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如图所示。正常人的尿素含量为2.8~7.2mmol/L,若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中尿素的含量为10mmol/L,请依据图中信息和题中尿素的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图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血浆中pH维持相对稳定与图中无机盐中的HCO₃⁻/H₂CO等物质有关C.与尿素排出体外直接相关的系统有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D.尿素含量超过正常值,可初步判断该检验者有可能肾脏出现病变〖答案〗A〖祥解〗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是细胞的生存环境,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脑脊液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析】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B、血浆中pH维持相对稳定与图中无机盐中的HCO₃⁻/H₂CO等物质有关,通过无机盐的调节可使pH维持在7.35-7.45,B正确;C、尿素属于代谢废物,与尿素排出体外直接相关的系统有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正确;D、尿素的排出与肾脏有关,尿素含量超过正常值,可初步判断该检验者有可能肾脏出现病变,D正确。故选A。2.毒扁豆碱等物质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解,某种箭毒会影响突触后膜受体发挥作用,这些物质因而能影响肌肉收缩,有时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下列关于毒扁豆碱和某种箭毒作用效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毒扁豆碱和某种箭毒都会导致支配的肌肉僵直B.毒扁豆碱和某种箭毒都会导致支配的肌肉松弛C.毒扁豆碱会导致支配的肌肉僵直,某种箭毒会导致支配的肌肉松驰D.毒扁豆碱会导致支配的肌肉松驰,某种箭毒会导致支配的肌肉僵直大脑〖答案〗C〖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析】神经递质需要与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且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会重吸收会突触小泡,分析题意,毒扁豆碱等物质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解,则神经递质可持续起作用,导致支配的肌肉僵直;某种箭毒会影响突触后膜受体发挥作用,则神经递质无法发挥作用,会导致支配的肌肉松驰,ABD错误,C正确。故选C。3.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如图表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A.膀胱的缩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B.阻断大脑和脊髓之间的神经联系,不能完成排尿C.图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D.图示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答案〗B〖祥解〗大脑为高级神经中枢,可通过对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控制,对内脏器官进行分级调节。【详析】A、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膀胱缩小,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膀胱舒张,膀胱的缩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A正确;B、憋尿是有意识地不发生排尿反射,所以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所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阻断大脑和脊髓之间的神经联系,能完成排尿,B错误;C、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C正确;D、大脑皮层通过对各级中枢的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正确。故选B。4.胰腺既能分泌胰液参与消化,又能分泌激素参与血糖调节。胃酸刺激小肠会引起胰液的分泌,血糖变化会刺激胰腺分泌激素。下列关于胰腺的分泌及相关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胰腺分泌的胰液经由导管流到消化腔参与消化B.胰腺分泌的激素经由血液循环运输并定向作用于靶细胞C.胃酸刺激小肠引起胰液分泌的过程为神经调节D.血糖变化引起相应激素的分泌并调节血糖平衡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答案〗C〖祥解〗1、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2、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⑴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⑵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⑶血糖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详析】A、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到消化腔,其中的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A正确;B、胰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在血液中的,随血液流到全身,定向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B正确;C、胃酸进入小肠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D、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C。5.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人体内的各种激素在发挥作用时,既彼此关联,又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两者的作用相协同B.雌激素和雄激素都能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两者的作用相协同C.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两者的作用相抗衡D.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两者的作用相协同〖答案〗B〖祥解〗胰岛分泌的主要物质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便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详析】A、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生长发育,二者为协同关系,A正确;B、雌激素和雄激素都能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两者不在同一个生物体内发挥作用,B错误;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水平,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它们之间的作用相反,属于拮抗(抗衡)作用,C正确;D、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能够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也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故选B。6.被支原体感染过的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支原体的抗体,提取康复者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支原体结合,使支原体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下列关于抗体及抗体治疗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产生的抗体既快又多B.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同过敏原一样都具有个体差异性C.利用支原体感染者康复后的血清治疗,属于免疫治疗D.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属于免疫监视功能异常〖答案〗C〖祥解〗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详析】A、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A错误;B、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性,B错误;C、支原体感染者康复后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用感染者康复后的血清治疗,属于免疫治疗,C正确;D、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属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D错误。故选C。7.图1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图2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依据图1可判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B.依据图2在实践方面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C.分析图1中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知,超过A点对应的浓度,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D.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是促进效果〖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生长素的生理效应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详析】A、据图1分析:同一生长素浓度对的根、芽和茎作用效果不同。促进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根<芽<茎,可判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A正确;B、由图2可知,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可以用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B正确;C、由图1可知,

图中A点对应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在AA'间仍为促进作用,只不过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只有超过A'后的浓度才会抑制根的生长,C错误;D、图中看出,中间一条实线以上表示促进作用,以下代表抑制作用。图中看出A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是促进生长,D正确。故选C。8.在长白山山脉北部地区,经过对东北豹长期的调查监测,发现共有42只,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各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依据上述材料,对下列说法作出判断,正确的是()A.调查东北豹数量最可能采用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B.该地区东北豹的种群密度为42只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预测一段时间后东北豹数量一定增加D.东北豹性别比例接近1:1,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答案〗D〖祥解〗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析】A、东北豹体型较大,且具有危险性,常使用红外触发相机方法对东北豹的数量进行计数,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该地区东北豹的种群数量为42只,但由于该区域面积未知,故不能计算其种群密度,B错误;C、由于没有对该种群各年龄阶段的统计数据,无法确定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错误;D、正常情况下东北豹性别比例接近1:1,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正确。故选D。9.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数量/只2003001000200025003000400170600500600A.该岛的驼鹿环境容纳量为3000只B.1915~1930年驼鹿的数量变化为“J”形增长C.1930-1934年驼鹿数量减少是密度制约因素导致的D.影响驼鹿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天敌和食物外,还有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答案〗D〖祥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详析】AB、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由表格数据可知,在1915年~1930年间驼鹿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但到1934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400,最后稳定在500~600之间,所以该孤岛上驼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是3000,种群数量不是“J”形增长,AB错误;CD、影响驼鹿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天敌和食物外,还有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1930-1934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说明环境被破坏,可能是环境条件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引起的,C错误,D正确。故选D。10.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帽贝、贻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选定的16m'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所有的海星,几个月后,先是藤壶成为优势物种,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优势物种。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群落内藤壶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优势物种会随种间关系的改变而改变C.可以在该样地内通过逐个计数法计算每种生物的种群密度D.藤壶、帽贝、贻贝、石鳖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答案〗A〖祥解〗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详析】A、垂直结构是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藤壶属于同一物种,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不属于垂直结构,A错误;B、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由于人为的干预,优势物种随时间推移由藤壶变为贻贝,B正确;C、由于该区域面积较小,且每个种群数量较少,因此种群的密度调查可使用逐个计数法,C正确;D、海星以外的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人为去除海星前后,其他四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主要都是种间竞争,D正确。故选A。11.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大熊猫和它肠道内的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B.大熊猫的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属于大熊猫中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大熊猫属于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D.竹子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比大熊猫体内高〖答案〗C〖祥解〗1、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2、生物富集是指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蓄集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详析】A、大熊猫依赖肠道中细菌群消化纤维素,细菌则吸收营养物质,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错误;B、大熊猫的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属于竹子同化的能量,B错误;C、在竹子→大熊猫这一条食物链中,大熊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D、营养级越高,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现象越严重,竹子属于第一营养级,大熊猫属于第二营养级,因此竹子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比大熊猫体内低,D错误。故选C。12.如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光的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信息B.波长为550~650nm的光照射过的种子内赤霉素的含量升高,脱落酸的含量降低C.此过程的信息种类属于物理信息D.没有光照提供能量,莴苣种子就不能萌发〖答案〗D〖祥解〗根据图分析,随着光波长增加,莴苣种子萌发率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再减少后基本不变,再增加。【详析】A、由图分析可知,种子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故该过程中光的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信息,A正确;B、由曲线可知,波长为550~650nm的光照射过的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由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因此此时种子内赤霉素的含量升高,脱落酸的含量降低,B正确;C、由图分析可知,种子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光照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D、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即使有光照只能作为信号分子,影响种子萌发,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13.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两种方式,下列调节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糖的调节过程B.富营养化导致某湖泊生态系统崩溃灭绝C.胰岛素含量的调节过程D.在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数量的调节过程〖答案〗B〖祥解〗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强化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正反馈调节;反之,弱化则称为负反馈调节。【详析】A、血糖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浓度变化(下降)是胰岛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同理,胰高血糖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上升是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A错误;B、富营养化导致某湖泊生态系统崩溃灭绝,而且富营养化程度越深会进一步促进湖泊生态系统崩溃灭绝的速度,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C、胰岛素含量的调节过程,胰岛素分泌会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而血糖浓度降低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血糖浓度变化为胰岛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C错误;D、在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数量的调节过程,第三营养级数量增多会导致第二营养级数量减少,不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人造子宫”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水和电解质外,还包含多种可以促进羊盖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B.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C.每天注入定量电解质溶液,以确保“人造子宫”内的液体得到更新,保持相对稳定D.“人造子宫”外部不需要配置类似于母羊体内的胎盘结构,与早产羊羔的脐带连通〖答案〗ABC〖祥解〗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人造子宫”内的电解质溶液能够为早产羊羔生活提供适宜的液体环境,除水和电解质外,还包含多种可以促进羊盖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A正确;B、羊羔健康生长除了维持电解质溶液必要的成分和含量,还要满足羊羔发育适宜的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等等,B正确;C、由于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故“人造子宫”需每天注入定量的电解质溶液以确保“羊水”得到更新,满足“羊水”营养物质的供应,C正确;D、“人造子宫”外部配置了机器胎盘,与早产羊羔的脐带联通,早产羊羔能通过机器胎盘来获得养料,排出代谢废物,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D错误。故选ABC。15.下列关于言语中枢相应区域损伤带来症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S区受损:发声器官异常,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B.W区受损:运动器官正常,手能运动,但不能用文字等表达自己的思想言语C.H区受损: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听懂声音表达的意思D.V区受损:视觉器官正常,能看到文字,但不能看懂文字表达的意思〖答案〗BCD〖祥解〗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说话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病人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说明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详析】A、S区为说话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并非发声器官异常,A错误;B、W区为书写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运动器官正常,手能运动,但不能用文字等表达自己的思想言语,B正确;C、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域受损,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听懂声音表达的意思,C正确;D、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视觉器官正常,能看到文字,但不能看懂文字表达的意思,D正确。故选BCD。16.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这些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为了探究培养液中前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制作装片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下列关于该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调查方法为抽样检测法,计数方法为显微计数法B.取培养液前需振荡摇匀,使酵母菌与培养液充分接触C.制装片时先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的小室内,再盖上盖玻片D该实验不需要对照实验,但需要重复实验〖答案〗BC〖祥解〗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营养物质的量、温度、PH、溶氧量等;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计数。【详析】A、该实验的调查方法为抽样检测法,计数方法为显微计数法,A正确;B、取培养液前需振荡摇匀,使酵母菌与培养液充分混匀,保证调查结果更准确,B错误;C、制装片时先盖上盖玻片,再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C错误;D、该实验不需要对照实验,但需要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D正确。故选BC。17.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出现,这都属于生态位研究的内容,但在研究动植物的生态位方面有所区别,下列属于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的是()A.栖息地 B.出现频率 C.种群密度 D.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答案〗AD〖祥解〗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详析】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包括其所在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其所占有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研究动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AD符合题意。故选AD。1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代表实例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理理论基础实例A自生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合理布设B循环物质循环“无废弃物农业”C协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选择适应当地的

树种D整体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某人工森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利用种间关系构建复合群落,提高稳定性A.A B.B C.C D.D〖答案〗ABC〖祥解〗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1)循环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自生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详析】A、生态系统的自生原理是指生物通过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因此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故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合理布设遵循自生原理,A正确;B、循环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无废弃物农业”即遵循物质循环原理,B正确;C、协调是指生物要适应环境,且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选择适应当地的

树种即遵循协调原理,C正确;D、整体原理是指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某人工森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利用种间关系构建复合群落,提高稳定性不属于整体原理,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9.神经递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通常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只能释放一种类型的神经递质。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的突触称为兴奋性突触,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突触称为抑制性突触。兴奋:如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一种氨基酸类的神经递质:_____,一种激素类的神经递质_____。(2)若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是如何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的?_____。(3)膝跳反射属于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原因是_____。(4)如果兴奋经过图中3个突触,都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将会_____,能否完成伸小腿的动作?_____。若股四头肌收缩,股二头肌舒张,则图中属于兴奋性突触的为_____,属于抑制性突触的为_____。〖答案〗(1)①.谷氨酸(或甘氨酸)②.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2)突触后膜上该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导致突触后膜上某种阴离子通道打开并内流,产生抑制(3)①.非条件反射②.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4)①.都收缩②.不能③.①和②④.③〖祥解〗1、神经递质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突触的工作原理: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起电位变化,兴奋即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方式: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②传导特点:双向传导。神经纤维静息状态时,主要表现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多)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该电位叫静息电位。兴奋时,主要表现Na+内流(导致膜内阳离子多),产生一次内正外负的膜电位变化,该电位叫动作电位。【小问1详析】神经递质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其中,氨基酸类的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甘氨酸,激素类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小问2详析】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过程为:突触后膜上该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导致突触后膜上某种阴离子通道打开并内流,产生抑制;【小问3详析】膝跳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4详析】分析题图,①处突触后膜兴奋,会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如果兴奋经过图中3个突触都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即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则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将会都收缩,不能完成伸小腿的动作。若股四头肌收缩,则①处突触后膜兴奋,股二头肌舒张,应该是②处突触后膜兴奋,③处突触后膜抑制。即图中属于兴奋性突触的为①和②,属于抑制性突触的为③。20.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依据这个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分泌系统通过_____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通过_____激素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2)三大系统都是能过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都是_____发挥作用时都具有特异性,原因是_____。(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不同,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_____;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_____(4)体液调节中有多种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此调节方式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_____。(5)免疫系统中不同免疫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免疫功能。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的消灭首先需要_____细胞裂解靶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且在胸腺中成熟的细胞为_____〖答案〗(1)①.甲状腺②.糖皮质(2)①.直接与受体接触②.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3)①.反射弧②.较广泛(4)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5)①.细胞毒性T②.辅助性T细胞〖祥解〗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联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这些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直接接触。受体具有特异性,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小问1详析】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糖皮质激素等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小问2详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需要通过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发挥作用时都具有特异性,原因是不同的受体的结构各异。【小问3详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小问4详析】体液调节中有多种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调节的效应(分级调节),形成多级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小问5详析】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都是胞内寄生型细菌,要消灭首先需要经过细胞免疫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且在胸腺中成熟的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21.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答出两条即可)。(2)能引起水稻恶苗病的激素为_____,水稻恶苗病的症状表现为_____该激素能诱导产生_____,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酿制啤酒(3)图示表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4)生长素和乙烯在作用上具有相反的效果,此作用特点对于植株的生长有何意义?_____。用文字表述生长素、乙烯含量及细胞生长的关系:_____。〖答案〗(1)①.根冠、萎蔫的叶片等②.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2)①.赤霉素②.出现植株疯长现象,结实率大大降低③.α-淀粉酶(3)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在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4)①.避免植株过度长高而容易倒伏②.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对细胞的伸长起抑制作用〖祥解〗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做植物激素。【小问1详析】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主要作用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小问2详析】能引起水稻恶苗病的激素为赤霉素,水稻恶苗病的症状表现为出现植株疯长现象,结实率大大降低,该激素能诱导产生α-淀粉酶,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酿制啤酒。【小问3详析】图示表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在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小问4详析】生长素和乙烯在作用上具有相反的效果,此作用特点对于植株的生长有何意义是避免植株过度长高而容易倒伏,生长素、乙烯含量及细胞生长的关系为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对细胞的伸长起抑制作用。22.“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某地区为贯彻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推行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的措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某山区由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了现在的林木丛生。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群落演替属于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判断的依据是_____。(2)人类活动参与的群落演替,改变了自然群落演替的_____,若最终演替出森林,可推断此地的气候条件为_____(3)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个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中。试想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_____(4)调查发现演替后的群落与附近另一个群落的交错区,某种树木受卷叶蛾幼虫的危害症状很轻。为研究该植物抵抗卷叶蛾幼虫虫害的机制,研究人员用异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该植物的挥发物质A和易被卷叶蛾幼虫危害的树木的挥发物质B.随机选取300只赤眼蜂(赤眼蜂是卷叶蛾幼虫的天敌)平均分组,进行相关实验。请用表格形式表达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组编号并控制自变量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计吸收赤眼蜂的数量——————该实验对照组所选用的物质为_____〖答案〗(1)①.次生演替②.具备基本的土壤条件和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①.速度和方向②.湿润或较湿润(3)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使生物多样性减少25.①.组编号并控制自变量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对照物质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对照物质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计吸引赤眼蜂的数量——————②.异丁原醇溶剂〖祥解〗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