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_第1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_第2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_第3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_第4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身边的土壤单元 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1.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2.通过举例观察、发现总结,进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土2.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激发爱护土地重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景出示:林林去文文家玩:发现一盆生长旺盛的西红柿,林林也想亲手种植一盆这样的西红柿呢?文文和她的同学林林找到了西红柿种子、花盆、小铲子同学们你认为这样能不能种植西红柿了呢?走进情景学习同学们看到这些准备后发现没有土壤,就发出了疑问,去哪里弄些土壤呢?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的探究欲讲授新课一.哪里有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出示土壤的图片2.提问:从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呢?1.观察图片认识土壤,并能想一想身边的土壤是什么样的2.说一说:向小组内的小伙伴介绍自己从哪里找到的土壤图文结合,联系身边的情景认识土壤的土壤出示信息卡片土壤壤发现都有土壤程,房子底下有土壤4.做一做,展示交流: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交流表达促使学生打开思维,让学习更深入让学生在做中集中精力,在展示中获得自信、自豪感分类观察,更深入的体会土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着直置庸着直置庸量斤斤发璃:从少泡边到小烟建都有土壤的记章时降:9月11日填点子置置简地点:发现:二.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之一(1)出示树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到了什性,逐步知道土壤是随处2.说一说,观察土壤中各种生长的生物逐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里,大树才能生长玉米是长在土壤里的,小麦也是在土壤里发芽的,土壤是他们的生长环境么?(3)出示谷子和水稻的图片水稻虽然是长在水里的,其实水的下面也是肥沃的土壤(4)我们发现图中是土豆、胡萝卜、卷心菜、黄瓜,他们也是长在土壤里我们发现了土壤里能长出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5)观察图片,答出这是棉花,七嘴八舌说出自己知道:棉花可以防线,我们穿的棉线衣服就是用它们制作的,棉花籽还可以榨油吃(6)联系生活发现花盆里也是土壤(7)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出图中是土胚房和没有铺设柏油的泥泞路看图说话,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土壤对生物生长的重要性,进而逐步理解我们人类的生活中衣食住行都与土壤有关多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学的是身边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4)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总结:从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5)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总结:土壤与我们的穿衣有直接的关系(6)供我们欣赏的花卉是长在哪里呢?(7)不仅如此,下面这两幅图片也是土壤的功劳总结:从以上大家观察讨论发现土壤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可见它和水一样重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3.引导学生观察土壤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及时给与评价3.采集土壤、观察、记录记住老师的提示:接触土壤后要洗手展示交流:发现的内容是什么?(1):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2)土壤里发现了虫子的尸体(3)还发现了,有虫子的子.....将主动权还给学生,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及时给与鼓励和补充,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当堂检测资源,玉米的生长是不能离开它的。 是不能离开土壤的。着,它的上面生长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是一种重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板书身边的土壤身边的土壤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土壤的组成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2.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2.知道不同的土壤是存在不同的地方,逐步形成保护重点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观察采集到的土壤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呢?说一说:我发现土壤的颗粒有大有小想一想,同桌交流利用实物观察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内容的学习中讲授新课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呢?2.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土壤的组成(1)引导学生实验准备(2)引导学生做一做并回答问题: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引导学生深入实验:将土块充分搅动,然后静置一段时水里有什么?1.观察手中的土壤,小组内交流,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2.小组合作,准备实验烧杯、水、木棒(2)做一做,观察发现:将土块小心的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发现了: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说明了土壤中有空气、沙砾(3)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用木棒将烧杯中的土壤搅动,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长时间静置,观察发现:漂浮通过观察、猜一猜、说一说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体验合作的快乐,让不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及时纠正学生的做法,及时完善学生的结论,让学生学到的科学温馨提示:搅拌要彻底;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4)引导学生第三步实验: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能观察到什么现象?3.师生共同整理实验结论:土壤中主要由:沙砾、黏土、空气、水、小石(转折):同学们交流后发现采集到的土壤颜色是不同的,用手捏的感觉也不同,你观察到了吗?活动2:沙质土、壤土、黏质土1.出示图片:科学认识: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黏滑、细腻;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是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总结:土壤中有腐殖质、黏土、小石子、沙(4)做一做,说一说观察发现:晒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总结:说明土壤中有水分3.展示交流,在“说”中归纳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想一想回答老师的问题1.认识三种土壤础2.观察并比较三种土壤中大础小颗粒含量的差异做一做,说一说:知识更完整引导学生从实验到现象的观察再到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对比”方法的应用,并嘱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观察,多对比(1)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2)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3)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能从哪里找到三种不同的土壤沙土粗糙,黏土细腻;握成团,发现沙土不能,黏土可3.利用老师介绍的科学的方法再次感受三种土壤的不同4.想一想,说一说:(1)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2)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了黏土(3)玉米地里找到了壤士让学生把生活中观察的内容在课堂中展示,鼓励学生生活中多观察,多总结当堂检测 等成分。2.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种。板书活动2:沙质土、沙砾腐殖质黏土—黏粒多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土壤与植物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能通过动手感受三种土壤的疏松程度,并能准确判断适合花2.能正确的使用研究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三种土2.能坚持实验,并能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善于观察,动手、总结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图片中提出问题:这种想象和土壤有关系吗?花生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呢?提示:有的同学见过花生长在黄河边的沙土地里观察图片找不同,说出自己的发现。(1)这一片花生长得真好,粒大又饱满(2)这块地里的花生长得又小又瘪和同桌探讨花生生长的不同通过找不同、联系生活的环节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讲授新课活动1:哪种土壤更疏松(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2)花生开花后,根部长出的果针要深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2.提出问题:花生的生长好坏和土壤的是否松软有关系花生生长的好坏到底与土壤的类型有没有关系呢?3.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验证三种土壤的疏松度(1)认识实验的物品(2)知道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做一做,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辅导1.读一读,记一记。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是否见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花生的生长与土壤有关,有的说太阳、水分等都会影响花生3.做一做,认真观察,及时记录总结(1)准备实验物品:三个塑棒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相信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好学的学习品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做”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变得更有价温馨提示:杯中盛有的不同土壤的量应该一样多。在用木棒戳一戳土壤是(3)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并及时补充,完善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4)土壤的疏松度和什么有关呢?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土壤颗粒的大小(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沙质土壤颗粒间孔隙大,小孔隙少,土壤对植物的意义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2)按照实验的步骤进行操a.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杯中,数量一样多。b.尝试用木棒分别戳一戳三c.比较三种土壤的疏松程(3)展示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颗粒大小大居中小质土壤疏松性好更有利于花生果针深入土壤吸收养分。4.说一说,读一读值及时肯定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雨后的突然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活动2:植物生长与土壤的特性1.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是土壤的保水性能一样吗?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比较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的保水性(3)鼓励学生展示记录结果总结实验的结论:沙质土渗水快,保水性差;粘质土渗水慢,保水性好;壤土的渗水性与保水性居中;3.由此可见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十分1.了解土壤的特性对植物的2.做一做,想一想,记录实验过程。a.将纱布固定在过滤器的正确位置。b.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过滤器中,要求数量一样多。c.分别用烧杯量取150毫升注意加相同量的水。d.静置一段时间,用量筒量取下面杯中水的多少(3)和同学们交流测得的结步步引导,做好衔接,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系统要求学生准确使用实验物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快乐关键,哪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适合什么样的植物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沙土: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适宜种植如薯类、花生、3.合作交流,根据不同的土壤的疏松度和保水性能说一说三种土壤都适合什么样的当堂检测1.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中疏松度最差的是,是2.沙质土壤性好更有利于花生果针深入_吸收是,适合等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小实验我们发现了沙质土壤疏松度最好,黏质土疏松度最差、壤2.通过查阅资料熟悉花生的习性,知3.通过动手实验我们发现黏质土保板书壤土疏松度居中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百变的土壤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对比三种土壤的特性,知道黏质土壤适合捏泥碗。2.知道我国很多的陶器、陶瓷是用土烧制3.知道土不仅能制作陶器,还可以做建筑材料。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2.能够通过对比,动手做一做,知道黏质土是制作陶制品的最佳选择。3.通过搜集资料,总结了生活中土还可以建筑房屋,制作泥塑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2.学会观察生活,知道土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保护土壤的环境保护意识。重点1.对比三种土壤的特性,知道黏质土壤适合捏泥碗。2.知道我国很多的陶器、陶瓷是用土烧制难点能够通过对比,动手做一做,知道黏质土是制作陶制品的最佳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发现了很多古时候的精美陶器。有的知道漂亮的陶器是泥土制作的引入学习(承接)泥土真的能做出很多的物品吗?讲授新课活动1:捏泥碗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非常的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玩过土吗?怎样利用土制作我们想要的物品呢?2.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你用什么土壤制作了玩具?哪一种类型的土壤最适合捏东西呢?3.引导学生操作小实验:捏泥碗(2)出示步骤,引导学生做一做(3)引导学生做一做,小组内交流(4)引导学生展示结果,及时纠正总结:我们发现黏质土黏性最好最1.说一说:自己玩土的经历想一想:自己是怎样用泥土捏小物品的2.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使3.小组合作完成小实验,做一(1)准备实验物品:三种土壤、烧杯、水、三个塑料盘(2)按照实验步骤做一做:a.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塑料盘中,贴好标签;注意土壤的b.把水导入土壤中,然后将水和土搅匀,使三种泥土松软一(3)尝试用几种不同的土捏一个碗,比较哪个更容易成(4)做一做并展示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玩泥土的经历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集中学生的思维,为更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从动手准备实验用品,到按照科学的步骤操作,到总结实验结论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做”中严谨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意识温馨提示:捏完小碗后要洗手奥!4.提问:生活中你还用泥土捏过什么物品呢?5.出示图片,提问:你见过这种工艺吗?你参与过制作吗?6.科学解密:陶器,是用黏土或陶用黏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950-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补充:从古到今,我国的陶器艺术8.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活动2:用土还能做什么1.除了陶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2.展示实物,认识泥土的作用之大(1)土胚房(2)泥土制品一砖瓦4.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还曾5.说一说,有的同学学过陶泥的制作,有的参观过这种制作6.读一读,记一记7.观察,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关8.说一说同学们能说出咖啡杯、茶杯、1.说一说:(1)我们住的房屋(2)我们看到的雕像2.认一认,说一说(1)第一幅图是黄土高原的窑洞;第二幅图片是我国北方相信学生,给学让知识的学习在“说”中更深入的进行联系生活,鼓励善于总结说,然后利用图片认一认,将问题的学习进行归纳,使知识的学(3)提问:为什么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总结:红砖是指实心粘土砖,因其在生产过程中破坏耕地、浪费资源、3.展示图片:泥塑制品一雕像活动3:拓展提升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一般以陶土、高岭土为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陶瓷历史悠久,目前已发现一万年前的陶器碎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陶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瓷器,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而备受世人推崇。地区的土胚房(2)认识我们的砖瓦房是由红砖、红瓦为主要原料改成(3)思考交流:答案五花八门3.进一步认识土制品习更系统给学生思考时间的同时,相信学生也能解决问题当堂检测1.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2.我们发现_土黏性最好,的,因此我国禁止使用_做认真完成,当堂达标建筑材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资源。课堂小结1.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发现黏质土壤更适合捏泥碗。2.通过搜集资料我们发现很多的泥土制成的陶器和瓷器。泥土不仅能制作陶瓷,还能做建筑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泥土(土壤)板书能做什么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交流分享。3.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科学探究:1.会运用网络搜集土壤的颜色,并进行整理归2.能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动手采集本地区的土3.能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的不同和成分含量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重点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交流分难点1.登录小学科学网,上传土壤照片,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你去过北京的中山公园吗?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景观?这些土壤是从各地搜集来的追问:我国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承接)我们自己通过搜集资料来完成我国不同颜色土壤的探究七嘴八舌,有的去过,有的没有去过,去过的同学说出讲授新课一.明确任务(1)采集本地土壤的标本,采用拍(2)网络搜集我国各地不同地区的二.搜集信息(1)选定观察地点(田野里、公园(2)注意:外出考察必须有老师或(3)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需要用到哪些物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及时2.开展野外考察,引领学生明确操作(1)选定观察地点进行考察。(2)记录观察地点和土壤颜色等的3.开展网络调查的需要进行怎样的到什么工具利用网络完成各种颜色土壤资料的三.分享交流商讨后,说一说分工:(1)组内1、2号同学负责采集本地的土壤照片标本(2)组内3、4号同学负责2.熟悉搜集信息的步骤(1)和爸爸(老师)商量选(2)商量确定自己野外考察(3)想一想,说一说:准备好野外考察采集信息的笔2.做一做,记一记观察选好地方的土壤,并用笔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注意用相机拍照取证3.开展网络调查(1)明确需要用到的工具(2)明确搜集信息的关键:我国有哪些颜色的土壤各种颜色的土壤的分布下载图片,整理记录三.做一做,对比学习定为学习目标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明确搜集信息所需要的的东西,作,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正确,有效野外考察和网络搜集信息一定要明确要获取的信息,让学生的目标更明确引导学生打开网页,把观察记录和网四.整理归纳1.引导学生整理并分析自己的资料及同学们分享的土壤资料,说一说有2.引导学生分享交流所查阅的资料(1)黑土发现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其他同学的对比,补充自己的资料四.比一比,学一学1.自己动手整理资料,找出(1)我发现我们国家不同省份的土壤颜色不后(2)我发现我采集的土壤是.....2.分享汇总的土壤资料,说一说,记一记(1)黑土地是是一种性状(2)黄土具有直立性,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例如河南、山西、山西(3)红土地是指红色土壤的土地,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4)青色土是指泥土经水长期浸泡成为大片淤泥,淤泥安徽、浙江等地培养学生用对比的观念看待问题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通过对比完善对土壤内容的学习实验的过程从质(2)黄土(3)红士(4)青色十补充:青色土也就水稻土,也是非常重要的肥沃土壤(5)白色土3.引导学生汇总,五种土壤及所在的4.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为什么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你知道原因吗?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组成的不同;红,或者呈棕红色;土壤中含水分较多时颜色就会变深,含水较少时就会5.归纳解题:我国五色土的大致分布地区,和我国社稷坛的分布是一样(5)土色土是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山西木原工四南昌√4.思考交流:七嘴八舌5.再次将所学知识与我国社稷坛中的五色土对应习,再到总结归纳,让学生从整个学习过程中获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当堂检测1.开展不同颜色土壤调查时应该首2.我国主要有五种颜色的土壤,分别、3.在进行野外考察本地土壤时,除了记笔记,还可以采用的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完成一个实验要通过明确任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等四大步完成。2.通过搜集土壤的信息,我们知道除了野外考察,还以从网上搜集资料。3.通过和其他人的分享交流我们归纳整理了我国的五色土的主要分布地区。板书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我们需要食物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2.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区分各种食物中1.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2.能够正确评价饮食的搭配,作出自己一天饮食的食物“金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2.使学生意识到营养全面的合理性,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重点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区分各种食物中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谈话导入:你喜欢吃饺子吗?追问:饺子有什么营养呢你包过饺子吗?用什么食材呢?和老师互动说出自己的喜好畅所欲言以谈话的形式进入学习,轻松愉悦讲授新课活动1:包饺子的食材提问:你知道你长身体需要什么基本条件吗?2.介绍饺子: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是中国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3.引导学生能够联想——包饺子提出问题:(1)观察饺子的皮和馅,了解它们是哪些食物和原料制成的?1.说一说,全体参与知道食物是人类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2.读一读,联想生活,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3.想一想,说一说有的学生参与家里包饺子的过程,有的是观察过包饺子发的过程,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交流从学生长身体身边的问题入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联系生活,在小组内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2)小组分工,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内和勇5.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食物原料都内和勇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呢?6.不同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不一样。有的含有丰富的淀粉等糖类,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等。提出问题:请分析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自淀粉,主要是平时吃的主食,如米(2)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含量较少,(3)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植物油含有脂肪。注意过这些食品包装袋上的标识吗?这些标签上面展示的是什么信息呢?9.怎样来看这些商品信息呢?(1)看标准含量:含量注意是把每100克还是把每包的重量当做一份来计算。(2)看能量:通常来说,我是用面和水和成的(2)饺子馅有很多种,我喜(3)饺子也可以包成很多形5.观察各种饺子食材,说一说它们的营养是什么?6.小组交流:说一说,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等糖类,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等?7.科学认知:读一读,想一想8.观察超市食物的标签:学生回答:有的注意标签,有的没有注意我们可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9.读一读,学习更多的生活中知道饮食的知识内容学习的设置成先感性认识,再理论提升,符合小学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提供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严谨性让学生把知识渗透到生活中,让学生意识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参考值%,如果≥1,那就是高蛋白量。10.展示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75克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350克活动2:哪种食物里含有淀粉1.淀粉是食物中一种常见的成分。否健康10.认识中国居民合理膳食宝读一读,不断的联系自己的饮食“平衡膳食宝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每配要合理,食物要多样,要做粉?从食物标签到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更深入的学习引导学生说一说:科学认知: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大米、小麦、玉米等,根茎类蔬菜则包括土豆、薯类、山药等。此外,各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也包括在淀粉类食物中怎样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1)我们需要准备实验的哪些物品呢?(2)引导学生做一做:将碘液滴在馒头、米饭、苹果块上,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进行判断。(3)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液颜色变蓝,说明碘液可以测试食物中是(1)血糖会上升:淀粉类食物经过消化,淀粉会转化为糖分,吃太多的淀粉类食物,血糖容易升高,本(2)会发胖:热量高,大量的食用会引起肥胖(3)可以防癌:经常吃各种谷类、豆类、红薯、植物类根茎。食物中的淀粉有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作用,高纤维饮食有可能预防结肠癌、2.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怎样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1)准备:馒头、米饭、苹果块、碘液、实验用吸管(2)做一做,总结归纳黄褐色的碘液滴在馒头、米饭、苹果块是颜色变成蓝紫色。(3)说一说(4)读一读,想想自己的饮食结构中淀粉吃的是否合适想一想自己是否挑食引导学生自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上,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是方法,提升的是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将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当堂检测1.不同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不一 2.包饺子需要准备面粉、说明碘液可以测试食物中是否含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学包饺子和观察饺子,我们知道了饺子需要的食物原料是面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淀粉遇到碘液就会变成蓝紫色,知道碘液可以活动1:包活动1:包活动2:哪种食苹果等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食物的消化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说出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通过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麦芽2.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营养的器官名称,指出这些器官的位置。3.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科学探究,1.体验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初步感受消化的过程。2.能够准确地读取图中的消化器官,并能准确表达其位3.能用语言简单的描述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2.感受探究人体消化的奥秘,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意重点1.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营养的器官名称,指出这些器官的位2.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难点能用语言简单的描述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小场景引入:俊俊和妈妈吃饭,问妈妈:为什么米饭越嚼越甜呢?妈妈说:米饭在口腔中咀嚼的过程联系自己吃米饭的时候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米饭为生活化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中发生变化提问:你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吗?什么越嚼越甜讲授新课活动1: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1.我们一日三餐会吃进很多的食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经过消化,食物的营养2.引导学生说一说:吃入食物后是提问: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想想:口腔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15-20秒钟,口腔牙齿的咀嚼食物,可产生大量的唾液酶,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还在口腔内发生化学变化,帮助胃肠吸收5.提问:请思考:为什么米饭越嚼越甜呢?不断给学生提示,让学生获得更正1.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一日三餐2.说一说: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步是口腔畅所欲言3.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取一小勺米饭,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感受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发现:米饭越嚼越甜和同桌之间交流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4.读一读,初步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知识,并想象着记忆5.想一想,说一说米饭里含有很多东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淀粉。淀粉本来是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联系,将知识进行汇总通过步步以问题引导督促学生思考,对问题的探究逐步加深识,培养学生学习严谨科学的意识活动2:食物消化的过程1.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引导学生做一做:仔细体验吞咽的过程温馨提示: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内部的运动过程。注意要细嚼慢咽哦!2.你发现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吗?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科学提示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的(1)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引导学生用手指一指自己身上的这些器官,比一比看谁指的大致位置准确(2)认知各消化器官的位置a.口腔在人的头部b.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C.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d小肠:在腹腔的下部没有甜味的,但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1.说一说做一做:吃一口食物,在吞咽的过程中仔细体验(1)吞下去的时候好像顺着(2)后来就感觉来到肚子里了(3)如果吃多了,我们就会感到肚子发胀。2.观察发现自主说一说口腔口腔小肠大肠说一说,用手指一指自己身上的这些器官,比一比看谁指的大致位置准确科学认知,读一读,记一记动手做一做,用心感受我们食用食物的过程,将生活体验变成理论知识图文结合,做一做的实践方式指认相结合,更快更好的学习人体各个消化器官肛门是粪便的出口。总结归纳:在这些器官的消化作用下,食物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并被吸收进入人的血管内,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而不能被吸收的食物在各器官中的消化是怎样的呢?4.认识消化过程总结补充:除了这些消化器官,还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等。5.引导学生尝试描述食物在人体内活动3:拓展提升:如何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1.饭前便后要洗手2.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3.不暴饮暴食4.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4.科学认识食物的消化过程(1)食物进入口腔,经过牙齿咀嚼和舌搅拌,与唾液混合,开始消化,初步消化成淀(2)沿食道向下移动。进一步被消化,初步消化成蛋(4)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通过蠕动,继续被消化。食物里的营养在小肠与肠液混合,被大量吸收,从而进入血液。(5)通过蠕动,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5.说一说:通过观察人体的消化过程示意图,尝试描述食物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正确程,让学生对身体的消化食物的过程进行感知,让难以理解的理论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象知识5.饭后不要剧烈运动当堂检测1.米饭里含有很多东西,其中很大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把2.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3.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在小肠器官中被大部分吸认真答题,当堂达标课堂小结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小肠、大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在各个4.通过交流讨论我们知道了该怎样板书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离不开呼吸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探究2.通过探究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呼吸器官,珍爱生命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做一做以小游戏的形闭紧嘴巴,当自己感到难受时,不要坚持注意提示:禁止相互比赛、禁止同学之间相互捏鼻子追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总结:我们离不开呼吸(1)感觉太憋气了,我憋了一会就受不了了(2)没法呼吸,时间长了会缺氧的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感受的同时思考回答问题,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讲授新课活动1:感受呼吸1.提出问题:我们的呼吸和什么有关呢?提示引导学生猜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我们人人离不了。看不见来摸2.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离不开空气,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1)引导学生做一做:平静状态下:吸气和呼气,感受吸气和呼气或者两手分别放在两侧肋骨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提示描述关键词:吸气呼气胸廓归纳总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吸入外界空气;呼气时,胸廓缩小,呼出体内气体活动2:吸气与呼气1.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引导学生说说知道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1.想一想,说一说猜猜谜语描述的是什么,进而知道我们呼吸和空气有关2.做一做,描述自己的感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空气和我们的呼吸有关,形象生动成:感受——总结——感受——总结,难度逐步加大,将问题设置成梯级,将难度降低先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再展示科学严谨的呼吸系统图,让学在吸气与呼气的过程中,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胸廓的变化情况1.说一说: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2.认识呼吸器官2.引导学生通过图示科学认识人体呼吸器官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由许多肺泡组成,周围有丰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3.引导学生思考探讨认识呼吸器官的作用补充解读;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4.引导学生做一做:对照图,在自己身上找到呼吸器官的位置,并用手指(1)吸气过程气蓄(2)呼气过程3.说一说,读一读,联想自身的呼吸(1)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能温暖(3)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咽喉,下端分为左右支(4)肺的特点(5)支气管的特点4.做一做:吸气呼气时,气体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可以用一句话说出来,或者用笔写下来呢?5.展示交流(1)看动态图描述吸气时气体流动过程:吸气依次为:鼻(或口)—咽喉一气管——支气管一肺泡,最(2)动态图描述吸气时气生更易于接受这些抽象的知识联系自身的呼吸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大胆的思考理论学习后鼓励学生从自己身上验证这些呼吸器官,让学生能有学习是为了用的意识利用动态图展示雨增肺肺—气管—咽喉一鼻6.想一想,说一说(1)认识实验的物品:两个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吸管、洗耳球(2)做一做:用洗耳球向一杯石灰水里反复注入空用吸管向另一杯石灰水中吹气认真观察发现了什么?(3)展示交流:用吸管吹用洗耳球注空气的石灰水并说一说为什么?7.读一读,记一记想一想,说一说呼吸气体的过程更形象生动引导学生实验过程中自己动手、观察发现,发现更易于学生接受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相同吗?(1)引导学生做小实验,认识准备的密(2)分别往两个烧杯中导入50毫升密(3)引导学生说出试验后发现的问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7.归纳总结:呼吸就是吸入氧气,呼我们呼吸空气只吸收了部分氧气,大呼出的气体不全是二氧化碳,只是二活动3: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不要吸烟!不随地吐痰不挖鼻孔戴口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当堂检测1.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认真完成,当堂达标口腔气管课堂小结板书鼻(口)、咽、喉、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设计并制作通过肺活量大小的比较,意识到增强参加体育运动的意愿,并通过增强锻炼重点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设计并制作简难点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大小,尝试通过分析实验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开元旦联欢会,比赛吹气提出问题:比一比,谁吹得大?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吹得大,有的吹得小呢?这跟什么有关呢?吹气球比赛想一想为什么年龄相当的我们为什么有的吹得大,有的吹得小?与肺活量有关利用相关活动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好奇心讲授新课活动1:任务(1)什么是肺活量?(2)肺活量的测量单位是什么?(3)怎样测量肺活量?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什么?2.引导学生科学认知——肺活量温馨提示:通常,肺活量越大,肺功1.想一想,说一说2.读一读,记一记:肺活量: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将问题集中让学习,让学生体验乐,及时给与学生科学正确的解释3.认识肺活量计活动2:设计1.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简易的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呢?引导学生探讨我们应该注意收集气体2.引导学生想一想该怎样设计呢?(2)你的设想是怎样的,利用了那(3)使用到的工具和材料是什么?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水也占据一定的空间。容器中水的空间被空气占据时,水就会被排出容器。通过测量被排出水的体积或者容器内空气的体4.引导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设计单位:毫升3.观察肺活量计有吹嘴、软管、还有电子仪器等4.讨论怎样使用肺活量计(1)自然站立,手握吹嘴,深吸气(2)将嘴对着吹嘴慢慢呼测量呼出的气体量——将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1)如何收集气体.利用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利用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3.总结收集气体的原理,然后总结怎样结合通过测量水的量来测量气体的量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开展讨论,让合作学生更有效先现象,再理论,让高深的知识分解成生活中的小知识,降低理解难度活动3:制作1.引导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并动手参与做一做。2.测一测:如何确定瓶身的刻度?活动4:测试1.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自制的肺活量计测量同学的肺活量,提出要求:小组内的小伙伴合作,每一个人都参与测试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简易肺活量计,并让同组内的小伙伴进行记录活动5:评价与改进1.请写出自制的简易肺活量计在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水槽、塑料瓶、塑料软管、吹嘴、水1.做一做:按照设计,利用工具和才来,动手做起来。2.想一想:利用记号笔做好记录奥!1.做一做: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扣在盛着水的水槽里,把塑料软管插入瓶中,在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好吹嘴。深吸一口气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动起来,乐,获得知识2.和小伙伴交流,想办法解决。拓展:同学们你喜欢运动吗?运动有什么好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肺活量是不是更大?2.展示交流:组员1组员2组员3组员5交流讨论,进行改正开展讨论,联系生活当堂检测1.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单位是2.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叫做肺活量5.我们自制简易肺活量计用到的材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肺活量以及怎样测量肺活量2.通过自制简易肺活量计我们能科板书水槽、塑料瓶、吸管、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健康生活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能列举保护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方法。2.尝试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生活习惯,分析哪些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2.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重点难点理解和运用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境引入:请同学们评价这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吗?小军:才10点半,你就感到头晕,你早晨是不是没吃饭?小伟:早晨不愿意吃饭,就吃了一点粥追问: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各抒己见,评价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不吃展示交流:我认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让学生评价吃早餐的方式,引进而更好的引入新内容的探究讲授新课活动1:生活习惯小调查一个人的健康与他的日常生活习惯有1.引导学生在班级里做一个调查,了解同学们有哪些影响健康的行为或生2.一个人的健康与他的哪些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你吃饭时是否大声说笑?你吃饭时细嚼慢咽吗?你是否经常不吃蔬菜?你经常吃油炸的食品吗?你经常暴饮暴食吗?你会远离吸烟的环境吗?你经常会保持空气流通吗?你经常运动吗?你每天早晚都刷牙吗?4.总结: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展开调查,说一说,想一想3.开展调查,填写调查表 使时是声美8 使4.认识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究卫生;科学不迷信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健康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动起来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合作学习更有效让学生的学习更系统完整5.提问: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不爱吃!不爱吃!不好吃!活动2: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1.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帮助我们预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提醒学生劳逸结合;勤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积极参加有益的户外活动;3.追问: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呢?总结:当身体处于良好状态时,我们4.追问:怎样才能做到身体健康?5.想一想,说一说:(1)产生的影响:体内血糖降低大脑迟钝,反应能力下降超重肥胖,免疫功能下降体弱多病营养不良、贫血(2)在吞咽的时候,会厌说话就要呼吸,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就有可能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1.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的良好习惯洗手,讲卫生;按时睡觉;坚持运动锻炼3.说一说:身体健康是我们4.说一说: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经常参加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远离吸烟等不良环境逐步渗透在学生去,让所学知识活,学有所用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的补充,拓面,让学生明白健康的方式的重要性当堂检测1.一个人的健康与他的日常生活习认真完成,当堂达标2.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3.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帮助我们预4.请列举出你生活中健康的生活方式?课堂小结2.通过交流和分享我们知道了养成健板书活动1:生活息时间;远离吸烟等不良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一株番茄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观察——交流——记录”的科学2.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不同植物2.体验共同学习的探究乐趣,尊重他人意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重点通过对比不同植物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是什么吗?同学们,你喜欢吃番茄吗?番茄是什么样的,你会描述吗?一株番茄由哪些部分呢?或者西红柿这圆圆的、红红的番茄是长在哪里的呢?聊天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讲授新课活动1:一株番茄由什么组成1.你知道番茄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吗?2.展示美味的番茄菜,引导学生说一说——番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承接)我们吃到都是番茄的果实,那么一株番茄是由什么组成的呢?(1)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1.说一说,读一读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2.说一说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是我们3.想一想,说一说:(1)这棵植株的形态(高度)用贴近生活的话“说”,积极活跃思维将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难度,行观察呢?(2)果实里面有什么呢?(3)提示:远看形,近看物温馨提示:将观察结果填写在图番茄果实分为:果皮、果肉、种子4.引导学生归纳填写番茄观察记录。活动2:观察其他植物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体复杂,大约有40万种左右,地球上的生物大部分靠着植物直接或间接1.引导学生说一说从低矮的小草,到挺拔的大树,这些植物的“身体”有什么共同之处?2.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植物——水稻、辣椒,说出他它们的组成器官教师巡视给学生疫指导3.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辣椒与水稻引导学生对比番茄、辣椒、水稻的(2)植株组成(根、茎、叶、花、果实等)4.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接:根序比较发达。接:根序比较发达。1.说一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分享,每个人至少说出三种并通过读图,填图,加深学生对番茄植株的认识在展示中增长学生的自信,在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已有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获得更深的理论认知2.观察与发现:观察辣椒、水稻等植物,并与番茄植株进行比较,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同3.展示与交流:(1)辣椒(2)水稻以填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各种构,形象,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4.鼓励学生书写整理辣椒、水稻的资料名片:鼓励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成果,分享收获,改正自己的作品展示更优秀的作品:4.展示与分享:网模植栋网模植栋有激章色损计:推某悲。计面光消范:量自色我者鲜自色比接小眼实:得色项工色,长行建形、医年角别程系当堂检测请写出下图中番茄植株的各部分组成。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果实课堂小结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番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2.通过观察水稻和辣椒植株,并和番茄植株对标我们发现绿色开花板书组成:根、茎、叶、观察对比水稻、组成:根、茎、叶、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植物的叶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同种植物的叶子有不同的生长阶段,但具有基本相同的形(2)不同种植物的叶子一般都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1)对叶子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能描述叶子的外形特征。(2)整理收集到的观察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发现叶子的共同特(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态度和意(2)让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重点通过观察,对比出叶子的异同点,知道植物的叶子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难点对叶子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能描述叶子的外形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谈话引入:你搜集到树叶了吗?你是从哪里搜集到的树叶吗?这些植物的叶子有相同的地方吗?说一说,交流体验准确地说出植物的器官,根、谈话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的追问: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是哪些?(承接)叶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利用搜集到的植物的叶子学习研究植物的叶的特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学习讲授新课活动1:形形色色的叶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观察一种植物的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叶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特点?重点从形状、颜色、大小、细节等方面进行观察1.读一读:叶子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侧边发育自植物的茎的叶原基。叶内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通过叶的气植物的叶子的颜色大多是(2)我发现在一棵植物枝条上的叶子的形状也是几乎一(3)我发现这些叶子有大有小,大小不一。(4)我发现这些叶子都有很3.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吗?做一做,说一说,填写记录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植物叶的作用开展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有目的性观察内容从观察一株植物的叶到对比多种植物的叶,由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逐步总结规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4.开展合作探究(二)引导学生完成(1)数一数,你们小组收集了几片叶子?(2)分一分,其中共有几种植物的叶?(3)将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单(一)中(1)观察比较不同种类叶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2)并将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单(二)中。5.比较观察:1,不同点;6.说一说,认一认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1.认一认:2.观察发现:收集几种常见植物的叶,观察它们的叶脉观察它们的叶脉有什么特点?(1)紫苏叶的叶脉看起来就像渔网一样(2)竹叶的叶脉看起来就像平行的一样(3)白兰叶的叶脉看起来就像羽毛排列的一样3.动手画一画:步步引导,由易到难,让学生的探究有目的性,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观察与发现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画一画,让学生动起来,更深刻的认识叶脉的类型叶片叶片活动2:叶片上的纹路1.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些线条纹路,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树叶的什么吗?像这种像线条一样的纹路就是叶片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究三:观察叶脉(1)观察并跟组员描述不同植物的叶脉。(2)尝试将叶脉形状画在白纸上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员展示成果。3.引导学生画一画:总结:植物叶的叶脉的类型有网状脉、平行状脉、羽状脉4.归纳整理:在叶片中,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部位叫做叶脉。有些叶脉成平行分布,例如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的,叶脉只是活动3:拓展提升1.认识叶子的一生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2.认识叶子的用途葵叶扇鼓励学生说一说4.读一读:呈平行分布的叶脉叫平行脉。呈网状分布的叶脉叫网叶精叶精叶片1.许多植物的叶在春天长出了叶芽,然后长成小小的嫩到了秋天就枯黄死去了,完成了叶的一生。2.说一说当堂检测1.叶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的气孔实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吐柄组成,叶脉只是叶片的一部分。3.呈平行分布的叶脉叫平行脉。呈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观察一种植物的叶和多种植物的叶我们知道了植物的叶是由叶2.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植物的叶脉我们知道了叶脉分为网状叶脉、平行叶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的叶的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板书-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植物的茎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茎的四种形态:直立茎、匍匐茎、攀1.能够比较直立茎和匍匐茎,缠绕茎和攀缘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培养科学严谨2.愿意与同学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合作重点能够比较直立茎和匍匐茎,缠绕茎和攀缘茎的相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或者实物)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吗?观看图片或者实物,说一说能说出这是植物的茎观看图片或者有条件的展示实物,激发学生的这是益母草的茎,你发现了什么?其它植物的茎也是这样的吗?植物的茎都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益母草的茎上排着一层层学习兴趣,通过一种植物的茎让学生感知茎,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活动1:茎上长着什么1.引导学生详细、系统的观察益母草的茎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观察任务2:不同植物的茎:这些茎上都长着什么?(1)观察柑橘与李的茎上长着什么?(2)进一步对比观察要求:请和组内的小伙伴交流,并用简图做好记录3.引导学生思考:你通过观察多种植物的茎,你会发现什么?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活动2:茎的形态1.观察这些植物的茎一样吗?有什么区别?1.观察发现:益母草的茎上长着什么长着叶、花和根2.观察发现(1)观察柑橘和李的茎柑橘的茎上长着叶和果实李的茎上长着叶和花(2)多种角度、多种植物从而归纳茎上长着:植物的茎上长着叶、花、果、种子、根。茎上有节,节3.说一说:茎把植物的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1.观察发现,交流记录通过观察一种植物的茎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知通过多种植物的对比让学生知道植物的茎上长着律,让学生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同时要有随时记录的好习惯(1)草莓茎的生长有什么特点?它的茎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像士兵匍匐前进总结:这是匍匐茎追问:还有哪些植物的茎是匍匐茎?(2)豌豆的茎生长有什么特点?总结:这种茎叫做攀缘茎靠卷须或吸盘的器官附着在别的东西(3)莺萝松的茎生长有什么特点?总结:这种茎叫做缠绕茎特点:缠绕茎是自身无法直立,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的藤茎。茎幼2.想一想、说一说(1)观察草莓草莓的茎匍匐在地上列举:西瓜和地瓜的茎(2)观察豌豆的茎豌豆利用卷须攀附在其它列举像豌豆攀缘的茎的植(3)观察莺萝松的茎葛萝松缠绕在其它物体上通过列举士兵匍匐前进让学生理通过举例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观察,科学认知、再举例认识相同特点的植物,加深学生对该特点的认知小时期较为柔软,不能直立。如苦瓜、(4)竹子的茎生长有什么特点?总结:这种茎叫做直立茎(4)观察竹子的茎总结特点:植物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者称直立茎如向日葵。大部分植物是直立茎明显地背地生长的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4.归纳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利用图片归纳植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植物茎的认识总结: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从而最大可能的接受阳光进行光4.思考:植物的茎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目的观察茎的作用总结: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活动3:认识地下茎在地下水平生长的粗壮的茎,在其上也有节和芽,但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变化,属变态茎。其功能主要是贮藏养充分认识料。当堂检测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2.我们知道了茎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板书着什么叶、花、果实、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植物的根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能力培养2.通过探究根的分布,学习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吗?小军和晓琳在菜园里发现了辣椒和葱提问:你知道关于根的哪些知识?植物的根都有什么特点?说一说观察图片(实物),认识这是根自由发挥说一说自己对根了解多少利用实物或者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讲授新课活动1:观察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土壤里,它也是1.说一说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2)讨论描述葱和大豆的(3)小组内全员参与,分3.展示交流,主动参与(1)葱的根都是长度差不多的细跟,没有一条很粗(2)大豆的根能看出有一条很粗的根,周围又生长4.思考交流:认识根的不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收获思考展示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信心先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知,再学习科学定义,便于学生接受2.不同植物的根形态上有什么特征?(1)观察葱的根(2)观察大豆的根5.科学定义:当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幼根突破种皮,与地面垂直向下生长为主根。当主根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从其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侧根。除了主题题障6.根据图片展示的根分一6.引导学生分一分:分哪些根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直根系:向日葵、芹菜须根系:玉米、小麦、仙人掌进一步认识胡萝卜是肉质直根(变态根或贮藏根)根一般生长在土壤里,有(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帮助植物2.动手做一做:剪刀、胶带、报纸、扭扭棒、塑料托盘、沙a用胶带将剪成条的报纸粘在一起。b将报纸固定成植株茎的c将扭扭棒连接在报纸上,扭扭棒代表树根d将报纸和扭扭棒埋在有水沙子里(3)发现与交流沙子将模拟植株固定了——说明根有固定植物的内容设置梯度逐步加大,引导学生步步思考,能让好学生吃透,能让中有学生学懂引导学生通过思究,培养问题意识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意识和习惯向日解活动2:扎根土壤的秘密1.引导学生思考:根在植物体中有什么作用?植物体能固定在地上,是根在起作用吗?2.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目的:植物的根究竞是如何固定植物的呢?(2)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3)引导学生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3.追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冬天草莓、薄荷的地上部分都枯萎了,可到了第二年春天,它又会发出嫩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植物根的作a.固定植物b.吸收水分c.吸收养分d.贮藏营养物质e.少数植物的根还有繁殖的作用活动3:观察根的分布1.引导学生做一做:把一株植物的根完整的挖出来。洗去根上的泥土,用尺子量一量根的长度和宽度。观察这种植物(1)骆驼刺的根作用。通过观察上半部分的报纸湿了,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等营养物质的作用。3.想一想,说一说:说明少数植物的根具有繁殖的功能。4.主动说一说,和同学们交流1.做一做,想一想(1)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的很深,很广,目的是为了吸取土壤中的水分。(2)草原植物的根长的密密麻麻,多数草原植物的3.读一读,记一记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善于总结新知,在“探讨”中升华知识的理解(2)草原上生长的草总结:不同环境,植物根的分布是不同根扎入土壤的深度,随植物的种类和土壤的质地不同而不同。我国的枣树,生长在干早土壤或丘陵地区,垂直根可以深达12米左右。有些蔬菜,根钻入土中也有1米左右。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在干旱的环境里,它们的根都练就了一套深入土层的本领。当堂检测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土壤里,它也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葱的根都是长度差不多的细根,没有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3.通过观察不同地区的植物的根的分布知道了不同地区的根的深度和疏密板书直根系须根系课题植物的花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解剖桃花,认识各部分2.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不乱采重点难点能用简单地实验器材做观察花的构造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中观察、分类、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你能说出图中植物的哪一部分?追问:你喜欢花吗?你知道花有什么结构吗?这些美丽的花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思考交流采用提问问题的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思考、表达的乐趣讲授新课活动1:观察植物的花出示图片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不同的花是否(1)请观察木棉花、梅花、桃花、杜(2)观察不同植物的花,说一说这些(1)观察桃花的结构:补充:桃花的花朵为单生,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粉红色等,花瓣有重瓣或半重瓣。花期是在3-4月份之间,变1.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花,初步感受花的不同的世界(1)桃花的构造组成: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探究的过程从感受入手,逐步引察,记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补充相应的资料,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英雄般的壮观,花葩的颜色红得犹如壮士的风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补充:梅花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片卵形或近圆形;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补充: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么?活动2:解剖一朵花1.提出问题:请思考:花的构造都一样吗?我们应该怎样研究?2.布置任务:选择一朵花,用镊子按3.引导学生解剖花朵,给与探究解剖(2)木棉花的构造组成: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3)梅花的构造组成: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4)梅花的构造组成:花4.说一说:自然界中的种类繁多的花的组成部分有的1.科学认知:在科学研究中,生物学家常常使用解剖的方法来了解植物体的结2.明确要求和步骤:用眼睛根据各个部分的外形特征进行整理和分类,归纳并描3.小组合作,尝试着做一惯引导学生学习一的,有的放矢开展小组合作学指控制镊子的松紧,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外的顺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的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进行分行,分类摆好,4.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花的构造:江江】4花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除此之外,由花瓣组成的花冠和萼片组成的花萼也是花的组成部分。3.和同学们共同总结:根据花的构造状况,花可以分为完全花来和不完全花两类。观察记录先看桃花的萼片和花瓣,解剖后再看桃花的雄蕊和雌蕊,就是在由外到内观察。4.根据图片展示科学的认识花朵的构造。一朵花包括花萼、花冠、雌蕊、雄蕊等结构。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冠由许多花瓣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1.开展活动,发现交流:在校园里寻找几种植物的花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结构的异同。2.观察发现,交流展示3.科学认知(1)在一朵花中,花萼、习,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在“做”中获得新知,在“说”中获得自信再观察和讨论过后展示更精确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体验获的知识的过程桃花、木棉花、梅花。(2)在一朵花中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蕊或雌蕊;桑树花、栗树花缺花瓣、雄蕊或雌蕊;杨树花、柳树花缺萼片、花瓣、雄蕊或雌蕊。当堂检测1.木棉花由花萼、花冠、雌蕊、雄蕊组成。2.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冠由许多雄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在一朵花中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4.例如白菜花、桃花、木棉花、梅花属于完全花。认真完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1.通过观察桃花、木棉花、梅花、杜鹃花的组成,我们发现它们的组成是不同的,主要有花萼、花冠、雌蕊、雄蕊等。2.通过解剖桃花,我们知道了怎样去解剖观察探究一朵花的组成。3.通过对比不同的植物花的组成我们知道根据花的组成不同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活动1:观察植物的花活动2:解剖一活动1:观察植物的花活动2:解剖一朵花活动3:比较不要求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果实和种子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果实的结构,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科学探究1.能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2.能正确地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愿意分享,乐于倾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和欲重点了解常见果实的结构,知道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实物或者图片,观察实物或者图片,回答问题。图中展示的果实利用实物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看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器官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对话,引出桃子的问题:桃核是种子吗?知道图中展示的种子看图说话,读一读:在家里的客厅,妍妍和波波坐在沙发上吃桃。茶几上摆放着一盘桃子。妍妍手里各拿着桃子在吃桃。波波吃得快,手里只剩下桃核。图说话的形式讲授新课活动1:解剖桃子(1)果实就是种子吗?(2)种子和果实之间有什么关系?(3)果实的内部有什么秘密?(1)探究目的:植物的果实虽然多种多样,但通过解剖可以发现它们在构造(2)探究准备:以桃子为例来研究果(3)温馨提示:a.使用道具是应当注意力集中,不用刀具比划、打闹,更不能拿着刀具互相开玩笑,以免误伤别人来,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不要使刀具的尖和刃部突出、暴露在外,以防止刀具被碰落而伤人或者有人不慎触碰而1.想一想,说一说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桌听,然后在班内展示明确任务,做好观察研究的准备(1)实验准备:玻璃盘、读清要求,严格按照要求A.先将桃进行横切(把桃横放,从上向下从中部拦腰切开)B然后再将桃进行纵切(把桃直立放好,沿桃的纵轴从上向下切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说”的时间留给学生在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的同时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横切纵切横切纵切提示学生:观察桃子的组成,并做好记录。提问问题:请思考:桃核就是种子吗?如果不是该怎样找到桃子的种子?4.引导学生再观察:桃核有个厚厚的硬壳5.引导学生科学认知:果皮是指果实外壳或外皮,而平常生活中说的果皮一般成熟的果皮一般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有的富于浆汁或肉质化,如肉果中的桃、杏可食用的部分便是中内果皮在最里面一层,有的硬质6.归纳整理:桃子是桃的果实。桃子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种子和果皮。活动2:果实的结构通过解剖我们知道桃子由果皮和种子1.提出问题:其他植物的果实是否也具有着两部分结构呢?3.发现交流:桃子的内部果肉4.做一做:将硬壳敲开,说一说你的发现?发现了种子5.读一读,进一步明确桃子内部的结构6.归纳整理——分解图片1.说一说2.做一做,观察,说一说将内容分解开,逐步加深难度,要让大多数的学生会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