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1页
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2页
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3页
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4页
重庆市主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2024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农业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这个地带是森林草原生态交错的地带,也是部分驯化作物祖先分布的边缘地带,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野生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其分布的北部边缘。在中国北方,农业起源的前奏是细石叶技术的起源,这种技术的过程是,以间接打击法生产形制标准的细石叶,然后将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刀等不同类型的工具。细石叶标准化程度高,轻便易携带,用途广。此后华北地区一系列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该技术的出现就在末次盛冰期的到来前夕,即距今2.6万年前后。除了这两个现象之外,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曝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人类从此走上了文化适应的道路。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在经历“双转型”。一方面,当前,国际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面临调整,各国受国际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在充分利用其影响力,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一直以来,“中心边缘”理论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并用于解释发展的动力结构,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多斯·桑托斯、萨米尔·阿明、沃勒斯坦,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由于劳动分工不同,“中心国家”同“边缘国家”间存在不平等的结构,彼此具有支配与依赖的关系;在不平等的结构基础上,“中心国家”借由其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势对“边缘国家”进行剥削,并以此将自身危机转嫁于“边缘国家”。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开辟了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因此,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动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既顺应了国际体系转型潮流和国家角色变化的历史背景,又为超越传统“中心边缘”体系提供了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切实性方案。近代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中心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的制定力,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一方面以原有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另一方面力图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相关技术标准和人力配置模式。进而形成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这种刚性的规范体系一旦形成,其他国家和地区则自动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被动卷入者,他们不得不使用统一的通用标准,以保障社会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全球化轨道已经建成,各国参与全球化的前提是接轨既定的规则。相对而言,处于高势位置的“中心国家”,在各个方面持续输出与影响处于“边缘”的其他国家,巩固其中心位置与规制权力。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位于边缘的许多国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自然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逐渐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而构建为一种国际秩序。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世界经济进入深刻转型期,“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铺开,深入实施,国际规则处在推陈出新的历史拐点,国家间、地区间围绕国际规则制定权展开新的竞争。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带一路”等都是对现有区域治理规则和体系的完善。但全球规则体系本质上仍由发达国家主导,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地区经济合作的潮流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掌握提升全球规制性话语权和主动权的重点区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开展经济合作的新范式无疑将在未来全球制度体系的制定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对新型地区合作机制的追求。“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具体合作中因地制宜,尊重和照顾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和实际需要,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制定适合新兴国家利益需求的规则机制。“一带一路”作为一种发展导向的国际合作倡议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国际制度加以适时的补充与革新,也是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对“边缘国家”制度支持的缺失与不足,这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利于指向一个真正多元主体的多元、多维世界。(摘编自黄佳家《“一带一路”理论对“中心边缘”理论的超越思考》)1.下列对材料里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撒哈拉泵”是一种形象化假说,随着气候变化,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或逃离撒哈拉沙漠。B.“双转型”指各国既在国际机制的制约下面临调整,也在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C.“中心国家”特指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制定力的资本主义国家。D.“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图构建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1968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B.细石叶技术促进了农业的起源,将形制标准的细石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万等工具,标准化程度高,且轻便易于携带。C.“中心边缘”理论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D.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边缘国家应该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A.人类灵长类祖先跟野生水稻原本都生活在热带环境中,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水稻随一部分人类灵长类祖先扩展到热带之外。B.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来探讨“一带一路”,可看出切实性的中国经验和顺应潮流的中国理念可超越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C.全球化轨道既然已经建成,各国要参与全球化就只能永久地接纳“中心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容忍“中心国家”的规制权力。D.对“边缘”的作用,材料一认为“边缘”可以促进人类走上文化适应的道路,材料二却反对让“边缘国家”离开全球一体化体系。4.人类在史前史阶段的“边缘发展现象”是怎么回事?请根据材料举例说明。5.“一带一路”对“边缘国家”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骑马梁衡我与马最亲密的一段接触是在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去劳动的一年。在内蒙古河套,那是个半农半牧,又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村除种地用马,又多养了一些马,所以不像中原农区对马管得那样严格,干活时牵之于地,收工后系之于槽。这里的马相当自由,大部分是不干活的游走之徒。少量干活的也是一收工就摘掉笼头脱缰而去。于是常有大量的散马,在村外的沙滩上或收割过的庄稼地里幸福地撒欢、嘶鸣,有一口没一口地伸长脖颈吃着地上青草。自从上年来村落户,已经与村民混得很熟了。一天,马倌小李子,突然问我们敢不敢骑马?“敢!”我们七八个男女生齐声答道,并踊跃地举手,要求给一匹马。马的骑法有两种,一是骑鞍马,就是整齐地备上鞍子,套好笼头,手握缰绳,双足踩蹬,这是正规骑法。逐有一种野路子,就是什么也不要,人骑马上,手抓马鬃,乘风而去。一般放马的人特别是男孩子惯用此法,俗称骑光背马。但是当地土话叫骑“产”马。这个字该怎么写,没有人去考证。这个“产”马的“产”直到多年后我才在一本旧字典里查到,应写作“骣”,也是这个音,释义为:“骑马不加鞍辔。”就是骑光背马。这使我大吃一惊,这么一个偏僻的方言竟上接千载,直通古文,有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等到你基本上能驾驭马让它开走时,也有两种情况。一是马走慢步,或碎步,四个蹄子前后交错地踏行。步子走得好的马被称为“走马”,人坐其上稳如坐轿。二是马慢跑,直至飞奔起来。当地的孩子称之为“抹奔子”。这也是一个极形象又专业的方言。“奔子”好理解,奔腾之意。妙在这个“抹”字上。因为马奔腾起来后,你的双手抓着马鬃或缰绳,像是在顺着马的长脖颈从前往后来回抹动,十分传神。我从一听到这三个字就立即在脑子里把它写了出来。待我们能初步掌握了马时,小李子和他的伙伴们就大喊:“抹奔子!抹奔子!”意即让马跑起来,飞起来。这时马就不是四条腿交错着地了,而是像饿虎扑食一样,两前腿齐向前扑出,刚一落地后两腿又跟上来点地弹出,波浪式飞跃。这才是骑者最享受的时刻,人如在浪尖上荡滑板,一波接着一波;如雄鹰展翅,上下翻腾。难怪西方的神话总是给马的两肋和天使的腋下加一双翅膀。但这里说的是理想状态,是熟练的骑手。作为新手只是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自己惊喜,而且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原来,人的屁股与马背是一对矛盾。你向下压它,它就向上顶你。静止时这矛盾还不明显,马一颠起来,就把人弹了上去;人再落下来,屁股就重重地摔在马背上,就这样来回对撞。而马背是什么?就是一条硬硬的大脊梁骨。李贺写马诗云:“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它硬如铁、窄如刀,就这样一下一下地砍在你的屁股和尾椎骨上,这怎么受得了,所以正规的骑马一定要备鞍子。而骡骑的要领是必须人马一体,就像有什么东西把你和马粘在一起,人即马,马即人,永是上下一起动。这时二者已不是一对矛盾,而合为矛盾的同一方,共同去对付另一方——大地,或踏地而行,或点地而飞。而这个任务,人就不必管了,交给马去完成,它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你就坐享其乐吧。耳边呼呼秋风过,眼观四野花草香。但这种人马合一的状态要非常纯熟的骑手才能做到,或者如小李子这样从小和马一起玩大的孩子。那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抹”了一回“奔子”,可是到了晚上就甜尽苦来,乐极生悲。先是腰和两腿酸痛,因为骑马的时候双腿要用力夹紧马背,腰也前后晃动扭曲。这还是其次,最难堪而又难言的是,屁股连同尾椎骨经马背这把“骨刀”上下地砍剁,晚上退下裤子,已是皮破肉绽,渗出血水,火辣辣地疼。四个人在炕上辗转反侧,喊爹叫娘。一边又窃笑着,猜想现在后面院里的那四位女生,又该如何?聊着,聊着,大家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处境,忽然觉得我们就是一群骡马。人靠衣裳马靠鞍,我们本来以“骣马”之身入学,经过五年的大学教育,毕业时学校都给配了不同“鞍具”:天文、生物、化学、历史、建筑………等等。但一出校门就一律被摘鞍除蹬,不分专业,不问对口,轰到这黄沙窝子里来与草木共生同乐。这样想着又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再不多想,就说:睡觉!睡觉!迷迷糊糊不觉东方之既白。第二天,我们碍于面子照样出工,只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村里几个调皮的男人故意追着女生问:“大学生,昨天的马骑得过瘾吧。”我们就连忙大声喊:“队长,今天派什么活?”这种难言之痛,大约过了一周才慢慢康复。但我们还是照骑不误,西风骏马本无价,秋风黄沙皆有情,天赐之乐何能放过。而且臀底功从磨砺出,骑马乐从苦中来,之后也就渐渐痛少乐多了。套用李白的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好马骑无人!一年后政策落实,劳动结束,男女同学都分数各地。只知多年后这中间出了一位天文学家、一位中学校长,余皆未能细考。那次骑马之后过了三十年,我到四川九寨沟又得了一次骑马的机会。主人是一个下海文人;先做汽车生意,玩腻了钢铁的“宝马”“悍马”,又来做山水旅游,就自己买了一匹有血有肉、红鬃白蹄的真宝马,金辔银鞭,豪华一回。那天他邀我们同登青、甘、川三省之交的一座山头,遥望黄河从天际而来,在茫茫草地上划过它出世以来壮美的第一湾,龙蛇一道,闪烁明灭。顿觉风展衣袖,天地入胸,欲扶摇而去。回程时,主人将他的宝马借我一骑,我踩蹬翻身,一抖缰绳,顺着弯弯的山道直冲而下。耳旁风声呼呼,绿树花草倒退而去,我又找回了当年“抹奔子”的感觉。(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蒙古河套地区有大量的散马,这里的马相当自由,大部分是不干活的游走之徒,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交代了有骑马机会的原因。B.马倌小李子在文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用野路子方法骑马,让城里来的大学生羡慕,还热情鼓励大学生“抹奔子”,开朗单纯而不会“悲从中来”。C.当村里几个调皮的男人故意追着女生闷骑马后的感受,我们感觉到了蔑视,就连忙大声喊:“队长,今天派什么活?”一副青春不服输的样子。D.一年后政策落实,多年后同学中出了一位天文学家、一位中学校长,其他的乏善可陈,那个时代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不被重视,作者感到惋惜。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大量使用仿词与仿句,有时还故意改动成语和名句,幽默风趣,读起来饶有兴趣。B.文中虚写了四位女生,进一步强化了“抹奔子”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也颇具青春气息。C.登上青、甘、川三省之交的一座山头时看到壮美的景象,情景交融让作者不禁要骑马。D.全文句式整散结合,书面语与口语交替,语气节奏随父意跌宕起伏,足显用语的功力。8.作者考证“骣马”的“骣”字写法,其用意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9.作者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描述“抹奔子”,赋予了“骑马”不同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兹苗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节选自《孟子答梁惠王》)材料二: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节选自《孟子见梁襄王》)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字后对应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彼A夺其B民时C使D不E得耕F耨G以养H其I父母J父母K冻L饿M兄N弟O妻P子Q离R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在材料一中意为“厨房”,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庖”词义相同。B.“孝悌”,“孝”指孝顺父母,“悌”指发爱兄弟,儒家认为这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C.“与”,在材料二中可译为“归附”,此意与成语“岁不我与”的“与”含义不相同。D.“人牧”,“牧”本意为“放牧”,引申为“治理”,故“人牧”往往指统治百姓的国君。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梁惠王不堪于晋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衰落下去,急于向孟子求教解困方法,孟子教他施行仁政。B.文本二是孟子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他认为只要君王不喜欢杀人,天下就有人带领老百姓去投奔他。C.两个文段都以对话为主,前者批评了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后者委婉地批评孑梁襄王喜欢杀人。D.两个交段均表现了孟子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这与其“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观点一致。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14.孟子继承孔子“仁学”主张,大力宣扬“仁政”思想,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其实施“仁政”的措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宋]周邦彦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注】①翠葆:原指帝王仪仗的一种,这里形容竹子的青翠茂盛。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标,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的最后一句是过渡,“小池”既是上句“新荷跳雨”的补笔,又是下片“水摇扇影”的优线。B.词的上片用“转”写出池边小亭栏杆的曲折多姿,下片以一“弄”学写出了柳梢随风曼舞的娇柔。C.整首词随雨布景,对雨来、雨停之景进行刻画;旨在描绘一个青翠欲滴、蜿蜒曲折的郊外竹径。D.词人以新颖的构思和灵巧的笔触,描绘乃一幅情趣盎然的池景图,创造出清新优美的意境。16.宋人曾赞叹周邦彦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作者是如何写出“荷”“燕”“鱼”三种景物的情态之妙的,请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官吏们击鼓敲梆聚集百姓,频繁发号施令,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能繁衍生息、生活安定呢?(2)鲍照面对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以水喻人,写人之贵贱穷通各有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古代诗人常以“对举”的方式让数字入诗,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和“万”。班级即将举行“杜甫诗歌鉴赏会”,小明准备用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来讲数字的“对举”入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既跟他成长的那个时代①,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在其晚年,他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论述至今仍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理论构建方面一块重要和不可撼动的基石。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也注意到生育制度中那种代际关系的反哺模式,是以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②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就有了③的默契。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试图借助“补课”的方式来达到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B.“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国际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C.儒家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代有志于学之人在做人上的共同理解。D.对中国已经变得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费孝通也是从“家”这个概念入手去研究的。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有多久没有睡个好觉了?人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白天工作压力大、不清醒,晚上睡不好、睡不着。①。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生物钟和睡眠压力是控制我们昼夜觉醒和睡眠规律的两大因素。其中,生物钟受光线的影响最大,会导致大脑分泌物质来调节清醒和睡眠的节律,作用最为明显的就是褪黑素。当夜晚来临,天色变暗,②,增加睡意。如果夜晚光线太强,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影响睡眠。所以,夜晚睡觉之前,要减少使用等有荧光屏的设备,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性好的窗帘,舒适的藤品。生物钟③,因此,午后应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晚餐不宜空腹,也不宜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睡前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保护睡眠。人的睡眠的另一个影响因素为睡眠压力。睡眠压力是指随着清醒的时间推移,大脑会不断增加对睡眠的需求。清醒的时间越长,对睡眠的需求就越大,到夜晚睡眠时就会睡得更快、更深、更沉,睡眠时间也会更长。21.高考前夕,学校邀请专家开展“科学睡眠”宣传活动,请你为活动拟一则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孟子和两位国君对话的时候,都有自己一以贯之的主张。在生活中,我们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是坚持自己的主张还是倾听别人的见解呢?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思考和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2024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农业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这个地带是森林草原生态交错的地带,也是部分驯化作物祖先分布的边缘地带,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野生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其分布的北部边缘。在中国北方,农业起源的前奏是细石叶技术的起源,这种技术的过程是,以间接打击法生产形制标准的细石叶,然后将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刀等不同类型的工具。细石叶标准化程度高,轻便易携带,用途广。此后华北地区一系列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该技术的出现就在末次盛冰期的到来前夕,即距今2.6万年前后。除了这两个现象之外,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曝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人类从此走上了文化适应的道路。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在经历“双转型”。一方面,当前,国际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面临调整,各国受国际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在充分利用其影响力,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一直以来,“中心边缘”理论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并用于解释发展的动力结构,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多斯·桑托斯、萨米尔·阿明、沃勒斯坦,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由于劳动分工不同,“中心国家”同“边缘国家”间存在不平等的结构,彼此具有支配与依赖的关系;在不平等的结构基础上,“中心国家”借由其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势对“边缘国家”进行剥削,并以此将自身危机转嫁于“边缘国家”。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开辟了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因此,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动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既顺应了国际体系转型潮流和国家角色变化的历史背景,又为超越传统“中心边缘”体系提供了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切实性方案。近代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中心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的制定力,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一方面以原有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另一方面力图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相关技术标准和人力配置模式。进而形成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这种刚性的规范体系一旦形成,其他国家和地区则自动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被动卷入者,他们不得不使用统一的通用标准,以保障社会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全球化轨道已经建成,各国参与全球化的前提是接轨既定的规则。相对而言,处于高势位置的“中心国家”,在各个方面持续输出与影响处于“边缘”的其他国家,巩固其中心位置与规制权力。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位于边缘的许多国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自然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逐渐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而构建为一种国际秩序。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世界经济进入深刻转型期,“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铺开,深入实施,国际规则处在推陈出新的历史拐点,国家间、地区间围绕国际规则制定权展开新的竞争。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带一路”等都是对现有区域治理规则和体系的完善。但全球规则体系本质上仍由发达国家主导,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地区经济合作的潮流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掌握提升全球规制性话语权和主动权的重点区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开展经济合作的新范式无疑将在未来全球制度体系的制定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对新型地区合作机制的追求。“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具体合作中因地制宜,尊重和照顾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和实际需要,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制定适合新兴国家利益需求的规则机制。“一带一路”作为一种发展导向的国际合作倡议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国际制度加以适时的补充与革新,也是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对“边缘国家”制度支持的缺失与不足,这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利于指向一个真正多元主体的多元、多维世界。(摘编自黄佳家《“一带一路”理论对“中心边缘”理论的超越思考》)1.下列对材料里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撒哈拉泵”是一种形象化的假说,随着气候变化,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或逃离撒哈拉沙漠。B.“双转型”指各国既在国际机制的制约下面临调整,也在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C.“中心国家”特指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制定力的资本主义国家。D.“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图构建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1968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B.细石叶技术促进了农业的起源,将形制标准的细石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万等工具,标准化程度高,且轻便易于携带。C.“中心边缘”理论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D.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边缘国家应该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灵长类祖先跟野生水稻原本都生活在热带环境中,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水稻随一部分人类灵长类祖先扩展到热带之外。B.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来探讨“一带一路”,可看出切实性的中国经验和顺应潮流的中国理念可超越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C.全球化轨道既然已经建成,各国要参与全球化就只能永久地接纳“中心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容忍“中心国家”的规制权力。D.对“边缘”的作用,材料一认为“边缘”可以促进人类走上文化适应的道路,材料二却反对让“边缘国家”离开全球一体化体系。4.人类在史前史阶段的“边缘发展现象”是怎么回事?请根据材料举例说明。5.“一带一路”对“边缘国家”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答案】1.B2.D3.A4.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或人口的增加,人类社群产生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开新的空间。如农业就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再如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随后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让人类祖先进入了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与生活习性,以适应环境的需要。5.(1)有助于“边缘国家”摆脱被“中心国家”支配的命运;(2)有助于“边缘国家”摆脱被“中心国家”剥削与转嫁危机的命运;(3)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对“边缘国家”制度支持的缺失与不足;(4)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各国……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错,不是“各国”,而是“许多新兴经济体”。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边缘国家应该没有选择余地”错,“许多国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是一种被迫与无奈,而不是“边缘国家应该没有选择余地”。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B.“可看出切实性的中国经验和顺应潮流的中国理念可超越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错误,原文只是说“提供了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切实性方案”。C.“只能永久地接纳‘中心国家'所制定的规则”错误,因为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国际规则处在推陈出新的历史拐点,国家间、地区间围绕国际规则制定权已经展开新的竞争。D.“材料二却反对让‘边缘国家’离开全球一体化体系”错,材料二并没有反对让“边缘国家”离开全球一体化体系,选项推论无据。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由材料一“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可知,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或人口的增加,人类社群产生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开新的空间。由材料一“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农业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可知,农业就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由材料一“这个地带是森林草原生态交错的地带,也是部分驯化作物祖先分布的边缘地带,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野生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其分布的北部边缘”可知,农业的边缘发展现象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由材料一“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可知,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随后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让人类祖先进入了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与生活习性,以适应环境的需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1)由材料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掌握提升全球规制性话语权和主动权的重点区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开展经济合作的新范式无疑将在未来全球制度体系的制定中占有一席之地”可知,有助于“边缘国家”摆脱被“中心国家”支配的命运;(2)由材料二“‘中心国家’借由其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势对‘边缘国家’进行剥削,并以此将自身危机转嫁于“边缘国家””可知,有助于“边缘国家”摆脱被“中心国家”剥削与转嫁危机的命运;(3)由材料二“尊重和照顾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和实际需要,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制定适合新兴国家利益需求的规则机制”可知,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对“边缘国家”制度支持的缺失与不足;(4)由材料二“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利于指向一个真正多元主体的多元、多维世界”可知,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骑马梁衡我与马最亲密的一段接触是在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去劳动的一年。在内蒙古河套,那是个半农半牧,又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村除种地用马,又多养了一些马,所以不像中原农区对马管得那样严格,干活时牵之于地,收工后系之于槽。这里的马相当自由,大部分是不干活的游走之徒。少量干活的也是一收工就摘掉笼头脱缰而去。于是常有大量的散马,在村外的沙滩上或收割过的庄稼地里幸福地撒欢、嘶鸣,有一口没一口地伸长脖颈吃着地上青草。自从上年来村落户,已经与村民混得很熟了。一天,马倌小李子,突然问我们敢不敢骑马?“敢!”我们七八个男女生齐声答道,并踊跃地举手,要求给一匹马。马的骑法有两种,一是骑鞍马,就是整齐地备上鞍子,套好笼头,手握缰绳,双足踩蹬,这是正规骑法。逐有一种野路子,就是什么也不要,人骑马上,手抓马鬃,乘风而去。一般放马的人特别是男孩子惯用此法,俗称骑光背马。但是当地土话叫骑“产”马。这个字该怎么写,没有人去考证。这个“产”马的“产”直到多年后我才在一本旧字典里查到,应写作“骣”,也是这个音,释义为:“骑马不加鞍辔。”就是骑光背马。这使我大吃一惊,这么一个偏僻的方言竟上接千载,直通古文,有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等到你基本上能驾驭马让它开走时,也有两种情况。一是马走慢步,或碎步,四个蹄子前后交错地踏行。步子走得好的马被称为“走马”,人坐其上稳如坐轿。二是马慢跑,直至飞奔起来。当地的孩子称之为“抹奔子”。这也是一个极形象又专业的方言。“奔子”好理解,奔腾之意。妙在这个“抹”字上。因为马奔腾起来后,你的双手抓着马鬃或缰绳,像是在顺着马的长脖颈从前往后来回抹动,十分传神。我从一听到这三个字就立即在脑子里把它写了出来。待我们能初步掌握了马时,小李子和他的伙伴们就大喊:“抹奔子!抹奔子!”意即让马跑起来,飞起来。这时马就不是四条腿交错着地了,而是像饿虎扑食一样,两前腿齐向前扑出,刚一落地后两腿又跟上来点地弹出,波浪式飞跃。这才是骑者最享受的时刻,人如在浪尖上荡滑板,一波接着一波;如雄鹰展翅,上下翻腾。难怪西方的神话总是给马的两肋和天使的腋下加一双翅膀。但这里说的是理想状态,是熟练的骑手。作为新手只是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自己惊喜,而且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原来,人的屁股与马背是一对矛盾。你向下压它,它就向上顶你。静止时这矛盾还不明显,马一颠起来,就把人弹了上去;人再落下来,屁股就重重地摔在马背上,就这样来回对撞。而马背是什么?就是一条硬硬的大脊梁骨。李贺写马诗云:“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它硬如铁、窄如刀,就这样一下一下地砍在你的屁股和尾椎骨上,这怎么受得了,所以正规的骑马一定要备鞍子。而骡骑的要领是必须人马一体,就像有什么东西把你和马粘在一起,人即马,马即人,永是上下一起动。这时二者已不是一对矛盾,而合为矛盾的同一方,共同去对付另一方——大地,或踏地而行,或点地而飞。而这个任务,人就不必管了,交给马去完成,它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你就坐享其乐吧。耳边呼呼秋风过,眼观四野花草香。但这种人马合一的状态要非常纯熟的骑手才能做到,或者如小李子这样从小和马一起玩大的孩子。那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抹”了一回“奔子”,可是到了晚上就甜尽苦来,乐极生悲。先是腰和两腿酸痛,因为骑马的时候双腿要用力夹紧马背,腰也前后晃动扭曲。这还是其次,最难堪而又难言的是,屁股连同尾椎骨经马背这把“骨刀”上下地砍剁,晚上退下裤子,已是皮破肉绽,渗出血水,火辣辣地疼。四个人在炕上辗转反侧,喊爹叫娘。一边又窃笑着,猜想现在后面院里的那四位女生,又该如何?聊着,聊着,大家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处境,忽然觉得我们就是一群骡马。人靠衣裳马靠鞍,我们本来以“骣马”之身入学,经过五年的大学教育,毕业时学校都给配了不同“鞍具”:天文、生物、化学、历史、建筑………等等。但一出校门就一律被摘鞍除蹬,不分专业,不问对口,轰到这黄沙窝子里来与草木共生同乐。这样想着又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再不多想,就说:睡觉!睡觉!迷迷糊糊不觉东方之既白。第二天,我们碍于面子照样出工,只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村里几个调皮的男人故意追着女生问:“大学生,昨天的马骑得过瘾吧。”我们就连忙大声喊:“队长,今天派什么活?”这种难言之痛,大约过了一周才慢慢康复。但我们还是照骑不误,西风骏马本无价,秋风黄沙皆有情,天赐之乐何能放过。而且臀底功从磨砺出,骑马乐从苦中来,之后也就渐渐痛少乐多了。套用李白的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好马骑无人!一年后政策落实,劳动结束,男女同学都分数各地。只知多年后这中间出了一位天文学家、一位中学校长,余皆未能细考。那次骑马之后过了三十年,我到四川九寨沟又得了一次骑马的机会。主人是一个下海文人;先做汽车生意,玩腻了钢铁的“宝马”“悍马”,又来做山水旅游,就自己买了一匹有血有肉、红鬃白蹄的真宝马,金辔银鞭,豪华一回。那天他邀我们同登青、甘、川三省之交的一座山头,遥望黄河从天际而来,在茫茫草地上划过它出世以来壮美的第一湾,龙蛇一道,闪烁明灭。顿觉风展衣袖,天地入胸,欲扶摇而去。回程时,主人将他的宝马借我一骑,我踩蹬翻身,一抖缰绳,顺着弯弯的山道直冲而下。耳旁风声呼呼,绿树花草倒退而去,我又找回了当年“抹奔子”的感觉。(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蒙古河套地区有大量的散马,这里的马相当自由,大部分是不干活的游走之徒,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交代了有骑马机会的原因。B.马倌小李子在文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用野路子方法骑马,让城里来的大学生羡慕,还热情鼓励大学生“抹奔子”,开朗单纯而不会“悲从中来”。C.当村里几个调皮的男人故意追着女生闷骑马后的感受,我们感觉到了蔑视,就连忙大声喊:“队长,今天派什么活?”一副青春不服输的样子。D.一年后政策落实,多年后同学中出了一位天文学家、一位中学校长,其他的乏善可陈,那个时代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不被重视,作者感到惋惜。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大量使用仿词与仿句,有时还故意改动成语和名句,幽默风趣,读起来饶有兴趣。B.文中虚写了四位女生,进一步强化了“抹奔子”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也颇具青春气息。C.登上青、甘、川三省之交的一座山头时看到壮美的景象,情景交融让作者不禁要骑马。D.全文句式整散结合,书面语与口语交替,语气节奏随父意跌宕起伏,足显用语的功力。8.作者考证“骣马”的“骣”字写法,其用意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9.作者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描述“抹奔子”,赋予了“骑马”不同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通过考证偏僻的方言与古代的书面语的一致性,既证明了“骣马”骑术的历史悠久性,也暗示了插队落户时见到的农耕方式非常落后。②为后文描写骣骑的痛苦设下伏笔。③为自况做准备,插队落户将一群大学生不分专业地安排去做农活,使得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无处发挥,对当时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反对意见。9.①析字。先是对“抹”字进行了传神的解读,为骑马寄予了美好的期许:马奔腾起来后,双手抓着马鬃或缰绳前后耸动,像是在顺着马的长脖颈从前往后来回抹动。②欲抑先扬。运是用博喻描写了熟练骑手“抹奔子”时人与马的奇妙情状,为后文“骑马”的痛苦做伏笔:马像饿虎扑食一样两前腿齐向前扑出,刚一落地后两腿又跟上来点地弹出,波浪式飞跃;人如在浪尖上荡滑板,一波接着一波;(人与马)如雄鹰展翅,上下翻腾。③反讽(对比,反衬)。再从人的屁股与马背的矛盾角度,描述屁股连同尾椎骨经马背这把“骨刀”上下砍剁后的痛苦,但照骑不误,说明肉体上的痛苦远不及精神上的煎熬。④反复(重复)。三十年后在九寨沟找回了“抹奔子”的感觉,对逝去的青春做一次深情的祭奠。【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开朗单纯而不会‘悲从中来’”错误。根据原文“一天,马倌小李子,突然问我们敢不敢骑马?‘敢!’我们七八个男女生齐声答道,并踊跃地举手”“小李子和他的伙伴们就大喊:‘抹奔子!抹奔子!’”,可知小李子用野路子方法骑马,让城里来的大学生羡慕,还热情鼓励大学生“抹奔子”,开朗单纯而不会“悲从中来”,原文无据。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情景交融”错误。根据原文“顿觉风展衣袖,天地入胸,欲扶摇而去,回程时,主人将他的宝马借我一骑,我踩蹬翻身,一抖缰绳,顺着弯弯的山道直冲而下。耳旁风声呼呼,绿树花草倒退而去,我又找回了当年‘抹奔子’”的感觉。”,可知因作者看到壮美的景象,不禁要骑马,并未“情景交融”。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根据原文“这个‘产’马的‘产’直到多年后我才在一本旧字典里查到,应写作‘骣’,也是这个音,释义为:’骑马不加鞍辔。’就是骑光背马。这使我大吃一惊,这么一个偏僻的方言竟上接千载,直通古文,有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可知通过多年后在旧字典中查到“骣”字,考证偏僻的方言与古代的书面语的一致性,“竟上接千载,直通古文”既证明了“骣马”骑术的历史悠久性,“一般放马的人特别是男孩子惯用此法”暗示了插队落户时见到的农耕方式非常落后。根据原文“它硬如铁、窄如刀,就这样一下一下地砍在你的屁股和尾椎骨上,这怎么受得了,所以正规的骑马一定要备鞍子”,可知先写作者的感受,然后写正规的骑马一定要备鞍子,为后文描写骣骑的痛苦设下伏笔。根据原文“人靠衣裳马靠鞍,我们本来以‘骣马’之身入学,经过五年的大学教育,毕业时学校都给配了不同‘鞍具’:天文、生物、化学、历史、建筑………等等。但一出校门就一律被摘鞍除蹬,不分专业,不问对口,轰到这黄沙窝子里来与草木共生同乐。这样想着又不觉悲从中来”,可知通过“骣马”类比作者的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导致大学生不分专业地安排去做农活,使得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无处发挥,对当时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反对意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根据原文“‘奔子’好理解,奔腾之意。妙在这个“抹”字上。因为马奔腾起来后,你的双手抓着马鬃或缰绳,像是在顺着马的长脖颈从前往后来回抹动,十分传神”,可知文中先解释“奔子”一词然后分析其妙处,为骑马寄予了美好的期许:马奔腾起来后,双手抓着马鬃或缰绳前后耸动,像是在顺着马的长脖颈从前往后来回抹动。根据原文“小李子和他的伙伴们就大喊:‘抹奔子!抹奔子!’意即让马跑起来,飞起来。这时马就不是四条腿交错着地了,而是像饿虎扑食一样,两前腿齐向前扑出,刚一落地后两腿又跟上来点地弹出,波浪式飞跃。这才是骑者最享受的时刻,人如在浪尖上荡滑板,一波接着一波;如雄鹰展翅,上下翻腾”“那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抹’了一回‘奔子’,可知文中把“抹奔子”比喻为在浪尖上荡滑板和雄鹰展翅,运用博喻描写了熟练骑手“抹奔子”时人与马的奇妙情状,表现了给骑者带来美好的体验,引出后文“那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抹’了一回‘奔子’,与后文“可是到了晚上就甜尽苦来,乐极生悲”相对,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为后文“骑马”的痛苦做伏笔。根据原文“人的屁股与马背是一对矛盾。……它硬如铁、窄如刀,就这样一下一下地砍在你的屁股和尾椎骨上,这怎么受得了”“这种难言之痛,大约过了一周才幔慢康复。但我们还是照骑不误,西风骏马本无价,秋风黄沙皆有情,天赐之乐何能放过。而且臀底功从磨砺出,骑马乐从苦中来,之后也就渐渐痛少乐多了”,可知前文中先从人的屁股与马背的矛盾角度,描述屁股连同尾椎骨经马背这把“骨刀”上下砍剁后的痛苦,下文中写照骑不误,说明肉体上的痛苦远不及精神上的煎熬,前后采用反衬对比的手法。根据原文“耳边呼呼秋风过,眼观四野花草香”“耳旁风声呼呼,绿树花草倒退而去,我又找回了当年“抹奔子”的感觉”,可知“耳边呼呼秋风过,眼观四野花草香”运用反复(重复)的手法,“我又找回了当年‘抹奔子’的感觉”描写了三十年后在九寨沟找回了“抹奔子”的感觉,表达对逝去的青春做一次深情祭奠。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兹苗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节选自《孟子答梁惠王》)材料二: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节选自《孟子见梁襄王》)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字后对应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彼A夺其B民时C使D不E得耕F耨G以养H其I父母J父母K冻L饿M兄N弟O妻P子Q离R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在材料一中意为“厨房”,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庖”词义相同。B.“孝悌”,“孝”指孝顺父母,“悌”指发爱兄弟,儒家认为这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C.“与”,在材料二中可译为“归附”,此意与成语“岁不我与”的“与”含义不相同。D.“人牧”,“牧”本意为“放牧”,引申为“治理”,故“人牧”往往指统治百姓的国君。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梁惠王不堪于晋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衰落下去,急于向孟子求教解困方法,孟子教他施行仁政。B.文本二是孟子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他认为只要君王不喜欢杀人,天下就有人带领老百姓去投奔他。C.两个文段都以对话为主,前者批评了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后者委婉地批评孑梁襄王喜欢杀人。D.两个交段均表现了孟子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这与其“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观点一致。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14.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主张,大力宣扬“仁政”思想,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其实施“仁政”的措施。【答案】10.CJM11.A12.B13.(1)我视这样的情形为耻辱,希望为死者洗刷耻辱,怎么办才好呢?(2)“看见他(梁襄王)不像国君,靠近他也见不到使人敬畏的地方。”(他)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14.(1)保障民生:免民饥饿,减免死亡;(2)制定善策: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3)教化人民:修其孝悌忠信;(4)善待生命:不嗜杀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彼夺其民时”是主谓宾俱全的句子,应在宾语“民时”后C处断开;“以”是目的连词,连接“耕耨”和“养其父母”,中间不断开;两个“父母”,前一个是“养”的宾语,后一个是“冻饿”的主语,中间J处断开;“父母冻饿”是主谓结构,“兄弟妻子”是“离散”的主语,M处断开。故选CJM。【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厨房;厨师。句意:厨房里有肥嫩的肉。/丁厨师替文惠君杀牛。B.正确。C.正确。归附;等待。句意:那有谁来归附他呢?/时间不等待我们。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带领老百姓去投奔他”错,“引领”这里指伸长脖子,表示深切盼望。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耻”,意动,以……为耻辱;“比”,为、替;“酒”,洗刷;“如之何”,怎么办。(2)“就”,靠近;“所畏”,使人敬畏的地方;“卒然”,“卒”通“猝”,突然;“恶”,怎么、如何。【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保障民生:材料一孟子用类比和比喻的手法告诉梁惠王“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可见孟子认为实施“仁政”应免民饥饿,减免死亡;(2)制定善策:材料一孟子回答梁惠王如何报仇雪耻时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见孟子认为实施“仁政”应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3)教化人民:材料一孟子认为在保证百姓耕作的基础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可见他认为“仁政”还应该修其孝悌忠信;(4)材料一孟子回答梁襄王如何统一天下时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可见他认为应善待生命:不嗜杀人。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和施行暴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无异于驱赶兽类去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尚且厌恶这种行为。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做出类似于驱赶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施行政治)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呢?”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称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就能让他们拿着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疑虑!”材料二: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宋]周邦彦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注】①翠葆:原指帝王仪仗的一种,这里形容竹子的青翠茂盛。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标,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的最后一句是过渡,“小池”既是上句“新荷跳雨”的补笔,又是下片“水摇扇影”的优线。B.词的上片用“转”写出池边小亭栏杆的曲折多姿,下片以一“弄”学写出了柳梢随风曼舞的娇柔。C.整首词随雨布景,对雨来、雨停之景进行刻画;旨在描绘一个青翠欲滴、蜿蜒曲折的郊外竹径。D.词人以新颖的构思和灵巧的笔触,描绘乃一幅情趣盎然的池景图,创造出清新优美的意境。16.宋人曾赞叹周邦彦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作者是如何写出“荷”“燕”“鱼”三种景物的情态之妙的,请简要赏析。【答案】15.C16.写“荷”:比拟手法,以动写静。把落在荷叶上又不断溅起的雨点比作泪珠倾泻,刻画了雨水在新荷上滚落的姿态:以动态的雨滴写出了静态的荷叶的清新可爱。写“燕”:拟人手法。雨停燕回,一个“急”字赋予燕子欲归不能的焦躁和烦乱情态。写“鱼”:拟人手法。“惊”字生动地刻画了游鱼敏锐的条件反射及瞬间变化的情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旨在描绘一个青翠欲滴、蜿蜒曲折的郊外竹径”错误。词人以景写情,融情于景。全词六句,句句写景,通过描绘翠竹成荫、雨打新荷、小径通幽、风牵帘衣、扇影轻摇、残日斜照等画面,渲染了夏日的清爽,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词人闲适惬意的心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意思是新鲜的荷叶上雨滴四溅,仿佛泪珠流下。“跳”赋予“雨”人或物的动作,富有动态美,“泪珠倾”把落在荷叶上又不断溅起的雨点比作泪珠倾泻,生动地刻画了雨水在新荷上滚落的姿态,以“雨”的动态衬托荷叶的“静”态,突出了荷叶的清新可爱。“风约帘衣归燕急”一句意思是帘幕被清风斜斜吹起,雨中的燕子急于归巢。“急”是着急的意思,诗句用来形容“归燕”,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燕以人的情态,大雨初停,因下雨未来得及归巢的燕子着急飞回,“急”字形象地写出燕子在雨来之时欲归不能的焦躁和烦乱情态。“水摇扇影戏鱼惊”意思是水面上摇晃着扇子的影子,惊起了游弋的鱼儿。“惊”是惊吓之意,此处赋予鱼儿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水中的鱼儿感受到水面上摇晃着扇子的影子,迅速四散逃离的画面,写出了鱼儿的反应迅速及敏锐,令人想象鱼儿的迅速游离导致水面的瞬间变化,极具画面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官吏们击鼓敲梆聚集百姓,频繁发号施令,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能繁衍生息、生活安定呢?(2)鲍照面对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以水喻人,写人之贵贱穷通各有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古代诗人常以“对举”的方式让数字入诗,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和“万”。班级即将举行“杜甫诗歌鉴赏会”,小明准备用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来讲数字的“对举”入诗。【答案】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②.且不得暇③.泻水置平地④.各自东西南北流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百年多病独登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辍、飧饔、暇、泻、置、频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既跟他成长的那个时代①,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在其晚年,他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论述至今仍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理论构建方面一块重要和不可撼动的基石。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也注意到生育制度中那种代际关系的反哺模式,是以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②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就有了③的默契。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试图借助“补课”的方式来达到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B.“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国际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C.儒家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代有志于学之人在做人上的共同理解。D.对中国已经变得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费孝通也是从“家”这个概念入手去研究的。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密不可分(息息相关)②无微不至(体贴入微)③不谋而合(所见略同、不谋而同)19.B20.费孝通提出了“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一格局颇具包容性,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仍然离不开这个出发点,这些研究包括了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前文“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和后文“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可知此处内容上费孝通先生的情怀和时代的关系,与后文构成并列关系,所以此处可填“密不可分”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息息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第二处,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内容为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的关怀,横线处的成语作定语修饰关怀,所以此处可填“无微不至”或“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对人非常关心,照顾周到。体贴入微: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第三处,根据前文“传统儒家观念里……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世界观”,可知此处强调两种观念一致,所以此处可填“不谋而合”或“所见略同”或“不谋而同”。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所见略同: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不谋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句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补课”的引号表示表示特殊含义。B.“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引号表示引用。D.“家”的引号表示表示强调。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能力。长句变短句,首先提出主干,单独成句:研究仍然离不开这个出发点。然后根据语意,把“研究”和“这个出发点”的定语修改为三个短句:①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了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