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我们所处的世界神秘而又精彩纷呈,深邃而又奥妙无穷,因而,我们的生活从来就离不开科学。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文明的标尺。从事科学事业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而且需要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非智力因素。科学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与荆棘,探索的过程也无比艰辛。唯有具备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的人,方能在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走向成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屠呦呦和加来道雄,了解他们的科学探索之路,感受他们伟大的科学精神与品格。导入新课写作背景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知人论世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屠呦呦,女,药学家,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01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02人物风骨: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03人物贡献: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请大家默读全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第四部分(21-25):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艰难漫长文本探究(1)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2)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3)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4)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5)中医药学的贡献。1.请大家默读全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整体感知(1)对获奖表示了感谢。(2)简单回顾自己的学习及研究经历。(3)指出青蒿素的发现同世界上很多伟大发现一样,都是从传统医药学中获得的灵感。(4)发出大力加强国际间合作、推动中医和其他传统医学研究的呼吁。2.那么,文章小标题前的4个自然段,又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整体感知①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整体感知②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第二部分总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整体感知内容结构图示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概述提取青蒿素一事介绍科研的关键里程中医药学的贡献一般提取传播超越发现特殊个别一般总总分1.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①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②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③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引言部分课文研读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②写“523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③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引言部分课文研读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不好。①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②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一部分课文研读4.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①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②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③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第二部分课文研读5.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第三部分课文研读6.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第四部分课文研读

提示: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②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而且,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③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为什么?第五部分课文研读课文研读8.屠呦呦为什么会这么推崇中医以及传统医学呢?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到文章里找一找依据。明确:1)青蒿素属于中医药。2)作者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其中尤以中国传统文献《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帮助最大。3)青蒿素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白血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生物药理学等都受益于中医药)。第五部分课文研读9.这一次,在对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疗法又一次发挥了强大的功效,看来中医药学真的是人类的精神宝库。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呢?

【提示】文章的哪一段,最能呼应这个标题?

【明确】文章的最后一段: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第五部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压力越大,青蒿素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有效浓度会降低。活性氧不仅可以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而且会损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原虫死亡。②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人员研究发现,③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服用阶段,青蒿素药物都能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即时练习答案:①与氧气压力有关;②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③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解析:本题以情境补写的方式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文“氧气压力越大……”可知,应该填写“与氧气压力有关”;第②空根据前面的“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导致疟原虫死亡”及后文“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第③空根据后文“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即时练习B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①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②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③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④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⑤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⑥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A.①⑤⑥②④③ B.⑥②⑤①③④C.③②①④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即时练习解析:⑥句总写屠呦呦的工作,应该放在首位。②⑤①句式相似,应放在一起。③④句紧承后文“这一成就”,应该放在最后。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提起艰苦的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充满怀恋。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从事科学事业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相反________。而且,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这就更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支持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科学家都能在温暖中前行。A.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B.只要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好,就肯定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C.一个不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D.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难免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D解析:这段文字是说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横线前面说“相反”。且“相反”前面使用了分号,提示此处的内容应与分号前面的内容相反,前面说“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这是说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那么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不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A项,“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偏离了“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这一话题。B项,“只要……就……”表达太绝对。C项,前面说的是“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那么此处应与之对应一致,且“必然”一词过于绝对。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C.《南方科技周刊》记者采访年届九旬的诺奖获得者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