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主干知识梳理-高三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主干知识梳理-高三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主干知识梳理-高三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主干知识梳理-高三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主干知识梳理-高三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主干知识梳理第4讲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晚清时期(1840—1912年)【阶段特征】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社会生活方面,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逐渐向近代化迈进。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840—1894年)【考点】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的转型(1)表现①政治:中国的领土等主权沦丧,但形式上还有一个代表全国的政府;各阶层人民反抗斗争。②经济:列强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兼有早期的资本输出,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内在要求。代表农耕文明的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解体,但比重仍很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另一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变动较大,出现外商企业等近代企业。③思想: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基本没有付诸实践。④社会:“买办”、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出现;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2)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诸多领域发生巨变,被有些人认为是“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但变化局限于一定范围,广大内地和人民的生活所受影响并不太大,列强的侵略势力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国还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徘徊。【考点】2.列强侵华对“夷夏观念”的冲击(1)概念: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①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②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③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清朝贵族,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之后,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考点】3.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便利了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考点】4.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考点】5.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2)表现①第一次高潮: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②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③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二中国近代化的初步发展(1895—1912年)【考点】1.多角度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1)列强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救亡图存、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考点】2.全面认识清末新政(1)背景:国内义和团运动,外部列强侵略加剧。(2)措施①政治:改革官制,裁减冗员;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法律,改《大清律例》为《大清新刑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刑律。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责任内阁等。②军事:裁汰旧的经制兵,在各省编练新军;中央设练兵处,专门负责编练新军事宜。③经济:设立了商部,颁布商律,试办户部银行;在各省设立商会。这些标志着“推动实业发展”的政策得到实质性落实。④教育:设立学部,令各省广设新学堂;选派留学生,留学生归国一律赏给举人、进士出身;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3)清末新政的结果:各项新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尤以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费用最为巨大,致使新政时期清政府苛捐杂税越来越多,民众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重要铺垫。(4)对清末新政的评价:新政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演变;新军的编练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考点】3.“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危机“东南互保”指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和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1900年6月,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拒不执行,并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保全了西方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也避免了南方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地方督抚势力扩大,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第5讲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探索——民国时期(1912—1949年)【阶段特征】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探索时期,分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从清帝退位到东北改旗易帜(1912—1928年),主要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新中国成立(1927—1949年),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主要处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是中共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阶段。政治上:(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3)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的任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及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物质、生活习俗快速发展变化。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最后陷入绝境。文化上:一战初期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提出民主和科学,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一民国前期(19121927)【考点】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进步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经济上:北洋军阀政府奖励实业,欧洲列强放松侵略等,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科学思潮传播,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考点】2.民国前期中国近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开始着手经济法制的建设。(2)北洋政府成立后,经济法制体系的建设得到继续。袁世凯当政时期,尽管在政治上倒行逆施,但是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北洋政府颁布的主要经济法规有76项之多,内容涉及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如著名的《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矿业条例》《森林法》等。这些法规体系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经济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未必各项法规条例都得到完全遵照执行,但是毕竟使工商实业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3)总体而言,民国成立后的经济法制体系建设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在法制管理下的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也较多地考虑和保护了资本所有者及从业者的利益诉求。对于当时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些法规条例有些还为南京国民政府修订所沿用。二民国后期(1927—1949年)【考点】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并在土地革命时期、全民族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路线的确立,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土地革命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全民族抗战时期政策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原因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作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1946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9月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原因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作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考点】2.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国民政府为扭转不利的形势,争取主动,在全民族抗日战争初期逐步实现抗战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裕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3)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助等政策。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4)综观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经济政策,在总体上顺应了全国抗战的潮流,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改变了抗战初期的被动局面,也促进了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初步扭转了西南、西北地区的落后面貌。【考点】3.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1)外交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制定并推行了“外求友,少树敌”的务实外交政策,谨慎处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搁置分歧,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国际援助,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2)与美、英、苏、德等国的外交关系中国利用与德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关系,使德国维持了半年多的中立;同时中国极力发展与苏联的关系,使苏联从1938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成为中国军火的主要供应者;中国也努力推动美、英(尤其是美国)政策发生积极转变,反对两国对日妥协的倾向,使两国逐步确立起制日援华政策,为以后的盟国关系奠定了基础。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向日本宣战。美国参战后,重庆政府以美为主的外交方针收到了成效,美国成为援华抗日的主要国家。【考点】4.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①工业化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里,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推动下,中国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②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使国民党加紧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排斥其他民主力量,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2)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①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a.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尽管南京国民政府开放的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b.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②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③经济层面a.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b.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④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⑤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1942年,中国参与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创建,并于战后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43年,中国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了中国对东北、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的主权,中国政府于战后收回了这些领土的主权。【考点】5国民政府统治的特点及影响(1)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对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对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革币制等一系列经济举措,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官僚资本主义形成并迅速膨胀,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2)辩证地看待近代后期国民政府的统治:近代后期,对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掩饰美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争取外交自主、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及抗击日寇侵略值得肯定;对于国民政府的独裁、一党专政及压迫中国人民的民主运动等应予以否定。【考点】明代白银货币化和民国政府取缔白银本位制的原因明代白银货币化原因:“宝钞”崩坏;“一条鞭法”的推行;民间和官方对白银的大量需求;海禁政策的放松;海外白银的流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抑制了恶性通胀,缓和了社会矛盾,活跃了市场,推动了商品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成长;推动了中国与欧洲、美洲贸易的发,也助推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民国政府取缔白银本位制原因: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遭到沉重打击;西方各工业国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国际银价上涨美国为转嫁危机实行一系列购银政策,世界银价暴涨;中国实行银本位制,但自身产银有限,大部分白银依赖国际市场进口;英、美、日等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命脉的驾驭和政治势力的渗透;中国经济衰弱,政局动荡,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评:法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对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国民政府的货币改革是建立在内无硬通货储备支撑,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条件下,无真实的经济基础及健全完善的金融管理体制,这就为其在反人民的内战中金融货币体系的全面崩溃埋下了伏笔。【考点】6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演变(1)含义: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权利;发展经济,改变国家极度贫穷的状况;发展科学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社会文明的进步。(2)特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本质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3)兴起原因①西方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这是民族主义不断高涨的重要原因。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是促进民族主义兴起的文化基础。③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4)发展历程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人们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甲午中日战争——民族的危机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梁启超、严复高举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民族危亡唤醒民众,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发展孙中山深化了民族主义概念,将民族主义扩展到民权、民生,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国民革命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反帝主张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第6讲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阶段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经济上: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思想文化上: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国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重创。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考点】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1)政治方面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2)经济方面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3)民族关系方面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解放前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4)外交政策方面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考点】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借鉴创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工业化建设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经济结构与体制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注重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考点】3.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萌生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进行了调整,将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①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②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③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④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3)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①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考点】4.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④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2)不利因素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二社会主义探索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考点】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时段战略表现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联苏抗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20世纪60年代反帝反修两条线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中间地带”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两个拳头出击”。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联合同一纬度从日本到欧洲、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考点】中法关系正常化20世纪50年代,法国暂时放弃承认新中国。二战结束后,“冷战”格局逐步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国家;法国受二战破坏,实力大幅下降,在经济和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60年代,中法顺利建交。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迫切需要扩大国际影响力;欧洲走向联合,法国经济实力增强,对外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力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法国的影响和作用;中法建交符合两国国家利益需求。中法关系的变化是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逐渐演化和中法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中法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中法两国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长期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项重大的外交胜利。【考点】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3)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4)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考点】3.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项目经验教训事例(史实)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速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分强调“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道路坚持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开放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靠力量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有广泛性【考点】4.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得与失(1)正确探索①政治上:制定1954年宪法,确立、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经济上a.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指明了方向。b.进行三大改造(1953—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年):各项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召开中共八大(1956年):即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又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③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文化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⑤教育上: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发展为人民教育,实行两种教育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失误——“左”倾错误①政治上: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②经济上: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③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以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④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⑤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高考制度被废除,“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第7讲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特色道路的发展(1978年至今)【阶段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思想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考点】1.对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1)由于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不完备,需要大力建设。(2)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因素多,民主法制意识少,封建专制因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障碍,要完全清除它需要一个过程。(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考点】2.农业合作化前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个体经济比较农业合作化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有经营权和使用权经营管理方式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产品分配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贯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