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1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2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3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4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倪焕之叶圣陶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杏树,西南风一阵阵卷过来涌过来,把落尽了叶子的树枝吹动,望去像深黑的人影,披散着蓬乱的头发。

江面只有一条低篷的船,向南逆风行驶。后艄两支橹,天气很冷,年轻的农家夫妇摇橹的手都有棉手笼裹着。手里的橹,每扳动一回都得用一个肩头往前一摘,一条腿往下一顿,借以助势。

舱里小桌子上点着一支红烛。靠后壁平铺的板上叠着被褥,一个二十五六的人躺在上面。他虽然生长在水乡,却似乎害着先天的晕船病,船身晃几晃,便觉胃里作泛,头也晕起来。加上逆风,上船时便横下来,到现在还不曾坐起过。躺着,自然不觉得什么;近视眼悠闲地略微闭上,一支卷烟斜插在嘴角里,一缕青烟从点着的那一头徐徐袅起,可见他并不在那里吸。他的两颊有点瘦削,端正的鼻子,不浓不淡的眉毛,中间加上一副椭圆金丝边眼镜,就颇有青年绅士的风度。

在板床前面,一条胳臂靠着小桌子坐的,是一个更为年轻的青年。他清湛的眼睛凝视着烛焰,正在想自己的前途。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这些全是必然的,犹如虽然今夜是风狂云阴的天气,但总有个笑颜似的可爱的朝晨。

初次经过的道路往往觉得特别长,更兼身体一颠一荡地延续了半天,这坐着的青年不免感到一阵烦躁,移过眼光望着那躺着的同伴问道:“快到了吧?"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

“你心焦了,焕之,”那躺着的用两个指头夹着嘴里的卷烟,眼睛慢慢地张开来,“真不巧,

你第一趟走这条路就是逆风。"他敲着板门问道:“阿土,陶村过了吗?”“刚刚过呢,至多点半钟可以到了。"

“他知道今天逆风,一定在校里等着你。他想你想得急切呢。今天我去接你,也是他催得紧的缘故。不然,等明后天息了风去不好吗?”

焕之有点激动,讷讷地说:“树伯,我只怕将来会使他失望。不过我愿意尽心竭力服务,为他的好意,也为自己的兴趣。"

“你们两个都喜欢理想,这一点颇相像。”树伯斜睨着焕之说。

“这是干的都是教育事业的缘故。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人应该培养成什么样子?人应该怎样培养?——这非有理想不可。"焕之清朗地说着。

“老蒋大约也是这样意思。”树伯闭了闭眼,继续说,“所以我曾经告诉你,他做好一篇对于教育的意见的文章,那篇文章就是他的理想。"

“你记得他那篇文章怎样说吗?”焕之的眼里透出热望的光。

“他开头辨别什么是‘性’,什么是‘习’,又讲儿童对于教育的容受与排斥,又讲美育体育的真意义,——啊!记不清楚,二十多张稿纸呢。"

“有这样热心的人!”焕之感服地说。便悬拟蒋先生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这样想时,不免欣慰而且兴奋。

树伯把两腿蜷起一点,又把盖着的被头角掀了一掀,耸耸肩说:“事情往往不能预料。早先你当了小学教员,不是常常写信给我,说这是人间唯一乏味事,能早日脱离为幸吗?"“唔,是的。”焕之安顿了心头的欣慰与兴奋,郑重地答应。

“到现在,相隔不过一二年,你却说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了。"

“记得给你写过信。”焕之现出得意的笑容,“后来我遇到一个同事,他那种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只知为儿童服务,只知往儿童的世界里钻的精神,啊!我说不来,我唯有佩服,唯有羡慕。"

焕之把身子坐直,望着前方,似乎透过了前途浓厚的黑暗,已望见了正去就事的校里的好些学生。

“像蒋先生那样,他没有事做,”树伯说得很淡然,“田,有账房管着;店,有当手管着;外面去跑跑,嫌跋涉;闷坐在家里,等着成胃病;倒不如当个校长,出点主意,拿小孩弄着玩。"

焕之看了树伯一眼,他对于“弄着玩”三个字颇觉不满,想树伯家居四五年,不干什么,竟养成玩世不恭的态度了。便说:“你怎么说玩?教育事业是玩吗?"

“哈哈,你这样认真!”树伯狡笑着说,“字眼不同罢了。你们说研究,说服务,我说玩,实际上还不是一个样?——老蒋如果处在我的地位,他决不当什么校长了。你想,我家里琐琐屑屑的事都要管,几亩田的租也得磨细了心去收,还有闲空工夫干别的事情吗?"

焕之觉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练,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间刻画出来。树伯半睡半醒地迷糊了一阵,忽然坐起来敲着板门问阿土道:“进了港吗?”“进了一会儿了,学堂里楼上的灯光也望得见了。"阿土的声音比刚才轻松悠闲得多。

“我上船头去望望!”焕之抱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把前面板门推开,两步就站在船头。一阵风过去了,他开始嗅到清新而近乎芳香的乡野的空气,胸中非常舒爽。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

“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焕之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一会儿,那光似乎扩大开来,挡住他的全视野,无边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的景物描写极力渲染大风、浓云、黑天的景象,烘托了倪焕之压抑的心情。

B.对摇橹船工“一掮”“一顿"动作的细节刻画,形象地写出了在大风中摇船的艰辛。

C.“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表现了倪焕之持重的特点。

D.躺在船舱里的树伯,虽然年轻但已显示出老练、精明、世俗,与倪焕之形成对比。

7.关于文中谈论蒋先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树伯的话中可以看出,蒋先生对倪焕之来校任教怀有很高的期待。

B.蒋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美育体育的研究,让倪焕之对他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C.在树伯看来,蒋先生既有追求教育理想的一面,也有追求生活实用的一面。

D.蒋先生选择当校长的主要原因是既不想到外面四处跋涉,又不想在家里闷坐成病。

8.船行江上,倪焕之的情感随着他的所见所感而逐步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说,结尾显得过于直白,应该删掉;也有人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更好,应该保留。是否应该保留结尾?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山图肖复兴

去年年末整理书时,忽然哗啦啦坍塌下来一角,一本薄薄的小书,滚落在我的脚下,是《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弯腰拾起来,不禁责怪自己,忙乱之中,怎么把这本书也丢弃了呢?

书的译者是楼适夷先生,看书的后记,知道是他1976年4月到6月所译。他说:“1976年是怎样的年头,4月又是什么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快要亮的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的。"1976年,是“四人帮”被粉碎的年份。那一年,楼适夷先生71岁,从“五七干校"回家快三年了,①头上还戴着“帽子”,身上还背着“包袱"。而在当时,芥川的小说尚在“毒草”之列,楼适夷虽认定其是“鲜花",却也悲观地认为“并不准备将来会有发表出版的日子”。这是这本书翻译的时代背景和私人语境,这本书由此而增加了厚度,超出了芥川小说本身。

楼适夷先生是翻译家,之所以当时选择翻译芥川的小说,是别有心意的。在后记中,他说芥川的小说,是鲁迅先生最早翻译到我国的,鲁迅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就翻译了《罗生门》,后来还想翻译芥川的作品,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如愿。楼适夷先生翻译芥川的小说,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和承继。

在后记中,楼适夷先生又说,译稿“是用两张复写纸,复写出三张稿纸,装订成册,变成一本书的样子,请二三家人,和二三个不与我划清界限还有来往的友人,充当我的读者。"——这种深蓝色的复写纸,对我们这一代的写作者而言,是很熟悉的,在没有复印机、电脑和社交软件的时代,我和不少写作者,害怕稿子寄失,都用过这样的复写纸复写稿件——于是,他特意请人刻了一枚图章,便是“二三书屋之印”,我们便也明白了,封面所印的这方印章的含义了。

芥川的小说,如今译本很多,这个译本,有如此多的元素在内,便不只属于芥川,也属于楼适夷先生和他所属的那个特殊的时代,便有了另一番价值和意味所在。

我是坐在天坛的藤萝架下看这本小书的。②初春中午的阳光,温煦暖人。这一天,我主要看其中的《秋山图》一篇。四十多年前读过,竟然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当时只顾看《竹林中》和《罗生门》,还有《地狱变》了,也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不认真,没有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缘故吧。这是一篇写清初大画家王时敏两次寻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秋山图》的故事。同样一幅《秋山图》,五十年之后,时代与人心的跌宕变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样貌和感觉,其亦真亦假,亦梦亦幻,扑朔迷离,以至让王时敏心中竟掠过“狐仙"的缥缈之感。

芥川的小说中,重写并改写历史故事,占有相当部分。这是他那一代日本小说家的创作传统。我们这样的传统似乎少了些,自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后,曾有冯至、陈翔鹤等老作家写过一些这样的历史小说,之后似乎愈发少见。③那些热衷于宫斗或王朝更迭或让古人和历史改头换面以迎合今日的小说,不在此列。《秋山图》重写的是我国古代故事,但不是梦回前朝的旧小说。这篇小说写得干净利索,如同冰冷而嶙峋的骨架凛然;又情节步步紧逼,如同层层剥笋而百味次第逸出。

不知怎么搞的,放下书,忽然觉得这一篇《秋山图》的写作风格,和汪曾祺先生有点儿相似。汪先生也喜欢改写古代故事,比如《聊斋》,就曾乐此不疲地改写过多篇。改写古代画家的故事,汪先生也有过写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金冬心》。而且,汪先生和芥川都是取材于我国明清笔记,并非随心所欲另起炉灶的编造。芥川的《秋山图》取材于清初恽寿平的《瓯香馆记》;汪先生的《金冬心》取材于清晚期朱克敬的《雨窗消意录》。他们都有这样的兴趣和积累,这样的学养和笔,力。

这么一想,如果汪先生重写画家王时敏寻访画家黄公望的《秋山图》,这同样一段故事,不知会写成什么样。芥川写《秋山图》时29岁,正值青春,让汪先生晚年披挂上阵,老眼厌看往来路,流年暗换往来人之中,肯定,会和芥川不一样,会很有意思。

真的很想让汪先生和芥川比拼一下,让我大开眼界一番。不过,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汪先生已经故去二十五年,

一本薄薄的小书,一篇短短的小说,竟然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带起三位作家,心头一时涌出莫名的感觉。想想,三位作家都已经仙逝。④楼适夷先生活到96岁,最为高寿;汪曾祺先生活到77岁;而芥川活得年头最短,只有35岁。命运跌宕,人生如梦,如那幅《秋山图》一般,如影如幻而幽深莫测。

合上这本《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日头已经偏移,阳光透过枝条清癃的藤萝架,在书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斑,跳动不已。

回到家,再翻书时,发现书中还夹有一小窄条薄薄的纸片,上面抄录一段话,字迹潦草,是我写的。照抄如下,也许,别有一番意思:

番茄起初生长在秘鲁和墨西哥森林中,被当成有毒的果子,叫“狼桃”,没人敢吃。十六世纪中叶,英国一公爵到南美游历,见后把它带回英国,作为稀有的礼品,献给伊丽莎白女王。从此,欧洲称之为“爱情的苹果"。十八世纪末,法国一位画家,冒中毒致死危险,亲口尝了两三个,觉得酸甜可口,番茄经他宣传而流传。明入我国,最早见于《群芳谱》一书,名“蕃柿”,供观赏。吃才有六十年左右的历史。

这一段是从哪里抄来的,又怎么夹进芥川这本小说中,我已经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关于番茄这样一段历史,还是挺有趣的。算一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抄录这一段,到今天,我们吃番茄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想当年鲁迅先生最早翻译芥川小说,到现在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再一算,芥川写《秋山图》是1921年12月,到现在也有一百年了。真是巧合。

怎么那么巧合呢?不知别人会怎么样,如果让我来重新改写《秋山图》,在结尾处,我要加上这样一段。芥川写《秋山图》;鲁迅翻译芥川;番茄由毒变酸甜可口的历史;一百年之后,这样巧合,在这本书中相遇了。尽管有点儿混搭,也许,有点儿意思呢,多有潜台词和象外之意。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特别交代了楼适夷翻译《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的时代背景,并非闲笔,表达了作者对他不凡的勇气和见识的赞赏。

B.《秋山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芥川的《秋山图》取材于《瓯香馆记》,写王时敏两次寻找名作《秋山图》的故事。

C.“我"相隔四十多年两次读文章《秋山图》的感受与王时敏相隔五十年两次寻找画作《秋山图》的感受相同,都充满梦幻。

D.番茄由毒变酸甜可口、芥川写《秋山图》和鲁迅翻译芥川的作品都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这样的巧合多有潜台词和象外之意。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的“帽子”和“包袱"分别比喻罪名和精神负担,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

B.句子②是环境描写,用温煦暖人的阳光渲染了“我”阅读《秋山图》的良好氛围。

C.句子③批评了那些创作极其不严肃而以戏说历史来迎合读者的历史小说。

D.句子④,作者因三位作家的寿命长短而感叹人生的变化莫测,而且非常感伤。

8.本文看似“散漫",实则不“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有评论认为,肖复兴的《秋山图》不仅回忆了往事,还含有丰富的思想意蕴。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关丁

冯骥才

丁家原本是浙江绍兴的一个望族,燕王扫北来到天津,祖上在北城外南运河边弄到一个肥差——钞关的主事。丁家掌管这钞关在城北,人称“大关丁"。他家的大少爷丁伯钰也非比常人,他玩有玩的绝门,吃有吃的格色。

他不爱吃登瀛楼的锅塌里脊不爱吃全聚楼的高丽银鱼不爱吃天丰园的银沙紫蟹不爱吃德升楼的炒鲤鱼须子,不爱吃广东馆宁波馆京饭庄和紫竹林洋菜馆所有的名菜。在天津这码头上,天下各种口味一概全有,好吃的东西五花八门。这些东西,不光吃不过来,看都看不过来。可是丁大少爷口味个别,他顶爱吃一样,这东西吃不腻吃不够,却并不金贵,也不稀罕,街头巷尾到处见,就是——糖堆。

人笑他“富人穷嘴”,他不在乎。坐着胶皮车穿过估衣街时,只要看到街口有小贩卖糖堆,立时叫停了车,打发车夫去买一根,坐在车上,大口“咔哧咔哧"嚼起来。这模样城北的人全都见过。一次,一位京城阔少问丁大少:“这糖堆在我们京城叫作糖葫芦。老佛爷也爱吃糖葫芦,你可知道?”丁大少摇头。京城阔少神气起来,笑道:“老佛爷吃的糖葫芦是仙品,与你们这儿街头货色可是一天一地了。"随后他顺口又说了一句,“现在京城鼓楼前九龙斋饭庄掌勺的王老五,在御膳房里干过,据说就给老佛爷蘸过糖葫芦。”

等京城阔少一走,丁大少马上派两个能人,带许多银子,跑到京城把这退了役却正缺钱的御膳房的厨师请到了天津。待王老五到丁家院子当中,先支起火炉,架上铁锅,铺好石板和案板,随后把从京城带来的两个大包袱打开,将各种见所未见的干活的家伙,还有花花绿绿、奇香异味的食材,有章有法地铺开摆开。这阵势,让四周围观的男仆女婢全都看傻了眼。丁大少咧开笑嘴,他家当院成了御膳房!

他头次见糖堆还能做得这么晶亮悦眼,五彩斑斓,玲珑剔透,好似一串串小花灯。他叫人把蘸好的糖堆送到家中各房,自己挑了新奇俏皮的一串,张口一咬,立时觉得自己已经是老佛爷了。从此,他只要想吃老佛爷的糖葫芦,就用车把王老五从京城拉来。要说天津卫会吃加上会玩的,大关丁的丁大少顶了天。

①天底下无论坏事好事不会总在一个人身上,这叫物极必反。庚子年间,天降大祸,朝廷内乱,跟着是聚在紫竹林里的八国联军血洗了天津老城。大关丁家富得惹眼,便被联军抄得精光,此后他家的摇钱树——钞关也不叫干了。一下子,他从天上掉在了地上。联军屠城后不久,天就凉下来。大关丁只剩几间没烧毁的破屋子,他一家好几口,饥肠饿肚,睡觉没被,没东西可卖。

一天,他在估衣街上看见一个卖山里红的老乡,脑筋一动。他口袋只有几个铜子儿,便买了三五十个山里红,又去杂货店买了一小包糖,②回家后切果、剔核、熬糖稀,然后从堆在墙角的苇帘中抽出几根苇秆,剥去干皮,露出白秆,截断削尖,穿果蘸糖,拿到街上一卖,都说好吃,顷刻卖光。他攥着钱又去买山里红、买糖、做糖堆,这么来来去去,跑来跑去,快断绝了的一口气就这么一点点缓过来了。

两个月后,丁大少居然有模有样站在估衣街江西会馆对面一条胡同口卖糖堆了。看样子他有几个钱了。天气凉,他居然穿上了一件二大棉袄,头戴无檐毡帽,脚下蹬兔皮里子的一双毡靴。一根裹着厚厚一圈稻草的木杆上,插满红通通的糖堆。估衣街上平日总有几个卖糖堆的,可人嘴挑好的,很快都认丁大少的了。他的糖堆果大,足实透亮,糖裹得又厚又匀,松脱不粘牙;吃他一串,赛别人两串。

快到年底,丁大少手头阔绰些,开始在糖堆上玩起花活,夹豆馅的,裹黑白芝麻的,镶上各种干鲜杂果的,愈做愈好愈奇愈精,天津人吃了多少年的糖堆,还没吃过大关丁这些花样翻新的糖堆。这就奇了,他不过一个玩玩闹闹的少爷,哪来的这种能耐?谁也没想到,不过是当年御厨王老五在他家当院做糖堆时,他在一边拿眼看到的。他那时候并无心偷艺,王老五对这好吃的阔少爷也全无戒心。大少爷好奇便问,王老五有问必答。能人对自己的能耐向来守口如瓶,所以王老五在京城没有知音。到了天津卫大少爷这儿,百无禁忌,愈说愈得意,可就把一生的诀窍全说给了大少爷。大少爷拿糖堆当命,这些话听了自然全都记住。

大关丁过去是吃糖堆,今天是做糖堆。吃糖堆用嘴,做糖堆用心。一旦用心,能耐加倍。他还将山里红改用北边蓟县的,黄枣改用漳洲的,苇秆改用白洋淀的。天津是码头,要什么有什么。大关丁亲口吃过老佛爷的糖葫芦,只有知道那个味儿才能做出那个味儿来。天津又有租界,有洋货,他能知道洋人哪样东西好。他把白糖改为荷兰的冰花糖,不单又甜又香,还分外透亮,看上去每个红果外边都像罩个玻璃泡儿。这些法子,一般小贩哪里知道?

他在钞关长大,懂得做事要讲规矩。他每天必走一条路线,起自针市街,东穿估衣街和锅店街,西至大胡同止。天天下午,按时准到。只是刮风、下雨、三伏天不出来。北门里的富人多,想叫他到那儿去卖,被他婉拒。他说他每天做的东西有限,只够估衣街那边的老主顾。他的糖堆是在估衣街上卖出名来的,心里总装着这里的老主顾们。

这一来,丁大少又站了起来。

于是,估衣街上天天能见到他。他富裕起来后,衣装也更像样。小瓜皮帽是用俄国的材料定做的,褂子裤子干干净净。他面有红晕,眸子发光。每到一个小胡同口,必朝胡同里边喊一声:

“堆儿——"

他人高腹圆,嗓门粗,中气足。一声可以直贯胡同深处。

天津再没人贬他,反而佩服这人。人要阔得起,也得穷得起。阔不糟钱,穷就挣钱。能阔也能穷,世间自称雄。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前面不避其繁地写丁大少不爱吃各种高档酒楼食物,与接下来写喜欢吃糖葫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他喜好的特别。

B.王老五在京城无知音,在天津却把诀窍说给丁大少听,是因为手艺在异地再次得到高度认可而感到得意和满足。

C.小说塑造人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阔绰、落魄、复兴,每个阶段形象刻画都各有侧重,使得人物形象颇为丰满。

D.小说用丁大少衣服和卖糖堆场景的变化,映照了他从“天上掉到地上”到“又站起来了"的过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王老五到丁府做糖堆的情节,为后文写丁大少落魄时自己做糖堆做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B.作者在塑造丁大少这一人物时,运用质朴的白描手法,不加渲染,不事铺陈,紧紧扣住人物的妙语绝招,一气呵成。

C.小说用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写出了其日常生活变化的真实情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小说善于运用口语及“格色”“顶了天"等天津方言,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同时文字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的笔意。

8.请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第①处:

第②处:

9.(6分)本文选自《俗世奇人》,作者在“书前短语"中写道:“天津这地方自有特别之处,寻常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者,往往就是乡土异士和市井奇人。他们不崇尚精英,偏爱活在身边的那些非凡的凡人。这些人物的身上也就融入此地百姓集体的好恶,地域性格因之深藏其中。”

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丁大少"身上体现了哪些令百姓“偏爱”的“地域性格"?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观流星

林清玄

①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

②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③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在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④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⑤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年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⑥有一天玉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画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⑦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⑧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星就对应着地上的一个人,只要看见天上的流星陨落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个人。可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那么地罕见呢

⑨还有人说,当你看见一颗流星落下的一刻,闭上眼睛专心许愿,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心中没有什么大愿.看到奔射如箭的流星。张看之不暇。谁还顾得许愿呢

⑩后来我还在庭院里看过几次流星。但都远在天外,稍纵即逝。不像第一次的感受那么深刻。心中只是无端的茫然,若是天空中的星星都对应着一个人,那一刻落下的又是谁呢不管是谁.人世里不是行者就是过客.流星落下不免令人感触殊深。

如果流星是一个人的陨落.那么浩渺的天空就对应着广阔的大地.人的群落就是星的聚散.这样想时,我们的离恨别情便淡泊了许多——光灿的星落到地上只是一个无光的石头,还有什么是永远的光明呢

我总觉得不管有多少天文学家.尽管人类登陆了月球.我们对天空的了解都还是浅薄无知的,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多少天空的事物.而是它给了我们什么样心灵的启示。

从很年幼的时候我就爱独自坐着看天空,并借着天空实想,一直到现在,我出门时第一眼都要看看天色,这或许是看天吃饭的农家子弟本性.然而这种本性也使我在大旱的时候想着渴望雨水的禾苗:在连日豪雨之际思念着农田里还未收割、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在巨风狂吼之时忧心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夫。

天空的冥思是可以让我们更关切着生活的大地,这样站在地上仰望天际,就觉得天空和星月离我们不远。也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心情。

我最担心的是,在我认识的都市儿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天空的敏感,有的甚至没有好好地看过天色,更不要说是流星了。现在如果我看见流星。我想许的愿望是:“孩子们。抬头看看那一颗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夜观流星”总括全文内容,即记述与“夜观流星"有关的故事与内心感慨。

B.作者写孩子们在河床搜寻流星,寻了一个晚上“毫无所获”,“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其目的是表现孩子们对流星的强烈好奇。

C.与儿时关注自然的缘由不同,长大后的“我”表现出对生计的关心和劳动者的牵挂。

D.文章最后作者的担心与希望,揭示出现代人只贪图物质享受,丧失精神追求的现状。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沈括《梦溪笔谈》的相关记载开篇,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可读性,也引出了“我"

儿时第一次看到流星的经历。

B.文中⑧⑨两段讲述关于流星的传说,为文章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也为下文的哲思张本,进一步丰富了“流星”的意蕴。

C.“渴望雨水的禾苗"“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巨风狂吼"三处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旨在突出天地万物的神奇壮美。

D.作者善于从平凡琐事中取材,立意深远。语言清新隽永,情感自然真挚,呈现出一种质朴通达、宁静清欢的独特审美旨趣。

8,玉豹伯讲故事的情节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9.文章作者在第①段中对“流星”陨落的感慨,与苏轼《赤壁赋》中对“水"与“月”的感慨相比,有何异同(6分)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宁晋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测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征途上(节选)

王愿坚

踏着烂泥,踏着水草,这支给兄弟连队送粮的小小的队伍紧脚紧步地走了三天。

(1)傍晚,正是草地行军最好的时候。清凉的晚风,吹散了闷人的热气。太阳刚落,西天上便出现了浓黑的乌云。暴风雨说来就来,老姚看看天色,愁闷地叹了口气,喊了声:“休息!"

同志们忙起来了,寻柴草、找牛粪、生火、搞水……一堆篝火点起来了,大家围着火堆叫着、忙着。小赖伸手去扯粮袋,粮袋是扯下来了,还没来得及抖开看看,①一阵风吹来,袋子却像个酒旗似的飘起来,和军号的那条大红绸子绞在了一起。

轻飘飘的粮袋子,从左手掏到右手,又从右手捯到了左手,他犹豫了一阵,最后横了横心:“干脆,全倒完算了。”

可是,他那举起粮袋子的手,还是停住了。

小赖来到老姚身边,说:“老姚,帮我下粮去吧!"

“好,就走。”老姚收拾完东西,抬头一眼看见小赖腰间的军号上溅满了泥点,还夹着老长一截草刺,本想说什么,但一看小赖那脚步蹒跚的样子,还是闭了嘴,牵着牦牛来到篝火边上。小赖拿起粮袋,鼓起勇气对准了小碗。粮袋轻轻地抖着,炒面像群小虫子似的,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流出来,飘出一股扑鼻的香味。

“好了。"老姚喊了一声。

“是。”小赖应了一声,手却还在抖着。但是,才抖了几下,手腕子就被老姚那只粗大的手卡住了。小赖望望碗里,②水都没有变浑,连碗底那块疤痕也还能看清。水面上,几片小小的麸皮,随着亮亮的水泡儿在轻轻地浮动。他仰起脸低声地说:“再下一点?"

“不。”

“再下一点吧,"小赖举起了大拇指,随即又换成了小指,“只下这么一点点。”

“不。"

小赖望着老姚那严肃的神色,突然,他一把抓住老姚的胳膊,喊了声:“同志,我饿啊!”说罢,他扑到老姚怀里,低声地哭了。

老姚揽住了小赖的肩膀,慢慢地低下了头。他左手把小赖抱紧了,右手扯下自己的粮袋子,悄悄地抓出一把面粉,撤在小碗里,用树枝搅了搅,然后扶起小赖,柔声和气地说:“来,我的好同志,就这么吃了吧!都吃光了,明天怎么办哪?"

③“要不,”他犹豫地指了指牦牛身上,“那里还有……"

“什么?”老姚一愣,一把揪住了小赖的肩膀,“你,你说什么?"

小赖瞟了老姚一眼。只见他一手捂住牦牛身上的粮食,胡子不停地抖着,两眼闪着逼人的光。那神情,仿佛要把他一口吞下去。

“你,你要打这些粮食的主意?不成!”老姚气呼呼地说着。

小赖的头勾得更低了。

“这娃娃也算是好样的了,"篝火那边有人插话了,“这,是第一次嘛……”

“第一次?有初一,就有十五!"老姚盯住小赖的脸,“叫你自己说说看,为什么从昨天起,你不唱歌啦?为什么……”他用小树枝把军号敲得铛铛响;趁小赖低头看号,又向碗里扔了一小把面,“一整天,没听见你吹一次号、拔一次音!唵?"

他越说火越大,声音越高,索性一按地皮站起来;刚一直腰,身子一晃,打了个真趔趄,差点倒在火堆上。他慌忙蹲下身,就势把小碗里的糊糊搅了搅,话却没有停:“呶,这顿饭,就是这些,多一点也没有。要想动这个,”他拍着牦牛背上的粮袋,斩钉截铁地说,“不成,一丁点也不成!"

老姚的话停住了。(2)草原上一时变得很静,静得只听见火星迸裂,牦牛嚼草的声音。老姚端起小碗,放到唇边试了试,递到小赖手里,缓慢地说:“好了,快吃了吧。”

小赖擤把鼻涕,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④老姚看着那张沾着面糊的嘴巴,猛地转过脸去,扬起手掌揩了揩眼泪。

停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那条皮条,又从一个同志腰间抽出把刺刀,把它一截截切开。一面切,一面还叨咕着:“把这玩意儿吃了,日后有了马,使什么牵哟——"说着,脸上浮上了惋惜的神色。

这工夫,小赖已经吃完了最后一点面糊渣渣,听到这话,凑过来,好奇地问:“这东西也能吃?”

“能!怎么不能?我的好同志。"他切下了一小段,扔进柴炭里,用树枝拨弄着。牛皮噬噬地叫着,浮起轻烟,发出一股焦糊味儿。

把烧好的一截牛皮拣出来,吹掉了浮灰,扔进小碗里煮着,他又挑了一段稍长些的,然后向小赖身边挪了挪。

“看,这一截是明天早上的。怎么样,不算少吧!要赶路多吃点嘛,这叫作‘早饭吃饱’,懂不懂?”他量出了四指长的一段,刻上了一条道道,“这是中午饭,‘午饭吃少’。"他又画出了一段,比第一截少些,比第三段又稍长了一点,“晚上,吃这么多。再配上点野菜,撒点面粉,改善改善生活——嘿,‘晚饭吃好’嘛!”他画着,唠叨着,短短的皮条上刻上了五条白印子,刚好可以吃两天。

小赖接过了牛皮,心里热乎乎的。

“来,咱们尝尝!老姚笑着,用刺刀挑起了那块牛皮,咬了一口。他用力嚼着,突然孩子似的叫了起来:“要得,要得,简直抵得上宣威火腿呀!"他一抹胡子,纵声地笑起来。

“宣威火腿?………”小赖嘴的一声笑了。

整个篝火四周,全笑了。

(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究竟往碗里下多少粮食,小赖内心有过矛盾斗争,最终还是让老姚把关,主要是出于对老姚的畏惧。

B.小赖作为司号员却让自己的军号溅满了泥点,且步履蹒跚,可见行军的艰难以及战士的疲累饥饿。

C.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抓取了长征行军途中晚饭这一短暂时刻来表现主题,尺幅虽小却意蕴丰富。

D.老姚说煮牛皮的味道抵得上宣威火腿逗笑了大家,这一结尾让前文艰苦行军的凝重氛围变得欢乐昂扬起来。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袋子却像个酒旗似的飘起来"运用比喻,写出了袋子中粮食极少的情状。

B.句子②通过水没有变浑、碗底疤痕清晰的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当时条件的艰苦。

C.句子③写小赖因饥饿已经忘记了自己给兄弟部队送粮食的使命,塑造了一个圆形人物。

D.句子④中“沾着面糊的嘴巴”与老姚两次往小赖碗里加面粉形成呼应,行文缜密。

8.本文环境描写虽不多,却极为精妙,请分析文中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妙处。

9.冯牧曾评价王愿坚的作品“充溢着不同角度的动人心弦的力量",请以老姚为例,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色。

河北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罪愆的遗憾

张庆华

父亲病逝后,一个悬念,犹如顽固的浮幻,累累潜入我的精神世界,追究我的良知,拷问我的灵魂……

耄耋之年的父亲,发病就呈现半身不遂,手臂僵硬,痴傻芥呆的症状。尤其让家人跟着揪心的是,父亲从此丧失了说话功能。

医院给父亲定性为脑出血,建议住院治疗。那时,合作医疗等优惠政策还没实行,住院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时困住了我。因为,姐妹兄弟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生活不太富裕,所需费用大都得我这个镇政府干部来担当。我自己那点儿工资,孩子上学、赡养父母、人情往来、生活日用……也是捉襟见肘。所以,我不得不顾忌自己经济尴尬的现实,不能不考虑自己家庭和谐的问题。因此,我只能选择既省钱又不耽误父亲康复的两全之策。这样的决策,需要请个明白人来帮着一锤定音。

明白人是本市康复医院的院长。他是大连医科大学博士、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家。重要的是,他和我是莫逆之交。他看过片子和诊断报告后问我:“老爷子今年高寿”我说:“八十三岁。"他仿佛用宣判的口吻说;“要是信我话,趁早回家治。”姐姐担忧地说:“家里条件不如医院好。"院

长说:“老爷子这病,去根儿不可能,只能用药维持。住院治疗是输液吃药。回到家里,还是输液吃药。这么大岁数了,在家里调养,照顾起来更方便。”

院长是远近闻名的医疗界权威,他的话,统一了家人的意见。下一步,便是由我来负总责地执行落实。

晚年的父母,在城北农村的哥嫂家居住。父亲回家以后,我请来了村卫生所的刘大夫,把父亲在家治疗的事宜完全托付给她。隔三岔五,我会请院长到家里来为父亲做医治检查,以便及时掌握父亲的病情变化。左邻右舍们说:“你家这治疗条件,不比住院治疗差。"当时,自己也觉得,这样的治疗条件,已经非普通人家能比。

一个月以后,父亲的病情略有好转,只是说话的功能没有一丁点儿的改善。他要说的话,只能用手势来表达。可悲的是,我们破译不了他手势的含义,搞不清他到底要对我们说什么。一天,我坐在他的身旁,再一次问他:“爸,您的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啊”他呆痴痴地盯住我,挣扎着抬起僵硬的左手,冲着屋门口,拼着力气,使劲儿地挥动。我找来纸和笔递给他,让他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他先是激动地抓住了笔,颤颤巍巍地想在纸上写字。纸被他戳得全是窟窿眼儿,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我悲哀:父亲连写字的功能也丧失了。

父亲为自己写不出字来而激恼。他嘴角流着哈喇子,眼里喷射出焦躁的怒火。见我们瞅着他发愣,他情绪失控,像个孩子似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笑声像哭,哭声像笑。他一边甩手向门口挥动,一边撕扯着衣服,恨不能把憋在心里的话用手掏出来给我们看。他眼睛深陷,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们,渐渐地,渐渐地,他哭笑的声音减弱,手臂无力,头一歪,栽倒在我的怀里。

半年以后,父亲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八十四岁。

父亲走后,我曾无数次地揣摩他那个手势的内涵,尝试用自己的思维,去触摸父亲在天堂里的灵魂。直到有一天,我自己有病去医院,看见医院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场面壮观。这情景,促使我心里倏地窜出来一个念头:“啊——医院——父亲留给我的那个悬念,是不是要告诉我,他要去医院住院治疗!"

破译了父亲留下的悬念,我内心翻滚出无限的懊悔、愧疚、自责!震撼心灵的是强烈的遗憾。这份迟到的遗憾,荡涤着我的良知,洗刷着我的灵魂,让我觉得,在挽救父亲生命的过程中,我没有做到一个儿子应该尽到的责任!我没敢舍弃自己的一切,没抛开所有的私心杂念,没有借钱负债也要给父亲积极治疗的勇气。而父亲呢,他可能带着无声的憋屈和愤懑,带着没去成医院的遗憾撒手人寰……想到这些,我鼻腔发酸,眼窝滚烫,追悔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仰望长空,冲着天堂里的父亲在内心大喊——父亲,我对不起您啊!

爱默生说:“有一点遗憾的人生,才是有味道的人生。”对父亲的遗憾,让我尝到了被良知谴责和岁月磋磨的苦涩味道。我感叹:人世间,有些懊悔和遗憾,是可以用后来来做弥补的。而我对父亲的遗憾,是沾满罪愆的遗憾,是不可饶恕的遗憾。更为遗憾的是,我的这份遗憾,无法补偿,不可挽回。永逝的时光,不给我赎罪的机会!

(有删改)

文本二:

庆华,昵称“冬烘先生张",近年吾等又半挪揄地将他“尊”为“庆翁"。

那年,我听说他有工作经历——在遵义当过一年还是半年通讯员——便疑心他很“油”。接触下来才发觉他是个“大直白"。他喜欢踩别人痛脚,哪壶不开提哪壶。发现你的缺点弱点就穷追猛打,动辄就说你“虚荣”“伪善"“浅薄”,搞得我好几次面红耳赤。我甚至有些怕他,即使发现他把“幼稚"读成“幼雅”也不敢取笑他。

那时,我们都喜欢读小说,就常在一起聊天。但我们的认识大不相同,我读小说主要看故事,特别喜欢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迷恋雨果、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庆华注重技巧、细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他喜欢现实主义,认为现实主义才是写作的正途,特别崇拜契诃夫。

(节选自刘雍《张庆华小说集〈冬日〉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父亲手臂僵硬、痴傻茶呆的症状相比,他不能说话更让家人揪心。

B.父亲因病不能写字,这不仅使“我"悲哀,也使父亲自己极为懊恼。

C.虽然父亲居家治疗的条件很是不错,但是父亲的病情未见改善。

D.最后一段点明题旨,表达“我”的遗憾以及没有机会赎罪的痛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父亲那一时之间“破译不了"的“手势”既引发了“我"的猜测,又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本一语言朴实,通过反复的自我质疑和对父亲情感的抒发,成功传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对未能给予他更好治疗的遗憾。

C.文本一中,在父亲情绪失控之时,文中以“像个孩子似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来进行比喻,表现了父亲无法表达意愿的痛苦。

D.文本二最后一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以此突出了作者与张庆华在所追求的文学风格类型以及所喜欢的著名作家方面的差异。

8.文本一第一段虽简短,但流露了作者多重情感,请梳理概括。(4分)

9.文本二评论张庆华“喜欢现实生之,认为现实主义才是写作的正途",请结合文本一的相关内容分析张庆华作品的“现实主义”体现在哪里。(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倪焕之叶圣陶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杏树,西南风一阵阵卷过来涌过来,把落尽了叶子的树枝吹动,望去像深黑的人影,披散着蓬乱的头发。

江面只有一条低篷的船,向南逆风行驶。后艄两支橹,天气很冷,年轻的农家夫妇摇橹的手都有棉手笼裹着。手里的橹,每扳动一回都得用一个肩头往前一摘,一条腿往下一顿,借以助势。

舱里小桌子上点着一支红烛。靠后壁平铺的板上叠着被褥,一个二十五六的人躺在上面。他虽然生长在水乡,却似乎害着先天的晕船病,船身晃几晃,便觉胃里作泛,头也晕起来。加上逆风,上船时便横下来,到现在还不曾坐起过。躺着,自然不觉得什么;近视眼悠闲地略微闭上,一支卷烟斜插在嘴角里,一缕青烟从点着的那一头徐徐袅起,可见他并不在那里吸。他的两颊有点瘦削,端正的鼻子,不浓不淡的眉毛,中间加上一副椭圆金丝边眼镜,就颇有青年绅士的风度。

在板床前面,一条胳臂靠着小桌子坐的,是一个更为年轻的青年。他清湛的眼睛凝视着烛焰,正在想自己的前途。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这些全是必然的,犹如虽然今夜是风狂云阴的天气,但总有个笑颜似的可爱的朝晨。

初次经过的道路往往觉得特别长,更兼身体一颠一荡地延续了半天,这坐着的青年不免感到一阵烦躁,移过眼光望着那躺着的同伴问道:“快到了吧?"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

“你心焦了,焕之,”那躺着的用两个指头夹着嘴里的卷烟,眼睛慢慢地张开来,“真不巧,

你第一趟走这条路就是逆风。"他敲着板门问道:“阿土,陶村过了吗?”“刚刚过呢,至多点半钟可以到了。"

“他知道今天逆风,一定在校里等着你。他想你想得急切呢。今天我去接你,也是他催得紧的缘故。不然,等明后天息了风去不好吗?”

焕之有点激动,讷讷地说:“树伯,我只怕将来会使他失望。不过我愿意尽心竭力服务,为他的好意,也为自己的兴趣。"

“你们两个都喜欢理想,这一点颇相像。”树伯斜睨着焕之说。

“这是干的都是教育事业的缘故。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人应该培养成什么样子?人应该怎样培养?——这非有理想不可。"焕之清朗地说着。

“老蒋大约也是这样意思。”树伯闭了闭眼,继续说,“所以我曾经告诉你,他做好一篇对于教育的意见的文章,那篇文章就是他的理想。"

“你记得他那篇文章怎样说吗?”焕之的眼里透出热望的光。

“他开头辨别什么是‘性’,什么是‘习’,又讲儿童对于教育的容受与排斥,又讲美育体育的真意义,——啊!记不清楚,二十多张稿纸呢。"

“有这样热心的人!”焕之感服地说。便悬拟蒋先生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这样想时,不免欣慰而且兴奋。

树伯把两腿蜷起一点,又把盖着的被头角掀了一掀,耸耸肩说:“事情往往不能预料。早先你当了小学教员,不是常常写信给我,说这是人间唯一乏味事,能早日脱离为幸吗?"“唔,是的。”焕之安顿了心头的欣慰与兴奋,郑重地答应。

“到现在,相隔不过一二年,你却说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了。"

“记得给你写过信。”焕之现出得意的笑容,“后来我遇到一个同事,他那种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只知为儿童服务,只知往儿童的世界里钻的精神,啊!我说不来,我唯有佩服,唯有羡慕。"

焕之把身子坐直,望着前方,似乎透过了前途浓厚的黑暗,已望见了正去就事的校里的好些学生。

“像蒋先生那样,他没有事做,”树伯说得很淡然,“田,有账房管着;店,有当手管着;外面去跑跑,嫌跋涉;闷坐在家里,等着成胃病;倒不如当个校长,出点主意,拿小孩弄着玩。"

焕之看了树伯一眼,他对于“弄着玩”三个字颇觉不满,想树伯家居四五年,不干什么,竟养成玩世不恭的态度了。便说:“你怎么说玩?教育事业是玩吗?"

“哈哈,你这样认真!”树伯狡笑着说,“字眼不同罢了。你们说研究,说服务,我说玩,实际上还不是一个样?——老蒋如果处在我的地位,他决不当什么校长了。你想,我家里琐琐屑屑的事都要管,几亩田的租也得磨细了心去收,还有闲空工夫干别的事情吗?"

焕之觉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练,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间刻画出来。树伯半睡半醒地迷糊了一阵,忽然坐起来敲着板门问阿土道:“进了港吗?”“进了一会儿了,学堂里楼上的灯光也望得见了。"阿土的声音比刚才轻松悠闲得多。

“我上船头去望望!”焕之抱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把前面板门推开,两步就站在船头。一阵风过去了,他开始嗅到清新而近乎芳香的乡野的空气,胸中非常舒爽。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

“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焕之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一会儿,那光似乎扩大开来,挡住他的全视野,无边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的景物描写极力渲染大风、浓云、黑天的景象,烘托了倪焕之压抑的心情。

B.对摇橹船工“一掮”“一顿"动作的细节刻画,形象地写出了在大风中摇船的艰辛。

C.“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表现了倪焕之持重的特点。

D.躺在船舱里的树伯,虽然年轻但已显示出老练、精明、世俗,与倪焕之形成对比。

7.关于文中谈论蒋先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树伯的话中可以看出,蒋先生对倪焕之来校任教怀有很高的期待。

B.蒋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美育体育的研究,让倪焕之对他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C.在树伯看来,蒋先生既有追求教育理想的一面,也有追求生活实用的一面。

D.蒋先生选择当校长的主要原因是既不想到外面四处跋涉,又不想在家里闷坐成病。

8.船行江上,倪焕之的情感随着他的所见所感而逐步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说,结尾显得过于直白,应该删掉;也有人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更好,应该保留。是否应该保留结尾?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6.A【解析】A项,“烘托了倪焕之压抑的心情"错误,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烘托倪焕之内心对前途的迷茫及些许烦闷。

7.D【解析】D项,“主要原因是既不想到外面四处跋涉,又不想在家里闷坐成病”错误,这是树伯对蒋先生选择当校长原因的推测,蒋先生选择当校长的主要原因应是对教育的热爱。

8.①憧憬:坐在桌子边沉思前程,充满期待。②烦躁:连续坐了半天的船,不知路途远近。③热切(激动、热望、欣慰):对蒋先生兴办教育的敬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④兴奋(舒爽):开启新生活,充满新希望。(每点1分)

9.示例一:应该保留。①情节上,交代了行程圆满结束;②主旨上,强化了倪焕之对新生活的向往,寓示有志青年对教育理想的追求;③表达效果上,抒情意味浓郁。

(每点2分)示例二:应该删掉。①结构上,以景结尾,引人联想;与开头写景首尾呼应。②情节上,更加紧凑简洁。③表达效果上,表达更加含蓄蕴藉,引发思索。(每点2分)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山图肖复兴

去年年末整理书时,忽然哗啦啦坍塌下来一角,一本薄薄的小书,滚落在我的脚下,是《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弯腰拾起来,不禁责怪自己,忙乱之中,怎么把这本书也丢弃了呢?

书的译者是楼适夷先生,看书的后记,知道是他1976年4月到6月所译。他说:“1976年是怎样的年头,4月又是什么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快要亮的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的。"1976年,是“四人帮”被粉碎的年份。那一年,楼适夷先生71岁,从“五七干校"回家快三年了,①头上还戴着“帽子”,身上还背着“包袱"。而在当时,芥川的小说尚在“毒草”之列,楼适夷虽认定其是“鲜花",却也悲观地认为“并不准备将来会有发表出版的日子”。这是这本书翻译的时代背景和私人语境,这本书由此而增加了厚度,超出了芥川小说本身。

楼适夷先生是翻译家,之所以当时选择翻译芥川的小说,是别有心意的。在后记中,他说芥川的小说,是鲁迅先生最早翻译到我国的,鲁迅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就翻译了《罗生门》,后来还想翻译芥川的作品,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如愿。楼适夷先生翻译芥川的小说,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和承继。

在后记中,楼适夷先生又说,译稿“是用两张复写纸,复写出三张稿纸,装订成册,变成一本书的样子,请二三家人,和二三个不与我划清界限还有来往的友人,充当我的读者。"——这种深蓝色的复写纸,对我们这一代的写作者而言,是很熟悉的,在没有复印机、电脑和社交软件的时代,我和不少写作者,害怕稿子寄失,都用过这样的复写纸复写稿件——于是,他特意请人刻了一枚图章,便是“二三书屋之印”,我们便也明白了,封面所印的这方印章的含义了。

芥川的小说,如今译本很多,这个译本,有如此多的元素在内,便不只属于芥川,也属于楼适夷先生和他所属的那个特殊的时代,便有了另一番价值和意味所在。

我是坐在天坛的藤萝架下看这本小书的。②初春中午的阳光,温煦暖人。这一天,我主要看其中的《秋山图》一篇。四十多年前读过,竟然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当时只顾看《竹林中》和《罗生门》,还有《地狱变》了,也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不认真,没有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缘故吧。这是一篇写清初大画家王时敏两次寻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秋山图》的故事。同样一幅《秋山图》,五十年之后,时代与人心的跌宕变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样貌和感觉,其亦真亦假,亦梦亦幻,扑朔迷离,以至让王时敏心中竟掠过“狐仙"的缥缈之感。

芥川的小说中,重写并改写历史故事,占有相当部分。这是他那一代日本小说家的创作传统。我们这样的传统似乎少了些,自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后,曾有冯至、陈翔鹤等老作家写过一些这样的历史小说,之后似乎愈发少见。③那些热衷于宫斗或王朝更迭或让古人和历史改头换面以迎合今日的小说,不在此列。《秋山图》重写的是我国古代故事,但不是梦回前朝的旧小说。这篇小说写得干净利索,如同冰冷而嶙峋的骨架凛然;又情节步步紧逼,如同层层剥笋而百味次第逸出。

不知怎么搞的,放下书,忽然觉得这一篇《秋山图》的写作风格,和汪曾祺先生有点儿相似。汪先生也喜欢改写古代故事,比如《聊斋》,就曾乐此不疲地改写过多篇。改写古代画家的故事,汪先生也有过写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金冬心》。而且,汪先生和芥川都是取材于我国明清笔记,并非随心所欲另起炉灶的编造。芥川的《秋山图》取材于清初恽寿平的《瓯香馆记》;汪先生的《金冬心》取材于清晚期朱克敬的《雨窗消意录》。他们都有这样的兴趣和积累,这样的学养和笔,力。

这么一想,如果汪先生重写画家王时敏寻访画家黄公望的《秋山图》,这同样一段故事,不知会写成什么样。芥川写《秋山图》时29岁,正值青春,让汪先生晚年披挂上阵,老眼厌看往来路,流年暗换往来人之中,肯定,会和芥川不一样,会很有意思。

真的很想让汪先生和芥川比拼一下,让我大开眼界一番。不过,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汪先生已经故去二十五年,

一本薄薄的小书,一篇短短的小说,竟然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带起三位作家,心头一时涌出莫名的感觉。想想,三位作家都已经仙逝。④楼适夷先生活到96岁,最为高寿;汪曾祺先生活到77岁;而芥川活得年头最短,只有35岁。命运跌宕,人生如梦,如那幅《秋山图》一般,如影如幻而幽深莫测。

合上这本《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日头已经偏移,阳光透过枝条清癃的藤萝架,在书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斑,跳动不已。

回到家,再翻书时,发现书中还夹有一小窄条薄薄的纸片,上面抄录一段话,字迹潦草,是我写的。照抄如下,也许,别有一番意思:

番茄起初生长在秘鲁和墨西哥森林中,被当成有毒的果子,叫“狼桃”,没人敢吃。十六世纪中叶,英国一公爵到南美游历,见后把它带回英国,作为稀有的礼品,献给伊丽莎白女王。从此,欧洲称之为“爱情的苹果"。十八世纪末,法国一位画家,冒中毒致死危险,亲口尝了两三个,觉得酸甜可口,番茄经他宣传而流传。明入我国,最早见于《群芳谱》一书,名“蕃柿”,供观赏。吃才有六十年左右的历史。

这一段是从哪里抄来的,又怎么夹进芥川这本小说中,我已经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关于番茄这样一段历史,还是挺有趣的。算一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抄录这一段,到今天,我们吃番茄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想当年鲁迅先生最早翻译芥川小说,到现在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再一算,芥川写《秋山图》是1921年12月,到现在也有一百年了。真是巧合。

怎么那么巧合呢?不知别人会怎么样,如果让我来重新改写《秋山图》,在结尾处,我要加上这样一段。芥川写《秋山图》;鲁迅翻译芥川;番茄由毒变酸甜可口的历史;一百年之后,这样巧合,在这本书中相遇了。尽管有点儿混搭,也许,有点儿意思呢,多有潜台词和象外之意。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特别交代了楼适夷翻译《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的时代背景,并非闲笔,表达了作者对他不凡的勇气和见识的赞赏。

B.《秋山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芥川的《秋山图》取材于《瓯香馆记》,写王时敏两次寻找名作《秋山图》的故事。

C.“我"相隔四十多年两次读文章《秋山图》的感受与王时敏相隔五十年两次寻找画作《秋山图》的感受相同,都充满梦幻。

D.番茄由毒变酸甜可口、芥川写《秋山图》和鲁迅翻译芥川的作品都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这样的巧合多有潜台词和象外之意。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的“帽子”和“包袱"分别比喻罪名和精神负担,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

B.句子②是环境描写,用温煦暖人的阳光渲染了“我”阅读《秋山图》的良好氛围。

C.句子③批评了那些创作极其不严肃而以戏说历史来迎合读者的历史小说。

D.句子④,作者因三位作家的寿命长短而感叹人生的变化莫测,而且非常感伤。

8.本文看似“散漫",实则不“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有评论认为,肖复兴的《秋山图》不仅回忆了往事,还含有丰富的思想意蕴。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6.C(“……感受相同,都充满梦幻"分析不当,原文是“四十多年前读过,竟然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也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不认真,没有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缘故吧……同样一幅《秋山图》,五十年之后,时代与人心的跌宕变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样貌和感觉,其亦真亦假,亦梦亦幻……”)

7.D(“而且非常感伤"不合文意,属于过度解读)

8.看似“散漫”:①取材自由,内容丰富,既写自己买书的经历,楼适夷翻译书的时代背景,又写自己阅读书籍的感受,读书时由《秋山图》触发的联想;②涉及的既有外国作家芥川,又有中国作家鲁迅和汪曾祺;既有文学作品的创作与翻译,又有番茄的发现与传播。(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实则不“散":①线索贯穿全文。文章以《秋山图》为线索,写有关《秋山图》的创作、翻译与改写的故事。②主题集中。丰富的内容都围绕着文学与文化展开,表达了作者的思考。(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9.示例:①中外文化不断进行着交流和融合。番茄被带到英国,传入中国,鲁迅和楼适夷翻译芥川的小说,芥川《秋山图》重写的是我国古代故事,这些都是彼此文化交流的表现。②优秀的文化会超越时代而流传。芥川写《秋山图》和鲁迅翻译芥川的小说已有百年,楼适夷受鲁迅影响在1976年翻译芥川的小说,这些都经受了时代和历史的考验。③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魅力。《秋山图》的写作风格和汪曾祺先生有点儿相似,都取材于我国明清笔记,但都有创新。作者设想汪曾祺若写《秋山图》会和芥川不一样,会很有意思。(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关丁

冯骥才

丁家原本是浙江绍兴的一个望族,燕王扫北来到天津,祖上在北城外南运河边弄到一个肥差——钞关的主事。丁家掌管这钞关在城北,人称“大关丁”。他家的大少爷丁伯钰也非比常人,他玩有玩的绝门,吃有吃的格色。

他不爱吃登瀛楼的锅塌里脊不爱吃全聚楼的高丽银鱼不爱吃天丰园的银沙紫蟹不爱吃德升楼的炒鲤鱼须子,不爱吃广东馆宁波馆京饭庄和紫竹林洋菜馆所有的名菜。在天津这码头上,天下各种口味一概全有,好吃的东西五花八门。这些东西,不光吃不过来,看都看不过来。可是丁大少爷口味个别,他顶爱吃一样,这东西吃不腻吃不够,却并不金贵,也不稀罕,街头巷尾到处见,就是——糖堆。

人笑他“富人穷嘴",他不在乎。坐着胶皮车穿过估衣街时,只要看到街口有小贩卖糖堆,立时叫停了车,打发车夫去买一根,坐在车上,大口“咔哧咔哧”嚼起来。这模样城北的人全都见过。一次,一位京城阔少问丁大少:“这糖堆在我们京城叫作糖葫芦。老佛爷也爱吃糖葫芦,你可知道?"丁大少摇头。京城阔少神气起来,笑道:“老佛爷吃的糖葫芦是仙品,与你们这儿街头货色可是一天一地了。”随后他顺口又说了一句,“现在京城鼓楼前九龙斋饭庄掌勺的王老五,在御膳房里干过,据说就给老佛爷蘸过糖葫芦。"

等京城阔少一走,丁大少马上派两个能人,带许多银子,跑到京城把这退了役却正缺钱的御膳房的厨师请到了天津。待王老五到丁家院子当中,先支起火炉,架上铁锅,铺好石板和案板,随后把从京城带来的两个大包袱打开,将各种见所未见的干活的家伙,还有花花绿绿、奇香异味的食材,有章有法地铺开摆开。这阵势,让四周围观的男仆女婢全都看傻了眼。丁大少咧开笑嘴,他家当院成了御膳房!

他头次见糖堆还能做得这么晶亮悦眼,五彩斑斓,玲珑剔透,好似一串串小花灯。他叫人把蘸好的糖堆送到家中各房,自己挑了新奇俏皮的一串,张口一咬,立时觉得自己已经是老佛爷了。从此,他只要想吃老佛爷的糖葫芦,就用车把王老五从京城拉来。要说天津卫会吃加上会玩的,大关丁的丁大少顶了天。

①天底下无论坏事好事不会总在一个人身上,这叫物极必反。庚子年间,天降大祸,朝廷内乱,跟着是聚在紫竹林里的八国联军血洗了天津老城。大关丁家富得惹眼,便被联军抄得精光,此后他家的摇钱树——钞关也不叫干了。一下子,他从天上掉在了地上。联军屠城后不久,天就凉下来。大关丁只剩几间没烧毁的破屋子,他一家好几口,饥肠饿肚,睡觉没被,没东西可卖。

一天,他在估衣街上看见一个卖山里红的老乡,脑筋一动。他口袋只有几个铜子儿,便买了三五十个山里红,又去杂货店买了一小包糖,②回家后切果、剔核、熬糖稀,然后从堆在墙角的苇帘中抽出几根苇秆,剥去干皮,露出白秆,截断削尖,穿果蘸糖,拿到街上一卖,都说好吃,顷刻卖光。他攥着钱又去买山里红、买糖、做糖堆,这么来来去去,跑来跑去,快断绝了的一口气就这么一点点缓过来了。

两个月后,丁大少居然有模有样站在估衣街江西会馆对面一条胡同口卖糖堆了。看样子他有几个钱了。天气凉,他居然穿上了一件二大棉袄,头戴无檐毡帽,脚下蹬兔皮里子的一双毡靴。一根裹着厚厚一圈稻草的木杆上,插满红通通的糖堆。估衣街上平日总有几个卖糖堆的,可人嘴挑好的,很快都认丁大少的了。他的糖堆果大,足实透亮,糖裹得又厚又匀,松脱不粘牙;吃他一串,赛别人两串。

快到年底,丁大少手头阔绰些,开始在糖堆上玩起花活,夹豆馅的,裹黑白芝麻的,镶上各种干鲜杂果的,愈做愈好愈奇愈精,天津人吃了多少年的糖堆,还没吃过大关丁这些花样翻新的糖堆。这就奇了,他不过一个玩玩闹闹的少爷,哪来的这种能耐?谁也没想到,不过是当年御厨王老五在他家当院做糖堆时,他在一边拿眼看到的。他那时候并无心偷艺,王老五对这好吃的阔少爷也全无戒心。大少爷好奇便问,王老五有问必答。能人对自己的能耐向来守口如瓶,所以王老五在京城没有知音。到了天津卫大少爷这儿,百无禁忌,愈说愈得意,可就把一生的诀窍全说给了大少爷。大少爷拿糖堆当命,这些话听了自然全都记住。

大关丁过去是吃糖堆,今天是做糖堆。吃糖堆用嘴,做糖堆用心。一旦用心,能耐加倍。他还将山里红改用北边蓟县的,黄枣改用漳洲的,苇秆改用白洋淀的。天津是码头,要什么有什么。大关丁亲口吃过老佛爷的糖葫芦,只有知道那个味儿才能做出那个味儿来。天津又有租界,有洋货,他能知道洋人哪样东西好。他把白糖改为荷兰的冰花糖,不单又甜又香,还分外透亮,看上去每个红果外边都像罩个玻璃泡儿。这些法子,一般小贩哪里知道?

他在钞关长大,懂得做事要讲规矩。他每天必走一条路线,起自针市街,东穿估衣街和锅店街,西至大胡同止。天天下午,按时准到。只是刮风、下雨、三伏天不出来。北门里的富人多,想叫他到那儿去卖,被他婉拒。他说他每天做的东西有限,只够估衣街那边的老主顾。他的糖堆是在估衣街上卖出名来的,心里总装着这里的老主顾们。

这一来,丁大少又站了起来。

于是,估衣街上天天能见到他。他富裕起来后,衣装也更像样。小瓜皮帽是用俄国的材料定做的,褂子裤子干干净净。他面有红晕,眸子发光。每到一个小胡同口,必朝胡同里边喊一声:

“堆儿——”

他人高腹圆,嗓门粗,中气足。一声可以直贯胡同深处。

天津再没人贬他,反而佩服这人。人要阔得起,也得穷得起。阔不糟钱,穷就挣钱。能阔也能穷,世间自称雄。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前面不避其繁地写丁大少不爱吃各种高档酒楼食物,与接下来写喜欢吃糖葫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他喜好的特别。

B.王老五在京城无知音,在天津却把诀窍说给丁大少听,是因为手艺在异地再次得到高度认可而感到得意和满足。

C.小说塑造人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阔绰、落魄、复兴,每个阶段形象刻画都各有侧重,使得人物形象颇为丰满。

D.小说用丁大少衣服和卖糖堆场景的变化,映照了他从“天上掉到地上"到“又站起来了”的过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王老五到丁府做糖堆的情节,为后文写丁大少落魄时自己做糖堆做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B.作者在塑造丁大少这一人物时,运用质朴的白描手法,不加渲染,不事铺陈,紧紧扣住人物的妙语绝招,一气呵成。

C.小说用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写出了其日常生活变化的真实情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