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联校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联校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联校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联校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联校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联校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速率相同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参考答案:B花生是C3植物,9:30~11:00之间,由于光照太强,所以气孔会关闭,导致二氧化碳吸收不足,则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减慢从而使整个光合作用速率下降,A正确;比较图中曲线,在11:00~12:30之间,玉米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在花生上方,说明玉米积累的有机物多于花生积累的有机物,B错误;图中曲线显示,17点时两条曲线相交,说明玉米和花生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同,即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C正确;在18:30时,玉米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说明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D正确。2.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参考答案:C略3.一种培养基中含有甲物质: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另一种培养基中含有乙物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别用两种培养基培养正在发育的人体细胞,则发育的细胞对甲、乙物质的吸收量是

(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4.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参考答案:C5.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遗传效应”的含义()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参考答案:C略6.大多数细胞的边长不到0.01cm,主要原因是

A.小的细胞有利于物质交换

B.小的细胞代谢旺盛

C.小的细胞生活力强

D.小的细胞分裂更快参考答案:A7.基因型为YyRrDd的玉米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A.27种

B.18种

C.8种

D.9种参考答案:A8.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注v为反应速率,t为反应温度)参考答案:D9.下列关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往往是不断变化的B.猎豹和斑马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C.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参考答案:C【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从分子水平上看,其根本原因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从进化的角度看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详解】A、由于自然选择、突变等因素,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往往是在不断变化的,A正确;B、猎豹和斑马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了共同进化,B正确;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C错误;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表示腺嘌呤B.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稳定C.细胞中ATP含量很少,但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只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参考答案:C1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缍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参考答案:B12.现有两个细胞的特征如下表,从表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特征细胞Ⅰ细胞Ⅱ细胞壁有有核糖体有有核膜无有光合作用有无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大肠杆菌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但不可能是植物细胞C.细胞Ⅰ和细胞Ⅱ中遗传物质都是DNAD.细胞Ⅰ可完成光合作用,推测细胞中含叶绿体参考答案:C【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解决该题首先根据信息判断细胞类型。细胞Ⅰ有细胞基本结构,但没有核膜,为原核生物;细胞Ⅱ有细胞基本结构,也有核膜,为真核细胞,有细胞壁,可能为植物细胞。【详解】A.细胞Ⅰ没有核膜,是原核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可能是大肠杆菌,A错误;B.细胞Ⅱ有核膜,是真核细胞,有细胞壁,可能是植物细胞,B错误;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细胞Ⅰ可完成光合作用,但其没有核膜,为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D错误。【点睛】“三看”法判断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1)看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则是真核生物,无则是原核生物。(2)看细胞器种类:只有核糖体的为原核生物,细胞器种类多的则是真核生物。(3)看细胞壁与细胞的形状:具有细胞壁,细胞呈现本物种(或生物类群)特有的形状,如细菌呈现球状、杆状或螺旋状,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呈现较规则的形状,如植物的细胞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为真核生物。13.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核苷酸是参考答案:B14.右图表示处于30%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所处状态,图中a~d四处溶液浓度关系是A.a>b>c>d

B.c>b>d>a

C.c<b<d<a

D.c=b>d>a参考答案:D1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参考答案:B16.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无放射性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参考答案:B【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DNA中含有3H﹑15N﹑32P,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能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检测到3H﹑15N、32P放射性.3H﹑15N、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将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检测不到35S放射性.2、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解答】解:用3H﹑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中3H﹑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3H﹑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故选:B.

17.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20%的C、35%的G、10%的T。它是A.双链DNA

B.单链DNAC.双链RNA

D.单链RNA参考答案:B1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参考答案:B19.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后,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参考答案:A20.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参考答案:C21.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的体细胞中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R、r)及子叶的黄色与绿色(Y、y)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为1:2:1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甲细胞内含两对等位基因,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乙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基因纯合,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丙细胞内含两对纯合基因,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丁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一对基因纯合,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据此分析。【详解】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1=3:1,A错误;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错误;C.甲、丁豌豆杂交后代的有3×2=6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C正确;D.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1,D错误。22.下列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液泡参考答案:C【分析】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中所有膜结构的总称。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详解】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其中细胞器膜包括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和溶酶体膜。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识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以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23.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最可能的依据是(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固定形态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参考答案:D24.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构成核酸的碱基的种类依次是(

)A.4、4

B.8、4

C.5、4

D.5、5参考答案:C2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顺序是(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染色→解离→漂洗→制片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漂洗→解离→染色→制片参考答案:C26.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A.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B.分析→假设→实验→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参考答案:D27.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溶酶体

D、细胞核参考答案:C28.图1为一种人工半透膜模型。与细胞膜结构相比,和不能通过的原因是缺少了关键成分(

)A.蛋白质

B.磷脂

C.多糖

D.胆固醇参考答案:A【分析】据图可知,图中的人工半透膜只有磷脂双分子层,而没有蛋白质分子,因此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与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的,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而人工膜上无蛋白质,因此与无法通过。【详解】分析图解可知,图中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这是由于水分子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该物质不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而K+和NO3-不能透过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由于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而人工膜上没有蛋白质。故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膜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据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29.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C.遗传因素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参考答案:D30.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R型

②无毒R型

③有毒S型

④无毒S型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参考答案:B31.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丙酮酸

D.CO2参考答案:B32.下列过程中,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的是()A.光反应 B.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C.质壁分离 D.肌肉收缩参考答案:C【考点】3F: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生物体内产生ATP和消耗ATP的总结:转化场所产生或消耗ATP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解答】解:A、光反应阶段不消耗ATP,但会产生ATP,A错误;B、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中会产生ATP,但不会消耗ATP,B错误;C、质壁分离过程中即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C正确;D、肌肉收缩时会消耗ATP,D错误.故选:C.33.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一一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参考答案:D34.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供给水分

B.供给全面营养

C.供给能源

D.维持细胞渗透压参考答案:C35.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参考答案:D【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褐眼对蓝眼为显性(用A、a表示),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A_),他们有甲(aa)、乙(A_)和丙(aa)三个孩子,其中有一人是收养的,但仍可根据甲或丙推断出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解答】解:A、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的孩子有可能是褐眼,也可能是蓝眼,因此不能判断出哪一个孩子是收养的,A错误;B、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B错误;C、乙是褐眼,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D正确.故选:D.36.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2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若参与到5过程中至少需穿越4层生物膜结构参考答案:C37.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4B.乙图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参考答案:D38.下列哪一生命现象,为有性生殖过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A.自然分裂

B.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

D.个体生长参考答案:C39.人的精子中含23条染色体。神经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数是

A23

B24

C46

D92参考答案:C40.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A.糖类和脂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

D.蛋白质和核酸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_________。参考答案:流动性42.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是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字母表示)。(2)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_________期。(4)图示A-D中,对应在图中bc段的是_____________。(5)A图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6)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植物

(2).BCAD

(3).间

(4).A后期

(5).BC

(6).8

(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