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与社会热点有关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与社会热点有关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与社会热点有关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与社会热点有关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与社会热点有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热点低碳生活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全球人类不得不考虑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如:二氧化碳气体、甲烷等气体〕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措施:减排——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大力开发使用新能源;吸收碳含量——大量植树造林扩大绿色制备覆盖面积,如:植树造林;打印纸尽量双面打印以节约纸张消耗;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练习题:1.2024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以下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C〕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白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2.2024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下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3.如以下列图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4.二氧化碳的以下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A.制纯碱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光合作用5.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开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6.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就是使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当然二氧化碳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固体状态俗称___________,它的用途有___________。7.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响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枯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3)以下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____.①改造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开展火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4〕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__9.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低碳经济成为大会的主题。减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刻不容缓。化石燃料的燃烧就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人类生活又离不开化石燃料。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更好的使用化石燃料。〔写出两条简单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答:节约使用不浪费,充分使用或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煤矿矿难——瓦斯爆炸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煤层中分解出的一种气体。瓦斯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即发生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严重灾害。1675年英国莫斯廷〔Mostyn〕矿发生大规模瓦斯爆炸,其后各主要采煤国家都曾屡次发生重大的瓦斯或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1942年4月26日,日本侵占下的中国本溪煤矿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当场死亡1528人,伤268人,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矿爆炸事故。随煤矿生产技术的开展和防治瓦斯措施的改进,这类事故已逐渐减少。中国煤矿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是电火花和爆破,主要发生地点是采掘工作面。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瞬间温度可达1850~2650℃,压力可达初压的9倍,爆源附近气体以每秒几百米以上的速度向外冲击,使人员伤亡,巷道和器材设施毁坏。爆炸后氧浓度降低,生成大量CO2和CO,有窒息和中毒危险。预防措施主要有:①矿井通风,防止瓦斯浓度超过规定;②控制火源,杜绝非生产需要的火源,如吸烟、火柴、明火照明等。③定期或自动连续检查工作地点的CH4浓度和通风状况。冰岛火山灰——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形成原因:燃烧含硫化石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溶于雨水形成的。解决方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使用脱硫煤;燃烧产生的废气用碱性物质吸收。SO2+Ca(OH)2==CaSO3↓+H2O

SO2+2NaOH

==Na2SO3+H2O社会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有:

1)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

2)处处节约用电(因为大局部的电厂是燃煤发电);

3)支持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4)购置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而对消费者来说包装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5)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酸雨的危害: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西南大旱——水【热点背景】最近以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其中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6日18时,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00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034万亩,重旱2539万亩、枯槁148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2466万亩;有1893万人、117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相关试题】1、2024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开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以下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别离开来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3、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⑴向水样中参加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参加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⑵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响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⑶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参加

进行检验。⑷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洁水,把以下物质分别参加纯洁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4、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仅从①~⑦中选择仪器不能完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5、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答复:(1)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