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一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战国时期,秦国,前356年开始。2.背景(1)历史大变革。(2)铁器使用,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3)生产关系急剧变动(4)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自保强大,纷纷改革变法。3.内容(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分田给农民。(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废除世卿世禄制。(4)奖励军功(5)什伍连坐。(6)建立县制。(7)强拆大家庭为小家庭。4.影响(1)顺应历史潮流,集各国变法之长。(2)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彻底。(3)打击了贵族特权。(4)推动了社会转型,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5)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统一北方(2)战乱与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3)孝文帝从小由汉人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影响。2.内容(1)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2)迁都洛阳。(3)汉服、汉姓、汉话、汉婚。3.评价(1)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2)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3)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王安石变法1.时间北宋,宋神宗,1069年开始。2.背景(1)北宋建立之初,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三冗两积局面。(2)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边境受困。(3)宋仁宗时期,范仲淹改革失败。3.内容(1)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多领域。(2)加强政府管理和控制,以图富国强兵。(3)官府向衣民提供贷款,政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以图调控经济,增加收人。(4)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以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4.评价(1)增加了政府收入,达到富国目的。(2)加重了人民负担(3)强兵效果不明显。(4)引发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四、张居正改革1.时间明朝,明神宗,1572年开始。2.背景(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统治危机加深。(2)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3.内容(1)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2)裁减开支。(3)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推行一条鞭法。4、评价(1)国家财政收人增加,社会矛盾缓和,统治危机缓解。(2)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改革内容几乎全部被废除。五、戊戌变法1.背景(1)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半殖半封。(2)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刺激了民族危亡和维新变法意识。(3)康、梁等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4)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5)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序幕。(6)皇帝和太后产生矛盾,光绪帝想有一番作为。2.过程(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9月21日,慈禧太后因禁光绪帝,康、梁逃亡。(3)戊成六君子被杀。(4)除京师大学堂,改革措施被废。3.评价(1)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推动新思想传播,思想启蒙。(3)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4)守旧势力强大。(5)维新派无可靠社会基础,无严密组织,寄希望于无实权皇帝,必然失败。六、清末新政1.时间清末,1901年开始。2,背景(1)统治危机。(2)各地督抚的推动。3.内容1)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废除科举2)编练新军。3)振兴商务,奖励实业。4)改革机构和官制,中央设立资政院。4、评价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2)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除了商鞅变法还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的变法•所谓“三长制”:即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均田制属北魏开创(唐朝沿用),体现了北魏从游牧业向农业的转变。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很多熟悉的姓氏有可能就是北魏孝文帝时修政而来的,比如拓跋改为元,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北魏孝文帝少年有为,但英年早逝,去世时才33岁,可惜可惜。北魏孝文帝政革引发内部巨大争议,太子带头反对被处死,孝文帝死后仅25年,北魏军事集团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之乱”(想一想,他们反对的理由可能有哪些?),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王安石变法的失败非常令人唏嘘,最值得深思!中国古代史所有的失败遗憾,往往是因为有奸臣坏人,比如秦桧。但王安石变法不是,双方都是好人,王安石无论是政治魄力还是能力还是人品,都没话说。批评变法的司马北、苏轼,也是好人、有见识的人!王安石的出发点很好,但司马光和苏轼等对王安石变法措施的批评,也很有道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深入研究下去,甚至可以想一想:当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王安石变法成功呢?•注意:支持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皇帝,都叫“神宗”一条鞭法在后面的《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还会再次讲到。•张居正是历史人物里让强哥比较感慨的一位。12岁考生员受到知府赏识;13岁考举人,受到湖广巡抚赏识;23岁中进士;连皇帝(明神宗)都敢训斥,连皇帝都怕他。死前10天,被加封为“太师”;死后被抄家,17口人饿死,长子自缢而死,次子、三子被发配边荒之地。个人觉得从张居正的施政措施看,他是真的把治理国家当己任,把神宗当自己孩子,但他也霸道,政治上独断。明末林潞在《江陵救时之相论》中也写道崇祯皇帝在明朝将亡时曾感叹:“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最后强哥想问你:如果“穿越”回去,你是张居正,你会如何做,既救时,又自保?·康有为保清保皇,反君主专制,但不反君主制;赞成民主,但反对共和。·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和严复等以进化论论证变法必要性,有利于激发民族危亡意识和变法自强,但这种做法或有不妥,因为人类有文明,不是动物。·清末新政是这几年高考模考的一个热点,它还是有蛮多地方值得回味和研究的!有史学家说,清政府推行新政本意是维护延续其统治,但客观上反而加速了它统治的结束,正所谓“不政革,亡!改革,速亡!”但强哥个人觉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政府一再拖延,错过了政革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清末新政很多措施是复制了戊成变法的,甚至走得更前,如果1898年清政府彻底想明白,下定决心,搞好戊戊变法,说不定能像日本当年那样,国运转折,走上强大之路。但那时的清政府扼杀了戊成变法,一再拖延,直到庚子失败,才被迫政革,这个时候很多民众已经不愿意相信它,不愿意给它机会了!一、单选题1.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

)建立代议制机构 B.增强改革派的实力 C.裁撤旧官僚机构 D.寻求社会各界支持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1950年至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公有制②“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使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信任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④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国防力量,还改善了工业布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文章说:“广东顺德李昂新,年已八十有二,向学之志,至老不衰,尚欲前赴东瀛考求工业,禀由学务处批准嘉奖”。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观念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4.1898年8月,林辂存上书推荐一种拼音文字方案,认为以此为基础,“正以京师官音,颁行海内……无论蒙古、西藏、青海、伊犁,以及南洋数十岛,凡华民散居处所,不数年间书可同文、言可同音,而且妇孺皆能知书,文学因而大启。”这表明(

)A.该方案有利于边疆各族创造自己的文字B.清政府试图发展东亚传统的宗藩关系C.维新期间曾有推行国家通用语言的倡议D.旨在文化普及的文学革命拉开了序幕5.汉魏之际,地方治理系统在战乱中被破坏,各地出现大量坞堡,豪强地主借此自卫,农民归附以求苟存。这就形成以家族为核心的庄园组织。十六国至北朝前期,坞堡再度盛行,控制着大量土地和人口。针对上述状况,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仿照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门第

②设立三长制,检查户口,征发租调③实行均田制,授田于民,恢复农业

④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大力推行科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内容。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时间内

容19271937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421946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19471949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501952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①随着革命主要任务变化而改变

②始终将阶级矛盾置于首要地位③贯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针

④关心广大穷苦农民的切身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史籍记载,公元495年,一位皇帝在与大臣对话时指出:“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事发生于以下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8.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 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9.1900年八国联军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北京;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刚逼近鸭绿江边就被志愿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产生上述不同结果的关键因素是A.战争性质的截然不同 B.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C.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D.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10.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新学制后,出现了各种新式教科书。1903年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课文:“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曰;吾苦甚。牧童曰:智不若人,即为人役。岂独牛然,人亦如是。问何以为人役,问世界以何等人为最苦?”这一内容旨在A.宣扬上下尊卑等级秩序 B.推广白话文和新文学C.主张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D.论证剥削压迫合理性11.485年,孝文帝颁布“罪己诏”:发生灾荒,“百姓无辜,横罹艰毒”,“天之所谴,在予一人”。诏书从用人、吏治、刑法、赈济、赋役、人口、生产等七个方面对现实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新的要求。此举旨在(

)A.巩固儒学地位 B.推进新政实施C.务求人事周洽 D.标榜改革成效12.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设中书学,以汉人索敞为中书博士,其学生“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这些中书博士和中书学生“皆冠冕之胄”。北魏设置中书学意在A.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 B.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C.模仿南朝建立门阀统治 D.团结鲜卑贵族推进改革13.1906年,清政府建立农事试验场。农事试验场是一个从事近代农业技术和试验方法研究及推广的机构。下图为农事试验场的正门(拍摄于1908年),此建筑的立柱拱形门具有西洋建筑风格,其中砖雕部分的图案有龙、蝙蝠、祥云、花卉等中国文化元素。据此可以说明①此建筑风格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②清末新政引入西方先进农业经验③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④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程颢指出:“青苗取息、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设令由此侥幸,事小有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他认为王安石变法A.重利轻义败坏社会风气 B.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使用C.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D.没有改变宋代积贫局面15.1906年,沈家本在《革禁买卖人口变通旧例议》中奏请:“我朝振兴政治,修订法律,百度维新,独买卖人口一端,即为古昔所本无,又为环球所不韪,拟请……革此习,嗣后无论满汉官员军民等,永禁买卖人口。如违,买者卖者均照违律治罪。”据此可知,此时A.维新派的民权思想深入人心 B.清末新政铲除旧的社会陋习C.修订法律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D.自由平等观念成为社会主流16.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农民起义不断,诏"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到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这表明,北魏A.监察体制成熟 B.汉化程度较高C.重视地方治理 D.官员考核严谨17.王安石变法后,政府以累积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业与品行为参考,将太学学生中的上舍生划分为三等。其中,上等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中等生可以免除科举预考,直接参加最终的殿试;下等生可以获得“取解“(选送士子应进士第)的资格等等。政府对上舍生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防止懒散学风 B.开创了太学体制C.有效杜绝了官场腐败 D.否定了科举取士18.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发起关于“祭祀之礼”的讨论。太和十九年,朝集公卿,以“《周官》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之大者”为文献支撑,取消了北魏的西郊祭天,祭天于南郊圜丘。之后,这一祭祀制度在北朝得到了继承。这一举措①放弃了对鲜卑族崇拜天神的祭祀

②是孝文帝推行汉族礼仪制度的表现③是依据周礼进行的政治文化改革

④有利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9.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曾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当1076年,他辞去宰相时,又说:“义不足以胜奸,而人人与之为敌。”这里王安石是在批评神宗朝令夕改 B.指责朝廷用人不当C.反思自己性格执拗 D.感慨守旧势力强大20.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 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 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21.南宋浙东学派强调经世致用,主张积极改革时政。他们却否定王安石采用国家经营生产和贸易方式扩大财政收入的理财方法,尤其反对青苗法、均输法和市易法。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自由的要求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C.理学思想不再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社会结构变化影响国家政策制定22.有学者提出“张居正改革群体”概念,全面爬梳史料和缜密分析,统计出该群体核心成员有65人,并形成了从中央阁臣、部臣到地方督抚、州县官的完整行政体系。这一体系(

)A.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政的执行力 B.暂时缓解了严重的统治危机C.缓和了君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否定了君主专制的传统观点23.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 D.人口数量增长迅速24.明中叶后,税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张居正乃作“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的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一条鞭法”的推行(

)A.杜绝了额外征税现象 B.推动雇佣关系产生C.加强小农与市场联系 D.促使白银流入中国25.下表是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简表》(部分)同乡核心成员:方逢时、刘尧诲(知已、门生)、耿定向(知已)、曾省吾、王宗载、李维祯、傅作舟家人边缘成员:游守礼(同乡)姻亲核心成员:王篆(同乡)、李幼滋(同乡、同年)边缘成员:王之浩(同乡)朋友核心成员:王崇古、万恭、王宗沐等师生核心成员:梁梦龙、庞尚鹏(知已)、张学颜等边缘成员:潘晟下属核心成员:谭纶、王国光、吴桂芳、戚继光、李成梁、潘季驯等边缘成员:孙光枯、曹大野A.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B.失败有其必然性C.注重提升官员的素质 D.受到顽固派阻挠二、材料分析题26.云南盐斤案材料“云南盐斤案”是清末因云南食盐加价而引发的一系列行政纠纷。1910年,云贵总督李经義为弥补财政不足,欲增加盐价。云南诘议局认为,食盐加价会影响民众生活,故反对。但李经羲认为盐政是总督职权所在,不在谘议局讨论范围。双方争执不下,闹到资政院。资政院认为此事关系到民众生计,应由谘议局议决,且总督不经谘议局讨论,擅加盐价,是“侵权违法”。10月14日,资政院议定:此案交云南谘议局讨论,总督已颁布的命令停止施行。10月21日,军机处突发上谕,将此案交给盐政大臣处理。资政院认为.军机处将其议决的案子转交行政部门核查,是侵夺了资政院权力,故启动了对军机大臣们的弹劾程序。在此压力下,10月24日军机处另发上谕,同意资政院所议。资政院闭会后,摄政王载沣(因宣统帝年幼,载泮代行君权)以资政院议长不能震慑议员、掌握会议方向为由,将其撤职。——摘编自袁灿兴《军机处二百年》等注:谘议局:1909年各省成立的地方洛议机关,议论本省应兴应革之事,选举资政院议员。资政院:1910年设立的中央话议机关。国家收支、典章等事宜经资政院议决后,奏报皇帝定夺。民选议员大多属于立宪派。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云南盐斤案”折射的清政府政治统治危机。27.经济变革材料一1069年宋朝为指导变法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同年4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11月,颁农田水利条约。次年,颁布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材料二1861年1月11日,奕䜣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洋务运动开展。19世纪60年代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大力引进机器设备,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效仿西方进行军工生产。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洋务派共创建了二十一家军工企业,机器局遍及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台湾等省。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1893年9月建成投产,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年产生铁约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材料三1901年1月,清政府发布上谕:“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4月,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成立,筹划推行新政。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人通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经营工商业的顾虑,也有利于约束地方官府的勒索。1905年后,每年新投资的商办企业资本在1500万元以上。(1)对比材料一、二中两次经济变革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侧重点不同的原因。(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三中的经济变革。 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及所学可知,维新派代表人物向光绪皇帝提出的建议体现了维护皇帝权威的特点,意在赢得光绪皇帝对变法的支持,从而增强维新力量,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设立制度局,议事结果最终由皇帝裁决,这不符合代议制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裁撤旧官僚机构的信息,这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者,他意在寻求光绪皇帝的支持,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2.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和金融秩序,使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信任,②符合题意;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促进了中西部工业的发展,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还改善了中西部工业落后的面貌,改善了工业布局情况,④符合题意;1950年至1952年实行的全国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①不符合题意;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③不符合题意;综上,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3.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5年(中国)。据材料“年已八十有二,向学之志,至老不衰,尚欲前赴东瀛考求工业”,可知82岁高龄的李昂新,一心向学,到老不止,仍想去日本考察近代工业,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是清末新政时期,说明清末新政推动了社会观念变动,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的广泛支持”,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留学生主要来源是落第士人,排除B项;李昂新去日本考察近代工业,不能说明他改变了中西体用观,且“国人”的表述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和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8月(中国)。据材料“正以京师官音,颁行海内……无论蒙古、西藏、青海、伊犁,以及南洋数十岛……”,结合时间1898年8月,可知是维新变法时期,林辂存推荐拼音文字方案,进行文字改革,倡议推行国家通用语言,C项正确;该方案有利于民族语言的发展,并不是边疆各族创造自己的文字,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宗藩体系的信息,排除B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依据材料“十六国至北朝前期,坞堡再度盛行,控制着大量土地和人口”,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析,得出其采取的措施是设立三长制,检查户口,征发租调,加强对基层的管理和赋役征派;实行均田制,将无主荒地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促进农业发展,②③C项正确;仿照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门第;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大力推行科举,两者属于孝文帝改革的政治措施,与材料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6.C【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革命政权,开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7年开始的解放区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1950年实行的土改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综上所述,可看出共产党调整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①正确。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首要地位,②错误。每个时期基本上贯彻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③正确。土地政策的调整符合了农民的切身利益,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②错误,排除A项;②错误,排除B项;②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中皇帝与大臣的对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图中②为洛阳,B项正确;①为长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③为幽州,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④为会稽,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根据材料“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进行改革,主动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这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佛教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趋势,即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所述云冈石窟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自农着厚重、身躯魁梧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体现了佛教与中国社会逐渐结合的趋势,雕刻艺术不是题干所表达的主旨内容,排除A项;这时期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是题干所述佛像变化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所反映的问题,排除B项;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据题意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外国军队长驱直入,而抗美援朝期间美军则遭到志愿军沉重打击,出现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因为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国内团结一致对外,D项正确;两场战争都是反侵略战争,排除A项;抗美援朝时期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先进制度建立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综合国力没有明显的大幅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0.C【详解】根据“出现了各种新式教科书”“智不若人,即为人役。岂独牛然,人亦如是。问何以为人役,问世界以何等人为最苦”可以看出,其寓意是说思想不开放,再勤劳是也徒劳,任人压迫,因此反映出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尊卑等级秩序,排除A;此时没有白话文运动,排除B;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11.B【详解】孝文帝颁发罪己诏,然后在用人、吏治、刑法、赈济、赋役、人口、生产等方面进行反思,实行新举措,由此可知,罪己诏的目的意在进一步推进新政,B正确;题干未涉及到儒学的地位,排除A;题干不仅仅涉及到人事,排除C;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贵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选择汉人为主的高官子弟进入中书学,为中书博士和学生,意在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A项正确;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与中书博士的学生多为汉人不符,B项错误;模仿南朝建立门阀统治是表现不是本质目的,C项错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设置中书学团结的是汉族人,不是鲜卑贵族,D项错误。13.A【详解】农事试验场建筑的立柱拱形门具有西洋建筑风格,其中砖雕部分的图案有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①正确;根据“1906年”“农事试验场是一个从事近代农业技术和试验方法研究及推广的机构”可知,建立农事试验场是清末新政的措施,目的是引入西方先进农业经验,②正确;①②正确,故选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抑商”,排除③,故排除BC;1911年辛亥革命,排除④,故排除D。【点睛】14.A【详解】根据“青苗取息、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可知,程颢认为青苗法造成转运司盘剥人民,逐利风气日兴,尚德之风渐衰,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选拔和使用人才的问题,排除B;材料反映青苗法破坏了社会风气,CD两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1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即清末新政时期,在陈述国际国内情况后,沈家本奏请政府修订法律时,永禁买卖人口,反映此时修订法律推动社会移风易俗,C项正确;维新派的民权思想深入人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清末新政铲除旧的社会陋习说法绝对,B项错误;1906年,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依然存在,自由平等观念尚未成为社会主流,D项错误。16.C【详解】由材料可知,孝文帝颁布诏令对治理郡县成就突出的长官提拔升迁,这反映出孝文帝对地方治理的重视,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监察机构的具体设置情况,无法说明监察体制成熟,故排除A项;孝文帝的这一诏令与汉化无关,故排除B项;这一诏令强调的是郡县长官在地方治安上的成绩,未涉及其他能力,故排除D项。17.A【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按照考试成绩将太学生划为三等,其中上等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止懒散学风,A正确;汉武帝时期开创太学体制,B排除;官场腐败是制度腐败导致的,不可能杜绝,C排除;王安石变法并未否定科举取士,D排除。故选A。18.D【详解】根据“以‘《周官》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之大者’为文献支撑”可知是孝文帝推行汉族礼仪制度的表现,依据是《周礼》,②③正确;孝文帝采用汉族礼仪制度有利于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交融,④正确,故选D;根据“取消了北魏的西郊祭天,祭天于南郊圜丘”可知孝文帝是更改了祭天的地点,而非放弃了对天神的祭祀,①错误,排除ABC。19.D【详解】通过前后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变法前的信心满满到失败时的无能为力,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对守旧势力强大和变法阻力重重的感慨,D项正确;材料中王安石并未表达对宋神宗的不满,也没有体现朝令夕改,A项错误;用人不当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误,不是材料内容,B项错误;性格执拗是保守派对王安石的攻击,不是其反思,C项错误。20.B【详解】从“诗中的‘天子’‘可汗’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可以看出,当时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因此在统治者的称谓方面也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点,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的主旨及史实不符合,排除。21.A【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浙东学派反对王安石通过干预市场及国家直营的方式扩大财政收入,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干预市场是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破坏,A正确;材料与文化重心南移无关,B排除;南宋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且材料未涉及理学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C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结构同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A。2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材料显示,张居正改革派成员人数较多且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完整行政体系”,这有利于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政的执行力,A项正确;虽然张居正改革派的成员形成了完整的行政体系,但并不能说明暂时缓解了严重的统治危机、缓和了君臣、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BC项;张居正改革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并不是否定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2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可知,明朝推行“一条鞭法”,用白银缴纳赋税,其中较早的地区有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这些地区是明朝中后期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为改革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地理位置优越是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与推行“一条鞭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一条鞭法将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农民需要把粮食换成钱,因此加强了小农与市场联系,C项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一条鞭法实施之前雇佣关系已经产生,排除B项;明朝对外贸易促进白银流入中国,而材料强调赋税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2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改革的群体成员包括了同乡、家人、姻亲、朋友、师生等,具有明显的任人唯亲色彩,影响了改革的具体效果的实施,因此其失败也是必然的,B项正确;张居正改革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大多为同乡、家人、姻亲、朋友、师生等,具有明显的任人唯亲色彩,但不能体现张居正改革注重提升官员的素质,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张居正任人唯亲,未体现顽固派阻挠,排除D项。故选B项。26.答案要点:总督为清政府的地方要员,军机处为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他们发出的政令遭到谘议局、资政院的反对,且资政院以侵夺权力为由对军机大臣们进行弹劾,折射出清政府专制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在该案管辖权问题上,总督与谘议局、军机处与资政院的分歧,体现出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新旧机构之间权责不清,以及激烈的权力争夺,进一步加深了清王朝的内部危机。摄政王对资政院议长的处理,体现出清政府改革本质是维护专制统治,最终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晚清(中国)。设问要求说明“云南盐斤案”折射的清政府政治统治危机。据材料可知“云南盐斤案”是“清末因云南食盐加价而引发的一系列行政纠纷”,在这场纠纷中,云贵总督增加盐价,但谘议局认为增加盐价会影响民众生活,总督与谘议局的分歧闹到资政院,且资政院认为应该由谘议局决议,总督的命令停止施行。之后军机处突然发布上谕,要求将案件交给盐政大臣处理,但资政院启动了对军机大臣的程序,并最终另发上谕,同意了资政院的决议。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督为清政府的地方要员,军机处为秉承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