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推断及综合应用学案_第1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推断及综合应用学案_第2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推断及综合应用学案_第3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推断及综合应用学案_第4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推断及综合应用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素化合物推断及综合应用

素养说明:以元素化合物为素材的题目常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以物质转化关系

为主线(命题范围)。角度多样,常与实验、化学理论衔接考查。解答时以物质的

特征性质、特殊反应、特征反应为切入点,结合正推、逆推等方法理清相关物质,

使整个题目前后连贯,然后规范答题。

一'以特征性质或反应为突破口

L特征物理性质

⑴淡黄色固体:Na2O2>S、AgBr;

黑色固体:Mno2、C、CU0、FeO、Fe3O4

(2)有色气体: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b(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So2、NH3、HX(X为F、CKBr、I);无色无味气体:H2、N2、。2、CO2、CO、

CH4、NOo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3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0、H2O2等。

⑷易升华的物质:[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l[紫(红)色]。

(6)Bn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1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

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7)有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Cu(OH)2——蓝色沉淀、CUS、FeS-

黑色沉淀。

2.特征反应现象

⑴燃烧:H2+CI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1+02,

Mg+O2(耀眼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的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Cl2、SO2

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o

(5)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NHi0

(6)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Ak弱酸的锈盐(碳酸铁、硫

化铁等)、弱酸的酸式镂盐(碳酸氢镀、硫氢化铁等)。

⑺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两种气体分别为NH3、HCL

3.特殊反应条件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

可将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0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

链接。

⑵“通电”或“电解”

链接电解氯化钠、硫酸铜等溶液,熔融氯化钠、氧化铝、氯化镁。

⑶光

链接H2+CI2-→

CH4+CI2一雪

AgNO3、HNO3、HClO一纥

4.特殊反应与性质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

(2)常温下能溶解SiCh固体的物质:氢氟酸和NaOH溶液。

(3)Fe(OH)2放置上至气”Ye(0H)3(白色沉淀先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

(4)钝化现象:常温下Fe、Al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

而保护金属不再发生反应。

二'以物质特殊转化关系为突破口

1.直线型转化

A-^→B-→C

(I)X为O2

Na—*"Na2O—1^Na2θ2

N2―ANO->N(h或NH3—ANO-ANO2

S—∙∙SO2—>∙SCh或HzS—∙∙SO2—*SC)3

C—<0—*C02或CH4—>C0—>C02

醇一醛一竣酸

(2)X为CO2

NaOHNa2CO3NaHCOj

(3)X为强酸,如HCl

HCHC

NaAlO2Al(OH)3旦aAlCh

HCHC

Na2CO3士'NaHCO3CO2

(4)X为强碱,如NaOH

.NaOH.,,„.NaOH.

AlCh----►A1(OHT)I3--------NxτaAlθ2

(5)X为Fe

FeFe

CL-JFeCb-JFeCb

(6)X为C

CC

O2-^→CO2—JCo

2.交叉型转化

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一金属:金属+盐一盐+金属,铝热反应。

+

(2)金属一非金属:活泼金属+H2θ(或H)-H2,2Mg+CCh基弊=2Mgo+C。

(3)非金属一非金属:2F2+2H2θ=4HF+θ2,2C+SiCh鱼眼Si+2C0f,C+

H2θ(g)=≡^co+H2,X2+H2S=2HX+SI(X2代表卤素单质)。

(4)非金属一金属,用H2、C冶炼金属。

解题思维路线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

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

(结构特征、

≡(wh≡≡∣验证

【其他特征」

题型一直线转化型

【典例1】(2021.江苏化学,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

实现的是()

A.NaCl(aq)Cb(g)FeeI2(s)

..C,、石灰乳、,CS、燃烧、"〜、

oB.MgCbQq)------>MIrg(OH)2z(s)------>MgO(s)

解析A项,C12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Cl3,错误;B项,MgeI2与Ca(OH)2发生

反应生成Mg(OH)2沉淀,煨烧Mg(OH)2生成MgO固体,正确;C项,S在。2

中燃烧只能生成S02,错误;D项,NH3、CO2和Nael溶液反应生成NaH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I+NH4Cl,错误。

答案B

[对点训练1](2020.合肥调研)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

一步实现的是()

A.Fe1^^(Fe2θ3区咽)FeC13(aq)

B∙N2高温、高唇催化剂JNH3催化兆jf→加热NO

C.Siθ2巨^H2SiO3N3^q)Na2SiO3(叫)

D.AI2O3NH对i&aq)AKOH)3K⅛)Aici3(aq)

解析Fe与水蒸气的反应为:3Fe+4HzO(g)①星Fe3O4+4H2,A项错误;N?+

3H2茴赢易压2NH3、4NH3+5O2催作剂4NO+6H2O,B项正确;SiO2与水不

反应,C项错误;AbCh与NH3∙H2O(aq)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B

题型二律、表考查中的物质推断

【典例2】(2016.课标全国I,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

加。加、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

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QOlmolL"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

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解析由〃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可知Z元素为Cl,〃为C12,

再根据4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可知q为HCIO,由0.0ImoIL-Ir溶液的PH为

2,可判断r为一元强酸,则「为HCl,然后根据〃和P的反应条件,以及S通常

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可知P为烷烧,s为烷煌的氯代物;根据题意,W、X、

Y、Z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四种元素,可进一步推知W、X、Y、Z分别

为H、C、0、CLA项,根据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H<O<C,

错误;B项,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可知非金属性:O>C,再由

CCl4、Clo2中化合价的正负,可知非金属性:O>C1>C,错误;C项,氧的氢化

物可能为H2O或H2O2,常温常压下二者均为液态,正确;D项,碳的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H2CO3为弱酸,错误。

答案C

[对点训练2](2021.山东济宁二模)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

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是B元素常见的固

体单质,乙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

之一。常温下0∙05mol∙L-∣丙溶液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丙的「L2J-匕

⅛η≡,∏η

甲」LlMI

A.简单离子半径:C<D<E

B.元素的非金属性:C>D>E>B

C.由元素A、C、D仅能组成共价化合物

D.由元素B、E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

解析0.05molLr丙溶液PH=1,故丙为H2SO4。由K为无色污染物可知K为

SO2,故乙为H2O2。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甲可能为C、ALFeo结合原子序数小

于氧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知甲为C,故C为N。所以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D

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A项简单离子半径S2->N3一>。2一,错误;B项,元素

非金属性O>N>S>C,错误;C项,NHiNCh为离子化合物,错误;D项,硫

易溶于CS2,可用CS2洗涤试管壁上的残余的硫,正确。

答案D

题型三实验流程中的物质推断

【典例3】(2021•浙江4月选考,25)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kCaCO3、

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B的PHe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解析混合物A加水溶解后得到固体C,固体C加过量硝酸后,得到白色固体

F,由混合物A的成分可知,F的主要成分为H2SiO3,B项正确;蓝色溶液E中

存在C/+,故白色固体混合物A中存在CUSO4,无色气体D为CO2,故白色固

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2CO3,与CUSO4反应生成CUCO3进入固体C,也可

能含有CaCO3,C项错误;溶液B呈无色,说明CUSO4与Na2SiO3或Na2CO3反

应生成CUSiO3或CUCo3沉淀进入固体C,同时生成Na2SO4,故无色溶液B中

一定含有Na2SO4,可能存在KCkNa2CO3、Na2SiO3,溶液的pH≥7,A项正确;

无色溶液B经HNo3酸化后,无沉淀,再加Ag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A中

有KC1,D项正确,故选C。

答案C

[对点训练3]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隔绝空气r

INaFoj加热’

(1.260g)

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ι°

请回答:

(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⑵该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

生。写出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

的影响)。

解析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i,标况下气体

摩尔体积为22.4L∙mo「,故Y的摩尔质量为1.518g∙L^1×22.4L∙mol^1=34g∙mol

τ,结合Na2SO3所含元素可知,Y为H2S,固体X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的溶液

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X中含有Na2S和Na2SC‰°(3)固体X

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的硫生成,故产生淡黄色

2+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θ3+2S+6H=3H2O+3SI。

答案(I)H:S,:HBaSO4

(2)4Na2Sθ3=^=Na2S+3Na2Sθ4

2-+

(3)SO^+2S+6H=3H2O+3SI

题型四化工生产流程中的物质推断

【典例4】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U、HI和IV的氧化剂相同

C.VI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丁为NaHCO3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是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反应V是侯氏制碱法,故

丁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

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

硝酸锭,故乙是一氧化氮,丙是二氧化氮。

答案B

[对点训练4]镒主要用于钢铁工业生产镒合金钢,镒的化合物有+2、+4、+

6、+7等多种变价,以菱锦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少量铁、银、钻等碳

酸盐杂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生产金属锌和高锌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⑴除杂1过程加入Mn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