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高二下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文本一: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①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②,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③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文本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无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注】①吴王:刘涛,汉高祖侄子,公元前195年封为吴王,其封地为吴国,后联合楚、赵等七国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到东越被杀。②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③讼,通“容”,包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B.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C.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D.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系治,囚禁审理,"治"与《谏逐客书》中"至今治强"的"治"含义不同。B.几杖,坐几和手杖,皆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用来借指老人。C.存问,问候的意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含义不同。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的刑罚,也指渐趋衰败,文中意指后者。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复遣丧之长安葬冀幸君之一悟B.如此者四十余年纵一苇之所如C.京师知其以子故以弱天下之民D.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因人之力而敝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国太子侍奉皇太子饮酒、下棋,走棋路时与之发生了争执,态度不恭敬,被皇太子用棋盘打死了,这件事成为吴王谋反的诱因之一。B.因吴太子之事,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有违藩臣的礼节,不过文帝在听了使者的解释后,未追究吴王过错,特许吴王不再上朝。C.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减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最终会发动叛乱。D.面对吴国的威胁,削藩已成朝臣共识。柳宗元也认为,西汉时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自己管理诸侯国。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2)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答案】7.A8.C9.D10.D【7题详解】句意:招诱天下逃亡人,阴谋叛乱。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会反叛,不削封地,他也会反叛。如果现在削减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还小;不削减他的地,反得慢,祸害会更大。"天下亡人"是偏正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反迟"和"反亟"结构一致,故"反迟"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A。【8题详解】A.正确。审罪;太平。句意:便囚禁、审理、查问吴国的使者。/到今天奏国仍太平、强大。B.正确。C.错误。含义相同,都是"慰问、问候"。句意:每年按时慰问茂才。/委屈你们来慰问我。D.正确。句意: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故选C。【9题详解A.动词,往、到;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吴王又把吴太子的灵柩送到长安。/希望国君彻底醒悟。B.副词,像;动词,往,到。句意:像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C.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句意:京师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D."而"都表转折,却。句意: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却没有反叛的郡县。/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故选D。【10题详解】D."削藩已成朝臣共识"错误,由原文"莫敢难,独窦婴争之"可知,成朝臣并未达成共识。故选D。(1)吴王从此渐渐违背藩臣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再朝见皇上。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却没有反叛的郡县。【11题详解】(1)"稍",渐渐;"失",违背;"朝",朝见。(2)"嘉",赞许;"以",凭……身份;"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参考译文:文本一:当初,在汉文帝时,吴国太子入宫朝见皇上,侍候皇太子饮酒、下棋。吴太子走棋时与皇太子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猛打吴太子,吴太子被打死,灵柩送回安葬。到了吴国,吴王怨恨地说:"天下都同是一家,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为什么要送回来呢!"吴王又把吴太子的灵柩送到长安。吴王从此渐渐违背藩臣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再朝见皇上。京师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便囚禁、审理、查问吴国的使者。吴王害怕,开始有了反叛的想法。后来,在长安行秋季朝见礼时,吴王派人参加,文帝再次问起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者说:"吴王其实没病,因吴国几批使者被朝廷拘留又被治罪,吴王害怕,所以才借口生病。前人说'查看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悔改自新。"于是文帝释放了使者,让他们回国,并特意赏给吴王坐几和手杖,表示照顾他年老多病,特许不必进京朝见。吴王能够被赦免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可是因吴国内能冶铜、制盐,百姓不缴纳赋税,服兵役时,吴王发给代役金,雇人服役;每年按时慰问茂才,赏赐百姓:其它封国的官吏来吴国搜捕逃犯,吴王都阻止保护。像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晁错多次上奏陈述吴王的过失,认为应削减他的封地。文帝宽厚,不忍心惩罚他,所以吴王更加骄纵。到景帝即位,晁错对景帝说:"以前高帝刚平定天下,兄弟少,诸子年幼,大封同姓诸侯王,封给齐国七十多个城、楚国四十多个城、吴国五十多个城。这三个非嫡亲诸侯王的封地,占去天下的一半。现在,吴王因先前太子死亡而生出嫌隙,谎称有病不来朝见,依古法应处死。文帝不忍心,赏赐他几案和手杖,对他的恩德深厚,本该悔改自新才对,但他却更加骄横放肆。利用矿山采铜铸钱,煮海水制盐,招诱天下逃亡人,阴谋叛乱。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会反叛,不削封地,他也会反叛。如果现在削减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还小;不削减他的地,反得慢,祸害会更大。"景帝下令公卿、列候、宗室共同讨论这件事,没人敢和晁错争辩,唯独窦婴有争议,从此窦婴与晁错有了矛盾。文本二: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偏颇的做法,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但没有几年,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便闻命奔赴镇压,以至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诸侯国。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却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继汉朝而称帝的,即使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爽,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责,失御史。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会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元和中,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其召至京师复为刺史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子厚不自贵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亦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其A召B至C京D师E复F为G刺H史I中J山K刘L梦M得N禹O锡P亦Q在R遣S中T当U诣V播W州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事母”与《鸿门宴》中的“吾得兄事之”中的“事”字含义相同。B.“务记览”与《过秦论》中的“务耕织”中的“务”字含义相同。C.“比一岁”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中的“比”字含义不同。D.“使子厚在台省时”与《屈原列传》中的“王使屈平为令”中的“使”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宗元父祖世代为官,忠正刚直。他的父亲因侍奉母亲放弃高官,只愿作为县令;又因为不能谄媚权贵,而失去了御史的职务。B.柳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通晓的事,后来被授予集贤殿正字。公卿贵人争着让他做自己的门生,众口一辞地推荐称赞他。C.柳宗元认为播州不堪居住,并且刘禹锡有老母,于是上奏朝廷,希望和他交换任所,皇上感动于他的言行,于是改任刘禹锡为连州刺史。D.柳宗元死后得以回乡安葬,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的帮助。自从柳宗元被贬斥之后,舅弟卢遵就一直跟随他,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1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大。考,称已故的父亲。《\t"/item/%E7%9A%87%E8%80%83/_blank"楚辞·\t"/item/%E7%9A%87%E8%80%83/_blank"离骚》:“帝\t"/item/%E7%9A%87%E8%80%83/_blank"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t"/item/%E7%9A%87%E8%80%83/_blank"伯庸。”中的“皇考”即为此意。B.太常博士,\t"/item/%E5%A4%AA%E5%B8%B8%E5%8D%9A%E5%A3%AB/_blank"三国\t"/item/%E5%A4%AA%E5%B8%B8%E5%8D%9A%E5%A3%AB/_blank"魏文帝初置,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吉、嘉、宾、军、凶)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t"/item/%E5%A4%AA%E5%B8%B8%E5%8D%9A%E5%A3%AB/_blank"谥法等事。C.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文中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D.台省,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拜礼部员外郎,会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2)子厚不自贵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其A召B至C京D师E复F为G刺H史I中J山K刘L梦M得N禹O锡P亦Q在R遣S中T当U诣V播W州【答案】EIT(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召至京师”“复为刺史”中,“京师”“刺史”分别是“召至”“复为”的宾语,句子成分完整,且两句之间存在时间先后关系,中间应断开,即E处;“复为刺史”主语是“其”,即柳宗元,而后句主语是“中山刘梦得禹锡”,主语转换,中间应断开,即I处;“亦在遣中”“当诣播州”之间存在时间先后关系,表示不同的两件事,中间应断开,即T处。故EIT处断。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事母”与《鸿门宴》中的“吾得兄事之”中的“事”字含义相同。B.“务记览”与《过秦论》中的“务耕织”中的“务”字含义相同。C.“比一岁”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中的“比”字含义不同。D.“使子厚在台省时”与《屈原列传》中的“王使屈平为令”中的“使”字含义不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事”,皆为“侍奉”。句意:来侍奉母亲。/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B.正确。“务”,皆为“致力于”。句意:专心从事诵读。/从事耕种和织布。C.错误。“比”,二者皆为“等到”。句意:等到一年后。/等到三年后。D.正确。“使”,“假使”。/“让”。句意: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大王让屈平起草法令。故选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宗元父祖世代为官,忠正刚直。他的父亲因侍奉母亲放弃高官,只愿作为县令;又因为不能谄媚权贵,而失去了御史的职务。B.柳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通晓的事,后来被授予集贤殿正字。公卿贵人争着让他做自己的门生,众口一辞地推荐称赞他。C.柳宗元认为播州不堪居住,并且刘禹锡有老母,于是上奏朝廷,希望和他交换任所,皇上感动于他的言行,于是改任刘禹锡为连州刺史。D.柳宗元死后得以回乡安葬,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的帮助。自从柳宗元被贬斥之后,舅弟卢遵就一直跟随他,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皇上感动于他的言行,于是改任刘禹锡为连州刺史”说法有误。根据原文“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可知,是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故选C。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大。考,称已故的父亲。《\t"/item/%E7%9A%87%E8%80%83/_blank"楚辞·\t"/item/%E7%9A%87%E8%80%83/_blank"离骚》:“帝

\t"/item/%E7%9A%87%E8%80%83/_blank"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t"/item/%E7%9A%87%E8%80%83/_blank"伯庸。”

中的“皇考”即为此意。B.太常博士,\t"/item/%E5%A4%AA%E5%B8%B8%E5%8D%9A%E5%A3%AB/_blank"三国\t"/item/%E5%A4%AA%E5%B8%B8%E5%8D%9A%E5%A3%AB/_blank"魏文帝初置,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吉、嘉、宾、军、凶)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t"/item/%E5%A4%AA%E5%B8%B8%E5%8D%9A%E5%A3%AB/_blank"谥法等事。C.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文中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D.台省,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宋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故选C。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拜礼部员外郎,会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2)子厚不自贵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答案】(1)(柳宗元)被授予礼部员外郎,恰逢当权人获罪,依例贬出京城当刺史。(2)子厚不看重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立刻完成,所以获罪而被贬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拜”,被授予官职;“会”,恰逢;“用事者”,当权人;“例”,按例。(每处1分)(2)“不自贵重”,宾语前置句,应为“不贵重自”;“立”,立刻;“就”,完成;“坐”,获罪。(每处1分)参考译文: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的官职。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顺宗即位,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元和年间,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能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子厚所以能归葬祖茔,全赖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出资相助。行立有节操气概,信守诺言,和子厚结交为朋友,子厚对他也曾尽心尽力,谁知到头来竟然全靠他出力料理。经手把子厚安葬在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姑舅表弟卢遵。遵,涿州人,生性谨慎,好学不倦。自从子厚被贬斥以来,遵一直跟他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从没有离开过。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以备巡狩。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曰:陛下智周万物,囊括四海,令之所行,何往不应?志之所欲,何事不从?微臣窃思秦始皇之为君也,藉周室之余,因六国之盛,将贻之万叶。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惟当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臣尝见隋室初造此殿,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采来,二千人拽一柱。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则余费又过倍于此。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矣.太宗谓玄素曰:“卿以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太宗叹曰:“我不思量,遂至于此。”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可赐绢二百匹。”(节选自《贞观政要·纳谏》)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玄素上表A洛阳B实亦未宜C修造D后E必事理须行F露坐G亦复何苦?11.下列对材料中划线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缓急,偏义复词,危急,与“昼夜勤作息”中“作息”用法相同。B.因,意为凭借,与《过秦论》中“因河为池”的“因”意思相同。C.桀纣,分别指夏和商的亡国之君,均以暴虐著称,后也泛指暴君。D.唯唯,指顺从别人,与成语“唯唯诺诺”中的“唯唯”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国君有过错时,忠臣不能置之不理,但应把握好不谏与固谏的度,使上不对国君造成损害,下不危害自身安全。B.洛阳的乾元殿始建于隋朝,取材多来自豫章,耗费巨大,唐朝建立之后,太宗欲重修此殿,遭到张玄素上书反对。C.张玄素认为天下不能单凭武力征服,神明也不可以一味依赖,只有提倡节俭,减轻赋税,慎始慎终,才能保江山永固。D.张玄素的劝谏让唐太宗彻底醒悟,认识到修建乾元殿的决定确实思虑不周,及时停止该项工程,并褒奖了张玄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2)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14.材料一指出“智者”进谏需“度君权时”,请简要分析张玄素是如何“度君权时”的。(3分)10.A、D、F。【解析】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11.A。缓急不是偏义复词,而是反义复词,和缓和紧急。12.B。乾元殿“大木”多自豫章采来,并非所有建材多来自豫章。13.(1)到他儿子当皇帝时就灭亡了,确实是由于放纵自己的嗜好追求欲望的满足,违背天意,残害百姓造成的。(每个分句1分,“……者也”判断句1分,共4分)(2)然而让处于低位的人干预处于高位的人,自古以来都不容易做到,如果不是张玄素忠诚正直,又怎么能像这样呢?(每个分句1分,共4分)14.①他认为太宗有安定江山的志向和智慧,所以敢于进谏。②同时能比较太宗和隋炀帝时的国家财力,倘若大兴土木,必定劳民伤财,导致天下大乱。(两点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参考译文】材料一:《易经》说:“志在匡扶王室的大臣直谏不已,不是为了自身的缘故。”大臣之所以忠直地面对困难,并且劝谏他们的国君不是为了自身,是想要通过劝谏匡正国君的错误。国君有过错,国家灭亡的兆头便会萌生;看见国君的过错却不劝谏,这是忽视国家灭亡的兆头。忽视国家灭亡的兆头,忠诚的大臣是不忍心这样做的。不进谏就会危害国君,坚持进谏就会危害自身;与其危害国君,宁可危害自身;危害自身却最终不被听信,那么进谏也没有什么功劳。聪明的人揣摩国君的情况权衡时机,调节事情的和缓和紧急情况并处以适宜的方式,对上不危害国君,对下不因此危害自身,因而对国家不会产生危害,对自身也不带来危险。材料二: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修建洛阳的乾元殿,以供天子巡游四方时居住。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劝谏说:您天下万物无所不知,统一全国,所施行的命令,下达到什么地方不会响应呢?想要实现的愿望,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呢?我私下认为秦始皇开始做皇帝的时候,倚仗灭掉周室的余威,凭借平定六国的强盛气势,将要把基业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到他儿子当皇帝时就灭亡了,确实是由于放纵自己的嗜好追求欲望的满足,违背天意,残害百姓造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天下不能仅仅凭借武力,神明也不可以一味依赖。只应该大力提倡节俭,减轻赋税,自始至终兢兢业业,才可以永保江山稳固。我曾经看到隋朝最开始建造乾元殿,柱梁巨大,这些大木都不是近处所有的,大多从豫章采伐而来,需要两千人才能拉动一根柱子。粗略估计一根柱子,已经耗费数十万,而其它的费用又超过此费用的一倍。我听说阿房宫建成,秦朝人就乱了;章华台修好,楚国人就离散了;乾元殿完工,隋朝就分崩离析了。况且凭借皇上如今的力量,哪里比得上隋朝呢?当今国家建立在天下衰败之后,役使的是苦难的百姓,耗费亿万的财力,去沿袭众多前代君王的弊端,从这点来说,恐怕比隋炀帝还要昏聩得多啊。深切希望陛下考虑这件事情,不要做被我耻笑的事情,那么天下百姓就很幸运了。太宗对张玄素说:“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那跟桀、纣相比怎么样呢?”玄素回答说:“如果这座宫殿最终修好了,可以说是同样混乱的下场。”太宗叹息着说:“我没有认真考虑,于是到了这种地步。”他转过头对房玄龄说:“如今张玄素上奏,洛阳的宫殿实在不应该修建,以后一定要事情和道理都一定可行才做,如今露天而坐又有什么辛苦的呢?所有的工程,应该立刻停止下来。然而让处于低位的人干预处于高位的人,自古以来都不容易做到,如果不是张玄素忠诚正直,又怎么能像这样呢?况且众人恭顺,比不上一个人的直言争辩。我可以赏赐玄素二百匹绢。”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狐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平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材料二: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节选自《庄子·杂篇》)材料三: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节选自《庄子·齐物论》)注:①狙,猕猴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损其家A口充B狙之欲C俄而D匮焉E将限其食F恐众狙之不驯G于己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贻,指赠送,与《师说》中的“作《师说》,以贻之”的“贻”意思相同。B.举,指举起,与成语“一举两得”“轻举妄动”中的“举”意思都相同。C.少,指轻视、认为……少,与《赤壁赋》中的“少焉”的“少”意思不同。D.爱,指喜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的“爱”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而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B.材料二中两次描写河伯的神态,一“喜”一“叹”,“喜”表现的是志得意满,“叹”表现的则是看到北海的汪洋恣肆后的赞叹之意。C.材料二通过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阐明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一切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材料三可以提炼出“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原指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4.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庄子文章的说理方式及其效果。(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狐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