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练习(解析版)_第1页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练习(解析版)_第2页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练习(解析版)_第3页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练习(解析版)_第4页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挑战中考化学压轴之秘籍

专题05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典例今析】

【典例1】(2022秋•重庆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N2与CO2闻气味

B鉴别02与CH4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C除去CCh中少量Co点燃

D除去KCI中的KCIO3加入少量MnO2,加热

A.AB.BC.CD.D

【答案】B

【解答】解:A、N2与Co2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

错误。

B、向两种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气体能燃烧

的是甲烷,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D、KCIo3在二氧化钵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

化钵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镒,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变式1-1](2022秋•斗门区期末)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是()

A.利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去除色素和异味

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C.用6B铅笔芯代替石墨电极连接导线

D.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盘子可制得炭黑

【答案】B

【解答】解:A、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

素和异味,该选项正确。

B、碳酸钙不能和氯化钠反应,不能制取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C、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6B铅笔芯代替石墨

电极连接导线,该选项正确。

D、蜡烛不充分燃烧能够产生炭黑,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盘子可制

得炭黑,该选项正确。

故选:Bo

【变式1-2](2022∙南通)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02中混有的CO: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

B.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C.测肥皂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

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配制IOO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50mL质量分数为6%的氯

化钠溶液(密度为L04g∕cm3)和50mL水(密度为lg∕c∏p),在烧杯中混合均

【答案】C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

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过量的),

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但不能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因为白磷、红磷受热的温度不同,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

较,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钠溶液和水的密度不同,量取50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

度为1.04g∕cr∏3)和50mL水(密度为Ig/cn?),在烧杯中混合均勾,得到的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3%,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o

【变式1-3](2022•安顺)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C.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红磷

sot

热水

D.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答案】B

【解答】解:A、图中实验,U型管的液面左高右低,可验证硝酸铉溶解时吸

热,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

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可除去粗

盐中难溶性杂质,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

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

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

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故选:B0

【变式1-4](2022・玉林)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目的设计实验

ANaOH是否变质检验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B(NH4)2SO4和K2SO4鉴别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配制计算,称量5.0gNaCl固体,量取

10%的NaCl溶液45.OmL水,搅拌溶解

D粗盐中混有MgCl2、提纯取样溶解,依次滴加过量的NaOH.

Cacl2、Na2SO4杂质Na2CO3ʌBaCh和稀盐酸四种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

观察现象,若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能变质,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

目的。

B、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

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2SO4,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计算,称量5∙0gNa。固体,量取45.0mL水,搅拌溶解,可配制50g质量

分数为10%的NaCI溶液,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

硫酸根离子用钢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

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

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

入氯化钢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铁;完全反应后,再

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选

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O

故选:Do

【实战演炼】

1.(2022・玉林)下列创新小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8θP)探究燃烧的条件

Oz含量

传感器

测定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答】解:A、蜡烛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用无水硫酸铜只能验证蜡

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无法验证二氧化碳,故A不能达到目的;

B、利用杠杆原理验证铁丝生锈后增重,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物质燃烧需要温度和空气,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用蜡烛燃烧测定需要氧气的含量,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0

2.(2022•呼和浩特)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称取3.0gNaCl,加入

的NaCl溶液50.0mL水使之溶解

B鉴别CH4和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

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C除去FeCI2溶液中的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CUCI2杂质

D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

炭粉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则

所需水的质量为47g(合47mL),称取3.0gNaCl,加入47mL水使之溶解,

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B、甲烷与氢气燃烧后都生成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

烧杯,烧杯内壁都产生水雾或水珠,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

不合理。

C、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

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木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

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故选:Co

3.(2022・淮安)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

强弱现象

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煨烧至质量不再减少

C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镂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取少量样品,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

质生沉淀

A.AB.BC.CD.D

【答案】A

【解答】解:A、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锌都比铜活泼,

都能置换出铜,无法比较铝、锌的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CaCo3固体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

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氯化镂,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可用滴加澄清石灰水

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的方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Ao

4.(2022・滨州)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

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氢气体

C区分硬水和软水各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肥

皂水,搅拌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镂态氮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闻气味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

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

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

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

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镂态氮肥,应向其中加入熟石灰,根据其特殊气味可以

判断样品中是否有镂根离子;不能采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5.(2022∙宜宾)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L稀盐酸

滴有酚酎的

1NaOH溶液证明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C.吁MgAI烟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答案】B

【解答】解:A、滴有酚酿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献溶液遇酸性

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

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

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酸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分子不断运动,故

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纸实验,由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慢,可以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

明已集满,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o

6.(2022•宁夏)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ABCD

实比较二氧化镒和氧化铁比较铁、铜、探究可燃物燃验证质量守恒定

验对过氧银三种烧与律

目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金属的活动性氧气有关

的果顺序

实蜡烛燃烧

_5%过氧LJ10%过氧溶

才化氢溶液日-化氢溶液

二氧J氧化铁⅝Γ

if-化镒铁丝银丝

【答案】B

【解答】解:A、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二氧化锌和

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

了金属活动性Fe>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铜>银;

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均能与氧气接触,不能用于探究可燃物

燃烧与氧气有关,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物中有气体

参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o

7.(2022•绵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硬水与软水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

情况

B鉴别化肥NH4C1和K2SO4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C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酷溶液观察是否变

质红

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进行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观察泡沫的多少,产生泡沫较

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检验硬水与软水,故选项

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镂与氢氧化钙研磨,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而硫酸钾与氢氧化钙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的,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

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酰

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

离)、沉淀、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结晶(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

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o

8.(2022・镇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

A蚕丝、羊毛线鉴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Fe粉和CUSo4粉末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蒸发结晶

C与NaoH中和后,盐检验取样,滴加AgNo3溶液,

酸是否有剩余观察有无沉淀

DCa(NO3)2溶液中混除杂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有CaCl2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

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A、取样,灼烧,闻气味,均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不能鉴别,

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溶解,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过滤、洗涤、烘干、

蒸发结晶,无法分离出铁和硫酸铜,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取样,滴加AgNO3溶液,氯化钠、稀盐酸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

化银沉淀,不能检验盐酸是否有剩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I2、Ca(NO3)2溶液均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

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o

9.(2022・巴中)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除去CCh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煨烧至质量不变

C.鉴别NaCI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

D.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灼烧、闻气味

【答案】A

【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

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B、CaCo3固体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

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温度儿乎不变的

是NaCl固体,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D、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故选:Ao

10.(2022・荆门)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项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除去。2中的C02通过浓硫酸洗气

B食盐水中提取NaCl蒸发食盐水

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

C鉴别NaCl和NaHCO3

D除去Mno2中的KCl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A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除去杂质,

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蒸发食盐水,可从食盐水中提取

NaCL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可以

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

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o

11.(2022・常州)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

B.用肥皂水鉴别蒸储水和硬水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用浓硫酸除去NH3中的水蒸气

【答案】B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

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肥皂水显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

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B、可用肥皂水鉴别蒸储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僧水,产生泡沫较少

的是硬水,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

C、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若变蓝色,说明是氨气,故选项实验

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

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Bo

12.(2022・锦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镂固体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

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储水加入二氧化镒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滴加无色酚酗溶液观察是否变色

D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答案】C

【解答】解:A、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镂固体,温度几乎

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入二氧化钵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

现象的是蒸你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变质后的烧碱样品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

色酚献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

酸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o

13.(2022・荷泽)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是化学学科的

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红磷

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水一三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

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薄铜片上的红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

磷的着火点,可得出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

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硝酸钾和硝酸银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

实验方案的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蜡烛中一定含

有氢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o

14.(2022・遵义)烧碱常用于造纸、纺织等工业、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

的方法生产烧碱,反应原理为2NaCl+2H2θ通电2NaOH+H2I+Cl2I,下列

设计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序号目的设计方案

A检验生产的氢氧化钠溶液取样,依次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少量硝

中是否有氯化钠酸银溶液

B测定固体产品中氢氧化钠取样称量,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足量的

的含量氯化铜溶液,测定生成的固体质量,定

量分析

C测定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测定反应前后溶液减少的质量,定量分

D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氯化取样称量,依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和硝

钠的质量分数酸银溶液,测定生成的固体质量,定量

分析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A、氯化钠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

取样,依次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生产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故选项设计方案能达到目的。

B、氢氧化钠能够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取样称量,加水

充分溶解,加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测定生成的固体质量,由固体的质量根

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故选项设计方案能达到目的。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生成氢气与氯气两种气体,反应前后溶液减少

的质量是生成的氢气与氯气的质量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而求出生成的氢气

的质量,故选项设计方案能达到目的。

D、氢氧化钠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

成氯化银沉淀,取样称量,依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测定生成

的固体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氯化钠的质量是原有的氯化钠和生

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和,不能计算出氢氧化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故选项设

计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Do

15.(2022•遵义)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答】解:A、该装置内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天

平仍然平衡,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该实验能够达到目的。

B、如图所示,虽然向水中加入浓硫酸后会使水温升高,但红磷和白磷都在浸

没水中,都未与氧气接触,都不能燃烧,则无法比较二者的着火点,故该实

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C、如图所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从长导管导入后会从短导管导

出装置,无法观察到水被排出到量筒内,则无法测量氢气的体积,故该实验

不能够达到目的。

D、如图所示,左侧铁钉浸没在水中没有与氧气接触,右侧铁钉处于干燥的空

气中未与水接触,因此两支试管内的铁钉都不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故该实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故选:Ao

16.(2022∙娄底)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ABCD

验碘高镒酉各加入等质量的品-一疆隅H二氧化镒

5mL5ml10%的过氧5%的:

汽油水化氢溶满化氢小

实探究影响物质探究温度对分子运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探究催化剂对过

验溶解性的因素动速率的影响是否参与反应氧化氢分解速率

目的影响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实验中,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均不相同,无法探究影响

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做法错误;

B、冷水和热水的体积不同,无法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做法错误;

C、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钉发生锈蚀,第二支试管中

的铁钉只与水接触,铁钉没有锈蚀,对比可知铁钉生锈时氧气参与反应,做

法正确;

D、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无法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

速率的影响,做法错误。

故选:Co

17.(2022•张家界)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

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鉴别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取样,滴加肥皂水

B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取样,用PH试纸测定

C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取样,分别滴加酚酷溶液

D除去CCh中少量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

化铜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取样,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

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B、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测定,故选项实验方案可

行。

c、取样,分别滴加酚i%溶液,均能使酚酗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

验方案不可行。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

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故选:Co

18.(2022•益阳)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操作

A验证Cu、Al、Fe三种金属的活动用铜丝、Al2(SO4)3和FeSO4溶液

性顺序进行实验

B加快H2O2溶液分解制取O2的速选用CuSO4溶液作催化剂

C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

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称取3.OgNaCl加入50mL水中完全

溶液溶解

A.AB.BC.CD.D

【答案】B

【解答】解:A、铜丝与Ab(SO4)3和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

铝>铜,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铝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

B、加快H2O2溶液分解制取。2的速率,可使用CUSo4溶液作催化剂,故选项

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

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X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

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应称取3.OgNaCl加入47mL水中

完全溶解,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o

19.(2022•鄂州)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小

族与实验员进行交流讨论,认为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检验02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B鉴别硝酸镀(NH4NO3)和尿素[CO(NH2)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2]

C除去H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用水溶解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A、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02,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硝酸镂,无明显气味的

是尿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用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

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0

20.(202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

中,观察现象

B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滴加适量NaOH溶液

C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取样,灼烧闻气味判断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

燃烧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和银都排在氢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

应,现象相同,不能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故A错误。

B、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了杂质,引入新

杂质,故B错误。

C、羊毛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棉花灼烧有烧纸的味道,故取样,

灼烧闻气味可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故C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故不能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错误。

故选:Co

21.(2022•梧州)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

气溶液

B探究气态石蜡是否易燃将尖嘴玻璃导管插入燃着

的蜡烛烛心附近,在尖嘴

处点燃

C探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将两枚洁净的铁钉分别放

入装有蒸储水和食盐水的

两个小烧杯中

D测定肥皂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

湿润的PH试纸上

A.AB.BC.CD.D

【答案】B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吸水性,且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因此不

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中的水蒸气,说法错误;

B、将尖嘴玻璃导管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在尖嘴处点燃,可以探究气态

石蜡是否易燃,说法正确;

C、将两枚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装有蒸储水和食盐水的两个小烧杯中,铁钉均

与水接触,无法探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说法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

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o

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

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说法错误。

故选:Bo

22.(2022∙贵阳)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区别软水和硬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物污染空气

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

D鉴别化肥NH4。和KNO3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

闻气味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

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相符。

B、硫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可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相符。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

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

D、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无

明显现象的是KNo3,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相符。

故选:Co

23.(2022∙营口)下列选项中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及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评价及分析

A除去CUO粉末中的C加足量的稀H2SO4过滤正确:CUO和H2SO4反应生成

粉溶于水的CUSO4,而C不溶于

水,可过滤除去

B蒸发NaCl溶液一直加热至溶液完全蒸错误:完全蒸干溶液会造成固

获得NaCl固体干体迸溅

除去溶液中的

CKCI加适量的Ba(NO3)2溶正确:因为K2SO4和Ba(NO3)

K2SO4液,过滤2反应生成BaSo4不溶于水,可

过滤除去

D除去Co2气体中的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正确: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

HCl气体NaOH溶液,干燥酸,可与NaOH反应被除去

A.AB.BC.CD.D

【答案】B

【解答】解: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粉不与稀硫酸反应,

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

蒸干;不能一直加热至溶液完全蒸干,完全蒸干溶液会造成固体迸溅,故选

项说法正确。

C、K2SO4能与适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钾,能除

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

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24.(2022・百色)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鉴别NaOH和NH4NO3固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液温度升高的是

体NaOH固体

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

软水

C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观察颜色,黑色的是木炭粉

D检验C02中混有HCI气体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说明

含有HCl

A.AB.BC.CD.D

【答案】A

【解答】解:A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NH4NCh溶于水吸收

大量的热,温度降低,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可取样、加水溶解、

触摸烧杯外壁,通过感知温度的变化,来鉴别两种物质,该选项正确。

B.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该

选项不正确。

C.木炭和氧化铜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不能鉴别,该选项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也能使石蕊变红,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o

25.(2022•辽宁)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操作

A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抽丝灼烧闻气味

B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