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说明:1.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江西传统文化,犹如一座底蕴深厚的宝库,静待您的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智慧箴言,如同甘露滋润心田,让人在阅读中①。这些箴言,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们不仅传递着先人的智慧与力量,更描绘出江西文化独特的轮②。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zhēn括B.zhēng廓C.zhēn廓D.zhēng括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喜出望外B.家喻户晓C.自惭形秽D.叹为观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建设数字中国,要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所以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从接入来看,数字乡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智能技术培训走进乡村社区,各种智能终端陆续涌现……。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那么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B.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才能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C.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便利性、包容性、可及性,所以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D.不断打造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所以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D.,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数字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B.数字触角不断延伸C.延伸数字服务的触角D.不断延伸数字6.(2分)赣剧的表演风格古朴厚实,贴近生活。周末,小语想跟随老师去了解赣剧文化,但妈妈认为她不懂戏曲,只是为了出去玩。下列她的回复,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赣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外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也只有您会觉得这样做不好吧。B.学习固然重要,但现在都强调全面发展,我才不要做学习机器呢!了解赣剧能够开阔视野,对于身心发展至关重要。C.赣剧是我国传统曲艺之一,了解赣剧文化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D.您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赣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跟随老师外出是为了学习,您怎么能说是为了玩呢?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池上郑谷池榭惬幽独,狂吟学解嘲。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丧志嫌孤宦,忘机①爱澹交。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②。【注】①忘机:忘却计较、算计。②三茅:指在茅山得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他们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池榭惬幽独”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池榭之间独享静谧的满足情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B.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孤宦的厌倦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C.诗人在池榭、荷花、风、竹等意象中融入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D.全诗语言华丽,使用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意蕴深厚,耐人寻味。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颔联中的“香”“冷”两个字用得好。一个“香”字从嗅觉上突出了荷花的清新、自然,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一个“冷”字从(感官)上突出了竹叶在风中互相撞击的清冷之感,同时营造出一种的氛围。(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1题。(10分)庆历二年春,范文正公巡边,至为环庆①经略使。环州属羌②,多怀贰心,密与元昊通。公以种世衡素得属羌心.而青涧城已完固,乃奏徙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有牛奴讹,素崛强,未尝出见州官,闻世衡至,乃来郊迎。世衔与约,明日当至其帐,慰劳部落。是夕,雪深三尺,左右曰:“奴讹凶诈难信,且道险,不可行。”世衡曰:“吾方以信结诸胡①,可失期耶?”遂冒雪而往。既至,奴讹尚寝,世衡蹴起之,奴讹大惊,曰:“吾世居此山,汉官无敢至者,公乃不疑吾耶?”率部落罗拜④,皆感激心服。(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注】①环庆:北宋时期环庆路统领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②属羌:属于羌族的人。③诸胡:古代对我国北方边地和西域各民族的统称。④罗拜:环绕着下拜。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以()(2)素()(3)险()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慰劳部落。(2)吾世居此山,汉官无敢至者,公乃不疑吾耶?11.(3分)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种世衡的看法。(三)默写。(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孔子说:“,?”对于来江西的友人,我们诚挚欢迎。“好客江西”这四个字,彰显着江西人崇礼尚宾、热情好客、大情大义、淳朴厚道的人文品质。(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2)从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浣溪沙》“,”的咏叹中,我们能感受到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表现出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长江旭日初升之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8分)自信、自立、自强是乘风破浪的“定海针”徐文秀①人,贵在自信,重在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青年毛泽东的诗句,展现了挑战人生极限、成就一番大业的凌云壮志。②相信自我是成功的基石,完善自我是成功的阶梯。在人生的航程中,自信是人生的风帆,是一种力量,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状态;自信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品质。梁启超说,“自信者常沉着”。自信的人总是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又从容不迫,说话时底气十足,做事时劲头十足,相处时轻松自如,拍板时果断坚毅,即使遇到棘手的问题或面临困境,也能够举重若轻、收放自如。自信的人并非不犯错,而是不害怕犯错,因为即便犯错,自信的人也有信心改正过来。“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人生只要扬起自信的风帆,就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自信是成功的起步,自信通往成功,又在成功中增添新的自信。③人,难在自信,赢在自信,不是什么人都自信满满、百折不挠的。人的自信从哪里来,怎么来?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装出来的,更不是人家夸出来的。自信是建立在一种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的,是实力、底气和良好心态的一种外在表现。自信说到底,一是从实践锻炼中来,二是从学习思考中来。实践既出真知,又出自信。长期的实践锻炼、丰富的阅历,让人见多识广;不断地摸爬滚打、身经百战,让人百炼成钢。“接地气”的人往往有更多底气,有了底气也就有了自信。过的桥比人家走的路都多了,自然遇事不慌、处变不惊。④自信的人往往自立、自主、自强。人当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别人的备胎,要把握自己的方向盘;你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掌勺,酸甜苦辣全靠你自己调控;生活不是电影,不要在别人写好的剧本里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当你有能力书写自己人生故事的时候,你不要把笔交给别人;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不要依赖别人着色;等等。这样的人生才是自立自主的人生。俗话说,即便是你的影子也会在黑暗中离开你。所以,有时的确是靠人不如靠己,求人不如求己,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到头来只会很凄凉。“自立人生少年始。”从小就应学会自立,养成各种好习惯。自立是罗盘,为攀登者指引方向;自立是劲风,给远航之船以不竭动力。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屈原,在自己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形下,呐喊出“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他应该是最早提出自强思想的。《礼记》中也讲道:“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强既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品质;自强既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境界,它展现出精神之美,盛开出精神之花。自强常常表现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遇到挫折不气馁、不屈服。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自强是他们共同的标签和名片。“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⑥人生中很多阴影的出现,是因为我们自己遮住了阳光。一个人无论去哪儿、什么天气,都要记得带上自己和阳光,自信、自立、自强便是自己和阳光。(选自《人生正负手:做人做事做官60诀》)13.(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中心论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自信、自立、自强是乘风破浪的“定海针”。B.“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人首先要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起步。C.从实践锻炼中来和从学习思考中来是树立自信的两条途径。D.第⑥段“遮住了阳光”中的“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也指自信、自立、自强。14.(2分)文中很多句子讲究语言的分寸感,讲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避免绝对化。下列句子中没有这种特点的一项是()A.自信的人总是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又从容不迫。B.“接地气”的人往往有更多底气,有了底气也就有了自信。C.当你有能力书写自己人生故事的时候,你不要把笔交给别人。D.自强常常表现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15.(3分)读了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以“人应自信、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小林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准备用到他的演讲中去。你认为哪一则能够体现本文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材料一: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他不断求索,勤奋苦学,终成清代的大学问家。材料二:乒乓球双料冠军邓亚萍小时候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最终如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每小题3分,共6分)材料一:为了应对人口和粮食需求增长、耕地持续扩张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丧失,世界各国均在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同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全球也开垦了大量的耕地.耕地开垦对生态保护恢复成效的影响也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我国新开垦耕地大多分布于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尤其在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生态重要或脆弱区域,其中分布于极重要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域的新开垦耕地分别占总开垦面积的58.1%和26.8%。在一些重点保护恢复地地区,新开垦耕地虽然总面积小,但分布较为广泛和分散,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抵消也不容忽视。与同期自然资本投资回报相比,全国耕地开垦对野生物种栖息地、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固碳和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的抵消比例分别为113.8%、63.4%、52.5%、29.0%和10.2%。2000—2015年我国新开垦耕地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主要对应以下三种典型区域类型。(1)提供重要防风固沙服务和野生物种栖息地的区域。气候干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粮食产量低;生态系统服务恢复收益的损失最大;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地区。(2)提洪重要碳汇和野生物种栖息地的区域。气候相对寒冷,新开垦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粮食产量高;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量由于耕地开垦损失大;主要位于我国东北的湿地地区。(3)提供重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野生物种栖息地的区域。气候潮湿,新开垦耕地坡度大;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严重;主要位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选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3年9月27日,有删改)材料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导致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的因素众多,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栖息地破坏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近几十年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下降。因此准确评估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可为更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和自然地类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直接损失。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降低了作物生产力,降低的生产力需要其他地方开垦耕地进行补充,新开垦耕地导致的生物多样性损失是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间接损失。(选自相关资料,有删改)材料三:本报赣江新区讯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成果。蓝皮书表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赣江新区永修组团和共青组团上榜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名单。据悉,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涉及江西范围的共有4个,分别是黄山一怀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其中,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位于江西省和湖北省交界的鄱阳湖一长江一带。保护重点为湖泊、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白鹤、小天鹅等重要物种及其栖息地。(选自《江西日报》2023年8月31日,有删改)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述材料围绕“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阐述和介绍,具体涉及耕地开垦对生态保护恢复成效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及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内容。B.材料一介绍了全球各国在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同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开垦了大量耕地,影响了生态保护恢复的成效。C.材料二介绍了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准确评估其损失可为更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D.材料三介绍了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指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319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90%左右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开垦大量耕地来保障粮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保护恢复成效。B.在重要防风固沙服务和野生物种栖息地的区域开垦耕地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失大。C.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下降。D.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位于江西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旧友如陈酿蒋子龙人到老年,常常会特别想念一个人。越是断了音讯、联系不上的朋友,就愈加想念。其实,我们不是一个军种,他当兵也比我早几年,只是我们性情相投,一见如故。他叫宋青洋,刚穿上绿军装时只有16岁,感到自己非常幸运。等待着他的幸运,就是在一个白色的冬季,随部队挺进大兴安岭东侧,开发一片人迹罕至的黑土地。既然开发,就要先修路。他当的恰好是修路的兵。当时,气温是零下56摄氏度,黑土地冻得冒白烟,他感到眼珠都要冻裂了,腿上冻得裂开一道道口子。整个冬天,他都在咳嗽中度过,咳嗽得说不出话来,呼吸困难。此外,绒衣被汗水湿透,转眼,又冻成了冰疙瘩。被冻成冰的,仿佛不只是绒衣,还有他那1.54米高的身躯。他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由于冻、饿与累,竟一连几年突不破1.55米的大关,反倒累得矬下来2厘米。当时的人们,拥有一种精神,这是一种绿色的信仰——绿色代表强大的生命力,代表希望。后来,宋青洋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安逸的地方,他却仍旧回到了嫩江基地,他的生命似乎已离不开黑土地上的绿色。从前,宋青洋所在的部队也曾三进两出大兴安岭。最后,绿色扎住了根,他们在漫岗丘陵、沼泽荒甸上开垦出44万亩耕地。春天,是44万亩绿苗。夏天,可以说是一片绿色的大海。到秋天呢,是令人心醉又令人发愁的绿色收获。嫩江基地下辖八个场,每个场有五六个中队,每个中队的大场院里,都堆起几座大豆山,满眼金黄,灿灿生辉。两亿多斤大豆要装进麻袋,每个麻袋装180斤,要由战士的双肩扛到仓库,再由仓库装上火车。每个战士,每年要扛30万斤粮食。年年如此,这是何等喜人的收获,又是多么巨大的劳动量!确是醉人,又累人。更不要说豆荚、豆秆,本来是上好的饲料,由于太多了,漫山遍野,成堆成山,任附近的人随便拿,或人挑,或马车拉,或拖拉机运。剩下的便就地付之一炬,那才是热火朝天,热气蒸腾。・生长了一年的绿色枝秆,贡献了果实,又化作草木灰,肥沃第二年的绿色。白色的冬天呢?积雪没膝,处处冰凌,应该是绿色褪层的季节。宋青洋,时任嫩江基地的副主任,除了分工负责基地的生产,还负责抓部队的训练。等于基地的一年四季,他都管了。生产,就是播种绿色和收获绿色,春天备耕、下种,夏季田间管理,秋天收割。这三个季节部队都很忙,唯独冬季,封地净场,对庄稼人来说,属于休息的季节,是孚受一年劳动成果的清闲时光。嫩江基地里是“庄稼兵”,但不是普通的庄稼人,冬天也不可能闲着。在宋青洋的号令下,3600名官兵,身着整洁的绿军装,头戴绿军帽,手戴绿手套,开到冰雪覆盖的操场上,展开了为期4个月紧张而严格的冬训。在雪白的冬季,在嫩江基地雪白的旷野上,又出现了一片片整齐而雄壮的绿色,使冰冻雪封的大地又有了生机。军人们的脸上红光闪闪,冒着热气。显然,冬训使绿色又占领了冬天。宋青洋的理论则是:部队不训练不行,不练不为兵,不练不出战斗力,没有战斗力就没有生产力。闲兵不好带,越忙兵越好带。其实.他的这番理论,经常受到一些意外情况的检验。有一年,降雨量突破了当地的百年纪录.山洪如排山压下,地方政府组织群众紧急疏散……嫩江基地接到警报,由宋青洋带着队伍上了河堤。毋庸置疑,绿色又挺上来了!宋青洋精神迸射,基地的44万亩绿色,再加上地方上的庄稼,一百多万亩绿色,眼睁睁就这么被洪水吞没?不存在能不能护住大堤的问题,“必死则生,幸生则死”。一排排绿色扑进江水,护住大堤,另有一片绿色飞快地传递着石块与装满黑土的麻袋。大堤在增高,在加固。有绿色的护卫,它不可能被冲垮。终于,他们保卫住了百万亩绿色。绿色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用长远的眼光看它,绿色是不可战胜的。就是在那一年秋后,我们彻夜长谈。他出操,我跟他出操;他下地,我跟他下地……虽说我这个复员的老兵,跟他不是同一支部队,也没有共同参加战斗,我们却结下了战友情谊。前些年,我们断了联系。如今,我设法联系他,想结伴再回去看看,不知可否如愿呢?(选自“中国作家网”2023年3月14日,有删改)18.(4分)文章围绕旧友宋青洋写人记事,全文写了哪些事?请完善下面思维导图。19.(3分)文中画横线语段多次出现“绿色”,下列对其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绿色象征着生命和生机,因为绿色是植物的代表色,代表着生命力和生长的力量。B.绿色指被用来护住大堤的石块和装满黑土的麻袋。C.绿色代表着希望和信心,体现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D.绿色代表着嫩江基地的官兵们(他们的军服是绿色的),“一排排绿色扑进江水”代表着军队的形象和力量。20.(4分)一个好的文章标题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与作用,试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21.(5分)学校“英雄人物事迹展”选中了本文中的宋青洋,编辑小语负责为这篇文章中的宋青洋写一则推荐语放在文章前面,请你帮助她完成。120字左右。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22.(3分)某班举行名著专题探究,下面是四位同学确定的探究主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探究“鲁迅的童年”(《朝花夕拾》)B.探究“爱的真谛”(《简·爱》)C.探究“诗歌意象”(《艾青诗选》)D.探究“虫性与人性”(《西游记》)23.(3分)“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是阅读名著的有效方法。试以《经典常谈》为例,向你的同学介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