定,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就得打一个问号。我们认为,胁从犯的行为符合避险行为的条件,是避险行为的一种。这种行为有的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是紧急避险的一种,对其不能以犯罪论处;有的虽然是避险行为,但并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是非法的避险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这一部分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关于非法避险行为和胁从犯的规定,因刑法对非法避险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法,对胁从犯的规定是特别法,因此应以胁从犯论处。第三,对自招危险能否实行紧急避险?不少立法例规定对于自招危险不能实施紧急避险,刑法第二十一条对此也未明确规定。因此,实施紧急避险时只以存在现实的危险为前提,至于招致危险发生的原因则不能决定能否成立紧急避险。在自招危险的场合,如果危险是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招致的,仍然应当允许其实施紧急避险,特别是应当允许其为保护国家、社会利益或他人权利而实施紧急避险。但是,如果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不法目的而故意招致危险,危险发生后借口实施紧急避险而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这样的行为不具有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当然不能将其行为认定为紧急避险。2.现实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只有对于正在发生的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当危险正在发生时,国家、公共利益或个人的合法权利已经受到侵害或马上就要受到侵害,如果这时不实行紧急避险,侵害马上就会发生或将使合法权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只有实施紧急避险,才能使合法权益免受损害或免受更大的损害。所谓危险正在发生,是指从危险出现一直到危险结束之间的持续状态。危险的出现,是指危险已经发生,这种危险已经对合法权益造成现实的威胁,此时,如果不实行紧急避险,对合法权益的损害就不可避免。由于危险的种类不同,危险的出现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来自大自然的自发力量的危险而言,这种危险一旦发生,损害结果一般也就随之产生,因此,在自然灾害已经逼近,合法权益即将受到威胁时,就可以实行紧急避险。动物的袭击开始的时候为动物的行为已经直接威胁到合法权益,如,恶狗已咆哮着向人扑来,疯牛已经冲向庄稼等。因生理、病理原因所造成的危险指这些原因发生之后已经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或肉体上的折磨的,不能实行紧急避险。可以为了不被饿死而偷拿他人食物,但不能为了不挨饿而拿走他人食品。人的不法侵害所造成危险的出现,与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开始的时间相同。危险的结束,是指危险对合法权益的威胁已经过去,损害已经造成且不会造成进一步损害,或者危险已经消失,不会再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否实施紧急避险,对于保护合法权益都已经毫无意义。即使实施了避险行为,也无助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侵害或进一步侵害,即使不实行紧急避险,也不会使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受到更大损害。在危险已经结束后,不得再实行避险行为。并非在危险发生时实施的所谓避险行为是避险不适时,包括提前避险、拖后避险和延迟避险。在提前避险和拖后避险中,行为人明知危险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而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应承担故意的法律责任;行为人误以为危险已经开始或误以为危险尚未结束的,按认识错误的原则处理。至于延迟避险,即行为人在危险出现后实行避险行为且已经产生效果,但误以为其避险行为并未产生效果,继续实施避险行为,对无辜第三者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以认识错误的原则处理。3.避险行为必须造成客观损害。只有造成损害的行为才可能是避险行为,要成立紧急避险,行为人必须实施了造成损害结果的避险行为。避险行为具有三个特征:(1)避险行为是会造成损害的行为。由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利范围非常广泛,实践中紧急避险的方式也表现得十分多样化,因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种类也很多,如造成他人生命权、健康权的损害,造成财产权或其他权利的损害,造成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等。(2)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一般针对第三者。紧急避险是通过对另一权益的损害来避免危险的。在理解“第三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当针对个人的危险由不法侵害行为引起时,避险行为的对象是不法侵害人、被侵害人、避险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权益。二是当针对国家、社会利益的危险由不法侵害行为引起时,避险行为的对象是不法侵害人的利益及该被侵害的国家、社会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这种利益仍然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社会的利益。三是当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时,避险行为的对象是避险人的权益及被自然危险威胁的权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四是当危险由生理、疾病等原因引起时,避险行为的对象是避险人的权益及被生理、疾病等原因所威胁的人的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五是当危险由动物的侵袭行为引起时,避险行为的对象是避险人及被动物侵袭的人的利益之外的其他人的利益。六是当危险是由他人的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对该紧急避险行为予以抵抗时,抵抗行为是另一个紧急避险行为,其对象是引起危险的人的权益。可见,笼统地说第三者是指与损害危险的发生毫无关系的人是不确切的。(3)避险行为既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相对于正在发生的危险而言,避险行为是消极的,行为人没有与其进行积极抗争。但相对于被避险行为损害的一方而言,避险行为又是积极的,因为避险行为会造成损害,和面对危险时一味的躲避、忍让并不一样。避险行为保护了一个合法权益,但危险所造成的损害并没有被消除,而是转移到了另一个权益之上。我国刑法理论中有一种忽视避险行为的积极性的倾向,如有学者在论述负有特定职责的人不能实施避险行为时举例说:“消防队员在发生火灾时为了自己不被烧伤而放弃救火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军人在外敌入侵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虽然保住了个人的生命,但损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因此,这些人不能实行紧急避险。事实上,上述例子中的消防队员、军人仅是消极地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并没有直接损害其他利益,因此属于不作为的范畴,而根本不产生避险行为的问题。4.避险行为必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紧急避险中避险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固然有其正当性,但被避险行为损害的第三者权益也有其正当性,法律仍然应该对其予以保护。只是当合法权益面临危险时,这两个正当的权益势难两全,法律迫不得已才允许避险人损害第三者的利益。因此,紧急避险必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不得已具有以下两层含义:(1)危险已经迫在眉睫,行为人不当机立断采取措施,合法权益必然会受到损害。如果行为人虽然面临危险,但这种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并不是立即发生,而是要过一段时间才可能发生,则不得实行紧急避险。相反,如果危险即将损害合法权益,避险行为则应该实施。(2)迫不得已指客观上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或者虽然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但行为人本人在当时却认识不到。所谓合理方法,是指正当防卫、消极逃避、寻求司法保护等为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所认可的方法。虽然存在着其他避免危险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是不合理的,仍应认定为迫不得已。如果客观上存在着合理的避险方法,但行为人当时未认识到也不可能认识到,而以损害第三者利益的方式实施避险行为,也应当认定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紧急避险。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是指避险行为必须出于避险意图。避险意图,是指避险人在实施避险行为时对其避险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避险意图包括避险认识和避险目的。1.避险认识:避险认识,是指避险人面临正在发生的现实危险时,对危险及避险行为各方面因素的认识。避险认识是避险意图的前提和基础。避险认识包括对以下因素的认识:(1)存在正在发生的危险,且避险人确知某种危险是客观存在,认识到该危险是正在发生的;(2)某种合法权益正在受到迫在眉睫的危险的威胁,如果不实施避险行为,该危险马上就会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3)通过对另一法益造成损害的方式可以避免危险对合法权益的重大威胁;(4)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采用对另一法益造成损害的方法之外,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保护合法权益避免危险的威胁;(5)认识到正在遭受危险威胁的合法权益的性质、价值,以及将要被其损害的另一权益的性质、价值,并对其予以比较;(6)避险人对其避险行为的方法、手段、强度、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尽可能地将可能造成的后果限制在最小程度之内。2.避险目的:避险目的,是指避险人在避险认识的基础上,进而决定实施避险行为,并希望通过避险行为达到免受危险损害的心理愿望。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紧急避险的目的是通过给另一法益造成损害的方式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的威胁,保护合法权益。根据该规定,避险目的包括以下两个层次:一是直接目的是给第三人造成损害,将危险转嫁。避险人认识到危险的诸要素和避险行为的诸要素,希望通过避险行为给第三人造成某种损害或放任这些结果的发生,如侵害其生命健康、损害其财产权或其他权利等。直接目的形式上与故意犯罪的目的相同,但避险的根本目的的存在决定了这只是一个手段性目的。二是根本目的是避免危险的威胁,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这是避险意图中的核心内容,它使避险目的区别于犯罪目的而有了正当性,也使紧急避险区别于犯罪而成为违法阻却事由。实践中,符合紧急避险的客观要件、与紧急避险也有相同之处,但却不具有紧急避险的主观要件,因而不能成立紧急避险的行为主要是避险挑拨,即行为人不是出于避险意图,而是出于不法侵害的目的,故意引起某种危险的发生,然后假紧急避险之名对他人实施不法侵害的情况。对于避险挑拨,应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就是紧急避险主体条件。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的人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某种特定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他们在面临危险时必须临危不惧,迎险而上,越是艰险越向前,勇敢地采取积极的行为履行职责,消除危险,保护合法权益,而不能躲躲闪闪、玩忽职守、逃避责任,更不能以损害第三者利益的方式去避免本人所受的危险。因此,对于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权利而实行的紧急避险,法律对其主体未作限定;但对于为保护本人权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其主体必须是职务上、业务上不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特定责任,是指由于法律、法规、命令等的规定或习惯,从事某类公务或业务的人员所应该承担的积极与危险斗争、通过自己的行为消除危险,保护合法权益的义务。这种义务要求行为人直面危险,承受危险给自己带来的威胁或损害,在必要时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负有这种特定义务的人如为保护本人而实行所谓紧急避险,不但违背了职责的要求,而且对第三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其行为不是违法阻却事由,而是具有实质的违法性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这种主体包括以下两类人员:1.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如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等。这些人员由于职务的要求,在某些危险场合必须坚决地与危险作斗争,而不得消极地躲避,更不能为保护本人而以损害他人的方式实行紧急避险。但这一规定不是绝对的,在有的情况下,这种紧急避险应该被允许。这样的紧急避险除应符合一般紧急避险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避险行为发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行为人并未放弃其职守,仍然在积极地履行其职责,顽强地与危险进行着抗争;(2)行为人几经努力仍然无法排除危险,如果不实行紧急避险,不但会使本人的生命健康受到重大威胁,而且会进而导致危险的进一步扩大,造成对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更加重大的损害;(3)避险行为对第三者权益的损害远远小于避险行为所保护的利益。例如,警察在制止犯罪行为时被数名歹徒殴打、追杀,为避免无谓的牺牲,警察跳上停放在路边的他人汽车开车逃走;军人在保卫阵地时我军大部分军人都已牺牲,接到命令撤离阵地前为防止敌人将我军无法带走的武器、辎重投入战斗,为了使撤离行动更加顺利,保护有生力量,将这些军事装备炸毁,等等,都应当以紧急避险处理,而不能机械地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2.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有的人因其从事的业务活动而承担了积极地排除危险、忍受危险给自己带来的威胁的义务。这些人在面临危险时不能消极地不履行自己的业务职责,更不得以损害其他合法权益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逃避职责。业务上所要求的义务绝大多数是行业习惯所要求的义务,也有的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如根据海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船舶发生海上事故时,船长必须履行自己“组织船员和其他在船人员尽力施救”的职责,弃船时船长应当最后离船;船长不履行其职责的,甚至以直接损害旅客、船员权利的方式保护自己的,要负法律责任。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就是指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避险行为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成立紧急避险,否则就是避险过当,行为人应承担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1.紧急避险的限度。理论界关于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有两种观点。(1)法益比较说,认为应该以所损害的权益与所保护的权益之间的大小的比较作为判断的标准。该说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利益,这是理论界的通说;另一种则认为两者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相等。(2)必要损害说,认为应该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出于必要为限度条件的认定标准。我们认为,在考察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时,应当根据危险的程度、强度、紧迫度、侵害法益的性质、可能造成的损害大小,避险人自身的状况及认识水平、避险能力、保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等,以及避险行为的状况及其程度、强度、所损害的法益性质、造成损害的大小等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分析,综合评判。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1)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一般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在此范围之内,进一步考察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是否出于必要。在比较损害大小时,如果损害针对的是同一性质的权益,可以数量、质量的大小作为比较。在损害所针对的权益性质不同时,如果危险是由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引起的,应以假设不存在紧急避险情形时造成该种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大小作为标准,如为避免被歹徒打成重伤而损坏了他人价值1万元的财产,前者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后者在非紧急避险时的法律责任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显然前者大于后者,该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如果危险并非由人的行为所引起,比较损害大小时则应以公序良俗和社会通念作为根据。所谓紧急避险所避免的损害,是指假设不实施紧急避险,该危险所必然造成的损害,该损害在事后可以根据各种客观因素及因果规律加以判断认定。所谓损害出自必要,是指根据当时各方面的客观情况所确定的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程度,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要达到该程度,就足以保护合法权益免受危险造成的损害。(2)个别情况下,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等于所避免的损害。当两个相等的合法权益同处于某种危险的威胁之下,势难两全,二者只能保其一时,一方为保护自己而损害另一方的,可以认定为紧急避险。例如,二人在大海中落水,精疲力竭时漂来一根木头,如果两人同时抓住木头,二人必然同时溺死,一人抓住则可获救。结果其中力大者推开对方得救,力小者被溺死。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道德特别高尚、极富献身精神的人之外,一般人均会作出争抢木头的行为,如果对这种行为以犯罪处理,既违背人之常情,又不可能实现刑法目的,乃是以极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决定是否适用刑罚的尺度的错误做法。再如孕妇难产,孕妇、胎儿只能保其一时,无论保孕妇还是胎儿都属于紧急避险。(3)在极个别特殊情况下,即使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客观上稍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也可以以紧急避险论处。这种特殊情况一般是指,客观上的损害虽然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但就避险人或受危险损害人的感受能力而言,所避免的损害则大于所造成的损害。例如,某穷人为保护自己为奄奄一息的儿子治病所历尽千辛万苦挣来的2000元不被歹徒抢走,实施紧急避险时损坏了某富翁价值1万余元的财产。对于这样的行为如不认定为紧急避险,无论是从情理上还是从社会效果上都说不过去。当然,这种情况下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出自必要。(4)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不能远远大于所避免的损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不能认定为紧急避险。如前面穷人保护2000元钱实施紧急避险的例子,如果他为了保护2000元钱在避险时牺牲了无辜第三者的生命,无论如何也不能以紧急避险论处。2.避险过当的性质。避险过当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损害的避险行为。避险过当与紧急避险一样,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合法权益实施的,客观上也达到了保护合法权益的效果。因此,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