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万卷)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作业二十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1页
(衡水万卷)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作业二十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2页
(衡水万卷)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作业二十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3页
(衡水万卷)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作业二十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4页
(衡水万卷)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作业二十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从2016年起,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A.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自身文化价值B.全面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C.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消除各国文化差异D.确保文化充满活力,赋予文化创新动力2.2013年11月,一位清华的博士生放弃留校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他的导师在博客上写下了“大材小用”、“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的惋惜与困惑。也有网友说“少了一个搞科研的,科研界不会伤‘元气’;多了一个搞教学的,也许教育界可能升起一颗‘明日之星’。”对导师和网友的言论,正确的看法是A.导师是错误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B.网友是错误的,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都有合理性,我们既要坚持核心价值,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D.都是错误的,是非善恶不能混淆,反对和倡导什么,必须旗帜鲜明3.“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6.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7.“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女书作为湖南永州等地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女性文字,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英国吉尼斯大全“最具性别特征的文字”。两千多年来,只在女性中流传。随着最后一位自然传人的去世,女书面临失传的危险。据此回答下题。女书是在女性当中流传的.表达她们喜怒哀乐的文字。女书一旦失传()A.意味着民族文化将自行消亡B.说明民族文化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C.会使中华传统文化惨遭灭顶之灾D.会使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受损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据报道,百老汇现代摇滚音乐剧《阿依达》隆重登陆上海美琪大戏院。“《阿依达》是什么?在中国,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英国,它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把相关的内容放到埃及,它就是《阿依达》。”这说明()A.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B.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C.民族文化具有区域性D.世界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11.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①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2.“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13.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14.世博会历来就是汇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我们力争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世界各国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未来人类生活模式的伟大盛会,力争使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华民族文明形象的重要平台。这表明举办世博会()①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15.2009年9月15日,由鄂尔多斯歌舞团表演的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拉开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09中国文化节”①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②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使中华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选料广博,而且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氽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檬鸭则是西餐风格。粤菜的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 C.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D.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17.2009年在中国举行了“俄语年”,2010年将在俄罗斯举行“汉语年”,以进一步扩大中俄之间的交流,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①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②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③通过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各自文化的影响④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8.2012年6月9~18日,由文化都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活动在北京举行,主办方还邀请与讲座内容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表演。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各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趋同的历史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9.上海世博会,不仅是经济和科技的盛会,也是世界文明的荟萃,拥抱世界的文化之旅将从这里开启。世界各国的文艺群星纷至沓来,黄浦江畔花团锦簇,华姿动人,乐舞八方。两万多场文艺演出让人如入文艺之海,游弋其中,吸吮艺术的芬芳,其乐陶陶。世界各国在世博会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让观众“其乐陶陶”表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世博会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我国重视传播中华文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非选择题(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21.2012年11月29日,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国家京剧院调研时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有计划地恢复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和保留剧目;另一方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观众的需求积极创新,努力打造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要在对外交流与借鉴中充分展示京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立足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22.在全球观众对选秀节目已经深感疲惫之时,某省卫视成功推出《中国好声音——TheVoiceofChina》音乐评论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2012年中国最热门事件。它花巨资从荷兰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但不是单纯模仿和复制欧美的节目模式,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这个节目发挥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0.2016衡水万卷作业二十七答案解析、选择题1.A2.C

3.【答案】C4.C5.C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从古人文化建设的具体事例入手,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建设.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等能力。【思路点拨】古人将自己的生存环境伦理化,营造亲切的人文环境是增强文化建设自觉性的体现,c项正确。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继承和认同优秀的传统文化,A项表述片面。认识世界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项错误。意识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不等于意识本身能够改造世界,D项错误。7.B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②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故④说法错误;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意味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故①③的说法符合题意。8.D民族文化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的损失,故选D项,A.B.C三项的认识都不正确。9.答案:B命题动向: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意义。第一解析:本题的题干中表述的是中华文化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会促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基本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因此②和③的表述都欠妥当,故选B。第二解析:旅游资源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丰富文化内涵,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①④正确,应选B。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采用组合式选择题的形式,运用排除法能比较容易判断出答案。10.D11.A 12.【答案】D命题立意:题以不同民族的文化理念为背景,考查文化的差异性。难度较大。【第一解析】限定词是“表明”,所以C项与题干的内容不符,不是对行为的评价。A项是错误的,文化有其共性规律。B项与题无关,题干讲的是同一行为的寓意不同源于文化不同,不是说同一交往行为影响的结果不同的原因。【第二解析】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有个性,又有普遍的规律,A项错误;题干以鲜明的事例说明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理念,这是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表现,而非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不是人们对文化的评价,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应选D项。本题属于现象说明题,解答时一定要选择与题意一致的最佳选项。13.解析:本题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歌剧《木兰诗篇》吸纳了多种表现手段和表演形式,这说明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错误,一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二是文化形式具有多样性,形式的融合并不代表文化的融合。D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交流与借鉴,而不是保持民族特色。故选B。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的借鉴.交流与融合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14.B15.D16.C17.A18.C19.A解析:材料信息是观众能接受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①③均符合题意,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