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练习10(离子共存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选择练习10(离子共存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选择练习10(离子共存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选择练习10(离子共存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选择练习10(离子共存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

选择专练10(离子共存)

1.下列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是

A.FeCI3、NazSOcNaCl

B.BaCI2、Na2CO3>NaOH

C.NaNc)3、Na2CO3,KCI

D.K2SO4,NaNO3、NH4Cl

【答案】D

【解析】PH为1的溶液显酸性。A.FeCh、Na2SO4,NaCl中,FeCh为黄色,与题意不符。B.BaCh>

Na2CO3,NaOHΦ,BaCb与Na2CO3不能共存,会生成碳酸钢沉淀,另外NazCCh与酸性溶液不能

共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题意不符。C.NaNCh、NazCCh、Kel中,NazCCh与酸性溶液不能共

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题意不符。D.K2SO4、NaNO*NH4CI中,相互不会反应,与酸性溶液

也不会反应,且溶液为无色,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I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CUCI2、KNO3、NaClB.NaOH›K2CO3、Na2SO4

C.K2SO4>NaNo3、NH4ClD.BaCI2、KNo3、AgNO3

【答案】C

【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能反应,且能在酸性溶

液中共存,但CUCb溶于水呈蓝色,不符合题意;B、OH-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K2CO3中的

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

三者之间不能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题意;D、AgNOkBaCl2反应

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BaeI2、KNo3、AgN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故

选:C。

3.在PH=I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3+

A.K+、OH-、NO;、CΓB.NH;、Fe^Cl'NO3

2++

C.Ba,CO;、Cl'NO3-D.K›Na+、SOMCl"

【答案】D

【解析】在PH=I的无色透明溶液,说明该溶液是呈酸性且无色的。A.OH-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

会与H+结合成水,选项A错;B.含有Fe?+的溶液呈黄色,选项B错;C.CO;在酸性的条件下不能

存在,会反应生成水和:氧化碳,且会和Ba?+结合成BaCo3沉淀,选项C错;D.K+、Na+,SO;、

Cr溶液是无色的,且都能在在酸性条件下共存,选项D正确;故选:D。

4.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No3、NaCkKNO3、(NH4)2SO4

B.H2SO4、HCkAgNO3、Na2SO4

C.KMno八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kK2CO3、NaOH

【答案】D

【解析】pH=13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A、硫酸饿中的镂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

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硫酸、盐酸中的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且硝酸银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银能与稀硫酸、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银白色沉

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高锯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氯化铜中的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

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铁中的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不符合题意;D、硫酸钾、氯化钠、碳酸钾,氢氧化钠在PH=I3的溶液中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

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5.己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aOH,X、BaCl2,其中X可能是

A.CuSO4B.K2CO3C.NaNO3D.FeCl3

【答案】C

【解析】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共存。错误。B、碳酸钾和氯

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铁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共存。错误∙C、硝酸钠与硝酸钾、氢氧化钠、氯化钢不反

应,能共存,X可能是硝酸钠,正确。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不能是无色溶液,氯化铁与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共存。错误。故选C。

6.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K+、Cl',NO3、SO:

②Na+、S0:、ChNO3

2+

③Na+、Ca>Cl、HCO3

④NH:、Ba2+›NO3、Cl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

【答案】D

【解析】①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大量共存:②四种离子

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大量共存;③HCO3-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结

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④NE+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

气和水,不能在强碱溶液中大量共存;故①②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故选:D。

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加入锌粒能产生气体的无色溶液中:Ca2+、CO;,Fe2+

B.滴入无色酚配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Mg2+、Cl-ʌH+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

D.在硫酸钠的水溶液中:Ba2+.OH,K+

【答案】C

【解析】A、加入锌粒能产生气体,则溶液为酸性,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

共存;亚铁离子溶液为浅绿色,故无色溶液中不存在亚铁离子;错误;B、滴入无色酚酬试液显红色,

则溶液显碱性,镁离子、氢离子均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错误;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

相互之间及和氯化钠之间不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共存,正确:D、在硫酸钠的水溶液中:硫酸

根离子和领离子生成硫酸钢沉淀,不共存,错误。故选C。

8.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SO:、Cl-ʌX四种离子,且四种离子个数比为1:1:1:1,

则X可能是

A.K+B.Cu2+C.Ba2+D.Al3+

【答案】B

【解析】由于溶液不显电性,故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设X所带电荷为

X,故(+1)+x+(-2)+(-1)=0,x=+2,故X是阳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领离子能与硫酸根

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钢沉淀,不能共存。故选B。

9.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b:SO::R=I:3:2:4,则R离子为

A.CO;B.Cu2+C.Ag+D.Na+

【答案】D

【解析】设R离子所带电荷数为X,根据溶液中电荷数为零,故(+3)+(-1)×3+(-2)×2+Λ-×4=0,

故x=+l,碳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不符合题意,银离子和氯离子不共存,不符合题

意,故选:D。

10.某无色溶液中存在如下四种离子:K+、SO;*,AF+和X,测得它们的离子个数之比依次为:K÷:

SOf:AF+:X=2:5:2:1,则X可能是

A.Mg2+B.Cu2+C.NO3-D.Ba2+

II.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答案】A

【解析】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之和为0,设为X所带电荷为X,

(+l×2)+(-2×5)+(+3×2)+x=0,x=+2,故X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但由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

子,故溶液中不能存在钢离子,由于溶液无色,而铜离子显蓝色,故溶液中不能含有铜离子,故只

有A符合题意。故选A。

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M+、K+、NoCOH-,若两厂单

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

的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H+和Cu?+来自同一工厂

B.CF+和NCh-来自同一工厂

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D.H+和K+来自同一工厂

【答案】D

【解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

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OH-与H+、Cu?+不

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iP+的污水中的阴离子

为NO∙∖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ΛNOV;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Ch-、OHo

A.由分析可知:H+和CiP+来自同-工厂,选项正确:B.Cu?+和NCh-来自同一工厂,选项正确;

C.K+和0出来自同一工厂,选项正确;D.H+和K+来自同不同工厂,选项错误。故选D。

12.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废水中均含三种离子,经分析这些离子是Ba?+、CM+、

K+、NO;、SO:、CO;甲车间废水呈碱性,若将甲、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使废水中的某

些离子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沉淀(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离子是K+、NO;、CO;

B.图中的沉淀是硫酸钢和碳酸钢

C.图中滤液所含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比为1:1

D.若向乙车间的废水中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可直接排放

【答案】C

【解析】A、甲车间废水呈碱性,因此甲车间废水中一定含有碳酸根,则不能含有铜离子和纵离子,

一定含有钾离子,含有硫酸根离子,否则硫酸根则在乙车间废水中,会形成沉淀,错误;B、图中的

沉淀是硫酸钢和碳酸铁,还有碳酸铜,错误:C、甲、乙废水混合后生成的可溶性物质是KNo3,所

含阳离于与阴离子的数目比为1:1,正确,符合题意;D、乙车间废水中的离子为钢离子、铜离子、

硝酸根,若向乙车间的废水中加入适量铁粉,铁与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单质铜,充

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仍有亚铁离子和钢离子,不能直接排放,错误。故选C。

13.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

2

H+、Ba÷>Na+、OH、CO3"NO3.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

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2

A.CO3-和NOi来自同一工厂

B.OH•和NC⅛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H+和Ba2+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D.Na+和NCh来自同一工厂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

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结合H+与OH、

Co•不能共存,Ba?+与CO32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

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

只含硝酸钠的溶液。H+与OH、CO32不能共存,则H+与OH、COF不能在同一工厂;Ba?+与CCh'

不能共存,则Ba?+与CChZ不能在同一工厂。即0H、Co3、在同一工厂,H+、Ba?+在同一工厂,含有

H+、Ba?+的工厂的阴离子应为NOA含有0H、Co32的工厂的阳离子应为Na+。A、根据上述分析,

CO32和NOj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OH和N0,一定不在同

一工厂,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H+和Ba?+一定在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

据上述分析,Na+和NCh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4.甲乙两个工厂,排放的废水澄清透明,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CM+、OH、

NO3-,Co32-六种离子,其中甲厂废水呈碱性,则乙厂的废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A.Ba?+、Cu2+xK+B.K+,Ba2+>No3,

2+2+

C.K+、NO3-,CO3”;D.Ba,Cu,NO3=

【答案】D

【解析】

甲厂废水呈碱性,说明甲中含有OH,甲不能含有铜离子,说明乙中含有铜离子,则乙中不能含有

碳酸根离子,所以乙厂的废水中含有的离子是Ba?+、CM+、NOyo故选D。

+

15.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水中共含有各不相同的七种离子:Ag,K+、C/+、Fe3+、ChOH,NO3

■,测知甲厂的废水PH=I3,则甲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A.K+、ChNo3一、OHB.K+、NO3、OH

C.K+、CF,OHD.K+、OH

【答案】C

【解析】甲厂的废水pH=13,甲厂的废水呈碱性,则甲厂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铁离子能与氢氧

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铁离子不能在甲厂,应该在乙厂;银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

银离子不能在甲厂,应该在乙厂;氯离子不能与银离子共存,氯离子在甲厂,甲厂含有的阴离子为

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还含有阳离子钾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铜离子在乙

厂,乙中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甲厂含有的离子为K+、Cl、OH,故选C。

16.某澄清溶液含有Ba?+、Mg2+›NH:、Fe3+,SO:、Cl∖NO;、OH-离子中的3种,为确定其成

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适量BaCI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继续加

入AgNO3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产

生,同时产生白色沉淀。有关该溶液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Mg?+、NH:、Cl',SO;B.一定没有Fe3+、Ba2+>OH-、Cl∖N0;

C.可能有ChNO;D.该溶液可能是MgCl2和(NHG2SO4的混合溶液

【答案】B

【解析】溶液澄清,则不含有铁离子;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同时说明不含有钢离子;取上层清液继续加入AgNCh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可

能是因为上一步骤中反应剩余的氯离子。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产生说明有钱根离

子,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会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镁离子。根据题意溶液中只有3种离子,因

此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铉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含其余离子。A、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

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镂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含其余离子,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一定没有Fe3+、

Ba?+、OH-、CKNO;,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一定不含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错误;D、根

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氯离子,错误;故选B。

17.某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Na+、ChCa2+、Ba?+、SO:、CO;,现取

两份等质量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⑴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一定存在Na+B.一定存在CO;"可能存在Ba?+

C.一定存在CID.一定存在S0:,可能存在Ca2+

【答案】A

【解析】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由于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产

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F或是碳酸根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第二份加足量的Ba(Ne)3)2溶液,有白

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钏和碳酸钢,加入过量

的稀硝酸时,硫酸钢不能溶解,而碳酸钢溶解,因此溶液中含有SO42-、Co32-;溶液中含有SCV'

CQF,则一定不含有Ca2+、Ba2+,因为钙离子、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由于

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氯离子不一定存在;根据溶液不显电性,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

离子,故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根据上述实验,溶液中一定没有Ca2+、Ba2+,可能含有Ch溶液

2

中一定含有的是CCh'、SO4∖Na+,故选:Ao

18.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ʌCl,OH-、SC^离子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

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l;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Γ,一定不含有Na+、Fe3+,OH,S0;

B.咨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Cl∖S0: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ʌCh一定不含有SO;、OH',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Fe3+,一定不含有0H∖S0:,可能含有CI∖Na+

【答案】C

【解析】①经测定,溶液的pH=l,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

能共存,故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根离子;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含

铁离子,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

察到沉淀生成,说明含钢离子,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钢,铁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

合生成硫酸钢沉淀,说明不含硫酸根离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氯离子,无法确定是否含

钠离子,故溶液中一定含氢离子、铁离子、钏离子、氯离子,一定不含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可能含钠离子。故选C。

1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H+、Mg2+、Cl∖0H∖C0:、SO:中的某几种,为确定溶液

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IOOmL上述溶液,滴入几滴酚醐试液,溶液变红色

②向①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③取②中溶液少许,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Mg2+,SO:B.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V

C.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H+、OH-D,一定含有的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