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突变、选择和隔离是新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哪项是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基因突变

B.选择

C.基因重组

D.隔离参考答案:D2.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a,如果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c个,则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A.a-18(c-n)/c

B.a+18(c-n)/c

C.c-18(c-n)/a

D.c+18(c-n)/a参考答案:B3.如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参考答案:A4.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所含的酶功能基本相同

C.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参考答案:B5.下列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和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B.葡萄糖、果糖、蔗糖均为还原性糖C.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维生素DD.糖类和脂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参考答案:A6.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染色体组成最可能是(

A.20条常染色体+X

B.20条常染色体+YC.40条常染色体+XY

D.40条常染色体+YY参考答案:D7.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连续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过程中B.处于①和③时期的细胞分别为精(卵)原细胞和次级精(卵)母细胞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③时期D.图中b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相对数量的变化,c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相对数量的变化参考答案:C分析题图可知:图示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量变化规律,其中a的数量由2N→4N→2N→N,应为DNA;b的数量由2N→2N→N→N,应为染色体;c的数量由0→4N→2N→0,应为染色单体。①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精(卵)原细胞;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可表示次级精(卵)母细胞;④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可表示精细胞。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处于①和③时期的细胞分别为精(卵)原细胞和次级精(卵)母细胞,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以上分析可知,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相对数量的变化,c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相对数量的变化,D正确。8.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mol15mol30mol产生酒精的量9mol6.5mol6mol0mol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a值约为0C.氧浓度为c时,所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参考答案:C9.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参考答案:A10.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A.I、Mg、Fe B.Cu、Mg、I C.I、Fe、Mg D.Fe、Mg、I参考答案:C【考点】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细胞中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其功能为:(1)化合态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2)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解答】解: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识记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掌握一些常考的实例,并能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

11.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凋亡和坏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具有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的功能③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④对多细胞生物来说,体内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状态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分化不会改变遗传信息;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明确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识记细胞癌变的特征。【详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粘着性下降有关,①正确;细胞凋亡具有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的功能,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对生物体是不利的,②错误;细胞癌变,细胞分裂能力增强,细胞周期缩短;凋亡细胞没有细胞周期,③错误;对多细胞生物来说,体内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的状态,④正确,故选B。【点睛】(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12.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有助于研磨充分B.滤液细线应浸入在层析液中C.无水乙醇在色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中的作用是提取色素D.滤纸条上分离的色素带由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黄素、叶绿素b参考答案:C【分析】(1)提取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在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分子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离开。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液中。(3)分离的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如图所示:【详解】A、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A错误;B、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在层析液中,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或色素较少,B错误;C、无水乙醇在色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中的作用是提取色素,因为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C正确;D、滤纸条上分离的色素带由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1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新物种的形成必然要经过地理隔离C、不同种群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的隔离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B14.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参考答案:C15.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下列对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导致细胞恶性增长

B.癌细胞内水分减少,同时有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等特征

C.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D.烟焦油等化学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参考答案:B略16.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下列有关“蚕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蚕丝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蚕丝形成过程一定有水产生C.蚕丝服装可以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D.蚕丝中一定含有化学元素C、H、O、N、P、Mg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蛋白质是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生成,其形成过程一定有水产生,B正确;蛋白酶会催化蛋白质水解,破坏衣物,C错误;蛋白质中一定含有化学元素C、H、O、N,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如右图所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参考答案:C18.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能力的变化应是(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不变

D.等于零参考答案:B19.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A.胰岛素

B.胆固醇

C.维生素D

D.核酸参考答案:D20.一动物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8、8

B.2、4、8

C.8、16、16

D.8、0、8参考答案:A2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参考答案:B22.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约有8种

B.a的结构中都只含有一个“一NH2”和一个“一COOH”C.B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参考答案:C23.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交叉互换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④⑥①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④③⑥②①参考答案:24.下面两表是一组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生物体的含水量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藻类高等动物含水量(%)9780~8578659060~80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脏血液脑含水量(%)102276798384①自由水含量多于结合水

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④生物体的含水量与年龄、性别有关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参考答案:B25.在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哪个层次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参考答案:B26.某同学总结了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参考答案:A27.下面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28.如表是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数量31510810132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108:101:32≈9:3:3:1,分离比的系数之和为16,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双杂合子AaBb,表现型为黄色圆粒.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两种情况,可能是黄色圆粒豌豆(AABB)与绿色皱粒豌豆(aabb)杂交;也可能是黄色皱粒豌豆(AAbb)与绿色圆粒豌豆(aaBB)杂交.【解答】解:A、根据F2中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可以判断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根据F2中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可以判断圆粒对皱粒为显性,A正确;B、根据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108:101:32≈9:3:3:1,分离比的系数之和为16,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F1的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AaBb,C错误;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两种情况,可能是黄色圆粒豌豆(AABB)与绿色皱粒豌豆(aabb)杂交;也可能是黄色皱粒豌豆(AAbb)与绿色圆粒豌豆(aaBB)杂交,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所以很多自由组合的题目都可以拆分成分离定律来解题.29.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制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30天苏丹Ⅲ试剂显色D第40天碘液显色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图形可知,可溶性糖在40天中都存在,第30天后淀粉不存在,脂肪从第10天开始增加,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第10天,有可溶性糖存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所以在第20天用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B错误;C、第30天,细胞中脂肪含量较高,用苏丹Ⅲ试剂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C正确;D、第40天,细胞中没有淀粉,所以用碘液不会出现蓝色,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转化及鉴定,考查对图形的分析,通过对图形分析判断不同天数细胞中化合物存在情况。30.某三倍体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下图表示正常体细胞的是参考答案:A31.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参考答案:D32.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③用烟草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参考答案:B3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

)A.半乳糖

B.葡萄糖

C.乳糖

D.果糖参考答案:C34.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高茎和矮茎杂交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①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②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③在杂种一代形成配子时,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④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都是随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的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35.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63H103N17S2O18的多肽,其中含有3个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链中最多有肽键多少个

A.16

B.15

C.14

D.13参考答案:D36.下列哪一项不是精子、卵细胞发生的区别:A.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B.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个数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参考答案:D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1)精子的减数两次分裂是连续的,场所唯一(MⅠ和MⅡ的场所都是睾丸);而卵子的两次分裂是不连续的,场所不唯一.(MⅠ场所在卵巢,MⅡ场所在输卵管中)(2)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时间不同:精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一直到生殖机能衰退;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胎儿出生前完成的;MⅠ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MⅡ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3)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变形.【考点定位】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7.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参考答案:D38.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①+-部分细胞质壁分离②++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③--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实验所用成熟胡杨细胞细胞液浓度均大于NaCl浓度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可能有抑制作用参考答案:C39.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下列解释最正确的是(

)A.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C.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参考答案:D40.下图为人体细胞合成的某种酶的酶促反应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是高尔基体中合成的B.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保存该酶最适合C.经过0℃和50℃处理后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D.该酶可为胃蛋白酶,在消化道中发挥作用参考答案:D据图分析,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且最适宜pH在2.0左右,说明该酶可能是胃蛋白酶,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下,该酶的活性最高,而酶应该在低温下保存,B错误;经过0℃处理后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而经过50℃处理后的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酶已经失活,活性不能恢复,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酶可能是胃蛋白酶,在消化道发挥作用,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自然界中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请据图回答:(1)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由两对基因控制。如图甲所示,显性基因M控制前体物合成物质A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N控制物质A合成物质B的代谢过程。(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图甲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种。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2)图乙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断)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_片段。②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是。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_片段。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_片段。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_片段。④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实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除第①问外的哪个片段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4MMnnmmNN9︰7(2)Ⅱ2XDYD、XDYd、XdYD、XDY(2分)

Ⅰ或Ⅱ1如果子一代中的雌、雄株中均表现为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