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教学目标:1.知道中日交往的史实,认识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遣唐使:(1)背景: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卷第廿五)日本认为唐朝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国家,应该经常去学习。(2)目的:

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3)含义: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僧侣、留学生。政治文字钱币孝德天皇645年日本仿中国建立年号“大化”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唐.开元通宝日.和同开珎床前明月光疑われる上で霜平假名是由汉字的草书简化得来片假名是由汉字的偏旁部首得来长安城平城京建筑

唐装

和服服饰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学习内容:(5)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时间:(2)目的地:(3)目的:(4)经过: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宣扬佛法和唐朝文化日本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2.鉴真东渡:123456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754年,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鉴真身上具有什么精神?精神: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2.鉴真东渡: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2.鉴真东渡: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由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5)贡献(影响):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传播中国的佛教和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关系:往来频繁2.表现:唐新罗政治制度、科举制、医学、天文、历算音乐、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二、唐与新罗的关系特点:双向交流

兼收并蓄

崔致远被当今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1.时间:2.目的地:3.经历:贞观初年(629年)(唐太宗时期)天竺(后称印度)(1)出行: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2)学习:玄奘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4.影响:①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②《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三、玄奘西行(3)归国: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精神:不畏艰险、锲而不舍

玄奘携带657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后居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讲学。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玄奘口述,由他的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三、玄奘西行项

目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不同点时间目的地是否归国目的相同点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点天竺(今印度)日本是否求取佛经(“引进来”)宣扬佛法(“传出去”)都是唐朝僧人;都为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险;都有可贵的精神: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精神唐太宗唐玄宗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唐朝与阿拉伯地区、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1、国家统一安定、经济文化繁荣2、开放的对外政策3、海陆交通便利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玄奘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唐太宗时期)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日本遣唐使唐与新罗的关系唐朝对外交往的方式①引进来②传出去鉴真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兼收并蓄。课堂小结启示:(1)一个国家要善于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2)开放有利于繁荣,保守导致落后。随堂练习1.“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DB民族交往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郑和4.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5.有一位新罗人(今朝鲜半岛人)曾经在大唐留学,科举及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