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阶段性特征:总体特征:人类迈人文明时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古代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性扩张,进一步扩大了农耕文明区。具体表现:1.政治上: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古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把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2.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采集渔猎到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过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社会分工的发展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逐渐有了剩余产品,这为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进入文明时代的古代大河流域以农耕生活为主,古希腊和古罗马则海外贸易发达。3.文化上: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古代印度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古希腊的文学与哲学成就突出;伴随着古代文明的扩展,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不断扩大。课标要求: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核心素养:【时空观念】阅读古代世界各个大帝国的疆域图,了解各个帝国疆域的范围,并能将帝国交替及疆城扩张的过程在图中反映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认识文明产生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古代文明特点的了解,辩证认识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性;【史料实证】掌握古代世界各大帝国的统治措施;正确看待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形成与影响;【历史解释】理解农耕文明的优势与古代文明扩展的内在联系;掌握古代世界各大帝国交替的原因;【家国情怀】能通过对各地区文明交往史实的认识,理解世界文明之间互相交往、互相影响的趋势不断加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古代文明扩展与交流的条件、概况;教学难点:各文明帝国带来的区域性影响、不同文明的早期联系。教学设计:1.本课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第2课,是继上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后继续深入了解探究古代文明扩展下各帝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共有三个子目,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农耕文明的扩张潜能是前提,帝国建立是扩张的表现,文明的交流是农耕文明和帝国扩张的逻辑结果。因此,第一子目为铺垫,第二、三子目是重点。本节课主要按照原因表现结果的逻辑线索进行组织教学。2.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有一定基础。然而初中的学习和平时的了解只停留于基础知识层面,并未对文明扩展的原因、帝国建立和文明扩张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探究,且所学知识并未形成逻辑体系,仍需要教师加以引导。3.高中学生更需要在探究和教材内容相关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地图、文字史料,以及教材的辅助栏目,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历史纵横:洪水传说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故事说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他自己、家人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船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这个故事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材料与图片反映了在远古人类早期,就已经存在文明的横向的交流,只是此时的交流还是非常有限的。到了公元5世纪,人类文明的横向交流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独立分散,到逐渐扩展,并连接起来。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一)农耕文明:1.扩展的原因材料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刘景华《人类六千年》归纳为:(1)必要性:①在生产力水平有限发展的情况下,农耕文明需要新的土地、水源、劳动力(人地矛盾)②统治阶级追求更多土地以获得税收。(2)可能性:①经济: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②政治: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强有力的国家机构。3.客观性:古代各文明间的扩张及争霸战争的客观促进。扩展的方式:武力征服3.扩展的表现:(1)埃及文明的扩展: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受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2)西亚文明的扩展:①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二)海洋文明的扩展:1.原因:①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陶片放逐法);②工商业发展需要(原料和奴隶来源而另辟新路);③城邦资源少,人口过剩,贫富分化(为了谋生)。2.条件:凭借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3.方式:以移民方式展开殖民扩张。4.区域: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5.特点:①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线状分布;②海外城邦独立于母邦,没有形成统一帝国;③主要以地中海为核心,以航海为主要手段。④殖民城邦与母邦是平等关系。6.影响:①古希腊人在其统治区域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巩固城邦制度;②古希腊海外工商业得到发展;③扩大了希腊人的视野,传播了希腊文化;④给殖民地原有居民造成了冲击。合作探究:结合教材,比较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拓展有哪些异同?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一)帝国的概念:指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力征服统治其它部落或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国家。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二)主要的帝国:1.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前4世纪末,因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2)统治: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认为来自神。②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制约。③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完备的交通道路和统一的货币制度。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3)影响:①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②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把农耕、游牧和海洋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公元前323年)(1)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2)统治:①中央: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③文化:推广希腊文化。希腊地区的民主制度结束。合作探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材料一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她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材料二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吴于堇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提示:(1)积极: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加强了地区经济的联系与发展;③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2)消极:①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②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3.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395年)(1)建立:①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②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2)统治:①政治上: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地方实行行省制;②经济上:奴隶制迅速发展,大力发展海外贸易,12世纪空前繁荣;③文化上: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国教;④法律上:以罗马法维护统治。知识拓展:基督教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公元313年,罗马征服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于392年被定位罗马帝国国教。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基本教义:出自《圣经》,主要有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末世论;“因行称义”等。知识拓展: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核心: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3)衰亡:(1)原因:历史纵横:古代罗马奴隶起义在古代罗马,奴隶分布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毫无权利,受到主人的残酷剥削。西西里奴隶主达摩披洛斯甚至不给奴隶提供最基本的食物。约公元前136年,奴隶们起义而暴动,杀死了达摩披洛斯和其他莫名昭著的奴隶主,攻占了西西里的一些重要城市,建立政权。罗马政府派出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但奴隶的反抗并未被扑灭。公元前104年,西西里爆发了第二次奴隶起义。公元前73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起义者坚持两年,纵横意大利南北,一度威胁到马马城。虽然这些起义最后都被镇压,但它们冲击了奴隶制,深刻影响了罗马历史发展进程。①军事扩张建国,缺乏内部凝聚力;②政治腐败,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加重人民负担;③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频仍。④边境压力增大,日耳曼人的入侵。(2)表现: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②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3)影响: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结束,历史进入了新的封建制阶段。综合归纳:概括古代世界三大帝国的统治概况并归纳其共同点。(1)概况:(2)共同点:①扩张和疆域:都通过军事征服和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疆域都包括地中海东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②帝国性质:均是奴隶制大帝国。③帝国体制:均确立了专制集权体制,宣扬君权神授。④帝国管理:均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地方大都实行行省制。⑤帝国贡献:均在经济、文化交流和奠基中做出突出贡献。⑥帝国命运:均被内部或外部势力所摧毁,但都影响深远。三、文明的交流(一)交流的总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二)交流的表现:自主学习,填写下表问题思考: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①字母文字符号少、便于记忆、书写简便、有固定读音等;②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有大量符号需要记忆;③古代亚非欧帝国,商业比较发达,经济交流的需要。4.经贸的交流:丝绸之路(1)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2)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3)东汉: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4)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三)交流的影响: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往来。②促进了大国的兴起(西汉和大秦)。合作探究:古代文明扩展的趋势、方式和影响(1)趋势:①古代文明基本各自独立自主发展,文明交流大多范围有限(农耕经济自给自足);②农耕文明在古代世界不断扩大(相对较高的生产力、制度与文化的优越性)。(2)方式:(1)经贸往来:如丝绸之路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往形式。(2)人口迁徙:如西亚地区人口迁徙使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从而形成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3)军事征服:如亚历山大帝国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速文明的传播速度。(4)国家统一:如罗马帝国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由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3)影响:①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②促使奴隶制大帝国兴起;③军事扩张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初试牛刀:1.(2023·全国甲卷)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罗马法。根据材料“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共和之前至罗马共和时期,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来越少,更多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故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B项正确;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民法大全,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且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虽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山东高考)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下图可知,人类文明交往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文明的交流——艺术交流。据题干图片可知,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这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进而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融合,故选A项;题干图片仅是述及亚述、安息、罗马在拱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亚述、安息、罗马在拱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仅能够说明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现象,并不能据此扩大为“改变了”世界文化中心的分布,排除C项;拱门形制是民族文化的表现之一,但是仅依据图片并不能得出“重塑”的结论,排除D项。3.(2023·浙江高考)下为古代世界两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与下列两图所示疆域对应的帝国是A.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B.波斯帝国、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帝国的扩张。据图可知,上图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下图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故选A项;罗马帝国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排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包括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一部分,排除C、D项。4.(2023·广东高考)下图所示历史事件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正确答案:C。【解析】考点:亚历山大帝国东征的影响。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图片中的扩张起点位于南欧地区的巴尔干半岛,经小亚细亚、埃及、西亚进入了波斯、中亚和北印度地区,最终返回巴比伦,整个路线图与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相吻合,由此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故选C项;阿拉伯帝国时期的阿拉伯商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心位于阿拉伯半岛地区,排除A项;罗马帝国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但是图片并未将意大利地区包含其中,排除B项;印刷术在13、14世纪经蒙古西征传入了西方,亚历山大东征时尚未出现印刷术,排除D项。5.(2023·北京高考)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但一般不直接经商,往往由奴隶或奴释民(奴隶获得释放后成为公民)代为经营。经商发财后的奴释民也多购买土地,甚至不再经商。西塞罗说:“没有什么比农业更好……更适合自由人的。”这说明,在罗马共和国①贵族因无利可图而不愿经商②占有和买卖土地是公民的权利③奴隶经商致富可获得公民权④社会的重农轻商观念比较浓厚A.①③B.②④C.①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